学术投稿

颈椎骨折脱位伴脊髓损伤围手术期呼吸道管理

汤舜銮;叶少芝;李惠卿

关键词:颈椎骨折, 脊髓损伤, 围手术期护理, 呼吸系统
摘要:目的:探讨颈椎骨折脱位合并脊髓损伤的患者的围手术期呼吸道管理,旨在减少呼吸系统并发症。方法对60例颈椎骨折脱位合并脊髓损伤的患者加强术前心理护理和体位护理,协助其进行气管及食管推移训练,并指导呼吸功能训练。术后注重病房环境的管理及患者呼吸功能监测,采取雾化排痰方法保持患者呼吸道通畅。结果该60例患者均接受手术治疗,术后恢复良好,无明显呼吸道并发症。结论加强对围手术期的呼吸道管理是预防和减少呼吸系统并发症的重要措施。
国际护理学杂志相关文献
  • 健康教育路径在三伏灸防治儿童反复呼吸道感染中的应用

    目的:探讨将健康教育路径应用于三伏灸防治儿童反复呼吸道感染的效果。方法将200例行三伏灸治疗的反复呼吸道感染患儿随机分为观察组和对照组,观察组采用自行设计的健康教育路径表实施护理干预,对照组予行常规健康教育,观察两组患儿者对三伏灸防治儿童反复呼吸道感染知识的掌握情况及疗效。结果观察组患儿对健康教育知识的掌握情况和疗效明显高于对照组,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1)。结论健康教育路径可促进患儿及家长对相关知识的掌握,提高三伏灸治疗效果。

    作者:夏令琼;唐海玉;傅强;王红;梁云花 刊期: 2015年第12期

  • 开展“优质护理服务”前后患者对护理外勤人员满意度调查

    目的:评价开展“优质护理服务”前后,患者对护理外勤工作人员满意度。方法采用自行设计的满意度调查表,调查在开展“优质护理服务”前后1800名住院患者对40名护理外勤工作人员的满意度。结果住院患者对护理外勤人员满意度干预前为93.00%、干预后为99.33%,差异有统计学意义( P<0.05)。结论开展“优质护理服务”提升了护理外勤人员的责任感和成就感,提高了患者对护外勤人员的满意度,改善了护理服务安全质量。

    作者:刘长明;陈美华;玛依拉·再努拉 刊期: 2015年第12期

  • 综合护理干预在电视胸腔镜治疗自发性气胸中的应用

    目的:探讨综合护理干预在电视胸腔镜治疗自发性气胸中的应用。方法选择我院2010年1月至2012年4月收治的自发性气胸患者60例,随机分为观察组和对照组各30例,对照组给予胸外科常规护理,观察组则实施综合护理干预,比较两组患者的住院天数。结果观察组的住院天数显著低于对照组,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 P<0.05)。结论对自发性气胸患者实施有效的综合护理干预,可促进患者早日恢复,缩短住院天数,降低并发症的发生。

    作者:张越平 刊期: 2015年第12期

  • 团体心理辅导对癫痫患儿羞耻感的影响

    目的:探讨团体心理辅导对癫痫患儿羞耻感的影响。方法将60例癫痫患儿随机分为研究组和对照组,对照组进行常规治疗、护理及健康教育,研究组在此基础上进行团体心理辅导。采用患儿问卷及羞耻感量表对两组患儿进行辅导前后效果评定。结果辅导前两组患儿的羞耻感量表评分差异无显著性( P>0.05);辅导后研究组患儿的行为羞耻评分显著低于对照组(P<0.01),而个性羞耻、身体羞耻和家庭羞耻维度评分与对照组相比,差异无显著性(均P>0.05);研究组患儿对患病态度、药物副作用、情绪、社会适应能力、健康状况、生活满意度均明显优于对照组(P<0.01)。结论团体心理辅导有助于消除癫痫患儿的自卑心理及羞耻感,可作为一种有效的心理治疗手段应用于临床。

    作者:王秀菊;楚平华 刊期: 2015年第12期

  • 认知与情感智能干预在脑卒中后肩手综合征患者功能康复应用中的评价

    目的:探讨认知与情感智能干预应用于脑卒中后肩手综合征患者功能康复的效果。方法采用等组实验研究法,选取因患脑卒中后肩手综合征住院患者1000例,分为对照组和干预组,各500例。对照组采用常规程序护理;干预组在对照组基础上增加认知与情感智能干预的护理方法;干预前后采用Zung's焦虑( SAS)和抑郁自评( SDS)等量表对两组患者进行评定。结果干预3个月后,干预组患者SAS和SDS程度明显低于对照组;日常生活能力、生活质量指数和康复知识测评分显著高于对照组,差异均具有显著意义(P<0.01)。结论认知与情感智能干预可以激发脑卒中后肩手综合征患者主体内部的智力潜能,提高管理功能,改善患者日常生活能力和生活质量,增加满意度。

    作者:陈晓君;吴美芳;李倩云 刊期: 2015年第12期

  • 肺癌术后患者功能锻炼依从性现状调查

    目的:了解肺癌术后患者功能锻炼的依从性现状,分析影响其功能锻炼依从性的原因,为干预措施的制订提供依据。方法采用问卷调查法对100位肺癌术后患者进行调查。结果肺癌患者术后功能锻炼依从性评分为28.4±9.5分,总体水平较低。影响肺癌患者术后锻炼依从性的因素有:患者的年龄(t=-2.28,P=0.028)、长期居住地(t=3.88,P=0.000)、手术类型(t=-3.64,P=0.001)、没有医护人员的监督和指导(t=-2.75,P=0.009)、锻炼带来疼痛和不适(t=-2.73,P=0.009)、术中放置的引流管给锻炼带来不便(t=-2.51,P=0.016)、感觉情绪低落(t=-2.99,P=0.005)。结论肺癌术后患者功能锻炼依从性较差,对患者术后锻炼依从性进行干预时,应考虑患者的疼痛、疲乏、情绪状态及其健康信念的差异等,术后应及时指导并协助患者进行功能锻炼,使患者真正掌握功能锻炼的具体方法和要求。

    作者:邱萍萍;李伟 刊期: 2015年第12期

  • 维持性血液透析患者生活质量与心理健康状况的相关性研究

    目的:探讨维持性血液透析患者生活质量与心理健康状况以及两者之间的关系。方法采用生活质量评定简表SF-36、血液透析患者特异性KDQ问卷和症状自评量表(SCL-90)评估100例血液透析患者的生活质量水平和心理健康状况,并进行相关性分析。结果患者经SF-36量表评估发生除躯体疼痛、情感职能二项外,其余各项指标与国内常模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经KDQ问卷评估发现,5个纬度评分显著低于正常人群(P<0.05),SCL-90量表结果显示各因子除强迫症状和精神病性外,其余7个因子评分显著高于国内常模( P<0.05)。患者SF-36部分纬度评分与SCL-90部分因子评分呈显著负相关( P<0.05)。结论维持性血液透析患者生活质量、心理健康状况低于正常人群,且两者之间密切相关,医务人员应重视患者的心理护理,改善患者的心理健康状态,提高患者的生活质量。

    作者:彭军香;龙婷婷;王学杰;黄郢荷 刊期: 2015年第12期

  • 手术烟雾职业暴露人群对手术烟雾基础知识的认知情况及培训效果分析

    目的:对手术烟雾职业暴露人群进行手术烟雾基础知识的试卷考核,了解其对手术烟雾知识认知情况,制定实施医护不同的培训计划后再次考核了解培训效果。方法选择120名手术烟雾职业暴露人群,其中医生50名,护士70名,对其进行手术烟雾基础知识试卷考核,根据考核结果制定医护不同的培训计划,培训后再次考核,评价培训效果。结果暴露人群对手术烟雾的基础知识极度缺乏,其中手术烟雾的物理性质知晓率低,有必要对手术烟雾人员进行手术烟雾基础知识培训。培训前暴露人群医生护士之间各维度知识得分有差异。培训前后成绩比较,除组成维度的分数培训前后差异无统计学意义外,其他维度及总分均提高,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1),培训有效。培训后暴露人群医生护士之间各维度知识得分有差异,培训后医生的总分、物理性质、权威组织防护标准、对机体的影响、化学性质分数优于护士,而护士关于烟雾来源及组成分数优于医生,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1)。结论暴露人群对手术烟雾的基础知识极度缺乏,培训能有效提高暴露人群对手术烟雾的基础知识认知水平,其中医生的培训效果优于护士。

    作者:潘静;林玉秀;张玉清 刊期: 2015年第12期

  • 心理干预对小儿烧伤患者治疗依从性的作用

    目的:探讨心理干预对小儿烧伤患者的影响。方法选取自2009年9月至2011年8月我院儿科收治的82例小儿烧伤患者作为研究对象,随机分成的干预组和对照组各41例;对照组给予常规的基础护理,干预组在此基础上给予相关的心理干预;比较2组患儿的治疗依从性及其家属对护理工作的满意度情况。结果干预组患儿的哭闹抵抗行为及主动配合程度明显优于对照组;干预组患儿家属满意度为92.68%,显著高于对照组的73.17%。结论通过心理干预可明显提高患儿的治疗依从性及其对护理工作的满意度,值得临床推广。

    作者:全银姬;金花;孙虹 刊期: 2015年第12期

  • 心理护理对胃癌化疗患者生活质量的影响

    目的:探讨心理护理对胃癌化疗患者生活质量的影响。方法将45例胃癌化疗患者随机分为对照组和实验组,对照组进行常规护理,实验组进行心理护理,比较两组患者焦虑、抑郁及生活质量的差别。结果实验组患者焦虑、抑郁得到缓解;躯体功能、角色功能、情绪功能明显增强;疲乏、恶心呕吐、失眠症状缓解明显改善。结论心理护理可以改善胃癌化疗患者的心理状况和生活质量。

    作者:黄秀玲;王雪珍 刊期: 2015年第12期

  • 精神分裂症患者家属心理压力和应对方式调查

    目的:调查了解精神分裂症患者家属的心理压力和应对方式,研究两者之间的关系。方法采用中文版知觉心理压力量表( CPSS)和症状自评量表对80例住院精神分裂症患者家属进行调查,并将结果与80例相匹配的健康人群进行比较。结果研究组CPSS总分为(24.62±6.51)分,明显高于对照组(18.61±5.34)分,(t=6.38,P<0.01);研究组积极应对(1.81±0.36)分,明显低于对照组(2.04±0.52)分,研究组消极应对(1.53±0.62)分,明显高于对照组(0.91±0.68)分,(t=3.25、6.03,P<0.01);心理压力与应对方式存在相关性(r=0.281~0.324, P<0.01)。结论心理压力和应对方式具有相关性,精神分裂症患者家属心理压力较大,以消极应对方式为主,需给予积极的心理干预。

    作者:张秀芬;李遵清 刊期: 2015年第12期

  • 临床护理路径在肝硬化并上消化道出血患者中的应用

    目的:探讨临床护理路径在肝硬化并上消化道出血患者中的应用效果。方法选取2010年1月至2011年12月我科收治的肝硬化并上消化道出血患者64例,随机分为对照组和实验组各32例,对照组进行常规护理和健康教育指导,实验组按临床护理路径进行护理和健康教育指导,比较两组患者平均住院时间、住院费用、健康教育达标率及患者对护理工作满意度。结果实验组平均住院时间、住院费用均低于对照组,实验组健康教育达标率及对护理工作满意度均高于对照组,两组比较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或P<0.01)。结论在肝硬化并上消化道出血患者中应用临床护理路径进行护理,可以明显降低患者平均住院时间和住院费用,提高健康教育达标率和患者满意度。

    作者:陈莉华 刊期: 2015年第12期

  • 精神科病人对背景音乐需求的调查分析

    目的:分析精神科病人对病区播放背景音乐的需求。方法选取2011年8~10月我院住院的精神科病人200例,利用自制调查问卷,调查病人对背景音乐的认知,包括背景音乐与情绪的关联、背景音乐的利弊、对背景音乐的需求和背景音乐播放时段的要求4个方面。结果89.50%的病人认为音乐与情绪有关联;62.50%的病人认为背景音乐利大于弊;87%的病人需要病房播放背景音乐;1/3的病人认为在不同时段播放背景音乐非常必要;91.60%病人认为病区播放背景音乐非常必要,合适的背景音乐可以引起愉快的情绪和舒适的欢乐的情感。结论在精神科病区播放背景音乐可以提供一个安全愉快的住院环境,同时针对不同时段选择合适的背景音乐,可以明显改善患者不良情绪,缓解住院压力,保持平稳、愉快的心情。背景音乐投入少,成本低,病人需求度高,反应效果好。

    作者:徐柳柳;张燕红;杜鹃;张婧 刊期: 2015年第12期

  • 以问题为导向的产后程序化健康教育对初产妇的影响力

    目的:讨论以问题为导向的产后程序化健康教育对初产妇的依从性及满意度的影响力。方法两组产妇均依据产后健康教育内容,对照组采取大组责任制护理,指定2名资历高、能力强的责任护士负责病区产妇产后常规健康教育;研究组采取责任护士床位分管负责制,由责任护士具体负责实施以问题为导向的产后程序化健康教育。结果研究组产妇各项健康教育项目依从性及满意度均明显高于对照组(P<0.005)。结论以问题为导向产后程序化健康教育,方式科学、规范,增强了护士的责任心,形成了以产妇为主体的护患关系,产妇的满意度明显增加,对护患双方均有较大影响。

    作者:邵巧云;邹青;李文书 刊期: 2015年第12期

  • 督导检查对PCI术后患者服药依从性的影响

    目的:探讨督导检查干预措施对PCI术后患者服药依从性的影响。方法将适合PCI手术的400例患者随机分为督导检查组和常规随访护理组,各200例,通过随访督导检查,比较两组患者术后服药依从性的情况。结果与常规随访护理组相比,督导检查组的PCI术后患者服药依从性较高,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1)。结论加强督导检查,可以改善PCI术后患者服药的依从性,减少自行停药的发生率。

    作者:柯明娜;张少录;黄碧宏 刊期: 2015年第12期

  • 护理本科生临床能力评价量表的研制及信效度分析

    目的:研制护理本科生临床能力评价量表并对其心理学测量特征进行评定。方法采用文献回顾和专家咨询等方法确立量表的测量维度,并在此基础上建立量表的测试条目,然后通过专家效度、预试验等方法对量表的测试条目进行筛选,形成正式量表,后便利抽取6所护理本科院校中的331名护理本科生进行测试,评定量表的心理学测量特征。结果护理本科生临床能力评价量表由9个维度63个条目组成;量表总体的克伦巴赫α系数为0.9648,各维度的克伦巴赫α系数为0.7725~0.9219;量表的重测信度为0.872,内容效度比(CVI)为0.99;主成分分析共提取9个公因子,累积贡献率为58.02%。结论护理本科生临床能力评价量表具有较好的心理学测量特征,可初步应用于护理本科生临床能力的评价。

    作者:罗先武;郭毅 刊期: 2015年第12期

  • 护理干预对妇科手术后预防下肢静脉血栓的影响

    目的:探讨护理干预对妇科手术后预防下肢静脉血栓( DVT)的影响。方法选择妇科手术160例,随机分为实验组80例和观察组80例,观察组进行常规护理,实验组在此基础上开展综合护理干预,比较两组患者下肢静脉血栓发生情况。结果实验组下肢静脉血栓发生率较低,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护理干预能降低妇科手术后DVT的发生。

    作者:张丽红 刊期: 2015年第12期

  • 护士灾难意识现状及培训需求的调查研究

    目的:了解护士的灾难意识、应灾能力和培训需求情况,为构建灾难护理学教育培训体系提供参考。方法采用方便抽样,对参加某研讨会的护士在灾难认知,灾难护理认知和灾难护理培训需求三个方面进行调查。结果被调查者对地震(100%)、洪水(98.8%)和雪灾(86.4%)认同率较高;对渐进性灾难认同率较低,如生态平衡破坏(42%)、人口增长失控(21%)、噪声(21%)等。3.7%的护士在灾难应对方面持消极态度,认为灾难是无法抗拒的,33.3%的护士没有想过这类问题或不知道。61.3%的护士认为非常有必要开展灾难教育培训。结论护士灾难意识不高,应灾能力有限,对培训需求很高,应对灾难护理教育和培训进行整体规划,提高我国护士的灾难意识和应灾能力。

    作者:若兰;李伟伟;刘梅;廖少玲;王梦荷;刘彩霞 刊期: 2015年第12期

  • 临床护理路径在脑出血患者护理中的应用及效果评价

    目的:探讨临床护理路径在脑出血患者护理中的应用效果。方法随机将98例脑出血患者分成观察组和对照组各49例。对照组采用传统的常规护理;观察组采用制定好的临床护理路径进行护理。比较两组患者的住院时间、住院费用、相关知识掌握率及患者满意度有无差异。结果观察组平均住院天数及平均住院费用均较对照组降低,相关知识掌握率和患者满意度较对照组显著提高。结论临床护理路径应用于脑出血患者护理,提高了护士的主动性和健康教育质量,可缩短住院天数,降低住院费用,提高患者及家属的满意度。

    作者:赵利红;侯小艳;是明启 刊期: 2015年第12期

  • 不同职称手术室护士自我保护意识现状调查分析

    目的:探讨不同职称手术室护士在手术室护理过程中自我保护意识的现状。方法采用问卷调查法于2012年2月至2011年5月对100例手术室护士进行调查,其中主管护师21例,护理师40例,护士39例。结果不同职称手术室护士在身体健康和法律法规两方面存在差异(P<0.01),在心理和社会因素方面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主管护师的自我保护意识强于护理师和护士,建议在实际工作中应加强对护理师和护士护理理论知识和相关法律知识的培训,提高护理师和护士的自我健康防护意识和法律方面的自我保护意识。

    作者:杨晓雪 刊期: 2015年第12期

国际护理学杂志

国际护理学杂志

主管:中华人民共和国国家卫生和计划生育委员会

主办:中华医学会 吉林省医学期刊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