学术投稿

新生儿沐浴抚触后床边听力筛查效果的分析

刘玉青

关键词:听力筛查, 抚触, 沐浴, 床边, 新生儿
摘要:目的:探讨在床边沐浴抚触吃饱奶后对新生儿听力筛查的影响,提高首次筛查通过率。方法选择我科出生的新生儿1000例,分两组。对照组500例每天上午由专职工作人员在专用房间里进行听力筛查,干预组500例,每天上午沐浴抚触吃饱奶后到床边筛查。结果干预组新生儿首次筛查通过率、再次筛查通过率与对照组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1)。结论沐浴抚触吃饱奶后再到床边筛查能降低新生儿听力筛查假阳性率,提高首次通过率,可减少住院期间重复测试和出院后的随访复查,从而减轻了家长的心理压力和经济负担。
中国医药指南杂志相关文献
  • 实施护士岗位管理 进一步促进优质护理服务

    2010年,全国医疗卫生系统由卫生部组织开展“优质护理服务示范工程”,要求医院医护人员紧紧围绕“以患者为中心,加强基础护理,全面落实护理责任制,深化护理内涵,提高护理服务的整体水平”的工作宗旨,扎实推进优质护理服务,为医院的广大患者提供更优质的护理服务[1]。马晓伟部长在其第3次工作例会上提出:各级卫生系统和医院需将建立有效的长效机制、深入发展优质护理服务,要对护士岗位的条件和科学设置、护士岗位职责、人员配置标准、绩效考核方法、绩效分配方法、岗位培训制度等进行实践和研究,通过思路的改革加强护理岗位的科学管理,充分提高护士在临床的工作水平,从而提高深入优化护理服务[2]。所以,加强护士岗位的科学设置与管理,让护士们在临床中更深入的投入到护理服务中,更加有效地促进护理事业的健康发展和优质护理服务的全面开展,并能够保障患者安全的高质量护理服务[3]。因此根据我院的实际情况,改善护士岗位管理模式,护士绩效分配机制,和科学的岗位管理,从而优化护理服务质量,进一步促进优质护理服务。

    作者:王永凤;王蕾;冯丹丹 刊期: 2014年第27期

  • 某院医院门诊感染的现状及管理对策研究

    目的:通过分析医院门诊感染的现状,对其进行对策管理,使感染管理模式更趋向于规范化。方法了解我院门诊感染现状,并对其实施科学性管理。分别在开展管理前后2个月对门诊患者进行随机调查,各抽选200例,以发放问卷方式调查管理前后患者门诊感染发生率、满意度、服务质量等情况,调查后进行总结。结果实施后的院内感染率11%(11/100),显著低于实施前的26%(26/100)。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实施后,患者满意度是96%(96/100),显著高于实施前的68%(68/100),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此外,实施后的工作质量各方面水平明显优于实施前,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我院门诊内患者发生院内感染概率较高,必须实施管理对策,强化监测程度,为患者提供安全性高的就诊环境。

    作者:杨建国 刊期: 2014年第27期

  • 某院老年肺炎住院患者抗生素合理用药的分析

    目的:分析探讨我院老年肺炎住院患者抗生素用药现状及合理性。方法将所有患者的一般资料的信息进行详细记录分析,抗生素使用情况的判定指标主要依据世界卫生组织(WHO)所推荐的限定日使用量(DDD)及服用药物的利用指数(DUI)。结果本组经14~56d住院治疗,85例患者中治愈41例(48.24%),有效36例(42.35%),总有效率为90.59%。本组患者住院期间使用青霉素、左氧氟沙星、头孢哌酮等14种抗生素,其中8例患者为3种抗生素联合应用(头孢拉定+左氧氟沙星+氨曲南3例,青霉素+克林霉素+美罗培南2例,头孢曲松+左氧氟沙星+炎虎宁2例,左氧氟沙星+头孢曲松+氟康唑1例);剩余77例均为单一应用抗生素,经计算,头孢哌酮和青霉素的日处方剂量大于DDD,其他抗生素的日处方剂量均在DDD以下。结论我院老年住院患者存在超剂量使用抗生素情况,抗生素使用量普遍偏高,应加强临床用药的监测,避免不合理的联合用药。

    作者:郝欣 刊期: 2014年第27期

  • 回顾1例IgA肾病伴恶性高血压患者的护理

    回顾我院1例,IgA肾病伴恶性高血压患者在经过了心内科及肾内科的联合药物治疗和肾脏穿刺检查,针对患者疾病特点合理用药,终有效控制了患者的血压,改善了患者的病情,延缓了预后的恶性并发症的发生。

    作者:王锐;张丽霞;贾晓京 刊期: 2014年第27期

  • 腹腔镜与开腹手术治疗急性阑尾炎的效果比较

    目的:比较腹腔镜与开腹手术治疗急性阑尾炎的效果。方法选取我院2012年5月至2014年2月收治的60例急性阑尾炎患者,随机分为对照组和实验组,各30例,对照组采用开腹手术,实验组采用腹腔镜手术,比较两组治疗效果。结果对照组及实验组总有效率均为93.33%,两组总有效率相当(P>0.05);实验组治愈率为76.67%,对照组治愈率为63.33%,两组治愈率有统计学意义(P<0.05)。实验组手术时间稍长于对照组,但无统计学差异(P>0.05);但实验组术中出血量、术后排气时间、下床活动时间、住院时间、疼痛评分及术后感染率优于对照组,两组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腹腔镜阑尾切除术治疗急性阑尾炎能够达到开腹手术的效果,但可明显减少创伤、出血量及并发症,可促进患者更快康复。

    作者:杨胜涛 刊期: 2014年第27期

  • 风险管理在外科护理管理中的应用综述

    我国医疗机制的逐渐完善,使得医疗过程中存在风险的发生概率得到了有效控制。随着人们对卫生知识的了解和法律意识的提高,外科护理管理中面临的问题也受到了人们的高度关注。公众健康意识和维权意识的日渐增强,也使得人们认知到医疗护理风险控制的重要性。本文探讨了外科护理工作中存在的或潜在的风险及控制措施,并通过分析外科护理管理中风险管理对患者生理,心理的影响,对风险管理的实际应用展开综合论述。

    作者:赵海荣 刊期: 2014年第27期

  • 1例肺部真菌、细菌混合感染患者的药学监护

    目的:探讨临床药师参与药物治疗方案的制定与药学监护。方法临床药师参与了呼吸科1例肺部真菌、细菌混合感染患者的治疗,分析评价治疗方案,提出药学建议,并进行药学服务。结果临床药师的建议被采纳,患者的病情好转出院。结论临床药师的参与可以协助临床医师制订安全、有效的治疗方案。

    作者:谢宁;肖建;薛晓红 刊期: 2014年第27期

  • 重组人睫神经营养因子(rhCNTF)对营养性肥胖大鼠减肥作用的实验研究

    胖在21世纪已作为一种疾病被人们普遍关注,从而使减肥药物的研究受到了前所未有的重视。重组人睫神经营养因子(recombinanthumanciliaryneurotrophicfactor,rhCNTF)是第一个运用生物工程技术研发的蛋白多肽类减肥药物。

    作者:张书文 刊期: 2014年第27期

  • 某市2008年~2012年肺结核病流行病学的特征分析

    目的:对海门市2008年~2012年肺结核病的流行病学特征进行分析,为本市今后的结核病防治工作提供科学的依据。方法回顾分析海门市疾控中心2008年~2012年新登记的肺结核病例,总结流行病学特征,探讨科学的防控方法。结果①海门市2008年~2012年共报告肺结核病新病例5592例,平均报告发病率为110.388/10万(5592/5065790)。其中新登记活动性肺结核2895例,新登记涂阳病例1398例,平均患者涂阳比率为25%(1398/5592)。②活动性肺结核各个月份的发病率没有明显的差别,(χ2=1.3984,P>0.05)。③活动性肺结核男性患者新登记率高于女性,男女之比为2.70∶1。各年龄组均有较高分布,以55~64岁年龄组为高(21.35%)。④新登记结核病例中,农民发病率高(86.98%)。⑤24个乡镇中,年平均发病率高的分别是开发区、江心沙、三星镇,年平均发病率低的是临江镇、海永乡。结论海门市肺结核病新登记率仍然比较高,发病无季节差异,大多数患者集中在农村,男性发病显著高于女性,且患者年龄从青壮年到老年人均有,有老龄化趋势,严重影响人民群众身体健康,应该切实加强农村的肺结核病防控工作。

    作者:陆海华 刊期: 2014年第27期

  • 糖尿病并发肺结核的临床疗效分析

    目的:对糖尿病并发肺结核患者临床疗效进行分析,用以指导临床有效用药。方法选择诊断为糖尿病的患者50例随机分为两组,每组患者的糖化血红蛋白(HbA1c),空腹血糖(FBG),餐后2h血糖(2hPG),年龄、性别、患肺结核的病程、糖尿病病程,基本资料大致相同。两组分别给予糖尿病教育及饮食控制,一组(治疗组)同时给予胰岛素及抗结核药物治疗。另一组(对照组)单纯给予抗肺结核药物的治疗。观察9个月后的治疗效果即FBG、2hPG、HbA1c、X线、痰菌转阴,结核中毒症状情况。结果50例中患者咳嗽、咳痰、胸痛、咯血、发热、盗汗症状及糖尿病代谢紊乱的症状有不同程度的好转。其中治疗组血糖控制HbA1c<6.5%,其肺结核病灶吸收好转明显,痰检结核菌阳性转阴15例,治疗效果显著(P<0.05)。而对照组中HbA1c较治疗前进一步升高。结核病灶吸收好转8例,痰结核菌转阴患者3例。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糖尿病并发肺结核时,二者互相影响、互为因果,临床应当提高治疗和预防。

    作者:张维静 刊期: 2014年第27期

  • PP放疗增敏放化疗同步与放化疗序贯治疗复发耐药肿瘤疗效的比较分析

    目的:探究不同方法治疗复发耐药肿瘤的临床疗效,分析不同方法的优点。方法选择在本院初次治疗或者转诊到本院的80例耐药肿瘤复发病例,按患者自愿将其分成对照组41例患者和试验组39例患者,试验组患者采用PP放疗增敏放化疗同步进行治疗,对照组选用放化疗序贯治疗对复发肿瘤进行治疗。近期治疗效果监测指标包括:RR(有效率),稳定间期,不良反应等;及远期疗效。结果试验组与对照组相比有效率明显提高,延长稳定期间(P<0.05)。不良反应不变或减轻。远期疗效两组没有差异(P>0.05)。结论PP放疗增敏放化疗同步法治疗复发进展期肿瘤临床总体疗效优于放化疗序贯组治疗,不良反应相对较轻,而且实践操作难度低。

    作者:黄喜锋 刊期: 2014年第27期

  • 胎膜早破残余羊水量与妊娠分娩结局的相关性分析

    目的:探讨胎膜早破残余羊水量与妊娠分娩结局的相关性。方法选取我院2012年1月至2014年1月收治的足月胎膜早破孕妇110例,根据羊水的残余量分为羊水量正常组(对照组)和羊水量偏少组(观察组),记录两组孕妇的分娩方式并对比两组的妊娠结局,分析围生儿宫内窘迫发生率、宫内感染率等指标。结果观察组采用剖宫产分娩的占56.9%(33/58),与对照组的26.5%(19/52)相比差异显著(P<0.05);观察组孕妇阴道自然分娩率25.9%(15/58),对照组自然分娩率为57.7%(30/52),两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观察组和对照组围生儿宫内感染率、胎儿宫内窘迫发生率以及新生儿窒息发生率分别为8.6%、21.0%、26.2%和0、9.6%、5.8%,两组比较有显著性差异(P<0.05)。结论胎膜早破引起的羊水量不同与终的妊娠分娩结局有明显的相关性,残余羊水量越少,剖宫产率越高,阴道自然分娩率越低,对围生儿的预后影响越大,因此需加强检测孕妇的羊水量,及时调整分娩方式,尽可能提高分娩治疗。

    作者:胡玉玲 刊期: 2014年第27期

  • 131I治疗甲亢的疗效分析

    目的:观察分析131I治疗甲亢的临床疗效。方法选取2012年3月到2013年3月收治的甲亢患者共60例,随机将患者分为观察组和对照组。其中观察组采用放射性131I治疗,对照组采用他巴唑治疗。结果观察组治愈和好转的例数和比例分别达到19(63.3%)和10(33.3%),无效例数和比例为1(3.3%),治疗有效率为96.7%;而对照组中治愈和好转的例数和比例分别为13(43.3%)和7(23.3%),无效例数和比例为10(33.3%),治疗有效率为66.7%,两组患者数据对比有显著性差异(P<0.05)。结论放射性131I能够有效治疗甲亢,并且对比药物治疗能够大大提高其治愈率以及治疗有效率,同时减少服药次数,提高患者服药的依从性。

    作者:樊爱娟 刊期: 2014年第27期

  • 中医辨证治疗眩晕75例临床疗效分析

    目的:探讨中医辨证治疗眩晕的疗效,用于指导临床用药。方法选取眩晕患者150例,随机分为对照组和治疗组各75例,对照组应用中成药眩晕宁片,治疗组应用中医辨证法自拟药方治疗,进行疗效比较观察。结果治疗组痊愈46例(61.33%),好转22例(29.34%),总有效率90.67%;对照组痊愈34例(45.33%),好转21例(28.00%),总有效率73.33%。治疗组明显优于对照组,经统计学处理差异有显著性(P<0.05)。结论应用中医辨证治疗眩晕的疗效明确,且使用安全,值得临床推广。

    作者:房家明 刊期: 2014年第27期

  • 妙固口腔溃疡含漱液应用于头颈部放疗患者口腔黏膜炎的疗效观察

    目的:观察妙固口腔溃疡含漱液治疗放疗患者口腔黏膜炎的疗效。方法将68例头颈部肿瘤调强放疗的患者分为两组,治疗组34例,对照组34例,治疗组应用妙固口腔溃疡含漱液治疗,对照组应用替硝唑含漱液治疗。观察并比较两组患者治疗效果。结果治疗组Ⅲ度以上口腔溃疡的发生、放疗后1个月口腔溃疡恢复情况、治疗期间使用一般止痛药及阿片类止痛药、抗菌药物使用例数、口干、体质量下降情况及按疗程完成用药的顺应性均明显好于对照组。P<0.05,均有统计学明显差异。结论妙固口腔溃疡含漱液治疗头颈部放疗患者口腔黏膜炎有很好的预防及治疗效果。

    作者:李鹏;潘婕;周鸣飞 刊期: 2014年第27期

  • 穴位贴敷清降膏治疗小儿功能性便秘30例疗效观察

    目的:观察穴位贴敷清降膏治疗小儿功能性便秘的临床疗效。方法将60例小儿功能性便秘患儿随机分成观察组和对照组,对照组给予健儿清解液口服治疗,观察组在口服健儿清解液基础上给予穴位贴敷清降膏治疗,疗程15d。结果对照组总有效率为83.33%,观察组总有效率为90.00%,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穴位贴敷清降膏治疗小儿功能性便秘的有效,使用方便,安全无不良反应,值得推广。

    作者:郭亦男 刊期: 2014年第27期

  • 对肺结核合并糖尿病的影像学特点分析

    目的:分析肺结核合并糖尿病患者的影像学特征。方法48例肺结核合并糖尿病患者进行胸部平片和胸部CT检查,同时收集患者临床信息,对肺结核及糖尿病患者进行抗结核、降血糖治疗,动态观察治疗效果,并与48例未合并糖尿病的单纯肺结核病例进行影像学对照。结果48例肺结核合并糖尿病患者病灶以双肺中下肺野分布的有40例(40/48),病灶形态呈大片渗出融合或斑块的有43例(43/48),本组病例中,发现空洞的有42例(42/48),单一病灶内多发虫噬状空洞的32例(32/42),支气管播散多见。血糖控制后,病灶大多明显吸收,空洞缩小。结论肺结核合并糖尿病患者,病灶的形态、分布、时期具有其自身的特点,高血糖状态对结核病灶有非常不利影响。

    作者:丁显峰 刊期: 2014年第27期

  • 儿童心理科住院患儿陪护家长出现焦虑状况的应对分析

    目的:分析儿童心理科住院患儿陪护家长出现焦虑状况的原因,并提出相应的应对措施。方法收集我院2013年1月至2013年12月期间诊治的儿童心理科住院患儿陪护家长160例作为研究对象,采用回顾性的方式分析其临床资料,总结陪护家长出现焦虑状况的原因,并提出相应的应对措施。结果研究结果显示,本组家长陪护期间出现焦虑情绪共计95例,占总数的59.38%,出现焦虑情绪的原因主要是担心患儿疾病无法治愈、经济负担、觉得精神病丢人、失去治疗信心、对孩子的期望值不得不降低等;通过对患儿家长实施心理护理、健康教育之后其焦虑状况得到明显的改善,护理前其焦虑评分为(58.27±10.27),护理后焦虑评分为(28.37±5.36),另外55例陪护家长的焦虑评分为(17.29±3.59)。结论儿童心理科住院患儿陪护家长会因为环境原因、心理因素等各方面因素而出现焦虑状况,降低了治疗和护理依从性,对陪护家长及时进行心理护理和健康教育能有效改善其焦虑状况,值得在临床应用上推广。

    作者:陈绍荣;丁辉燕;贾翠花 刊期: 2014年第27期

  • 挫伤性前房积血的治疗体会

    目的:探讨挫伤性前房积血的治疗及预后。方法对118例挫伤性前房积血的临床资料进行回顾性分析。结果近6年来共收治挫伤性前房积血118例,其中多数恢复较好,但也有部分患者出现外伤性扩瞳症、继发性青光眼、角膜血染等并发症,引起视力下降。结论挫伤性前房积血在促进出血吸收的同时要注意预防和治疗并发症,以尽量恢复患者的视功能。

    作者:陈玉萍 刊期: 2014年第27期

  • 大豆异黄酮对成骨细胞增殖活性的测定和BGP mRNA的表达

    目的:研究不同浓度的大豆异黄酮对体外培养大鼠成骨细胞增殖活性和骨钙素(BGP)基因表达的影响。方法采用新生大鼠颅骨分离培养成骨细胞,加入不同浓度的大豆异黄酮(20、40、60、80μg/μL),另设空白对照组。MTT法测成骨细胞增殖活性。提取细胞总RNA,RT-PCR半定量分析细胞BGPmRNA表达。结果MTT结果显示,60和80μg/μL组成骨细胞增殖活性与对照组相比显示增高,有统计学意义(P<0.05)。RT-PCR结果显示:60和80μg/μL组BGPmRNA表达增强,有统计学意义(P<0.01)。结论大豆异黄酮可以促进成骨细胞的增殖活性和BGP基因上调,并呈明显的剂量依赖关系。

    作者:宋梅;王淑芳;黄永凯;王红梅 刊期: 2014年第27期

中国医药指南杂志

中国医药指南杂志

主管:国家卫生和计划生育委员会

主办:中国保健协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