张允喆
目的:评估彩色多普勒超声在中老年下肢动脉血管缺血性疾病诊断价值。方法对70例下肢动脉粥样硬化患者,依次从股动脉至足背动脉进行彩色多普勒超声检查,检测动脉血管内径,血管内膜-中层厚度(IMT),血管壁回声,收缩期血流高速度,血管内有无斑块,并与20例健康人下肢动脉血管对照。结果彩超多普勒超声检查可见病患组的下肢动脉内血管斑块及血管内膜厚度,血管壁回声及狭窄明显较健康对照组增多。结论彩色超声检查诊断不仅准确反映有症状缺血性下肢动脉病变性质、部位、范围和程度,并且对早期无症状缺血性下肢动脉病变能提供可靠依据。
作者:王戈 刊期: 2014年第29期
目的:采用紫外-可见分光光度法测定振源口服液(无糖型)中人参总皂苷的含量。方法以人参皂苷Re为对照,用1%香草醛-高氯酸试液及77%硫酸显色,在540 nm波长下通过紫外分光光度法对人参总皂苷进行含量测定。结果人参皂苷Re浓度在6.65~66.55μg/mL范围内线性关系良好,回归方程A=-0.0751+0.0195X(相关系数r=0.9995),平均回收率为96.92%(RSD=1.79%)。结论该方法简便可靠,稳定性好,可用于本品的含量测定和质量控制。
作者:庞威;赵宏峰;弥宏;越皓;曲芯瑶;郭禹彤 刊期: 2014年第29期
目的:探讨分析冠心病中医证素辩证与体质及冠状动脉造影相关性。方法收集2012年~2013年在我院接受诊断和治疗的70例冠心病患者作为研究对象。参照中国中西结合学会心血管学会1990年修订的《冠心病中医辨证标准》对患者进行诊断,将患者按照证素分型,分为痰蚀、血痰、气滞、气虚、阳虚、阴虚6种。将中医证素分型结果和冠状动脉造影结果进行对比分析。结果70例患者可以分为阳虚兼气滞(47.14%)、阳虚兼痰浊(31.43%)和气虚兼痰浊(21.43%)几种类型。阳虚兼气滞多见单支病变,占54.55%;阳虚兼痰浊多见3支以上病变占45.45%,气虚兼痰浊多见3支以上病变占66.67%。证素分型在单支和多支(≥3)冠状动脉病变支数上差异显著,P<0.05,具有统计学意义。结论冠状动脉造影和中医证素分型有相关性,二者可以互为补充增加临床对CHD诊断的准确性。
作者:周静 刊期: 2014年第29期
目的:针对2013年镇江市工业园社区全年工作年报表及相应台帐进行分析整理结果。健康体检状况,分析现阶段本辖区的儿童生长发育状况,指导以后儿童健康保健工作。方法将全年度0~7岁在本社区健康体检儿童698人,健康状况逐一分析。结果工业园辖区内的7岁以下儿童健康状况基本良好。贫血患儿仍然占有一定比例,营养不良的患儿已不多见。超重、肥胖儿和龋齿儿童是今后工作重点。结论镇江市润州区工业园社区7岁以下儿童保健服务情况良好,规范管理,儿童身高、体质量等健康情况基本良好,结果表明7岁以下儿童保健覆盖率96.5%,3岁以下儿童系统管理率97.1%。
作者:张科文 刊期: 2014年第29期
目的:分析护理干预对宫颈癌化疗患者的不良反应和生存质量的影响。方法选取近几年来在我院自愿接受化疗治疗的宫颈癌患者70例,随机均分为观察组和对照组,对照组采用常规护理方法,观察组患者在此基础上又采用了一定的护理干预,比较分析两组患者不良反应的发生率和生存质量。结果观察组放疗后实施护理干预4例患者出现不良反应,发生率为11.4%,对照组出现11例,发生率为31.4%,两组不良反应发生率比较差异显著(P<0.05),具有统计学意义。采用QOL评分法对所有患者生存质量进行评分,结果显示观察组评分明显高于对照组,差异显著(P<0.05),具有统计学意义。结论对化疗后宫颈癌患者实施护理干预能够有效降低不良反应的发生率,提高患者的生存质量,值得临床推广和应用。
作者:容玉丹 刊期: 2014年第29期
目的:浅析背景音乐在基层医院的电子结肠镜检查中的应用调查结果及其效果分析。方法将在我院住院登记治疗的100例结肠镜患者随机分为两组,音乐组和对照组各50例。调查研究中,音乐组在检查过程中采用播放背景音乐;对照组则给予常规普通的心理护理方式,终通过差异性分析和对比音乐组和对照组2组之间患者检查前后以及检查过程中的生命体征的变化情况及检查中不适的耐受性及进镜时间。结果音乐组患者在检查中所体现的生命体征变化波动小,不适程度有一定的减轻,耐受性明显提高,进镜时间短;与对照组相比有显著性差异(P<0.05)。结论在结肠镜的检查过程中播放背景音乐可以直接有效的缓解患者的紧张情绪,减轻不适感,提高患者的耐受性,帮助患者顺利完成结肠镜检查。
作者:周桂花;罗余系 刊期: 2014年第29期
目的:检测急性心肌梗死(AMI)患者治疗前后血清中脂蛋白a[Lp(a)]、同型半胱氨酸(HCY)和C-反应蛋白(CRP)的变化情况。方法采用生物化学方法测定60例试验组及30例对照组外周血中LP(a)、HCY和CRP的含量。结果 AMI患者LP(a)、HCY和CRP均显著高于对照组(P=0.001、P=0.001和P=0.007);AMI患者治疗后HCY和CRP浓度显著下降(P=0.001),Lp(a)治疗前、后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731)。结论高Lp(a)和HCY与AMI的发生有关,二者与CRP同时检测可以作为AMI的预防和疗效观察的辅助指标。
作者:张蓉;张磊;马艳辉 刊期: 2014年第29期
目的:研究分析对于帕金森病伴有抑郁的患者采用帕罗西汀进行治疗,观察其临床疗效。方法选取在我院治疗的帕金森病伴有抑郁的88例患者作为本研究的对象,将患者按数字表法分成实验组和对照组,平均每组44例患者。对照组的患者采用常规用药治疗,实验组的患者在对照组的基础上给予帕罗西汀治疗。比较两组患者治疗后的抑郁改善情况及治疗前后的帕金森病综合评分量表(UPDRS)评分。结果在治疗后,实验组患者的HAMD评分明显低于对照组的患者,在统计学上有意义(P<0.05);实验组患者的总有效率(90.91%)明显高于对照组的总有效率(63.64%),在统计学上有意义(P<0.05);治疗后两组患者的UPDRS评分无显著的差异,在统计学上无意义(P>0.05)。结论对于帕金森病伴有抑郁的患者采用帕罗西汀治疗的临床疗效较显著,能有效的改善患者的抑郁状况,并且发生不良反应的概率较小,在临床上值得广泛运用。
作者:杨成超;唐清娥 刊期: 2014年第29期
脑出血是指原发性非外伤性脑实质内出血,出血进入脑组织及造成脑组织破坏,在脑出血中大脑半球出血占80%,脑干和小脑出血占20%。急性脑出血病具有发病急、进展快、病死率高的特点,该病多发于寒冷季节饺多,由于在寒冷多变的气候下,血管收缩,血压升高及波动致血管破裂出血。发患者群主要集中在中老年人之间,男性的发病率高于女性。一旦发生,需积极抢救治疗。在急性脑出血患者的救治过程中,病情观察和临床护理对救治成功具有重要的作用。为此,笔者将急性脑出血患者的病情观察和临床护理措施总结如下。
作者:雷红丽 刊期: 2014年第29期
目的:建立喜炎平注射液溶血检查的分光光度方法。方法按《中国药典》2010年版一部方法配制供试品溶液、阴性对照和阳性对照溶液,用分光光度法测定吸光度,并计算溶血率,检测波长545 nm。结果溶血率上限定为5%,样品的溶血率均<1%。结论喜炎平注射液可以用分光光度法进行溶血检查,其灵敏度高于药典方法。
作者:邱海强 刊期: 2014年第29期
目的:分析研究不同低温灭菌技术在消毒供应中心的特点以及不足情况,提出对应的措施规范低温灭菌技术在消毒供应中心的应用。方法对比分析过氧化氢等离子低温灭菌法、环氧乙烷低温灭菌法以及2%戊二醛浸泡灭菌法的灭菌效果、灭菌时间、安全效果以及具体的操作规范要求。结果3种低温灭菌方法的合格率均为100.0%,过氧化氢等离子低温灭菌法的灭菌时间、事故发生率明显少与环氧乙烷低温灭菌法、2%戊二醛浸泡灭菌法这两种灭菌方法,P<0.05比较有差异有统计学意义。结论过氧化氢等离子低温灭菌法为一种高效的灭菌方法,灭菌时间短,但对需灭菌材料要求较高。采用环氧乙烷方法,其应用安全高效,范围广泛,可作为消毒供应中心的首选灭菌方法。
作者:丁惠莹 刊期: 2014年第29期
目的:观察米非司酮辅助手术治疗子宫内膜异位症的临床效果。方法选取我院2011年12月至2013年12月期间收治的78例子宫内膜异位症患者,随机分为A、B两组。给予A组患者术后孕三烯酮辅助治疗,给予B组患者术后米非司酮辅助治疗,对比两组患者临床治疗效果。结果 A组患者总治疗有效率为69.2%,B组患者总治疗有效率为92.3%。两组对比,后者治疗效果更为优越,差异显著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A组患者不良反应发生率为15.4%,B组患者不良反应发生率为10.3%。经停药及对症处理后,所有症状均明显消失,肝功能恢复正常。结论米非司酮辅助手术治疗子宫内膜异位症,临床效果显著,值得推广与应用。
作者:张允喆 刊期: 2014年第29期
目的:探讨检查前进行充分的肠道准备并联合注射山莨菪碱的护理方法用于克罗恩病患者磁共振小肠造影检查(MRE)中的实施效果。方法44例患者随机分为对照组和观察组各22例,两组除采用相同的方法进行检查前准备外,对观察组的患者进行充分的肠道准备,然后观察两组患者完成检查的效果。结果从小肠的扩张度,肠壁、肠黏膜及肠系膜显示的清晰度和图像质量方面对比,观察组患者都获得较为满意的检测图像及诊断数据,为疾患的诊断和治疗提供了可靠、有效的依据。结论通过对克罗恩病患者磁共振小肠造影检查前进行肠道清洁,口服甘露醇溶液充盈小肠并联合注射山莨菪碱,可有效改善MR图像质量,提高检查成功率和诊断准确率。
作者:林芝;彭小英;何瑾云;曾讯;冯士庭 刊期: 2014年第29期
目的:探讨联合用药治疗消化性溃疡的临床治疗效果。方法治疗组:奥美拉唑20毫克/次,2次/天,甲硝唑0.2克/次,3次/天,阿莫西林0.5克/次,3次/天,疗程4周。对照组:雷尼替丁150毫克/次+阿莫西林1000毫克/次+甲硝唑0.2克/次,3次/天。结果治疗组效果明显高于对照组。结论奥美拉唑三联疗法联合用药治疗消化性溃疡可显著提高疗效,减少复发,缩短疗程,不良反应较少。
作者:孙建波 刊期: 2014年第29期
目的:探讨提高公立医院护理质量与法律意识对减少医患纠纷方面的作用,并对现阶段出现的问题和措施进行概述。方法随机抽取本院200例患者,分为研究组和对照组,分别进行医院护理工作满意度问卷调查。结果经过加强医院护理质量管理后,研究组患者对医院护理工作的满意度调查结果令人满意,68例患者选择“好”,32例患者选择“一般”,整体满意度为100.0%。高于对照组患者满意度, P<0.05。结论提高医院护理质量以及提升医护人员法律意识的工作水平,对于维持良好的护患关系是具有积极作用的。
作者:张华;薛刚;柏愫蕙 刊期: 2014年第29期
目的:对手术室护理上的一系列安全隐患问题进行探究与分析并找出解决方式。方法选取2012年5月至2013年5月在我院接受手术治疗过程中所受到的护理安全问题的患者200例研究对象。观察讨论患者在手术室护理工作中出现事故差错的情况、患者对护理工作的满意情况以及分析解决手术室护理中存在的不安全因素的方案。结果经观察发现,手术室护理安全管理条例不完善和手术室护士的综合素质不够所占比率(39.50%)、(29.00%)远远超过护理人员的术前准备不充分和护理人员与患者的沟通不足所占比率(19.50%)、(12.00%),统计学上有意义(P<0.05)。结论通过此次的回顾性分析,找出手术室中护理的一些安全隐患所在,并及时进行解决,大大提高了患者的手术成功率,增加了患者的满意度,为患者的健康做出保障。
作者:郭晓杰 刊期: 2014年第29期
目的:观察心理干预对紧张型头痛患者抑郁的影响。方法将60例紧张型头痛患者随机分为干预组和对照组,每组各30例。干预组患者在常规治疗护理的基础上采用心理干预,每位患者均于治疗前和治疗后4周采用汉密尔顿抑郁量表(HAMD)进行测评并对比分析。结果进行积极的心理干预后,干预组HAMD评分明显低于对照组。结论心理干预能明显减轻患者的抑郁。
作者:任启英 刊期: 2014年第29期
目的:分析倍他乐克治疗扩张型心肌病心力衰竭的临床疗效。方法收集我院2011年12月至2013年12月期间诊治的扩张型心肌病心力衰竭患者58例为研究对象,以抛硬币的方式随机分为试验组与对照组,每组患者各29例。对照组患者采用常规治疗模式,试验组在对照组的基础上加用倍他乐克治疗,对两组患者治疗后的心功能和运动耐量进行分析对比。结果研究结果显示,试验组总有效率为93.10%,对照组总有效率为72.41%,试验组患者的治疗效果明显优于对照组(P<0.05)。同时,试验组患者的心功能和运动耐量也明显优于对照组(P<0.05)。结论倍他乐克治疗扩张型心肌病心力衰竭具有良好的临床疗效,值得在临床应用上推广。
作者:喻福耀 刊期: 2014年第29期
目的:探讨胃肠道间质瘤(GIST)伊马替尼辅助治疗的临床疗效。方法收集青岛市市立医院及川北医学院附属医院2007年1月至2012年12月间共67例手术切除的胃肠道间质瘤患者临床及随访资料进行回顾性分析。结果39例局限性患者在随访期间未发生确切转移性病灶;28例转移患者中,伊马替尼治疗2~3个月后临床及影像学评价:部分缓解6例,稳定14例,病情进展8例,其中3例患者对伊马替尼耐药,治疗期间病情持续进展,追加剂量后病情仍未控制,后患者放弃治疗,3~6个月后患者死亡。另5例患者在开始治疗6~12个月内病情稳定,后出现病情进展,在追加剂量后未能控制病情,患者行姑息性手术部分切除进展病灶后继续行伊马替尼治疗,患者病情稳定。结论胃肠道间质瘤伊马替尼辅助治疗能改善患者的愈后,长期使用伊马替尼的患者肿瘤复发率较低,且多数不良反应患者可以耐受。对于高风险的GIST患者推荐手术结合伊马替尼长期维持治疗。
作者:李长严;徐茜;郭永榜;陈志龙;杨耀午 刊期: 2014年第29期
目的:探讨缬沙坦和阿托伐他汀治疗高血压病合并持续性房颤的疗效。方法选取来我院的高血压病合并持续性房颤患者40例,随机分为两组,每组20例,为实验组和对照组。对照组给予常规的抗凝治疗,服用阿托伐他汀同时服用硝苯地平缓释片;实验组则在对照组的基础上服用缬沙坦治疗。观察两组患者的血压变化、hs-CRP、LAD以及LVMI。结果两组患者治疗前血压无明显差异(P>0.05),治疗后两组患者血压觉得到明显改善,但实验组治疗效果与对照组相比,治疗效果更加良好(P<0.05)。两组患者治疗前hs-CRP、LAD以及LVMI均无显著差异(P>0.05),治疗后,实验组治疗效果明显优于对照组(P<0.05)。结论缬沙坦和阿托伐他汀联合治疗高血压病合并持续性房颤效果明显较之单独使用一种药物效果好,值得临床使用及进一步探讨。
作者:潘冰冰 刊期: 2014年第29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