学术投稿

HPLC法测定银杏叶缓释微丸胶囊中山奈素、异鼠李素、槲皮素的含量

江东波;马晓鹂;李朝晖;蔡伟明;官堂明

关键词:银杏叶缓释微丸胶囊, 山奈素, 异鼠李素, 槲皮素, 高效液相色谱法
摘要:目的:建立以高效液相色谱法测定银杏叶缓释微丸胶囊中山奈素、异鼠李素、槲皮素含量的方法。方法以C18为色谱柱,流动相为甲醇-0.4%磷酸溶液(45∶55),检测波长为360nm,流速为1mL/min,柱温为30℃,进样量是10μL。结果槲皮素在0.1505~0.9030μg(r=0.9999)浓度范围内有良好的线性关系,平均回收率为99.86%,RSD=0.4%;山奈素在0.1450~0.8940μg(r=0.9998)浓度范围内有良好的线性关系,平均回收率为99.79%,RSD=0.5%;异鼠李素在0.0995~0.5970μg(r=0.9998)浓度范围内有良好的线性关系,平均回收率为99.80%, RSD=0.3%。结论本方法简便、准确、专属性强,可用于该制剂的质量控制。
中国医药指南杂志相关文献
  • 聚焦解决模式在哮喘患儿健康教育中的应用

    目的:探讨以聚焦解决模式为基础的心理干预策略及应用方法对哮喘患儿的影响,以期为该类患者实施健康教育提供帮助。方法对儿呼吸科2012年~2013年收治的80例哮喘患儿随即分为两组,各40例,干预组在积极治疗和常规护理基础上以聚焦解决模式为依据,制定干预策略,给予健康教育,对照组仅积极治疗和常规护理;比较两组治疗和护理前后心理状态及行为的变化、治疗开始至症状好转所需时间、随访1年的复发情况以及出院时家属满意度。结果干预组在服药依从性、好转时间、复发情况以及家属满意度方面均优于对照组(P<0.05)。结论以聚焦解决模式为基础的心理干预策略能有效增强患儿服药依从性、有效降低哮喘患儿的复发率、提高临床疗效。

    作者:蒋红娟 刊期: 2014年第29期

  • 乳腺肿瘤术后疼痛的护理干预效果观察

    目的:探讨疼痛护理干预对行乳腺肿瘤术后患者疼痛缓解效果及护理满意度的影响。方法将234例乳腺肿瘤手术患者随机分为干预组和对照组,每组各117例。对照组进行常规护理,干预组进行疼痛护理干预,并于术后第3天进行疼痛程度和护理满意度评价。结果干预组患者护理满意度为91.45%,明显高于对照组的76.06%,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干预组患者无痛率和有效率均明显高于对照组,差异亦均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对行乳腺肿瘤术患者进行疼痛护理干预,可有效提升患者对护理工作的满意度,减轻患者术后疼痛感。

    作者:李娟 刊期: 2014年第29期

  • 髋关节置换术30例护理体会

    人工髋关节置换术(THR)是治疗股骨颈骨折、股骨头无菌性坏死的的有效方法[1]。THR术后康复治疗和功能训练是否得当直接影响手术效果的好坏。如护理不当或者功能锻炼方法不正确,容易造成关节功能障碍,我院自2013年6月至2013年12月共施行THR30例,功能良好,无异常发生。现将护理体会报道如下。

    作者:刘林香;王丽君;王燕梅 刊期: 2014年第29期

  • 0~7岁儿童健康状况的分析

    目的:针对2013年镇江市工业园社区全年工作年报表及相应台帐进行分析整理结果。健康体检状况,分析现阶段本辖区的儿童生长发育状况,指导以后儿童健康保健工作。方法将全年度0~7岁在本社区健康体检儿童698人,健康状况逐一分析。结果工业园辖区内的7岁以下儿童健康状况基本良好。贫血患儿仍然占有一定比例,营养不良的患儿已不多见。超重、肥胖儿和龋齿儿童是今后工作重点。结论镇江市润州区工业园社区7岁以下儿童保健服务情况良好,规范管理,儿童身高、体质量等健康情况基本良好,结果表明7岁以下儿童保健覆盖率96.5%,3岁以下儿童系统管理率97.1%。

    作者:张科文 刊期: 2014年第29期

  • 预见性的护理在预防门诊小儿输液外渗中的作用

    目的:探讨预见性的护理在预防门诊小儿输液外渗中的作用。方法回顾性分析2013年1月至2013年6月,对在我院门诊输液的50例患儿为实验组进行防渗护理,同期50例患儿为对照组进行一般护理,对比两组患儿出现输液外渗的比率,并分析预见性护理的作用。结果实验组50例患儿仅2例患儿出现药物外渗现象,对照组有18例患儿出现外渗现象,差异有统计学意义。结论预见性的护理在预防小儿门诊输液外渗中起到十分重要的作用,可以减轻患儿的痛苦。

    作者:路洪云 刊期: 2014年第29期

  • 胱抑素C及其检测方法的研究进展

    收集并比较关于胱抑素C及其测定方法的相关资料,探讨其生物学特性,检测方法的种类,特点及影响因素。胱抑素C水平是反映肾小球滤过功能的可靠指标,其诊断性能与菊糖清除率相当,显著优于血尿素、血肌酐及内生肌酐清除率。临床多选择胶乳增强透射免疫比浊法或胶乳增强散射免疫比浊法作为常规检测胱抑素C的测定方法。

    作者:叶余辉 刊期: 2014年第29期

  • 喜炎平注射液溶血的分光光度法检查

    目的:建立喜炎平注射液溶血检查的分光光度方法。方法按《中国药典》2010年版一部方法配制供试品溶液、阴性对照和阳性对照溶液,用分光光度法测定吸光度,并计算溶血率,检测波长545 nm。结果溶血率上限定为5%,样品的溶血率均<1%。结论喜炎平注射液可以用分光光度法进行溶血检查,其灵敏度高于药典方法。

    作者:邱海强 刊期: 2014年第29期

  • 手术室护士职业性损伤的防护措施

    介入手术室工作繁重,节奏紧张,护士常常暴露于多种职业危害之中,严重威胁着其身心健康。这些职业危害主要来自于心理因素的危害、X射线的危害、化学性因素的危害和生物性因素的危害四个方面。因此,护士在工作中应该重视可能出现的各种危害,并逐渐提高自我保护意识,防止职业伤害。本文主要探讨手术室护士职业性损伤的防护措施。

    作者:邢连杰 刊期: 2014年第29期

  • 支气管哮喘患者的临床护理

    支气管哮喘是有各种原因引起的,以气道变应性炎症和气道高反应为特征的可逆性气流受限性疾病,临床有发作期和缓解期之分。近年来发病率呈现上升趋势,已引起广泛注意。研究表明,支气管哮喘严重影响患者的身体健康,也较大影响患者的日常生活、社会适应能力、心理情绪等,降低了患者的生命质量[1]。部分病例病情演变迅速,在短时间内发展为呼吸衰竭[2]。通过近期住院的51例支气管哮喘患者采用雾化吸入、促进排痰、心理、氧疗、药疗等方面的治疗与护理,3~24 d后治愈或好转出院,效果满意。现将护理措施报道如下。

    作者:王晓梅 刊期: 2014年第29期

  • 牛黄清感胶囊对呼吸道合胞病毒体外预防作用的实验研究

    检测牛黄清感胶囊对呼吸道合胞病毒(RSV)的预防的作用,为抗病毒药物的筛选、研发提供实验依据。在VERO细胞培养内,采用病毒细胞形态变化CPE法、MTT染色法,检测不同浓度的牛黄清感胶囊对呼吸道合胞病毒(RSV)的预防作用。实验分一次用药组和三次用药组,计算药物的半数有效浓度IC50,小有效浓度MIC及治疗指数TI。体外抑制和预防呼吸道合胞病毒的药效实验结果显示“牛黄清感胶囊”具有抑制和预防呼吸道合胞病毒的作用。

    作者:周有财;常洋;王玉莹 刊期: 2014年第29期

  • 酶联免疫吸附试验检测结果的影响因素和应对措施

    酶联免疫吸附试验(ELISA)是血站检验献血者血液是否符合既定标准的常用检测方法,其基本方法是将已知的抗原或抗体吸附在固相载体表面进行酶标记的抗原抗体反应,用洗涤法洗除液相中的游离成分。因其具有操作简单、灵敏度高、特异性好、达纳克水平和经济安全等优势,广泛为临床实践所应用。但在检验实际操作过程中,在各种主客观因素的影响下,可影响检测结果的准确性。为此,笔者总结分析ELISA试验操作各个环节中容易出现的问题和注意事项,以不断提高检验质量,满足各种需求。

    作者:张春艳 刊期: 2014年第29期

  • 细菌培养与尿沉渣细菌定量分析在88例尿路感染患者中的临床诊断价值对比分析

    目的:针对尿路感染患者展开临床诊断研究,了解细菌培养与尿沉渣细菌定量分析这两种诊断方式的对比差异性。旨在优化诊断方式,减少我院在尿路感染方面漏诊、误诊概率。方法选取我院在2012年12月至2013年12月这一年时间内收治的疑似尿路感染但未经诊断确认患者共88例,将其作为观察组;另选取尿路正常人群100例为对照组,其检测结果可提供参考依据。针对所有研究对象展开临床诊断,采用细菌培养与尿沉渣细菌定量分析两种方式得出诊断结果。结果以细菌培养为主要标准,在此基础上研究其特异度以及灵敏度,对比两组研究对象白细胞计数以及细菌数差异性。结果在细菌培养标准下,尿沉渣细菌定量检测下特异度与灵敏度均相对于尿液细菌检查而言无显著性差异(P>0.05)。对于研究的88例疑似尿路感染患者而言,其白细胞计数阳性概率以及细菌阳性概率均明显高于健康人群的对照组成员,二者间对比表现出了显著性差异(P<0.05)。结论尿沉渣细菌定量分析在检测患者是否患有尿路感染方面效果较好,无论是特异度还是灵敏度均较高,适合在临床诊断中推广使用。

    作者:戴华 刊期: 2014年第29期

  • 选择性大脑中动脉M2段阻断及内减压治疗单侧弥漫性脑肿胀40例患者的临床分析

    目的:探讨大脑中动脉M2段阻断及内减压治疗单侧弥漫性脑肿胀40例患者的治疗效果。方法在常规开颅证实为单侧漫性脑肿胀后,在M2段电凝切断大脑中动脉,将骨窗区的大脑中动脉血液供应区的脑组织大部分切除,做充分减压。结果根据GOS评估,中残19例,重残7例,植物样生存3例,死亡11例,明显优于常规开颅者。结论我们认为此手术虽然造成医源性的部分神经功能缺失,但对于病死率极高的弥漫性脑肿胀仍不失为一种有效的治疗方法。

    作者:徐增良;姜宁;张林涛 刊期: 2014年第29期

  • 紫外-可见分光光度法测定振源口服液(无糖型)中人参总皂苷的含量

    目的:采用紫外-可见分光光度法测定振源口服液(无糖型)中人参总皂苷的含量。方法以人参皂苷Re为对照,用1%香草醛-高氯酸试液及77%硫酸显色,在540 nm波长下通过紫外分光光度法对人参总皂苷进行含量测定。结果人参皂苷Re浓度在6.65~66.55μg/mL范围内线性关系良好,回归方程A=-0.0751+0.0195X(相关系数r=0.9995),平均回收率为96.92%(RSD=1.79%)。结论该方法简便可靠,稳定性好,可用于本品的含量测定和质量控制。

    作者:庞威;赵宏峰;弥宏;越皓;曲芯瑶;郭禹彤 刊期: 2014年第29期

  • 临床路径护理干预对椎管肿瘤术后排尿功能的影响

    目的:探讨临床路径护理干预对椎管肿瘤术后排尿功能的影响。方法选取2011年5月至2013年5月间我院进行椎管肿瘤切除术的患者80例,随机分为对照组和观察组,对照组患者给予常规护理,观察组患者给予临床路径护理干预。对两组患者尿管留置时间进行分析比较。结果相较于对照组,观察组中椎管肿瘤患者的平均留置尿管时间更短,且排尿情况较为良好,P<0.05,有较好的临床意义。结论对椎管肿瘤切除术患者采取临床路径护理干预有积极临床意义,值得推广。

    作者:郝菁晶 刊期: 2014年第29期

  • 探讨超声诊断胎盘早剥的超声影像表现和检查方法

    目的:分析超声诊断胎盘早剥的超声影像以及检查方法,探讨漏诊以及误诊的原因。方法回顾性分析我院于2005年6月至2014年2月收治的34例胎盘早剥患者超声影像表现。结果34例胎盘早剥患者当中,在产前阶段超声诊断胎盘早剥有29例,诊断符合率85.29%,其中一次超声诊断26例,诊断符合率76.47%。漏诊5例(14.71%),误诊3例(8.82%),1例是胎盘内血窦,2例是副胎盘。结论运用超声诊断胎盘早剥的准确率比较高,并且能够重复检查,可以作为胎盘早剥首选的检查方法。

    作者:毋荃梅 刊期: 2014年第29期

  • 腹腔镜下急性盆腔炎治疗方案的探讨

    目的:探讨在急性盆腔炎诊治方案中,腹腔镜手术的临床应用价值。方法入选的病例为2010年1月至2011年12月期间在我院妇科进行住院治疗的急性盆腔炎患者64例,采取随机对照的分组方法,分为两组,34例采用腹腔镜手术治疗为手术组;30例采用常规抗生素治疗为药物组。对两组资料采用回顾性分析的方法。结果手术组平均住院时间为(7.3±1.5)d,对照组平均住院时间为(11.5±2)d,进行平均5个月的随访观察,手术组复发1例,占2.9%,药物组复发11例,占36.7%,统计学有显著差异(P<0.05)。结论急性盆腔炎采用腹腔镜治疗,可有效的分离粘连,及时清除感染病灶,并行广泛灌洗,降低了炎症的慢性作用,降低了并发症的发生率,提高了临床效果。

    作者:陈双;金凤斌 刊期: 2014年第29期

  • 探析健脾涤痰活血方在慢性阻塞性肺疾病治疗中的临床应用

    目的:研究自拟健脾涤痰活血方在慢性阻塞性肺疾病治疗中的临床应用。方法病例选取我院在2012年1月至2013年12月收治的98例慢性阻塞性肺疾病患者,根据治疗方法不同分为对照组和实验组,对照组给予常规治疗,实验组在对照组基础上给予自拟健脾涤痰活血方进行治疗,治疗结束后评价临床疗效。结果从疗效来看,实验组总有效率为91.8%(45/49),对照组总有效率为79.6%(39/49),实验组显著优于对照组(P<0.05)。结论自拟健脾涤痰活血方治疗慢性阻塞性肺疾病疾病患者的疗效较好,可在临床上推广应用。

    作者:何卫明 刊期: 2014年第29期

  • 无张力疝修补术治疗老年腹股沟斜疝的治疗效果观察

    目的:探讨无张力疝修补术治疗老年腹股沟斜疝的治疗效果。方法选取我院2009年1月至2012年12月120例老年腹股沟斜疝患者,按照自愿原则分为研究组和对照组,研究组患者应用无张力疝修补术治疗,对照组则予以传统疝修补术治疗,分析对比两组患者手术治疗时间、住院时间、术后VAS评分、明显疼痛患者,并发症发生率、复发率。结果研究组在手术时间、住院时间、术后VAS评分方面均比对照组要低,差异明显(P<0.05);研究组并发症发生率6.67%,复发率3.3%,均比对照组要低,存在明显统计学差异性(P<0.05)。结论无张力疝修补术治疗老年腹股沟斜疝具有明显治疗效果,手术时间短、住院时间缩减,并发症少、疼痛缓解、复发率低等特点,具有明显临床推广价值。

    作者:丁珏 刊期: 2014年第29期

  • 微创保胆取石(息肉)术的临床护理措施分析

    目的:探讨微创保胆取石(息肉)术的临床护理措施及效果。方法根据病床尾号奇偶将我院近年来收治的100例行微创保胆取石术患者分为观察组与对照组,各为50例。观察组患者围手术期采用改进护理干预,对照组采用常规护理干预,比较两组患者术后并发症发生情况、首次下床活动时间、平均住院时间。结果观察组与对照组患者并发症发生率分别为6%、24%,比较有统计学意义(P<0.05);两组患者首次下床时间、平均住院时间存在显著差异,比较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在微创保胆取石术围术期给予优质护理干预,有助于预防并发症,缩短住院时间。

    作者:赵岩;李曼 刊期: 2014年第29期

中国医药指南杂志

中国医药指南杂志

主管:国家卫生和计划生育委员会

主办:中国保健协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