学术投稿

123例严重胸外伤患者的诊疗分析

刘世维

关键词:严重胸外伤, 诊疗, 分析
摘要:目的:探讨严重胸外伤发生原因、诊治方法及防范措施。方法回顾性分析我院2004年10月至2013年10月收治的123例平民严重胸外伤发生原因、诊治方法。结果123例中116例行胸腔闭式引流术,开胸手术7例,治愈117例,死亡4例,病死率3.3%。结论提高严重胸外伤早期诊断,早期处理的认识,是减少误诊、漏诊的关键。
中国医药指南杂志相关文献
  • 开颅术患者术后早期呕吐的原因分析及护理

    目的:探讨分析开颅术患者术后早期呕吐的原因分析及护理。方法选取2010年1月至2013年1月在我院接受开颅术治疗的70例患者为研究对象,所有患者均出现术后呕吐症状,平均呕吐次数为3.1次,3例患者术后呕吐持续2 d。其中伴有头痛为11例。根据患者不同的呕吐原因给予相应护理,调查发现呕吐原因主要包括:麻醉原因、术后脑水肿和疼痛、术后颅内血肿、水电解质紊乱、药物原因和手术原因。结果护理结果显示70例患者无死亡,2例植物生存,32例好转,36例治愈。结论对术后出现呕吐的开颅术患者给予相应护理,临床效果良好,值得推广。

    作者:许芳 刊期: 2014年第33期

  • 透析患者的心理问题分析及护理对策

    目的:研究肾功能衰竭患者长期行透析治疗产生的心理问题。方法个人基本资料问卷,症状自评量表(SCL-90),通过创造温馨的透析环境,加强与患者的沟通,建立良好的家庭支持系统,做好健康教育,指导患者参加适量和有规律的体育锻炼。结果通过透析治疗产生的心理问题尽心分析和对症护理,患者的就医的依从性和生活的信心得到提高。结论长期行透析的肾功能衰竭患者多有不同程度的恐惧、焦虑、担心、绝望等心理问题,通过心理护理可改善患者的心理状况,提高其生命质量。

    作者:陈宏艳 刊期: 2014年第33期

  • 喜炎平注射液的安全性试验

    目的:评价喜炎平注射液的安全性。方法采用静脉血管刺激试验、肌肉刺激试验、过敏试验观察喜炎平注射液的安全性。结果喜炎平注射液对豚鼠未见明显过敏反应,肌肉刺激试验中亦未见病理性变化,静脉血管刺激试验中,未发现血管刺激反应。结论喜炎平注射液在该条件下是安全的。

    作者:杨海民 刊期: 2014年第33期

  • 四物汤加减联合涤瑕洗液坐浴治疗细菌性阴道炎的效果观察

    目的:探讨四物汤加减联合涤瑕洗液坐浴对细菌性阴道炎的治疗效果。方法选取我院妇科自2013年3月至2014年3月收治的174例细菌性阴道炎患者进行观察治疗。随机分为2组,每组87例,观察组患者采用四物汤加减联合涤瑕洗液坐浴治疗,对照组患者采用西药口服进行治疗,观察两组患者的治疗效果。结果观察组患者治愈67例(77.01%),对照组患者治愈56例(64.37%),两组对比,结果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且观察组患者的治疗总有效率达到94.25%,明显优于对照组,P<0.05,具有统计学意义。结论采用四物汤加减联合涤瑕洗液坐浴进行细菌性阴道炎的治疗,能有效改善患者病情,降低病情复发率,提高治疗效果,值得临床推广应用。

    作者:何世玲 刊期: 2014年第33期

  • 慢性阻塞性肺疾病高龄患者认知障碍的临床分析

    目的:探讨老年慢性阻塞性肺疾病及其严重程度与认识功能障碍的关系。方法选择阜阳市人民医院干部病房2011年至2013年51例老年慢性阻塞性肺疾病患者,并按照FEV1进行分级。另选择40例为正常对照组。应用蒙特利尔认识评估表(MOCA)评估各组患者的认知障碍程度。并从上述51例中选出20例(个人前后FEV1下降超过10%)一组,分别前后两次应用MOCA评估组内每人认知水平,便于纵向比较。结果正常组与不同程度的慢性阻塞性肺疾病患者认知障碍的发生率均有统计学差异。并且随着FEV1预计值越低,认知障碍的发生率越高。所选同一组患者随着FEV1的下降,其认知障碍的发生率也有所增高,或认知障碍程度有所加重。结论慢性阻塞性肺疾病与认知功能障碍的发病密切相关,且COPD程度越重,认知障碍越明显。

    作者:章邱东 刊期: 2014年第33期

  • 小儿中重度哮喘急性发作应用氧气驱动雾化治疗的临床观察

    目的:探讨小儿中重度哮喘急性发作应用氧气驱动雾化治疗的临床效果。方法将我院近两年收治的86例重度哮喘急性发作患儿随机分为观察组与参考组,每组43例。分别给予两组患儿氧气驱动雾化治疗及常规治疗,对两组患儿治疗前、后15 min大呼气流速、血氧饱和度进行观察,并比较两组患儿临床治疗效果。结果治疗后两组患儿血氧饱和度、大呼气流速均出现明显改善(P<0.05);观察组患儿改善情况显著优于参考组(P<0.05);观察组患儿治疗总有效率明显大于参考组(P<0.05)。结论氧气驱动雾化治疗小儿中重度哮喘急性发作能够有效增加通气量,促进临床症状的改善,具有显著的推广价值。

    作者:钟翠玲 刊期: 2014年第33期

  • 糖尿病足的临床护理和健康教育

    糖尿病足是由于糖尿病患者的组织含糖量增高,营养障碍、胰岛素不足,引起下肢血液循环不足,缺血、溃疡、坏死甚至并发感染,感染可使糖尿病病情加重,血糖升高,而糖尿病的病情控制不佳又使感染进展和恶化而形成坏疽,致使患者致残,甚至导致败血症,使病情难以控制[1]。临床以肢体麻木,感觉障碍,肢端发凉、疼痛、溃疡及坏疽为特征。多发生于病程长,年龄60周岁以上,血糖控制差,并发症多的患者。随着人民生活水平的提高,糖尿病的患病率水平有逐年升高的趋势,其并发症糖尿病足的出现机会较多,给患者及其家庭和社会造成一定的影响和负担[2]。为此,必须做好该类患者的临床护理和健康教育工作,避免病情进一步发展。

    作者:姚丽颖 刊期: 2014年第33期

  • 精神科护士职业危险因素的分析及对策

    目的:分析精神科护士职业的危险因素和防护对策,加强自我保护。方法统计2013年1月至2013年12月精神科常见职业危险因素的种类,评价自我防护措施的效果。结果我科18名护士通过组织学习自身防护意识加强,受到物理性、心理压力、暴力伤害减少。结论通过加强职业危害因素的培训学习,护士的职业防护能力提高,领导、社会关心、重视精神科护士的职业风险、危害因素,加大投资力度,创造良好的工作环境,降低职业感染率和心理压力源,有效的提高了护士的工作积极性,促进护患关系和谐。

    作者:田秀芬 刊期: 2014年第33期

  • 泽漆中总黄酮超声提取工艺优化研究

    目的:研究泽漆总黄酮超声提取法的佳提取工艺,在此基础上采用分光光度法测定不同部位总黄酮的含量。方法正交设计试验寻找超声提取法提取泽漆总黄酮的佳工艺条件,以芦丁为考察指标,通过分光光度法对泽漆不同部位总黄酮含量进行精密测定。结果乙醇浓度50%,物料比1∶25,超声提取时间20 min,超声提取温度60℃为佳提取工艺。泽漆叶中总黄酮含量高,根次之,茎低。结论优选的泽漆总黄酮提取工艺方法,简便易行,快速灵敏,实验结果准确可靠。

    作者:王磊;王天杰;董媛媛;张俊利;李玉贤 刊期: 2014年第33期

  • 急性心功能不全患者血氨轻度增高引起嗜睡的临床分析

    目的:探讨急性心功能不全患者并发血氨升高的临床分析,提高对血氨轻度增高引起嗜睡的认识。方法回顾性分析总结12例急性心功能不全患者并发血氨升高的住院患者的临床资料。结果本组观察的患者血氨在80~120μmol/L,轻度增高出现嗜睡的症状。结论急性心功能不全患者易引起肝功能受损可导致血氨升高;肾脏供血减少,肾小管上皮细胞中谷氨酰胺分解产生的氨增多;患者需要卧床休息同时肠道淤血使肠蠕动减慢,易发生便秘使血氨吸收增多,使血氨在短期内升高引起嗜睡,要早期发现早期治疗。

    作者:高方明;古孜丽;程慧 刊期: 2014年第33期

  • 1例年轻患者暴发性1型糖尿病的报道

    患者男性,31岁,因口干、多饮、多尿、头晕、乏力2 d入院。患者自述2d前受凉后出现口干、多饮、多尿,伴乏力、头晕,遂至我院急诊就诊,查MBS 30.6 mmol/L,拟“糖尿病”收入我院内分泌科病房。既往体健,父亲有2型糖尿病病史。入院检查:体温36.4℃,心率112次,呼吸20次,血压126/67 mm Hg(1 mm Hg=0.133 kPa),神志清,双肺未闻及干湿性啰音。入院当日行实验室检查:血常规:白细胞为9.95×109/L,中性粒细胞为76%,血红蛋白为157 g/L;尿常规:尿酮体(+++),尿糖(++++);肾功能:尿素氮10.25 mmol/L,血肌酐114μmol/L,血钾5.93 mmol/L,血钠123.6 mmoL/L,血糖30.6 mmol/L。血气分析:血pH值7.327,氧分压(PO2)76 mm Hg,二氧化碳分压(PCO2)36 mm Hg,实际碳酸氢盐(HCO3)18.9 mmol/L;HbAlc为6.1%。入院当天明确诊断为糖尿病酮症酸中毒,给予胰岛素泵持续输注胰岛素降糖、积极补液等措施纠正酸中毒,患者的不适症状逐步消失。酮症酸中毒纠正后,待患者血糖控制平稳,行C肽释放试验检查,结果显示,空腹及餐后各时间点均<0.1 nmol/L。该患者的后诊断为:暴发性1型糖尿病,糖尿病酮症酸中毒。治疗14 d后患者出院,出院后继续予诺和锐30笔芯(早:20 U,晚:20 U)皮下注射降糖维持治疗。出院1个月后因血糖控制不佳再次到我院就诊,查ICA、IAA、GAD均阴性。

    作者:邱俊霖;钟宇华;梁华晟;曾云先;苏会璇 刊期: 2014年第33期

  • 剖宫产术后及早采取护理干预对产妇腹胀的影响探讨

    目的:本文简要探究了及早护理干预对剖宫产产妇术后恢复的影响。方法选择我院自2013年2月至2014年5月期间入院接受剖宫产手术治疗的产妇60例,采用随机分组的方法将患者分成观察组与对照组,每组30例。观察组患者术后采用及早干预的护理措施,对照组患者采用常规护理措施,对比两组患者的恢复情况及术后腹胀发生概率。结果观察组患者的排便时间、排气时间均少于对照组,组间差异明显(P<0.05),同时观察组患者的腹胀发生概率也明显低于对照组(P<0.05)。结论针对剖宫产手术患者实施及早护理干预,可以提高患者的恢复效率,同时减少并发症,值得临床予以推广及应用。

    作者:薛瑛 刊期: 2014年第33期

  • 中药方剂用法与疾病治疗效果的关系

    中药方剂是通过药物的有机配伍而达到治疗疾病之目的,根据治疗疾病的不同需要和药物特点,将其制成不同的剂型,如汤剂、散剂、丸剂、膏剂、丹剂、酒剂、条剂、线剂等古代剂型。现代又利用新的制药工艺研制出针剂、片剂、冲剂、气雾剂等新剂型,更符合临床需要。这里所说方剂的用法包括煎法和服法两部分内容。方剂的煎服方法是否恰当,直接影响疾病的治疗效果。为切实保证中药方剂的疗效,在阐明方剂与治疗疾病关系基础上,分述其用法如下。

    作者:王晓光 刊期: 2014年第33期

  • 颅脑微创血肿清除术在高血压性脑出血治疗过程中的应用价值

    目的:为了证明颅脑微创血肿清除术对高血压性脑出血患者具有显著的临床应用价值,完善院内高压性脑出血的治疗方法。方法选择我院2011年7月到2013年7月间收治的137例高血压性脑出血患者,将其随机均分到治疗组和对比组中,其中治疗组采用颅脑微创血肿清除术进行治疗,对比组则采用常规性颅内血肿治疗手段,对比两组患者颅内血肿清除情况、神经功能受损情况、手中血压控制情况、术后血压变化情况以及并发症等内容。结果治疗组:患者治愈率为27.94%,显效率为41.18%,有效率为17.65%,无效率为13.24%,治疗总有效率为86.76%。对照组:患者治愈率为11.59%,显效率为23.19%,有效率为33.33%,无效率为31.88%,治疗总有效率为68.12%。对比两组患者治疗结果治疗组情况均优于对比组,具有显著的统计学差异性,P<0.05。另外,对比组不良反应发生概率为40%,治疗组为9%;术中以及术后两组患者血压控制情况,治疗组均优于对比组,两组患者对比结果均具有统计学差异性,P<0.05。结论微创颅内血肿清除术对轻、中、重、极重度高血压性脑出血患者具有显著的治疗意义,其治疗效果要优于常规性治疗方法或是药物治疗,且不良反应以及并发症发生概率小,患者预后较为理想,可作为临床常规性治疗方式进行推广。

    作者:李连发 刊期: 2014年第33期

  • 米力农治疗新生儿肺动脉高压33例疗效分析

    目的:探讨米力农治疗新生儿肺动脉高压的疗效。方法选择33例确诊为肺动脉高压的新生儿,检测米力农0.4μg/(min?kg),用微量泵持续给药3d后,患儿肺动脉压、经皮血氧饱和度、心率、血压等。结果患儿用米力农后肺动脉压、血氧饱和度、左室射血分数比治疗前均有所改善。心率、心律、血压无明显改变。结论米力农治疗新生儿肺动脉高压,能有效降低肺动脉压,改善心功能,提高血氧饱和度,未见明显不良反应。

    作者:张玲;郭凤仙;梁世鹏 刊期: 2014年第33期

  • 胃癌患者手术前后的饮食护理探讨

    目的:研究患者术前、术后饮食护理的方法,提高护理质量。方法本组抽取我院于2010年7月至2013年7月收治的胃癌患者52例,患者入院后均行术前术后饮食护理干预。结果经针对性饮食护理干预,本组无1例患者出现并发症,且均痊愈出院。结论加强对患者的饮食干预,能够提高患者的生存质量,值得临床推广使用。

    作者:杨小静 刊期: 2014年第33期

  • 重症肝炎患者静脉采血后按压方法效果的比较与分析

    目的:对单棉签平行血管按压法和双棉签并排垂直血管按压法的效果进行比较,选择更好的按压方式尽可能地减少重症肝炎患者在静脉采血后可能出现的皮肤出血、血肿、皮下瘀斑等不良情况,减轻病患的痛苦。方法将重症肝炎患者与普通患者分为观察组与对照组,在组内又分别采用单棉签平行血管按压法和双棉签并排垂直血管按压法进行止血,并记录各组的反应情况。结果观察组内采用双棉签并排垂直血管按压法,皮肤出血、血肿、皮下瘀斑的概率明显低于采用单棉签平行血管按压法(P<0.01),差异具有统计意义;而对照组内采用两种按压方式出现不良反应的概率差异无统计学意义。结论对普通患者而言,两种按压方式的差别不大;但对于重症肝炎患者来说,双棉签并排垂直血管按压法能够有效地降低皮肤出血、血肿和皮下淤斑的发生率,进而达到更好的治疗和护理效果。

    作者:潘菲 刊期: 2014年第33期

  • 杏仁的研究概况

    杏仁不仅具有疗效确切的药用价值,为临床常用的中药材,其食用价值更加宽广。通过对其化学成分的研究,并结合其药理作用,表明杏仁在保健、美容、抗衰老等方面,具有很好的开发前景。

    作者:游洁 刊期: 2014年第33期

  • 头颈部肿瘤门诊放疗患者的护理

    探讨头颈部肿瘤患者门诊放疗前后的综合护理措施及效果,以减少患者放疗的不良反应。105例头颈部门诊放疗患者放疗期间实施的心理护理及放疗后不良反应的护理。通过全程参与放疗过程,给与宣教,患者及家属对放疗知识的掌握有了提高,所有患者均在计划期内顺利完成放疗。

    作者:文轶坪 刊期: 2014年第33期

  • 住院精神病伴高血压患者的护理干预

    目的:分析护理干预对住院精神病伴高血压患者临床疗效的影响。方法选取于2011年4月至2013年4月在本院进行住院治疗的90例精神病伴高血压患者,常规给予抗精神病药物和降压药物治疗,并在常规护理的基础上实施护理干预,观察其临床疗效。结果90例患者中,有83例精神症状稳定,血压基本维持在正常水平,有效率为92.22%。结论护理干预能有效改善精神病伴高血压患者的精神症状,并使血压得到有效控制,有助于提高患者的生活质量。

    作者:王鸿艳 刊期: 2014年第33期

中国医药指南杂志

中国医药指南杂志

主管:国家卫生和计划生育委员会

主办:中国保健协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