古艳红
目的:探讨芦根的抗炎作用。方法采用耳肿法致炎,观察高、低剂量芦根水煎剂灌胃给药的抗炎作用。结果与生理盐水对照组比较,芦根水煎剂高、低剂量组给药后均能明显减轻二甲苯所致小鼠耳廓肿胀(P<0.01)。结论芦根水煎剂具有抗炎作用。
作者:刘足桂;梁生林 刊期: 2014年第34期
目的:研究分析妇科卵巢肿瘤的新分类与临床病理鉴别诊断价值。方法依据卵巢肿瘤分类法,将卵巢肿瘤分类、组织病理学、生物学行为以及命名、术语有机地达到统一。结果WHO分类将卵巢肿瘤分为14类,给临床病理鉴别诊断提供了方便。结论卵巢肿瘤的新分类及病理诊断,为临床早期诊断、治疗、病因研究提供可靠的诊疗依据,值得在临床上推广应用。
作者:张羽 刊期: 2014年第34期
目的:探讨胸部手术后的舒适护理应用方法与效果。方法2011年8月至2014年4月选择在我院进行诊治的乳腺癌患者80例,根据随机抽签原则分为治疗组与对照组各40例,所有患者都给予胸部手术根治治疗,对照组在围手术期给予常规护理,在此基础上治疗组加用积极地舒适护理,主要包括环境舒适、心理舒适、社会舒适等。结果干预前两组抑郁评分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干预后,治疗组抑郁评分低于对照组,两组组间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干预后,治疗组的疲乏、恶心呕吐、疼痛、食欲减退评分都低于对照组,两组组间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胸部手术后的舒适护理应用能有效缓解乳腺癌患者的抑郁情绪,提高患者的生活质量,值得推广应用。
作者:吴东梅 刊期: 2014年第34期
目的:探讨不同病理类型(浸润前病变、微浸润腺癌、浸润性腺癌)肺部磨玻璃结节的CT诊断价值其临床表现特征。方法回顾性分析2010年8月至2013年8月在我院就诊CT影像学表现为肺部磨玻璃结节的48例患者的临床资料,按病灶特征分为浸润前病变(不典型腺瘤样增生和原位腺癌)组、微浸润腺癌(MIA)组和浸润性腺癌(IAC)组,三组患者数分别为12、19、17例,对比三组患者病灶大小、病灶密度、二维比率、三维比率、实性成分大小、边缘毛刺、形状、边缘分叶、胸膜凹陷、内部空泡、边界情况。结果IAC组与MIA组患者病灶密度、形状、边缘毛刺、内部空泡和胸膜凹陷均存在明显差异,IAC组与浸润前病变组病变密度存在明显差异,P<0.05,有统计学意义;IAC组与浸润前病变组患者病灶实性成分大小存在明显差异,浸润前病变与MIA、MIA与IAC间病灶大小存在明显差异, P<0.05,有统计学意义。结论对磨玻璃结节病灶内实性成分的CT影像学形态特征进行综合分析,可对肺部浸润前病变、MIA和IAC的鉴别诊断、术前诊断提供有利帮助。
作者:曾令红 刊期: 2014年第34期
目的:探讨妇科治疗中采用当归芍药散的治疗效果。方法对出现痛经症状、宫颈糜烂症状以及盆腔炎症状的68例患者采用当归芍药散进行治疗,并同其他治疗方法的临床效果进行对比。结果68例患者经过治疗,盆腔炎治愈19例,占95.24%,好转1例,占4.76%;宫颈糜烂治愈11例,占55.56%,好转9例,占44.44%;痛经治愈24例,占83.33%,好转4例,占16.67%。结论妇科疾病如痛经、宫颈糜烂以及盆腔炎症状等,采用当归芍药散治疗能够取得显著的治疗效果。
作者:孟凡胜;李春霞 刊期: 2014年第34期
目的:探讨结肠癌并发急性肠梗阻的诊断和治疗,以提高临床治疗效果。方法将2005年6月至2013年6月在我院进行结肠癌并肠梗阻手术治疗的老年患者92例。根据患者的具体状况选择适宜的治疗方法。观察患者的治疗效果,并比较治疗前后的生活质量。结果行左半结肠癌切除术41例,行右半结肠癌切除术51例。两组均无围手术期死亡病例。治疗后结肠癌并发急性肠梗阻患者的良好率为95.65%,显著高于治疗前的43.48%,秩和检验显示,两组在患者生活质量间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Z=-8.045,P<0.001)。结论一期切除吻合是治疗结肠癌伴肠梗阻的有效方式。在临床实践中要综合考虑各种因素,制定出适用于患者的适宜方案,要根据患者具体情况选择适宜的治疗方法。
作者:刘绮斐 刊期: 2014年第34期
目的:探讨单发或多发子宫肌瘤腹腔镜与宫腔镜子宫肌瘤切除术效果。方法单发性子宫肌瘤42例(A组),多发性子宫肌瘤58例(B组)。结果平均手术时间A组为(60±7.2)min,B组为(97±8.9)min(P<0.05);手术期间出血量A组(140±4.7)mL,B组(175±6.8)mL(P>0.05)。两组的短期并发症如急性贫血、术后过多腹部出血、泌尿道感染,两组间差异比较无统计学意义。结论通过腹腔镜子宫肌瘤切除术治疗单发或多发子宫肌瘤有良好效果,多发子宫肌瘤手术时间较长,但出血量两组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
作者:任思平 刊期: 2014年第34期
目的:观察中西医结合治疗口腔念珠菌病的临床疗效,为临床治疗提供一定的理论依据。方法对从2009年10月至2013年9月来我院接受治疗的100例冠口腔念珠菌病患者进行回顾性分析,随机分为实验组和对照组,对照组给予常规抗菌药制霉菌素治疗,治疗组给予中西医结合治疗,在对照组基础上加服含川连、条芩等成分的自制中药煎剂,两组疗程均为1个月。结果对于口腔念珠菌病症状改善情况,辅以中药治疗的实验组的显效率和总有效率高于对照组,二者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患者的口腔黏膜灼痛感、病损区红斑、口腔黏膜白色斑块等均有较大程度的改善。结论中西医结合治疗口腔念珠菌病可以在临床应用中收到满意疗效。
作者:汪欣;熊宇 刊期: 2014年第34期
目的:研究探讨非离断式ROUX-en-Y重建在远端胃次全切除术后的临床效果及应用价值。方法选取我院收治的行远端胃次全切除术的患者102例作为研究对象,将其随机分为三组,每组34例,A组患者采用J型空肠储袋ROUX-en-Y吻合术进行消化道重建,B组患者采用Orr式空肠食管ROUX-en-Y吻合术进行消化道重建,C组患者采用非离断式ROUX-en-Y吻合术进行消化道重建,比较三组患者重建的时间以及重建后并发症的发生率、分析其应用价值,随访1年,了解患者进食后的症状、单餐进食量、患者的体质量、营养代谢等情况。结果比较三组患者的消化道重建时间和术后并发症的发生率可见,C组患者均优于A、B两组患者,但在消化道重建时间的比较上,与C组之间的差异无统计学意义,但显著小于B组患者(P<0.05),而在术后并发症的发生率比较上,与A、B两组间的比较均有统计学差异(P<0.05)。术后经1年的随访,患者在进食后的症状、单餐进食量、患者的体质量、营养代谢等情况等的比较中,采用非离断式ROUX-en-Y重建的C组患者也表现出显著的优势。结论非离断式ROUX-en-Y吻合术具有手术相对简单,能有效保持肠道连续性的优点,且术后碱性反流、ROUX-en-Y滞留综合征得发生率低,还能对患者的营养情况进行有效的改善,是比较理想的消化道重建方式,值得临床推广应用。
作者:张荣全 刊期: 2014年第34期
目的:探讨消痹方对兔膝骨性关节炎软骨下骨CyclinD1mRNA的影响。方法将新西兰大白兔分为试验组和对照组,术后1周开始分组灌胃治疗。采用X线摄片、光镜对软骨下骨进行组织形态学观察,RT-PCR法检测软骨下骨CyclinD1的表达。结果试验组软骨下骨退变表现、骨质增生和软骨下骨结构紊乱现象明显较对照组轻,试验组骨转换指标CyclinD1mRNA表达量较低(P<0.05)。结论消痹方通过下调CyclinD1mRNA的表达,降低软骨下骨重塑速率。
作者:林乔龄;李民;陈志 刊期: 2014年第34期
腹股沟疝俗称“疝气”,是腹腔内脏器通过腹股沟区的缺损向体表突出所形成的疝,表现为腹股沟区可复性肿块,劳动、跑步、剧咳时出现,无特殊不适,临床发病率较高,需外科手术治疗。传统腹股沟修补术术后高复发率高,20世纪80年代出现的无张力疝修补术显著降低了术后复发率,但赵学飞[1]等临床研究表明,其复发率仍在1%~17%左右。近年来,随着医学微创技术的发展,经腹腔腹膜前补片腹腔镜腹股沟疝修补术(TAPP)逐渐得以广泛应用,具有创口小、恢复快、住院时间短等优点。现本文就我院TAPP手术治疗腹股沟疝的临床经验进行总结分析,评价其临床效果。
作者:胡先林 刊期: 2014年第34期
目的:探讨糖尿病健康教育路径对患者治疗依从性的影响。方法选取我院收治的240例2型糖尿病患者作为研究对象,随机分为研究组和对照组,每组120例,对照组患者实施常规健康教育,研究组应用临床路径法实施健康教育,比较两组患者的血糖控制效果及治疗依从性等。结果研究组患者的血糖控制优良率率为90.00%,对照组为63.33%,组间比较,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研究组患者的糖尿病知识掌握优良率为96.67%,显著高于对照组的66.67%,P<0.05,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研究组患者的疾病自我管理水平为90.00%,对照组为60.00%,组间比较,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结论对糖尿病患者采用临床路径法实施健康教育,可有效提高患者的治疗依从性,增强患者的自我管理能力,从而提高血糖控制效果,值得推广应用。
作者:郑钰珉 刊期: 2014年第34期
目的:探讨健康教育对冠心病患者的应用效果。方法对2012年1月至2013年12月920冠心病患者采用药物治疗与健康教育相结合。结果冠心病患者对疾病的治疗和预防知识掌握明显提高,心理健康,治疗效果满意全部出院。结论冠心病患者在药物治疗的基础上实施健康教育,教会患者自我保健及用药的知识,提高了患者的保健意识和生存质量,患者及家属满意度提高。
作者:杨雪松 刊期: 2014年第34期
目的:了解分析本中心“舒缓疗护”病房晚期癌痛患者使用吗啡制剂的情况,为阿片类镇痛药合理使用,确保“舒缓疗护”这一人文关怀提供信息平台。方法对我院2012年~2013年“舒缓疗护”病房的患者吗啡制剂尤其是吗啡注射液使用情况进行统计分析。结果2012年开展舒缓疗护工作以来,盐酸吗啡注射液的处方占总处方的67.13%;硫酸吗啡控释片的处方占总处方的32.86%,盐酸吗啡注射液的DDDs为2387例、硫酸吗啡控释片的DDDs为1204例。结论从2012年~2013年吗啡制剂数据表明吗啡注射液的使用频度更大。
作者:江静舟;付彩华;沈利康 刊期: 2014年第34期
目的:分析探讨广州市某三甲医院放疗管理信息系统在改进放疗工作效率、改善预约执行效果等方面的作用。方法采用平均等候时间、日均放疗人次、准时开概率以及爽约率等量化指标来进行定量评价。结果该系统上线后,放疗患者平均等候时间、日均治疗人数以及准时开概率等都有明显改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结论该系统有助于提高放疗工作效率、优化医院计划管理和资源配置,为提升医院管理水平、进一步改进服务质量奠定基础。
作者:周峰;丁小倩;孙颖;何韵 刊期: 2014年第34期
目的:观察2012年65岁以上参保人员流感疫苗接种效果,为进一步扩大免费接种范围提供依据。方法随机选取2012年9~10月到平顶山CDC门诊接种流感疫苗的老年人497例为接种组,选取年龄、性别、居住地、身体状况相匹配未接种流感疫苗501例为对照组。调查接种流感疫苗1年内两组流感样疾病、心血管、呼吸系统、糖尿病发生(复发)情况。结果接种组流感样症状的发生率和就诊率均低于对照组;接种组男性与女性发病率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65~75岁、≥75岁两年龄组流感样疾病发病率比较存在差异(0.01<P<0.05);流感疫苗对老年人心血管、呼吸系统疾病保护率分别为28.84%、27.24%,可减少就诊35.28%、29.22%;接种组和对照组糖尿病发病率比较差异无显著性(χ2=0.97,P>0.05)。结论接种流感疫苗安全,可减少65岁以上老年人流感样疾病、心血管、呼吸系统疾病发生及就诊。
作者:宋倩倩;张艳平 刊期: 2014年第34期
目的:探讨在静脉药物配置中心应用优质护理模式的实际效果。方法2013年11月至2014年7月于我院静脉药物配置中心应用优质护理管理模式,将此时期作为本研究的实验组,统计应用效果。结果应用优化管理模式之后,我院静脉药物配置中心物品寻找时间明显缩短,空气洁净度明显提高,药物配置速度明显加快,病房满意度明显提高,与实施优化管理模式前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优化护理管理模式在静脉药物配置中心具有较高的应用价值,值得推广。
作者:张三秀 刊期: 2014年第34期
目的:研究分析火针应用于膝关节炎的治疗效果。方法择取2013年2月至2014年2月在我院接受治疗的76例膝关节炎患者,运用抽签法则将其随机性分成2组,一组38例患者采取火针治疗作为试验的观察组;一组38例患者采取毫针治疗作为试验的对照组。结果观察组患者的治疗总有效率约为92.11%(35/38)显著大于对照组的78.95%(30/38),差异P<0.05有统计学意义。治疗后,两组患者的严重性指数(英简ISOA)评分均有所减少,而观察组患者ISOA评分减少程度明显优于对照组,差异P<0.05有统计学意义。结论火针应用于膝关节炎的治疗效果具有突出优势,针对各种证型均具有确切疗效,应该在临床治疗中进一步推广、应用。
作者:唐植纲 刊期: 2014年第34期
目的:探讨腹腔镜阴道骶骨固定术在盆腔器官脱垂患者的围手术期护理。方法对23例子宫脱垂患者实施精心护理,对心理护理、饮食和肠道准备、阴道准备,并发症护理等进行效果评价。结果23例患者全部治愈,23例患者术后3~24个月随访未见复发。结论经腹腔镜阴道骶骨前固定术围术期护理,有助于提高疗效,促进术后康复。
作者:田青 刊期: 2014年第34期
目的:探究对丘脑出血患者进行微创钻孔术后进行科学护理的效果。方法从我院2011年1月至2013年10月收治的脑出血患者中随机性抽取80例进行回顾性分析和探究。研究对象均采用的是微创钻孔血肿清除术治疗,术后采用的是科学有效的综合护理措施。结果从发病至手术治疗其时间为2h~2d,其中基底节出血的6例,丘脑出血的74例,患者治愈52例,好转的24例,死亡的4例。结论丘脑出血患者进行微创钻孔术治疗后采用科学的综合护理非常重要,可以预防再出血,促进病情的恢复,显著提高患者的治愈率,提升治疗效果。
作者:高广 刊期: 2014年第34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