唐植纲
目的:探究与分析肝病高胆红素对葡萄糖氧化酶法测定的影响。方法选取我院自2012年9月至2014年9月收治的60例重度黄疸肝病患者作为观察组,对其血糖的测定采用葡萄糖氧化酶法完成,并进行去除胆红素前后对比试验,将已糖激酶法作为对照。结果行葡萄糖氧化酶法检测与行已糖激酶法检测的血糖浓度相比具有显著差异(t=3.46,P<0.05)。葡萄糖氧化酶法检测去除高胆红素后与未去除高胆红素前血糖浓度相比具有显著差异(t=3.99,P<0.05)。已糖激酶法检测去除高胆红素后与未去除高胆红素前血糖浓度相比无明显差异(t=1.89,P>0.05)。行葡萄糖氧化酶法检测与已糖激酶法检测血糖浓度相比无显著差异(t=1.91,P>0.05)。结论肝病高胆红素血对葡萄糖氧化镁法测定血糖时可造成一定程度的负面影响,为了得出更加准确的诊断结果,常选择在试验前将高胆红素去除。
作者:罗艳丹 刊期: 2014年第34期
腹股沟疝俗称“疝气”,是腹腔内脏器通过腹股沟区的缺损向体表突出所形成的疝,表现为腹股沟区可复性肿块,劳动、跑步、剧咳时出现,无特殊不适,临床发病率较高,需外科手术治疗。传统腹股沟修补术术后高复发率高,20世纪80年代出现的无张力疝修补术显著降低了术后复发率,但赵学飞[1]等临床研究表明,其复发率仍在1%~17%左右。近年来,随着医学微创技术的发展,经腹腔腹膜前补片腹腔镜腹股沟疝修补术(TAPP)逐渐得以广泛应用,具有创口小、恢复快、住院时间短等优点。现本文就我院TAPP手术治疗腹股沟疝的临床经验进行总结分析,评价其临床效果。
作者:胡先林 刊期: 2014年第34期
目的:了解宁明县孕产妇艾滋病、梅毒、丙肝的感染状况和艾滋病知识知晓率水平,为阻断艾滋病母婴传播提供科学依据。方法2013年4~7月对首次来县妇幼保健院和县人民医院建卡或进行围生期保健的孕产妇进行问卷调查,并采集5mL静脉血进行HIV、梅毒、丙肝抗体检测。结果孕产妇艾滋病防治知识知晓率为80.0%,不同年龄组和文化程度知晓率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检出1例HIV抗体阳性者, HIV抗体阳性检出率为0.25%;检出梅毒2例,梅毒抗体阳性检出率为0.5%;检出丙肝1例,丙肝感染率为0.25%。结论艾滋病已经向孕产妇人群蔓延,并且存在着多种危险因素,应加强健康教育和行为干预,降低HIV母婴传播的发生。
作者:黄依娌;黄洪浪;向绍密;农幼丰 刊期: 2014年第34期
目的:儿童鼾症行腺样体联合扁桃体切除术后产生并发症的护理措施。方法分析83例儿童鼾症行腺样体联合扁桃体切除术的临床资料。结果本组患者术后出现3例出血,2例感染,其余症疗后均痊愈出院,手术后根据1个月后随访记录,其中有56例症状消失,27例减轻病情。结论为确保儿童鼾症行腺样体联合扁桃体切除手术后能够痊愈重要是要加强对术后产生并发症的观察及对儿童术后的护理。
作者:孙玲 刊期: 2014年第34期
目的:探讨在静脉药物配置中心应用优质护理模式的实际效果。方法2013年11月至2014年7月于我院静脉药物配置中心应用优质护理管理模式,将此时期作为本研究的实验组,统计应用效果。结果应用优化管理模式之后,我院静脉药物配置中心物品寻找时间明显缩短,空气洁净度明显提高,药物配置速度明显加快,病房满意度明显提高,与实施优化管理模式前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优化护理管理模式在静脉药物配置中心具有较高的应用价值,值得推广。
作者:张三秀 刊期: 2014年第34期
目的:观察并比较贝那普利联合吲达帕胺和贝那普利联合氢氯噻嗪这两个联合方案的降压疗效和不良反应。方法选取100例于我院近1年来被确诊高血压,且分级在2级及以上的患者,随机将所有研究对象分为实验组50例以及对照组50例,对照组患者服用贝那普利片和氢氯噻嗪,实验组服用贝那普利和吲达帕胺,对患者的血压、疗效以及不良反应进行观察。结果二者降压疗效均较明显,但实验组的疗效比对照组要好,同时两组的不良反应比较具有差异,而实验组比对照组明显要低。结论贝那普利联合吲达帕胺能够有效、平稳的降压,且药不良反应少,在降压疗效和不良反应发生率方面对比,优于贝那普利+氢氯噻嗪,值得临床推广。
作者:张杰文 刊期: 2014年第34期
目的:探讨胸部手术后的舒适护理应用方法与效果。方法2011年8月至2014年4月选择在我院进行诊治的乳腺癌患者80例,根据随机抽签原则分为治疗组与对照组各40例,所有患者都给予胸部手术根治治疗,对照组在围手术期给予常规护理,在此基础上治疗组加用积极地舒适护理,主要包括环境舒适、心理舒适、社会舒适等。结果干预前两组抑郁评分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干预后,治疗组抑郁评分低于对照组,两组组间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干预后,治疗组的疲乏、恶心呕吐、疼痛、食欲减退评分都低于对照组,两组组间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胸部手术后的舒适护理应用能有效缓解乳腺癌患者的抑郁情绪,提高患者的生活质量,值得推广应用。
作者:吴东梅 刊期: 2014年第34期
目的:探讨月经不调伴黄褐斑Ⅲ期患者行调经祛斑胶囊治疗的临床效果。方法选取我院接收的165例月经不调伴黄褐斑Ⅲ期患者随机分为对照组(54例)与观察组(111例),给予对照组八珍益母胶囊治疗,给予观察组调经祛斑胶囊治疗,观察两组患者的临床效果。结果两组经治疗后,观察组的黄褐斑治疗总有效率以88.3%明显高于对照组的77.8%;治疗2周期后,对照组黄褐斑评分明显不及观察组(P均<0.05);经相关性分析后结果显示,月经不调与黄褐斑存在较大关联。结论月经不调伴黄褐斑Ⅲ期患者行调经祛斑胶囊治疗的祛斑效果显著,且安全性高,值得推广。
作者:李君 刊期: 2014年第34期
目的:探讨封闭负压吸引(VSD)技术在软组织缺损及感染等所致难愈性创面应用后的护理方法。方法对2012年12月至2013年10月采用VSD技术治疗继发感染的创面及组织缺损共10例(11个创面):应用以VSD技术为主的创面预备性手术2例;骨折内固定后关闭创面的终末手术2例;术后伤口难愈行VSD负压引流术的5例及1例感染创面术前使用VSD后行植皮后继续VSD治疗患者的护理。结果术后所有创面完全愈合,出院后1个月随访,无感染复发。结论VSD技术在治疗难愈性创面的临床工作中,可以很好地保护创面,控制感染,减轻患者的痛苦,降低医护人员工作量,缩短病程,减少抗生素使用。护理人员细致观察和全方位护理是取得良好疗效的关键。
作者:陈建平 刊期: 2014年第34期
目的:研究分析妇科卵巢肿瘤的新分类与临床病理鉴别诊断价值。方法依据卵巢肿瘤分类法,将卵巢肿瘤分类、组织病理学、生物学行为以及命名、术语有机地达到统一。结果WHO分类将卵巢肿瘤分为14类,给临床病理鉴别诊断提供了方便。结论卵巢肿瘤的新分类及病理诊断,为临床早期诊断、治疗、病因研究提供可靠的诊疗依据,值得在临床上推广应用。
作者:张羽 刊期: 2014年第34期
目的:研究及观察丹红注射液对肝硬化患者纤维化指标的影响情况。方法选取2012年4月至2014年6月于本院进行诊治的50例肝硬化患者为研究对象,将其随机分为对照组(常规肝硬化治疗组)25例和观察组(常规肝硬化治疗加丹红注射液治疗组)25例,然后将两组患者治疗前后的血清纤维化指标进行分别统计及比较。结果观察组治疗后1、2、4周的血清纤维化指标均显著地低于对照组,且均低于治疗前,P均<0.05,均有显著性差异。结论丹红注射液对肝硬化患者纤维化指标的影响较大,有助于患者疾病状态的改善。
作者:赵鹏 刊期: 2014年第34期
目的:研究分析火针应用于膝关节炎的治疗效果。方法择取2013年2月至2014年2月在我院接受治疗的76例膝关节炎患者,运用抽签法则将其随机性分成2组,一组38例患者采取火针治疗作为试验的观察组;一组38例患者采取毫针治疗作为试验的对照组。结果观察组患者的治疗总有效率约为92.11%(35/38)显著大于对照组的78.95%(30/38),差异P<0.05有统计学意义。治疗后,两组患者的严重性指数(英简ISOA)评分均有所减少,而观察组患者ISOA评分减少程度明显优于对照组,差异P<0.05有统计学意义。结论火针应用于膝关节炎的治疗效果具有突出优势,针对各种证型均具有确切疗效,应该在临床治疗中进一步推广、应用。
作者:唐植纲 刊期: 2014年第34期
目的:探讨新入产科病房护士的带教方法,总结带教过程中的经验教训,提高带教质量。方法根据产科护理工作内容,着重从职业道德培养、法规知识学习、基本技能传授和护理文书规范等方面,持续着力,跟踪帮带的教学方法。结果通过2个月的持续帮带,新入产科护士每天都能很快地进入工作状态,适应能力明显增强,具备独立工作能力,同事及患者满意度高。结论优秀的老师,良好的带教方式方法是提高新入产科护士工作技能,培养良好工作态度的有效途径。
作者:游云华;陈群萍 刊期: 2014年第34期
目的:探讨胃蛋白酶原(PG)与幽门螺杆菌(HP)相关胃炎的关系及其诊断价值。方法对82例以上消化道症状就诊儿童进行PG检测,与胃镜结果对比,通过受试者工作特征曲线对PG诊断价值进行评价。结果HP阳性组PGⅠ、PGⅡ水平明显升高,PGⅠ/PGⅡ降低。PGⅡ≥9.01μg/L的检出灵敏度和特异度分别为96.7%和75%。结论PG水平与胃炎患儿HP感染状态密切相关。PGⅡ≥9.01μg/L可以作为辅助诊断儿童幽门螺杆菌相关胃炎的非侵入性指标。
作者:陈欣涛;王叶红;林琼 刊期: 2014年第34期
目的:探讨单发或多发子宫肌瘤腹腔镜与宫腔镜子宫肌瘤切除术效果。方法单发性子宫肌瘤42例(A组),多发性子宫肌瘤58例(B组)。结果平均手术时间A组为(60±7.2)min,B组为(97±8.9)min(P<0.05);手术期间出血量A组(140±4.7)mL,B组(175±6.8)mL(P>0.05)。两组的短期并发症如急性贫血、术后过多腹部出血、泌尿道感染,两组间差异比较无统计学意义。结论通过腹腔镜子宫肌瘤切除术治疗单发或多发子宫肌瘤有良好效果,多发子宫肌瘤手术时间较长,但出血量两组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
作者:任思平 刊期: 2014年第34期
目的:探讨硝普钠、多巴胺及多巴酚丁胺联合使用治疗扩张型心肌病顽固性心力衰竭的有效性及安全性。方法选取我院收治的扩张型心肌病顽固性心力衰竭患者共60例,并以随机数字表法方式将其分成2组,每组30例,将其中实施一般治疗、利尿剂、洋地黄制剂、血管紧张素转移酶抑制剂及抗心律失常治疗等常规措施处理者纳入对照组,另将在此条件下施加硝普钠、多巴胺及多巴酚丁胺等药物配合治疗者纳入观察组,分析并评估两组病例的临床治疗效果,总结积累临床治疗经验。结果观察组治疗后可取得93.3%的临床总疗效,显著高于对照组(P<0.05),且观察组治疗后,在改善临床症状,提高左室射血分数(LVEF)、心排血量(CO)等方面均较其治疗前对照组更具优越性(P<0.05),在安全性方面,两组治疗期间均未见不良反应。结论为扩张型心肌病顽固性心力衰竭患者在常规治疗基础上联用硝普钠、多巴胺及多巴酚丁胺治疗有确切疗效,且安全可靠。
作者:秦顺华 刊期: 2014年第34期
目的:分析研究脑梗死患者溶栓治疗中脑微出血影响因素。方法选取2010年1月至2014年6月于本院进行溶栓治疗的98例脑梗死患者为研究对象,将其中溶栓治疗导致的脑微出血发生率进行分别统计及比较,然后将其中不同性别、年龄、吸烟情况、并发基础疾病情况、房颤及是否存在继发感染者的发生率进行分别比较,同时以Logistic分析上述因素与脑微出血的关系。结果98例脑梗死患者共发生26例脑微出血,发生率为26.53%,不同性别这的脑微出血发生率无显著性差异,P>0.05,而不同年龄、吸烟情况、并发基础疾病情况、房颤及是否存在继发感染者的发生率则存在明显差异,P均<0.05,经Logistic分析显示,其与脑微出血发生的有密切的关系。结论年龄较大、吸烟、并发基础疾病、房颤及存在继发感染为脑梗死患者溶栓治疗中脑微出血的高危因素,应引起临床重视。
作者:刘淑娇 刊期: 2014年第34期
目的:研究心力衰竭患者常规治疗基础上硝普钠联合多巴胺的疗效。方法选取我院收治的96例心力衰竭患者,随机分为治疗组和对照组,治疗组采用硝普钠联合多巴胺治疗。对照组采用常规药物治疗,对比两组疗效。结果治疗组的总有效率高于对照组,且收缩压、舒张压、心率、呼吸、肌酐改善情况均优于对照组(P<0.05)。结论采用硝普钠联合多巴胺治疗心力衰竭效果显著,安全可靠,值得临床推广应用。
作者:张新莲 刊期: 2014年第34期
目的:探讨分析小儿急性中毒的原因、分类、好发年龄及防治措施。方法对我科从2009年1月1日至2014年1月所收治的126例急性中毒小儿的临床资料进行回顾性分析。结果小儿中毒多由于经口误服,中毒发生率高的是常备药物中毒,其次是农药,第三是鼠药。中毒的好发年龄为6岁以下,集中年龄2~4岁。予脱离毒物,催吐、洗胃、导泻及促进毒物代谢等对症治疗,部分毒物需特效解毒治疗。结论普及相关预防中毒的健康知识教育、加强药物的管理和小儿对安全意识的教育对预防小儿急性中毒具有重要的意义。中毒抢救成功的关键在于尽早发现、立即治疗。
作者:沈文丽 刊期: 2014年第34期
随着医院里一次性物品使用的越来越多,医院对消毒供应室中护理管理工作越来越跟不上现在时代的发展,难点工作越来越多,加上政府重视程度不够,消毒供应室的医务人员职业水平有限等问题,但是现在受医患关系的影响或者应医疗技术水平发展的要求,我们的消毒供应室的管理应该更加重视,更加严格。
作者:姚珊莲 刊期: 2014年第34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