学术投稿

电话回访全程健康教育服务的效果分析

张美仙

关键词:电话随访, 出院患者, 健康教育, 医疗服务
摘要:目的:分析对出院患者实施电话回访全程健康教育服务的效果。方法对500例出院患者进行电话回访,及时掌握患者对于健康的需求及心理活动,了解出院后患者对于相关疾病知识的掌握情况及遵医行为的变化,进行有的放矢的健康宣教。结果对阶段内所有出院患者均进行了电话回访,电话回访率达到100%;对用药知识表示了解的患者人数从电话回访前的376例(75.2%)增加到回访后的467例(93.4%);纠正不正确饮食习惯的人数从电话回访前的163例(32.6%)增加到回访后的371例(74.2%);进行康复锻炼人数从电话回访前的264例(52.8%)增加到回访后的416例(83.2%);经常感到焦虑不安的人数从电话回访前的422例(84.4%)减少到回访后的183例(36.6%);对当前自身身体状况感到基本满意的人数从电话回访前的133例(26.6%)增加到回访后的397例(79.4%),差异均有统计学差异(均P<0.01)。结论开展电话回访全程健康教育服务是出院后患者获得健康知识的有效途径,对于提高患者遵医行为和病情的改善均有重要作用,同时对于医院提高服务质量和服务水平具有重要意义。
中国医药指南杂志相关文献
  • 调经祛斑胶囊治疗月经不调伴黄褐斑Ⅲ期的临床观察

    目的:探讨月经不调伴黄褐斑Ⅲ期患者行调经祛斑胶囊治疗的临床效果。方法选取我院接收的165例月经不调伴黄褐斑Ⅲ期患者随机分为对照组(54例)与观察组(111例),给予对照组八珍益母胶囊治疗,给予观察组调经祛斑胶囊治疗,观察两组患者的临床效果。结果两组经治疗后,观察组的黄褐斑治疗总有效率以88.3%明显高于对照组的77.8%;治疗2周期后,对照组黄褐斑评分明显不及观察组(P均<0.05);经相关性分析后结果显示,月经不调与黄褐斑存在较大关联。结论月经不调伴黄褐斑Ⅲ期患者行调经祛斑胶囊治疗的祛斑效果显著,且安全性高,值得推广。

    作者:李君 刊期: 2014年第34期

  • 腹腔镜联合胆道镜治疗胆总管结石的临床研究

    目的:探讨腹腔镜联合应用胆道镜治疗胆总管结石临床体会。方法回顾性分析我院2012年1月至2012年12月38例胆总管结石患者施行腹腔镜联合胆道镜胆总管探查取石T管引流术临床资料。结果38例手术均顺利完成腹腔镜联合胆道镜下胆总管探查及T管引流术或胆总管一期吻合术,手术时间80~210min,术中出血量20~70mL,平均45mL。其中术后胆瘘1例,术后经保守治疗留置腹腔引流管引流7d后即无胆汁引出,行CT复查未见肝下脓肿及腹盆腔积液,拔除引流管。结论只要严格掌握手术适应证,术中具备娴熟的腹腔镜及胆道镜操作技术,腹腔镜联合应用胆道镜治疗胆总管结石安全有效,可作为治疗胆总管结石的常规手术方式。

    作者:赵振军;江祖德;姚志广 刊期: 2014年第34期

  • 银翘散与盐酸左氧氟沙星联合治疗肺炎效果的探析

    目的:探究银翘散与盐酸左氧氟沙星联合治疗肺炎的临床效果。方法选取2012年1月至2013年1月来我院就诊的肺炎病患58例为研究对象,其中男病患31例,女病患27例。病患年龄在46~85岁,病患平均年龄(63.5±5.6)岁。58例病患均符合肺炎的相关诊疗标准。并已排除不符合诊疗标准的病患类型。病患在进行系统化治疗之前,均对病患进行了系统性的各项常规检查均为发现异常,将58例病患随机平均分成治疗组和对照组进行对比观察,两组病患一般医学参数无明显差异存在,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对照组利用盐酸左氧氟沙星进行治疗。治疗组使用银翘散联合盐左氟沙星对病患治疗。利用吸痰设备来采集病患肺部分泌物,并在第一时间内将其送到我院检验科化验细菌含量,对细菌培养的相关标准参照标准的临床操作守则来进行,对照组病患在入院之后,医护人员对其注射左氧氟沙星注射液,具体剂量为每天200mg,每天2次。治疗组病患在对照组的基础上,每天加服银翘散进行治疗,具体剂量为每天3次,每次6g。14d为1个疗程。结果治疗组治疗情况明显优于对照组,且数据存在明显差异性,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利用中西医结合的方式治疗肺炎有着显著效果,值得在临床治疗中推广使用。

    作者:毕瑞萍;赵保元 刊期: 2014年第34期

  • 抗感颗粒联合注射用炎琥宁治疗小儿手足口病136例临床治疗分析

    目的:分析抗感颗粒联合注射用炎琥宁治疗小儿手足口病的临床效果。方法选取2012年6月至2014年8月我院收治的136例小儿手足口病患儿随机分成治疗组和对照组。对照组68例患儿采用炎琥宁注射液进行治疗,治疗组68例患儿采用抗感颗粒联合注射用炎琥宁进行治疗,比较两组患儿的临床治疗效果。结果治疗组患儿的临床治疗总有效率为92.7%,明显高于对照组患儿的73.5%(P<0.05),同时治疗组患儿的退热时间、疱疹消退时间以及口腔溃疡愈合时间和住院时间明显短于对照组患儿(P<0.05)。结论采用抗感颗粒联合注射用炎琥宁治疗小儿手足口病的临床治疗效果优于单纯使用注射用炎琥宁进行治疗的临床效果,且安全性高,值得我国医学临床推广使用。

    作者:季静;高军;吴春梅 刊期: 2014年第34期

  • 微创钻孔治疗丘脑出血手术后的护理体会

    目的:探究对丘脑出血患者进行微创钻孔术后进行科学护理的效果。方法从我院2011年1月至2013年10月收治的脑出血患者中随机性抽取80例进行回顾性分析和探究。研究对象均采用的是微创钻孔血肿清除术治疗,术后采用的是科学有效的综合护理措施。结果从发病至手术治疗其时间为2h~2d,其中基底节出血的6例,丘脑出血的74例,患者治愈52例,好转的24例,死亡的4例。结论丘脑出血患者进行微创钻孔术治疗后采用科学的综合护理非常重要,可以预防再出血,促进病情的恢复,显著提高患者的治愈率,提升治疗效果。

    作者:高广 刊期: 2014年第34期

  • 单发或多发子宫肌瘤腹腔镜与宫腔镜子宫肌瘤切除术的临床疗效

    目的:探讨单发或多发子宫肌瘤腹腔镜与宫腔镜子宫肌瘤切除术效果。方法单发性子宫肌瘤42例(A组),多发性子宫肌瘤58例(B组)。结果平均手术时间A组为(60±7.2)min,B组为(97±8.9)min(P<0.05);手术期间出血量A组(140±4.7)mL,B组(175±6.8)mL(P>0.05)。两组的短期并发症如急性贫血、术后过多腹部出血、泌尿道感染,两组间差异比较无统计学意义。结论通过腹腔镜子宫肌瘤切除术治疗单发或多发子宫肌瘤有良好效果,多发子宫肌瘤手术时间较长,但出血量两组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

    作者:任思平 刊期: 2014年第34期

  • 健康教育程序在高血压患者中的应用

    目的:探讨健康教育对高血压患者身心健康影响。方法对患者先进行评估,然后实施健康教育,达到患者自我护理能力的目的。结果运用健康教育增强了患者对高血压治疗与饮食及注意事项的科学认知水平,促进了患者健康行为的改变。结论患者实施健康教育,是一种帮助患者掌握科学知识,提高身心健康的有效方法。

    作者:许彩云 刊期: 2014年第34期

  • 消痹方对兔膝骨性关节炎软骨下骨CycIin D1 mRNA的影响

    目的:探讨消痹方对兔膝骨性关节炎软骨下骨CyclinD1mRNA的影响。方法将新西兰大白兔分为试验组和对照组,术后1周开始分组灌胃治疗。采用X线摄片、光镜对软骨下骨进行组织形态学观察,RT-PCR法检测软骨下骨CyclinD1的表达。结果试验组软骨下骨退变表现、骨质增生和软骨下骨结构紊乱现象明显较对照组轻,试验组骨转换指标CyclinD1mRNA表达量较低(P<0.05)。结论消痹方通过下调CyclinD1mRNA的表达,降低软骨下骨重塑速率。

    作者:林乔龄;李民;陈志 刊期: 2014年第34期

  • 提高医疗技术,遏制过度医疗

    过度医疗严重影响了我国医疗卫生事业的发展,已成为社会各界广泛关注的问题。如何遏制过度医疗,是当前摆在医院面前的一道亟待解决的难题。笔者在分析和总结过度医疗的界定、普遍性、原因和危害基础上,提出提高医疗技术是遏制过度医疗的关键一环,唯有多策并举,标本兼治,才能做到“合理检查、合理用药、合理治疗、合理收费”,以期让现代医学技术真正造福广大患者。

    作者:张宗明 刊期: 2014年第34期

  • 血清miR-155在COPD患者检测中的临床意义

    目的:研究血清miR-155与COPD患者血清炎性因子和反映COPD疾病严重程度的肺功能指标的相关性,明确血清miR-155在COPD患者中临床意义。方法COPD患者入选78例,其中根据病情分为2组:稳定期组和急性加重期组,其中稳定期组41例,急性加重期组37例。另选取健康对照组30例。检测血清miR-155的表达水平,比较各组上述指标的差异;分析血清miR-155水平与肺功能的相关性。结果正常对照组miR-155血清中相对于U6内参的表达为(8.31±2.67)×10-6;而在COPD稳定期组患者血清中的表达为(2.41±1.67)×10-5,显著高于正常对照组(P<0.05);在COPD急性加重期患者血清中的表达为(5.21±1.87)×10-5,显著高于正常对照组(P<0.05)和COPD稳定期组患者(P<0.05)。结论血清miR-155表达水平与COPD患者的急性期发作、气道阻塞的程度及疾病的进展有关。

    作者:徐惠荣;方先松;温小云 刊期: 2014年第34期

  • 小儿喉炎的护理干预分析

    目的:探讨小儿喉炎的护理干预方法和效果。方法选择2011年8月至2013年12月我院收治的喉炎患儿60例,根据随机数字表法分为观察组30例与对照组30例,两组都给予对症治疗,在此基础上观察组给予积极地护理措施。结果治疗后,观察组有效率为96.7%,对照组有效率为80.0%,观察组的疗效明显高于对照组,两组组间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对照组咳嗽消失时间(6.43±0.43)d,声音嘶哑消失时间(5.38±1.11)d;观察组咳嗽消失时间(4.16±0.71)d,声音嘶哑消失时间(3.66±0.83)d。观察组的咳嗽与声音嘶哑消失时间明显少于对照组,两组组间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小儿喉炎的护理干预能促进患儿的康复,提高预后疗效,值得推广应用。

    作者:周岁玲 刊期: 2014年第34期

  • 健康教育在冠心病患者中的应用

    目的:探讨健康教育对冠心病患者的应用效果。方法对2012年1月至2013年12月920冠心病患者采用药物治疗与健康教育相结合。结果冠心病患者对疾病的治疗和预防知识掌握明显提高,心理健康,治疗效果满意全部出院。结论冠心病患者在药物治疗的基础上实施健康教育,教会患者自我保健及用药的知识,提高了患者的保健意识和生存质量,患者及家属满意度提高。

    作者:杨雪松 刊期: 2014年第34期

  • 卵巢肿瘤的分类与临床病理鉴别诊断的价值研究

    目的:研究分析妇科卵巢肿瘤的新分类与临床病理鉴别诊断价值。方法依据卵巢肿瘤分类法,将卵巢肿瘤分类、组织病理学、生物学行为以及命名、术语有机地达到统一。结果WHO分类将卵巢肿瘤分为14类,给临床病理鉴别诊断提供了方便。结论卵巢肿瘤的新分类及病理诊断,为临床早期诊断、治疗、病因研究提供可靠的诊疗依据,值得在临床上推广应用。

    作者:张羽 刊期: 2014年第34期

  • 胃癌一级亲属的研究进展及筛查策略

    胃癌是常见的消化系统恶性肿瘤,胃癌一级亲属(FDR)是胃癌发生的危险因素。在胃癌的FDR中,癌前病变更为常见。在一些遗传因素相关的胃癌中,如家族性胃癌或遗传性肿瘤综合征,胃癌的FDR还可能携带某些特定基因的突变以作为遗传学标志。鉴于胃癌FDR具有遗传易感性,因此对这部分人群进行筛查可能具有良好的费效比。前筛查方法主要包括幽门螺杆菌(HP)筛查、血清胃蛋白酶原(PG)检测、胃镜检查以及家系调查和基因突变的检测。本文就目前胃癌FDR的研究进展和常用筛查方法作一综述。

    作者:孟欣颖;周长宏 刊期: 2014年第34期

  • VSD治疗软组织缺损及感染伤口的护理体会

    目的:探讨封闭负压吸引(VSD)技术在软组织缺损及感染等所致难愈性创面应用后的护理方法。方法对2012年12月至2013年10月采用VSD技术治疗继发感染的创面及组织缺损共10例(11个创面):应用以VSD技术为主的创面预备性手术2例;骨折内固定后关闭创面的终末手术2例;术后伤口难愈行VSD负压引流术的5例及1例感染创面术前使用VSD后行植皮后继续VSD治疗患者的护理。结果术后所有创面完全愈合,出院后1个月随访,无感染复发。结论VSD技术在治疗难愈性创面的临床工作中,可以很好地保护创面,控制感染,减轻患者的痛苦,降低医护人员工作量,缩短病程,减少抗生素使用。护理人员细致观察和全方位护理是取得良好疗效的关键。

    作者:陈建平 刊期: 2014年第34期

  • 非离断式ROUX-en-Y重建在远端胃次全切除术后的临床应用

    目的:研究探讨非离断式ROUX-en-Y重建在远端胃次全切除术后的临床效果及应用价值。方法选取我院收治的行远端胃次全切除术的患者102例作为研究对象,将其随机分为三组,每组34例,A组患者采用J型空肠储袋ROUX-en-Y吻合术进行消化道重建,B组患者采用Orr式空肠食管ROUX-en-Y吻合术进行消化道重建,C组患者采用非离断式ROUX-en-Y吻合术进行消化道重建,比较三组患者重建的时间以及重建后并发症的发生率、分析其应用价值,随访1年,了解患者进食后的症状、单餐进食量、患者的体质量、营养代谢等情况。结果比较三组患者的消化道重建时间和术后并发症的发生率可见,C组患者均优于A、B两组患者,但在消化道重建时间的比较上,与C组之间的差异无统计学意义,但显著小于B组患者(P<0.05),而在术后并发症的发生率比较上,与A、B两组间的比较均有统计学差异(P<0.05)。术后经1年的随访,患者在进食后的症状、单餐进食量、患者的体质量、营养代谢等情况等的比较中,采用非离断式ROUX-en-Y重建的C组患者也表现出显著的优势。结论非离断式ROUX-en-Y吻合术具有手术相对简单,能有效保持肠道连续性的优点,且术后碱性反流、ROUX-en-Y滞留综合征得发生率低,还能对患者的营养情况进行有效的改善,是比较理想的消化道重建方式,值得临床推广应用。

    作者:张荣全 刊期: 2014年第34期

  • 电话回访全程健康教育服务的效果分析

    目的:分析对出院患者实施电话回访全程健康教育服务的效果。方法对500例出院患者进行电话回访,及时掌握患者对于健康的需求及心理活动,了解出院后患者对于相关疾病知识的掌握情况及遵医行为的变化,进行有的放矢的健康宣教。结果对阶段内所有出院患者均进行了电话回访,电话回访率达到100%;对用药知识表示了解的患者人数从电话回访前的376例(75.2%)增加到回访后的467例(93.4%);纠正不正确饮食习惯的人数从电话回访前的163例(32.6%)增加到回访后的371例(74.2%);进行康复锻炼人数从电话回访前的264例(52.8%)增加到回访后的416例(83.2%);经常感到焦虑不安的人数从电话回访前的422例(84.4%)减少到回访后的183例(36.6%);对当前自身身体状况感到基本满意的人数从电话回访前的133例(26.6%)增加到回访后的397例(79.4%),差异均有统计学差异(均P<0.01)。结论开展电话回访全程健康教育服务是出院后患者获得健康知识的有效途径,对于提高患者遵医行为和病情的改善均有重要作用,同时对于医院提高服务质量和服务水平具有重要意义。

    作者:张美仙 刊期: 2014年第34期

  • 某社区卫生中心“舒缓疗护”病房吗啡使用情况的分析

    目的:了解分析本中心“舒缓疗护”病房晚期癌痛患者使用吗啡制剂的情况,为阿片类镇痛药合理使用,确保“舒缓疗护”这一人文关怀提供信息平台。方法对我院2012年~2013年“舒缓疗护”病房的患者吗啡制剂尤其是吗啡注射液使用情况进行统计分析。结果2012年开展舒缓疗护工作以来,盐酸吗啡注射液的处方占总处方的67.13%;硫酸吗啡控释片的处方占总处方的32.86%,盐酸吗啡注射液的DDDs为2387例、硫酸吗啡控释片的DDDs为1204例。结论从2012年~2013年吗啡制剂数据表明吗啡注射液的使用频度更大。

    作者:江静舟;付彩华;沈利康 刊期: 2014年第34期

  • 芦根水煎剂对小鼠的抗炎作用初探

    目的:探讨芦根的抗炎作用。方法采用耳肿法致炎,观察高、低剂量芦根水煎剂灌胃给药的抗炎作用。结果与生理盐水对照组比较,芦根水煎剂高、低剂量组给药后均能明显减轻二甲苯所致小鼠耳廓肿胀(P<0.01)。结论芦根水煎剂具有抗炎作用。

    作者:刘足桂;梁生林 刊期: 2014年第34期

  • 83例儿童鼾症手术后的护理体会

    目的:儿童鼾症行腺样体联合扁桃体切除术后产生并发症的护理措施。方法分析83例儿童鼾症行腺样体联合扁桃体切除术的临床资料。结果本组患者术后出现3例出血,2例感染,其余症疗后均痊愈出院,手术后根据1个月后随访记录,其中有56例症状消失,27例减轻病情。结论为确保儿童鼾症行腺样体联合扁桃体切除手术后能够痊愈重要是要加强对术后产生并发症的观察及对儿童术后的护理。

    作者:孙玲 刊期: 2014年第34期

中国医药指南杂志

中国医药指南杂志

主管:国家卫生和计划生育委员会

主办:中国保健协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