白俊华;柴银巍
为了能够进一步规范我院各临床科室的医院感染管理(效果),从而在根本(上)提高我院感染管理的实效性,笔者就目前我院临床科室的医院感染管理现状进行了系统的分析和研究,并针对如何更好的提高我院临床科室的医院感染管理的效果提出了几点建议。力求能够为加快完善我院医院感染管理网络的建设进程,提高我院的运营效率和质量,提高我院的市场竞争能力。
作者:陈晃英;叶莱锦;方亿琼 刊期: 2013年第24期
目的观察肺表面活性物质预防新生儿呼吸窘迫综合征(NRDS)的疗效。方法将76例新生儿呼吸窘迫综合征患儿按治疗方式不同随机分为对照组和观察组各38例,对照组给予吸痰、吸氧、预防出血、抗感染及机械通气等常规治疗,观察组在此基础上给予肺表面活性物质固尔苏治疗,观察两组治疗后疗效。结果两组NRDS的发生率分别为36.84%和13.16%,充血性心力衰竭发生率分别为39.47%和10.53%,观察组显著低于对照组(P<0.05);治疗6h后,观察组PaO2、PCO2及pH改善明显优于对照组,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肺表面肺表面活性物质可有效预防NRDS的发生,并可减少并发症的发生率,值得推广应用。
作者:马振林 刊期: 2013年第24期
目的观察稳心颗粒联合美托洛尔治疗老年功能性室性早搏的治疗效果。方法分析笔者所在医院治疗的102例功能性室性早搏老年患者的资料,所有患者进行随机分组,分为两组患者,各为51例,对比美托洛尔组、联合组患者的临床疗效。结果联合组显效率和总有效率均高于美托洛尔组(61.2%∶45.6%;94.6%∶78.3%,均P<0.05);联合治疗组无效率显着低于美托洛尔组(5.4%∶21.7%,P<0.001)。结论联合药物治疗效果理想,且患者治疗期间没有出现不良反应,安全性较好。
作者:周少坤 刊期: 2013年第24期
目的研究分析老年患者无痛胃镜和无痛肠镜检查的临床效果,以及探究这两种检查方法的科学性和可行性。方法选择我院从2011年9月至2012年9月收治的400例老年患者,将所有患者随机分为四组,无痛肠镜组、无痛胃镜组、普通肠镜组和普通胃镜组,每组各100例患者。观察对比两组患者的生命体征、血氧饱和度以及不良反应情况。结果普通胃镜组和普通肠镜组的血压升高和心率增快的患者明显高于无痛胃镜组和无痛肠镜组,二者之间的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无痛胃镜组和无痛肠镜组的不良反应情况明显优于普通胃镜组和普通肠镜组,二者之间的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老年患者采用无痛胃镜和无痛肠镜具有比较好的检查效果,安全性和舒适度都比较好。
作者:张兵兵 刊期: 2013年第24期
目的对人性化护理在手术室中的效果进行分析。方法选取2012年6月至2013年2月我院进行外科手术患者60例子,按病床奇偶数分为对照组与治疗组各30例。对照组采用传统常规护理,治疗组在此基础上增设人性化护理,并对两组治疗效果及护理满意度进行对比。结果治疗组在治愈率及护理满意度上均高于对照组。结论手术室护理中人性化护理效果显著,可提高手术成功率,值得在临床上推广应用。
作者:马吉琼 刊期: 2013年第24期
目的探讨硬-腰联合麻醉在剖宫产手术中的应用及临床价值。方法将87例剖宫产产妇分为观察组(46例)和对照组(41例),观察组给予硬-腰联合麻醉,对照组给予硬膜外麻醉,观察两组患者麻醉效果。结果观察组麻醉显效时间及麻醉效果均优于对照组(P<0.05),观察组产妇MAP低于对照组(P<0.05);观察组低血压发生率高于对照组(P>0.05),两组其他不良反应发生率比较无显著差异(P>0.05);两组新生儿评分比较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硬-腰联合麻醉用于剖宫产手术中,具有麻醉效果好、起效快等优点,在控制好血压的情况下,硬-腰联合麻醉可作为剖宫产手术的一种较佳麻醉方案。
作者:陈凤珍 刊期: 2013年第24期
目的对糖尿病肾病患者的临床护理效果进行分析及探讨。方法选取于2010年1月至2012年1月在本院就诊的30例糖尿病肾病患者为研究对象,对患者的临床资料进行回顾性分析,并对患者进行临床护理,观察患者病情转归的情况。结果30例患者糖尿病肾病患者进行科临床护理后,患者均康复出院,有1例患者出现糖尿病足,但经过及时的护理及治疗后,患者患足组织坏死的情况得到改善,其中有2例患者由于长时间卧床导致背部长期受压,造成患者局部皮肤出现溃烂的现象。经过护士及时的护理及定时的翻身按摩后,患者褥疮得到好转。患者与治疗前相比其尿液中的蛋白、肾小球滤过率、血肌酐、尿素氮等指标与治疗前相比均有明显的改善,治疗前后具有差异性(P<0.05)。结论对糖尿病肾病患者实行良好优质的护理,可有效减轻疾病对患者身心健康的影响,提高患者的生活质量,减轻疾病对患者的折磨,降低患者并发症出现的概率,有助于患者树立信心战胜病魔。
作者:毛艳丽 刊期: 2013年第24期
目的分析结肠癌术后复发的原因与治疗效果。方法选择我院2008年10月至2012年10月期间48例结肠癌术后复发患者,对其临床资料进行回顾分析。结果复发于盆腔与腹腔内25例,复发于吻合口16例,肺转移3例,肝脏转移3例,骨转移1例。采用手术治疗的患者有45例,非手术治疗患者3例。姑息性切除15例,根治性切除30例。非根治性切除术平均生存时间为10个月,根治性切除术患者的平均生存时间为27个月。结论对于结肠癌术后复发患者的复发部位及病期进行及时掌握,治疗方案应以手术为主,同时辅以综合治疗。手术时应注意无瘤操作,防止术后复发。
作者:韩杰 刊期: 2013年第24期
目的探讨对热性惊厥患儿及家长实施综合性护理干预的临床效果。方法将120例热性惊厥患儿按年龄段进行分组,各年龄组随机分为两组对照组和观察组各60例,两组都进行常规护理,观察组家长及患儿又加用预防复发的综合性护理干预,出院后对各组进行跟踪随访,并对结果进行统计学分析。结果观察组有5例复发,对照组有17例复发,两组比较有显著性差异(P<0.05)。结论综合性护理干预在预防热性惊厥的复发中提升了患儿及家长的满意度,大大降低了小儿惊厥的复发率,值得临床应用。
作者:王凤玲 刊期: 2013年第24期
目的探讨氨溴索注射液联合肺力胶囊在慢性阻塞性肺疾病急性加重期(AECOPD)的临床疗效,并分析其发挥作用的具体机制。方法将74例AECOPD患者随机分为对照组(37例)和治疗组(37例),对照组给予抗感染、平喘、糖皮质激素等常规药物治疗,治疗组在对照组基础上加用氨溴索和肺力胶囊治疗,两组治疗周期均为21d。观察治疗前后两组患者临床症状及运动耐力改善的情况。结果治疗组和对照组治疗前后症状改善总有效率分别为86.5%和62.2%,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1);治疗后,治疗组患者运动耐力明显增强,显著优于对照组患者(P<0.05)。结论氨溴索和肺力胶囊能有效改善AECOPD患者临床症状,并对患者运动耐力提升有帮助。
作者:黄小娟 刊期: 2013年第24期
目的观察护理干预对康复期精神分裂症患者社会功能恢复的临床疗效,探讨其对应策略。方法选取我院于2008年10月至2012年4月就诊的康复期精神分裂症患者140例,随机分分为实验组和对照组,各为70例,实验组给予一般治疗和特殊护理干预;对照组仅给予常规护理。两组均采SAS评判患者焦虑程度,同时采用SDS给患者抑郁程度打分,于干预前及干预10周末分别记录下两组患者的社会功能,并分析前后差别。结果实验组护理干预后焦虑及抑郁评分均明显降低,而且干预前社会认知力评分显著高于干预前(P<0.05)。结论对康复期精神分裂症患者合理有效的护理干预,分裂症患者焦虑及抑郁等病状得到大大改善,而且分裂症患者的社会认知力显著提高,临床效果无可厚非,值得应用。
作者:马红 刊期: 2013年第24期
消化性溃疡系指主要发生在胃及十二指肠的慢性溃疡,由于溃疡的病损超过黏膜肌层,所以不同于糜烂。发病率高,占国内胃镜检查人群的10.3%~32.6%。该病可见于任何年龄,男性多于女性。近年来对消化性溃疡病的治疗发生了巨大的进步。尤其是PPI及根除幽门螺杆菌在消化性溃疡治疗中的应用,使患者的生活质量得到很大提高[1]。本文就消化性溃疡的药物治疗现状做一概述。1一般治疗1.1禁用或慎用对胃黏膜有损伤的药物。部分抗癌药和镇痛药为致溃疡因素,其中对阿司匹林的研究较多,结果表明有规律应用阿司匹林史的患者易发生溃疡病,肾上腺皮质类固醇和非类固醇的抗炎药也有潜在的致溃疡作用。
作者:于霞 刊期: 2013年第24期
目的观察血液灌流等技术对硝苯地平中毒的疗效。方法开通动静脉通路,静注5000u肝素钠,滴速从5L/min逐渐增加到150L/min,持续灌流2h。结果持续灌流1h后血压开始上升,头晕、心慌症状略有减轻,2h后头痛头晕、心慌症状逐渐减轻。观察3d后症状消失。结论综合使用血液灌流等技术可早期缓解硝苯地平中毒症状,对妊娠期妇女尤为适合,其可靠性需进一步随机对照研究。
作者:王伟;栗芬 刊期: 2013年第24期
目的探讨胫腓骨开放性骨折采取中西医结合治疗的价值优势。方法回顾性分析150例胫腓骨开放性骨折患者的临床资料,按治疗方式的不同,分我对照组(n=75,予以纯西医治疗)和治疗组(n=75,加用中医辅助治疗,中西医相结合)。结果治疗组患者平均疗程(69.6±7.9)d,明显短于对照组(85.3±8.3)d(P<0.05);治疗组骨折一期愈合70例(93.3%)、迁延愈合5例(6.7%),对照组骨折一期愈合61例(81.3%)、迁延愈合14例(18.7%),两组比较差异具显著性(P<0.05);治疗组FIM评分总分以及生活自理、运动、转移能力等三项评分均显著高于对照组(P<0.05)。结论中西医结合治疗可明显提高胫腓骨骨折的治疗疗效,减少治疗时间,促进骨折及早愈合,改善患者日常生活能力。
作者:周雄清;宋德煌;李永灵;邝剑彬;叶运廷 刊期: 2013年第24期
目的探讨双黄连口服液与雷尼替丁治疗口腔溃疡的临床效果对比。方法选取我院在2009年4月至2012年3月间收治的86例口腔溃疡患者,将其随机分为两组,观察组43例,对照组43例,观察组患者采用雷尼替丁治疗,对照组患者采用双黄连口服液治疗,对比两组患者的临床治疗效果。结果观察组43例患者中,显效26例,好转15例,无效2例,治疗有效率为95.3%,对照组43例患者中,显效21例,好转15例,无效7例,治疗有效率为83.7%。结论临床上应用雷尼替丁治疗口腔溃疡的效果较为显著,对于患者的帮助较大,值得推广应用。
作者:蔡向平;丁楠 刊期: 2013年第24期
胎儿宫内窘迫及围产期窒息一直是威胁新生儿生命,甚至影响到其长期生存质量的临床危重症。随着围产医学的发展,窒息复苏成功率的提高,早期新生儿的存活率也明显提高。但由于窒息及窒息后造成的心、脑、肾等全身多脏器缺氧缺血损害在临床中却并不少见。同时,新生儿心肌细胞、心血管功能尚未成熟,心脏储备低,所以常常会引起的缺氧缺血性心肌损害(hypoxic-ischemic myocardial ;injury,HIM)。据报道,新生儿发生缺氧缺血性心肌损害的发生概率为40%,也有报到达73%[1]。随着分子生物学的发展,以及对婴幼儿心肌损害的发病机制认识的不断深入,认为炎症免疫反应在心肌损害发生、发展中起着重要作用。本文对参与新生儿缺氧缺血性心肌损害过程中的IL-6作一综述。
作者:郑兴惠;于红霞 刊期: 2013年第24期
目的丹参川芎嗪联合纤溶酶治疗脑梗死的临床观察。方法应用丹参川芎嗪联合纤溶酶治疗脑梗死60例为治疗组,并设对照组。结果丹参川芎嗪联合纤溶酶--治疗组与对照组比较,总有效率有显著性差异。结论丹参川芎嗪联合纤溶酶为主治疗有明显改善血流变学、改善血黏滞状态作用,能保护脑细胞,提高脑血流量。
作者:张现兰;李伟;钟同华;刘敏;韩忠新 刊期: 2013年第24期
目的探讨关节镜治疗半月板损伤的临床疗效。方法我院采用关节镜手术治疗的半月板损伤患者65例,作为观察组,同时回顾2005年以前我院采用开放性半月板切除术治疗的半月板损伤患者65例,作为对照组。观察组患者均使用关节镜手术治疗,对照组患者均使用传统的开放性半月板切除术治疗。结果观察组患者的临床疗效明显优于对照组患者(P<0.05);手术时间、住院时间、术后功能活动时间明显短于对照组患者(P<0.05);并发症的发生率明显低于对照组患者(P<0.05)。结论关节镜治疗半月板损伤具有疗效确切、术后恢复快、并发症少的特点,值得临床推广。
作者:朱亚丽 刊期: 2013年第24期
目的探讨应用超声乳化术治疗闭角型青光眼合并白内障在临床所取得的疗效。方法选择从2010年1月至2013年1月来我院眼科门诊就诊并由门诊医生收住入院的52例54眼闭角型青光眼合并白内障患者,对52例患者行超声乳化术后植入人工晶状体。结果52例患者术后共有50例52眼眼压明显下降,术前平均眼压为(23.34±2.68)mmHg,术后平均眼压为(13.56±2.29)mmHg,并且48例50眼术后前房平均深度(3.89±0.34)mm,术前前房平均深度为(2.46±0.19)mm。结论通过对闭角型青光眼合并白内障患者行超声乳化术联合术后人工晶状体植入可以明显降低患者眼压,提高患者视力,从而提升了患者生活质量。
作者:王军 刊期: 2013年第24期
支气管内膜结核在临床上并不少见,但除咳嗽症状外,往往缺乏典型的临床症状和体征,肺部常规X线检查及CT检查难以发现支气管内膜病灶,加之临床医师经验不足,误诊、漏诊率较高,为总结经验,减少误诊和漏诊,我们将我院收治确诊的20例误诊原因分析报道如下。
作者:谭文秀;呼翠萍;乔牡玲 刊期: 2013年第24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