学术投稿

对妊娠合并糖尿病孕妇实施护理干预的效果分析

陈巧玉;伍彦芬;李玟

关键词:妊娠合并糖尿病, 护理干预, 效果分析
摘要:目的探讨妊娠合并糖尿病的孕产妇进行护理干预的效果。方法120例妊娠合并糖尿病孕产妇随机分为观察组60例,对照组60例。观察组在常规治疗护理的基础上,进行一系列的特殊护理干预措施;对照组采用常规的治疗和护理方法。分析两组孕产妇妊娠结局、并发症和围生儿并发症的情况。结果经一系列的特殊护理干预后,观察组的围生期合并症、围生儿并发症低于对照组,母婴妊娠结局优于对照组。经统计学处理,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对妊娠合并糖尿病的孕产妇进行积极的护理干预,能有效地降低孕产妇及围生儿的并发症,提高围生期母婴的生存质量,使孕产妇及婴儿顺利渡过围生期,保障母婴平安。
中国医药指南杂志相关文献
  • 关节镜治疗半月板损伤的体会

    目的探讨关节镜治疗半月板损伤的临床疗效。方法我院采用关节镜手术治疗的半月板损伤患者65例,作为观察组,同时回顾2005年以前我院采用开放性半月板切除术治疗的半月板损伤患者65例,作为对照组。观察组患者均使用关节镜手术治疗,对照组患者均使用传统的开放性半月板切除术治疗。结果观察组患者的临床疗效明显优于对照组患者(P<0.05);手术时间、住院时间、术后功能活动时间明显短于对照组患者(P<0.05);并发症的发生率明显低于对照组患者(P<0.05)。结论关节镜治疗半月板损伤具有疗效确切、术后恢复快、并发症少的特点,值得临床推广。

    作者:朱亚丽 刊期: 2013年第24期

  • 不同剂量的黄体酮治疗无排卵性月经失调的疗效观察和对比研究

    目的研究不同剂量黄体酮治疗无排卵性月经失调的疗效和体会。方法对分别每天给予100、200、300和400mg的黄体酮口服无排卵性月经失调的治疗效果进行观察、分析和讨论。结果将四组撤药性出血率、阴道出血量评分、出血持续时间、子宫内膜厚度、不良反应和治疗依从性等方面进行比较,P>0.05,无明显差异;但200和300mg组的子宫内膜接近正常,不良反应较少。结论每天使用100~400mg剂量的黄体酮治疗无排卵性月经失调,均能达到撤退性出血的疗效;但200mg和300mg两组的疗效相对较好。

    作者:郑爱梅 刊期: 2013年第24期

  • 药师再教育在门诊药学服务中的重要性

    目的通过行之有效的方法,提高门诊药房师服务技能,提升药学服务质量。方法针对日常调配过程中出现的问题进行回顾总结,结合常用的工具书来减少不合理现象。结果通过多年来不懈的努力,取得明显成效。结论加强对联合用药处方的审核,对不合理联合用药现象进行干预,有效地提高处方质量,大限度地降低不合理用药,降低医疗风险。

    作者:徐通生 刊期: 2013年第24期

  • 术中ECG监测与心律失常

    经常有年轻医生问:手术中心电监护有何意义?心电监护能告知我们什么?心电监护能使我们预见到什么?心电监护能够帮助我们防范心脏的不良事件吗?心电图监测目前是手术中重要的、必不可少的常规监护手段,目前心电图是诊断心律失常的金标准(亦称心电图依赖),与术中血液动力学监测相互映衬,因此意义更加重大。

    作者:王克惠 刊期: 2013年第24期

  • 脑卒中的早期预防措施及护理对策

    目的分析在脑卒中发病中的早期预防措施和护理对策的效果,探讨更合理有效的早期预防措施和护理措施,加强护理力度,提高患者的生存质量,降低脑卒中致残率。方法选取2011年8月至2012年9月我院收治的脑卒中患者128例,随机分成两组。实验组64例对患者施行早期预防措施,进行精心的常规护理,早期康复护理干预,健康教育等;对照组64例仅进行常规护理,评价两组患者的护理效果。结果实验组的总有效率为89.06%,其中显效38例(59.78%),对照组总有效率为59.75%,其中显效26例(40.63%)。结论在具有脑卒中发病高危因素的患者中和脑卒中发病早期患者中施采取早期预防措施,施行精心的护理对策,可以有效减轻脑卒中的发病程度,提高恢复程度,减少并发症的危害,提高患者的生活质量,有助于降低脑卒中的致残率。

    作者:杨彩霞 刊期: 2013年第24期

  • 浅析甲钴胺在临床各科的应用及研究进展

    目的探讨甲钴胺用于治疗临床周围神经病变和外周性神经疾病的疗效及安全性。方法统计临床用甲钴胺治疗的处方及病例136例,糖尿病周围神经病变的78例,骨科疾病39例,面神经疾病19例,观察分析其疗效。结果以上疾病通过应甲钴胺治疗后,症状及体征明显减轻,效果显著。结论甲钴胺临床应用范围广,针对性强,属于临床长线品种,且安全性高,疗效确切,值得临床推广使用。

    作者:陈永华 刊期: 2013年第24期

  • 92例老年人急腹症手术的麻醉处理

    目的研究分析老年人急腹症手术的麻醉处理方法和处理效果。方法回顾性分析2011年2月至2012年11月期间,我院收治的92例老年急腹症手术患者的临床资料,对所有患者进行严密的临床检查,并根据其特有的临床特点选择适宜的麻醉方式。并对所有患者给予临床对症治疗。结果入选本研究的92例老年患者均顺利完成麻醉治疗,无失败病例发生,92例患者均表现出不同程度的循环紊乱,经对症处理后均获得纠正。2例患者心跳、呼吸骤停,1例患者发生胃穿孔合并急性腹膜炎,于术后5d死于多器官功能衰竭,两外1例经治疗康复出院。术后对所有患者进行7d随访,1例治疗中采用持续低流量吸氧治疗的患者术后3d呼吸衰竭死亡,其余患者均康复出院。结论老年急腹症手术患者病情严重、变化快、临床治疗复杂,治疗期间针对患者的自身特点给予适宜的麻醉处理十分重要。

    作者:蒙文敏;张恩瑜;廖增定 刊期: 2013年第24期

  • 中间型滋养细胞肿瘤的临床病理诊断分析

    目的临床研究中间型滋养细胞肿瘤(即:胎盘部位滋养叶细胞肿瘤-PSTT和上皮样滋养细胞肿瘤-ETT)的病理特征以及诊断分析。方法笔者将选取28例恶性滋养叶疾病患者,对患者的临床症状、病理诊断及免疫组织化学结果进行综合分析。结果本组患者均出现阴道不规则流血并伴有腹痛症状且B-HCG 较高;ETT患者的瘤细胞位于坏死组织及玻璃样物并形成岛屿状、地图样形状,PSTT患者的主要特点为单个平滑肌纤维或几组肌纤维分离,呈条索状、片块状排列;免疫表型表达上皮性、滋养细胞性标志物,但在M el-CAM、PLAP、HPL的强度表达方面存在差异性。结论在中间型滋养细胞肿瘤(IT)中PSTT、ETT是较为少见的,而二者又具有不同的免疫表型及形态学特征,但是在临床症状及惰性生物学行为上则极为相似,因此我们可通过病理学分析来进行辅助诊断或鉴别诊断。

    作者:凌惠媛 刊期: 2013年第24期

  • 胶囊铬超标的相关问题探析与思考

    “毒胶囊”事件在社会上引起了不小的震动。本文通过对空胶囊铬超标的原因,空胶囊的组成及其主要成囊材料-明胶在药物制剂方面的应用进行探析,为处理问题事件和类似事件问题提供建议。

    作者:李嵩;赵燕 刊期: 2013年第24期

  • 肺类风湿结节误诊为曲霉菌肺炎1例报道并文献复习

    目的探讨肺内类风湿结节误诊原因。方法对我院收治的1例类风湿关节炎伴肺内类风湿结节的临床资料进行回顾性分析。结果本例以咯血入院,经正规抗抗真菌治疗无效,肺叶切除病理示类风湿结节。结论类风湿关节炎患者出现肺内结节要全面分析,避免误诊误治。

    作者:孙永华;尉世同 刊期: 2013年第24期

  • 优质服务在老年心血管内科临床护理中的应用分析

    目的对优质服务在老年心血管内科临床护理中的应用价值进行评价分析,为今后的临床护理工作提供可靠的参考依据。方法抽取在2011年1月至2013年1月间我院心血管内科在职临床护士以及该时期收治的临床患者作为研究对象,在2012至2013年度实施“优质护理服务示范工程”,并同2011至2012年度的护理质量进行对比。结果经统计,实施优质护理服务后该科室护理满意度较实施前得到显著提高(P<0.05),家属陪护率得到了显著降低(P<0.05),患者生活质量得到了明显改善(P<0.05)。结论优质护理服务示范工程的实施能够使临床护士的责任感得到明显增强,从而可以实现有效改善护理服务质量的目的,值得临床给予关注。

    作者:周红珍 刊期: 2013年第24期

  • 试论IgA肾病临床表现与肾脏病理的关系

    目的临床分析IgA肾病患者的临床表现及肾脏病理关系。方法选取我院2011年8月至2012年8月收治的200例肾穿刺活检患者,给予B超肾活检、免疫检查、光镜检查,分析确诊的IgA临床特点与病理。结果经过检查后得知,有70例患者确诊为IgA肾病,其中15例肾病综合征、2例肾小球肾炎、9例血尿、17例隐匿性肾小球肾炎、25例慢性肾小球肾炎、1例肾功能不全、1例妊娠伴随慢性肾炎。病理类型:12例轻微病变、15例系膜增殖型、25例局灶节段性硬化、9例FSGS型、5例增生硬化型。结论针对IgA肾病患者,其临床表现和病理表现之间的严重程度不完全相符,实施肾活检,可有有效判断肾脏疾病病理类型,有利于确定治疗方案,改善预后。

    作者:何东;廖静 刊期: 2013年第24期

  • 90例耳鼻喉科手术患者的护理分析

    目的对90例耳鼻喉科手术患者的护理情况进行分析研究。方法随机选取了2009年1月至2012年1月在我院住院治疗的患者90例的护理情况进行分析。结果90例子患者中经过医院护理人员精心的护理,显效的86例,有效的88例,无效患者2例,总体而言对于患者开展的护理效果比较明显。结论对于耳鼻喉科的手术患儿做好细致认真的护理,对于患者的健康有着十分积极的作用,能够有效提升患者的生存质量。

    作者:张远清;邝君薇 刊期: 2013年第24期

  • 某市2009~2011年手足口病的流行病学特征分析

    目的研究手足口病流行病学特征及影响因素,为制定防控救治措施提供科学依据。方法采用填表法收集资料,用SPSS19.0进行统计分析。结果2897例手足口患儿中,5岁以下婴幼儿2751例,占94.96%;男性1795例、女性1102例;农村患儿1831例、城市患儿1066例;实验室诊断病例中,EV71感染占48.60%,CoxA16感染占38.32%,其中重症病例EV71感染达86.28%;运用Logistic 回归分析手足口病的重症危险因素时,发热、热程、嗜睡、肌阵挛、血糖和EV71感染入选回归模型。结论该病多发于5岁以下婴幼儿,男性多于女性,农村发病率高于城市;重症病例以EV71感染为主;发热、热程、嗜睡、肌阵挛、血糖和EV71感染等是重症危险因素。

    作者:宿涌涛;尹素凤 刊期: 2013年第24期

  • 护理干预对康复期精神分裂症患者社会功能恢复的对照研究

    目的观察护理干预对康复期精神分裂症患者社会功能恢复的临床疗效,探讨其对应策略。方法选取我院于2008年10月至2012年4月就诊的康复期精神分裂症患者140例,随机分分为实验组和对照组,各为70例,实验组给予一般治疗和特殊护理干预;对照组仅给予常规护理。两组均采SAS评判患者焦虑程度,同时采用SDS给患者抑郁程度打分,于干预前及干预10周末分别记录下两组患者的社会功能,并分析前后差别。结果实验组护理干预后焦虑及抑郁评分均明显降低,而且干预前社会认知力评分显著高于干预前(P<0.05)。结论对康复期精神分裂症患者合理有效的护理干预,分裂症患者焦虑及抑郁等病状得到大大改善,而且分裂症患者的社会认知力显著提高,临床效果无可厚非,值得应用。

    作者:马红 刊期: 2013年第24期

  • 64排螺旋CT增强扫描对比剂的不良反应及其应对措施

    目的减少或减轻患者的不良反应,顺利进行螺旋CT增强扫描,方法施行CT增强扫描药物注射前的心理护理、加强扫描中的配合及用药后的观察。结果消除患者的恐惧心理,减少、减轻了患者的不良反应,提高患者的扫描质量及诊断准确度。我院自2011年3月份至2012年3月共做64排螺旋增强扫描1015人次,出现不良反应的13人次,其中轻度不良反应的10人次,中度不良反应的3人次,无重度不良反应。结论 CT增强扫描是指静脉注入水溶性有机碘剂后再进行扫描,增强病变与正常组织之间的密度对比度,有利于发现病变和鉴别诊断。

    作者:张蕾;迟慧艳 刊期: 2013年第24期

  • CT导向下125I粒子植入治疗原发性肝癌的临床研究

    目的探讨125I粒子植入治疗原发性肝癌在延长患者生存期、改善患者生活质量的有效性及可行性。方法对我院2010年7月至2011年9月间收治的72例原发性肝癌患者,所有患者均因全身疾病或局部晚期而不能行手术治疗,给予永久植入放射量为0.1~6.0mCi的125I粒子,术后随访并分析患者近期疗效、局部控制率和生存情况。结果所有患者均得到随访,统计结果表明患者中位生存期为18.6个月。术后经CT或MRI随访,其中CR46例,PR 23例,总有效率为95.8%;出现轻度并发症的5例(6.9%),其中少量出血4例(5.6%),粒子移位1例(1.3%)。复查病例均未发现骨髓抑制等严重并发症。结论 CT导向下125I粒子植入治疗原发性肝癌其中位生存期明显延长,无明显不适反应,为一种有效可行的治疗手段,其优势在于靶器官准确且正常组织损伤小、方法简便经济。

    作者:杨文魁;陈勇;薛鹏;栗敏;张琼;高松涛;陈小梅 刊期: 2013年第24期

  • 传染病防治知识宣传对儿童疫苗正确接种的影响研究

    目的探讨传染病防治知识宣传对儿童疫苗接种的影响。方法选取在我院门诊实施预防接种的569名儿童的家长,随机分为两组。其中对照组203名,观察组366名,使其有可比性。对照组常规进行预防接种,观察组在对照组基础上实施相关知识宣传。对两组家长知识知晓情况进行评价,并对两组儿童接种情况进行统计。结果经过健康教育,观察组家长相关知识知晓率明显高于自身进行宣教之前和对照组。比较差异明显,有统计学意义(P<0.05);观察组儿童平均接种率明显高于对照组;接种延迟时间明显少于对照组,两组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两组儿童副反应发生率差别不大(P>0.05)。结论通过知识宣传可以使儿童家长树立良好的预防疾病的观念,主动通过疫苗接种的方式减少疾病的发生,控制疾病的流行,且进行疫苗接种时可以避开不适当的时机,提高接种质量。

    作者:曾鹏;卢雪宁 刊期: 2013年第24期

  • 基层手术室潜在的护理安全隐患及应对措施

    目的探讨基层医院手术室潜在的护理安全隐患及应对措施。方法从基层医院手术室管理、人员、院感以及相关制度等方面逐一分析可能存在的手术室护理安全隐患,并提出有针对性的应对措施。结果加强护理安全管理、加强护理人员管理、积极预防手术室感染以及完善制度与明确职责均为降低手术室潜在护理安全隐患的有效措施。结论积极对手术室潜在的护理安全隐患进行认真的分析和积极应对,才可能大程度减少手术护理风险,提高护理质量,并终促进基层医院整体医疗水平的提高。

    作者:黄雪玲 刊期: 2013年第24期

  • B超引导注射1%聚桂醇治疗腘窝和假性胰腺囊肿的体会

    目的评价B超引导下注射1%聚桂醇治疗腘窝和假性胰腺囊肿的疗效。方法 B超引导下穿刺抽出囊液,囊液蛋白定性试验阳性,囊内注入1%聚桂醇。结果治疗后定期B超复查显示囊肿消失。结论 B超引导下穿刺注射聚桂醇治疗囊肿简单易行、安全有效。

    作者:冯永波 刊期: 2013年第24期

中国医药指南杂志

中国医药指南杂志

主管:国家卫生和计划生育委员会

主办:中国保健协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