张帅刚
目的观察探讨潘生丁治疗儿童风疹的临床疗效,总结其临床处理经验和临床意义。方法选取我院2010年5月至2012年5月儿童风疹的患儿48例,按照数字表随机抽取法分成观察组与对照组,各24例,观察组使用潘生丁治疗,对照组使用常规药物吗啉胍治疗,观察对比两组临床疗效。结果观察组皮疹消退时间、退热时间显著对比对照组缩短(P<0.05),具有统计学意义;两组药物不良反应发生率对比无明显差异(P>0.05),无统计学意义。结论潘生丁治疗儿童风疹的临床疗效明显,用于常规治疗,能够加快消除临床症状,不良反应小,安全可靠,值得临床合理推广并使用。
作者:许灿荣 刊期: 2013年第24期
恶性肿瘤常年来一直威胁着人类的生命健康,调查显示在我国总体死亡原因中占第2位,同时其发病率呈上升趋势。有资料表明,恶性肿瘤死亡甚至达到全部死亡人数的19.7%,病死率仅次于心脑血管疾病。目前,恶性肿瘤的治疗仍是全球性的难题,但随着卫生宣教和健康教育的普及,恶性肿瘤病死率明显下降,患者的生存质量和健康状况有了显著的改善。心理干预在其中发挥了不可估量的作用。本文旨在分析肿瘤患者的部分典型心理特征并给出对应的心理干预方法。
作者:沈树英 刊期: 2013年第24期
目的对鼻窦内镜下对鼻出血的应用价值以及适应证进行分析。方法选取我院2011年1月至2012年1月接收的85例鼻出血患者作为研究对象,对全部患者进行鼻窦内镜检查,并对其临床资料进行分析。结果出血的位置为:7例患者为中鼻甲,12例患者是在鼻中隔后段,11例患者是在下鼻甲后端,23例患者是在中鼻道,3例患者是在鼻底部,5例患者是在鼻中隔前上端,24例患者的出血部位不明确。在鼻窦内镜下有45例患者出现鼻腔填塞,有23例患者出现烧灼、激光以及微波,有17例患者进行手术。全部患者在治疗之后都获得较好的止血效果。结论采用鼻窦内镜对患者的鼻出血进行检查,诊断正确,治疗便捷,治疗效果显著,值得在临床上大力推广。
作者:张帅刚 刊期: 2013年第24期
目的分析老年患者外周静脉穿刺失败的因素提高穿刺成功率。方法对161例70岁以上老年患者静脉穿刺失败记录进行回顾分析。结果一次穿刺失败约占17%,二次穿刺失败约占8%,多次穿刺失败约占2%。结论分析老年患者外周穿刺失败原因,采取有效护理措施,减少护理投诉促进护患和谐具有重要意义。
作者:范惠琴;林华晶 刊期: 2013年第24期
乳房癌是女性发病率高的恶性肿瘤之一。手术治疗是乳房癌的主要根治方法,辅以化学药物、放射、内分泌、生物等综合治疗措施。患者主动参与疾病治疗,辅助功能锻炼,能减少并发症的发生,提高手术治疗的成功率。
作者:张红岩 刊期: 2013年第24期
目的探讨使用曲安奈德对口腔扁平苔藓患者治疗后的临床效果。方法112例口腔扁平苔藓患者均为2011年3月至2013年5月在我院治疗的病例,按照随机数字表法分为观察组和对照组,各56例,观察组局部注射曲安奈德+利多卡因,患处涂抹VE。4%碳酸氢钠液及在复方氯已啶中加入曲安奈德交替含漱。对照组采用强的松治疗。比较两组的症状改善情况、治疗效果及不良反应发生情况。结果两组患者治疗后的VAS值明显低于治疗前,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观察组治疗后1个月及治疗后2个月的VAS值明显低于对照组治疗后,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观察组的总有效率明显高于对照组,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观察组无明显不良反应。结论采用曲安奈德对口腔扁平苔藓患者治疗具有较好的短期疗效,安全性高,可以在临床推广应用。
作者:冯海 刊期: 2013年第24期
针对新的《医院评审暂行办法》下发后,全国240余家医院评审后又被宣布结果无效进行了如下思考。①新一轮等级医院评审工作产生的挑战与考验。②面对“冲击”和“碰撞”、如何理解“新标准”、“新办法”。③对新一轮等级医院评审工作的几点建议:完善各地区的区域卫生规划,科学地构建本地区的三级医疗服务体系;严格执行新标准中自我评价、现场评价、数据监测分析评价与社会评价相结合的多维度的检查方法,合理分配四个评价维度的权重;评审组织必须由卫生行政部门和第三方机构共同组成;评审专家应当按照规定参加卫生行政部门和评审组织举办的培训、考核;认真汲取第一周期评审工作的经验与教训。
作者:李良燕 刊期: 2013年第24期
尿道结石是尿石症中较少见的疾病。超声探查是诊断尿道结石比较可靠、无创伤性的诊断方法。它可以探查到结石的部位、大小、形态等。本研究中1例尿道结石均有突然腰痛,会阴部剧痛、排尿不畅或排尿突然中断,尿闭等症状。超声探查结果显示前尿道内可见强回声光团,长约2.5cm,后伴声影,超声显像具有实时、操作简单、准确、可重复、无损伤等优点,有助于诊断尿路结石,对于X线不能显影的阴性结石,超声检查更具有诊断价值。
作者:于晶 刊期: 2013年第24期
目的了解影响肺结核患者治疗依从性因素及患者服药依从性情况。方法对服药过的肺结核患者采取问卷方法,了解患者规律服药情况及影响因素,评价患者对抗结核治疗依从性并总结分析。结果患者规则服药率为49.2%,影响患者服药依从性因素多为人为主观因素,并与受教育程度及结核病知晓情况相关。结论加强对结核病患者及综合医院医生的防痨宣教,重视肺结核患者的指导管理,是提高结核患者治疗依从性的唯一措施。
作者:陈敏;钟小燕 刊期: 2013年第24期
目的探讨目前护理教学管理存在的问题,总结相应的优质教学模式。方法我院于2010年开始注重护理教学管理存在的种种问题,大力推进改革相应的教学模式。利用回顾性分析的方法对于2009~2011年在我院进行实习的269名护士的实习成果进行分析,将2010年前教学模式未改革时来我院进行实习的134名实习护士作为对照组,将2010年后教学模式改革后来我院进行实习的135名实习护士作为实验组。统计分析两组实习护士的理论考试成绩、操作考试成绩、实习护士对相应教学模式满意度等情况的变化。以此来具体分析护理教学管理存在的问题,总结相应的优质教学模式。结果2010年后教学模式改革后来我院进行实习的135名实验组的实习护士取得了较好的实习成绩。理论和操作考试成绩均显著好于对照组(P<0.05)。而且实验组实习护士对教学模式的满意度显著好于对照组(P<0.05)。结论我们在对实习护士的护理教学过程中,应不断进取,对现在的护理教学方式进行发展,力求更好的教学效果。我院的护理教学模式经改革后取得了显著的效果,现具体总结如下,供广大同仁参考。
作者:王帆;童爱民 刊期: 2013年第24期
目的观察肺表面活性物质预防新生儿呼吸窘迫综合征(NRDS)的疗效。方法将76例新生儿呼吸窘迫综合征患儿按治疗方式不同随机分为对照组和观察组各38例,对照组给予吸痰、吸氧、预防出血、抗感染及机械通气等常规治疗,观察组在此基础上给予肺表面活性物质固尔苏治疗,观察两组治疗后疗效。结果两组NRDS的发生率分别为36.84%和13.16%,充血性心力衰竭发生率分别为39.47%和10.53%,观察组显著低于对照组(P<0.05);治疗6h后,观察组PaO2、PCO2及pH改善明显优于对照组,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肺表面肺表面活性物质可有效预防NRDS的发生,并可减少并发症的发生率,值得推广应用。
作者:马振林 刊期: 2013年第24期
目的分析结肠癌术后复发的原因与治疗效果。方法选择我院2008年10月至2012年10月期间48例结肠癌术后复发患者,对其临床资料进行回顾分析。结果复发于盆腔与腹腔内25例,复发于吻合口16例,肺转移3例,肝脏转移3例,骨转移1例。采用手术治疗的患者有45例,非手术治疗患者3例。姑息性切除15例,根治性切除30例。非根治性切除术平均生存时间为10个月,根治性切除术患者的平均生存时间为27个月。结论对于结肠癌术后复发患者的复发部位及病期进行及时掌握,治疗方案应以手术为主,同时辅以综合治疗。手术时应注意无瘤操作,防止术后复发。
作者:韩杰 刊期: 2013年第24期
目的对健康宣教在预防肛肠疾病术后并发尿潴留中的临床价值进行评价分析,为今后的临床护理工作提供可靠的参考依据。方法随机抽取在2010年1月至2012年12月间我院收治的肛肠疾病临床患者病例98例,将其分成对照组和观察组,分别接受常规护理和在常规护理基础上加强预防尿潴留方面的健康宣教工作,而后对比分析两组患者尿潴留发生率。结果观察组患者尿潴留发生率较对照组低(P<0.05),护理满意度较对照组高(P<0.05)。结论对肛肠疾病患者展开合理的术前、术后健康宣教工作,对于预防术后尿潴留的发生具有重要意义,值得关注。
作者:韩林芳 刊期: 2013年第24期
目的探讨介入超声经皮穿刺活检技术应用于乳腺肿瘤中的诊断价值。方法对105例乳腺肿瘤进行超声检查和介入超声经皮价入穿刺提取肿块组织进行组织活检。结果依照乳腺肿块的良、恶性超声图像特征的鉴别要点,对105例乳腺肿瘤进行超声检查,所有超声结果根据美国第四版乳腺影像报告和成像系统判断标准。结果72例均在BI-RADS 4级或以上(可疑恶性肿瘤),在BI-RADS 3级或以下者33例(良性肿瘤)。后对上述乳腺进行超声引导经皮穿刺提取肿瘤组织进行组织活检,病理结果为良性肿瘤55例;恶性肿瘤50例。结论乳腺肿瘤的高频超声检查结果与超声引导下经皮穿刺活检结果存在很大的差异。介入超声经皮穿刺活检技术操作简便、快速、安全、可靠、创伤小、诊断准确,值得推广应用。
作者:于海春 刊期: 2013年第24期
目的探讨失效模式和效应分析(FMEA)在髋关节置换术后护理中的效果。方法本次临床研究选择我院2007年1月至2012年1月之间收治的60例髋关节置换术患者为观察对象,随机将其分为对照组和实验组,对照组接受常规护理,实验组接受失效模式和效应分析护理,对比两组患者的临床护理效果。结果实验组患者RPN值、护理满意度、人工关节脱位发生率、住院时间和防脱位知识得分均显著优于对照组,两组患者护理效果对比统计学差异明显(P<0.05)。结论由本次临床研究结果可知,在髋关节置换术后患者临床护理过程中应用失效模式和效应,有助于临床治疗效果的巩固,提高患者的康复速度。
作者:刘萍;徐梅;闫庆梅 刊期: 2013年第24期
目的探讨糖尿病足的临床分级与局部护理效果。方法本次临床研究选择我院2010年1月至2012年12月之间收治的60例糖尿病足患者为观察对象,所有患者均针对其分级结果实施局部护理,回顾分析患者的临床护理效果。结果经过临床护理,患者的疾病有关知识知晓率提高到了93.3%,临床护理前后患者的疾病知识知晓率对比统计学差异明显(P<0.05)。结论由本次临床研究结果可知,针对糖尿病足患者临床分级结果,采取针对性的局部护理措施,有助于患者临床症状的改善,因而临床应用价值较高。
作者:李娜;董秀玉;王玉书 刊期: 2013年第24期
高职高专职业教育的培养目标是复合型的应用技术人才,尤其医学院校,更应该强化实践教学环节、提高教学质量。文章探讨了高职高专中医实践教学中临床工作经验的重要性及主要内容。
作者:纪艳波;丁培林 刊期: 2013年第24期
通过对产科医护之间的有效沟通和冲突管理的讨论,提出了相关的应对策略,旨在营造和谐融洽的工作环境,为妇幼保健事业服务。
作者:陆凤英 刊期: 2013年第24期
目的探讨双黄连口服液与雷尼替丁治疗口腔溃疡的临床效果对比。方法选取我院在2009年4月至2012年3月间收治的86例口腔溃疡患者,将其随机分为两组,观察组43例,对照组43例,观察组患者采用雷尼替丁治疗,对照组患者采用双黄连口服液治疗,对比两组患者的临床治疗效果。结果观察组43例患者中,显效26例,好转15例,无效2例,治疗有效率为95.3%,对照组43例患者中,显效21例,好转15例,无效7例,治疗有效率为83.7%。结论临床上应用雷尼替丁治疗口腔溃疡的效果较为显著,对于患者的帮助较大,值得推广应用。
作者:蔡向平;丁楠 刊期: 2013年第24期
目的探讨阿卡波糖对高血压并糖耐量减低(impaired glucose tolerance,IGT)患者动脉顺应性和颈动脉粥样硬化的影响。方法选择高血压并IGT患者63例,随机分为常规治疗组(A组)31例,阿卡波糖加常规治疗组(B组)32例;观察治疗前后血压、血糖、餐后2h血糖(2-hour postprandial blood glucose,2hPG)一氧化氮(nitric oxide,NO)、内皮素(endothelin,ET)、肱-踝脉搏波速度(brachil-ankle pulse wave velocity,baPWV)、颈动脉内膜-中膜的厚度(carotid intima-medial thickness,IMT)及颈动脉斑块积分(accumulative score of carotid plaque)的变化。结果治疗6个月后,2组的ET水平及baPWV较治疗前显著下降(P<0.01),NO水平显著上升(P<0.01), B组2hPG,IMT及颈动脉斑块积分较治疗前显著下降(P<0.01);B组的2hPG、ET水平、baPWV、IMT和颈动脉斑块积分明显低于A组(P<0.05),NO水平高于A组(P<0.05);A组IMT和颈动脉斑块积分治疗前后无显著性变化(P>0.05)。结论阿卡波糖可以降低高血压并IGT患者的baPWV,IMT和颈动脉板块积分,改善大动脉的弹性及顺应性。
作者:陈奇;刘洋;刘恒亮 刊期: 2013年第24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