黄文祺;林松庆
目的探讨应用交流技巧对宫外孕手术治疗后患者不良情绪的改善效果。方法将92名宫外孕患者按随机原则分为对照组48人与干预组44人,对照组给予术后常规护理,干预组在此基础上应用交流技巧与患者交流,交流之后在术后第3天对2组患者的焦虑情绪进行量化评估。结果干预组患者焦虑情绪有显著改善,P<0.05,而对照组患者烦躁、低沉情绪没有明显改变,P>0.05。结论应用交流技巧与宫外孕术后患者交流有助于改善宫外孕术后患者的烦躁、低沉情绪,改善患者的生命质量。
作者:周丽端 刊期: 2013年第25期
目的对具有精神病理性行为的阿尔茨海默病患者分别给予奥氮平(江苏豪森)合并吡拉西坦和利培酮(西安杨森)合并吡拉西坦治疗阿尔茨海默病患者精神病理性行为安全性和疗效进行比较,寻找安全、有效,治疗阿尔茨海默病精神病理性行为的治疗方法。方法300例伴有精神病理性行为的阿尔茨海默病患者随机分为研究组150例和对照组150例,分别给予奥氮平合并吡拉西坦和利培酮合并吡拉西坦治疗。疗程4周。于治疗前及治疗后3天、1周、2周和4周采用老年临床评定量表(SCAG)和治疗时出现的症状量表(TESS)评定疗效及不良反应,并观察服药依从性。结果奥氮平与利培酮疗效相仿(P>0.05),但奥氮平不良反应更小,安全性高,依从性更好(P<0.05)。结论奥氮平更适用于阿尔茨海默病患者的精神病理性行为的治疗。
作者:崔丽;冯体良;罗静 刊期: 2013年第25期
目的了解某高校新生HBV感染情况及对情况的分析。方法对2007~2010年某高校新生入学体检,测定谷丙转氨酶、乙肝表面抗原、乙肝表面抗体、核心抗原、核心抗体、e抗原、e抗体,分析4年的测定结果。结果该高校2007-2010年新生HBsAg阳性率高为3.77%,“大三阳”阳性率高为1.37%,“小三阳”阳性率高为1.03%,抗-HBS阳性率高为51.5%。结论该高校4年间新生的HBsAg阳性率较低;HBsAg阳性率呈下降趋势,这与近年来重视学生健康教育与预防干预,人们的保健意识增强有关。
作者:杨春梅;吴玉洪 刊期: 2013年第25期
目的通过对2012年度长征镇社区老人8587例健康体检结果分析,了解本社区老年人体质量、腹围、BMI、血脂,为制定健康干预措施提供依据。方法对8587名受检者按规定的检查项目进行检查,使用统一的表格进行记录,体检结果使用Epidata3.0录入。结果8587名居民健康体检中发现BMI≥24有4419人占总数51.5%,其中肥胖者1299人占15.1%,高脂血症占55.3%;男性与女性之间在肥胖、高脂血症、检出率差异的比较有显著意义(P<0.05)。结论肥胖、高脂血症是非传染病发病的重要危险因素,已成为威胁人类健康的第一杀手。是危害社区居民健康的主要慢性疾病的病因。社区居民健康不容乐观,应加强社区干预、健康指导来预防和控制疾病的发生、发展、提高居民健康水平。
作者:孙吉 刊期: 2013年第25期
目的观察4-氨基水杨酸衍生物对脂多糖诱导RAW264.7细胞产生IL-13的影响。方法设正常对照组、模型组(脂多糖组)、柳氮磺胺吡啶阳性对照组、4-氨基水杨酸衍生物低、中、高剂量组,给药24h后,ELISA检测上清中IL-13的含量。结果4-氨基水杨酸衍生物在10、40、160μg/mL时均能促进IL-13的表达。结论4-氨基水杨酸衍生物促进抑炎因子IL-13的表达。
作者:李卫萍;李元宏 刊期: 2013年第25期
目的探讨经鼻蝶入路垂体瘤切除术患者的术前、术后护理效果。方法本次临床研究选择我院2010年1月至2012年12月之间收治的32例经鼻蝶入路垂体瘤切除术患者为观察对象,所有患者均在手术治疗的基础上,接受系统的围手术期护理,回顾分析患者的临床治疗和护理效果。结果共有13例患者发生不同类型的术后并发症症状,无死亡病例,患者平均住院时间为(9±3)d。结论由本次临床研究结果可知,经鼻蝶入路垂体瘤切除术患者接受系统的围手术期护理,有助于降低术后并发症发生率,改善患者生存质量,巩固治疗效果,因而临床应用价值较高。
作者:孟庆荣 刊期: 2013年第25期
目的探讨自拟纠偏方治疗急性脑梗死的临床疗效。方法选择2011年7月至2012年12月在我院住院治疗的急性脑梗死患者62例,随机分为两组,治疗组为自拟纠偏方治疗,对照组采用奥扎格雷钠针治疗,对比疗效。结果疗效情况治疗组总有效率71.9%,对照组总有效率66.7%,两组疗效经统计学有显著性差异(P<0.05)。自拟中药纠偏方在改善患者凝血功能及血液流变学方面与西药治疗无明显差异(P>0.05)。结论自拟中药纠偏方在改善临床症状方面优于纯西药治疗,值得临床推广。
作者:马文娟;李江涛 刊期: 2013年第25期
目的通过对骨科大手术后深静脉血栓的观察,探讨研究对于骨科大手术后深静脉血栓形成的预防以及护理方法。方法随机收集2011年6月至2012年7月100例接受骨科大手术治疗后出现深静脉血栓的骨科患者,将100例患者随机分为对照组及观察组,其中,对照组50例,手术后采用常规护理;观察组50例患者手术后采用更全面的护理干预。结果在全部100例患者中,观察组50例患者经全面护理干预后,手术治疗的成功率明显高于对照组普通护理结果。同时对照组患者并发症少,住院时间少,满意度高。结论全面护理干预有利于于骨科大手术后出现深静脉血栓患者的手术结局有积极作用。有利于患者的身心健康,患者满意度高,值得临床积极采用并推广。
作者:闫俊贤 刊期: 2013年第25期
医院实行多方位、多层次人才培养模式,即制订多方位、多层次人才培养计划、加强学科带头人队伍的培养、重点人才实行“导师制”式培养、鼓励中青年骨干攻读博士学历、学位、加强职称聘任前进修、强化住院医师规范化培训、抓好医务人员“三基三严”培训和考核等方式,加强医务人员的培养,并取得了一定成效,使医院的学术地位明显提升、科研成果斐然、医疗质量和技能明显提升,并在人才培养过程中体会到,人才培养是一个长期的过程,需要医院领导层的高度重视、需要加入投入,才能使人才培养取得成效。
作者:徐德武;戴娟 刊期: 2013年第25期
唐氏综合征(DS)是临床上常见的一种人类染色体疾病,该病突出表现为先天性智力低下,患儿体格发育和智能发育均受影响,严重的甚至致残和致死,目前尚无有效的治疗办法。因此,早发现早诊断、及时干预终止妊娠显得非常重要,所以做好唐氏综合征的产前筛查是优生优育、避免DS患儿出生的唯一办法,本文介绍近年来孕妇唐氏综合征产前筛查的临床应用方法,并对目前常用的筛查方法进行综述。
作者:李群珍;黎秋波;罗宇迪;张炬光;邓国生;朱玲玲;周华;张宁 刊期: 2013年第25期
目的本研究主要就胆心综合征患者的临床治疗情况展开分析讨论,以此来为此类患者的临床治疗提供参考依据。方法选择我院2011年11月至2012年11月所收治的36例胆心综合征患者作为研究对象,利用随机数字法将其均分成对照组与观察组,对照组的患者仅行胆囊切除术,观察组患者在对照组的基础上给予胆总管探查,比较两组患者的治疗效果。结果两组患者的治疗总有效率存在明显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在对胆心综合征患者进行临床治疗时,不仅要对患者的病情进行准确的评估,而且还必须通过手术解除患者的胆囊梗阻情况,并对患者的原发病进行积极有效的治疗,以此来改善患者的预后情况,提高其术后生存质量以及生活质量。
作者:杜颖;刘卫英 刊期: 2013年第25期
目的探讨急诊内科昏迷的常见病因,提出针对昏迷病因进行的临床急救对策。方法回顾性分析了我院2003年6月至2008年6月收治的241例急诊内科昏迷患者的临床资料,对昏迷患者的病因进行分析研究,统计出不同病因昏迷患者所占的构成比及抢救成功率与病死率,了解年龄、性别、昏迷程度及病因等因素与患者昏迷预后的相关性。结果昏迷的病因所占构成比较大的是心脏停搏(17.01%)、脑出血(16.18%)、大面积脑梗死(13.69%)。241例患者终抢救成功者190例,成功率为78.84%。抢救失败死亡的51例,病死率为21.16%,占前三位死亡的是心脏停搏为30例,脑出血6例,脑梗死5例。性别、年龄及病因与昏迷死亡的无统计学意义,而昏迷程度与患者死亡呈正相关,中、重度昏迷的患者病死率为32.47%,显著高于轻度昏迷患者的病死率1.14%(P<0.05)。结论中重度昏迷病死率高,除了针对不同病因所致的昏迷进行病因治疗外,还应该保护脑细胞的功能,提高脑复苏的成功率,降低中重度昏迷患者的病死率。
作者:朱明辉;胡广奋;黎靖麟 刊期: 2013年第25期
目的探讨糖尿病肾病患者的护理干预对策以提高糖尿病肾病患者的生命质量,减少或延缓终末期肾功能衰竭的发生。方法对2012年我科收治的62名糖尿病肾病患者进行心理饮食用药等方面的护理干预。结果病情好转55例,无明显改善6例,死亡1例。结论加强对糖尿病肾病患者的护理干预,对糖尿病肾病患者的治疗起到积极作用。
作者:王茜 刊期: 2013年第25期
我院药房工作中存在的问题并不是新话题,但是基层医疗机构药房普遍存在的毛病。在医药飞速发展的今天,以农村和社区为主的基层是我国卫生工作的重点和难点,是疾病防控的薄弱环节,一些实在问题得不到改善,这与当代医药学发展不相匹配。基层药房直接服务于广大的农村和社区患者,调剂工作看似简单却与患者安全、合理用药息息相关。如何降低调剂风险,关键是提高药学人员的素质修养,专业技术水平和责任心。
作者:严霞 刊期: 2013年第25期
目的探讨小儿手足口病传染、治疗、预防等情况,为临床治疗提供可靠的依据。方法本次共抽取2012年5月至2013年5月,在我院接收治疗的40例患儿资料,对其手足口病症状及治疗情况展开分析。临床治疗前,先对40例初步诊断观察,弄清病况后提出针对性的治疗方案。结果经诊断,本次40例均为小儿手足口病,所有患儿症状表现复杂,且少数患儿为被传染者。临床重点采取抗感染治疗措施,终治疗效果显著,病况对比差异性明显(P<0.01)。结论小儿手足口病病况复杂,临床需综合治疗。
作者:陈源红 刊期: 2013年第25期
目的探讨闭合复位股骨三合一髓内钉内固定治疗老年人股骨粗隆间骨折疗效。方法对我院2010年8月至2012年12月采用闭合复位股骨三合一髓内钉内固定治疗老年人股骨粗隆间骨折25例患者的临床资料进行回顾性分析,探讨其治疗效果。结果所有患者均顺利完成手术治疗,25例患者骨折全部愈合,术后有深静脉血栓形成2例,经对症治疗逐渐好转。本组无内固定物失效、近端螺钉切割股骨头、髋内翻及股骨骨折发生。结论此种治疗方法有利于患者的功能恢复,大大提高了老年股骨粗隆间骨折患者的生存率及生活质量,是一种理想的治疗方法,值得临床推广。
作者:何勇 刊期: 2013年第25期
目的通过对本地区放射工作人员职业健康检查结果分析,了解放射工作人员的健康状况和存在的问题。方法按卫生部《放射工作人员职业健康管理办法》规定的检查项目,采用临床检查和实验室检查方法对本地区255名从事放射工作的人员在指定的专业机构进行职业健康检查,并对体检结果进行分析。结果临床检查异常人数142人,占受检人员数的55.7%,其中以眼科疾病(晶体混浊、白内障等)检出率高,异常检出率为48.2%,其他项目异常检出率依次为:肝胆B超9.4%、血压6.7%、心电图5.5%、胸片4.3%。实验室检查异常人数121人,占受检人数的47.5%,各项目异常检出率依次为:WBC减少12.9%、尿常规异常11.8%、RBC减少7.5%、PLT减少6.7%、HGB减少6.3%、肝功能异常5.9%、肾功能异常3.5%、WBC增加1.2%。不符合国家放射工作人员健康标准的受检人数占受人员总人数的7.8%。结论本地区放射工作人员已经受到不同程度的职业健康危害,应进一步加强放射工作场所的防护和人员健康的管理,以确保放射工作人员的职业健康与安全。
作者:王占成;马晓莉;官玉琴;许晶晶 刊期: 2013年第25期
目的通过关节镜监视下行复位内固定治疗胫骨髁部骨折,分析其分型及有效治疗方法。方法采用AO分型、X线特征和关节镜下,将42例胫骨髁部骨折患者进行分型,在关节镜监视下复位治疗,采用螺栓、钢丝拉力螺钉内固定。结果通过对患者长达4年的跟踪治疗观察,患者均无伤口和关节内感染,无关节疼痛、粘连和不稳定问题,术后2个月患膝活动能力恢复正常,其中40例患者伤口愈合,2例患者拆线后1个月部分钢丝外露。以HSS膝关节评分标准,其临床效果高于87分。结论采用胫骨髁部骨折分型方法对关节镜下治疗胫骨髁部骨折有积极意义,而关节镜下治疗胫骨髁部骨折可达到微创、高效标准。
作者:张洪涛;朱鹤飞;胡守力 刊期: 2013年第25期
目的探讨时间管理对提高手术室工作效率的影响。方法对我院实施手术室时间管理的方法及效果进行回顾性分析,观察组实施前(2011年1月至2012年1月)与实施后(2012年1月至2013年1月)手术时工作效率及满意率等相关情况。结果2011年手术量8271台,2012年手术量8786例,2012年手术量较2010年增加6.23%;2011年首台手术切皮准时率49%;2012年首台手术切皮准时率93%,2012年手术室首台手术切皮准时率明显高于2011年(P<0.05);2012年医护人员对工作的满意度评分均明显高于2011年(P<0.05)。结论手术室时间管理可提高手术室工作效率、规范医护人员工作行为,值得借鉴采用。
作者:谢双 刊期: 2013年第25期
目的进行危机管理在临床护理管理中的应用分析。方法对医院内存在的护理管理类危机详细的进行综合分析,深入剖析其成因、环节、表现等方面,在医院的日常工作里,充分的把危机管理与医院的护理管理相结合,对其临床效果进行分析。结果院内患者对医院服务的认可度在加入危机管理后显著提高,护患之间的矛盾和纠纷也有所减少,充分改善了护患之间的关系。结论在医院的临床护理工作中加入危机管理,对院内的管理有着积极的促进效果,值得在临床加以推广应用。
作者:唐吉莲 刊期: 2013年第25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