学术投稿

降钙素原监测在ICU病房多重耐药菌感染患者应用中的评价

郭君洛;张敬芝;王亨;王泽

关键词:降钙素元监测, ICU病房, 多重耐药菌, 感染, 应用
摘要:目的:分析降钙素原(PCT)监测在ICU病房多重耐药感染患者中的应用效果。方法选择ICU多重耐药菌感染患者120例,随机均分为观察组和对照组,对照组实施常规抗生素治疗,观察组在抗生素治疗中介入PCT监测。对比分析两组的抗生素使用情况、以及结束治疗后的炎性反应水平。结果观察组的抗生素使用天数以及各时间内的抗生素使用率均显著低于对照组,且结束治疗后患者的IL-6、白细胞计数以及CPR(C反应蛋白)均显著低于对照组,P均<0.05。结论降钙素原监测可指导ICU多重耐药菌感染的抗生素治疗,促进ICU合理使用抗生素,有利于患者的治疗和预后,值得推广应用。
中国医药指南杂志相关文献
  • X线片及CT扫描尺规测量辅助椎弓根钉植入的临床分析

    目的:探讨术前X线片及CT扫描尺规测量对于临床椎弓根钉置入的重要意义。方法对我院2010年2月至6月期间收治的58例胸腰椎骨折患者采取的后路椎弓根螺钉棒系统手术进行了回顾性数据分析。结果58例患者术中置入的螺钉全部都位于椎弓根内,且大都与椎弓根轴线相重合,所选螺钉粗细长短合适,未出现因椎弓根破裂、螺钉长度、粗细或位置不当引发术后并发症。结论 X线片及CT扫描,对于提高临床胸椎椎弓钉置入的准确性及安全性,进而降低手术风险具有重要意义。

    作者:李东风;李先启;王书沛 刊期: 2013年第26期

  • 胸部侧卧水平前后位片在肺底积液X线诊断价值的探讨

    目的:探讨胸部侧卧水平前后片在判断肺底积液诊断中的临床价值。方法回顾性分析拟似94例经临床、超声检查证实的肺底积液的病例,分析其胸部侧卧水平前后位片,立位片、侧片图像上形态学表现。结果94例立位胸片显示双膈顶影上移和左、右膈顶上移分别为10和38例:形似“横膈”阴影的高点在外侧1/3处有39例;立位侧位胸片示形似“横膈”的后部呈轻度向上凹而止于后胸壁,肋膈角度变钝38例;侧卧位水平前后位于左或和右侧肺野外带腋侧显示液平影86例,无液平影8例(膈顶粘连)。结论胸部侧卧水平前后位片对显示肺底积液影有重要的诊断价值,操作简便,经济实惠,可为临床(特别是农村基层医院)治疗提供重要的诊断信息,具有广泛的实用性和重要的社会效益价值。

    作者:杨伟昌;黎燕飞;孙培芳;王金铃 刊期: 2013年第26期

  • 银屑病性关节炎的心理分析与护理对策

    目的:探讨银屑病性关节炎患者(PA)的心理特点及相应护理对策。方法经Zung氏焦虑、抑郁自评量表调查61例PA患者心理状况,并将其分为两组,对照组30例,进行常规护理;观察组31例,进行心理护理干预。结果入院时两组61例患者均有焦虑、抑郁情绪,焦虑症状100.0%,抑郁情绪100.0%。出院时两组SAS标准分、SDS标准分均明显低于入院前(P<0.05),且观察组降低更明显(P<0.05)。结论 PA患者普遍存在焦虑、抑郁情绪,加强对患者的心理行为护理对缓解患者焦虑、抑郁具有重要意义。

    作者:王蔚;孙硕;高淑新;宋丽娟 刊期: 2013年第26期

  • 加强基础与临床研究进一步提高肛肠外科的诊治水平

    进入21世纪,我国医疗技术取得实质性的进展,期间肛肠外科诊治在新理论、新技术的带动下,对一些长期存在争议的观点有着全新的认识,并对该病的治疗有了革命性的突破。现今,肛肠动力学被广泛应用于治疗肛肠疾病中,同时全直肠系膜切除手术的应用,极大地降低了手术后直肠癌复发率和并发症发生率。尤其在提高患者生活质量的大浪潮中,TME手术治疗正广泛应用国内各大中型医院,为患者带来福音。笔者立足肛肠动力学和相关医学理论,结合国内肛肠外科诊治的新研究现状,探讨加强基础与临床研究进一步提高肛肠外科诊治水平。

    作者:李君川 刊期: 2013年第26期

  • 神经外科各种引流管的护理体会

    目的:探究分析神经外科各种引流管的护理效果。方法选取我院在2011年5月至2012年4月的87例神经外科脑室外引流患者的临床资料,回顾性分析对患者进行各种引流管的护理效果。结果神经外引流术是医学界中神经外科普遍采用的一种急救手段,能将患者体内多余的积液及血液排出体外。结论加强对于患者术后护理可以有效的提高患者临床治疗效果,恢复患者神经功能,降低患者并发症出现率,对于进行神经外科手术治疗的患者具有极其重要的临床意义,有利于患者早日康复。

    作者:周美娜 刊期: 2013年第26期

  • 论护理实习生带教中临床路径式教学法的应用

    目的:研究分析临床路径式教学法在临床护理实习生带教中的运用效果。方法把70名护理实习生随机分为对照组和观察组,对照组应用传统的临床带教方法,观察组应用临床路径式教学方法。对两组护理实习生的各项成绩和实习生对教学方法的满意程度进行比较。结果在对两组护理实习生出科后的考核成绩以及对带教方法的满意程度进行比较后发现,对照组明显低于观察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1)。结论应用临床路径式教学法可以有效的提高临床护理教学成效,使临床医护人员更好的掌握理论知识和操作技能,避免了在护理中出现事故,并且运用这种方法可以调动实习生的兴趣,提高实习生的主动性,为日后的临床工作打下了良好的基础。

    作者:汪小莹 刊期: 2013年第26期

  • 护士语言规范在临床中的应用

    语言是人与人之间沟通的桥梁,在护患沟通过程中起着重要的作用。规范、文明的语言是建立良好护患关系的重要载体与工具,有利于减少或避免护患纠纷,提高患者对护理工作者的信任度和满意度,是当今实施人性化护理的重要举措。笔者结合临床工作体会,探讨护士在接待、护理患者中使用的语言及其对患者的影响,以强化护理工作者的语言规范意识,在临床工作中自觉运用文明、规范的语音,塑造良好的自身形象,提高护理水平和服务质量。

    作者:古富美 刊期: 2013年第26期

  • 免疫抑制剂治疗慢性肾病并发重症肺炎的疗效观察

    目的:探讨免疫抑制剂治疗慢性肾病并发重症肺炎的临床疗效。方法选取我院在2010年10月至2013年1月收治的72例慢性肾病并发重症肺炎患者使用免疫抑制剂治疗的临床资料进行回顾性分析。结果治愈的患者占62例,治愈率为86.1%,从病原菌构成分析,革兰阴性杆菌感染率为65.3%,革兰阳性球菌感染率为15.3%,巨细胞病毒感染率为11.1%,真菌感染率为8.3%,病原菌总体的耐药性比较高。结论免疫抑制剂应用于治疗慢性肾病并发重症肺炎有多种病原菌,在临床治疗中应该给予重视。

    作者:周卫民 刊期: 2013年第26期

  • 妊娠合并子宫肌瘤的临床相关研究

    目的:探讨妊娠合并子宫肌瘤患者在剖宫产术中同时行子宫肌瘤剔除术的安全性及可行性相关研究。方法选取我院2010年4月至2012年11月收治的79例妊娠合并子宫肌瘤患者在剖宫产术中同时行子宫肌瘤剔除术作为观察组,同时选取同期正常剖宫产患者79例患者为对照组。分析两组患者术中出血量、术后48h出血量、恶露干净时间、术后并发症等情况。结果观察组患者术中出血量、术后48h出血量、恶露干净时间、术后并发症等与对照组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妊娠合并子宫肌瘤患者在行剖宫产术中同时行子宫肌瘤剔除是安全可行的。

    作者:董莹;李帮钰 刊期: 2013年第26期

  • 28例产褥期精神病患者的临床诊治分析

    目的:研究产褥期妇女出现精神疾病的原因、临床特点以及相应的防治措施。方法选择28例产褥期出现精神病的患者,对其临床资料进行分析,采取有效的治疗措施后,观察其临床治疗效果。结果经过心理治疗、药物治疗以及对症治疗等措施后,24例患者痊愈或者临床症状明显改善,4例有所缓解。结论经研究发现,本病多发生于育龄期妇女,患者多有家族史、性格内向或者病前负性生活的情况,临床表现多种多样,对其进行心理治疗、药物治疗及对症治疗,临床效果较为显著,短期内可看到疗效,有效的预防产褥期精神病的出现,这得到了医务工作者及社会的广泛关注。

    作者:徐淼 刊期: 2013年第26期

  • 妊娠期的营养管理

    营养是为了维持正常生理、生化、免疫功能,以及生长发育、新陈代谢和修补组织等生命现象而摄取和利用食物的综合过程。母体营养是胎儿生长发育的物质基础,适宜的孕期营养,直接关系到胎儿和婴幼儿体格和智力的全面发展。改革开放20多年来,我国孕妇的营养状况已经得到根本改善,单纯由于经济原因导致的孕妇营养不良明显减少,而营养过剩却越来越多。近年来,成人疾病胎儿起源学说的成立,提示孕期营养不均衡与胎儿成年以后慢性疾病的发生关系密切[1-4]。因此,妊娠期营养与保健正日益受到各方关注。

    作者:马莉;修霞 刊期: 2013年第26期

  • 丹红注射液联合生长抑素治疗高脂血症性急性胰腺炎的疗效观察

    目的:探讨丹红注射液联合生长抑素治疗高脂血症性急性胰腺炎的效果。方法回顾性分析2009年1月至2012年12月本科室收治的40例高脂血症性急性胰腺炎患者的临床资料。将40例高脂血症性急性胰腺炎患者分成2组,治疗组20例,对照组20例。2组均予生长抑素治疗及常规综合治疗;治疗组除上述治疗外加用丹红注射液20mL加到5%葡萄糖250mL静脉滴注;每日一次;疗程5~10 d;观察2组疗效。结果治疗组5 d后轻症患者症状及体征缓解时间、血、尿淀粉酶转阴时间明显快于对照组,差异有显著性(P<0.05)。结论丹红注射液治疗高脂血症性急性胰腺炎可加快临床症状、体征的缓解,缩短病程。

    作者:刘栋 刊期: 2013年第26期

  • 老年心力衰竭伴心律失常的治疗

    目的:探讨老年心力衰竭伴发心律失常治疗。方法非药物治疗及药物治疗。结果心力衰竭时伴发的心律失常可诱发或加重心力衰竭,是导致老年心力衰竭患者死亡的重要原因之一。结论在治疗心力衰竭伴心律失常时需综合分析、全面考虑,行综合治疗。

    作者:刘洋;陈焱 刊期: 2013年第26期

  • 儿童支原体肺炎的诊断和治疗

    目的:探讨儿童支原体肺炎的诊断和治疗方法。方法对2007年1月至2011年12月,我科收治20例儿童支原体肺炎患儿,根据其临床表现、诊治过程,进行分析。结果20例儿童支原体肺炎完全治愈,疗程长达1个月。结论儿童支原体肺炎临床表现多种多样,应全面掌握疾病的临床特征,及时分析其原因,早期诊断、早期应用敏感抗生素治疗,阿奇霉素、适当应用肾上腺皮质激素及丙种球蛋白治疗。确保支原体肺炎患儿的身体健康。

    作者:张振洲 刊期: 2013年第26期

  • 基层医院实施优质护理服务过程中的问题分析及对策

    2010年卫生部下发关于印发《医院实施优质护理服务工作标准(试行)》的通知,2011年又下发了《深化优质护理服务工作方案》的通知,并作为2011年公立医院改革的重点工作。我院根据卫生部及省市的文件精神,也为了在全院广泛开展“三好一满意”(三好即服务好、质量好、医德好,一满意即群众满意)活动,于2011年4月开始率先在外科的三个病房实施优质护理服务活动,半年后又相继增加了2个病房,目前实施优质护理示范病房覆盖率超过60%。现将实施过程中存在的问题及措施总结如下。

    作者:安鲜花 刊期: 2013年第26期

  • 腹腔镜下成功抢救十二指肠球部穿孔合并休克1例报道

    1病例报告患者女性,63岁,因反复恶心,呕吐,5d加重伴剧烈腹痛1d,意识不清4h于2012年12月13日11:10入院。既往有十二指肠球部溃疡病史10年。高血压病史9年,高血压达210/100mmHg,口服降压药。脑梗死病史9年,遗留左侧肢体活动欠灵活。入院前5d,无明显诱因出现恶心,呕吐,呕吐物为胃内容物,有咖啡样物,无胆汁,无发热。于当地医院诊断“胆囊炎”,静点药物(具体不祥)治疗,症状无好转。入院前1d,进食后突然出现剧烈腹痛,难以忍受,高声喊叫。腹痛持续约8h,不能进食,周身大汗。入院前4h,家人呼之无反应。急送当地医院。当地医院要求患者家属转诊我院治疗。家属将患者送往神经内科门诊,考虑“休克,泛发性腹膜炎,消化道穿孔”?静点升压药后收入普外科。发病来,精神萎靡,进食少,大便正常。近1d尿少。入院查体:脉搏测不到,血压测不到。四肢湿冷。意识模糊。慢性消耗性病容。双侧瞳孔等大同圆约3.0mm,对光反射灵敏。双肺呼吸音粗糙。心率134次/分,心音弱,A2>P2。腹部平坦,未见胃肠型及蠕动波。全腹压痛,反跳痛及肌紧张,腹肌呈板样强直。肝浊音界消失。移动性浊音阳性。肠鸣音消失。未引出病理征。腹部穿刺:抽搐淡黄色液体。急查血常规:WBC 13.85×109/L,中性细胞比率80%,RBC 2.69×1012/L,Hgb94 g/L。床头超声:腹腔积液。心电图:窦性心动过速,心肌缺血。临床诊断:休克,泛发性腹膜炎,消化道穿孔,冠心病,缺血性心肌病,脑血管病后遗症期。入院后,立即予吸氧,扩容,抗休克,抗炎,监测生命体征等抢救治疗。血压逐渐升至130/80mmHg后,行急诊腹腔镜下探查术抢救治疗。术中探查见:腹腔内肝旁,右侧结肠沟,脾窝及盆腔内可见大量淡黄色炎性渗液,并见食物残渣。见右肝叶,膈面有脓苔覆盖较明显,与周围组织粘连。探查胃体前壁,胃窦部未见异常,见十二指肠球部前壁约有1.0cm穿孔,周边充血,水肿。吸除炎性渗液,肝脏,胆囊,结肠,阑尾,小肠等脏器未见异常。术中诊断:十二指肠球部穿孔,腹腔大量积液。决定行腹腔镜下十二指肠球部穿孔修补术。洗净腹腔内脓苔,胃内容物,炎性积液。用生理盐水加庆大霉素反复彻底冲洗腹腔。放置防腹腔粘连液。于盆腔、穿孔修补旁及脾窝各放置引流管一枚。术中顺利。术后患者安返病房。术后生命体征平稳。术后第2日查血生化:ALT 588U/L,GGT 9U/L,AST 328U/L,TP 44/L, ALB 23g/L,GLB 21g/L。BUN 20.6mmol/L,CR 279μmol/L。HDL-L 0.68mmol/L,LDL-L 0.34mmol/L,CHO 1.6mmol/L,TG 0.62mmol/L。术后第2日,腹腔引流出淡黄色液体共约200mL。生命体征平稳,排气。腹腔引流液逐渐减少,至术后第5日,无明显引流液流出。拔出腹腔引流管。术后第2日开始输注人血白蛋白。排气后进食流食。抗炎,扩容,对症治疗。患者术后第3日下床活动。术后第9日。无不适主诉,生命体征平稳。出院。腹腔镜下影像见图1。

    作者:刘志利;聂殿金;孙倩 刊期: 2013年第26期

  • 50例中药面膜配合治疗痤疮的疗效观察

    目的:根据观察50例中药面膜配合治疗临床痤疮疗效,总结临床治疗经验。方法将50例痤疮患者随机根据自愿分为观察组和对照组各25例。对照组基础治疗,口服维胺酯胶囊25mg,3次/d,阿奇霉素分散片0.25g,1次/d,连续服用4周,口服加减龙胆泻肝汤。观察组在对照组基础上应用自制中药面膜,治疗时间两组均4周。结果对照组的25例患者痊愈15例,显效4例,有效3例,无效3例,总有效率为88%。观察组的25例患者痊愈18例,显效3例,有效3例,无效1例,总有效率为96%,明显优于对照组。结论我科治疗痤疮在口服维胺酯胶囊和阿奇霉素分散片的基础上配合加减龙胆泻肝汤治疗临床疗效较好,但是痤疮多发于青年人,单从身体角度治疗,面部大多会留下色素沉着、痤疮坑等,采用自制中药面膜能消除痤疮遗留的色素,使皮肤变得细嫩有光泽,起到美容效果,未发现明显的不良反应,值得临床推广。

    作者:张展 刊期: 2013年第26期

  • 硝苯地平联合卡托普利治疗老年原发性高血压168例临床疗效

    目的:探究硝苯地平联合卡托普利治疗老年原发性高血压的临床疗效。方法选取自2009年8月至2012年8月期间收治入我院心内科进行治疗的老年原发性高血压患者168例,随机分为两组。其中对照组84例患者给予硝苯地平口服,10mg/次,3次/d,每隔2d增加一次剂量,大至20g/次,2次/d;治疗组84例患者给予和对照组相同剂量的硝苯地平口服的同时,给予卡托普利口服,12.5mg/次,3次/d,假若血压没有变化,则在3~7d后将剂量增大至25mg/次,并以此剂量维持服用。两组患者在治疗期间均须停用一切可能引起机体血压变化的药物,治疗8周后观察比较两组患者的治疗效果。结果两组患者均有一定的疗效,治疗组临床效果评定总有效率为89.3%,对照组治疗后临床效果评定总有效率为65.5%,治疗组总有效率高于对照组,组间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两组患者在治疗过程中均未出现严重并发症和明显的不良反应。结论硝苯地平联合卡托普利治疗老年原发性高血压的临床效果优于单纯应用硝苯地平的治疗效果,同时还有助于内皮功能的改善,联合利用的疗效确切,值得在临床上加以推广运用。

    作者:佘丽娟 刊期: 2013年第26期

  • 疼痛量表在农村疼痛患者中的应用和护理管理

    目的:探讨疼痛量表在农村疼痛患者中的应用和护理管理。方法对268例疼痛患者疼痛量表临床应用和护理管理进行探讨。结果268例疼痛患者疼痛初始量化分级平均为2.55级。经规范止痛治疗后,疼痛量化分级:24h平均为0.57级、48h平均为0.34级、72h平均为0.24级、一周后平均为0.15级。重度疼痛止痛处理后30min量化分级为0.83级。24h疼痛缓解率:完全缓解142例,占52.99%;部分缓解102例;轻度缓解21例;无效3例。结论疼痛量表能直观地反映患者疼痛变化过程、疼痛部位及性质,同时对疼痛的治疗和护理干预具有很好的指导作用。

    作者:陈晓红;吴芳;胡秋英 刊期: 2013年第26期

  • 肺癌患者的围术期护理

    肺癌是中国北方常见的一种恶性肿瘤,手术是该病的常用治疗手段之一。为促进术后患者早日康复,降低术后并发症的发生,护理人员必须针对患者的实际情况,在围术期有计划、有目标地施行心理护理、康复护理和生活指导,达到有效改善患者的身心状况,提高手术成功率,减轻患者的经济负担的目的。现将肺癌患者的围术期护理措施介绍如下。

    作者:陈淑芹;马丹 刊期: 2013年第26期

中国医药指南杂志

中国医药指南杂志

主管:国家卫生和计划生育委员会

主办:中国保健协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