学术投稿

土家族中小学生体成分的分析

石慧娟;黄大元;王鹏;龚兴牡;熊健;梁成青

关键词:体成分, 皮褶厚度, 土家族
摘要:目的:了解土家族中小学生皮褶厚度和体成分的发育规律和特点。方法抽样测量1865名土家族中小学生体质量、肱三头肌位、肩胛下角位、髂前上棘位和小腿腓位皮褶厚度,分析皮褶厚度随年龄的变化特征,利用长岭方程和Brozek公式估测体成分。结果男生皮褶厚度变化趋势相对平缓,女生的皮褶厚度则呈持续上升,且同一部位各个年龄段皮褶厚度女生均高于男生,12岁开始,男女各部位皮褶厚度均有显著差别。各个年龄段,体密度男生高于女生,体脂比女生高于男生,除6~9岁组,男女生体脂肪均有差异。6~11岁瘦体质量女生和男生相差不大,13岁以后瘦体质量男生明显高于女生。结论调查结果符合男女生青春期的生长发育特征,土家族族中小学生皮褶厚度和体成分发育状况存在性别和地区差异。
中国医药指南杂志相关文献
  • 乳腺癌患者化疗诱导闭经对预后的影响分析

    目的:对接受化疗的乳腺癌患者出现诱导闭经现象对预后影响进行分析。方法选取我院2011末至2013年2月收治的10例乳腺癌患者,对其进行手术后辅助化疗,对化疗后的情况进行记录、分析患者的月经状况、复发以及闭经情况。结果有6例(60.00%)患者出现闭经(CI A),其中2例(20.00%)恢复,4例未恢复。闭经的发生、恢复和患者的年龄有关。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化疗会造成卵巢功能损害,致使绝经前乳腺癌患者发生闭经;针对不同乳腺癌患者体征,采取不同方法治疗,方能取得良好治疗效果。

    作者:李晨曦 刊期: 2013年第30期

  • 干燥综合征起病下的系统性红斑狼疮的临床分析及预后研究

    目的:对干燥综合征起病下的系统性红斑狼疮的临床分析以及相应的预后效果进行分析探讨,为今后的临床诊治工作提供可靠的参考依据。方法抽取在2010年1月至2013年8月间我院收治的干燥综合征起病下的系统性红斑狼疮患者45例和同期非干燥综合征起病下的系统性红斑狼疮患者50例,分别定义为观察组和对照组,对这两组患者的临床资料展开对比分析。结果两组患者男女比例、系统性红斑狼疮发病年龄、病程以及相应等临床表现等均存在明显差异(P<0.05);其他相关实验室检测结果与预后结果差异均存在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干燥综合征起病下的系统性红斑狼疮患者发病年龄较晚,病情较轻,患者临床表现与非干燥综合征起病下的系统性红斑狼疮患者比较存在明显差异,预后效果较好,值得临床给予关注。

    作者:孟庆防 刊期: 2013年第30期

  • 老年慢性硬膜下血肿合并血小板减少的治疗探讨

    慢性硬膜下血肿(Chronic Subdural Hematoma,CSDH)系颅脑损伤超过3周以上始出现症状,位于硬脑膜与蛛网膜之间,具有包膜的血肿[1]。CSDH患者以老年人居多,部分患者有长期高血压、脑梗死,心脏病或糖尿病等慢性疾病史,服用某些药物后,由于疾病、药物的作用,可使大约25%的老年患者出现轻度或无症状的血小板减少。本病头伤轻微,起病隐袭,临床表现无明显特征,早期诊断困难[2]。对于慢性硬膜下血肿的治疗意见已基本一致,一旦出现颅内压增高症状,首选方法是慢性硬膜下血肿钻孔引流,其操作简单、安全,疗效满意,复发是主要并发症。手术前如合并血小板减少应尽可能纠正至血小板正常,这样既能降低手术风险,又能减少血肿复发。

    作者:唐超;韩和平 刊期: 2013年第30期

  • 凝血因子对脑出血患者的预后判断价值

    脑出血(ICH)是我国临床常见病,以其较高的病死率及伤残率引起国内外专家的广泛关注,其再次出血是临床神经功能恶化的主要原因,严重影响患者的预后。早期凝血因子的异常是造成二次出血的危险因素之一,也是当前国内外研究的重点课题。本文从部分凝血因子的生物学特点、在脑出血早期的变化及意义进行阐述,以期能够为脑出血的临床用药,及其预后判断评估提供参考。

    作者:王庆波;张俊义 刊期: 2013年第30期

  • 培训助产士专业化技能操作的体会

    目的:更有效地培训新上岗助产士的专业操作技能。方法通过选拔高职的助产士进行专职带教,在带教过程中总结培训方式方法。结果在专职带教过程中得到有效、快速的培训方式。结论对新上岗的助产士需要规范其培训流程和方法,以便其快速熟练掌握产科基础理论知识和产科各项技能操作的技巧。

    作者:陈晓敏;汪卫华 刊期: 2013年第30期

  • 宫腔镜子宫内膜电切术与米非司酮治疗功能失调性子宫出血的临床效果分析

    目的:研究分析宫腔镜子宫内膜电切术与米非司酮治疗功能失调性子宫出血的临床效果。方法选取我院于2011年9月至2012年11月收治的87例功能失调性子宫出血患者,将其随即划分为两组,对照组47例患者接受米非司酮治疗,治疗组40例患者接受宫腔镜子宫内膜电切术治疗,对比两组患者的临床治疗效果。结果两组患者实施治疗后,两组患者的不同时期月经改善情况对比无明显差异,对比无统计学意义(P>0.05),治疗组治疗前后PRL、P、LH、FSH对比无明显差异,对比无统计学意义(P>0.05),对照组各项指标均出现不同程度的下降,其中P下降显著,对比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采用宫腔镜子宫内膜电切术对功能失调性子宫出血患者实施治疗,方便有效,对患者造成的创伤小,治疗效果显著,值得在临床医学中推广使用。

    作者:靳世敏;杨庆岚;杜丽坤 刊期: 2013年第30期

  • 艾普拉唑治疗老年十二指肠溃疡的临床分析

    目的:研究分析艾普拉唑治疗老年十二指肠溃疡临床治疗效果。方法选取我院于2012年1月至2013年2月收治的82例老年十二指肠溃疡患者临床资料,将其按照治疗方法划分为两组,其中对照组39例患者接受雷尼替丁治疗,治疗组43例患者接受艾普拉唑治疗,对比两组患者的临床治疗效果以及不良反应发生情况。结果两组患者实施治疗后,治疗组治疗总有效率为97.7%;对照组治疗总有效率为79.5%,两组患者治疗总有效率对比,治疗组显著优于对照组,对比有统计学意义(P<0.05),两组患者实施治疗后,治疗组根除率为94.32%,对照组根除率为78.46%,两组根除率对比,治疗组显著优于对照组,对比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采用艾普拉唑治疗老年十二指肠溃疡,其疗效显著,患者可快速恢复健康,不良反应少,可有效改善患者生命质量,值得在临床医学中推广使用。

    作者:谢常红 刊期: 2013年第30期

  • 观察痰热清联合头孢呋辛钠治疗老年人肺气肿感染的疗效

    目的:本文就痰热清联合头孢呋辛钠治疗老年人肺气肿感染的疗效进行了系统的分析和探讨。方法将2010年5月至2012年5月之间我院收治的100例老年肺气肿感染患者随机分为观察组和对照组,两组患者各50例。针对对照组患者给予头孢呋辛钠治疗;针对观察组患者给予头孢呋辛钠治疗的基础上加用痰热清治疗,对两组患者的疗效进行分析和对比。结果观察组患者治疗的总有效率90%明显优于对照组患者治疗的总有效率68%,两组之间的差异显著,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痰热清联合头孢呋辛钠联合治疗老年人肺气肿感染的效果十分明显,使患者的病情得到了有效的缓解和控制,有效的减少和降低了肺气肿感染的发生率,提高了患者的生活质量,值得大力推广。

    作者:车维东 刊期: 2013年第30期

  • 探讨生物反馈治疗对伴有高血压焦虑症患者的降血压作用

    目的:探讨生物反馈治疗对伴有高血压的焦虑症的降血压、进而较好的缓解焦虑的作用。方法选取我院在2012年1月至2013年1月期间门诊及住院收治的56例伴有高血压的焦虑症患者,将其按照治疗方法分为观察组和对照组,对照组患者给予常规方式对病情进行控制,观察组则给予生物反馈治疗方式对病情进行控制,比较两组患者的治疗效果及HAMD、SAS评分。结果观察组患者总有效率(92.85%)明显高于对照组患者(67.86%),比较具有显著差异(P<0.05);同时观察组患者SAS评分及HAMD评分明显低于对照组患者,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给与伴有高血压的焦虑症的患者给予生物反馈治疗,可有效的控制患者血压水平,同时患者焦虑情况也得到显著改善,该方法值得临床广泛的推广及应用。

    作者:梁春生;闻荣海 刊期: 2013年第30期

  • 奈达铂、卡铂联合氟尿嘧啶同期放化疗治疗中晚期鼻咽癌的不良反应对比

    目的:比较分析奈达铂或卡铂联合氟尿嘧啶同期放化疗治疗中晚期鼻咽癌的不良反应。方法收集中晚期鼻咽癌患者56例,随机分为A组和B组各28例,A组予以奈达铂联合氟尿嘧啶化疗,B组予以卡铂联合氟尿嘧啶化疗。结果 A组的治疗总有效率为92.9%,显著高于B组的82.1%(P<0.05);A组的重度不良反应率显著低于B组(P<0.05)。结论奈达铂联合氟尿嘧啶进行同期放化疗用于治疗中晚期鼻咽癌的疗效以及不良反应率方面均显著优于卡铂。

    作者:李冰;司勇锋;覃扬达;张政 刊期: 2013年第30期

  • 加强分析前检验质量管理促进检验与临床良性互动

    促进检验与临床的良性互动,提高医院的整体医疗质量水平是本文研究的出发点和目的,也是当前检验医学与临床医学的研究任务。本文主要探讨通过知识宣教,建立并健全工作考评制度等各种有效手段,来加强分析前检验质量管理,以期能够有效地促进检验与临床之间的良性互动,使临床检验的质量得到显著提高,同时也从整体上提高医院的医疗质量水平。实验证明,通过加强分析前检验质量管理,确实可以有效的促进检验与临床的良性互动,提升临床的检验质量。

    作者:利小斌 刊期: 2013年第30期

  • 节育器异位的超声诊断

    目的:探讨宫内节育器异位的超声诊断价值。方法对比分析我院自2009年1月至2012年12月经手术证实的132例节育器异位患者的经腹超声(TAS)与经阴道超声(TVS)资料。结果节育器异位的检出敏感度,在TAS与TVS无明显差异;但节育器异位位置的精确度上二者差异具有显著性(P<0.05),TAS符合107例(准确率81.1%),TVS符合130例(准确率98.5%)。结论 TAS与TVS均能用于宫内节育器异位定性诊断;但经阴道超声对宫内异位的节育器位置精确度较经腹超声更精准。

    作者:冯静 刊期: 2013年第30期

  • 腹腔镜胆囊切除的护理

    目的:总结腹腔镜胆囊手术(以下简称LC)患者围手术期的护理经验。方法回顾我院1年内LC患者的临床护理方法。结果了解患者病情,掌握并发症处理原则是做好围手术期护理的重要保证。结论 LC切口小、住院时间短、并发症少、痛苦小、经济负担轻、腹腔内脏器所受干扰小、加强观察和护理可确保疗效。

    作者:贾雪 刊期: 2013年第30期

  • 选择性动脉灌注化疗治疗中晚期消化道肿瘤的临床分析

    目的:探讨经皮介入选择性动脉灌注化疗与全身静脉化疗治疗中晚期消化道肿瘤,在药物毒性反应、住院费用、患者接受度、住院天数的差别。方法 A组经股动脉介入选择性动脉灌注化疗,B组经前臂浅静脉输液化疗,A、B组两组均采用FOLFOX方案化疗,28d/周期。结果胃肠道反应,选择性动脉灌注化疗A组是20%左右,全身静脉化疗治疗B组60%~100%;白细胞减少,A组是20%,B组是60%;平均住院天数,A组是6d,B组是12d;平均住院费用,A组多余B组200~400元;A组全部完成选择性动脉灌注化疗疗程,B组是80%完成,12%部分完成,有2例因副反应大患者拒绝在化疗。结论选择性动脉灌注化疗毒副反应小,费用不高,术后恢复快,患者易于接受,这种化疗方法优于全身静脉化疗。

    作者:任元弟;宁力;聂忠禄 刊期: 2013年第30期

  • 急性脑梗死患者全程优质护理对策分析

    目的:探讨急性脑梗死患者全程优质护理的对策。方法选取我院自2010年1月至2011年1月收治的94例急性脑梗死患者,随机将其分为护理组和常规组,各47例,给予常规组患者常规护理,给予护理组患者全程优质护理,对两组患者的护理满意度、并发症发生率、住院时间进行对比。结果护理组患者的护理满意度为95.7%,常规组患者的护理满意度为83.0%,护理组明显高于常规组,P<0.05;护理组患者的并发症发生率为4.3%,常规组患者的并发症发生率为19.1%,护理组明显低于常规组,P<0.05,护理组患者的平均住院时间明显低于常规组P<0.05。结论给予急性脑梗死患者全程优质护理有助于缩短患者的住院时间,降低并发症的发生率,并能提高患者的护理满意度,改善护患关系,临床效果显著,值得推广和应用。

    作者:王功花 刊期: 2013年第30期

  • 食管静脉曲张患者行套扎术治疗的临床护理

    目的:研究分析食管静脉曲张患者行套扎术治疗的临床护理效果。方法选取我院于2011年7月至2013年2月收治的78例食管静脉曲张患者,对其临床治疗中的临床护理过程进行回顾性分析,将其随机划分为两组,其中对照组35例患者接受常规护理,观察组43例患者接受综合性护理,对比分析两组患者的治愈率、住院时间以及患者的护理满意度。结果两组患者实施治疗护理后,观察组治愈率显著优于的对照组,对比有统计学意义(P<0.05);观察组患者住院时间段短于对照组患者住院时间,观察组患者护理满意度为100%,对照组患者护理满意度为28(80%),两组患者对比差异显著,对比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在食管静脉曲张患者行套扎术治疗中,对患者实施有效的临床护理,可有效改善患者的临床病症,值得在临床医学中推广使用。

    作者:隋福荣;王晓燕;许静波 刊期: 2013年第30期

  • 环境护理联合连续性血液滤过对严重烧伤致MODS的临床价值

    目的:分析环境护理联合连续性血液滤过对严重烧伤致MODS的临床价值。方法选择在本院接受治疗的严重烧伤致MODS患者作为研究对象,随机分为常规治疗的对照组及环境护理联合连续性血液滤过治疗的观察组,比较两组患者的生命体征差异。结果观察组患者接受治疗后的平均动脉压、经皮脉搏氧饱和度明显高于对照组患者,心率、体温明显低于对照组患者。结论环境护理联合连续性血液滤过可以有效优化患者的各项基本生命体征,改善病情。

    作者:韩菲;黄蕾;高媛媛 刊期: 2013年第30期

  • 基层医院职业暴露的原因分析及防范措施

    目的:了解我院医务人员职业暴露发生的主要原因,提出干预措施。方法对我院2011年1月至2012年12月间发生的22例职业暴露案例进行分析。结果2年间我院共有22例医务人员发生职业暴露,其中护理人员16例,占72.7%;医师5例,占22.7%;保洁员1例,占4.6%。拔针后针头处置不当、穿刺、伤口接触和他人意外刺伤是职业暴露发生的高危环节。结论医护人员是职业暴露发生的高危人群,医院应强化职业暴露培训与教育,重视自身防护,提高操作技能,大限度降低职业暴露的发生。

    作者:刘卫华;严剑;沈选彬 刊期: 2013年第30期

  • 中药黄芪的药理作用及临床应用效果观察

    目的:探讨中药黄芪的药理作用及其临床应用效果。方法回顾性分析我院应用中药黄芪的临床资料,观察其临床效果。结果中药黄芪在治疗心肌梗死、心力衰竭、脑血栓、糖尿病肾病等方面具有独特作用,疗效明显。结论中药黄芪具有增强细胞免疫功能、抗辐射及抗感染等作用,值得临床研究和应用。

    作者:吴清平 刊期: 2013年第30期

  • 舒适护理在手术室整体护理中的应用

    目的:探讨舒适护理在手术室整体护理中的应用,开展整体护理后手术患者对医疗护理的满意度。评估舒适护理对手术患者的影响。方法选择我院普外和骨外进行手术治疗的患者301例,随机分为观察组(干预护理组)151例,观察组在整体护理基础上采取舒适护理。对照组(传统整体护理)150例,比较2组患者的舒适度和满意度。结果观察组满意度,舒适度均高于对照组。结论舒适护理提高了手术患者生理、心理等方面舒适度,提高了患者满意度。舒适护理在手术室整体护理中具有重要作用。

    作者:陈福安 刊期: 2013年第30期

中国医药指南杂志

中国医药指南杂志

主管:国家卫生和计划生育委员会

主办:中国保健协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