郭光霞
目的:对小儿咳嗽变异性哮喘的护理分析。方法对2010年2月至2013年3月来自我我院的60例小儿咳嗽变异性哮喘的患儿为研究对象,对患者随机分组,对急性期的患儿给予沙丁胺醇和布地奈德雾化吸入,患儿在缓解后给予布地奈德吸入治疗。观察组的患儿在此基础上进行强化护理。对所有的研究患儿随访半年,观察两组患儿的复发率和总有效率差异。结果与对照组的患儿相比较,观察组的总有效率要比常规组的高,对患儿随访期间观察组的复发率也较低。两组患儿的结果比较有显著的统计学差异(P<0.05)。结论对咳嗽变异性哮喘的患儿在治疗期间进行强化护理干预能够提高患儿的治疗效果,防止患儿复发,有积极的临床意义。
作者:殷梅 刊期: 2013年第30期
重症哮喘患者发作时喘憋极度困难,被迫端坐位,张口呼吸,大汗淋漓,精神紧张,口唇发绀,双肺呼吸音极低,心率常增快>120次/分以上,由于患者采取被迫体位再加上体液大量丢失,造成血流缓慢、血液淤积,很容易并发肺栓塞,如果并发肺栓塞则喘憋进一步加重,应用支气管扩张剂及大剂量肾上腺皮质激素等治疗症状无明显改善[1],甚至应用呼吸机辅助通气缺氧症状也难以纠正,常常被误诊,延误治疗甚至危及患者生命,我院收治2例该类患者,现报道如下。
作者:马金卫;杜海莲;张海津 刊期: 2013年第30期
目的:了解分娩过程中突发出现子宫内翻的临床表现及抢救处理措施。方法回顾性研究分析子宫内翻的临床资料,同时结合第三产程表现情况,进行诊断和分析。结果对两例子宫内翻患者做出了正确的诊断,并积极抢救及经阴道手法复位成功。结论正确处理第三产程是预防子宫内翻的关键,早发现、早诊断,及时复位是治疗子宫内翻关键。
作者:伍献芬 刊期: 2013年第30期
目的:观察不同剂量去氢钩藤碱对MK-801所致的谷氨酸功能低下小鼠模型自主活动及探究行为的影响。方法昆明种小鼠66只分组,进行下述对照观察:①取30只为A组:观察去氢钩藤碱高、中、低剂量(2.6、1.3、0.75mg/kg)灌胃3d对昆明种小鼠自主活动和探究行为的影响;②取36只为B组:给予浓度为0.072mg/mLMK-801腹腔注射诱导小鼠自主活动增加,观察去氢钩藤碱各组对MK-801所致小鼠高活动性的影响。结果①A组:去氢钩藤碱各组与空白对照组比较,活动总路程差别不明显(P>0.05)。②B组:模型组与空白组比较活动总路程明显增加(18692.47±4108.67 vs 6893.08±1210.11,P<0.01),去氢钩藤碱各剂量组与模型组相比:活动总路程明显减少(9736.95±870.22,9396.5±1460.13,9416.05±1266.25vs18692.47±4108.67,P<0.05);中央区和周边区活动路程也有不同程度减少(P<0.05)。结论①去氢钩藤碱对正常小鼠自主活动和探究行为无影响;②去氢钩藤碱对MK-801所致的谷氨酸功能低下小鼠自主活动和探究行为的增高有下调节作用。
作者:肖凡;师建国;张燕;刘飞虎;袁方;杨春娟 刊期: 2013年第30期
目的:探讨产时持续全程胎心监护效果,并提出护理体会。方法2012年1月至2012年12月进入产房试产的低危孕妇420例为研究对象,按照随机分组的方法分为观察组和对照组各210例,其中观察组给予持续全程胎心监护,对照组给予间歇式听诊,观察两组妊娠结局。结果观察组剖宫产率明显高于对照组患儿的剖宫产率,差异有显著的统计学意义(P<0.01),而胎儿窘迫,新生儿窒息两组差异无明显的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对于高危孕妇应当持续全程胎心监护。
作者:项秀芳;黄洁 刊期: 2013年第30期
目的:探讨行右胸前外侧小切口治疗房间隔缺损的临床疗效。方法选取我院在2009年至2012年收治的房间隔缺损患者29例,所有患者均行右胸前外侧小切口治疗,其中行房间隔缺损直接缝合9例,补片修补17例,房间隔缺损合并部分型肺静脉畸形引流3例。结果术后随访6个月,所有患者心功能恢复良好,经X线检查,肺部纹理较术前明显减少,无心包腔和胸腔积液发生,且与同期进行的行右胸前正中切口的30患者比较,术后的引流量、体外循环的时间和心律失常的并发症均小于行右胸前正中切口的患者,且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行右胸前外侧小切口治疗房间隔缺损患者具有创伤小,痛苦少,且术后并发症少的特点,值得临床推广。
作者:刘兴华 刊期: 2013年第30期
目的:分析经鼻蝶显微切除垂体瘤的临床应用效果。方法选取本院收治的垂体瘤患者48例为研究对象,根据接受的治疗方法不同将所有患者分为常规治疗的对照组24例及经鼻蝶显微切除治疗的观察组24例。比较两组患者接受手术后的肿瘤体积、肿瘤残留、激素下降情况之间的差异。结果观察组患者接受治疗后的肿瘤体积减小程度和内分泌激素下降的比例均明显大于对照组患者(P<0.05)。结论经鼻蝶显微切除垂体瘤具有较高的肿瘤切除率,术后患者激素水平明显降低。
作者:杨国瑛 刊期: 2013年第30期
目的:观察丹参酮IIA磺酸钠治疗糖尿病下肢血管病变疗效。方法选择2型糖尿病下肢血管病变患者142例,随机分为两组。在常规应用口服降糖药物或胰岛素治疗的基础上,使用阿司匹林、甲钴胺、西洛他唑,治疗组加用丹参酮IIA80mg加入生理盐水250mL中静脉滴注,每日1次;对照组加用脉络宁20mL入生理盐水250mL中静脉滴注,每日1次,疗程均为2~3周。结果治疗组总有效率87.5%,与对照组比较差异均有显著性(P<0.05)。结论丹参酮IIA治疗糖尿病下肢血管病变是一种有效的方法。
作者:杨国旗 刊期: 2013年第30期
目的:研究分析健康教育式的临床护理路径对白内障患者康复效果的临床影响。方法选取我院于2012年2月至2012年9月收治的的500例白内障患者作为研究对象,并将其分成A组和B组,其中临床护理的250例患者为A组,常规护理的250例患者为B组,对比A、B组白内障手术后视力、并发症发生率和住院天数。结果 A组术后视力为(0.66±0.15),住院天数为(2.9±1.3),并发症发生率为1.9%, B组术后视力为(0.51±0.12),住院天数为(6.9±1.2),并发症发生率为9.2%,A组相比B组具有显著优势且P<0.05,具有统计学意义A、B组之间的对比差异P<0.05,对比具有统计学意义。结论对白内障患者进行临床护理路径,提高了白内障手术后患者视力、降低了患者手术后并发症发生概率,减少了住院天数,提高了护理人眼的职业素质,提高了患者对术后护理的满意度,值得推广。
作者:王玉兰 刊期: 2013年第30期
盐酸氨溴索为目前临床上常用的化痰药,随着对其药理作用的不断研究,现广泛应用于临床多个领域。本文从氨溴索药理机制、临床应用、不良反应三个方面进行阐述,为临床合理应用提供参考。
作者:易春霞 刊期: 2013年第30期
目的:探讨和分析孕期健康教育在妇产护理的价值。方法将我院此次收治的200例孕妇进行随机分组,分成试验组和对照组,每组各为100例;对照组:对孕妇进行常规的孕期保健;试验组:在对照组孕期保健的基础上,对孕妇进行糖尿病和高血压家庭健康教育等保健。结果经过保健之后,试验组孕期妇女所发生的妊娠期糖尿病妊娠期高血压以及剖宫产概率要明显低于对照组,差异显著,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对孕期妇女进行孕期健康教育保健,能够有效地预防和避免孕妇发生妊娠期高血压和糖尿病等疾病的发生,同时降低剖宫产概率,促进母婴的健康成长。
作者:魏本贤 刊期: 2013年第30期
目的:探讨呼吸内科老年患者实施优质护理的方法和效果。方法160例呼吸内科老年患者作为研究对象,按照就诊时间分为观察组和对照组。对照组实施常规护理,观察组实施优质护理。结果观察组护患关系,护理操作,护理沟通,健康教育和细节服务满意度均显著高于对照组(均P<0.01)。结论优质护理模式应用于呼吸内科老年患者,对于提高护理质量和患者满意度具有积极意义,值得临床考虑。
作者:李周轩;林焕英 刊期: 2013年第30期
目的:比较全胸腔镜下与右侧开胸小切口房间隔缺损修补术的治疗效果。方法成人房间隔缺损患者随机分为全胸腔镜组(28例)和右侧开胸小切口组(22例)。结果两组均无死亡。全胸腔镜组与右侧开胸小切口组体外循环时间分别为(125±41)min和(55±8)min(P<0.05);升主动脉阻闭时间分别为(34±16)min和(19±5)min(P<0.05);术后呼吸机辅助时间分别为(6.4±1.6)h和(6.8±1.7) h(P>0.05);术后胸液引流量分别为(102±20)mL和(133±28)mL(P>0.05),术后住院时间分别为(5.9±1.15)d和(5.8±2.1) d(P>0.05)。结论早期行全胸腔镜下房间隔缺损修补术较侧开胸小切口手术操作时间稍长,但患者术后恢复无差异。
作者:罗鸿;乔晨晖;张新;张伟华 刊期: 2013年第30期
目的:分析流动采血车上采血护士职业暴露的因素以及防控的对策。方法应用开放式问卷调查的方法,选择40名采血护士,对于在采血操作环节中出现的被针刺伤以及不适症状进行调查。结果被调查采血护士共计40名,受针尖刺伤人数为14人,职业暴露发生率35%。发生职业暴露后,采用相应的措施,没有人员受到上经血液传播疾病的感染。其他不适包括胃炎1人,头疼胸闷4人,妊娠妇女4人,流产1人,流产占妊娠的比例为25%。结论在流动采血车中,科学制定防护措施,按照执行操作规范,可以降低职业危害,保证采血的安全。
作者:徐辉 刊期: 2013年第30期
目的:探讨如何更好地开展手术室特色优质护理服务,为手术患者提供安全舒适高速有效的手术环境,和提供让手术患者和家属都满意的护理质量。方法实施从术前访视,术中关爱,术后随访的服务对象,从手术患者通过宽乐通信延伸到家属。结果经过开展延伸优质护理服务提升了手术室护士的整体素质,增强了护士与手术患者和家属的联系,增进了彼此的认知和理解。结论手术室将优质护理服务贯穿于手术全过程,既能保证手术的安全高效,有利于满足患者及家属整体需求,提高手术患者及家属的满意度。
作者:李惠卿;利惠洪;刘美好 刊期: 2013年第30期
目的:探讨基层社区高血压的健康教育的方法、内容及重要性。方法从高血压的目标健康教育人群,教育方式和教育方法三个方面探讨健康教育的重要性。结果随着患者对高血压相关知识的知晓率不断提高,高血压的控制率也明显提高,同时也可以有效减少相关心脑血管并发症的发生,有效改善患者生活质量。结论做好高血压患者的健康教育有着极为重要的意义,只有采取多样化、生动化的教育,才能够提高患者对高血压的认知程度,从而规范其服药及生活习惯,促进群众的健康。
作者:王传德 刊期: 2013年第30期
目的:分析对100例慢性湿疹患者进行中西医治疗的效果如何。方法选择100例慢性湿疹患者,将其随机分成两组,对照组进行西医治疗,观察组进行中西医结合治疗,然后观察两组的治疗效果。结果对照组的总治疗有效率是84%,观察组的治疗总有效率是96%,两组之间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对慢性湿疹患者进行中西医结合治疗的效果很好,因此值得在临床上推广使用。
作者:王瑞屏;郑璇 刊期: 2013年第30期
粒径<3μm的粉体称为超细粉体。现代科技的发展,促进了超细粉体技术的产生和发展。超细粉体由于具有体积极其微小的显著特点,它的扩散与渗透等物理性质相比其他粉末优势明显,可快速与其他物质紧密结合,而发挥独特作用。由于祖国丰富的传统中医药资源以及中药的独特疗效,引起了国内外广泛的关注,如何将现代技术与中国中医药相结合,以提高中药的疗效,乃至促进中药的发展,是目前的研究热点。粒径小易于吸收,高效且生物利用度高是中药发展的趋势,超微粉碎技术便是在这个背景下开发出来的。超微细粉技术与中药相结合,给传统中药带来了巨大的改变,因而具有广阔的发展空间和满足群众需要的能力。
作者:潘磊 刊期: 2013年第30期
目的:探讨辛伐他汀对维持性血液透析(MHD)患者氧化应激及微炎症状态的影响。方法选择80例尿毒症血透患者分为两组,单纯血透组和辛伐他汀治疗组患者各40例,观察治疗前后血清中丙二醛(MDA),超氧化物歧化酶(SOD)和血清总抗氧化物能力(T-AOC)等氧化指标以及血清C-反应蛋白、白细胞介素-6(IL-6)、肿瘤坏死因子-α(TNF-α)等炎症指标的变化。结果研究组给予辛伐他汀治疗后,患者MDA、CRP、IL-6和TNF-α较治疗前和对照组明显降低(P<0.05),SOD活性、T-AOC活性较治疗前升高(P<0.05),而对照组治疗前后各项指标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辛伐他汀能在一定程度上改善MHD患者的氧化应激和微炎症状态,且不良反应少,具有广泛的临床应用潜能。
作者:杨铁 刊期: 2013年第30期
目的:探究热毒宁注射液于各种溶媒里的稳态情况,通过实验观察分析其同头孢类抗生素配伍的注意事项,为临床用药提供依据。方法观察热毒宁注射液在0.9%氯化钠注射液、5%葡萄糖和10%葡萄糖3种溶媒里的形态、酸度、吸光强度、紫外光谱和微粒的不同;观察头孢拉啶、头孢呋辛酯和头孢他啶3种头孢类抗生素同热毒宁注射液配伍后的变化。结果热毒宁注射液在3种溶媒中形态无显著变化,微粒有增多,随着时间推移可降低。以5%葡萄糖和0.9%氯化钠注射液做溶媒酸度和有效成分均无明显改变,以10%葡萄糖做溶媒pH增加有统计学意义(P<0.05)。同头孢类抗生素配伍有生成物。结论热毒宁注射液与10%葡萄糖有配伍禁忌,0.9%氯化钠注射液和5%葡萄糖应注意微粒的增多,同头孢类抗生素有配伍禁忌。
作者:李国邦;唐祁平;杨全增 刊期: 2013年第30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