李海云;张鸣弟
目的:研究枸橼酸莫沙必利联合四磨汤在老年糖尿病胃轻瘫治疗中的临床应用价值。方法选取在我院诊断治疗的糖尿病胃轻瘫老年患者80例,随机将其分为观察组(40例)对照组(40例),两组一般资料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在对两组进行常规治疗基础上,给予对照组枸橼酸莫沙必利片治疗,给予观察组枸橼酸莫沙必利联合四磨汤治疗,观察两组胃排空时间、空腹血糖情况,比较两组治疗效果。结果与治疗前相比,两组胃排空时间、空腹血糖值均明显降低,差异显著(P<0.05);观察组下降程度更高,与对照组比较,组间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观察组治疗总有效率为97.5%,对照组为85%,组间差异显著(P<0.05)。结论枸橼酸莫沙必利联合四磨汤可增强糖尿病胃轻瘫患者的肠胃功能、改善患者症状与体征,且有助于维持血糖稳定,其在糖尿病胃轻瘫治疗中的应用价值较高,应进一步推广应用。
作者:谢翊;池锐忠;高立平 刊期: 2013年第32期
目的:探讨住院老年精神患者医院感染的原因及相应护理对策。方法对60岁及以上130例老年住院精神病患者所出现医院感染因素进行分析。结果130例患者中发生感染62例(人次)占本组患者的47.69%。结论老年精神患者是发生医院感染的高危人群,可能与生理因素、专科因素、环境因素、药物因素等有关。护理上应提供相应的护理措施。
作者:张建珍;赵惠英 刊期: 2013年第32期
目的:了解我院抗菌药物应用情况及趋势。方法统计、分析2009~2011年各类抗菌药物销售金额、用药频度(DDDS)。结果抗菌药物销售金额在逐年增加,但抗菌药物销售金额占药品总销售金额的比例在2011年大幅下降;头孢菌素类销售金额均占抗菌药物销售金额的55%以上,头孢菌素类及青霉类的DDDS排序一直居前三位。结论我院使用多的抗菌药物是头孢菌素类、青霉素类、碳青霉烯和其他β-内酰胺类,不合理使用抗菌药物的现象正在改观,需进一步加强抗菌药物临床应用管理,促进合理使用。
作者:王亚峰;马全明 刊期: 2013年第32期
随着新医改步伐的加快和深入,加强对药品采购与使用监管,降低患者的医疗费用,已逐渐成为当前医疗卫生行业的热点话题之一。本文将主要对药品采购与使用中新管理模式的建立与应用进行分析,以期能通过建立并完善新管理模式,推动医疗改革向更好更全面的方向发展,遏制在药品采购与使用中存在的不良现象,促进卫生事业的和谐健康发展。
作者:李旺芝 刊期: 2013年第32期
目的:观察神经内科护理指引体系在神经内科中的应用价值。方法选取2011年6月至2012年6月于本院神经内科进行治疗的156例患者为研究对象,将其随机分为对照组和观察组每组各78例,对照组以常规护理进行干预,观察组则以神经内科护理指引体系指导下的护理模式进行干预,然后将两组患者护理过程中的护理质量评估结果与患者对护理的满意程度进行比较。结果观察组患者护理过程中的护理质量评估结果明显优于对照组,患者对于护理的总满意率也明显高于对照组,P均<0.05,均有显著性差异。结论神经内科护理指引体系在神经内科中的应用价值较高,更有助于提升护理质量,且更受患者欢迎。
作者:焦坤;乔宏;吴志华 刊期: 2013年第32期
目的:探讨与观察腹腔镜治疗胆总管结石的临床效果。方法选取我院于2008年6月至2013年6月收治的胆总管结石患者96例,随机分成行腹腔镜治疗和开腹手术两组,每组分别为51例和45例,把两组患者进行手术后的情况、手术恢复的情况和发生并发症的概率等相比较。结果行腹腔镜组不论是手术当中的出血量还是手术之后的胃肠道恢复和住院时间都明显优于开腹手术组(P<0.05),而两组在手术之后的并发症、手术的时间以及取胆总管结石的成功率上比较差异没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与开腹手术相比较而言,腹腔镜手术的住院时间比较短、对患者的创伤小以及恢复的速度相对较快,值得临床推广。
作者:李苏明;邱培才;利民;邓伟均;章晓路;周志球;刘暄 刊期: 2013年第32期
目的:分析婴儿血小板血球仪计数假性增高的影响因素。方法选取108例血球仪检测血小板计数增高的婴儿,分别取其血液样本采用手工法血小板计数,对两种检测方法的结果进行比较,并分析原因。结果108例采用血球仪检测血小板计数增高的婴儿经过手工法血小板计数显示106例正常,只有2例为真性增高,两种方法血小板计数具有显著性差异。结论在对婴儿血液样本进行血小板计数时,当采用血球分析仪计数异常,需要分析其原因,若与临床情况不符,应采用手工计数法进行核对,以确保检验报告的准确性。
作者:王小燕 刊期: 2013年第32期
1病例报告患儿,女,6岁,因乏力、间断皮肤瘀点2年,于2012年3月15日入院,住院号1210322。患儿2年前感冒后出现皮肤黏膜瘀点、乏力、易疲劳,曾在我院门诊化验血常规发现轻度贫血、血小板减低,未重视。3个月前患者因血小板低于西安儿童医院(2012.1.17)行骨髓穿刺示:巨核细胞成熟障碍。服用地塞米松0.75mg,3次/日,服用2个月后减量为0.75mg,2次/日,服用至2012年3月15日,未见明显好转,故进一步来我院住院治疗。既往体健,查体:T 37.5℃,P 99次/min, R 20次/min,患儿神志清楚,精神欠佳,满月脸,皮肤巩膜无黄染,双下肢、前胸散有出血点,浅表淋巴结未触及肿大,心率99次/分,律齐,心音可,各瓣膜听诊区未闻及病理性杂音,腹软,肝、脾肋下未触及。实验室检查:HB 135g/L,RBC 3.35×1012/L,WBC 10.46× ;109/L、PLT 44×109/L,网织红细胞1.2%;末稍血片中可见幼红、幼粒细胞,红细胞脆性试验正常,血红蛋白电泳(pHS.6,醋酸纤维薄膜法)正常。骨髓检查:有核细胞减少,粒系增生活跃,占有核细胞的48.5%,以成熟细胞为主,少许细胞可见巨幼样改变,个别细胞存在核分叶过多现象。红系增生活跃,占有核细胞的8.5%,以中、晚幼红细胞多见,形态大致正常,成熟红细胞大小不等。全片未见巨核细胞,血小板散在减少。淋巴细胞未见异常。细胞化学及其它检查,骨髓铁染色:外铁(+++)、铁粒幼细胞65%,其中Ⅰ型32%、Ⅱ型13%,Ⅲ型1%,环铁粒幼细胞19%,铁粒幼细胞比率0.49(正常值0~0.22), MDS染色体检查:5p/5q-、7p11.1-q11、1/7q31、8p11.1-q11.1、20q12均呈阴性。骨髓活检:送检穿刺骨髓组织,基质出血,造血组织容量:>40VoL%,呈骨髓增生偏低下,脂肪组织增生,红系、粒系增生稍底下,两系中晚幼阶段细胞散在,可见小堆,全片仅见3个巨核细胞,其中一个为单圆核,淋巴细胞、浆细胞可见、嗜酸性细胞易见,未见纤维化。另见骨髓涂片1张,血性背景下见少量有核细胞。诊断:MDS,住院期间给予抗感染、保肝治疗,维甲酸小剂量治疗、继续小剂量激素使用,支持、对症治疗。经治疗后患者症状明显减轻。复查血常规:HB 56g/L,RBC 3.78×1012/L,WBC 9.48×109/L, PLT 76×109/L,患儿家属要求出院,后患者多次因发热于本科住院治疗,MDS表现越发明显,于2012.8.3于本院住院时行自身免疫抗体系列检查示:RNP/SM(+) SSA(+) Ro-52(+)核糖体P蛋白(+)考虑结缔组织病不排除。患者于2012.10月再次入院血常规示:再次复查骨髓,骨髓穿刺回报:骨髓增生明显活跃,G∶E=4.7∶1,粒系增生活跃,占有核细胞的63.0%,其中原加早占8.0%,以中、晚幼粒细胞多见,大部分细胞体积增大、染色质疏松有核浆发育不平衡,粒细胞有分叶不能(pelger-Huet)现象,亦可见过度分叶细胞。红系增生活跃,占有核细胞的15.0%,以中、晚幼红细胞多见,形态未见明显异常,成熟红细胞大小不等。全片共见巨核细胞446个,以颗粒型巨核细胞多见,产板巨减少,血小板散在可见,所见血小板部分体积增大,颗粒减少。单核细胞增多,可见幼稚单核细胞。淋巴细胞未见异常。血片:偶可见幼稚样单核细胞,血小板散在少见且体积增大、颗粒减少。患者出院1个月后复诊血象基本稳定,未再复诊,其后失去联系。
作者:毛正禄;任羽;葛繁梅 刊期: 2013年第32期
文章建立在双核架构OMAP平台设计方案的基础之上,就超声设备数字扫描变换在OMAP平台上的设计与实现方案进行了详细阐述与说明。
作者:刘灼涛 刊期: 2013年第32期
目的:分析注射用炎琥宁所致不良反应发生的一般规律及特点,促进临床安全用药。方法收集我院2010年至2011年报告的15例由注射用炎琥宁所致的不良反应病例进行回顾性分析。结果注射用炎琥宁所致的不良反应临床表现以皮肤过敏反应为常见,过敏性休克严重。不良反应发生率以1~10岁的幼儿高。结论临床医师应重视注射用炎琥宁的不良反应,尽可能避免或减少其不良反应的发生,确保患者用药安全。
作者:毕晓梅 刊期: 2013年第32期
目的:观察舒血宁注射液治疗不稳定型心绞痛(UAP)的临床疗效。方法将UAP患者82例随机分为两组,治疗组在对照组西医常规治疗基础上加用舒血宁注射液,1疗程后,分别观察两组心绞痛发作频率及硝酸甘油用量的变化;观察静息心电图改变情况。结果治疗组在总有效率、心绞痛被控制所需时间、改善异常心电图、减少硝酸甘油用量等方面均优于对照组(均P<0.05)。结论在西医常规治疗基础上加用舒血宁注射液对UAP的疗效优于单纯西医常规治疗。
作者:张春霞 刊期: 2013年第32期
目的:观察对子宫内膜异位症(EM)使用宫、腹腔镜联合治疗的作用。方法使用微创方法宫、腹腔镜联合方法治疗60例子宫内膜异位症患者,患者均因EM而发生不孕,根据患者EM病变程度分为三组,轻度组(Ⅰ~Ⅱ期)、中度组(Ⅲ期)和重度组(Ⅳ期),比较宫、腹腔镜联合治疗效果。结果60例EM患者使用宫、腹腔镜联合治疗总有效率达81.7%(49/60),轻度组有效率为95%(19/20),明显高于中重度组,P<0.05;轻度组无患者复发,复发率明显低于中重度患者15%和25%,P<0.05;轻度患者排卵恢复时间为(21.2±6.4) d,明显较中重度组短,P<0.05;12个月内患者受孕率高于第2年受孕率,并且轻度患者受孕率90%(18/20),高于中重度组,P<0.05。结论宫、腹腔镜对各期EM治疗效果肯定,集合微创手术所有优点,并且显著改善EM症状,提高妊娠率。
作者:赵丽春 刊期: 2013年第32期
目的:探讨在校大学生患病后心理特点及护理干预。方法随机抽取我院在2011年2月至2012年2月期间收治的126例在校大学生患者的临床资料进行回顾性分析,所有学生在治疗期间均给予心理干预护理,并在治疗过程中,仔细研究大学生患病后的心理特点,探讨解决措施,同时,对本组大学生患者心理干预护理的临床效果进行综合评价。结果通过在校大学生患病后心理护理,可以深切感受到大学生的心理问题,在护理过程中,大学生患病后所表现出来的心理特点主要有焦虑、恐惧、孤独、羞怯、依赖、自卑等,这些心理问题也严重影响到了学生的生理功能。结论通过对在校大学生患病后心理特点及护理干预,能够保持患者处于佳的心理状态,有利于大学生病情的好转。
作者:韩旭 刊期: 2013年第32期
目的:对于利用宫腔镜电切术治疗子宫黏膜下肌次瘤的临床效果及手术的安全性进行分析。方法选取37例于2005年3月至2009年7月在我院就诊子宫黏膜下肌瘤的患者,对其实施宫腔镜电切术,并分析其临床效果及手术的安全性。结果本案中37例患者手术进行得都很成功。在手术完毕后对患者进行了4~24个月的随访,无病发现象,手术成功率为100%。结论利用宫腔镜电切术治疗子宫黏膜下肌瘤具有良好的临床效果,并且手术安全性也非常高,在临床治疗中可广泛推广。
作者:骆川莉 刊期: 2013年第32期
目的:探讨护理干预对胃癌患者胃镜检查不良反应的护理效果。方法选择我院胃癌患者共100例,随机分为观察组和对照组。两组患者均实施相同的胃镜检查方法,对照组患者给予常规的胃镜检查护理干预,观察组患者实施综合性的护理干预。通过心电监护观察两组患者不同时刻的收缩压、心率及呼吸的改变情况。评定插管成功与失败。胃镜检查后调查患者对护理的满意程度,通过自设护理满意度问卷调查表进行。结果观察组在提交申请时、检查前15min、检查结束即刻的收缩压、心率、呼吸均低于同时刻的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观察组患者插管成功率高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观察组的护理满意度高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综合有效的护理干预有助于减少胃癌患者胃镜检查的不良反应,提高插管成功率,提高患者对护理的满意程度,护理效果显著,值得借鉴。
作者:杨萍;方琴 刊期: 2013年第32期
目的:分析胺碘酮与丹红注射液联合应用于治疗冠心病合并心律失常的临床疗效。方法收集冠心病合并心律失常患者84例,随机分为观察组与对照组,各组42例,观察组应用胺碘酮联合丹红注射液进行治疗,对照组单纯应用胺碘酮进行治疗,对比分析两组的临床应用效果。结果观察组的临床治疗总有效率为90.5%,显著高于对照组的78.6%;观察组的不良反应率为4.8%,显著低于对照组的16.7, P<0.05。结论胺碘酮与丹红注射液联合治疗冠心病合并心律失常疗效显著,药物不良反应较少,值得在临床中推广应用。
作者:何钰钏 刊期: 2013年第32期
目的:了解重庆市高新区剖宫产率,并探讨健康教育对孕产妇分娩相关知识、态度及行为的影响。方法采用随机对照的方法,将505例孕妇随机分成干预组和对照组,干预组进行产前健康教育,对照组不进行任何干预,产前产后各接受一次问卷调查。结果全院剖宫产率为65.0%(328/505),其中干预组56.0%(140/250),对照组73.7%(188/255)。不论是干预组还是对照组,在干预前后,知晓率均有很大提高,且干预后干预组明显高于对照组,差异均具有统计学意义(P<0.01);干预组60.8%(152/250)孕妇自然分娩意愿高于对照组47.5%(121/255),且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1);自然分娩组70.6%(125/177)孕期具有自然分娩意愿终选择自然分娩的孕妇比例高于剖宫产组45.1%(148/328),且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1)。结论健康教育课程对提高孕产妇分娩相关知识知晓率上具有很大的作用,对降低剖宫产率也有促进作用,且存在同伴教育的作用;孕期分娩意愿对终分娩方式的选择存在相关关系,但孕期的分娩意愿跟分娩相关知识的掌握程度呈正相关。故后期应加大健康教育的宣传力度,以期进一步降低全区剖宫产率。
作者:曾坪;邓兴书;黄金园;江素清;王贤玉;刘婷婷;张娅;王翔 刊期: 2013年第32期
膀胱镜检查是泌尿外科用于诊断及治疗泌尿系疾病的常用方法[1],膀胱镜检查的优点是影像清晰,可以直接观察膀胱内部情况,膀胱镜检查可以了解前列腺的大小,膀胱有无出口梗阻,膀胱颈有无抬高,狭窄等情况,同时了解膀胱内病变,确定有无结石,异物,肿瘤等,并能准确其位置,必要时可以对病变部位给予相应处理。膀胱镜是由电镜鞘,检查窥镜,处置和输尿管插管窥镜及镜芯组成,并附有电灼器,冷光源,剪开器,组织检查钳等附件。膀胱镜检查广泛运用于临床,它是一种侵入性操作,因部位敏感,需暴露,给患者带来很大压力,接受检查的患者普遍存在紧张,恐惧等不适心理,检查中及检查后均伴有尿道不适感,甚至有尿频、尿急、血尿、尿路感染发生[1],故护理配合对检查有着重要作用。2012年6月至2013年1月我院泌尿外科门诊诊疗中心对158例患者行膀胱镜检查,现将膀胱镜检查护理配合体会总结如下。
作者:唐正平;向军莲 刊期: 2013年第32期
科学技术的发展为人类带来了福音,在治疗不孕不育症方面,腹腔镜技术在妇产科的应用更是开辟了一条全新的治疗途径。妇产科宫腔镜、腹腔镜的应用使得患有不孕不育症的患者得到治愈的机会大大增加,而且宫腔镜、腹腔镜的使用也减少了患者检查的次数,减轻了患者的经济压力和痛苦。本文将结合目前临床上的具体例子,对宫腔镜、腹腔镜在不孕不育症治疗中的应用与效果进行分析。
作者:张黎 刊期: 2013年第32期
目的:探讨阻挡螺钉改善股骨干中下段骨折顺行交锁髓内钉固定的效果,同时比较股骨顺行交锁髓内钉和逆行交锁髓内钉固定在治疗股骨干中下段骨折时对膝关节功能影响的差异。方法回顾分析2009年6月至2012年6月股骨干中下段骨折患者共52例。其中使用股骨顺行交锁髓内钉结合阻挡螺钉固定组患者28例,而在该组内部分患者是一期手术即加用阻挡螺钉,另一部分患者是二期增加阻挡螺钉固定。对照组使用逆行交锁髓内钉未采用阻挡螺钉固定组患者24例。所有患者术后随访12~20个月,对骨折愈合后患者膝关节功能进行Merchant评分测定。结果采用顺行交锁髓内钉结合阻挡螺钉固定的患者随访时间内骨折全部愈合,恢复良好。其中,一期手术未采用阻挡螺钉的患者,在改为动力化固定并加用阻挡螺钉后骨折断端的稳定性明显得到了改善,骨折的愈合加速。逆行交锁髓内钉未采用阻挡螺钉固定组患者出现关节腔内感染1例,后经冲洗引流后好转。2例患者术后出现关节内游离体。4例在其随访时间内骨折未愈合。其中3例断端出现硬化骨不连,再次手术更换髓内钉,并进行滑槽植骨,加用阻挡螺钉;另1例内固定断裂后再骨折,改用LISS钢板固定并植骨。研究发现,逆行髓内钉未采用阻挡螺钉组,手术并发症发生率远高于前组。同时我们对骨折愈合后的患者膝关节功能行Merchant评分,发现两组患者膝关节功能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在治疗股骨干中下段骨折时,阻挡螺钉能改善顺行交锁髓内钉固定效果增加骨折断端固定的稳定性,促进骨折愈合。较逆行髓内钉固定相比,顺行髓内钉固定能避免对正常膝关节结构的破坏,保护膝关节功能,同时避免取内固定时膝关节的二次损伤。
作者:郑栋;徐南伟;刘瑞平;牛文利;赵公吟 刊期: 2013年第32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