宮鹏
目的:探讨冬病夏治法治疗寒型风湿病的临床效果。方法选取我院自2010年1月至2011年1月收治的54例寒型风湿病患者,54例患者均行冬病夏治法治疗,并对患者治疗前后的局部疼痛症状、畏寒、遇凉加重等症状评分进行比较。结果治疗前患者畏寒、遇凉加重等症状的总分为110分,治疗后总分为53分,治疗后明显优于治疗前,(P<0.05),治疗前患者局部疼痛症状总分为107分,治疗后总分为59分,治疗后明显优于治疗前,(P<0.05)。结论给予寒型风湿病患者冬病夏治法治疗可有效改善患者局部疼痛、畏寒、遇凉加重等症,临床效果显著,值得推广和应用。
作者:沈广珍 刊期: 2013年第35期
股骨颈骨折老年人多发,占全身骨折的3.58%,占股骨近端骨折的53%。中青年股骨颈骨折发病率较低,仅占全部股骨颈骨折的2%~3%[1]。车祸伤及高坠伤等高能量损伤是中青年股骨颈骨折的主要致伤原因,中青年股骨颈骨折后骨折不愈合率及股骨头坏死率很高。随着我国经济的快速发展,车祸伤及坠落伤相应的增加,中青年股骨颈骨折的发病率也有升高趋势。如何治疗股骨颈骨折术后股骨头坏死,尚是目前医学界的一道难题。目前的人工关节使用年限又不适合于中青年患者。而中青年是社会的中坚力量,扮演着重要的社会角色,担负着沉重的社会责任,创造着主要的经济价值。因此,中青年股骨颈骨折的治疗方法,正成为国内外骨科学者研究的热点之一。
作者:陈晓敏;涂华;汤亮 刊期: 2013年第35期
目的:研究分析任务驱动教学法在急诊胸痛教学中的应用。方法对2010至2012年急诊实习学生180名随机分为对照组与研究组,其中对照组只给予传统理论教学方法。研究组给予任务驱动教学法,并以传统教学法进行辅助教学,对两组学生进行考核,比较两组学生的考核成绩。结果研究组学生成绩考核明显高于对照组,其差异明显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对实习学生进行学习兴趣的调查,研究组学生学习兴趣及对胸痛复杂病因的认知程度明显高于对照组,其差异明显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采用任务驱动教学法进行即兴急诊胸痛教学能够明显提高教学质量,提高学生学习兴趣,提高学生的成绩,从而使学生熟练掌握胸痛的病因,值得在教学中广泛应用。
作者:黄涛 刊期: 2013年第35期
目的:探讨中西医结合治疗老年肺癌患者围手术期的呼吸道的护理对策。方法将122例老年肺癌患者随机均分为实验组和对照组,实验组给予中西医结合护理,对照组给予常规护理,观察并比较两组的临床疗效。结果实验组显效36(59.01),有效19(31.15),总有效率90.16%;对照组显效23(37.70),有效20(32.79),总有效率70.49%。实验组明显优于对照组,经统计学处理差异有显著性(P<0.05)。结论中医药能够改善老年肺癌患者的机体状况,调理肝肾功能,调补手术创伤,防治呼吸系统并发症,促进器官功能的恢复,延长患者的生存时间。
作者:孔丽梅 刊期: 2013年第35期
1临终关怀临终关怀是有组织的向临终患者及其家属提供一种全面的照护,包括医疗,护理,心理和社会等各方面。这是近代医学领域中新兴的一门边缘性交叉学科,是社会的需求和人类文明发展的标志,也称“安宁照护”。主要研究临床患者的生理,心理以及疾病各方面改变的特点。目的是提高患者的生命质量,消除或减轻病痛,排解心理问题和精神恐惧,从心理学,生理学,生命伦理学等的角度,对临终患者完善照护,这不仅体现维护患者的尊严,尊重患者的人格和权利,尊重患者的生命,而在一定程度上,还可以减轻家庭和社会的负担,使垂危患者在人生旅途的后一段过程中得到需要的满足,和舒适的照顾,做好善后工作,使逝者安息,生者得到安慰。
作者:薛福云 刊期: 2013年第35期
目的:交流医院临床药学工作经验。方法介绍我院临床药学工作经验。结果临床药师应认真做好临床药学的各项工作,主动深入临床,积极参与查房和会诊,配合医师提高医院的诊疗水平,为医院的发展做出应有的贡献。
作者:王艳梅 刊期: 2013年第35期
目的:研究 A 型肉毒素联合减张力压迫法在面部整形美容中的具体应用及其效果。方法案例分析法。回顾性分析我院近年进行整形美容患者110例,在进行常规围术期切口处理和术后应用 A 型肉毒素治疗的基础上,对照组55例不进行减张处理,研究组55例进行胶布减张处理,比较2组术后切口愈合情况及患者满意度。结果术后9个月,研究组治疗有效率85.5%明显高于对照组的65.5%(P<0.05),无效率14.5%则明显低于对照组的34.5%(P<0.01),2组均无 A 型肉毒素副作用、头痛、瘀斑等严重不良反应。结论 A 型肉毒素联合胶布减张压迫法,能够通过控制和减少局部肌肉活动来减轻局部张力,降低切口不良瘢痕的发生率,保证面部整形的效果,确保面部美观,提高患者治疗满意度。
作者:史迎军 刊期: 2013年第35期
目的:探讨分析复方野菊感冒颗粒的清热止咳作用。方法将大鼠随机分为5组,分别进行大鼠酵母发热试验和小鼠氨水致咳试验,观察大鼠的体温、咳嗽起始时间和咳嗽次数。结果复方野菊感冒颗粒可以显著抑制大鼠发热,明显延长小鼠咳嗽潜伏时间并减少咳嗽次数。结论复方野菊感冒颗粒具有明显的清热止咳作用,值得推广应用。
作者:郭娟 刊期: 2013年第35期
目的:探讨分析先夹板固定在静脉穿刺在烧伤患儿静脉输液中的应用价值及相应的护理措施。方法选取我院于2010年4月至2013年4月收治的156例接受静脉输液的烧伤患儿,将所有患者随机分为实验组与对照组,两组均为78例。对照组在输液时采用先静脉穿刺在夹板固定的输液顺序,实验组接受先夹板固定在静脉穿刺的输液顺序。对比分析实验组与对照组对输液的成功情况及患儿的配合程度。结果实验组静脉穿刺的成功情况要明显优于对照组(P<0.05);实验组患儿的配合率要明显高于对照组(96.2% vs 74.4%,χ2=17.009 P=0.000)。结论先夹板固定再静脉穿刺能够提高烧伤患儿在静脉输液时的依从性以及穿刺的成功率,值得推广。
作者:桑婧榕 刊期: 2013年第35期
目的:探讨妇科护理过程中患者隐私保护的方法。方法随机选取我院2012年4月至2013年5月收治妇科住院患者60例,采用调查问卷的方式了解患者对隐私的认知程度、泄露途径、泄露后的等。结果大部分患者对于隐私认知不足,患者认为的泄露途径均与医护人员有关,大部分患者在自己隐私泄露后觉有心理波动,半数患者选择以投诉、诉讼等手段处置这些问题。结论应加强对患者和医护人员的教育,采取加强病历管理等手段,避免患者隐私泄露。
作者:张萍 刊期: 2013年第35期
目的:探讨 Z350纳米复合树脂在前牙间隙修复中的应用效果。方法回顾性分析我院2008年1月至2011年8月间收治的117例(158颗牙)前牙牙间隙不超过6mm 患者的临床资料,所有患者均采用 Z350纳米复合树脂修复,随访2年观察修复效果。结果本组117例前牙间隙患者经 Z350纳米复合树脂修复后,疗效为优92例,良17例,差8例,疗效优良率为93.2%。其中5例患者治疗后因咬硬物导致修复失败,3例患者因牙周疾病导致修复失败。结论采用 Z350纳米复合树脂修复前牙间隙临床疗效好,符合外观美容的要求,患者可接受性高,值得临床进一步推广使用。
作者:尤静 刊期: 2013年第35期
临床实践教学作为医学教育的重要组成部分,具有规律的特殊性。我国对医学人才的培养所处的特殊历史发展时期,因涉及到相关法律建设存在的缺陷,临床实践教学常陷入必须进行却又可能违法的困境之中,由于其影响面广、影响程度深、法律风险大,对医学教育的发展造成了很大的负面影响,也损害了相关主体的权益。所以,从政策法规方面解决这方面的问题已是目前的形势所趋。
作者:彭奕华 刊期: 2013年第35期
目的:分析我院门急诊麻醉药品的应用情况,为麻醉药品的合理使用和科学规范管理提供参考。方法对我院2009年至2012年度门急诊麻醉药品的使用数量及销售金额进行统计、分析,计算每种药品的用药频度(DDDs)。结果我院麻醉药品使用较平稳,各年度DDDs 居前几位的是盐酸吗啡缓释片、盐酸羟考酮缓释片及芬太尼透皮贴剂。结论我院门急诊麻醉药品使用基本合理,但尚有少部分非肿瘤科医师在用法用量上使用不规范,应加强对这部分医师的培训。
作者:杨荣荣;袁如彩;王福贵 刊期: 2013年第35期
目的:探讨医源性胆管损伤的原因、诊断与治疗方法。方法回顾性分析我院2008年1月至2012年12月收治的30例医源性胆管损伤病例资料。结果胆囊切除术是引起医源性胆管损伤的主要原因;在术中、术后早期和术后晚期发现胆漏,肝、胆管损伤,胆总管断裂,肝外胆道狭窄,根据病情予以不同方法的治疗,经过1~4年的随访,总治疗有效率达93.3%。结论充分重视腹部手术,详细分析病情,提高外科手术技术水平,是防治医源性胆管损伤的重要措施。
作者:吴俊强 刊期: 2013年第35期
通过精液生精细胞检查,详细分析精液细胞,能够对抗精子免疫、精子发生、精子感染等进行全面了解,能够准确、及时的了解睾丸以及其他腺体的不同疾病。能够准确反映出患者睾丸生殖功能状态以及其他因素对睾丸的损害,以及其他多方面综合征,精液生精细胞检查在临床研究中,有非常重要的意义。
作者:李巍;张宝华;刘伟生 刊期: 2013年第35期
目的:探讨围手术期运用护理干预措施对子宫肌瘤腹部手术拔除导尿自行排尿的效果。方法选自我科2012年1月至2013年6月我科100例子宫肌瘤手术患者随机分成实验组和常规组,每组50例患者。并对两组患者实行不同的护理措施,对常规组的子宫肌瘤患者给予常规导尿处理,24h 后再拔除导管,对于实验组的子宫肌瘤患者于围手术期给予护理干预。后观察两组患者拔除导管后自行排尿后的效果,并进行记录、分析。结果实验组的子宫肌瘤患者经过围手术期护理干预,拔除尿管后自行排尿效果十分明显,高于常规组患者的自行排尿效果(P<0.05),具有统计学意义。结论对于子宫肌瘤患者,在子宫肌瘤手术前和手术后及时采用恰当的护理干预措施,有利于子宫肌瘤患者拔除尿管后自行排尿,增加了舒适度,提高了护理水平,得到了广大患者的欢迎,值得在临床护理领域进一步推广和发展。
作者:赵生英 刊期: 2013年第35期
近年来,随着计算机技术的快速发展,医院对信息的管理及实验室管理在很大程度上均实现低碳的无纸化管理,明显提高了工作效率和质量以及减少工作错误。病理分析在诊断疾病中具有重要价值,对患者治疗方案的选择具有重要的指导作用。但目前大部分医院对病理资料的存档及打印均采用手工方法,不仅增加了工作人员的工作量,而且也很难实现病理资源共享,对于患者的治疗产生不利影响。本研究探讨了无纸化管理在病理工作中的应用,以充分实现病理资源的共享,推动病理学专业向着科学化、自动化方向发展。
作者:余卫东;蔡育波;刘琼茹;方晓华;杨文丽 刊期: 2013年第35期
目的:探讨硝呋太尔制霉素阴道软胶囊治疗霉菌性阴道炎的临床疗效。方法选择我院自2012年1月至2013年1月收治的100例霉菌性阴道炎患者,随机分为观察组和对照组各50例,观察组给予硝呋太尔制霉素阴道软胶囊治疗,对照组给予制霉菌素治疗。结果观察组总有效率100%,对照组为70%。两组比较,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 <0.05)。结论硝呋太尔制霉素阴道软胶囊治疗霉菌性阴道炎,药物安全可靠,无毒副作用,便于患者接受,值得基层医院推广应用。
作者:毛荣华 刊期: 2013年第35期
目的:分析讨论急性药物肝损伤(DILI)临床特征与治疗措施。方法选取2010年7月至2013年7月于本院治疗的128例急性药物肝损伤患者,对其临床资料做回顾性分析,观察患者临床表现,讨论其病因和治疗转归,总结保肝药物应用,及急性药物性损伤的常见药物。结果128例急性药物性肝损伤患者的临床表现,均在7d 内有明显改善,谷丙转氨酶(ALT)降低50%,达好转标准。结论急性药物肝损伤患者停止应用相关药物后,愈合良好,其中,中药和抗结核药等较为多见,免疫抑制剂也较为常见,预防的关键为增强监测。
作者:郭换珍;冯铁柱;张专才;安纪红;孟江涛;倪文 刊期: 2013年第35期
目的:分析某卫生高职校女生的膳食状况,为本学校开展营养健康教育及改进学生膳食质量提供参考依据。方法根据随机群体抽样的方法,从该卫生高职校的在校女学生中随机抽取了543名学生作为本次调查对象。对本校食堂膳食供应情况采用记账结合称重的方法,对于调查对象三餐之外的饮食摄入情况采用24h 膳食回顾的方法进行调查。学生的膳食营养状况的评价按《中国居民膳食指南(2007)》及相关参考摄入量标准进行。结果平均每人每日能量、蛋白质、脂肪、碳水化合物的摄入量分别为1929.7 kcal、74.4g、42.5g、312.4g,提示能量摄入不足,三大产热营养素均达到参考摄入量标准。在维生素和矿物质中,除了维生素 B1、维生素 E、钙摄入不足,以及维生素PP 和钠摄入过多外,其他维生素和矿物质的摄入量均达到参考摄入量标准。三大产热营养素中脂肪的供能比例偏低。一日摄入的总能量中,早、中、晚三餐及零食分配的比例分别为23.6%、26.6%、29.6%、20.2%,三餐分配比例均低于推荐标准,而零食分配比例偏高。膳食中蛋白质主要来自于谷类(40.2%)和动物类(38.7%)食品,而铁主要来自于植物性食物(87.7%)。从各类食物摄入数量来看:仅谷物、大豆及豆制品、蛋类及饮水量达到《中国居民膳食宝塔》参考标准。结论该校女生各类食物摄入不均衡,三餐能量分配比例不合理,零食摄入过多,维生素和矿物质有的摄入量不足,有的摄入偏高。学校应重视学生的膳食干预措施,包括加强营养健康教育及改善学校食堂膳食的供应状况。
作者:贾兆国;曾金艳;徐艳 刊期: 2013年第35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