学术投稿

慢性肺心病急性感染加重期患者的临床治疗观察

曾桂珍;张俊

关键词:慢性肺心病, 急性感染加重期, 治疗, 临床效果
摘要:目的:探讨研究不同方法治疗慢性肺心病急性感染加重期患者的临床疗效。方法选取2010年9月至2012年9月在我院收治的慢性肺心病急性感染加重期患者76例,随机分为对照组和观察组,对照组患者给予吸氧、利尿和抗生素抗感染等常规治疗,观察组患者在常规治疗的基础上增加脉络宁注射液进行治疗,对比观察两种治疗方法的临床效果。结果对照组患者治疗的有效率为68.4%,观察组患者治疗的有效率为86.8%,观察组治疗的临床效果明显优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应用脉络宁注射液辅助治疗可明显改善慢性肺心病急性感染加重期患者的病情,提高了临床疗效,值得在临床上推广。
中国医药指南杂志相关文献
  • 某院抗菌药物的不合理应用分析及管理

    目的:分析我院抗菌药物不合理应用,加强抗菌药物管理。方法对我院部分科室抗菌药物存在的不合理应用抗菌药物情况进行分析。结果我院抗菌药物不合理主要存在选药问题、用药问题以及围手术期预防性使用抗菌药物问题。结论建立医院监管组织与制定管理规范、加强合理使用抗菌药物的培训、建立临床药师制,加强临床药师查房、加强临床微生物检测与细菌耐药监测工作。

    作者:彭进 刊期: 2013年第36期

  • 36例非脑卒中住院患者急发脑卒中的临床分析

    目的:分析非脑卒中住院患者急发脑卒中存在的危险因素,探讨发病机制,以提高非脑卒中住院患者可能发生脑卒中的相关认识和警惕性。方法回顾分析我院收治非脑卒中住院患者急发脑卒中病例36例临床资料。结果高龄因素存在发病率为80.6%,心血管疾病因素存在发病率为75%,其他存在因素为25%。结论高龄和心血管疾病住院期间急发脑卒中占主要危险因素,其他因素也不可忽视。

    作者:王明朋 刊期: 2013年第36期

  • 益气活血化瘀汤治疗盆腔瘀血综合征21例疗效分析

    目的:探讨益气活血化瘀汤对盆腔瘀血综合征的临床疗效。方法应用自拟益气活血化瘀治疗盆腔瘀血综合征21例。结果临床治愈12例,显效6例,有效3例,无效0例,总有效率85.17%;对照组22例,用复方丹参液和金刚藤糖浆治疗,临床治愈5例,显效7例,有效9例,无效1例,总有效率54.55%。治疗组与对照组临床治愈率比较有显著差异(P<0.05),说明治疗组疗效明显优于对照组。结论益气活血化瘀汤治疗盆腔瘀血综合征有显效。

    作者:张炜 刊期: 2013年第36期

  • 分析分层带教在急诊护理教学中的应用

    护理工作在医疗单位是保证患者康复的关键措施,同时也是对医疗护理人员的专业能力的考评的主要依据。本文通过对护士的专业能力,教育程度,工作经验以及相关的各方面的质量做了分析,系统地阐述了分层教学在护理教学和业绩中的重要性。

    作者:周舫 刊期: 2013年第36期

  • 舒适护理模式在ICU机械通气清醒患者中的应用

    目的:探讨舒适护理模式在ICU机械通气清醒患者中应用的效果,寻求较好的护理方式。方法实验组采用舒适护理方式,对照组采用常规护理方式。比较两组患者机械通气并发症发生率、住院时间以及护理满意率。结果实验组患者肺炎、压疮。抑郁焦虑等并发症均低于对照组患者。实验组患者住院时间短于对照组患者。实验组患者护理十分满意比率高于对照组患者,护理不满意比率低于对照组患者,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舒适护理在ICU机械通气清醒患者中可以有效降低并发症发生率,缩短患者住院时间,提高患者护理满意度,值得临床推广应用。

    作者:崔轮盟;郭永波;邵忠玲 刊期: 2013年第36期

  • 高效液相测定聚甲酚磺醛栓剂中四种相关物质的含量

    目的:建立用HPLC法测定聚甲酚磺醛栓剂中四种相关物质的含量。方法色谱柱为Diamonsil C18柱(150mm×4.6mm,5μm),检测波长为265nm,流动相为1%的乙酸铵溶液∶甲醇(90∶10)条件下测定m-甲酚-4,6-二磺酸铵、m-甲酚-4-磺酸铵,m-甲酚-6-磺酸铵;在检测波长为280nm,以1%的乙酸铵溶液:甲醇(70∶30)为流动相下聚甲酚磺醛二聚体铵,流速均为1.0mL/min,进样量5μL,柱温30℃。结果间甲酚-4,6-二磺酸铵、间甲酚-4-磺酸铵、间甲酚-6-磺酸铵与聚甲酚磺醛二聚体铵分别在0.0402~0.9636μg、0.0567~1.3608μg、0.0526~1.2624μg、0.0572~1.143μg范围内线性关系良好。间甲酚-4,6-二磺酸铵的线性方程为:Y=89806X+615, r=0.9999;间甲酚-4-磺酸铵的线性方程为:Y=112889X+1798,r=0.9997;间甲酚-6-磺酸铵的线性方程为:Y=136254X-2164,r=0.9997;聚甲酚磺醛二聚体铵线性方程为Y=259112X-3650,r=0.9994。各组分精密度,稳定性,重复性和回收率RSD均<3%。结论该法准确性和重复性好,可用于聚甲酚磺醛栓剂的质量控制。

    作者:李彬;陈幸;杨江;宁梓君 刊期: 2013年第36期

  • 理性看待阿托品试验

    目的:探讨阿托品试验结果对麻醉工作的影响及意义。方法选择3个术前窦性心动过缓的病例,在围术期应用阿托品试验过程中,分析其结果对诊断的参考价值及对麻醉中急于处理的指导。结果病例处理过程发现,仅凭阿托品试验作为窦性心动过缓的诊断是不够的、单一的,必须增加其它检验方法以明确诊断。结论阿托品试验对窦性心动过缓的诊断不全面,有必要细化。增加检测手段,有利于明确窦性心动过缓的性质、程度,从而选择佳的处理方案,避免麻醉过程中发生心血管系统的不良事件。

    作者:李也牧;张亚健 刊期: 2013年第36期

  • 生脉散联合瓜蒌薤白半夏汤加味辨证治疗冠心病效果的临床观察

    冠心病全称为冠状动脉粥样硬化性心脏病,是动脉粥样硬化病变导致冠状动脉狭窄、闭塞,影响冠状动脉循环,引起心肌缺血、缺氧的一种心脏疾病。该病属祖国医学之“胸痹”、“心悸”、“真心痛”等范畴,系心脉闭而不通,引起憋闷疼痛的病症。随着人民生活水平的提高,我国冠心病的发病率呈增长趋势,是一种威胁人类健康的慢性非传染性疾病。笔者采用常规用药的基础上,应用生脉散联合瓜蒌薤白半夏汤加味辨证治疗白城中心医院门诊中医科就诊的101例冠心病患者,获得较为满意的效果。现将结果报道如下。

    作者:刘华智 刊期: 2013年第36期

  • 铜绿假单胞菌注射液联合放射治疗乳腺癌术后复发的临床观察

    目的:探讨铜绿假单胞菌注射液联合放射治疗乳腺癌术后复发的临床疗效。方法对我院收治的60例乳腺癌术后复发患者,按照随机数字表法,分为观察组30例与对照组30例,分别进行铜绿假单胞菌注射液联合放射治疗与单纯进行放射治疗,对比二组患者疗效。结果观察组治疗后的局部控制率为96.67%,与对照组的73.33%相比,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观察组4例患者发生轻度发热,均自行缓解。结论对乳腺癌术后复发患者进行铜绿假单胞菌注射液联合放射治疗,能够有效提高局部控制率,不良反应轻微,产生的临床效果显著,值得临床推广。

    作者:柳晓咏;詹晓虹;刘爱莲 刊期: 2013年第36期

  • 个性化护理在改善精神病患者静脉输液依从性的效果观察

    目的:探讨个性化护理在改善精神病患者静脉输液依从性的效果。方法选取本院2012年1月至2013年1月期间我科收治的326例住院患者中60例有过输液治疗的精神病患者,随机分为观察组和对照组患者各30例,观察组实施个性化护理服务,对照组则为一般护理服务,两组均进行干预后2周静脉输液,比较两组患者静脉输液的依从性和护理满意度。结果观察组实施个性化护理后静脉输液依从性效果和患者满意度明显高于对照组,其比较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1)。结论实施个性化护理在改善精神病患者静脉输液依从性有着良好的效果,可大限度的改善疾病,有效增进护患关系。

    作者:田敏 刊期: 2013年第36期

  • 蛋氨酸合酶基因多态性对半胱氨酸水平及动脉硬化性疾病的影响

    蛋氨酸合酶目前是国内外研究的热点,它的多态性经研究表明与多种疾病相关,已经证实蛋氨酸合酶是半胱氨酸代谢途径中的一个关键酶,而后者在人体内的改变与动脉硬化关系密切,本文就蛋氨酸合酶的结构、生理功能、基因多肽性和对血同型半胱氨酸水平的影响机制及对动脉硬化性疾病的研究新进展做一综述。

    作者:温志国;杜丽苹;李彦州 刊期: 2013年第36期

  • 尤瑞克林联合低分子肝素钙治疗进展性脑梗死的临床疗效观察

    目的:探讨尤瑞克林联合低分子肝素钙治疗急性进展性脑梗死的疗效及安全性。方法将急性进展性脑梗死患者84例随机分为治疗组(42例)和对照组(42例)。两组基础治疗相同,治疗组采用尤瑞克林0.15 PNA单位,加入0.9%生理盐水100mL,日1次静脉滴注,30min内滴完,疗程为14d,低分子肝素钙注射液0.4mL,脐周皮下注射,1次/12h,共7d;对照组应用脑血管病防治指南常规综合治疗。两组于治疗前及治疗14d后分别进行神经功能缺损评分(NIHSS)及临床疗效比较。结果两组治疗后神经功能缺损评分均有下降(P<0.05),且治疗组与对照组相比,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尤瑞克林联合低分子肝素钙治疗进展性脑梗死疗效显著,安全可靠。

    作者:支娜 刊期: 2013年第36期

  • 穿支皮瓣与传统皮瓣移植术在手外伤中的护理干预

    目的:观察对比穿支皮瓣与传统皮瓣移植术在手外伤患者治疗中的护理效果。方法回顾性分析了我科自2008年2月至2012年6月收治的85例应用传统皮瓣移植术和穿支皮瓣移植术两种手术方法进行手部外伤修复治疗患者的临床资料,并对两种手术的恢复时间和护理效果进行对比分析。结果应用穿支皮瓣移植术的45例患者中,44例皮瓣成活,1例未成活,成活率为98%;应用传统皮瓣移植术的40例患者中,有2例皮瓣未成活,成活率为95%。结论应用穿支皮瓣修复手部创面,有效克服了传统皮瓣移植术对供皮区损伤大,患者需行二次断蒂手术住院时间长的痛苦。供皮区皮损小,受皮区皮瓣美观,且利于活动,成活率高,手部功能正常,可使皮肤达到高效再造,值得推广。

    作者:李芳;胡新亚;皇甫红丽 刊期: 2013年第36期

  • 丙泊酚复合利多卡因对癫痫手术围拔管期应激反应的影响

    目的:观察丙泊酚复合利多卡因对癫痫手术麻醉苏醒围拔管期应激反应的影响。方法选择癫痫手术患者108例,随机分为两组,Ⅰ组:全麻苏醒拔管前静脉注射丙泊酚及利多卡因;Ⅱ组:生理盐水安慰剂组。手术结束前5min,Ⅰ组患者静脉注射0.5mg/kg丙泊酚+1mg/kg利多卡因;Ⅱ组:静注等容量生理盐水做对照。结果Ⅰ、Ⅱ组患者在拔管时血压、心率均有升高,Ⅱ组拔管时血压、心率明显升高,Ⅱ组与Ⅰ组组比较差异有显著性(P<0.05);拔管前剧烈呛咳、躁动例数,Ⅱ组较多与Ⅰ组比较差异有显著性(P<0.05)。结论小剂量丙泊酚复合利多卡因可抑制癫痫手术麻醉苏醒拔管期应激反应。

    作者:李志华;马明轩;边晶;刘忠;马海民;杨树兴;杨会清 刊期: 2013年第36期

  • 蓝光毯治疗高胆红血素症的母婴床旁护理

    目的:观察母婴同室中蓝光毯治疗新生儿高胆红血素症的护理效果。方法选取我科从2012年3月至2013年9月我科出生的共97例患有病理性黄疸的新生儿进行母婴同室的蓝光毯治疗。观察母婴同室中蓝光毯治疗新生儿黄疸的结局,蓝光毯照射的不良反应,产后母乳喂养的实施情况,为人母的角色适应情况等。结果黄疸指数恢复正常91.75%,不良反应中皮疹占3.09%、大便次数增多占2.06%、烦躁不安占1.03%。母乳喂养实施占98.96%,母亲角色适应100%,对护士满意度98%。结论床边蓝光毯治疗护理对治疗新生儿高疸红血素症安全有效,利于母乳喂养,母亲角色转换及母婴身体康复。

    作者:麦肖华 刊期: 2013年第36期

  • 老年心律失常患者的临床疗效观察

    目的:探讨治疗老年心律失常患者的疗效,用于指导临床治疗。方法选择老年心律失常患者142例,随机分成治疗组及对照组各71例,将治疗组用胺碘酮治疗与对照组常规治疗进行疗效比较观察。结果治疗组显效43例,总有效率90.14%;对照组显效28例,总有效率70.42%。治疗组明显优于对照组,经统计学处理差异有显著性(P<0.05)。结论胺碘酮在治疗老年心律失常患者的过程中,具有确切的疗效,且不良反应小,可以有效控制病情的发展,是老年心律失常患者比较理想的治疗药物。

    作者:苏振诚 刊期: 2013年第36期

  • 急性脑梗死阿替普酶静脉溶栓治疗的临床分析

    目的:评价急性脑梗死(Acute cerebral infarction,ACI)患者应用阿替普酶静脉溶栓治疗的有效性与安全性。方法回顾分析2010年5月至2013年5月78例ACI溶栓治疗的患者临床资料,并选取同期未予溶栓治疗的ACI患者80例为对照组,应用美国国立卫生研究院卒中量表(NHISS评分)和改良Rankin量表(mRS评分)评价两组的神经功能改善程度和近期预后。结果溶栓组治疗后24h NIHSS评分(7.68±4.62),mRS评分(3.28±0.41),治疗后7d的NIHSS评分(5.25±4.43),mRS评分(1.11±0.62),两组相比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1)。溶栓组患者齿龈出血58例(74%),7d无症状性出血性转化14例(18%),症状性颅内血肿3例(4%),死亡4例(5%)。非溶栓组齿龈出血2例(3%),7d无症状性出血性转化5例(6%),症状性颅内血肿2例(3%),死亡3例(4%)。结论在ACI治疗时间窗内,阿替普酶静脉溶栓治疗,可以减轻患者的神经功能障碍评分,不增加病死率,有效安全。

    作者:丁红;刘梅;刘庆萍;许正强;吴岩峰 刊期: 2013年第36期

  • 颅脑损伤致全盲(双眼失明)2例分析

    颅脑损伤合并视力障碍临床上并不少见,但导致全盲(双眼失明)的鲜为报道。我科近30年收治的颅脑损伤患者仅有2例,报道如下。

    作者:庄涛 刊期: 2013年第36期

  • 超声在女性前列腺诊断中的价值

    目的:探讨超声应用于女性前列腺诊断中的价值。方法经腹部扫查,先行肾脏、输尿管等部位检查,然后行膀胱整体纵横切扫查,重点探查后尿道口区膀胱颈部,测量膀胱颈部前后径、左右径及周长。结果检查结果正常的女性阴道前壁椭圆形低回声区及膀胱无回声区的区域范围:周长<35mm,前后径<10mm,左右径<15mm。异常患者膀胱颈部后尿道区呈类圆形或椭圆形团块状低音,横径>20mm,前后径>15mm。结论超声作为一种简便、非入侵性、不易导致上行感染、可重复性、易于掌握的检查手段,在女性前列腺的初步诊断方面具有较高的应用价值。

    作者:周胜招 刊期: 2013年第36期

  • 早期抗抑郁治疗对脑卒中后康复的效果分析

    目的:探讨早期抗抑郁治疗对脑卒中后患者康复的影响,进一步指导早期抗抑郁治疗。方法选取我院内科在2010年1月至2012年1月之间收治的脑卒中患者60例进行研究,按照随机分组原则划分为观察组和对照组患者各30例,观察组患者采用常规治疗、抗抑郁药物治疗和心理治疗,对照组患者采用单纯常规治疗,对两组患者治疗前后进行汉密尔顿抑郁量表(HAMD)评分和采用肢体运动功能(FMA)和日常生活能力评分(ADL)对患者运动和生活自理情况进行评价,对治疗前后和两组治疗效果进行对比分析。结果治疗前两组患者在HAMD、和ADL两方面的评分对比无显著差异,治疗后两组之间对比有显著差异,观察组患者在两方面的评分显著优于对照组,取得更好的治疗效果。结论早期抗抑郁治疗对于提高脑卒中患者术后康复具有重要的意义,需要进一步加强。

    作者:韩艳菊 刊期: 2013年第36期

中国医药指南杂志

中国医药指南杂志

主管:国家卫生和计划生育委员会

主办:中国保健协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