曾桂珍;张俊
目的:探讨音乐及放松训练对乳腺肿瘤患者在手术室快速冰冻期间血压、心率及焦虑情绪的影响。方法将60例乳腺肿瘤手术患者随机分为2组,对照组实行常规护理,实验组除按常规护理外,实行音乐及放松训练的针对性的护理措施,比较两组患者心率、血压及焦虑情绪的变化。结果实验组心率、血压及焦虑程度与对照组存在差异,P<0.05。结论音乐及放松疗法能有效减轻手术患者焦虑,稳定血压、心率,有利于患者的身心健康。
作者:王晓燕 刊期: 2013年第36期
目的:探讨外科恶性肿瘤患者围手术期的整体护理方法、护理效果以及护理体会。方法收集自2011年6月至2012年12月之间外科常见肿瘤多发肿瘤的手术患者78例,对其临床资料进行回顾式分析总结,总结护理经验,制定护理措施。结果本组病例全部实施整体护理,围手术期未出现死亡病例,未发现与护理相关的并发症。结论对恶性肿瘤患者实施系统化整体护理是减少围手术期并发症的护理措施之一,该护理模式提高了护士的职责感和使命感,构建了和谐医患关系,有利于患者的康复。
作者:李秋玲 刊期: 2013年第36期
目的:探讨胸痹患者的中医辨证施护方法。方法根据胸痹患者的临床特点,对其进行中医辨证护理、情志护理、饮食护理等来配合治疗等护理措施。结果通过对胸痹患者实施系统科学的护理,86例患者中总有效率达90.70%。结论对胸痹应给予正确的认识,开展临床治疗的同时更要做好各方面的护理工作,使患者保持佳状态,积极配合治疗。中医辨证护理是护理工作的发展趋势,对于提高患者护理质量和生活质量有着重要意义,值得推广。
作者:张静术;刘丹 刊期: 2013年第36期
目的:采用定点突变方法探讨突变体对酵母Ndi1的NADH-泛醌氧化还原酶活性及泛醌结合部位的影响。方法定点突变方法将Ndi1的His残基(His193、His252、His301)突变为丙氨酸,转染大肠杆菌后表达蛋白,测定光谱特性,NADH-泛醌氧化还原酶活性和米氏常数Km及大反应速度Vmax。结果各突变体蛋白H193A、H252A、H301A吸收光谱显示均在383nm和448nm处出现两个FAD峰与野生型一致;各突变体酶活性显示,突变体对UQ1的Vmax均明显减小,但仅H301A对UQ1的Km增加约3倍,对UQ亲和力明显减小。各突变体蛋白对NADH的Km未见明显增大,但Vmax均出现明显减小。结论酵母Ndi1中H301点突变可能是参与形成UQ结合位点所需的氨基酸残基之一,该位点突变影响了UQ与酶的结合及电子向UQ的传递。
作者:杨宇;石丽娟;张璠 刊期: 2013年第36期
观察卡维地洛联合常规治疗方法在治疗慢性心力衰竭(CHF)中的疗效。选取我院49例慢性心力衰竭患者,随机分为常规方法治疗组21例,卡维地洛联合常规方法治疗组28例。其中,常规治疗方法包括正性肌力药,血管紧张素转换酶抑制剂(ACEI),利尿剂。联合治疗组为常规治疗方法加用卡维地洛。每隔2周随访一次,共随访7个月,用超声心动图分别测量评价治疗前后的心功能。联合治疗组和常规治疗组相比于治疗前,LVEDD、LVESD均较治疗前显著减小,LVEF较治疗前显著提高(P<0.01),相比于常规治疗组,联合治疗组治疗效果更好,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1)。
作者:于新丽 刊期: 2013年第36期
目的:比较莫沙必利和安慰剂治疗糖尿病胃轻瘫的疗效。方法选取2010年11月至2012年10月期间我院收治120例糖尿病胃轻瘫患者。随机分为观察组和治疗组,各60例,观察组采用莫沙必利,对照组采用安慰剂,观察两组的治疗效果。结果①观察组的总有效率(83.3%)明显高于对照组的总有效率(71.7%)(χ2=6.142,P<0.05);②两组糖尿病胃轻瘫患者治疗前的胃排空时间相比无明显差异;观察组治疗后的胃排空时间(60.22±3.41)min明显低于对照组的胃排空时间(97.20±4.63)min(χ2=1.615,P<0.05)。结论莫沙必利治疗糖尿病胃轻瘫疗效要好于安慰剂,可以明显改善患者的胃功能。
作者:李钱 刊期: 2013年第36期
心脑血管病及其事件的发生是人类重要的死亡原因,而其病理基础是血管病。近研究发现,颈动脉壁血管结构的变化与老年人心脑血管事件的发生率有一定的相关性,动脉结构与功能研究也为心脑血管病的早期防治提供了治疗靶点,因此本文从颈动脉血管壁结构,血管血流动力学参数来探讨早期监测颈动脉壁结构变化对预防心脑血管事件发生的意义。
作者:孙启民 刊期: 2013年第36期
分析肾脏足细胞的结构功能变化与蛋白尿发生的关系,阐述足细胞的分子结构与功能异常对蛋白尿的发生机制。
作者:徐磊;杨波;郑金亮;杨正国;王霜 刊期: 2013年第36期
目的:探讨空腹血糖(FBG)及其联合糖化血红蛋白(HbA1c)检测在糖尿病早期诊断中的应用。方法410例研究对象进随机分为对照组和观察组各205例,对照组仅检测FBG,观察组联合检测FBG和HbA1c,两组患者均以口服葡萄糖耐量试验检验检测结果,采用χ2检验对比分析两组的阳性率和准确率。结果对照组的阳性率为21.46%,准确率为84.09%;观察组的阳性率为23.90%,准确率为97.96%,统计分析表明,两组阳性率之间的差异无统计学意义(χ2=0.35,P>0.05),准确率之间的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校正χ2=4.04, P<0.05)。观察组的检测方法更可靠。结论空腹血糖联合糖化血红蛋白检测在糖尿病早期诊断方面具有较高的临床价值,可早期发现具有糖尿病风险的人群。
作者:杨海英 刊期: 2013年第36期
目的:建立高效液相色谱法测定振源口服液(无糖型)中人参皂苷Re和人参皂苷Rd含量的方法。方法采用AlltimaTM C18色谱柱(250 mm×4.6 mm,5μm),乙腈-水梯度洗脱,流速1.0mL/min,检测波长203nm,柱温为30℃。结果人参皂苷Re、人参皂苷Rd在70 min内达基线分离,线性关系良好(r≥0.9994)。加样回收率分别为97.93%和96.59%。结论该方法简便,快速,可作为振源口服液(无糖型)的质量控制指标。
作者:赵宏峰;弥宏;庞威;曲芯瑶;郭雨桐 刊期: 2013年第36期
高血压病是常见的心血管疾病之一,规范、持之以恒的合理用药,是高血压病患者治病的重要环节,可降低心、脑、肾并发症的发生率,延长高血压患者的平均寿命,提高生活质量。因此,本文针对高血压病患者的用药护理、治疗方法和选药注意事项等方面进行了综述。
作者:李艳 刊期: 2013年第36期
目的:探讨C反应蛋白(CRP)和白细胞(WBC)联合检测在儿科各种细菌感染疾病诊断中的应用。方法选择102例细菌性感染患儿和75例无感染性疾病患儿进行CRP和白细胞(WBC)联合检测。结果感染组CRP、WBC阳性率较无感染性疾病明显增高,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感染组CRP阳性率较WBC阳性率明显高,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CRP和WBC的联合检测对儿科各种感染性疾病的早期诊断和有效监察治疗效果,及合理使用抗生素和判断预后方面有一定意义。
作者:林华峰;杜豪伟 刊期: 2013年第36期
肝胆管结石病是我国常见的胆道疾病,其病情复杂、并发症多、术后残石率高、且有继发恶变的可能,因此其治疗仍为当前肝胆外科所面临的难题。目前对于肝胆管结石的治疗包括常规手术治疗、腹腔镜治疗、辅助治疗等。现对肝胆管结石病外科治疗方法予以综述,以指导临床应用。
作者:侯德智;吴韬 刊期: 2013年第36期
目的:对乳腺增生病治疗中应用逍遥散加减的临床疗效进行分析。方法选取我院于2011年5月至2013年1月收治乳腺增生病患者62例,随机分为两组,对照组30例接受乳癖消片治疗,观察组32例接受逍遥散加减治疗,2个月治疗后评价两组临床疗效。结果对照组治愈率为46.67%,治疗总有效率为83.3%;观察组治愈率为56.25%,治疗总有效率为93.75%。对比可知,观察组治愈率与治疗总有效率显著高于对照组(P<0.05)。结论在乳腺增生病治疗中逍遥散加减疗效显著,可有效改善患者症状,大幅提高患者生存质量,值得在临床中推广。
作者:朱秀芳;杨庆霞 刊期: 2013年第36期
红外光谱法(IR)是分子吸收光谱的一种。利用物质对红外光区的电磁辐射的选择性吸收来进行结构分析及对各种吸收红外光的化合物的定性和定量分析的方法[1,2]。一种被测物质的红外光谱记录了其分子的振动,而振动的频率取决于组成原子的量、化学键的强弱和物质内部的结构基团。原子的种类、健力的变化及基团的组合都可以在红外光谱图上表现出来。因此,每一种具有确定化学组成和结构特征的相同物质,都应具有相同的吸收谱带数目、谱带位置、谱带形状和谱带强度的红外光谱。对红外光谱进行剖析,可对物质进行定性分析。
作者:张杰 刊期: 2013年第36期
目的:探讨慢性肝炎患者应用临床路径管理与提供优质护理服务后的效果。方法回顾性分析我科实施相关工作以来,81例慢性肝炎患者实施基于临床路径的优质护理,以同期的未进入临床路径管理的86例慢性肝炎患者作为对照,比较两组健康知识教育掌握情况,患者满意度,出院随访情况调查。结果临床路径护理组掌握健康教育知识情况,患者满意度和出院随访情况调查与对照组相比有显著性差异(P<0.05)。结论临床路径管理与优质护理服务的有效结合提高了护理质量。
作者:刘晶;孙玲;勇伟娜 刊期: 2013年第36期
目的:探讨小剂量糖皮质激素联合茶碱治疗老年哮喘的临床疗效。方法选取我院在2010年1月至2013年3月收治的86例老年哮喘患者随机分为观察组和对照组,观察组患者给予小剂量布地奈德气雾剂联合茶碱治疗,对照组患者单独使用布地奈德气雾剂治疗。结果观察组临床疗效总有效率为86.2%,对照组临床疗效总有效率为70.0%,观察组的临床疗效明显优于对照组(P<0.05);两组患者在治疗前1秒用力呼气容积上存在的显著差异性(P<0.05)。结论小剂量糖皮质激素联合茶碱治疗老年哮喘效果显著。
作者:向利华 刊期: 2013年第36期
目的:了解乙型肝炎表面抗体(抗-HBs)阳性隐匿性乙型肝炎的发病情况、临床特点及可能的发病机制。方法对158例抗-HBs阳性者进行血清HBVDNA荧光定量筛查,对检测出HBV DNA的22例乙型肝炎表面抗体(抗-HBs)阳性隐匿性乙型肝炎患者进行临床、生化、影像、组织病理及免疫组化检查分析。结果22例乙型肝炎表面抗体(抗-HBs)阳性隐匿性乙型肝炎患者中部分患者有慢性肝病的特征,影像学检查13.64%有终末期肝病表现;有不同程度肝功能异常者达68.18%;HBV DNA大多(86.36%)在1×102~103IU/mL之间;对影像学检查未见异常的病例肝组织穿刺活检63%有炎症活动,有纤维化表现者达81.8%。结论隐匿性乙型肝炎是HBV感染的特殊形式。表面抗体(抗-HBs)阳性隐匿性乙型肝炎,是终末期隐匿性肝脏疾病的原因之一。抗-HBs与HBV DNA同时存在是由HBV变异等多因素的结果,应引起关注。
作者:孙和才;李淑丽 刊期: 2013年第36期
目的:探讨股骨近端空心螺钉锁定板治疗股骨转子下骨折的临床效果,为临床应用提供依据。方法回顾分析我院2008年2月至2010年4月16例使用股骨近端空心螺钉锁定板治疗的股骨转子下骨折患者资料,根据术前、术后X线片及术后3、6、9个月髋关节功能恢复情况评价内固定效果。结果所有患者获随访12~35个月,所有病例经X线摄片,骨折在术后3~9个月获得骨性愈合,术后6月髋关节功能评分优11例,良3例,可1例,差1例。髋关节功能恢复优良率87.5%。结论股骨近端空心螺钉锁定板治疗股骨转子下骨折手术创伤小,固定可靠,近期效果显著,适合用于股骨转子下骨折的治疗。
作者:黄光平;田永红;李芋红;卿明香 刊期: 2013年第36期
目的:探讨医用直线加速器射频源的常见质量保证和质量控制方法,保证医院应用直线加速器的安全、无故障、高效率。方法通过多种检查措施,定期检查仪器的运行状况,保证其正常运行。结果通过定期维护,医用直线加速器的质量保证和质量控制工作得到保证。结论医用直线加速器是一类非常精密的仪器,经常使用会出现老化现象,使用过程中操作不标准会加速老化过程。
作者:刘天博;张晶;延玲 刊期: 2013年第36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