学术投稿

癌症晚期的疼痛治疗

谢魂

关键词:癌症, 疼痛, 治疗
摘要:目的 探讨癌症晚期疼痛的三阶梯药物治疗效果及安全性.方法 对我院2008 年1 月至2011 年1 月确诊为癌症晚期患者80 例给予规范的三阶梯药物治疗方案,根据疼痛缓解程度及所产生的不良反应来分析三阶梯药物治疗疼痛的效果及安全性.结果 所有80 例患者在三阶梯药物治疗2 周后,总缓解率达到97.5%,不良反应总发生率21.25%.结论 三阶梯药物治疗法是治疗癌痛的有效、安全性高的方法,值得临床推广.
中国医药指南杂志相关文献
  • 便秘诊断方法的现状及进展

    便秘是由多种病因所致的表现形式多样的常见病症,了解其病理生理机制对于选择佳治疗方案具有极其重要的作用.在过去的几年间,便秘及排便障碍的诊断方法 有了突飞猛进的发展,这些检测手段通过详细了解组织器官的结构和功能,可以更好的明确潜在的发病机制,同时也提高了治疗水平.本文总结了近年来便秘诊断方法 的进展,着重论述如何选用这些检查手段,并探讨其各自的适用范围和优势.

    作者:谢靖;韩英 刊期: 2012年第02期

  • 辨体施膳对亚健康疲劳状态干预的临床与安全性研究分析

    目的 根据中医体质理论,在中医养生保健理论的指导下,针对亚健康疲劳状态气虚和痰湿体质人群,制定辨体食品进行干预,评价其有效性、安全性,并评价气虚和痰湿辨体食品干预分别对气虚体质和痰湿体质的影响.方法 选择符合条件的气虚体质和痰湿体质者进行干预研究,观察其治疗前后亚健康疲劳量表、中医体质及亚健康测评量表、各系统实验室检查结果.结果 膳食干预对两种体质的试验组和对照组的有效率及中医症候评分改变率均具有统计学意义.结论 气虚体质的干预和痰湿体质的膳食干预都能明显改善二种体质的亚健康疲劳状态,膳食干预在提高耐力、增强体质、抗疲劳方面显示了较好的效果.

    作者:王春如;王小宁;方志军;陈峰 刊期: 2012年第02期

  • 稽留流产发病病因的综述

    稽留流产(missed abortion) 是流产的一种特殊类型,是指胚胎或胎儿已经停止发育,全部或部分组织残留于宫腔内未排出[1].研究发现稽留流产的发病病因各不相同,但具体的发病机制尚未明确.本文将近年主要导致稽留流产的病因进行总结,内容如下.

    作者:任俊红;李岚;葛云鹏;匡继林 刊期: 2012年第02期

  • 96例老年性肺炎患者抗菌药物应用分析

    目的 研究分析老年性肺炎患者抗菌药物的使用情况,以期为临床合理用药提供相关参考依据.方法 抽取2010 年1 月至2011 年1月96例老年肺炎患者病例处方,统计分析抗菌药物使用情况.结果 老年性肺炎患者多给予青霉素类、头孢菌素类和氨基糖苷类抗菌药物进行治疗.抗菌药物的选择符合肺炎治疗指南标准,并根据患者实际生理状况做了相应给药方案调整.结论 抗菌药物应用符合肺炎治疗指南标准,根据患者实际生理情况所调整的给药方案部分合理.

    作者:黄复彬 刊期: 2012年第02期

  • 鼻咽癌放疗后放射性脑病的MRI诊断分析

    目的 探讨鼻咽癌放射治疗后放射性脑病(REP) 的MRI 特征性影像表现,并分析其诊断价值.方法 对38 例鼻咽癌放疗后REP 的MRI 资料进行回顾性分析.结果 38 例REP 中共检出53 个病灶.92.5%(49/53) 发生在颞叶,3.8% 发生在脑干,额叶及小脑各占1.9%.MRI 特征性影像表现为,有86.9% 病灶T1WI 呈低信号,T2WI 呈高信号,增强后呈花环状、不规则斑片状强化.10.5% 病灶T1、T2 皆呈等信号,增强后呈结节状强化.1 例为囊性病灶,信号程度同脑脊液相仿,增强后未见明显强化.MRI 定期复查能够及时发现REP 随病程进展表现不同,其病灶的大小、信号变化均有不同.结论 鼻咽癌放射治疗后放射性脑病的MRI 表现有一定的影像特征,MRI 动态影像观察对病变的早期发现、进展及预后判断有重要价值,同时对鉴别诊断也有很大帮助.

    作者:李建生;汤日杰;凌国辉;彭俊琴;张海南 刊期: 2012年第02期

  • 中西医结合治疗干眼症的临床观察

    目的 观察中西医结合治疗干眼症的临床效果.方法 选择我院2009 年10 月至2010 年5 月诊治的干眼症患者107 例,遵照知情同意原则分为两组,对照组53 例采用单纯西医治疗,给予玻璃酸钠,观察组54 例在对照组的基础上给予杞菊地黄丸治疗,比较两组的治疗效果及不良反应发生情况.结果 观察组的总有效率为98.1%,明显高于对照组的83.0%,组间差异有统计学意义(χ2=5.5509,P< 0.05);两组不良反应症状均较轻微,且能够自行缓解,不影响治疗.结论 中西医结合治疗干眼症疗效满意,且无严重不良反应发生,值得临床推广应用.

    作者:李利文 刊期: 2012年第02期

  • 健康体检后的营养咨询分析

    目的 分析和探讨体检后的营养咨询项目,总结干预的方法 和经验.方法 通过对近三年的体检后营养咨询和干预工作的数据分析,进行初步总结和探讨.结果 目前参加检后营养咨询的人群主要以40~70 岁的人群为主(占78.8%),女性咨询的数量(占66%)明显多于男性(占34%).结论 体检人群对检后改变生活方式不够重视,通过调整生活方式控制异常指标的意识还有待提高.检后营养咨询和干预措施的程序、应用和营养师的素质有待进一步优化和提高.

    作者:李婷欣;程幼夫;刘玉萍;帅平;苏茜 刊期: 2012年第02期

  • 盆炎清栓联合抗生素治疗盆腔炎性疾病心得体会

    目的 为了探讨盆炎清栓联合抗生素治疗盆腔炎性疾病的有效性.方法 将120 例盆腔炎性疾病患者随机分成二组,观察组:60 例,盆炎清栓加抗生素治疗;对照组:60 例,单纯使用抗生素.结果 观察组治愈41 例(占68.33%),显效12 例(占20%),有效7 例(占11.67%),总显效率88.33%,总有效率100%;对照组治愈25 例(占41.67%),显效16 例(占26.67%),有效15 例(占25%),总显效率68.33%,总有效率93.33%.两组相比总显效率有显著差异( P< 0.05).结论 盆炎清栓联合抗生素治疗盆腔炎性疾病疗效优于单纯性抗生素治疗,且方法 简便,易操作,值得推广.

    作者:王瑛;杨迪琼 刊期: 2012年第02期

  • 腰麻联合硬膜外麻醉与单纯硬膜外麻醉用于剖宫产术的麻醉效果比较

    目的 探讨腰麻联合硬膜外麻醉应用于剖宫产术的临床效果及意义.方法 将260 例在剖宫产产妇随机分为观察组和对照组各130 例,观察组给予腰麻联合硬膜外麻醉,对照组给予单纯硬膜外麻醉,观察两组麻醉效果、新生儿Apgar 评分及不良反应情况.结果 观察组麻醉起效时间、麻醉恢复时间均低于对照组,组间比较有显著差异( P< 0.05);观察组麻醉优良率为100%,明显高于对照组的84.61%,组间比较有显著差异( P< 0.05);两组新生儿Apgar 评分及不良反应发生率比较无显著差异( P> 0.05).结论 腰麻联合硬膜外麻醉具有镇痛完全、起效快、肌松好等诸多优点,是目前剖宫产术麻醉方案的佳选择,值得临床推广应用.

    作者:金先红 刊期: 2012年第02期

  • 胃大部切除术后胃瘫综合征的临床分析

    目的 探讨胃大部切除术后胃瘫综合征的临床诊治分析.方法 本次研究选择我院2008 年1 月至2011 年1 月收治的胃大部分切除后发生胃瘫综合征的患者25 例,对其临床资料进行回顾性分析.结果 本组25 例患者均治愈,持续时间为7.8~27d,平均15.9d.本组625 例患者中,发生胃瘫25 例,发生率为4%,与国外报道在5%~10% 左右接近.其中9 例为B- Ⅰ式手术发生,占3.0%,16 例为B- Ⅱ式手术引起,占4.9%,两种术式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 P< 0.05).择期手术发生14 例,占31.1%,急诊手术发11 例,占62.9%,二者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病变为良性7 例,占37.4%,恶性发生18 例,占41.1%,差异无统计学意义.结论 本组患者经明确诊断并针对性的治疗后,对消化液的分泌均能较好的起到抑制作用,给予胃动力药合理应用,并配合中药治疗,明显提高了临床治愈力,改善了患者生存质量.

    作者:黎志胜 刊期: 2012年第02期

  • 人工髋关节置换术后常见并发症的预防护理

    随着人类社会的发展和经济水平的提高,我国已逐渐进入了老龄化社会,老年人或女性绝经后骨质疏松症等造成老年股骨颈骨折的患者日益增多,再加上其它疾病大量使用糖皮质激素,导致股骨头坏死、骨关节炎晚期等,髋关节置换术已成为老年股骨颈骨折及股骨头坏死和髋关节骨性关节炎等疾病的常用手术治疗方法.我科自2008年1月至2011年6月98例髋关节置换术后患者进行常见并发症的预防及护理,取得良好的效果,现报道如下.

    作者:徐明霞;江雪苑 刊期: 2012年第02期

  • TCD与DSA检测中青年缺血性脑血管病的临床研究

    目的 观察经颅多普勒超声(TCD)和脑血管造影(DSA)对中青年缺血性脑血管病诊断的差异性.方法 收集100 例中青年缺血性脑血管病患者,均行TCD 和DSA 检查.结果 共检查血管1826 条,以DSA 为标准,TCD 诊断血管狭窄的敏感度是85.8%,特异度是96.9%,假阳性是8.0%,假阴性是3.1%.结论 TCD 对诊断颅内外血管狭窄具有较高的特异性和敏感性,对中青年缺血性脑血管病的临床筛选和早期诊断具有较高的临床价值.

    作者:王永会;张军玲 刊期: 2012年第02期

  • 电针配合微波治疗腰椎间盘突出症疗效观察

    目的 观察电针配合微波治疗腰椎间盘突出症的临床疗效.方法 将80 例腰椎间盘突出症患者分为对照组40 例,作电针治疗;观察组40 例作电针配合微波治疗.全部患者经过2 个疗程治疗后,观察治疗效果.结果 观察组有效率90%,对照组有效率80%.两组疗效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 P< 0.05),观察组疗效明显优于对照组.

    作者:董晓华 刊期: 2012年第02期

  • 小儿支气管哮喘的护理干预及体会

    目的 探讨小儿支气管哮喘治疗过程中常见护理问题的干预措施.方法 70 例支气管哮喘患儿随机分为干预组和对照组各35 例,对照组给予常规护理,干预组在对照组基础上给予护理干预.观察2 组护理后1 年内发作与住院次数.结果 两组患儿的发作与住院次数发生率存在显著差异( P< 0.05).结论 通过有效的护理干预,可以减少小儿支气管哮喘的发生.

    作者:石玉梅;郑磊;李娟 刊期: 2012年第02期

  • 布鲁菌病预防和控制的技术性措施

    布鲁菌病是<中华人民共和国传染病防治法>规定的乙类传染病,是我市重点防治的一种人畜共患传染病.该病的主要传染源是患病的牲畜,人接触患病的牲畜或污染物会感染发病,严重威胁人民群众的身体健康,影响畜牧业的发展.我市自2004年尤其是近两年来,人群发病率水平处于较高水平[1].必须在各级政府和各级卫生行政部门领导和指导下,加强部门间协作,切实落实预防和控制的技术性措施,使布鲁菌病在人群中的流行和传播处于较低水平,维护人群健康,促进我市经济和社会的协调发展.

    作者:穆子君 刊期: 2012年第02期

  • 71例小儿手足口病开喉剑喷雾剂(儿童型)的疗效观察

    目的 探讨开喉剑喷雾剂(儿童型)在小儿手足口病治疗中的疗效.方法 对2008 年5 月至8 月我院诊治的71 例小儿手足口病患儿资料进行回顾分析.结果 91.55% 患儿年龄不超过5 岁,71 例患儿经过治疗体温均在3~4d 内恢复正常,手足及口腔疱疹缩小,且未出现并发症,疗程结束,所有患儿痊愈.结论 开喉剑喷雾剂(儿童型)可有效治疗和预防手足口病,且味甘、微麻、微苦、清凉,适合于儿童治疗.

    作者:邓英琴 刊期: 2012年第02期

  • 实质型脑囊虫病的MRI弥散加权成像研究

    目的 探讨实质型脑囊虫病的MRI 弥散加权成像特点,以减少误诊.方法 回顾性分析2008 年8 月至2011 年8 月在大理市第一人民医院确证138 例实质型脑囊虫病的弥散加权成像特点.结果 实质型脑囊虫100% 弥散加权成像有异常表现.但确诊需行囊虫抗体检测.结论 MRI 弥散加权成像有助于确证脑囊虫病.

    作者:刘军;杨开;王青;杨明瑛;穆家红 刊期: 2012年第02期

  • 社区卫生服务中心血常规的质量控制

    目的 有效指导血常规检查,保证结果 准确可靠.方法 从分析前的申请单的规范填写、采血方法 注意事项、标识,仪器和试剂、分析中测定前的准备、显微镜复检,分析后的检验结果 审核、检验单的发送、危急值的报告、结果 的登记、室间质控和继续教育各方面进行分析探讨.结果 分析前分析中分析后的各项工作是血常规全程质量控制的重要组成部分.结论 全程质量控制是获得血常规准确结果 的保证.

    作者:贾惠文 刊期: 2012年第02期

  • 下肢静脉曲张的证治体会

    下肢静脉曲张是一种临床常见的周围血管疾病,其临床特点是下肢静脉色紫,盘曲突起如蚯蚓状团块.由于静脉壁薄弱或静脉瓣缺陷,加之重力的作用,致使下肢浅静脉系统处于伸长,蜿蜒而曲张的状态.早期轻度静脉曲张患者无明显不适感,以后可逐渐加重,站立较久时出现患肢酸胀,麻木,困重等症状,病久则出现患肢轻度肿胀,局部皮肤萎缩,脱屑,瘙痒和色素沉着,并可触及硬结.

    作者:鲁向辉 刊期: 2012年第02期

  • 某地区乡镇卫生院人力资源现状分析

    了解新疆和田地区乡镇卫生院卫生人力资源现状,分析乡镇卫生院卫生人力资源在分布、专业结构、年龄、职称、学历及执业资格等方面存在的问题,探讨如何构建适应乡镇卫生院事业发展需要的卫生人才队伍,满足基层医疗卫生服务需求,为政府卫生行政部门合理配置卫生人力资源提供参考.

    作者:张涛;林炜;王鹏飞;王郁;何艳 刊期: 2012年第02期

中国医药指南杂志

中国医药指南杂志

主管:国家卫生和计划生育委员会

主办:中国保健协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