学术投稿

血液标本采集过程对检测结果的影响研究

张璐靓;赵宪文

关键词:血液标本, 采集过程, 检测结果, 影响, 研究分析
摘要:随着我国医学领域技术水平的不断提高,医院检测结果面临着严峻的考验,及更高的要求与标准.所以,实验室检测结果相关因素的严格控制及管理已经受到越来越多人的重视.本文对血液采集过程中若干种影响因素及注意事项进行深入的探讨分析.
中国医药指南杂志相关文献
  • 以声音嘶哑为首发症状的食管癌1例

    目的 分析以声音嘶哑为首发症状的食管癌(carcinomaof esophagus)的临床特点,详细询问病史对其诊断的价值.方法 分析1 例经胸部CT、胃镜活检确诊为食管癌的住院患者的发病特点和临床资料.结果 该患者食管中分化鳞癌(胸上段)主要表现为进行性加重的声音嘶哑,无特异性.结论 食管癌患者大多以进食咽下困难为首发表现,以声音嘶哑为首发症状的较少.对此类患者应注意全身检查、详细询问病史,提高食管癌的诊断率.

    作者:王世祎 刊期: 2012年第11期

  • HPLC法测定去瘀生新汤中阿魏酸的含量

    目的 探讨采用HPLC 法测定去瘀生新汤的阿魏酸的含量的方法.方法 采用HPLC 法,用Sepax C18 色谱柱,用乙腈-0.1% 磷酸水溶液(17:83)作为流动相进行洗脱,流速为1.0mL/min;检测波长:317nm(阿魏酸),柱温:36℃.在此条件下对阿魏酸进行分离.结果 阿魏酸在浓度为0.0249~0.521mg/mL 范围阿魏酸与峰面积呈良好的线性关系,r=0.9989,其平均回收率为102.16%,表明此方法具有良好的回收率.结论 HPLC 法测定去瘀生新汤的阿魏酸的含量具有简单、快捷以及准确等优点,很适用于去瘀生新汤的阿魏酸的含量测定,值得进行临床推广应用.

    作者:梁盛 刊期: 2012年第11期

  • 短暂性脑缺血发作患者的临床处理体会

    目的 总结和探讨短暂性脑缺血发作(TIA)患者在不同治疗方式下的疗效比较.方法 将2008 年6 月至2010 年6 月在我院住院的63 例短暂性脑缺血发作患者随机分为两组,观察组和对照组,两组均给予抗血小板药物阿司匹林治疗,观察组加用低分子肝素钠治疗,治疗2 周后随访1 年观察两组疗效.结果 观察组患者有效率为90.32%,对照组患者有效率为59.38%,观察组有效率明显高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 < 0.05).结论 抗血小板治疗联合扩容抗凝治疗比单独抗血小板治疗对短暂性脑缺血发作患者疗效更好,值得临床推广应用.

    作者:陈勇;刘肖;李常玉;蔡燕 刊期: 2012年第11期

  • 处方分析在中药房药学服务中的应用体会

    目的 探索在中药房药学服务中处方分析的具体应用.方法 将1224 张中药处方进行统计、归类以及分析.结果 1224 张中药处方中,共涉及79 种中药材,其中30 多种中药材较为常用,12 种中药材使用频率高.结论 良好的药学服务需要药房工作人员对处方进行科学的分析,进而为患者提供科学、准确的用药指导,保证患者的合理用药.

    作者:文美华 刊期: 2012年第11期

  • 超声雾化加音频联合喉腔滴药治疗慢性喉炎的效果分析

    目的 观察超声雾化加音频联合喉腔滴药治疗慢性喉炎的疗效,为临床工作提供参考.方法 选择我院2008 年5 月至2011 年4 月收治的慢性喉炎患者164 例,随机分为对照组和观察组各82 例.全部患者均给予音频联合喉腔滴药治疗,观察组患者在此基础上给予中药超声雾化治疗,以14d 为1 个疗程,连续治疗2 个疗程,观察并比较两组患者临床疗效和不良反应的差异.结果 与对照组比较,观察组总有效率明显较高,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 < 0.05).两组不良反应发生率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 > 0.05).结论 采用中药超声雾化加音频联合喉腔滴药治疗慢性喉炎,可以取得良好的临床疗效,且不产生额外的不良反应,值得推广应用.

    作者:赖非云;朱凤霞;李志辉;林玉贞;王克雄;欧永明 刊期: 2012年第11期

  • 健康教育在产科优质护理中的实施效果

    随着社会的发展,人们的医疗保健意识逐渐增强,医学模式及护理学科也在不断的发展,优质护理服务已贯穿于整个临床护理工作中.而对于孕产妇来说,以往单纯传统的护理服务已经不能满足现在的需求,她们需要在护理服务中能够了解一些关于自我保健、母乳喂养及婴儿护理等方面的知识,从而提高她们及婴儿的健康水平.自2010年我科室开展优质护理以来,改变以往传统的护理模式,将健康保健等方面的教育作为护理的重点,对来我院住院的孕产妇进行了有计划、有目的的分阶段的健康教育,取得了良好的效果,现报道如下.

    作者:高云丽 刊期: 2012年第11期

  • 浅谈抗菌药物的合理应用

    抗菌药物的使用,使过去许多致死性疾病得以控制.但同时也出现了一些新的问题,如毒性反应、耐药性、二重感染等.近年来人们对抗菌药物的过分依赖,造成对其滥用,药物不良反应与不良的药物相互作用急剧上升,药源性疾病频繁发生.目前,我国抗菌药物滥用造成的不良反应已经将近占了全国药品不良反应病例的一半,如果继续滥用下去,将会导致很多细菌感染性疾病无药可医.因此,为了获得抗菌药物的佳疗效,减少各种副作用,广大医务人员必须掌握抗菌素的使用.

    作者:徐燕;林瑞生 刊期: 2012年第11期

  • 浅谈沟通的技巧在与急症患者及家属交流中的运用

    急症患者是指那些发病急、病情重因而需要紧急处理、抢救的患者.他们及家属心理正处于高度应激状态,接诊护士此时巧妙的应用语言,非语言的沟通技巧,不仅能准确迅速地收集到病情的一手资料还能起到缓和紧张情绪,取得患者及家属的信任,建立良好的护患关系,有助于各种抢救治疗护理操作的进行.

    作者:李珺 刊期: 2012年第11期

  • 潘托拉唑治疗78例消化性溃疡合并上消化道出血患者疗效分析

    目的 观察潘托拉唑治疗消化性溃疡合并上消化道出血的疗效,为临床用药提供理论依据.方法 随机选取我院78 例消化道出血患者,随机分成两组:治疗组、对照组;治疗组均给予潘托拉唑治疗,不用其他抑酸药;对照组给予西米替丁治疗,其他治疗相同,观察疗效.结果 潘托拉唑治疗消化性溃疡合并上消化道出血止血快速,作用持久,疗效满意,方法简单,而且无明显不良反应.

    作者:程红宇 刊期: 2012年第11期

  • 某镇糖尿病患病率流行特征

    目的 了解北京市怀柔区雁栖镇常住人口糖尿病患病率及其相关影响因素.方法 对25 岁及以上常住人口5017 人,其中居民1429 人,农业人口3588 人,进行了糖尿病流行病学调查.禁食8h 后进行口服葡萄糖耐量试验.结果 根据WHO 诊断标准,雁栖镇糖尿病(DM)患病率为5.2%,糖耐量减低(IGT)患病率为7.15%.原有DM 人116 人,新发现DM 人145 人,二者之比为1:1.25.DM 患病率山区各村>平原各村.IGT 患病率山区各村>平原农村.DM 及IGT 患病率随年龄增加,体质量指数增加,血压增高,血脂异常而增高.结论 未来糖尿病在农村特别是在山区有明显增加的趋势.

    作者:韩秀云 刊期: 2012年第11期

  • 阿奇霉素的临床应用

    根据近年来的文献,介绍阿奇霉素抗菌机制、抗菌谱和耐药性、静脉给药药代动力学、分布、代谢排泄、临床疗效,药物相互作用、药物经济学等方面简要介绍.

    作者:王宏;王超 刊期: 2012年第11期

  • 腕带在实际工作中的使用现状及影响因素

    目的 探讨患者腕带的使用现状及影响因素.方法 通过对照法比较不同性别患者腕带的使用情况,腕带的损坏情况及医生、护士对腕带的核对情况.结果 男性患者腕带使用异常多于女性(P < 0.05),护士对腕带的核查优于医生.结论 提高法律和安全意识是避免腕带使用异常的前提;患者不同的性别、对腕带的态度及认知度影响了腕带的正常应用;医护人员对腕带的核查及态度对患者腕带的配戴有影响;腕带的日常使用护理至关重要;腕带的质量有待进一步提高.

    作者:师存霞 刊期: 2012年第11期

  • 中西医结合治疗输卵管阻塞性不孕的临床研究进展

    输卵管阻塞是女性不孕的重要原因之一,近年来输卵管阻塞性不孕的临床发病率逐年增加,严重威胁到现代女性的身心健康.临床针对输卵管阻塞性不孕症的治疗方法有很多种,治疗效果也有所不同,因此临床对中西医结合治疗输卵管阻塞性不孕的治疗方法及疗效研究越来越多.本文通过对中西医结合治疗输卵管阻塞性不孕症相关的文献资料进行回顾性分析,对临床治疗方法以及疗效进行综述,旨在探讨有效的输卵管阻塞性不孕症中西医结合治疗方法,提高临床治愈率.

    作者:王银翠 刊期: 2012年第11期

  • 双侧脑室引流灌洗加腰穿脑脊液置换治疗30例高血压性脑室出血的疗效评价

    目的 探讨双侧脑室引流灌洗加腰穿脑脊液置换治疗高血压性脑室出血患者疗效.方法 在本院收治的高血压性脑室出血患者60 例,分成观察组和对照组.对照组给予单侧置管引流;观察组给予双侧脑室引流灌洗加腰穿脑脊液置换.结果 观察组总有效率为83.33% 高于对照组60.00%,具有显著性差异 (P < 0.05).观察组脑室通畅时间、神志转清时间、脑脊液正常时间均少于对照组,具有显著性差异(P < 0.05).结论 采用双侧脑室引流灌洗加腰穿脑脊液置换治疗高血压性脑室出血疗效可靠.

    作者:马俊 刊期: 2012年第11期

  • 青光眼滤过术后浅前房形成的常见原因及处理方法

    目的 对采用青光眼滤过术治疗的青光眼患者在手术后形成浅前房的主要原因及相应的处理方法与体会进行总结分析.方法 抽取67 例接受青光眼滤过术治疗后形成浅前房的临床确诊青光眼患者病例.结果 导致该类患者在手术后出现浅前房症状的主要原因包括脉络膜脱离、滤性过畅、防水生长减少、瞳孔阻塞、脉络膜上腔出血、恶性青光眼.概括起来可以分为低眼压浅前房和高眼压浅前房两种.结论 对导致青光眼患者在接受滤过术治疗后出现浅前房的原因进行系统的掌握,可以使保证临床对该类患者在术后出现浅前房症状进行有效的预防和治疗.

    作者:刘红杰;高小敏;李凯 刊期: 2012年第11期

  • 《生物化学》课程与教材建设的调研报告

    中职<正常人体学基础>是卫生职业教育教学委员会根据护理教学计划和教学大纲(2001),将<解剖学及组织胚胎学>、<生理学>和<生物化学>(以下简称<解剖>、<生理>和<生化>)整合而成的新教材.新教材打破学科界限,知识深度和难度都有所下降,对学生系统的掌握知识有所帮助.

    作者:赵宇航 刊期: 2012年第11期

  • 由转化医学引发对病理生理学教学的思考

    转化医学为医学教育和人才培养提出了新要求.本文阐述病理生理学与转化医学的概念及其联系,探讨了转化医学对病理生理学教学的启示:笔者认为加强病理生理学教学与临床知识的紧密结合;加强转化医学在病理生理学教学中的应用;加强病理生理学师资队伍的培养等方面有利于转化医学人才的培养.

    作者:杨淑艳;钟秀宏;齐玲;郑中华;赵东海;张以忠;赵丽微 刊期: 2012年第11期

  • 上尿路结石微创技术的治疗进展

    泌尿系结石是一种全球性疾病,尤其是上尿路结石,它的易感人群庞大,并且具有治疗后高复发的特点.近年来,针对上尿路泌尿系结石的治疗方式取得各界的广泛重视,对它的研究十分活跃,现笔者对其做一总结.

    作者:杨江 刊期: 2012年第11期

  • 基层医院胫腓骨开放性骨折的早期处理治疗体会

    目的 比较不同的治疗方法对于胫腓骨开放性骨折的临床治疗效果及并发症.方法 选取我科治疗的开放性胫腓骨骨折患者87 例,分别采取加压钢板、外支架固定、髓内钉等方式治疗,分析比较其临床疗效及并发症.结果 ①三种方法的疗效等级优良率差异不明显(P> 0.05),②下床活动时间以外固定支架时间长;③骨折愈合时间以加压钢板时间长,外固定支架愈合快于交锁髓内钉.④加压钢板发生以感染较为多见,高于其他两种方法.结论 胫腓骨骨折的治疗应严格按照骨折的程度和及时限选择合理的方案,在取得肯定的临床疗效同时降低并发症的发生.

    作者:陈卫东 刊期: 2012年第11期

  • 小剂量氨茶碱联合呼吸功能训练治疗慢性阻塞性肺疾病的临床研究

    目的 探讨小剂量氨茶碱联合呼吸功能训练治疗慢性阻塞性肺疾病(COPD)的治疗效果.方法 选取我科收治的102 例COPD 患者,随机分为对照组与观察组,两组均给予常规抗感染、吸氧、解痉平喘、祛痰等对症支持治疗,对照组在此基础上给予小剂量氨茶碱治疗,观察组在此基础应用小剂量氨茶碱治疗联合呼吸功能训练治疗,观察两组治疗前后的肺功能变化及临床疗效.结果 观察组治疗后肺功能指标明显优于对照组,总有效率显著高于对照组,意识恢复时间明显较对照组为短,差异均具有统计学意义(P < 0.05).结论 小剂量氨茶碱联合呼吸功能训练可有效改善COPD 患者临床症状,明显缩短意识恢复时间,增强疗效;康复期患者改善肺功能效果更显著.

    作者:倪小青;代晓晓;刘召红;金彦青;张晓飞;孙惠文 刊期: 2012年第11期

中国医药指南杂志

中国医药指南杂志

主管:国家卫生和计划生育委员会

主办:中国保健协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