学术投稿

以声音嘶哑为首发症状的食管癌1例

王世祎

关键词:食管癌, 声音嘶哑, 喉返神经
摘要:目的 分析以声音嘶哑为首发症状的食管癌(carcinomaof esophagus)的临床特点,详细询问病史对其诊断的价值.方法 分析1 例经胸部CT、胃镜活检确诊为食管癌的住院患者的发病特点和临床资料.结果 该患者食管中分化鳞癌(胸上段)主要表现为进行性加重的声音嘶哑,无特异性.结论 食管癌患者大多以进食咽下困难为首发表现,以声音嘶哑为首发症状的较少.对此类患者应注意全身检查、详细询问病史,提高食管癌的诊断率.
中国医药指南杂志相关文献
  • 某市市售食品食源性致病菌监测分析

    目的 了解乌鲁木齐市食源性致病菌在食品中的污染状况,提高食品卫生监测和危险性评估能力.方法 采集8 类食品,共226 份样品按2010 年食源性疾病监测网络工作手册分别进行了沙门氏菌、金黄色葡萄球菌、单增李斯特菌、大肠杆菌O157:H7、副溶血性弧菌、空肠弯曲菌 6 种致病菌检测.结果 2010 年乌鲁木齐市生肉制品中单核细胞增生性李斯特菌污染较为严重,检出率达 31.1%.结论乌鲁木齐市食品中存在食源性致病菌的污染,生畜肉、生禽肉、动物性水产品、凉拌菜品和非发酵豆制品受到的污染为严重.单增李斯特菌、副溶血性弧菌、金黄色葡萄球菌是乌鲁木齐市食源性疾病发生的危险因素.

    作者:杨毅;陈国利;吴亚英;曹华 刊期: 2012年第11期

  • 100例百草枯中毒患者的救治与护理

    目的 探讨百草枯中毒的救治及护理措施.方法 回顾性分析100 例百草枯中毒患者的临床资料,总结百草枯中毒的救治要点及护理要点等.结果 百草枯中毒患者预后差,病死率极高(本组达47%),痊愈53 例,死亡14 例,自动出院33 例.结论 早期彻底洗胃、黄泥水吸附,导泻等可以减少毒物继续吸收,是救治成功的关键环节;积极有效的综合治疗及护理能降低中毒病死率,是救治成功的重要环节.

    作者:李慧 刊期: 2012年第11期

  • 分散固相萃取——气相色谱法测定五味子中的敌敌畏和甲胺磷的残留量

    目的 建立测定五味子中滴滴畏和甲胺磷残留量的毛细管气相色谱分析方法.方法 五味子样品以分散固相萃取的方法进行处理.以FPD 为检测器,色谱柱:DB-1701 石英毛细管柱(25m×0.32mm i.d),载气:高纯氮气,流速20mL/min;氢气流速75mL/min; 空气流速100mL/min.程序升温:初始温度:120℃; 终温度:220℃;升温速率:10℃ /min.进样口温度250℃;检测器温度300℃.进样方式:无分流.结果 滴滴畏和甲胺磷的测定浓度在0.025~2.0 μg/mL 时,浓度与信号呈线性.当信噪比为2 时,滴滴畏的低检出量为0.3ng,甲胺磷的低检出量为0.2ng.滴滴畏的平均回收率为:89.5%,RSD 为2.4%;甲胺磷平均回收率为91.2% RSD 为1.7%.结论 此方法操作简便、准确、可靠.可用于五味子中滴滴畏和甲胺磷残留量的测定.

    作者:刘平 刊期: 2012年第11期

  • B超机按键的替换与维护

    近年来,日本阿洛卡等公司生产的B型超声波诊断仪(简称B超)在我们国内市场上占有较大的比例,尤其是从上海自形组装开始,各单位的使用日益增多,本院也购买了2台阿洛卡B超机,包括1台SSD620和1台SSD630机器[1].该系列机器共包含40余个按键,因为这部分机器生产日期比较早,现已停产相当长一段时间,其按键损坏后已很难配置,为延长机器的使用寿命,只能够采取替代的方法进行修复.

    作者:陈坤蕾 刊期: 2012年第11期

  • 高频电波刀手术治疗宫颈疾病的护理体会

    目的 探讨高频电波刀在宫颈疾病的应用体会.方法 对100 例行宫颈高频电波刀的患者,在手术前、术中、术后进行护理.结果 100 例患者均愉快,顺利地完成手术,效果满意.结论 在高频电波刀治疗宫颈疾病中,患者都会产生恐惧和紧张的情绪,我们以舒适护理模式为框架,体现以人为本的理念,将人文关怀和人性化护理服务的理念贯穿始终,采取相应的护理措施,让患者感觉舒适,取得了良好的效果.

    作者:周玲 刊期: 2012年第11期

  • 浅谈沟通的技巧在与急症患者及家属交流中的运用

    急症患者是指那些发病急、病情重因而需要紧急处理、抢救的患者.他们及家属心理正处于高度应激状态,接诊护士此时巧妙的应用语言,非语言的沟通技巧,不仅能准确迅速地收集到病情的一手资料还能起到缓和紧张情绪,取得患者及家属的信任,建立良好的护患关系,有助于各种抢救治疗护理操作的进行.

    作者:李珺 刊期: 2012年第11期

  • 血液标本采集过程对检测结果的影响研究

    随着我国医学领域技术水平的不断提高,医院检测结果面临着严峻的考验,及更高的要求与标准.所以,实验室检测结果相关因素的严格控制及管理已经受到越来越多人的重视.本文对血液采集过程中若干种影响因素及注意事项进行深入的探讨分析.

    作者:张璐靓;赵宪文 刊期: 2012年第11期

  • 某院2009至2010年胃肠道药物使用分析

    目的 了解本院2009 年至2010 年胃肠道药物的使用情况及发展趋势,为临床合理用药提供参考.方法 收集2009 年至2010 年我院消化系统药物出库资料,对销售金额及用药频度(DDDs)进行排序及统计分析.结果 我院胃肠道类药物销售金额占总销售金额比不高,有增长趋势,用药品种基本不变,以口服药为主.制酸药用量第一,其次为助消化药,微生态制剂有增长的趋势.结论 我院根据患者的具体情况进行治疗,使用胃肠道药物较为合理.

    作者:赵志宏 刊期: 2012年第11期

  • 双侧脑室引流灌洗加腰穿脑脊液置换治疗30例高血压性脑室出血的疗效评价

    目的 探讨双侧脑室引流灌洗加腰穿脑脊液置换治疗高血压性脑室出血患者疗效.方法 在本院收治的高血压性脑室出血患者60 例,分成观察组和对照组.对照组给予单侧置管引流;观察组给予双侧脑室引流灌洗加腰穿脑脊液置换.结果 观察组总有效率为83.33% 高于对照组60.00%,具有显著性差异 (P < 0.05).观察组脑室通畅时间、神志转清时间、脑脊液正常时间均少于对照组,具有显著性差异(P < 0.05).结论 采用双侧脑室引流灌洗加腰穿脑脊液置换治疗高血压性脑室出血疗效可靠.

    作者:马俊 刊期: 2012年第11期

  • 中药腰痛汤配合物理疗法治疗强直性脊柱炎46例

    强直性脊柱炎(Ankylosing spondylitis ,AS)是脊柱系统的慢性病,其发病特征就是症状不明显,病程很长,而且病因目前还尚不明确,所以一般而言,其治愈也就非常困难.强直性脊柱炎发病病灶主要是在骶髂关节和脊柱发生慢性炎症,多侵犯骶髂关节、脊柱骨突、脊柱旁软组织及外周关节,这种脊柱炎发病多见于青年男性,男性比例悬殊,大致上为4∶1,强直性脊柱炎的病因到现在还不明晰,大致上专家们认为是一些外界环境因素其病因不明,还有就是一些感染或是外伤和寒冷也会诱发疾病,这种疾病目前还没有什么好的手段对其进行根治,在强直性脊柱炎的发生期常常呈现急性发作,而且常常是发作期和缓冲期交替进行,必须采用综合强化治疗以减少病残.我科从2006年到2010年期间采用中药腰痛汤配合物理疗法治疗强直性脊柱炎46例,取得了较好的临床疗效,现报道如下.

    作者:罗雪平 刊期: 2012年第11期

  • 护理专业学生就业指导方法的调查与分析

    本文通过对山东万杰医学院2008 级和2009 级护理专业专科学生发放<就业指导调查问卷>,初步了解了我校护理专业学生的就业意向.通过分析影响学生就业选择的各种因素,旨在找出适合我院学生实际情况的就业指导方法,提高学生在就业市场的竞争能力.

    作者:胡彩霞;任云凤 刊期: 2012年第11期

  • 脂质体的药效学研究

    脂质体给药系统在降低药物毒性、增加药物在靶点聚集和提高药物疗效等方面起了重要作用.目前已设计出膜上载有或不载靶识别分子的靶向脂质体,包括抗肿瘤药、抗寄生虫药、抗真菌药、激素、多肽、酶类药物及用于疫苗、基因治疗和免疫诊断的药物.本文就脂质体作为药物载体的药效学及应用方面做一综述.

    作者:仵文英;李莎;徐晓娜 刊期: 2012年第11期

  • 青光眼滤过术后浅前房形成的常见原因及处理方法

    目的 对采用青光眼滤过术治疗的青光眼患者在手术后形成浅前房的主要原因及相应的处理方法与体会进行总结分析.方法 抽取67 例接受青光眼滤过术治疗后形成浅前房的临床确诊青光眼患者病例.结果 导致该类患者在手术后出现浅前房症状的主要原因包括脉络膜脱离、滤性过畅、防水生长减少、瞳孔阻塞、脉络膜上腔出血、恶性青光眼.概括起来可以分为低眼压浅前房和高眼压浅前房两种.结论 对导致青光眼患者在接受滤过术治疗后出现浅前房的原因进行系统的掌握,可以使保证临床对该类患者在术后出现浅前房症状进行有效的预防和治疗.

    作者:刘红杰;高小敏;李凯 刊期: 2012年第11期

  • 中西医结合治疗输卵管阻塞性不孕的临床研究进展

    输卵管阻塞是女性不孕的重要原因之一,近年来输卵管阻塞性不孕的临床发病率逐年增加,严重威胁到现代女性的身心健康.临床针对输卵管阻塞性不孕症的治疗方法有很多种,治疗效果也有所不同,因此临床对中西医结合治疗输卵管阻塞性不孕的治疗方法及疗效研究越来越多.本文通过对中西医结合治疗输卵管阻塞性不孕症相关的文献资料进行回顾性分析,对临床治疗方法以及疗效进行综述,旨在探讨有效的输卵管阻塞性不孕症中西医结合治疗方法,提高临床治愈率.

    作者:王银翠 刊期: 2012年第11期

  • 经皮穿刺激光椎间盘减压术治疗老年人颈椎间盘突出症的临床体会

    目的 观察经皮穿刺激光椎间盘减压术治疗老年人颈椎间盘突出症的临床效果.方法 52 例老年人颈椎间盘突出症均采用Nd:YAG 激光经皮穿刺激光椎间盘减压术(PLDD)治疗,用Macnab 法评估术后疗效,术后随访1~2 年观察短期手术疗效.结果 术后3d 优良率76.9%,术后6 个月优良率82.7%,术后12 个月优良率92.3%;术后12 个月优良率明显优于术后3d(χ2=4.727273,P =0.029688).结论 经皮穿刺激光治疗老年人颈椎间盘突出症效果显著.

    作者:黄鹂 刊期: 2012年第11期

  • 以声音嘶哑为首发症状的食管癌1例

    目的 分析以声音嘶哑为首发症状的食管癌(carcinomaof esophagus)的临床特点,详细询问病史对其诊断的价值.方法 分析1 例经胸部CT、胃镜活检确诊为食管癌的住院患者的发病特点和临床资料.结果 该患者食管中分化鳞癌(胸上段)主要表现为进行性加重的声音嘶哑,无特异性.结论 食管癌患者大多以进食咽下困难为首发表现,以声音嘶哑为首发症状的较少.对此类患者应注意全身检查、详细询问病史,提高食管癌的诊断率.

    作者:王世祎 刊期: 2012年第11期

  • 药品合理归类及药品监管制度探析

    目的 探讨药品合理归类的方法,加强药品监管制度的建立,找到一条合适我院药品管理的途径.方法 对我院的现有药品进行合理的归类及加强药品监管制度的制度及完善.结果 经过药瓶的合理分类置放以及对我院的药品监管制度的完善,加强了对处方药的管理,提高了我院的工作效率.结论 药品的分类管理可以保证公众用药的安全,加强药品的监管制度对人们的身体健康以及生命安全有重要的影响,也可以促进我院的工作效率及水平.

    作者:徐淑琴 刊期: 2012年第11期

  • 抗真菌药在皮肤浅部真菌病治疗中的合理应用

    真菌感染中浅部真菌的发病率高于深部真菌病,但后者病情多严重,常危及生命.近年来随着免疫剂、激素、广谱抗菌药等使用的增多,深部真菌病的发病率日渐增多.目前高效又低毒的药物仍少.现将酮康唑、伊曲康唑、氟康唑三种临床常用抗真菌药的适应证、药效学、药动学、不良反应及注意事项等加以比较,笔者认为抗真菌药物的合理应用是避免感染者药源性疾病的有效方法.

    作者:陈前利 刊期: 2012年第11期

  • 乳腺癌中HER-2异常表达的临床病理学意义

    目的 探讨免疫组织化学(IHC)和荧光原位杂交(FISH)检测乳腺癌组织中人表皮生长因子受体2(HER-2)异常表达的关系.方法 分别采用IHC 和FISH 方法检测155 例乳腺癌标本中的HER-2 表达情况.结果 155 例乳腺癌标本中,IHC 与FISH 结果符合率为80.6%,存在一致性(Kappa=0405,P =0000).结论 IHC 和FISH 能有效地检测乳腺癌中HER-2 的表达,两者可以取长补短,提高HER-2检测的准确率.

    作者:黄文涛 刊期: 2012年第11期

  • 咨询在无偿献血者招募中的重要作用

    目的 通过对我市2010 年固定献血点4~6 月份采血情况进行调查,进一步采取措施,提高无偿献血人员比例.方法 设计献员或咨询人员调查表,对4-6 月份采血点的献员或咨询人员进行调查.结果 通过咨询我们正建设一支自愿固定的无偿献血队伍,已经逐步达到WHO 的目标.结论 通过耐心的咨询,我市的无偿献血员工作进入一个良好的循环状态.

    作者:曹以芹 刊期: 2012年第11期

中国医药指南杂志

中国医药指南杂志

主管:国家卫生和计划生育委员会

主办:中国保健协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