学术投稿

以声音嘶哑为首发症状的食管癌1例

王世祎

关键词:食管癌, 声音嘶哑, 喉返神经
摘要:目的 分析以声音嘶哑为首发症状的食管癌(carcinomaof esophagus)的临床特点,详细询问病史对其诊断的价值.方法 分析1 例经胸部CT、胃镜活检确诊为食管癌的住院患者的发病特点和临床资料.结果 该患者食管中分化鳞癌(胸上段)主要表现为进行性加重的声音嘶哑,无特异性.结论 食管癌患者大多以进食咽下困难为首发表现,以声音嘶哑为首发症状的较少.对此类患者应注意全身检查、详细询问病史,提高食管癌的诊断率.
中国医药指南杂志相关文献
  • 双腔支气管导管在抢救大咯血窒息中的应用(附5例报道)

    大咯血的抢救方法很多,但当大咯血引起窒息或呼吸衰竭时,使用双腔支气管导管插管和机械通气是一种行之有效的方法.我院近年来在抢救各种原因引起的大咯血窒息患者,取得了一些成功经验,现报道如下.

    作者:李天森;潘绍慧 刊期: 2012年第11期

  • 疏血通联合依达拉奉治疗急性缺血性脑中风的疗效观察

    目的 对采用依达拉奉与疏血通联合的方法对患有急性缺血性脑中风患者进行治疗的临床效果进行研究分析.方法 抽取在过去一段时间内来我院就诊的74 例患有急性缺血性脑卒中的临床确诊患者病例,将其分为A、B 两组,平均每组37 例.A 组患者采用依达拉奉进行治疗;B 组患者采用依达拉奉与疏血通联合的方法进行治疗.对两组患者的临床治疗效果、治疗过程中的并发症和不良反应现象进行比较分析.结果 B 组患者的临床治疗效果明显优于A 组患者;两组患者在用药过程均没有出现严重的并发症和不良反应现象.结论 采用依达拉奉与疏血通联合的方法对患有急性进展性缺血性脑中风的患者进行治疗的临床效果令人满意,患者的病情能够在用药后的短时间内得到迅速扭转,使患者的预后更加理想.

    作者:郭茹 刊期: 2012年第11期

  • 住院病历缺陷分析以及实时监控管理

    目的 分析并评价对住院患者诊疗过程开展调查及对调查结果进行分析的方法,为做好诊疗质量的实时监控管理提供参考信息.方法 对各个诊疗环节中发生的缺陷进行归类,应用基于病例分组的随机抽样方法,确保每一次的抽样调查结果具有可比性.结果 在计算机软件的辅助下做好各个诊疗环节的分析,可以实时对某个阶段的抽样调查结果实施统计汇总,并及时检查缺陷的改正情况.结论 采用网上调查方式的客观性较强,增大了调查的范围,节约了人力、物力,便于实时监控管理,取得了理想的效果.

    作者:唐文龙 刊期: 2012年第11期

  • 2型糖尿病患者血浆N-末端脑钠肽与左室功能的关系

    目的 探讨2 型糖尿病(T2-DM)患者血浆N- 末端脑钠肽(NT-proBNP)水平与左室功能关系.方法 选取无心力衰竭症状的T2DM 患者53 例(DM 组),正常对照组25 例(N 组).所有患者测定血浆NT-proBNP,同时接受心脏超声检查.采用直线相关分析血浆NT-proBNP 与心脏超声指标的关系.结果 DM 组血浆NT-proBNP 明显高于N 组(P < 0.01).心脏超声检查显示,DM 组患者的左心房内径(LAD)、室间隔厚度(IVST)、左心室后壁厚度(LVPWT)和左室质量指数(LVMI)均较N 组显著升高(P < 0.05 或P < 0.01);而DM 组的二尖瓣血流E 峰速度与A 峰速度的比值(E/A) 则较N 组显著降低(P < 0.05).直线相关分析显示,DM 组的lg(NT-proBNP)与LAD、IVST、LVPWT、LVMI 均呈正相关(r=0.43、0.28、0.31、0.55,P < 0.05 或P < 0.01);lg(NT-proBNP)与E/A 呈负相关(r=-0.34,P < 0.05).结论 血浆NT-proBNP 可作为T2DM 患者左心功能的早期评估指标.

    作者:麦冠梁;陈尚林;赖东娣 刊期: 2012年第11期

  • 垂体后叶素联合硝酸甘油治疗支气管扩张大咯血的临床观察

    目的 探讨垂体后叶素联合硝酸甘油治疗支气管扩张大咯血的疗效及不良反应.方法 选取入住我科的支气管扩张大咯血患者80 例,随机分为垂体后叶素联合硝酸甘油组(治疗组)和单用垂体后叶素组(对照组),分别观察两组80 小时内止血效果及药物不良反应.结果 治疗组止血效果优于对照组,而不良反应发生率低于对照组.结论 垂体后叶素联合硝酸甘油能迅速、有效、安全的治疗支气管扩张大咯血.

    作者:易浩宇;史颖慧;徐欣欣 刊期: 2012年第11期

  • 人工股骨头置换骨水泥固定术围手术期护理31例

    随着人均寿命的提高,我国高龄老人越来越多,高龄老人股骨颈骨折患者也日益增多.随着医疗科学条件的进步,手术方法及人工材料也有很多选择.我院对体弱多病,有明显骨质疏松以及有不能配合内固定治疗并发症的65岁以上的股骨颈骨折患者,采用双动人工股骨头置换骨水泥固定术治疗31例.术后要求患者克服疼痛,早日活动患肢,减少术后并发症,取得满意的效果.现报道如下.

    作者:刘立侠 刊期: 2012年第11期

  • 腕带在实际工作中的使用现状及影响因素

    目的 探讨患者腕带的使用现状及影响因素.方法 通过对照法比较不同性别患者腕带的使用情况,腕带的损坏情况及医生、护士对腕带的核对情况.结果 男性患者腕带使用异常多于女性(P < 0.05),护士对腕带的核查优于医生.结论 提高法律和安全意识是避免腕带使用异常的前提;患者不同的性别、对腕带的态度及认知度影响了腕带的正常应用;医护人员对腕带的核查及态度对患者腕带的配戴有影响;腕带的日常使用护理至关重要;腕带的质量有待进一步提高.

    作者:师存霞 刊期: 2012年第11期

  • 自拟通腑祛浊灌肠汤对急性阑尾炎术后肠功能恢复的临床观察

    目的 观察口服自拟通腑祛浊灌肠汤对急性阑尾炎手术后肠功能恢复的疗效.方法 选择60 例急性阑尾炎手术患者随机分为2 组,分别为治疗组32 例、对照组28 例.治疗组术后在抗感染、止血、补液治疗的基础上配合自拟通腑祛浊灌肠汤灌肠治疗.对照组术后只行常规治疗.结果 对其肠功能恢复情况作测定,两组比较有显著性差异(P < 0.05).结论 自拟通腑祛浊灌肠汤对急性阑尾炎手术后肠功能恢复有较好的疗效.

    作者:李海涛;黄圳;熊萍;丁建业 刊期: 2012年第11期

  • 支气管冲洗结合局部注药治疗右肺中叶综合征的临床疗效观察

    目的 观察支气管冲洗术结合局部注药治疗右肺中叶综合征的临床疗效.方法 2008 年1 月至2011 年6 月期间在我院共收治右肺中叶综合征患者37 例,所有患者首先采取抗生素治疗,对症和支持治疗的内科综合治疗手段.然后采取支气管肺泡冲洗术结合局部注药治疗.观察患者临床症状,不良反应,以及实验室检查结果.结果 37 例患者中治愈24 例,有效7 例,无效6 例,总有效率为83.8%.急性感染患者全部治愈,总有效率为100%;慢性感染患者治愈6 例,有效7 例,无效6 例,总有效率为78.95%.急性感染患者治疗效果明显好于慢性感染和结合患者,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 < 0.05.患者出现不良反应主要是低氧血症22 次,发热14 次,少量出血24 次.结论 支气管冲洗结合局部注药治疗右肺中叶综合征安全,有效,并且不良反应少.

    作者:唐琳;康萍;钟祥柱 刊期: 2012年第11期

  • 生物节律的研究进展

    生物节律与某些疾病的发生密切相关,对临床药物的应用有一定的指导意义,本文对于目前生物节律在以上两个方面的研究进展进行综述,指出了解和研究生物节律对临床工作的重要性.

    作者:石斌 刊期: 2012年第11期

  • 浅谈献血者采血时静脉穿刺失败的原因、预防及处理措施

    静脉穿刺失败、原因、处理措施随着公民无偿献血工作的深入展开,对血站护理操作技术的要求越来越高,树立以献血者为中心的护理概念,我们采血护士必须熟练采血操作技术,尽量避免采血过程中造成皮下淤血,同时也给献血者造成不必要的疼痛.能有效的保护献血者的献血积极性.对无偿献血者的工作是非常有意义的.现将静脉穿刺失败的原因和发生后的处理方法及预防措施浅谈一下,在这里与同行们进行交流,有不到之处请同行们批评指正.

    作者:陈健 刊期: 2012年第11期

  • 临床专业留学生有机化学教育教学体会

    本文总结了新疆医科大学临床医学专业留学生有机化学教育教学经验.从学生来源、教师、教材和教学内容等方面介绍分析了有机化学教学的过去、现状和将来的发展趋势,为有机化学的规范教学和教育教学质量的提高提供了参考.

    作者:马成;丁海燕;王艳;支玲;李新霞 刊期: 2012年第11期

  • 临床护理路径在急性心肌梗死溶栓患者健康教育中的作用

    目的 探讨临床护理路径在急性心肌梗死溶栓患者健康教育中的应用效果.方法 将100 例急性心肌梗死溶栓患者随机分为实验组和对照组,对照组接受常规护理;实验组患者应用临床护理路径实施护理,并对患者及家属进行健康教育.结果 观察组患者的溶栓成功率、健康教育达标率、对护理工作满意度达标率优于对照组(P < 0.01);实验组并发症发生率、胸痛缓解时间、平均住院日、下床活动时间均明显低于对照组(P < 0.01).结论 应用临床护理路径对急性心肌梗死溶栓患者进行健康教育,使患者了解相关知识,配合治疗,提高了溶栓成功率及对护理工作的满意度,减少了并发症,满足了患者及家属对健康教育的需求,从而提高了医疗护理质量.

    作者:毕艳玲;张金花;王艳民 刊期: 2012年第11期

  • HPLC法测定去瘀生新汤中阿魏酸的含量

    目的 探讨采用HPLC 法测定去瘀生新汤的阿魏酸的含量的方法.方法 采用HPLC 法,用Sepax C18 色谱柱,用乙腈-0.1% 磷酸水溶液(17:83)作为流动相进行洗脱,流速为1.0mL/min;检测波长:317nm(阿魏酸),柱温:36℃.在此条件下对阿魏酸进行分离.结果 阿魏酸在浓度为0.0249~0.521mg/mL 范围阿魏酸与峰面积呈良好的线性关系,r=0.9989,其平均回收率为102.16%,表明此方法具有良好的回收率.结论 HPLC 法测定去瘀生新汤的阿魏酸的含量具有简单、快捷以及准确等优点,很适用于去瘀生新汤的阿魏酸的含量测定,值得进行临床推广应用.

    作者:梁盛 刊期: 2012年第11期

  • 某市市售食品食源性致病菌监测分析

    目的 了解乌鲁木齐市食源性致病菌在食品中的污染状况,提高食品卫生监测和危险性评估能力.方法 采集8 类食品,共226 份样品按2010 年食源性疾病监测网络工作手册分别进行了沙门氏菌、金黄色葡萄球菌、单增李斯特菌、大肠杆菌O157:H7、副溶血性弧菌、空肠弯曲菌 6 种致病菌检测.结果 2010 年乌鲁木齐市生肉制品中单核细胞增生性李斯特菌污染较为严重,检出率达 31.1%.结论乌鲁木齐市食品中存在食源性致病菌的污染,生畜肉、生禽肉、动物性水产品、凉拌菜品和非发酵豆制品受到的污染为严重.单增李斯特菌、副溶血性弧菌、金黄色葡萄球菌是乌鲁木齐市食源性疾病发生的危险因素.

    作者:杨毅;陈国利;吴亚英;曹华 刊期: 2012年第11期

  • 糖尿病合并甲状腺功能亢进症的诊治分析

    目的 探讨糖尿病合并甲状腺功能亢进症的诊治,提高对二者的临床认识.方法 分析38 例糖尿病合并甲亢患者的一般资料、临床表现、实验室检查、诊断及治疗情况.结果 糖尿病合并甲亢临床并不少见,可先后发病,亦可同时出现,二者的临床表现有相同之处,并存时病情加重,当患者以某种疾病的典型症状就诊时,应避免漏诊、误诊,治疗应二者兼治.结论 无论是糖尿病合并甲亢,还是甲亢合并糖尿病,均应在治疗甲亢的基础上兼治糖尿病.

    作者:刘艳杰 刊期: 2012年第11期

  • 立体定向技术在头部伽玛刀中的应用

    现代头部伽玛刀(Gamma-knife)治疗技术是神经外科立体定向技术、医学影像学和放射治疗学的有机结合.立体定向技术的发展有效地促进了伽玛刀治疗技术的进步.作为神经外科的一个分支,立体定向神经外科系利用影像学定位和定向仪引导,将微电极、穿刺针等显微器械置入脑内特定靶点;通过记录电生理、留取组织标本、产生毁损灶、去除病灶等方法,诊断和治疗中枢神经系统的各种病症.

    作者:方应洪;韩金安 刊期: 2012年第11期

  • 护理专业学生就业指导方法的调查与分析

    本文通过对山东万杰医学院2008 级和2009 级护理专业专科学生发放<就业指导调查问卷>,初步了解了我校护理专业学生的就业意向.通过分析影响学生就业选择的各种因素,旨在找出适合我院学生实际情况的就业指导方法,提高学生在就业市场的竞争能力.

    作者:胡彩霞;任云凤 刊期: 2012年第11期

  • 浅谈沟通的技巧在与急症患者及家属交流中的运用

    急症患者是指那些发病急、病情重因而需要紧急处理、抢救的患者.他们及家属心理正处于高度应激状态,接诊护士此时巧妙的应用语言,非语言的沟通技巧,不仅能准确迅速地收集到病情的一手资料还能起到缓和紧张情绪,取得患者及家属的信任,建立良好的护患关系,有助于各种抢救治疗护理操作的进行.

    作者:李珺 刊期: 2012年第11期

  • 提高术前谈话技巧对规避医疗风险探讨

    随着社会的进步,经济的发展,患者对医疗护理质量有了很大的提高法律意识不断增强,手术前取得患者及其家属的同意非常重要[1].术前谈话是医护人员与患者取得良好沟通的一个重要途径,是尊重患者知情权的重要体现,是预防医疗纠纷的重要步骤[2].作为一个优秀的外科医师,不仅要会做手术,而且还要善于表达、思考和总结,提高术前谈话技巧,主要体现在以下几个方面.

    作者:周武军 刊期: 2012年第11期

中国医药指南杂志

中国医药指南杂志

主管:国家卫生和计划生育委员会

主办:中国保健协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