马先
目的 研究并探讨健康产妇不同分娩方式新生儿低血糖的发生与护理情况.方法 以我院2010 年6 月至2011 年5 月期间共收治的120 例健康产妇为研究对象,将所有的120 例健康产妇随机分为两组,即剖宫组和阴道分娩组,每组均由60 例健康产妇组成,剖宫组的健康产妇采用剖宫产的方式进行分娩,阴道分娩组的健康产妇则采用阴道分娩的方式来进行分娩,在两组产妇分娩之后的30min 之内,测定其新生儿的血糖值.结果 剖宫组60 例健康产妇中,其新生儿发生低血糖的共有13 例,占21.67%,而阴道分娩组60 例健康产妇中,其新生儿发生低血糖的仅有1 例,占1.67%.经剖宫产进行分娩的新生儿与经阴道分娩的新生儿相比,发生低血糖的几率明显增加,对比(P< 0.05),有统计学意义.结论 对于不同分娩方式新生儿的血糖监测十分重要,尤其是对经剖宫产分娩方式的新生儿进行及时的血糖监测具有十分重要的现实意义.
作者:邓银梅 刊期: 2012年第23期
目的 观察多次发作的原发性急性闭角型青光眼采用表面麻醉下白内障青光眼联合手的临床效果.方法 对43 例(52 眼)急性闭角型青光眼合并白内障的患者行表面麻醉下白内障超声乳化人工晶状体植人联合小梁切除术,随访6 个月以上.结果 手术后视力均较术前提高,≥ 0.1 者47 眼(90.39%),≥ 0.5 者29 眼(55.77%).术后6 月眼压为11 ~ 26mmHg(1mmHg ≈ 0.133kPa),平均眼压为(14.56±4.12)mmHg.48 眼(92.31%)眼压维持在正常范围,4 眼需要联合降眼压药物才能控制正常眼压水平.结论 白内障青光眼联合手治疗急性闭角型青光眼的临床效果满意.
作者:李辉;李媛;侯习武 刊期: 2012年第23期
目的 对应用阿奇霉素对患有支原体肺炎的患儿进行治疗所能够达到的效果进行研究分析.方法 抽取106 例患有支原体肺炎的临床确诊患儿病例,将其分为A、B 两组,平均每组53 例.分别采用单独使用痰热清和痰热清与阿奇霉素联合使用的方法进行治疗.结果 B 组患儿的临床治疗效果明显优于A 组患儿;该组患儿在治疗一段时间后病情反复的人数明显少于A 组患儿.结论 应用阿奇霉素对患有支原体肺炎的患儿进行治疗的效果非常明显,既有令人满意的彻底性和安全性.
作者:贾玉珍 刊期: 2012年第23期
目的 对孕期宫颈环扎术治疗宫颈功能不全的妊娠结局和相关因素进行评价分析.方法 对2009 年2 月至2011 年2 月来自我院的35 例宫颈功能不全的患者的手术孕周、并发症以及临床特征进行回顾性分析.结果 孕周在12~17 周的患者25 例,其中孕周延长< 10 周的患者4 例,≥ 10 周的患者21 例;10 例患者的孕周在18~25 周,其中3 例患者延长孕周< 10 周,7 例患者的延长孕周要≥ 10 周.发现12~17 周的孕妇延长周要比18~25 周的患者更有明显优势(P < 0.05).对患者进行缝合时发现,宫颈长度> 3cm 的患者有25 例,足月产的患者20 例,与宫颈长度在1.5~3cm 以及< 1.5cm 的患者相比是存在显著差异的(P < 0.05).对延长孕周≥ 10 周的与< 10 周的患者相比胎膜的早破率与感染率没有显著的差异(P > 0.05).结论 12~17 周是患者进行宫颈环扎术的佳时期,宫颈的缝合长度跟患者的妊娠结局存在关系.
作者:秦清香;徐连香;张洪娟;王建凤 刊期: 2012年第23期
目的 探讨柴胡注射液与硫酸卡那霉素注射液配伍的疗效、毒副作用以及稳定性等方面的变化,以验证两药配伍的可行性.方法 采用理化分析、药理试验、薄层析检查、微生物测定、临床验证观察等方法进行系统研究.结果 两药配伍后稳定性好,解热作用增强,对效价无影响,无明显毒副作用和不良反应.结论 柴胡注射液与硫酸卡那霉素注射液配伍后,质量稳定、疗效可靠、使用安全.
作者:徐杰远 刊期: 2012年第23期
目的 探讨总结对脑肿瘤患者术后放疗的病情观察方法及护理手段.方法 对近年来我院30 例接受脑肿瘤手术后放射治疗的患者进行针对性的病情观察与细致心理生理护理,总结方法.结果 根据COS 标准,上述患者预后良好26 例,轻度致残3 例,中度致残1 例,目前无死亡病例.结论 通过对脑肿瘤患者良好有效的护理,可以保证放疗的顺利完成,减少患者各方面副反应,使其获得更好的预后效果,达到医疗的预期目标,提高患者生存质量.
作者:栾丽红;姜晶;刘长余;谭华 刊期: 2012年第23期
目的 对我院手术室存在的护理风险进行观察,并探讨分析相关对策.方法 查找我院近期手术室风险案例资料,对其进行观察分析,并探讨相关对策.结果 手术室存在的护理风险因素主要有护理技术失误,法律意识淡薄,忽视规章制度,责任心缺失,工作态度较差等.结论 把手术室护理风险问题放在重点高度上来抓,并分析采取相应对策,方能有效降低手术室风险系数,避免医疗纠纷,保障患者的生命健康.
作者:牟兰;唐华蕊 刊期: 2012年第23期
目的 深入分析和研究舒适护理在妇科癌症不同治疗方式中的应用研究价值.方法 选取2010 年4 月至2011 年4 月800 例妇科癌症病患作为实验组,选取2004 年3 月至2008 年4 月4088 例妇科癌症病患作为对照组.实验组进行舒适护理,对照组进行常规护理.采用问卷的形式,比较两组病患的生化指标,对两组病患的护理效果进行评价.结果 与对照组相关项目进行对比分析项目的 依从性要优于对照组.结论 舒适护理可以有效改善妇科癌症病患在治疗过程中的生理指标,提高病患对疾病治疗的满意度,可以广泛推广.
作者:李文 刊期: 2012年第23期
临床药物不合理联用的表现多样,有药物联用,导致治疗无效;或联用后,药物产生反应,从而减低疗效;或联用产生不良反应;或药物联用后,增强了药物偏性等,药物的不合理联用是引起药物不良反应的重要因素之一,本文对药物不合理联用进行总结和分析,为避免药物不良反应,确保用药安全提供指导.
作者:何春晓 刊期: 2012年第23期
癌症是当代危害人类健康和生命严重的疾病之一.癌症患者常见有疼痛的症状,因此疼痛的护理则是癌症患者护理的主要内容之一.通过很多癌症患者所讲诉,癌性疼痛的发生概率是高的,它不仅仅让身体感到不适,还对患者的精神状态、心理活动以及体质等方面造成不同程度的影响.如何有效缓解或解除癌症患者身体上的疼痛,并做好癌症患者的护理工作,尽可能地降低因疼痛而引起的不良反应,护士在癌症疼痛控制中有着至关重要的作用,对于疼痛评估每位护士都要掌握正确的评估方法,给予每位疼痛患者有效且可行的护理措施,这样即可减轻癌症患者身体上的疼痛,也能提高患者的生活质量.
作者:张宏;王化香;梁桂春 刊期: 2012年第23期
目的 探讨急性胆源性胰腺炎的手术时机及外科综合治疗体会.方法 对我院2009 年1 月至2011 年12 月我院收治的32 例急性胆源性胰腺炎资料进行回顾性分析.结果 治愈30 例,死亡2 例,住院时间15 ~ 48d,平均22d,再手术1 例(胰腺假性囊肿内引流1 例),胰瘘1 例(引流8 个月后治愈).结论 胆源性胰腺炎的重要病理基础是胆道梗阻,影像学检查尤其是增强CT 起确诊作用.治疗上早期根据病情选择外科干预性引流、非手术治疗.病情稳定后延期或择期行手术治疗.
作者:石小彦 刊期: 2012年第23期
胡萝卜素血症是以皮肤黄染为特征的一种病症,它与血液中β胡萝卜素含量过高有关,通常情况下胡萝卜素血症对身体无害.这一现象可由多种因素引起:如β胡萝卜素摄入过多;代谢状态的改变:甲状腺机能不全、糖尿病、妊娠、神经系统性厌食;遗传等等.胡萝卜素血症易误诊,需根据临床表现及实验室检查与其他疾病的黄疸相鉴别.临床若遇到皮肤黏膜黄染的患儿,在做出诊断时一定要注意与胡萝卜素血症鉴别,以减少误诊.
作者:热孜万·得尔;辛秀梅 刊期: 2012年第23期
目的 探讨下腔静脉滤网在骨科复杂创伤中的应用效果.方法 对2010 年1 月至2011 年12 月我院收治的复杂创伤患者45 例进行下腔静脉滤网置入术,观察其置入后的效果.结果 29 例血栓消失,10 例血栓缩小,6 例血栓无明显变化.均未见滤器周围血栓形成.结论 骨科治疗的复杂创伤患者,及时尽早地置入下腔静脉滤网,可以有效地预防肺动脉栓塞甚至猝死.
作者:高坤 刊期: 2012年第23期
目的 总结应用宫颈旁注射的方法治疗急慢性盆腔炎的治疗效果,探讨其治疗的优点.对宫颈旁注射治疗盆腔炎的患者进行随访,并统计其复发率.方法 选择我院自2004 年6 月至2005 年6 月收治的112 例确诊为盆腔炎的患者应用宫颈旁注射的方法进行治疗,观察治疗效果,并随访记录复发率.结果 112 例患者中,治愈108 例,显效4 例,治愈率为96.4%,有效率为100%.1 年内无复发,2 年内复发患者2 例,复发率1.8%,3 年内复发7 例,复发率6.3%,4 年内复发12 例,复发率10.7%,5 年内复发15 例,复发率13.4%.结论 宫颈旁注射可有效治疗急慢性盆腔炎,并可以明显降低盆腔炎的复发率.
作者:王宏玲;丁亚轩 刊期: 2012年第23期
目的 探讨提高如何提高孕产妇孕产期乳房护理的依从性.方法 提高孕产妇孕产期乳房护理的依从性,制定一套教育训练措施,应用于观察组60 例孕产妇中,采用小讲座、沙龙、技能培训、一对一咨询指导等多形式相结合的方法,并根据孕产期各阶段特点予以系统、规范、连续性、适时、个体化的教育,并于常规组48 例进行比较.结果 60 例观察组孕产妇的临床效果明显高于常规组48 例孕产妇,观察组孕期、产时、产后依从性明显高于常规组.结论 通过提高孕产期乳房护理的依从性,大大降低了产后各种乳房疾病的发生,顺利实现健康、科学的母乳喂养,同时也降低6 个月婴儿纯母乳喂养率的重要因素之一.
作者:陈雪梅 刊期: 2012年第23期
老年痴呆是以认知功能障碍和记忆受损为主要临床特征的神经退行性疾病,其发病机制复杂,已成为世界上继心脏病、肿瘤和中风之后的第四大死亡原因,给家庭和社会带来极大地负担,该病的预防和诊治成为一个世界性难题之一.本综述依据中医病因病机和辩证分型的特点,从临床治疗和实验研究两方面阐述近年来中医药对该病的治疗状况.
作者:邓华明;梁林源;李子行;黄丰 刊期: 2012年第23期
急性冠状动脉综合征(ACS)指的是由于冠状动脉粥样硬化斑块破溃,继发完全或不完全闭塞性血栓形成为病理基础的一组临床综合征[1].包括不稳定型心绞痛、非ST段抬高性心肌梗死、ST段抬高性心肌梗死.其发病的主要威胁是血栓形成,而血小板活化是其中的关键因素.另外,既往有糖尿病、高血压病、高血脂等,其他伴有全身其他部位动脉粥样硬化血栓;另外,PCI造成的局部血管损伤和斑块破裂,可引发血栓瀑布.而目前大量的询证医学研究证明[2-3]抗血小板对治疗急性冠状动脉综合征的效果明显,所以,急性冠状动脉综合征的基石是抗血小板治疗.
作者:渠秀娟 刊期: 2012年第23期
目的 分析心理干预对血液透析患者心理治疗的临床效果.方法 选取2008 年6 月至2010 年12 月我科120 例血液透析伴焦虑情绪障碍的患者,随机分为观察组和对照组,经心理干预后对比两组患者的焦虑水平及抑郁水平.结果 经心理干预后,观察组焦虑及抑郁评分低于对照组,且相对于护理干预前改善明显,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 < 0.001).结论 心理干预能改善情绪,恢复生理功能,焦虑及抑郁水平下降,值得临床推广.
作者:曹翠英 刊期: 2012年第23期
目的 研究apelin 对VSMCs 向成骨细胞分化的作用以及作用机制.方法 以体外培养的钙化型血管平滑肌细胞(CVMSCs)作为血管钙化的研究模型,通过检测碱性磷酸酶(ALP)活性以及骨钙素的分泌观察apelin 与VSMCs 向成骨细胞分化之间的关系,应用细胞外调节蛋白激酶(ERK)抑制剂、磷脂酰激醇3- 激酶(PI3-K)抑制剂以及APJ 的小干扰RNA(APJ siRNA)观察涉及的信号通路.结果 Apelin 抑制ALP 活性、骨钙素分泌以及矿化结节的形成.CVSMCs 表达APJ 蛋白.Apelin 激活ERK 和蛋白激酶B( AKT,PI3-K 的下游子).应用siRNA 沉默APJ 取消了apelin 对ERK 和Akt 活化的抑制作用.而且,抑制APJ 表达、ERK 或 PI3-K 的活化逆转了apelin 对ALP 活性的影响.结论 Apelin 通过APJ/ERK 和APJ/PI3-K/AKT 信号途径抑制CVSMCs 向成骨细胞分化.Apelin 可能对动脉钙化有保护作用.
作者:卢瑛 刊期: 2012年第23期
目的 研究胶原蛋白海绵复合bFGF 对骨外露创面愈合的影响.方法 30 只日本大耳白兔,随机分为A、B、C 三组,每组10 只.于胫骨上段前内侧作一 1cm×1.5cm 创面,暴露胫骨.A 组创面喷洒bFGF 后,胶原蛋白海绵覆盖,纱布包扎.B 组覆盖胶原蛋白海绵扎.C 组喷洒生理盐水.术后观察各组创面完全愈合的时间,测量并计算术后各时期创面收缩率.创面愈合后,取材,HE 染色,显微镜下观察组织结构.结果 大体观察:A、B、C 组创面愈合时间分别为 (25.12 ±1.46)d、(30.50 ±1.69)d、(33.38 ±1.77)d.A 组较 B、C组愈合时间提前,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 < 0.01).组织学观察:A 组创面愈合质量优于B、C 组.结论 胶原蛋白海绵复合bFGF 对兔胫骨外露创面愈合具有促进作用,提高创面愈合质量,减少瘢痕组织.
作者:卫秀洋;王万明;陈勇忠;陈庆泉 刊期: 2012年第23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