李晓宇
目的 探讨中药治疗乙型肝炎的临床治疗效果.方法 选取2009年1月至2010年6月于东莞市寮步医院进行治疗的100例乙型肝炎患者为研究对象,将其随机分为治疗组(乙肝散组)50例和对照组(香菇多糖片组)50例,后将两组患者治疗1个月,2个月、3个月的总有效率进行统计及比较.结果 治疗组治疗1个月、2个月,3个月总有效率均高于对照组,P<0.05或P<0.01,有显著性差异或有非常显著性差异.结论 在中药治疗乙型肝炎中乙肝散的治疗效果好,值得在临床乙型肝炎患者中药治疗中广泛推广应用.
作者:谭光羡;罗赫赫;石锦明 刊期: 2011年第19期
目的 探讨腹腔镜手术护理进展.方法 选择隆林县人民医院2009年1月至2011年1月收治的行外科腹腔镜手术的患者,就护理干预和常规护理做此较分析.结果 观察组胃肠道反应5例,无其他严重并发症,均康复出血,对照组胃道肠反应12例,穿刺孔感染7例,其他康复出院.两组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腹腔镜手术安全性高、创伤性小、术后恢复期短、切口美观、缩短了住院时间.
作者:岑珺 刊期: 2011年第19期
对药剂学自主创新实验教学进行了初步探讨,并对结果进行了比对分析,表明自主创新性实验模式可以有效的提高学生的学习兴趣并达到令人满意的效果.
作者:秦凌浩;王晓明;胡巧红 刊期: 2011年第19期
目的 研究并分析可素纤维桩在口腔残根修复中的有效性.方法 对48名病患的69颗患牙用可塑性纤维桩进行核冠修复,并进行1年的术后临床观察.结果 临床观察期内,69个修复单位中有3个发生炎性反应,剩余66个均表现正常.修复成功率95%以上.结论 利用可塑性纤维桩进行口腔残根修复,效果较好,有效性高,可以推广到广大的临床应用中.
作者:晏勇 刊期: 2011年第19期
支气管哮喘是由嗜酸性粒细胞、T淋巴细胞、肥大细胞、中性粒细胞、气道上皮细胞等多种细胞和细胞组分参与的气道慢性炎症性疾病,同时亦是免疫功能异常的变态反应性疾病.从全球支气管哮喘负担的数据表明,尽管从患者和社会的角度来看,控制哮喘的卫生总费用似乎很高,但不正确的治疗可导致支气管哮喘的反复发作,它不仅给人们的健康带来危害,而且会给社会带来更大的经济负担.支气管哮喘已经成为一个严重的公共卫生问题,合理的防治至关重要.笔者从支气管哮喘诊断和治疗近年来研究进展进行综述,旨在提高支气管哮喘临床防治水平.
作者:杨杰 刊期: 2011年第19期
从目前高等职业学院学生生源的特点,学校招生多元性、既有中专又有大专、学生管理难度大、学习成绩不理想,探讨作为一名专业课教师如何用心发现学生的闪光点,提高教学质量,本丈从用心关怀学生,用信任调劝学生的积极性,用鼓励成就学生,用职业的责任感和自豪感等来论述笔者的观点,愿和同行共同交流、学习.
作者:隋亚荣 刊期: 2011年第19期
目的 探讨醋酸去氨加压素对食管胃底静脉曲张破裂出血患者的临床治疗效果.方法 将86例食管胃底静脉曲张破裂出血患者随机分为观察组(醋酸去氨加压素治疗)与对照组(垂体后叶素治疗),每组43例,治疗3d后对比分析两组的临床效果.结果 观察组患者中显效28例,有效11例,无效4例,总有效39例,总有效约为90.70%.对照组患者中显效21例,有效10例,无效12例,总有效31例,总有效约为72.09%.观察组患者总有效率显著优于对照组,两组患者之间比较差异性显著(P<0.05),具有统计学意义.结论 相对垂体后叶素而言,醋酸去氨加压素对于食管胃底静脉曲张破裂出血临床疗效更加显著,值得临床借鉴应用.
作者:许鸣;郭婉薇;蔡少薇 刊期: 2011年第19期
目的 探讨灯盏花素注射液治疗脑梗死的疗效.方法 笔者对夏邑县人民医院2008年10月至2009年12月收治的72例脑梗死患者应用灯盏花素注射液进行治疗,同时将58例应用复方丹参注射液治疗的脑梗死患者作为对照.结果 灯盏花素注射液组总有效率94.5%、显效率83.3%,复方丹参注射液组总有效率77.6%、显效率62.1%,两者相比较,有显著性差异(P<0.05).结论 灯盏花素注射液对脑梗死的疗效明显高于复方丹参注射液,且无明显不良反应,值得临床推广应用.
作者:韩庆礼 刊期: 2011年第19期
目的 探讨菱形转移皮瓣整复鼻部分缺损的临床效果.方法 10例中晚期肿瘤患者作为研究对象,鼻皮肤基底细胞癌术后患者给予菱形转移皮瓣鼻成形修复术.结果 10例患者植皮皮瓣均顺利存活,康复期间均未出现动脉供血和静脉回流障碍.预后后无明显畸形,患者基本满意.结论 菱形转移皮瓣设计较方便,可操作性强,临床应用范围较广,修复效果良好,易于基层医院推广,值得临床考虑.
作者:陈秋桓;韩思伟;罗伟国 刊期: 2011年第19期
目的 通过对多媒体技术在口外教学中的应用论述,指出其在教学中的优越性.方法 通过制作过程,指出制作中应注意的问题.结论 多媒体技术在口腔外科学教学中的应用必将得到快速发展.
作者:周淑丽 刊期: 2011年第19期
目的 探讨对妊娠高血压疾病的护理干预效果及方法.方法 衡阳市第一人民医院自2009年8月至2011年3月收治的妊娠期高血压患者,随机选取在我院定期产前检查及进行护理干预的60例患者设为实睑组,将未经过产前检查及护理干预的60例患者设为对照组,确保两组患者在年龄、血压、孕龄等在统计学上无差别,以利于进行统计分析.观察两组患者疾病控制、分娩情况、新生儿情况.结果 实验组在先兆子癫和子癫发生较对照组少;顺产率高于对照组,难产率低于对照组;新生儿Apgar评分高于对照组,新生儿病死率低于对照组.结论 提供积极有效的护理干预措施对于降低孕产妇围产期并发症及新生儿的病死率极为重要.
作者:郭剑环 刊期: 2011年第19期
扁桃体摘除术是耳鼻喉科常见手术之一.术后扁桃体出血是其常见的并发症之一,如发现处理不及时,则会引起失血性休克,甚至危机生命.
作者:易勉 刊期: 2011年第19期
目的 探讨不同清洗方法对手术器械的清洗效果,并寻求更有效的清洗方法.方法 将内江市第二人民医院2010年1月至2011年2月临床使用过的420件各种手术器械根据种类分为观察组和对照组,每组210件,观察组采用多酶清洗剂浸泡后再进行机器清洗,对照组直接进行机器清洗,清洗后用杰力试纸对两组手术器械的清洗效果进行监测并予以对比分析.结果 观察组210例手术器械经检测为阳性16例,明显少于对照组77例,且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观察组总阳性率为7.6%,对照组为36.7%,组间总阳性率比较差异显著,组间比较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两组手术器械相同部位阳性率比较差异均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不同清洗方法对手术器械的清洗效果不尽相同,多酶清洗剂浸泡后再进行机器清洗的效果较好,值得推广应用.
作者:王利兰 刊期: 2011年第19期
根管治疗是治疗牙髓病和根尖周病的有效方法,疗效确定,临床成功率可达95%以上,是目前保存患牙的好治疗方法,通过清除根管内的炎症牙髓和坏死物质,并进行适当消毒,充填根管,以去除根管内容物对根尖周围组织的不良刺激,防止发生根尖周病变,促进根尖周病变的愈合,完善的根管治疗可以免除患者的痛苦,能大程度保留牙体及牙根,有效恢复牙齿咀嚼功能,是口腔牙体修复成功的基础,远期疗效优于其他牙体治疗方法.
作者:王建华;王玉伟 刊期: 2011年第19期
目的 探讨护理干预措施对经皮肾患者术中体温维持的效果.方法 选择140例患者,均分为两组,使用四肢使用温热棉垫包裹,静脉输液加温到37~38℃,肾脏灌注液温度控制在34~35℃,并在手术台下使用温毯,对照组实施常规护理,比较术中各时间点患者体温变化和发生寒战的情况.结果 术中60min观察组患者体温明显高于对照组(P<0.05),手术结束时现察组患者体温明显高于对照组(P<0.05),观察组观察到发生寒战患者例数明显少于对照组(P<0.05).结论 对输入患者体内液体进行加温和使用温毯等措施,能有效维持术中患者体温,避免低温对患者的影响.
作者:赵欣;田小园;何思捷;李沈客 刊期: 2011年第19期
高血压是严重危害人类健康的常见疾病之一,也是十分典型的一种与行为生活方式有关的疾病,应该采取有效的护理干预措施,对患者的不良生活方式进行修正.
作者:李晓宇 刊期: 2011年第19期
本文通过对60例正常人及198例有相关疾病患者的检测,探讨血浆D-二聚体金标法定量检测临床应用价值较大.说明D-二聚体可作为临床检塞疗效的评价与用药监测.
作者:卢琴;钱纪银 刊期: 2011年第19期
目的 探讨综合护理干预对慢性阻塞性肺疾病(COPD)患者肺功能及生活质量的影响.方法 对四川甘孜州人民医院316例COPD康复期患者随机分成对照组和干预组(各158例);对照组给予常规护理,干预组在常规康复指导基础上实施为期1年综合护理干预,实行10周关键探访并跟踪随访;1年后,从肺功能和生活质量两方面对两组患者进行效果评价.结果 两组患者肺功能指标及生活质量评分分别比较,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综合护理干预能有效改善COPD患者的肺功能,提高患者的生活质量,具有一定的推广价值.
作者:刘学锋 刊期: 2011年第19期
目的 探讨慢性阻塞性肺疾病(COPD)患者肺功能的检测结果与其诱发因素的关系.方法 筛选86例典型的COPD患者,让其填写调查问卷,于治疗前后进行肺功能的检测,并对结果进行比较.结果 86例患者均按要求完成问卷后进行分析,结果显示使用煤球烹饪、吸烟、每日吸烟支数、受教育程度、近呼吸系统感染这5项与COPD具有明显的相关性.所有患者治疗前后均测定第一秒用力呼气容积(FEV1)、用力肺活量(FVC)、第一秒用力呼气容积占预计值百分比(FEV1占预计值%)、PEF%,检测完毕后进行比较.FEV1、FEV1占预计值%、PEF%在治疗前后的比较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结论 诱发COPD发作的因素较多,加强对患者的健康教育,有利于患者更好的配合治疗,提高其生活质量.
作者:唐先锋 刊期: 2011年第19期
目的 探讨子宫动脉检塞术治疗弥漫性子宫腺肌病的临床疗效和不良反应.方法 对20例根据临床症状及超声或MRI诊断为弥漫性子宫腺肌病的患者,行子宫动脉栓塞术.采用Seldinger's技术完成双侧子宫动脉选择插管,照影证实后,用平阳霉素+聚乙烯醇(PVA)颗粒+明胶海绵颗粒进行栓塞,术后3个月随访观察患者痛经程度、月经量及子宫体积变化.结果 20例患者经治疗后痛经明显减轻,月经量明显减少,子宫体积明显缩小.结论 子宫动脉栓塞术治疗弥漫性子宫腺肌病,创伤小,临床效果显著,不良反应小,能显著改善患者生活质量.
作者:钟芩 刊期: 2011年第19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