学术投稿

中药不良反应的原因分析

廖建萍;刘红宇

关键词:中药复方, 中药不良反应, 经验总结
摘要:随着中药及其制剂在我国的广泛应用,中药不良反应的报道逐渐增多.本文就中药复方引起不良反应的原因进行了简要概括,同时对我们的指导老师刘绍贵主任药师在分析处理中药不良反应方面的经验进行了总结.
中国医药指南杂志相关文献
  • 如何提高中医院西医护士的中医内涵

    数千年来中医护理已作为一门独立学科,逐渐走向科学和规范,学习中医基础、加强护理人员中医技能的培训、运用中医理论丰富整体护理、尝试中医护理查房,从而全面提升护士的中医内涵.

    作者:李德红 刊期: 2011年第24期

  • 糖尿病营养膳食护理

    目的了解糖尿病患者膳食护理的重要性.方法饮食上要计算每日能量需要.结果在药物治疗的基础上辅以饮食治疗,同时加强饮食疗法的健康宣教,病情更稳定.结论饮食疗法对糖尿病患者有明显的治疗作用,饮食治疗既控制总热量,减轻胰岛负荷,保持机体营养平衡.

    作者:宋彦 刊期: 2011年第24期

  • 妇科手术患者术前访视的研究

    目的针对妇科不同患者术前心理,采取有效的术前访视措施,使患者稳定情绪,顺应医护计划.方法分析妇科患者术前的心理状态,提出相应的手术患者需要解决的护理问题.结果有针对性地进行术前访视增加了患者手术的安全性,确保患者顺利度过手术期,结论通过术前访视,增加了患者对疾病的正确认识,坚定了手术治疗的信心和勇气,均积极配合麻醉及手术,是现代化护理模式的需要.

    作者:孙美娟;王海侠;刘玲玲 刊期: 2011年第24期

  • 医疗机构科研经费管理与核算

    本文通过分析医疗机构科研经费管理现状,指出目前医疗机构科研经费管理中存在的不科学、不规范等问题.并在深入分析问题产生原因的基础上,提出加强和改进科研经费筹集和使用的管理思路和具体建议.

    作者:金绍杰;邢惠芝;李明哲 刊期: 2011年第24期

  • 基于医学八年制学生创新能力培养的导师制探索

    本文通过对临床医学八年制教育开展以来这六年的试行过程的调查了解,针对八年制学生教育过程中现行导师制度存在的临床能力培养、科研创新能力培养等问题进行了分析,提出了通过试行新的导师机制,明确各阶段导师和全程导师职责分工,使对八年制学生的培养更具有连贯性、整体性和针对性.

    作者:李双喜;佟矿 刊期: 2011年第24期

  • 股骨粗隆间骨折治疗进展

    股骨粗隆间骨折是股骨颈基底部至小粗隆水平以上部位的骨折,常见于老年人.治疗上分为保守治疗和手术治疗,治疗的目的是防止发生髋内翻畸形,具体治疗方法应根据骨折类型、移位情况、患者年龄和全身情况,分别采取不同的方法.

    作者:陆茂德 刊期: 2011年第24期

  • 中西医结合治疗眩晕

    目的观察葛夏术麻汤治疗眩晕的疗效.方法 48例眩晕患者随机分为治疗组(30例)和对照组(18例),两组均在常规治疗的基础上,治疗组口服葛夏术麻汤一日一剂水煎服.结果治疗组经2个疗程结束后,颈颅彩色多普勒超声显示,治疗组明显优于对照组.结论葛夏术麻汤治疗眩晕安全性好,无不良反应,疗效可靠.

    作者:袁玉环;赵文兵 刊期: 2011年第24期

  • 急性胰腺炎的护理体会

    目的对急性胰腺炎患者进行保守治疗护理措施的探讨.方法对急性胰腺炎患者根据其具体情况,采用抗感染、减少胰液分泌,维持水电解质平衡,营养支持等治疗原则,严密观察病情,加强基础护理,减少并发症的发生.结果本组58例,治愈19例,好转37例.结论急性胰腺炎病情重,预后差,需严密观察病情,精心护理,加强营养支持,预防并发症,提高治愈率.

    作者:薛成玉 刊期: 2011年第24期

  • 奥曲肽合用中药灌肠治疗术后粘连性肠梗阻的临床疗效观察

    目的观察奥曲肽联合加味大承气汤灌肠治疗术后粘连性肠梗阻的疗效.方法将术后粘连性肠梗阻患者共120例随机分为治疗组和对照组,在常规治疗的基础上,治疗组采用奥曲肽静滴联合加味大承气汤灌肠,对照组单纯采用奥曲肽静滴治疗,观察7d,观察指标为症状体征改善情况及起效时间.结果治疗组治愈56例,好转2例,无效2例(转入手术治疗),总有效率为96.6%;对照组治愈44例,好转8例,无效8例(转入手术治疗),总有效率为86.6%,差别有统计学意义(P<0.05);治疗组在症状改善起效时间上优于对照组,差别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奥曲肽联合加味大承气汤灌肠治疗术后粘连性肠梗阻疗效优于单纯奥曲肽,并且手术率明显低于单纯奥曲肽组.

    作者:袁志军 刊期: 2011年第24期

  • 藏药露木尔的研究进展

    综述藏药露木尔的化学成分,药理作用和质量控制等方面的研究概况,并提出了在露木尔的研究过程中存在的问题,从而为露木尔的进一步研究和利用提供依据.

    作者:娄国伟;江云东 刊期: 2011年第24期

  • 生物制剂与银屑病治疗

    银屑病是一种CD4+T 淋巴细胞介导的自身免疫紊乱性疾病,临床用于银屑病治疗的药物很多,疗效确是不容乐观,而且不良反应比较大,随着银屑病免疫病理机制研究的不断深入及基因工程技术的发展,生物制剂为银屑病的治疗指引新的方向,现就近年来生物制剂治疗银屑病的情况进行综述.

    作者:金亮;张国柱 刊期: 2011年第24期

  • 腺苷蛋氨酸联用多烯磷脂酰胆碱治疗慢性病毒性肝炎并重度黄疸的临床观察

    目的观察腺苷蛋氨酸联用多烯磷脂酰胆碱治疗慢性病毒性肝炎并重度黄疸的疗效.方法将慢性病毒性肝炎并重度黄疸的患者随机均分为治疗组(腺苷蛋氨酸联用多烯磷脂酰胆碱组)、对照组(单用多烯磷脂酰胆碱组或腺苷蛋氨酸),其中多烯磷脂酰胆碱组为对照1组、腺苷蛋氨酸为对照2组.比较各组间的疗效及不良反应.结果各组治疗前后对照酶学指标,黄疸指标,白蛋白、凝血酶原活动度差异显著(P<0.001).腺苷蛋氨酸组在总胆红素和直接胆红素复常率方面,优于多烯磷脂酰胆碱组(P<0.05).腺苷蛋氨酸联用多烯磷脂酰胆碱组疗效明显优于单多烯磷脂酰胆碱组或腺苷蛋氨酸组(P<0.05或0.001).结论腺苷蛋氨酸联用多烯磷脂酰胆碱是慢性病毒性肝炎并重度黄疸的一种安全、有效的治疗方案.

    作者:刘冰;孙宏;寇国先;龙波 刊期: 2011年第24期

  • 静脉滴注头孢吡肟后饮酒致双硫仑反应1例

    目的探讨头孢菌素类药物致双硫仑样反应的发病机制与防治、护理方法.方法对头孢菌素类药物致双硫仑样反应的临床表现、治疗及转归进行回顾性分析.结果经吸氧、地塞米松抗过敏及营养心肌、活血治疗,3h后症状好转,无其他异常现象.结论保证患者临床用药安全,减少或杜绝双硫仑反应的发生.

    作者:王美英 刊期: 2011年第24期

  • 颈椎病的日常预防方法

    颈椎病又称颈椎综合征,即颈椎椎间盘退行性改变及其继发病理改变累及其周围组织结构(神经根、脊髓、椎动脉、交感神经等),出现相应的临床表现.仅有颈椎的退行性改变而无临床表现者则称为颈椎退行性改变.

    作者:王勇钧 刊期: 2011年第24期

  • 益肾化湿通淋法治疗老年复发性尿路感染的临床观察

    目的观察益肾化湿通淋法治疗老年复发性尿路感染的疗效.方法采用随机分组法将68例复发性尿路感染患者分为对照组(34例)和治疗组(34例),对照组口服左氧氟沙星,治疗组用左氧氟沙星配合中药益肾化湿通淋汤治疗.疗程均为28d.结果治疗组近期治愈率及总有效率均优于对照组,组间比较有显著性差异(P< 0.05).结论益肾化湿通淋汤治疗老年复发性尿路感染有较好的疗效.

    作者:高立超;李平;李燕;李建国 刊期: 2011年第24期

  • B超在育龄妇女查环查孕工作中的应用

    目的提高育龄妇女查环查孕工作中宫内节育器异常的诊断水平.方法总结分析74例宫内节育器异常患者的临床资料.结果 74例宫内节育器异常的患者中,宫内节育器位置下移61例(其中7例合并宫内妊娠),嵌顿12例,穿出子宫1例.结论 B超直接观察节育器所在的位置是否正常,是一种简便有效的检查方法,每年定期进行B超检查是非常必要的.

    作者:毕文君 刊期: 2011年第24期

  • 剖宫产术后施行经腹小切口输卵管结扎术392例分析

    目的探讨有剖宫产手术史者对再行经腹小切口输卵管结扎术的影响.方法对修武县计划生育服务站5年内所做输卵管结扎术中有剖宫产史者对其手术记录情况进行对比分析.结果有过一次剖宫产手术史者术后不足1年施行输卵管结扎术时、原剖宫产切口处瘢痕反应及施术难度大于剖宫产术后1年以上者.有过二次剖宫产史者在施行输卵管结扎术时结扎未遂概率明显增高.结论有一次剖宫产手术史者在选择输卵管结扎术时宜将手术时间选在剖宫产术后1年以后,有二次剖宫产手术史者,不宜将输卵管结扎作为首选节育方法.

    作者:董新峰 刊期: 2011年第24期

  • 推拿手法治疗椎动脉型颈椎病90例临床观察

    目的观察推拿手法治疗椎动脉型颈椎病的临床疗效,并对其作用机理进行深入探讨.方法将90例吉林省桦甸市中医院门诊和疗区患者随机分为治疗组(推拿组)和对照组(牵引组)进行治疗,每组45例.治疗前后两组结合疗效评定标准进行疗效评价.结果治疗组治愈率及总有效率分别为68.89%和95.56%,对照组治愈率及总有效率分别为22.22%和71.11%,治疗组疗效明显优于对照组(P< 0.05).结论治疗组能够有效的改善或者消除椎动脉型颈椎病的相应临床症状,对椎动脉型颈椎病的治疗具有较好的效果.

    作者:徐丽哲;龚庆 刊期: 2011年第24期

  • 阿奇霉素治疗小儿支原体肺炎疗效观察

    目的观察阿奇霉素治疗小儿支原体肺炎的临床疗效.方法将2009年5月至2010年10月入住我院的小儿支原体肺炎患者60例随机分为观察组和对照组,观察组给予阿奇霉素治疗,对照组给予红霉素治疗,对比观察两组临床疗效.结果观察组治疗有效时间短于对照组,治疗总有效率、痊愈率均明显高于对照组,且组间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阿奇霉素治疗小儿支原体肺炎疗程短、不良反应少、安全性高、临床疗效好,值得推广应用.

    作者:周嫦娥 刊期: 2011年第24期

  • 儿童介入术后的护理

    目的探讨儿童介入术后的护理内容及方法.方法整理郑州市第七人民医院2007年11月至2009年11月共收治的26名先天性心脏病患儿采用介入术后的护理资料,总结儿童介入术后的护理方法及要点.结果26例先天性心脏病患儿经介入手术治疗后,仅有2例发生并发症,所有患儿均痊愈出院.结论根据先天性心脏病介入手术的特点及患儿的病情状况,制定合理、周密、严谨的术后护理方案,能有效的保证介入术的成功,并有效防止并发症的发生.

    作者:白瑞娟;秦延平;王素芳 刊期: 2011年第24期

中国医药指南杂志

中国医药指南杂志

主管:国家卫生和计划生育委员会

主办:中国保健协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