学术投稿

急性播散性脑脊髓炎36例诊治分析

王焕军

关键词:急性播散性脑脊髓炎, 临床, 分析
摘要:对36例急性播散性脑脊髓炎(ADEM)进行临床特点分析,发现患者发病年龄多见于儿童和青壮年,急性起病,易于复发,常见谤因包括急性上呼吸道感染、疫苗接种、麻疹、风疹、水痘、流行性腮腺炎、猩红热等,实验室检查中脑脊液可出现免疫活性球蛋白增高,受累部位包括脊髓,小脑、大脑白质,脑干等,辅助检查如影像学、电生理、免疫学检查等可协助诊断,运用糖皮质激素治疗效果确切.结合临床特点、神经电生理、脑脊液免疲学及影像学检查等,临床确诊较为准确,及时恰当的治疗对预后极为重要.
中国医药指南杂志相关文献
  • 淫羊藿苷对人外周血内皮祖细胞增殖功能的影响

    目的 淫羊藿苷对体外培养的人外周血内皮祖细胞(EPCs)增殖的影响.方法 采用密度梯度离心法分离获得人外周血单个核细胞,用添加VEGF、FGF的M199培养液培养7d后,经激光共聚焦显微镜、流式细胞仪鉴定为EPCs.用不同浓度药物干预培养EPCs,分别作用不同时间(24、48、72h)后,倒置相差显微镜下观察EPCs生长情况,四唑蓝比色试验(MTT法)测定EPCs的吸光度值.用西药西辛伐他汀作为对照组.结果 与对照组比较,淫羊藿苷高、中、低浓度组均改善了EPCs增殖功能(P<0.05),且呈一定的量效、时效关系,在中浓度为显著(P<0.05)能明显促进增殖能力;在同一浓度组中,随时间延长淫羊藿苷对EPCs的促进作用逐渐增强,于72h达到高峰,且中药中剂量组对EPCs的促进作用优于西药组辛伐他汀组.结论 淫羊藿苷能促进EPCs增殖,从而刺激缺血组织血管新生和再生,可能是其防治心脑血管及周围血管疾病的机制之一.

    作者:杜海斌;马华;武丽萍;申静;宫建芳 刊期: 2010年第10期

  • 某院药房退药原因及分析

    目的 分析黑龙江科技学院医院退药的原因.方法 对黑龙江科技学院医院2008年3月至2009年2月的退药的原因进行分析.结果 退药的主要原因是不良反应、不合理用药等.结论 减少退药保证用药安全.

    作者:王海英;邱涛;陈丽红;于辉;王冬梅 刊期: 2010年第10期

  • 39例产褥患者的护理干预

    总结39例产褥感染患者护理特点,重点介绍了心理护理,病情观察及发作诱因.文章认为产褥感染是多种因素导致的,应采取积极的防治及护理干预措施.

    作者:王丽娟;韩冰;吴赢;房丽琴 刊期: 2010年第10期

  • 闭孔神经封闭在经尿道膀胱肿瘤切除术中的应用

    近年来,随着腔内泌尿外科技术的发展,经尿道电切术在分化较好的表浅性膀胱肿瘤的治疗中,得到了广泛的应用.但闭孔神经反射可导致中止手术或造成膀胱穿孔,甚至伤及骨盆血管等严重并发症.笔者在2002年至2008年间对56例膀胱侧壁肿瘤经尿道切除治疗时,进行闭孔神经封闭,预防闭孔神经反射,效果满意,现报道如下.

    作者:郭均聪;杜静静 刊期: 2010年第10期

  • 年轻护生的带教体会

    医学护理学的迅猛发展及现代人们对健康的更高需求,对护士的综合素质提出了全新的要求和标准.针对现在实习护士的特点,如何制定有效的带教计划,培养出适应时代需要和新医学模式的合格护士,是我们面临的首要问题.由于年轻护士对医院环境不熟悉,业务又不熟练,对消毒隔离无法理论联系实际.如何能够帮助他们尽快的适应新环境,尽快的担当起护士的角色,我们采取了多形式的临床带教.现将体会总结如下.

    作者:隋桂珍;王津 刊期: 2010年第10期

  • 邵阳地区金黄色葡萄球菌临床株的耐药性分析

    目的 通过对金黄色葡萄球菌常用抗菌药物的耐药情况的分析,指导临床合理使用抗生素.方法 应用WALKAWAY-40系统分离鉴定出326株金黄色葡萄球菌并检测β-内酰胺酶阳性和耐苯唑西林的菌株.结果 β-内酰胺酶阳性金黄色葡萄球菌的分离率为95.4%,对抗生素的耐药性高于β-内酰胺酶阴性菌;耐苯唑西林的金黄色葡萄球菌分离率为70.2%,除万古霉素外对其他抗生素均为高度耐药,与苯唑西林敏感金黄色葡萄球菌比较,差异具有显著性意义(P<0.05).结论 326株金黄色葡萄球菌耐药性分析,其耐药性需引起临床医师的高度关注,应根据分离株耐药特点选用不同的治疗方案.

    作者:卿蕊;王秀虎;唐愈菲 刊期: 2010年第10期

  • 康复新液联合甘美达凝胶治疗复发性口腔溃疡的临床疗效观察

    目的 研究一种治疗复发性口腔溃疡(RAU)疗效较好的方法.方法 将一年来于铁岭市中医医院就诊的60例RAU病例随机分为两组,治疗组用康复新液加甘美述凝胶,对照组用已知治疗RAU药物西瓜霜喷剂.疗程7d.结果 1周后,治疗组和对照组的疗效差异性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康复新液联合甘美达凝胶对RAU的治疗效果较西瓜霜喷剂佳,可以作为临床上治疗RAU的首选药.

    作者:孙艳鹏 刊期: 2010年第10期

  • 浅谈检验科在预防医疗纠纷中的措施

    由于近年来医疗纠纷不断增多,加强医院管理势在必行,加强科室内部管理是建立良好医患关系的基础.大理州永平县妇幼保健院在进几年的工作实践中总结出一定的经验.为更好的预防医疗纠纷作出了应有的贡献.

    作者:陈桂苹 刊期: 2010年第10期

  • 浦东新区贫困妇女子宫颈病变状况分析

    目的 了解分析浦东新区贫困妇女子宫颈病变状况.方法 采用液基细胞学(LCT)结合阴道镜及组织学检查对1036例浦东新区贫困妇女(贫困组)进行宫颈病变筛查,并以同期1019例非贫困妇女的妇科普查资料为对照(对照组),分析其细胞学及病理结果.结果 贫困组LCT结果为未明确意义的不典型鳞状上皮细胞(ASCUS)96例、不典型腺上皮细胞(AGC)1例、轻度鳞状上皮内病变(LSIL)5例、重度鳞状上皮内病变(HSIL)2例;对照组ASCUS 65,AGC 4例、LSIL 2例,无HSIL;两组细胞学异常率分别为10.04%(104/1036)和6.87%(70/1019),具有显著差异(P<0.01).以45岁为界,≤45岁的妇女中贫困较非贫困LCT异常细胞检出率高,分别为10.55%(54/512)和6.88%(63/916),具有统计学差异(P<0.05),而>45岁,二者无显著差异.LCT结果为ACG、LSIL、HSIL及贫困组46例ASCUS和对照组48例ASCUS的妇女进行了阴道镜下活检.贫困组共有54例进行了阴道镜下活检,病理结果为CIN Ⅰ、Ⅱ、Ⅲ分别有5、9、6例,1例为宫颈癌;对照组共有54例进行阴道镜下活检,病理结果为CIN Ⅰ、Ⅱ、Ⅲ分别有3、2、1例,未发现宫颈癌;CIN发生率两组分别为37.04%和11.11%,差异显著(P<0.005).结论 贫困妇女子宫颈疾病的发生率高,在扶贫力度有限的情况下,首先应考虑育龄贫困妇女子宫颈疾病筛查.对于从未参加过妇科普查的老年妇女,也应列入筛查范围.

    作者:朱晓平;杨伶例;杨慧琳;奚龙妹;孙红 刊期: 2010年第10期

  • 儿童多动症的诊断与治疗

    儿童多动症以注意缺陷、活劝过度和行为冲动等为主要特征,属于破坏性行为障碍,患儿常伴有不同程度的学习困难,但治理正常或接近正常,有事出现动作不协调,性格或其他行为异常的综合征.本文对儿童多动症的主要诊断以及矫正方法进行了论述.

    作者:张玉芝 刊期: 2010年第10期

  • 21例产后并发下肢静脉血栓患者的护理

    目的 探讨下肢静脉血栓形成的临床护理对策与方法.方法 做好心理护理及抗凝、溶栓治疗期间的临床护理.结果 经过综合护理和抗凝溶栓治疗,21例患者患肢肿胀基本消退,痊愈出院.结论 产后并发下肢深静脉血栓形成治疗中,护理工作的地位至关重要.

    作者:刘艳梅 刊期: 2010年第10期

  • 卵巢癌组织中IL-6和IL-8及TNF-α mRNA的表达及其意义

    目的 通过探索卵巢癌组织中细胞因子的表达,来探讨卵巢癌的内在发病机制.方法 选择山东省济宁市第一人民医院2004年5月至2008年11月收治的原发卵巢癌患者30例为实验组,术前均未接受放化疗治疗.正常对照组卵巢组织取自同期30例子宫肌瘤行全子宫加一侧或双附件切除患者,荧光定量PCR的方法检测白细胞介素6(IL-6),IL-8、肿瘤坏死因子α(TNF-α)等因子mRNA的表达水平.结果 卵巢癌组织中IL-6、IL-8 mRNA表达明显高于正常对照组,分别达到正常卵巢组织表达的(8.78±1.32)和(11.4±11.65)倍,统计学差异非常显著(P<0.01);卵巢癌组织中TNF-α的表达差异较小,为对照组的(0.19±1.02)倍,有明显统计学差异(P<0.05).结论 IL-6、IL-8 mRNA的过度表达表明有转移和浸润.TNF-α的作用有待于进一步探讨.

    作者:刘淑英;储平;杨铎;张玉平 刊期: 2010年第10期

  • 52例老年冠心病患者的护理体会

    冠状动脉粥样硬化性心脏病(冠心病)是中老年人的一种多发病,常见病,发病率逐年上升.严重危害老年人的身体健康,也是老年人病死的主要原因之一.药物治疗固然重要,但关注老年人冠心病患者的护理是一项不可缺少的措施,是提高冠心病患者生活质量的重要手段之一.现将大庆市肇源县新站人民医院2006年9月至2009年8月间对52例中老年冠心病患者实施整体护理,取得较好效果,现报道如下.

    作者:陈丽影 刊期: 2010年第10期

  • 不同手术方式治疗子宫内膜息肉的临床疗效观察

    目的 探讨宫腔镜下不同手术方式对子宫内膜息肉的临床疗效,旨在提高患者预后,防止复发.方法 对2008年1月至2009年1月来东莞市虎门医院治疗的子宫内膜息肉患者63例,按照治疗方法随机分为宫腔镜下刮匙搔刮并息肉取出术(A组)和宫腔镜直视下以环状电极电切息肉基底部术(B组).随访并比较两组间的效果差异.结果 两组患者均成功进行手术,其中手术均顺利完成,均无严重并发症.宫腔镜下刮匙定点刮除术组不孕症14例,术后6个月内妊娠4例;宫腔镜下子宫内膜息肉基底电切术组不孕患者9例,术后半年内妊娠2例,两组间的差别无显著性.1年内A组妊娠8例,B组妊娠7例,差异有统计学意义.A组复发9例,复发率为29.03%;B组复发3例,复发率为9.38%,两组间的差异具有显著性(P<0.05).结论 两种治疗方法对子宫内膜息肉均具有较好的治疗效果,其中宫腔镜下子宫内膜息肉基底电切术复发率更低.在临床实践中,应根据不同的情况选取适当的方法.

    作者:王碧霞;孟海燕 刊期: 2010年第10期

  • 传染病护理学教学改革探讨

    为了顺应现代职业教育理念,培养德、智、体、美全面发展的技能型、实用型高级护理人才,传染病护理学的教学改革势在必行,笔者根据其学科特点提出教学改革思路:一是改革教材;二是优化教学内容;三是改进教学方法;四是加强考核评价.

    作者:陈月;肖云武;张晓念;赵修斌;成珍平;王萍 刊期: 2010年第10期

  • 腹腔镜手术气腹过程的护理管理研究

    腹腔镜手术具有创伤小、术后疼痛轻,并发症少和恢复快等优点.随着科技的进步和医疗手段不断改进,腹腔镜手术的应用越采越多,手术范围越来越广.但腹腔镜手术由于适用面广,使用面扩大,随之带来了领域过大、护理难、管理难、并发症的产生.这种情况尤以特殊人群,如肥胖、妇女等为多.本文中,笔者通过多年从医经验,就关于腹腔镜手术气腹过程的护理和管理研究做一个分析,并对特定人群在腹腔镜手术中的表现于处置,提出自己的看法.

    作者:师秀红 刊期: 2010年第10期

  • 早期观察子宫动脉及胎儿脐动脉频谱预测胎儿发育的研究

    目的 探讨孕妇子宫动脉及胎儿脐动脉的血流动力学变化,评价彩色多普勒血流显像技术在预测胎儿发育方面的使用价值.方法 回顾性分析150例正常晚期妊娠和70例胎儿宫内发育迟缓(IUGR)患者的彩色多普勒检测胎儿脐动脉的收缩末期大血流速度和舒张末期大血流速度之比(S/D)、搏动指数(PI)及子宫动脉的S/D,PI结果.结果 正常组子宫动脉多普勒PI(1.93±0.28)及s/D(0.67±0.21)小于对照组PI(3.80±0.82)及S/D(1.33±0.25),两组之间的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彩色超声多普勒可以检测孕妇的子宫动脉与脐动脉血流动力学变化,在预测胎儿发育情况HDCP和预测围生儿结局方面有重要的临床价值.

    作者:林李梅;陈桃英;郑洪平;徐金毛 刊期: 2010年第10期

  • 桥本病28例诊治体会

    目的 总结桥本病的临床诊治经验.方法 分析2002年1月至2008年12月间株洲市二医院普外科收治的28例桥本病的临床资料.结果 28例患者中通过细针穿刺抽吸细胞学检查确诊桥本病12例,占42.86%,药物保守治疗有效的8例,占28.57%,手术冰冻确诊6例,占21.43%,切除后常规石蜡切片确诊2例,占7.14%.结论 术前可疑病例细针穿刺抽吸细胞学检查及术中冰冻是获得正确诊断的有效方法,有利于避免误诊或漏诊.

    作者:黄劲松;吴桂泉;秦慈舜;黄文胜 刊期: 2010年第10期

  • 解酒肝康的化学成分综述

    解酒肝康颗粒主要由人参、五味子、白芍,丹参等药物组成,具有疏肝理脾,解酒祛涅,祛瘀行滞的功效,临床用于治疗酒精性脂肪肝.现对解酒肝康中的人参、丹参、五味子、白芍的化学成分进行综述.

    作者:陈卫红 刊期: 2010年第10期

  • 干燥综合征并发结核性脑膜炎1例报道

    1 病例摘要患者女性,34岁,因头痛12d,加重3d于2008年4月8日入遂宁市中心医院神经内科.12d前患者受凉后出现头痛,为整个头部持续性胀痛,阵发性加剧,无转移及放射痛,伴发热,体温高达38.5℃,无寒战;恶心,非喷射状呕吐胃内容物多次,50~100mL,无呕血及咖啡色液体;无头昏、视力下降、复视,耳鸣、咳嗽、咯痰、胸闷、胸痛;无意识丧失,精神行为异常,肢体麻木无力、抽搐,大小便失禁等.

    作者:李琳琳 刊期: 2010年第10期

中国医药指南杂志

中国医药指南杂志

主管:国家卫生和计划生育委员会

主办:中国保健协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