学术投稿

相关因素致产后出血的分析及对策

崔丽霞

关键词:产后出血, 相关因素, 对策
摘要:目的 探讨产科出血相关因素及护理对策.方法 对我院 2002年1月至2007年12月收治的77例产后出血病历进行回顾分析.结果 产后出血与高危妊娠、分娩方式、胎次、胎儿体质量有密切关系,发生原因主要有宫缩乏力、胎盘因素、软产道损伤及凝血功能障碍.结论 产后出血是分娩期的严重并发症,加强产前、产时、产后相关因素的预防,正确处理产程可以减少产后出血的发生,降低因产后出血引起的合并症及孕产妇病死率,提高产科质量.
中国医药指南杂志相关文献
  • 天麻素注射液治疗椎-基底动脉供血不足90例

    目的 探讨天麻素注射液治疗椎-基底动脉供血不足的疗效.方法 将180例椎-基底动脉供血不足患者随机分成两组,对照组90 例给予氟桂利嗪胶囊、天麻密环菌片口服,治疗组90例静脉滴注天麻素注射液,1次/d.两组疗程均为15d为一疗程.结果 治疗组有效率为93.3%,对照组有效率为86.7%,经比较有统计学差异.结论 天麻素注射液治疗椎-基底动脉供血不足疗效满意,值得推广应用.

    作者:可新玲 刊期: 2009年第11期

  • 经腹结肠肛管吻合术治疗低位直肠癌临床分析32例

    目的 探讨经腹结肠肛管吻合术治疗低位直肠癌临床应用.方法 分析2001年11月至2007年12月,阜新五院普外科收治的32例距肛缘4~6cm的低位直肠癌,经腹行结肠肛管吻合术治疗低位直肠癌术的临床资料.结果 吻合口距肛缘平均2.5cm,吻合口局部无复发,3年总存活率100%,术后1年随访28例患者,22例排便1~3次/d,4例排便3~4次/d,2例排便6~7次/d.结论 经腹结肠肛管吻合术是治疗距肛缘4~6cm低位直肠癌的较理想保肛术式,切除部分内括约肌对肛门的远期功能无明显影响.

    作者:赵海生 刊期: 2009年第11期

  • CP应用于全子宫切除术30例护理效果分析

    目的 探讨临床路径(CP)应用于全子宫切除术的实施效果.方法 62例病例分为实验组和对照组,实验组30例实施CP,对照组32例实施传统的治疗护理,将2组的治疗护理效果进行对比.结果 术后首次下床时间对照组(27.78±15.61)h,实验组(17.53±8.99)h(t值=3.19,P<0.01);首次排气时间对照组(58.20±10.73)h,实验组(52.24±9.54)h(c值=2.46,P<0.05);术后腹胀发生例数对照22例,实验组9例(P<0.01);住院天数实验组明显减少(P<0.01);住院费用对照组(5005.63±147.68)元,实验组(4432.21±126.45)元.术后使用镇痛剂和残端出血无统计学意义.结论 CP应用于子宫切除术能提高治疗与护理质量,缩短住院时间,减少住院费用,适合在基层医院开展.

    作者:张晓波;付景琴;曹凯 刊期: 2009年第11期

  • 超声心动图评价左心室舒张功能障碍的回顾分析

    本文通过对超声心动图(UCG)评价左心室舒张功能障碍的回顾分析,探讨UCG下左心室舒张功能障碍各项阶段性指标的临床意义.

    作者:单连侠 刊期: 2009年第11期

  • 社区干预对提高支气管哮喘遵医行为及控制率的评价

    目的 探讨社区干预对提高支气管哮喘遵医行为及减少住院率提高控制率的疗效.方法 入选患者40例,给予社区干预,观察干预前后患者在坚持用药、合理饮食、戒烟、适当锻炼、情绪调节等遵医方面的疗效及病情控制率的变化.结果 干预后患者的遵医行为明显提高,病情得到更好控制.干预前支气管哮喘控制总有效率77.5%,干预后总有效率97.5%( P<0.05).结论 社区干预对提高支气管哮喘控制疗效确切,是有效的减少患者经济负担,提高生活质量,值得社区推广的方法.

    作者:孙自勤 刊期: 2009年第11期

  • 剖宫产手术患者围手术期抗菌药物用药分析

    目的 为了解剖宫产手术患者围手术期抗菌药物的使用情况.方法 对本院妇产科2006年至2007年剖宫产手术患者中432例围手术期抗菌药物使用品种、用药频率、联合用药、使用方法进行统计分析.结果 432例共用抗菌药物三大类6种,单一用药176例(40.7%)、二联用药255例(59.0%),围手术期合理使用抗菌药物125例(28.9%),基本合理259例(60.0%),应用不十分合理例55(12.7%).人均药品费用为1395.5元,人均药品/住院总费用比为0.332.结论 分析认为剖宫产手术围手术期应用抗菌药物不十分合理,应加强监测,以提高医院合理.

    作者:吴惠 刊期: 2009年第11期

  • 试述膀胱阴道瘘病因及治疗(附34例)

    膀胱阴道瘘多见于产伤和妇科手术损伤,一旦发生,将严重影响患者的生活质量,且保守治疗一般无效,需手术才能终治愈.本文对我院2000年至2008收治的34例膀胱阴道瘘患者的资料进行回顾性分析,对本病的病因、治疗及预防措施进行了探讨.

    作者:李彩玲 刊期: 2009年第11期

  • 电视胸腔镜辅助下多极射频消融治疗失去手术治疗机会的肺癌的临床研究

    目的 电视胸腔镜辅助下多极射频消融治疗失去手术治疗机会的肺癌的近期疗效.方法 对10例失去手术治疗机会的肺癌患者采用电视胸腔镜辅助下多极射频消融治疗.结果 本组无严重并发症或死亡者,术后CT复查,肿瘤经多极射频消融治疗后绝大多数在3个月左右开始缩小.结论 电视胸腔镜辅助下多极射频消融术创伤小,近期疗效确切,是治疗失去手术治疗机会肺癌的一种新的安全可靠的方法.

    作者:曹彬;骆璇;张青海;史敏科;孔杰 刊期: 2009年第11期

  • 80岁以上老年人脑梗死的临床护理分析

    目的 探讨80岁以上老年人脑梗死的临床特点、护理及预后.方法 取2004年至2006年收治的50例80岁以上脑梗死患者(其中大者93岁),均用头颅MRI或CT证实.结果 50例中多数为多病灶、大面积和伴有并发症,治疗后好转38例,死亡11例.结论 80岁以上老年人患脑梗死后症状重、并发症多、死亡率高.

    作者:陈丽娜 刊期: 2009年第11期

  • 梗阻性输尿管结石3种情况下体外冲击波碎石效果的比较

    目的 比较置入D-J管或经皮肾造瘘后行体外冲击波破石和急诊原位体外冲击波破碎石治疗完全梗阻性输尿管结石的疗效.方法 对我院收治的完全梗阻性输尿管结石患者76例的资料进行回顾性分析.按治疗方法的不同将患者分为原位ESWL组(24例)、D-J管组(37 例)和PCN组(15例),对各组的碎石次数、治愈率等数据进行统计学分析.结果 三组之间平均碎石次数及治愈为83.33%,与D-J组(72.9%)相比较无统计学差异(P>0.05),与PCN组(53.33%)相比较存在统计学差异(P<0.05),但D-J组和PCN组的治愈率无统计学差异.结论 对于完全梗阻性输尿管结石的治疗,应首选急诊原位ESWL的治疗.

    作者:杨庆祥 刊期: 2009年第11期

  • PCR技术在病原生物检测中的应用

    聚合酶链反应(polymerase chain reaction,PCR)又称体外基因扩增,它以敏感、特异、快速的核酸技术而著称,是分子生物学技术的一项突破,这种方法在医学、生物工程、法医学、考古学等领域已得到广泛应用.

    作者:马长海 刊期: 2009年第11期

  • 老年糖尿病并发低血糖反应38例观察与护理

    目的 探讨对老年糖尿病患者低血糖反应的护理方法.方法 通过回顾分析老年糖尿病患者低血糖反应的特点,提出护理对策.结果 37例患者得到及时治疗,病情好转,1例因基础病多伴多脏器功能表竭,抢救无效死亡.结论 老年糖尿病患者发生低血糖反应的临床观察与护理,重要的在于充分认识到低血糖反应的严重性和危害性,护理过程中,勤巡视病房,密切观察病情变化,同时帮助患者提高识别、处理低血糖反应的能力,是抢救成功的重要保证.

    作者:李香远 刊期: 2009年第11期

  • 严重多发伤早期急救护理

    多发伤是指在同一致伤因素作用下,机体有2个或2个以上脏器或解剖部位同时或相继遭受损伤,其中至少1处可能危及生命者.多发伤多由于交通事故、高速冲撞、高处坠落、严重挤压伤等引起.

    作者:朱小红;岳慧芳 刊期: 2009年第11期

  • 硬膜外氟哌啶或东莨菪碱减轻硬膜外吗啡镇痛期的恶心和呕吐

    观察比较硬膜外氟哌啶或东莨菪碱减少硬膜外吗啡恶心、呕吐等不良反应.氟哌啶组(M+Dr组,n=40)恶心、呕吐和瘙痒发生率显著少于单纯吗啡对照组(M组,n=40).东莨菪碱组(M+Sco组,n=42)在恶心、呕吐方面与M组相比亦有显著区别.尿潴留和低血压,三组间比较无统计学差异.M+Sco组口发生率为76.2%,其它两组无1例出现口干.三组镇静作用和镇痛作用时间比较均无显著性差异.未发现硬膜外氟哌啶或东莨菪碱的任何毒性反应.

    作者:金海涛 刊期: 2009年第11期

  • 沟通在护理工作中的应用

    随着人民群众生活水平的快速提高,社会制度的不断完善,使得人们对健康的护理要求也越来越高,在临床工作中,如果护理人员只注重提供专业技术服务,而忽略了护患沟通,不但会妨碍我们的护理效果,还极易导致护患纠纷,因为护士每天与患者密切接触,一言一行都会影响患者的心理状态和行为,所以护患沟通显得越来越重要.

    作者:刘雪燕;张晓红;范光平 刊期: 2009年第11期

  • 直肠癌根治性切除手术方式的选择

    随着肛肠外科的发展,直肠癌根治性切除手术方法的正确选择,对提高术后生存质量甚为重要.

    作者:齐伟 刊期: 2009年第11期

  • 辛伐他汀联合降脂汤治疗原发性高脂血症333例疗效观察

    观察了辛伐他汀联合降脂汤治疗333例原发性高质血症患者的疗效,并与口服维生素进行比较.用药12周治疗组血清胆固醇(TC)、三酰甘油(TG)、动脉硬化指数(TC-HDL-ch/HDL-ch)下降及高密度脂蛋白-胆固醇(HDL-ch)上升值,与服药前相比,均有非常显著性差异(P<0.001),而且疗效至少维持4周.各项显效与总有效率分别在59%于92%以上,除HDL-ch外,其余项疗效均明显优于对照组.服药期间无明显不良反应.

    作者:张玉敏 刊期: 2009年第11期

  • 急性会厌炎诊治分析(附608例)

    急性会厌炎是临床上较常见的急性上呼吸道感染中可引起窒息的一种危重疾病,以起病急骤,病情发展凶险为其临床特点.若诊治不当,患者可在短时间内发生呼吸道梗阻而窒息死亡.

    作者:王国辉 刊期: 2009年第11期

  • 来得时治疗糖尿病临床疗效观察

    目的 观察来得时治疗糖尿病的疗效.方法 2008年1月至2008年6月对凤城市中心医院20例糖尿病患者予来得时1次/d皮下注射,于治疗前后监测血糖及糖化血红蛋白、体质量变化.观察低血糖发生次数.结果 来得时治疗后空腹血糖、餐后2h血糖及糖化血红蛋白均显著降低,体质量无明显的增加,低血糖发生少.结论 来得时更利于2型糖尿病的血糖控制,且安全有效.

    作者:卢萍 刊期: 2009年第11期

  • 老年冠心病100例应用认知心理干预疗效分析

    冠心病是一种严重危害人类健康的心身疾病,其发生、发展、预后及康复与心理因素有着密切的关系.老年患者由于病程长,长期持续的药物治疗,经济负担重等,在遵从医嘱方面,容易自我放纵不予配合,从而影响临床治疗的效果.

    作者:蔡欣茜;蔡欣博;赵玉芳 刊期: 2009年第11期

中国医药指南杂志

中国医药指南杂志

主管:国家卫生和计划生育委员会

主办:中国保健协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