学术投稿

有限切开内固定加外固定支架治疗桡骨远端粉碎性骨折

孙旭;顾爱群

关键词:C型骨折, 桡骨, 有限切开内固定, 外固定支架
摘要:目的 观察有限切开内固定加外固定支架治疗桡骨远端粉碎性骨折的临床疗效.方法 对17例桡骨远端粉碎性骨折采用不同手术入路进行有限切开内固定加外固定支架治疗.结果 15例患者随访随访2~28个月(平均19.7个月),疗效按Dienst功能评定标准评定,优11例,良4例,可2例,优良率88.2%.结论 有限切开内固定加外固定支架治疗桡骨远端粉碎性骨折,具有关节面骨块复位满意、固定可靠、有利于改善远期关节功能、降低创伤性关节炎发生概率等优点,是治疗桡骨远端粉碎性骨折的有效方法.
中国医药指南杂志相关文献
  • 测定虫草中黄酮类化合物的各法浅析

    虫草属真菌是一大类昆虫病原菌,记载有360多种,在我国分布的有70多种[1].虫草属真菌,多是一类形态特殊的昆虫寄生菌,是药用真菌的重要组成部分,具有广泛的生理活性,其中以我国传统名贵药材--冬虫夏草负盛名.但由于盲目采挖,天然资源已告枯竭.

    作者:柳永青 刊期: 2009年第22期

  • 化疗性静脉炎的预防及护理

    化疗性静脉炎是静脉输液中常见的并发症,它既增加了患者的痛苦,也增加了护理人员静脉穿刺的难度.几年以来,我们对化疗性静脉炎的预防和治疗进行临床实践,取得了较好效果.

    作者:张福美;王伟华;于友红 刊期: 2009年第22期

  • 血液透析患者动静脉内瘘闭塞的术前评估及健康指导

    血管通路也称血液通路,即将血液从体内引出,在返回体内的通道.建立和维持一条有功能的血管通路是血液透析的先决条件.也是维持血液透析患者的生命线.动静脉内瘘是永久性通路,是通过手术将动脉与临近的静脉在皮下吻合,等待4~6周(至少2~3周)该静脉自己逐渐扩张、肥厚(静脉动脉化)才能使用[1,2].

    作者:王琴;王凤;陈玉玉 刊期: 2009年第22期

  • 浅论我国实施科技兴国的措施

    随着世界科技的迅猛发展,知识经济已初见成效并在迅速发展,怎样面对这一新的挑战,正成为我们这一代人关注的焦点.1 加快各行各业的科技进步随着改革开放的深入,生产关系的调整和完善为生产力的解放和发展提供了无限的空间,今后我国的发展是靠知识,尽快提高生产水平,特别是技术水平,尽快提高技术含量和档次,告别落后的低级和生产方式.

    作者:王樱子 刊期: 2009年第22期

  • 大安市2008年布鲁菌病监测结果分析

    目的 了解大安市2008年布鲁菌病流行动态.方法 按照<布鲁菌病>一书中的要求进行.结果 大安市2008年确诊新患人数为407例.羊、牛的阳性率分别为13.32%和17.86%.结论 大安市人间布鲁菌病剧增,应高度重视,加强防控.

    作者:董志山;姜海峰 刊期: 2009年第22期

  • 医院医疗废物的管理探讨

    医疗废物不仅污染环境,而且危害人体健康.有效的医疗废物的管理对医院来讲,对提高医院服务质量具有重要意义.如何安全、经济、有效地做好医院医疗废物是管理者应注重的问题.通过健全管理组织,确保制度落实,加强培训力度,提高贵任意识,加强检查、考核和督导.对医疗废物工作各个环节进行严格的管理,可以有效地预防医院感染的发生,避免患者和医务人员感染的危险.

    作者:田禾 刊期: 2009年第22期

  • 民主式领导方式在护理管理中的应用

    随着我国护理管理事业的不断创新与发展,护理管理者不同的领导方式是影响护理工作效率和不同效果的重要因素,管理者的领导方式直接影响到护理人员的工作满足程度[1].有研究[2]表明,护士的满意度与患者的满意度直接相关,较低的护士满意度可能导致患者对其提供的护理服务不满意,护理服务效率低下,护理质量受影响等现象,从而影响整体护理服务系统功能的正常发挥.我们在护理管理中采取了民主式领导方式,能很好的提高了护理人员的工作满意度,从而保证了护理工作的质量.

    作者:吴世凤 刊期: 2009年第22期

  • 宜妥利复合不同剂量氯胺酮用于小儿静脉麻醉的临床观察

    目的 观察宜妥利复合不同剂量氯胺酮用于小儿静脉麻醉的效果及其对宜妥利患儿呼吸、循环的影响.方法 84例手术患儿随机分为4组(每组21例),各组麻醉诱导方法相同,麻醉维持以宜妥利,氯胺酮不同质量比配成混合液(EK液);EK1组2.5:1、EK2组2:1、EK3组1.5:1、EK4组1:1.均用微量泵持续静脉注入麻醉药,观察入室、切皮、切皮后30min及术毕的MBP、HR、SpO2变化、追加氯胺酮次数、麻醉效果以及不良反应.结果 氯胺酮剂量较低的EK1组,在切皮后30min时点MBP明显升高,心率明显增快,与入室基础值比较均为P<0.05,其余组无明显变化,4组SpO2正常.麻醉效果比较:氯腕酮剂量较低的EK1组,需追加氯胺酮例数明显增加,与其他组比较P<0.01,意识恢复时间、定向力恢复时间EK1组与EK2、EK3比较明显延长(P<0.05),与El(4组比较无差异.结论 小儿宜妥利复合氯胺酮麻醉以2~1.5:1为宜.

    作者:贾心连;李云杰;赖丽丽 刊期: 2009年第22期

  • 盐酸非那嗪治疗大鼠脑梗死有效剂量研究

    目的 利用线栓法致大鼠局灶性脑梗死,确定盐酸非那嗪奈静脉注射后对脑梗死保护作用的低有效剂量.方法 利用线栓法致大鼠局灶性脑缺血模型,采用剂量为0.25、0.5、1.0、2.0和4.0mg/kg的盐酸非那嗪奈舌下静脉注射,在脑缺血24h后先进行Longa神经功能评分,然后取缺血侧脑组织切成5片用2%TTC溶液染色,计算脑梗死面积、梗死面积百分比和梗死重量、梗死重量百分比.以降低动物神经功能评分、降低梗死重量百分比和梗死面积百分比为评价依据.结论 盐酸非那嗪奈对线栓法所致大鼠局灶性脑梗死的低有效剂量范围在0.5~1.0mg/kg.

    作者:蒋红;杨中伟;陈渊源;陆泽安;沈甫明 刊期: 2009年第22期

  • 低位直肠癌直肠全系膜切除术的治疗体会

    目的 探讨直肠系膜全切除术加吻合器及直线闭合器在低位直肠癌中的应用效果.方法 采用Heald提出的直肠系膜全切除术加吻合器及直线闭合器治疗低位直肠癌116例.并随访患者排尿及性功能的变化和局部复发率.结果 本组无手术死亡病例,亦无吻合口漏.局部复发率为6.9%(8/116),吻合口狭窄发生率为4.3%(5/116).无1例出现排尿及性功能障碍.结论 直肠系膜全切除术加吻合器及直线闭合器是保持盆腔脏器功能、治疗低位直肠癌的有效方法.

    作者:王发明 刊期: 2009年第22期

  • 3种血细胞分析仪堵孔相关问题的探讨

    传统的血细胞检查完全采用手工方法,不仅操作繁琐费时,且由于多种原因,不能保证计数结果的准确性和精密度.自从1958年库尔特(Coulter)发明了性能比较稳定的电阻抗法血细胞计数仪,开创了血细胞分析的新纪元.20世纪90年代以来,随着各种高新技术在血细胞分析仪中的应用,使其检测原理不断完善,检测水平不断提高,测量参数不断增加,各种类型的血细胞分析仪在国内外各医院广泛使用.

    作者:刘晓敏 刊期: 2009年第22期

  • 成分分离血浆报废原因分析及预防

    目的 了解成分制备时血浆报废的常见原因,分析存在的问题,进而采取针对性的预防措施,减少血液资源的浪费.方法 对2006至2008年肇庆市中心血站成分制备过程中产生的报废血浆按原因进行归类、统计分析.结果 常见的报废原因是脂肪浆,其次是破损、不足量、颜色异常等.结论 加强采血前咨询、宣传及血浆制品制备等关键控制点,增强各环节人员的工作责任心,可降低血浆报废率,减少不必要的血液浪费.

    作者:卢少芬;陈志忠;赖建芬;皮燕;梁伟英 刊期: 2009年第22期

  • 肿瘤科APN排班试点临床实践经验

    南院肿瘤一区是郴州市第一人民医院南院早开展APN排班试点研究的科室,并于2009年2月至5月率先试行APN排班制.试行过程中我区全科护士在护士长的带领下,积极探索实践,取得了良好的试行效果,并获得了宝贵的APN排班经验,对APN排班制中实际操作有了更深入的理解.对试行期间暴露出的一些实际问题,护士长组织全科护士认真讨论和深入研究,从郴州市第一人民医院南院肿瘤科的实际情况出发,提出了创新的解决方案.

    作者:杨萍;欧利芳;黄义 刊期: 2009年第22期

  • 解毒止痒散的X衍射Fourier谱分析

    目的 用X射线衍射Fourier图谱及其特征峰值来鉴别解毒止痒散及组成药物.方法 采用X衍射的方法,分析解毒止痒散及各组分的Fourier图谱.结果 获得了解毒止痒散各组分与组方后的X射线衍射Fourier图谱及衍射特征峰值.结论 X-衍射Fourier图谱分析法可用于解毒止痒散类制剂的鉴别.

    作者:袁向辉;姚烁 刊期: 2009年第22期

  • 临床不合理用药的现状与对策

    目前我国不合理用药较严重,大部分医院药品收入占全院收入的50%以上,临床用药受市场广告效应的影响,用药品种求新,用药等级求贵.更严重的后果是给患者带来痛苦(不良反应等)和增加经济负担.

    作者:周书成;杨晓凤 刊期: 2009年第22期

  • 纽曼系统模式在康复患者中的应用

    纽曼护理模式是将人看成为一个开放的系统、完整的个体,与周围环境互动并维持平衡,当系统稳定的环境因素压力源改变过大而破坏平衡时,护理可通过三级预防措施,来帮助患者维持或重获健康[1].同时,纽曼在实践中,以自身的系统模式为框架创立了护理程序.现将其护理程序在1例康复患者护理中的应用体会,总结如下.

    作者:吴佳佳 刊期: 2009年第22期

  • 游泳、抚触配合穴位按摩对0~6个月正常婴儿生长发育的影响

    目的 观察游泳、抚触配合穴位按摩对0~6个月正常婴儿生长发育的影响.方法 488例0~6个月正常婴儿被随机分为三组,A组:游泳+抚触+穴位按摩组(N=168),B组:游泳+抚触组(N=171),C组:对照组(N=159),对照组按正常婴儿常规护理,游泳+抚触组除给予常规护理外给予婴儿游泳及国际通用标准手法抚触.游泳+抚触+穴位按摩组除给予常规护理及游泳外,将穴位按摩手法融入标准抚触方法进行按摩.分别于生后1、3、6个月测量身高、体质量、头围情况,统计方法采用SPSS11.0.结果 三组婴儿出生时体质量、身长、头围差异均无显著性(P>0.05),1、3、6个月末比较游泳、抚触配合穴位按摩组和游泳、抚触组与对照组差异均有高度显著性(P<0.001),且游泳、抚触配合穴位按摩组与游泳、抚触组差异也具有高度显著性(P<0.001).讨论游泳、抚触能促进体格发育,如配合穴位按摩则效果更好.游泳+抚触+穴位按摩可贯穿于日常保健工作中,在中国现有条件下适于推广.

    作者:李琴 刊期: 2009年第22期

  • 稽留流产两种不同用药方法观察

    目的 探讨米非司酮配伍米索前列醇用于稽留流产中的作用.方法 对平湖市乍浦镇医院收治的稽留流产115例,75例口服米非司酮配伍米索前列醇进行药物流产,40例口服倍美力加清宫术或钳刮术,观察其疗效,手术时间及阴道出血.结果 观察组完全流产率65%,不全流产率30%,流产失败率5%,对照组无1例组织物自然排出.两组患者清宫术时所需时间,阴道出血量均存在显著差异P<0.01.结论 米非司酮配伍米索前列醇治疗稽留流产,流产成功率高,宫腔操作概率低,是一种安全可行的治疗方法.

    作者:毛定伟 刊期: 2009年第22期

  • 阑尾炎的发病机制和术后切口感染的预防

    阑尾炎是腹部外科常见病、多发病,手术切除治疗是临床根治的主要手段.阑尾切除术后,切口感染率占术后并发症的30.1%~46.8%,如何防治切口感染是普外科医师值得重视问题.为此,作者将阑尾炎的发病机制和阑尾切除术后切口感染的预防措施总结如下.

    作者:王海波 刊期: 2009年第22期

  • 针刺配合推拿疗法治疗急性腰扭伤80例疗效观察

    目的 对急性腰扭伤针刺配合推拿手法治疗疗效进行观察.方法 对156例患者采用针刺配合推拿手法治疗并与单纯推拿手法治疗对照,其中针刺配合治疗80例,76例单纯手法治疗.结论 针刺配合推拿手法治疗优于单纯推拿手法治疗.

    作者:乔正华 刊期: 2009年第22期

中国医药指南杂志

中国医药指南杂志

主管:国家卫生和计划生育委员会

主办:中国保健协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