刘德君
人工髋关节置换+术是近年来治疗老年股骨颈骨折,股骨头无菌性坏死及髋关节骨关节病变的一种有效方法.其目的是用人工髋关节假体来替换有病变的髋关节,达到纠正畸形,恢复患者的关节活动功能及解除患部疼痛,从而改善患者的自理能力.利川市民族中医院于2002至2009年5月共行人工髋关节置换术30例,术后在我们的精心护理下均痊愈出院.
作者:曾春菊 刊期: 2009年第24期
法洛四联症是一种常见的先天性心脏病,在发紫型先天性心脏病中居首位,多主张早期手术根治[1].百色市人民医院自2005年1月至2009年4月共施行16例小儿法洛四联症根治术,其中围手术期的观察和护理对患者的康复起到了较重要的作用,现报道如下.
作者:陈彩片 刊期: 2009年第24期
目的 分析可能导致精神病人自杀行为发生的住院原因,从护理角度提出相对应的对策进行干预.方法 对我院31例住院患者有自杀行为的精神病人的临床资料进行分析.结果 受精神症状支配26例,多次住院5例;自杀方式多种.结论 辨识精神病人自杀行为,分析病人自杀的真正原因,加强护理防范意识,可减少精神病人自杀的发生.
作者:白英 刊期: 2009年第24期
目的 探讨消化系统疾病整体护理的内容,以期指导临床工作.方法 以临床护理学为基础,结合临床工作我实践经验,总结消化系统疾病整体护理方案.结果 基础护理评估在一般评估基础上应该加入心理资料,社会支持系统资料,能够制订出更有针对性护理措施.结论 对患者进行系统化的整体护理,使患者对丧病有全面的了解,指导患者改变以往的生活方式以适应社会及疾病的需要,减少疾病的复发,可提高慢性病患者的生活质量.
作者:许英 刊期: 2009年第24期
目的 了解我院药品不良反应(ADR)发生情况及引发ADR的相关因素,促进临床合理用药.方法 对我院2年多来收集的ADR病例资料分别从患者年龄、给药途径、涉及药物种类以及临床具体表现等方面进行统计分析.结果 ADR400例中,女性患者较多;静滴方式给药引发的ADR多;抗感染药物引起的ADR占首位.ADR表现又以皮肤及附件损害多,其次是消化系统和神经系统.结论 临床医师及药师应加强临床用药ADR的监测,合理使用药物.
作者:张振霞 刊期: 2009年第24期
目的 从临床检验角度调查本院中老年细菌性肺炎患者病原菌构成特点.为临床治疗提供占本组病例的61.2%,其中227例培养阳性,占阳性培养率的74.2%;共分离出细菌258株(不包括同一患者多次培养重复分离株),其中社区获得性肺炎患者56例,分离菌株56株,革兰氏阴性菌50株、占89.3%,革兰氏阳性菌6株、占10.7%;医院获得性肺炎患者171例,分离菌株202株;有23例患者出现二重病原菌感染,其中革兰氏阴性菌144株,占71.3%;革兰氏阳性菌58株,占28.7%.结论 嗜血杆菌是社区获得性肺炎主要致病茵之一;中老年社区获得性肺炎革兰阴性杆菌的检出率明显增加;假单胞茵属、葡萄球菌属,肺炎克雷伯氏菌、不动杆菌等,已成为中老年患者医院获得性肺炎的常见病原菌.高龄、严重的基础疾病、抗菌素的反复使用是引起下呼吸道双重感染的危险因素.
作者:姜玉石 刊期: 2009年第24期
腹腔镜胆囊切除术(laparoscopic cholecystectomy,LC)目前已广泛开展,成为治疗胆囊良性疾病的首选术式.腹腔镜胆囊切除术具有手术创伤小,疼痛轻,术中出血较少,对腹腔器官干扰小,手术时间短,术后恢复快等优点.但由于施术者技术水平的差异,鞘穿刺、电刀、电凝的使用,胆囊三角解剖结构的特殊性,胆囊的炎症程度等因素影响,都可能出现并发症,是富有潜在危险的手术[1].我将我个人对腹腔镜胆囊切除术的适应症,复杂胆囊病变的处理,手术常见情况及处理方法论述如下:
作者:李绍锋 刊期: 2009年第24期
不稳定型心绞痛(UA)是介于稳定型心绞痛和急性心肌梗死之间的一组临床综合征.其发生与冠状动脉内血栓形成和血小板聚集关系密切,如不及时处理,极易发展成急性心肌梗死和猝死.纤溶酶注射液是从长白山眉腹蛇蛇毒中提取的蛋白水解酶,其具有抗凝、降纤、溶栓、抑制血小板聚集、降低血黏度、调节纤溶的作用,已成功用于脑梗死及动脉闭塞性疾病的治疗,但用于冠心病不稳定型心绞痛的临床报道较少,根据纤溶酶的药理作用及基础研究结果,我们将其用于uA的治疗,并对其疗效及安全性进行评价,从而为其在不稳定型心绞痛中的应用提供客观依据.
作者:司琨;孙秀香;孟焱磊 刊期: 2009年第24期
目的 制备冰香散,建立质量控制方法,观察其临床疗效.方法 介绍该制剂的处方,制备方法及质量控制,并观察临床应用效果.结果 处方配伍及制备过程合理,临床观察疗效确切.结论 该药制备工艺简便,检测手段符合国家有关规定.
作者:祝丽娣 刊期: 2009年第24期
老年人大肠息肉在全部手术大肠良、恶性占位病例中有相当比例,但术前能够正确诊断较少.本文就老年人大肠息肉在双对比造影中表现作一总结分析,旨在提高对本病的诊断与鉴别诊断.
作者:李勃宁;陈天福;戴凯峰 刊期: 2009年第24期
目的 观察吉西他滨治疗非霍奇金淋巴瘤(NHL)疗效和不良反应.方法 将15例经确诊的NHL患者用吉西他滨方案进行治疗.将吉西他滨溶于生理盐水250mL,每次剂量为1000mg/m2,静脉滴注30min,每周1次,连用3周,休1周(4周方案).结果 全组15例,CR4例,PR7例,总有效率73.3%.4例具有B类症状患者中,2例症状消失,1例明显改善,1例无改善.毒副反应主要为轻度的胃肠道反应、过敏反应及少数患者明显骨髓抑制.结论 吉西他滨治疗NHL有较好的近期疗效,大部分患者可耐受其毒副反应,是值得临床进一步验证的治疗方案.
作者:林海清 刊期: 2009年第24期
目的 观察咪达唑仑复合舒芬太尼的镇静和遗忘作用.方法 选择60例拟行单侧上肢手术的患者,用双盲法随机将患者分为两组:咪达唑仑组(M组,n=30)和对照组(C组,n=30),M组给予咪述唑仑0.05mg/kg,舒芬太尼10μg,静脉注射;C组静注生理盐水2mL,约5min后行臂丛神经阻滞麻醉.比较两组患者穿刺前后血压(BP)、心率(HR)、脉搏血氧饱和度(Sp02)的变化、镇静程度、麻醉效果及患者的满意度.结果 对照组患者对臂丛神经穿刺的VAS显著高于观察组(P<0.05),穿刺时、穿刺后5min HR较给药前显著增快(P<0.05),SBP也有明显上升趋势.观察组穿刺前后BP、HR平稳,患者对麻醉操作的遗忘牟高,麻醉效果显著提高.结论 咪达唑仑复合舒芬太尼静脉给药可以产生良好的镇静和遗忘作用,对呼吸、循环抑制轻徽,提高外周神经阻滞的麻醉质量.可以在临床上推广使用.
作者:吴守华 刊期: 2009年第24期
目的 通过对住院患者进行健康教育,提高医疗,护理质量.方法 几年来针对不同的惠者采取不同的方法对住院患者进行健康教育.结论 提高了医疗、护理质量,使医务人员与患者的关系得到明显改善,有利于患者早日康复.
作者:王萍 刊期: 2009年第24期
支气管哮喘(哮喘)是一种慢性气道炎症性疾病,需要长期渐进治疗.许多患者在治疗中存在误区,缺乏对疾病的认识,久而久之病情不能得到很好的控制和预防,终发展成肺气肿、肺心病,从而加重了患者的痛苦.因此,支气管哮喘患者的自我管理和日常监测显得尤为重要.
作者:梁昆峰 刊期: 2009年第24期
目地 基层医院探索治疗胃溃疡的有效方剂.方法 设立治疗组与对照组.治疗组用自拟清疡灵汤剂加减治疗,对照組采用西药雷尼替丁治疗,对比观察疗效及HP转阴情况.结果 治疗组总有效率93,%,HP清除半为86%,两项观察数字明显优于对照组(P<0.01).结论 自拟溃疡灵汤剂加减治疗消化性溃疡疗效显著,可以在基层医院推广应用.
作者:王梦宇 刊期: 2009年第24期
目的 对住院患者抗精神病药物应用合理性进行分析.方法 采用调查表,以2008年9月11日为调查日,对本院精神分裂症住院患者的用药情况进行抽样调查.结果 抗精神病药物的使用频率前5位依次为:氯氮平(48.1%),氯丙嗪(18.4%),利培酮(11.0%),舒必利(9.7%)、奋乃静(8.7%).结论 抗精神病药物使用大多数合理;非典型抗精神病药物使用频率占主导地位;抗胆碱能药物使用频率较低;苯二氮卓类(BZD)应防止滥用.
作者:多军;胡广玉 刊期: 2009年第24期
目的 比较两种根管封闭剂在根管充填后的临床疗效.方法 选取临床需要根管治疗的患牙120颗,随机分为2组,分别采用Cortisomol糊剂和氧化锌丁香油糊剂进行冷侧方加压法根充,并对2组术后临床疗效进行比较分析.结果 根充后两组疼痛发生率有显著性差异.结论 Cortisomol 封闭剂可以有效减少根充术后反应,为临床使用根管封闭剂提供依据.
作者:王虹;杜光兴;苏路穗;谢雷;宁宇 刊期: 2009年第24期
目的 探讨临床影像学在青年人胃癌中的应用和诊断价值.方法 通过胃双对比造影和CT对患者进行检查.结果 37例患者中,管状腺癌11例,低分化腺癌9倒,黏液腺癌6例,未分化癌4例,乳头状腺癌3倒,胃溃疡癌变2例,中度分化原位腺癌2例.结论 胃双对比造影和CT在诊断中相辅相成.均对诊断和辅助治疗有较大意义.
作者:安鹏;魏建 刊期: 2009年第24期
目的 调查精神病患者的不遵医行为原因,探讨改善顺从性、提高医疗质量的方法.方法 采用自制问卷对本院住院及门诊患者的不遵医行为原因进行调查,同时就相应的问题对亲属进行调查.结果 回收患者及亲属有效答卷406份,其中不遵医行为218例,述53.7%;由自知力不完整及药物副作用造成不遵医行为者分别占31.7%和22%.结论 精神病患者不遵医行为是由多种原因造成的,但以自知力缺损及药物副作用为主,同时不良的医惠关系模式也是重要原因之一;精神病患者顺从性差,不遵医行为现象普遍,有待进一步改善.
作者:苏本忠 刊期: 2009年第24期
目的 探讨中老年出血性脑梗死(Hemorrhagic Infarchiom HI)的病因、影像、临床特征和预后.方法 对40例中老年HI进行回顾性分析.结果 中老年HI占同期脑梗死的7.1%,其病因脑栓塞占65%,大面积动脉硬化性脑梗死占35%.头颅CT检查结果表明,血肿型多见于脑拴塞,非血肿型多见于大面积动脉硬化性脑梗死.结论 脑栓塞和大面积动脉硬化性脑梗死临床症状加重或治疗后无明显好转者,应在1-2周内进行影像复查,确诊为HI应及时调整治疗方案;血肿型预后较非血肿型差.
作者:王春茹 刊期: 2009年第24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