梁仕兰
目的 了解广西玉林市新生儿脐血红细胞葡萄糖-6-磷酸脱氢酶(G-6-PD)缺陷的发生率.方法 2730例活产新生儿出生后即取脐血,采用改良G-6-PD定量比值法测定红细胞G-6-PD/6-P-GD的比值,<1.0者为G-6-PD缺陷.结果 G-6-PD缺陷的患儿173例,总发生率为6.3%.其中男141例,发生率9.4%:女32例,发生率2.6%,男性新生儿G-6-PD缺陷显著多于女性.两组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χ2=52.40,P<0.01),结论 新生儿脐血G-6-PD活性筛查,能比较准确地检测出G-6-PD缺陷患儿,且存在性别差异,指导临床对其并发症进行早期干预,对新生儿健康成长非常有意义.
作者:李烈坚 刊期: 2008年第13期
弱视是一种与发育紧密相关的眼病.目前治疗弱视的方法 很多,主要是通过剥夺主导眼的视觉一段时间,同时对弱视眼进行不同的刺激和训练,从而可以提高弱视眼的正常视觉.
作者:焦胜敏 刊期: 2008年第13期
山东省枣庄职业学院东校区(医学区)自1991年9月组建局域网,实行电子图书、电子图书阅览、电子图书远程借览、电子图书信息远程获取下载、医学报刊文献查阅及对图书室实行自动化管理是近年迅速开展的工作.现将我室组建局域网,合理选购图书馆系统软件的过程介绍如下,供大家参考.
作者:杨德伟 刊期: 2008年第13期
目的 探讨人为调节分娩时间,使其在精力充沛的时间内进行分娩的临床疗效.方法 2004年12月到2006年12月,共收治无阴道助娩禁忌的孕产妇160例,计划分娩方式80例,平均年龄26岁,自然分娩方式80例,平均年龄25岁.结果 产后随访10~12周,计划分娩方式经阴道产成功率为80%,且无1例母婴合并症及围生儿死亡发生.自然分娩方式经阴道分娩成功率为62.5%,且有2例新生儿死亡,14例孕产妇行剖宫产术.结论 计划分娩方式,操作方便,变被动为主动,提高了出生率,减少了病死率,安全可靠,疗效显著.
作者:秦淑英 刊期: 2008年第13期
护理伦理学是研究护理工作者职业道德的一门学问.《南丁格尔誓言》诠释护士应有的伦理道德:从事护理工作时,要忠于职守,不做有损患者的事,尊重患者隐私,慎言,遵医嘱行事,为提高护理专业标准而努力.随着医学模式的转变,《南丁格尔誓言》已不足以代表护士应有的伦理准则,但至今仍然是护士应该牢记并追求的重要素质.现根据手术不同阶段的护理要求,将护士应具备的护理道德总结如下.
作者:许军萍;蒙春霞 刊期: 2008年第13期
目的 探讨急性胆囊炎行腹腔镜胆囊切除术(LC)的手术技巧及临床应用价值.方法 回顾分析2002年7月至2008年3月176例急性胆囊炎行腹腔镜胆囊切除术的临床资料.结论 治疗急性胆囊炎选择早期行LC,可取得良好的治疗结果 .
作者:林格;王冰;王欣 刊期: 2008年第13期
目的 评价玄宁治疗原发性高血压的疗效及不良反应.方法 采用双盲随机对照方法 对60例高血压患者进行药物疗效观察,其中30例采用玄宁作为治疗组,另30例服用利焕作为对照组.结果 治疗组与对照组临床疗效显效率分别为86.8%和80.1%,P=0.05,差异无统计学意义,两组的不良反应分别是6.5%和33.2%,P<0.05,治疗组明显优于对照组.结论 玄宁的疗效与利焕相当,不良反应更少,是一种价廉物美的国产药,值得临床推广应用.
作者:孟亮 刊期: 2008年第13期
白细胞介素18(Interleukin-18,IL-18)初名为干扰素诱生因子(Interferon gamma inducing factor,IGIF)或白细胞介素1γ,现已了解它有重要的免疫调节和保护功能.它可诱生IFN-γ及Fasl表达,增强IL-2和GM-CSF的活性,可与许多细胞因子相互作用,参与了自身免疫性疾病,变态反应性疾病的发生,在许多疾病的基础性研究和临床应用中有重要前景.现就IL-18的研究现状作一综述.
作者:刘亚普 刊期: 2008年第13期
慢性肾衰竭是各种慢性肾脏疾病终结局,表现为肾脏纤维化,主要包括肾小球硬化和肾小管间质纤维化; 如不能及时治疗,肾功能进一步减退,发展为终末期肾,则需要进行透析和肾移植维持生命;我院在常规治疗的基础上加用肾康注射液治疗慢性肾功能衰竭,防治肾脏纤维化取得了较好的疗效.
作者:李连朝;张福港 刊期: 2008年第13期
产后出血是分娩期严重的并发症,是产妇四大死亡原因之首.产后出血的发病率占分娩总数的2%~3%,而子宫收缩乏力是引起产后出血的主要原因,占产后出血总数的70%~80%.任何影响产后子宫平滑肌收缩功能的因素均可能导致子宫收缩乏力,引起产后出血.因此,恢复和加强子宫收缩是治疗产后出血的关键措施.临床上多采用缩宫素治疗,具有很好的疗效,但是仍有部分产妇对此治疗无效或有禁忌.
作者:王向筠 刊期: 2008年第13期
目的 观察参麦注射液对老年慢性肺心病心力衰竭患者的临床疗效及其左心功能的影响.方法 将80例老年慢性肺心病心力衰竭患者随机分为治疗组和对照组各40例.两组患者均给予积极控制感染,持续低流量吸氧,解除支气管痉挛,排除痰液,适当应用强心利尿和扩张血管药物,维持酸碱平衡,纠正水电解质紊乱等一致的常规治疗.治疗组加用参麦注射液50mL加入5%葡萄糖液或生理盐水250mL中静脉滴注,1次/d,15d为1个疗程.结果 治疗组及对照组临床疗效总有效率分别为92.50%;和70.00%,两组总有效率差异有显著性(χ2=5.25,P<0.05);心功能检查中每搏量(SV)、每分钟心排血量(CO)、心脏指数(CI),左室舒张早晚期大血流速比值(E/A)、左室射血分数(LVEF)测定,治疗组治疗前后比较差异有显著性(P<0.05);而对照组治疗前后各指标比较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参麦注射液能明显改善老年慢性肺心病心力衰竭患者的临床症状和心功能指标,是辅助治疗慢性肺心病心力衰竭安全有效的药物.
作者:王慎河;刘德学 刊期: 2008年第13期
目的 了解我院新的药品不良反应(ADR)发生特点及相关因素.方法 采用描述性研究方法 对我院180例新药品不良反应报告,从患者的一般情况,用药途径、药物种类、临床表现等方面进行分析.结果 180例新的药品不良反应报告中,男性患者大于女性患者;而>66岁患者发生ADR略多于其他年龄段;涉及药品中,中药制剂、抗微生物药物、心血管药物的ADR发生率较高;ADR的临床表现上,皮肤及其附件损害占31.11%,神经系统次之.结论 应重视新药的不良反应,加强药品不良反应监测,促进临床合理用药.
作者:章六滨;孙宏杰;逄影 刊期: 2008年第13期
吡柔吡星(pirarubicin,THP)是一个新型的高效低毒副作用的蒽环类抗肿瘤药,近年来在肿瘤介入治疗方面有着较为广泛的临床应用.
作者:陈翔宇;肖恩华 刊期: 2008年第13期
目的 通过临床观察发现妊娠期高血压疾病的发病时间及诱发因素,寻找有关的预防保健措施.方法 对356例妊娠期高血压疾病孕妇的发病就诊时间,症状及经济状况等因素互进行综合分析.结果 冬季、初春和季节交替之际,妊娠期高血压疾病的发病人数明显增多,且尤有以农村孕妇居多.结论 做好产前保健和健康宣教,提高孕妇的保健意识,制定高发病季节及人群预防保健措施是降低妊娠期高血压疾病发病率的重要途径.
作者:尹凤敏 刊期: 2008年第13期
肝肺综合征(hepatopulmonary syndrome,HPS)是在肝功能不全时出现的肺血管扩张、动脉氧合作用异常而排除原发性心肺疾病引起的疾病.以慢性肝脏疾病、换气功能障碍、肺内血管扩张为主要表现的临床综合征.
作者:张忠 刊期: 2008年第13期
目的 探讨剖宫产术对再次妇科手术的影响.方法 选择50例有剖宫产手术史者作为观察组,无剖宫产手术史者作为对照组,对两组患者行子宫切除术进行术中、术后情况比较.结果 观察组与对照组行全子宫切除术术中、术后情况,发现其术中出血量、开腹时间、手术总时间、粘连程度以及术后排气时间、术后病率、术后拆线时间均有显著差异.结论 剖宫产术后盆腹腔粘连形成,使再次妇科手术操作难度增加,手术并发症增加,手术风险增大.
作者:叶凤霞 刊期: 2008年第13期
目的 探讨注射用前列腺素E1在椎基底动脉供血不足治疗中的临床应用.方法 对60例椎基底动脉供血不足患者,随机分为分为两组,分别应用前列腺素E1及复方丹参注射后观察治疗效果.结果 注射用前列腺素E1能使纤维蛋白原下降(P<0.001),血粘度下降(P<0.05),表明该药能明显改善高粘状态以及脑的微循环.而血小板、出凝血时间、凝血酶原时间无改变,说明该药副作用少,安全性高.结论 注射用前列腺素E1对局灶性脑缺血的血管内皮细胞具有一定的保护作用,抑制血管内皮细胞的凋亡,减轻脑缺血损伤,同时能加强细胞变形能力,降低血管阻力,增加血流速度,改善微循环,亦能抗自由基,以及对局灶性脑缺血后的神经有明显的保护作用.注射用前列腺素E1在椎基底动脉供血不足治疗中的应用安全有效,值得推广.
作者:陈研茹;张慧 刊期: 2008年第13期
目的 探索青春期抑郁障碍的预防和解除.方法 对2006~2007年诊疗指导的20余例分析总结.结果 用药和心理疏导,效果更优.结论 心理和行为障碍危害极大,要用药和心理疏导并用,及早预防和解除.
作者:孙育芳 刊期: 2008年第13期
目的 探讨护理干预对糖尿病患者血糖值的影响.方法 将30例糖尿病患者随机分为干预组和对照组各15例,两组患者均实施同方案治疗和常规护理指导,对干预组在常规护理指导的基础上实施护理干预.结果 通过对两组患者进行临床观察及跟踪随访6个月,干预组患者的空腹血糖和餐后的血糖值与对照组相比,P<0.05,差异具有显著意义.结论 护理干预对糖尿病患者的血糖值变化有显著影响.
作者:聂香莉 刊期: 2008年第13期
目的 观察放疗联合替加氟栓同步治疗中晚期食管癌的疗效及副作用.方法 初治中晚期食管鳞癌89例随机分为放化组(46)与单放组(43),放疗采用6MV-X常规分割1.8-2.0Gy/次,5次/周,总剂量60~70Gy,6~7周完成.放疗同步使用替加氟栓500mg/粒,1次/d,直肠给药,全程使用.结果 放化组与单放组有效率分别为93.5%,72.1%,完全缓解率分别为52.2%,37.2%;部分缓解率分别为41.3%,34.9%;1、2、3年生存率分别为73.9%、54.3%、41.3%和55.8%、39.5%、18.6%,两组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放化组发生白细胞下降,胃肠道反应与直肠反应高于单放组,多数为1~2级.结论 替加氟栓直肠给药联合放疗方便安全,吸收好,疗效好,副作用相对较轻.
作者:徐海亭;刘亚洲;李文广;孙苏平 刊期: 2008年第13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