学术投稿

经阴道彩超诊断247例异位妊娠分析

王凤英;赵蕊;李艳清

关键词:阴道彩超, 异位妊娠
摘要:目的 经阴道二维及彩色多普勒超声检查并诊断异位妊娠,提高诊断符合率.方法 对临床怀疑异位妊娠的247例患者进行二维及彩色多普勒超声观察,并与手术及病理结果对照分析.结果 247例异位妊娠,手术病理证实与超声诊断一致者241例,误诊6例,超声诊断符合率97.6%.其中输卵管妊娠237例,占98.3%;卵巢妊娠2例,占0.8%;阔韧带2例,占0.8%.241例中未破裂型30例,CDFI示21例周边血流较丰富,9例周边有星点状血流信号,大部分血流频谱呈高速低阻血流频谱,RI<0.5.流产破裂型并盆腔积液211例.CDFI示包块内部及周边血流信号不丰富或无血流信号.结论 术前经阴道二维及彩色多普勒超声检查对异位妊娠具有较高的诊断符合率,为临床诊断及治疗提供更准确的依据.
中国医药指南杂志相关文献
  • 婴儿湿疹治疗体会

    婴儿湿疹是婴儿常见的皮肤病,多见于1~2岁以下婴幼儿,好发于头面部,臀部及四肢屈侧,多见于两颊及前额.-般认为多因过度营养,消化不良,对食物过敏或某些外界刺激因素所致,与遗传亦有一定关系.轻者皮肤局部红斑,丘疹,水疱,伴有瘙痒;重者出现表皮糜烂,有分泌物渗出,瘙痒剧烈,常反复发作,影响婴儿正常健康和发育.笔者在临床工作中,用派瑞松短期治疗婴儿湿疹36例,取得了较满意的疗效,现总结如下:

    作者:朱锦凤 刊期: 2008年第19期

  • 经皮球囊导管成形支架植入术治疗布加综合征的临床观察

    目的 探讨运用经皮下腔静脉球囊成形、支架植入术治疗布加综合征的临床疗效.方法 本组病例136例,其中男64例,女72例,其中肝静脉阻塞4例,余均为下腔静脉阻塞或狭窄,均经彩色多普勒超声、下腔静脉及肝静脉造影等检查证实,并进行经皮下腔静脉球囊成形(PTA),支架植入术(EMS)治疗.所有患者随访1至120个月.结果 扩张前静脉狭窄段内径0~6mm(平均3mm),肝静脉内径0~2mm;扩张并放血管支架后,腔静脉、肝静脉内径分别为1 8~20mm和7~8mm,扩张前下腔静脉至右心房压力差为18~35cmH2O(1.7~3.43kPa),平均20.3CmH2O(1.99kPa),扩张后压力差消失,134例手术顺利,2例失败.术后118例主要症状及体征消失或基本消失,22例明显改善,4例肝静脉阻塞病人,2例主要症状及体征明显改善,2例未见明显.125例患者在随访期间血管内支架形态良好,支架内血流通畅.4例肝静脉阻塞在术后半月、2、5、6个月发生再阻塞转为手术治疗,5例下腔静脉阻塞可狭窄术后于6,17,36、96,98个月发生再阻塞转为手术治疗.结论 经皮下腔静脉球囊成形、支架植入术是非长段阻塞型布加综合征良好治疗方法,但经皮下腔静脉球囊成形、支架植入术治疗肝静脉疗效差.

    作者:陈智年;闫东红;徐兵;李风臣;韩玲;陈学明 刊期: 2008年第19期

  • 比较分析浅静脉留置针两种穿刺送管方法

    目的 比较浅静脉留置针两种穿刺送管方法,以提高穿刺成功率.方法 采用随机抽样的方法将100例患者分成两组.实验组采用常规穿刺见回血后,降低穿刺角度约10°再进针1~2mm后,退针芯3~4mm再持外套管连同针芯一同送入血管.对照组采用常规穿刺见回血后降低氟度继续沿血管前行约10mm后将针芯退至外套管根部并固定,再单送外套管入血管.结果 实验组一次穿刺送管成功率达96%,明显高于对照组82%,两组比较差别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采用实验组方法明显提高一次性穿刺送管成功率,值得临床推广.

    作者:王晓芳 刊期: 2008年第19期

  • 枸橼酸铋钾雷尼替丁片溶出度测定方法的改进

    目的 减少枸椽酸铋钾雷尼替丁片的溶出度测定误差,提高其准确性.方法 将同一批产品测得吸收值按对照品法和吸收系数法计算溶出度,在对照品标示含量准确的前提下,用对照品法计算的溶出度结果偏高.结果 更能反映真实的溶出度,具有较高的准确性.结论 将对照品法改为吸收系数法,可减少测量误差.

    作者:张华 刊期: 2008年第19期

  • 高度房室阻滞伴房性心律呈2:1或3:1隐匿传导和完全左束支阴滞型交界性逸搏心律

    患者XX,男,75岁,因发作性胸骨后憋痛,气短2年,加重6h,于2007年6月17日上午7时10分入院,患者无高血压病史,患糖尿病10年,有烟酒嗜好,入院当天患者休息时,出现胸骨后憋痛,气短,舌下含化硝酸甘油不缓解,查体:血压128/78 mmHg,神志清晰,口唇微绀,无颈静脉充盈,双肺未闻及干,湿性啰音.

    作者:蒙淑虹;刘宏明;郭曙军 刊期: 2008年第19期

  • 母乳性黄疸家庭治疗方案的探讨

    目的 探讨母乳性黄瘟家庭治疗的佳方素.方法 选自我科2005年3月至2008年2月,门诊就诊符合母乳黄疸的患儿70例随机分成治疗组和对照组,两组病例在性删、年龄、体质量,病程、分娩方式,治疗前经皮胆红素值基本相同,具有可比性.治疗组用蒙脱石散1.5g/次.3次/d,喂乳前30min用10%葡萄糖溶液10mL调均口服,同时给茵栀黄口服液3mL/次,3次/d口服.对照组用鲁米那5~8mg/(kg·d),分3次口服,同时给尼可刹米注射液100mg/(kg·d),分3次口服.结果 日均胆红素下降值,冶疗组为(72.36±30.12)μmol/L,对照组为(38.39±16.78)μ mol/L,t=5.758 P>0.01.治愈天数,治疗组为(6.1±1.5)d,对照组为(9.2±3.5)d,t=5.927 P>0.01.结论 蒙脱石散加茵栀黄口服夜组冶疗单纯性母乳性黄疸疗效优于鲁未那加尼可刹米注射组,而且是一种简便、安全、易行、家长及小儿易接受的值得我们基层医院推广的方法.

    作者:王素兰 刊期: 2008年第19期

  • 美托洛尔治疗慢性心力衰竭146例临床观察

    慢性心力衰竭是以心脏功能衰竭异常,运动耐量下降及神经内分泌激活为特征的临床综合征.常见病因存心瓣膜疾病、冠心病高血压和扩张型心肌病,近几年来,随着细胞分子生物学的研究,人们逐步认识到神经内分泌因子的激活是引起CHF发生、发展的重要因素.故针对阻断神经内分泌因子激活途迳的干预治疗受到了人们极大的关注.本研究旨在观察美托洛尔对CHF患者逆转心室重构的影响及临床疗效.

    作者:张春丹 刊期: 2008年第19期

  • 如何预防食管癌术后功能性胃梗阻之我见

    食管癌术后胃梗阻是严重并发症之一,有关术后功能性障碍胃梗阻报道甚少,我院自2005年1月至2007年1月对75例食管、上段癌进行了全胸段食管切除颈部食管胃吻合,术后发生功能性胃梗阻5例,发生率达6.6%,本文就其发生的原因及治疗体会进行讨论就如何预防食管癌术后功能性胃梗阻做如下分析.

    作者:李见林 刊期: 2008年第19期

  • 经阴道彩超诊断247例异位妊娠分析

    目的 经阴道二维及彩色多普勒超声检查并诊断异位妊娠,提高诊断符合率.方法 对临床怀疑异位妊娠的247例患者进行二维及彩色多普勒超声观察,并与手术及病理结果对照分析.结果 247例异位妊娠,手术病理证实与超声诊断一致者241例,误诊6例,超声诊断符合率97.6%.其中输卵管妊娠237例,占98.3%;卵巢妊娠2例,占0.8%;阔韧带2例,占0.8%.241例中未破裂型30例,CDFI示21例周边血流较丰富,9例周边有星点状血流信号,大部分血流频谱呈高速低阻血流频谱,RI<0.5.流产破裂型并盆腔积液211例.CDFI示包块内部及周边血流信号不丰富或无血流信号.结论 术前经阴道二维及彩色多普勒超声检查对异位妊娠具有较高的诊断符合率,为临床诊断及治疗提供更准确的依据.

    作者:王凤英;赵蕊;李艳清 刊期: 2008年第19期

  • 尼麦角林与甲钴胺治疗糖尿病周围神经病变疗效观察

    目的 寻找搪尿病周围神经病变(DPN)的有效药物组合.方法 DPN50倒随机分为治疗纽30例,对照组20例,治疗组给予静滴生理盐水250mL,尼麦角林8mg,甲钴胺(弥可保)1.5mg静注.1次/d,15次1个疗程,对照组给予外周浅静脉滴注生理盐水250mL,丹参20mL,弥可保0.5mg静注,1次/d,15次1个疗程,观察治疗前后临床症状、下肢多普勒血流速度及血流变学改变.结果 治疗组总有效率显著优于对照组(P<0.01).结论 尼麦角林联合弥可保治疗DPN安全有效.

    作者:刘金阁;雷建华 刊期: 2008年第19期

  • 牙齿楔状缺损520例临床修复观察

    牙体楔状缺损是一种常见的牙体非龋性疾病,老年人多发,我科采用GC-Fuji Ⅱ垫底修复牙本质,光敏树脂修复牙齿楔状缺损,随诊观察疗效满意.1 资料和方法1.1 材料选用日本而至齿科工业株式会社生产的GC-Fuji Ⅱ化学固化型玻璃离子.具有硬化快,隔绝温度好、防龋等优点.北京古莎公司产卡瑞斯玛光固化树脂.

    作者:隋国臣;姜兴功 刊期: 2008年第19期

  • 麻醉前输注琥珀酰明胶对腰硬联合阻滞麻醉麻醉后低血压的预防

    腰麻联合硬膜外麻醉(CSEA)以其起效短、用药少、肌松强、骶神经阻滞完善等特点,已被广泛用于下腹、下肢手术中,CSEA所致的低血压为其常见并发症,目前临床上围手术期常用的乳酸钠林格氏液预防CSEA所致的低血压,常需麻黄碱配合支持,但麻黄碱可引起MAP,HR骤变.为预防CSEA对循环的严重干扰,我院将静脉输入琥珀酰明胶与乳酸钠林格液对预防CSEA下低血压的发生对比观察如下:

    作者:吴煜坤 刊期: 2008年第19期

  • 不同产地牛膝煎液中微量元素溶出量的研究

    本文用原子吸收分光光度法,对不同产地(山东泰安、河北安国、河南武陟)的3种牛膝进行分析,测其煎液中无机元素的溶出量并加以比较,结果显示河南武陟牛膝(怀牛膝)煎液中Mn,Zn的煎出量明显高于另外两种产地牛膝,而Mn、Zn缺乏易表现为中医肾虚征侯.此研究为药材地道性评价及地道药材的药理作用研究提供实验依据.

    作者:付伟 刊期: 2008年第19期

  • 痹通散临床应用报道

    目的 观察痹通散局部外敷治疗膝关节骨性关节炎的临床疗效,并探讨其作用机制.方法 60例膝关节骨性关节炎患者,随机分成治疗组(A)、对照组(B)、A组用痹通散局部外敷治疗,B组用藏药奇正消痛贴膏对照,用药3、5、7d观察疼痛、压痛、肿胀和关节功能等指标变化.结果 两组疗效评分差异有显著性意义(P<0.01),5,7d时相评分有明显差异性(P>0.05),而3d评分明显优于B组(P<0.01).结论 痹通散外用治疗膝关节骨性关节炎,能明显改善临床症状体征,值得临床推广应用.

    作者:徐宁达;林松青;彭力平 刊期: 2008年第19期

  • 腰椎间盘突出症和椎管狭窄症术后疗效分析

    腰椎间盘突出症和腰椎管狭窄症的发病率日趋增高,腰椎间盘突出症和腰椎管狭窄症的治疗已经成为骨科医师极其关注的问题.笔者对在1995年至2007年在我院实施腰椎间盘突出症和腰椎管狭窄症手术治疗的725例中资料完整的90例进行随访.随访结果:90例腰椎间盘突出症和腰椎管狭窄症术后效果良好65例,效果-般6例,症状无改善或疼痛加重19例,有效率达到78%.根据JDA分四型Ⅰ~Ⅱ150%、Ⅲ60%、Ⅳ75%.同时提出对实施腰椎间盘突出症和腰椎管狭窄症手术治疗应注意:①明确诊断,严格掌握手术适应证;②有限手术,稳妥开展;③重视手术质量,减少并发症;④按照标准、统一评定效果.

    作者:庄起昌 刊期: 2008年第19期

  • 强化服务意识避免护理纠纷

    随着医疗体制的改革及<医疗事故处理条例>的颁布.患者的自我保护意识越来越强,对医疗服务的期望值越来越高.作为临床护士,必须强化服务意识,改善服务态度,优化护患关系,提高护理质量,避免护理纠纷.

    作者:朱美英 刊期: 2008年第19期

  • 急性胰腺炎血清细胞因子与SlRS关系及其治疗探讨

    目的 探讨SIRS与促一抗炎因子之间的关系及其治疗.方法 43例急性胰腺炎患者分为SIRS组(Ⅰ组,17例),非SIRS组(Ⅱ组,13例)及SIRS治疗组(Ⅲ组,13例).分别测定治疗前(PF),治疗后48h(AF48)及治疗后10d(AF10d)血清内5种促炎细胞因子和2种抗炎细胞因子含量,同时观察Ⅰ组、Ⅲ组SIRS状态的变化.结果 PF时,7种细胞因子,Ⅰ与Ⅲ组之间无差异(P>0.05).而Ⅱ组显著低于Ⅰ、Ⅲ组(P<0.05);AF48时,5种促炎细胞因子,Ⅰ组显著高于Ⅱ,Ⅲ组(P<0.05),而Ⅱ与Ⅲ组之间无差异(P>0.05),2种抗炎细胞因子,Ⅲ组显著高于Ⅰ,Ⅱ组;治疗后10d,7种细胞因子含量,Ⅰ组显著高于Ⅱ,Ⅲ组,后二者闻无显著差异(P>0.05),SIRS状态变化,Ⅰ组,AF48时仍为SIRS,于第10天已无SIRS,Ⅲ组,AF48和AF10d都无SIRS存在.结论 促炎细胞因子是SRIS形成的前提,而促航炎细胞因子的平衡状态是决定SIRS的关键;血液滤过是终止SIRS的有效方法.

    作者:顾固清;唐鸣;鲍洁;沈泳坚;张根发;王青 刊期: 2008年第19期

  • 小剂量尿激酶合并低分子肝素治疗进展型脑梗死

    进展型脑梗死系因缺血进展或组织坏死加重而出现的神经功能缺损,致残率和病死率较高,因此我神经内科于2000年1月至2007年12月对109例进展型脑梗免患者进行了小剂量尿激酶静脉滴注溶栓治疗,治疗组明显优于对照组,安全性好.

    作者:魏金香;刘丽媛;周建伟;刘永椿;姜廷辉;宋爱军;张艳红 刊期: 2008年第19期

  • 铜陵市单病种住院患者特征及其住院费用研究

    医疗费用的过快增长是政府和社会关注的热点问题,如何更好地控制医疗费用的不合理增长是目前医疗卫生行业亟待解决的问题.从大量研究发现,科学合理的单病种费用确定和补偿机制是有效控制医疗费用不合理增长的重要途径.因而,单病种费用的研究是医疗费用控制的重要基础.本文就铜陵市内、外、妇产、几四科室5种常见病住院患者基本特征、住院费用等进行研究与分析,为进一步扩大病种范围的住院费用研究和政府制定有效控制医疗费用措施提供研究依据.

    作者:潘爱斌;汤质如;秦其荣 刊期: 2008年第19期

  • 腹腔镜腹膜后肾囊肿去顶术美蓝染色标志的术中应用体会(附84例报道)

    目的 探讨一种克服腹膜后腔无解剖学标志致腹腔镜手术方向性定位困难的方法.方法 将84例经腹膜后腹腔镜肾囊肿去顶术患者分为肾下极筋膜内美蓝染色标志实验组和非美蓝染色标志对照组,每组42例进行对照研究.结果 实验组在寻找分离肾囊肿的准确度,并发症的发生率及手术完成时间均优于对照组.结论 术中应用美蓝染色标志是克服腹腔镜手术腹膜后腔无解剖学标志简单而有效的方法.

    作者:纪传和;钟鸿烈;张葳;王福猛;袁荣;孙海明 刊期: 2008年第19期

中国医药指南杂志

中国医药指南杂志

主管:国家卫生和计划生育委员会

主办:中国保健协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