学术投稿

交互性平台在传统中医药展示中的应用研究

叶绘晟;谢丽莎;刘寿养;黄茂春

关键词:交互性, 中医药, 数字化展示
摘要:交互性平台是以智能化人机交流技术为基础,交互性不仅表现在信息的控制、组织、传递、更重要的是能对信息内容和形式进行分解、加工、改造、转换、新建,创造出新的信息内容和形式,并从这些变化中获得新的知识或验证知识[5].
中国医药指南杂志相关文献
  • 内脏异位的内镜检查

    例1女,52岁,反复上腹部饱胀不适10余年,伴嗳气,时有上腹隐痛,加重1周,于1996年5月份来院就诊,病程中无明显烧心,反酸及其他不适.门诊医师拟诊胃炎,申请行胃镜检查,内镜检查时,当镜体先端经过贲门后,发现胃体呈螺旋状向下,反复进镜受阻,只好退镜暂停检查,重新对患者查体,发现心尖搏动位于右锁骨中间第五肋偏内0.5cm,初步考虑进镜受阻可能与内脏异位有关.

    作者:杨曙红 刊期: 2008年第21期

  • 浅谈中等职业教育中外科护理学教学改革

    针对中等职业教育护士生职业道德素质、自学能力、操作能力、实习培训等诸多素质差的现状,对外科护理学进行全面的改革:①调整课程结构,改进教学手段,增加临床礼仪培训和技能操作见习指导;②突出学生的主体地位,以自学一讲授一班主任辅导为主要教学模式,增加学生的自学能力和对重、难点的掌控能力;③将职业道德素质、操作能力、校内临床实习培训融入教学中,加快学生进入临床后的适应能力、操作能力、处理问题的能力.

    作者:秦立国;毕英谦 刊期: 2008年第21期

  • 舒血宁治疗缺血性脑血管病临床观察

    目的 观察舒血宁治疗缺血性脑血管病的临床疗效.方法 60例缺血性脑血管病患者分为治疗组和对照组各30例,常规治疗基础上分别给予舒血宁注射液和丹参注射液,2周后对比疗效.结果 治疗组的治愈率及显效率明显优于对照组.结论 舒血宁注射液治疗缺血性脑血管病有显著疗效.

    作者:朴春月;舒东波 刊期: 2008年第21期

  • 清热养血汤加减辨证治疗乙型肝炎150例疗效观察

    目的 探讨用自拟方清热养血汤治疗乙型肝炎的临床效果.方法 以基本方清热养血汤加减辨证治疗,根据西医诊断结果加减方药.结果 临床治愈50例,好转90例,无效10例,总有效率为95.3%.结论 利用自拟方药根据诊断结果加减方药和剂量,治疗乙型肝炎,比较理想,值得推广.

    作者:刘国安 刊期: 2008年第21期

  • 服毒后气管插管患者的心理护理

    农药中毒患者治疗中多存在不同程度的心理障碍,对治疗有一定的影响.在通过心理疏导、多接触的同时,对不同的患者采取不同的心理护理,使患者从不良的心态中解脱出来,达到康复治疗的目的 .该文通过对服毒后气管插管患者不同心态的心理护理,取得了一定的成功,对临床抢救、治疗具有一定的探索意义.

    作者:李敏 刊期: 2008年第21期

  • 下肢深静脉血栓形成的彩色多普勒超声诊断

    目的 探讨彩色多普勒超声对下肢深静脉血栓形成(DVT)的诊断价值以及形成的病因.方法 对60例下肢深静脉血栓形成的病例,以实时超声观察管壁、管腔及周围结构,血栓形成的部位、范围、大小及栓塞程度.结果 右下肢血栓42例,左下肢血栓17例,完全性栓塞95部位,不完全性栓塞23部位.结论 血流滞缓、静脉壁损伤和高凝状态是导致下肢深静脉血栓形成的三大因素,彩色多普勒超声是无创诊断下肢深静脉血栓形成、帮助临床选择治疗方案和客观评价药物疗效的重要方法.

    作者:严军;沈继红;倪炯;吴建平;李莲青 刊期: 2008年第21期

  • 特比萘芬联合中药治疗皮肤病

    中西医联合用药,在皮肤病的治疗中占有很重要的位置,通过局部的正确处理可以减轻患者的症状,促进病症迅速好转,以至痊愈.中西药结合抗真菌有着广阔的前景.当今社会市场繁荣,公共洗浴比比皆是,难免一些传染性皮肤病滋生和蔓延,防治和控制此病已刻不容缓,不容忽视.采用中西药结合治疗此病,不失为一种良好的治疗方法.

    作者:曲彦荣 刊期: 2008年第21期

  • 血脂检测应注意的事项

    在每年职工体格检查中,血脂是一项重要的检测指标.目前,一般临床实验检测的项目有:三酰甘油(TG)的测定、总胆固醇(TC)的测定、高密度脂蛋白-胆固醇(HDL-C)的测定、低密度脂蛋白-胆固醇(LDL-C),载脂蛋白(APO-)的测定.现就血脂检测的过程中应注意的事项进行探讨,以提高血脂检测结果的准确性.

    作者:胡军杰;周志敏 刊期: 2008年第21期

  • 老年人高尿酸血症与冠心病的关系

    目的 研究老年人尿酸水平与冠心病的关系.方法 选择在我院治疗的老年患者为研究对象,测血尿酸、FPG、FINS、ISI、TC、HDL-C、LDL-C、TG.比较分析高尿酸组与尿酸正常组临床指标.结果 高尿酸血症患者冠心病发生率,FINS等均高于正常组.ISI低于正常组.结论 高尿酸血症是冠心病发病危险因素.

    作者:朱敏洁;梁兴伦;袁爱梅 刊期: 2008年第21期

  • 微创置管引流联合地塞米松、尿激酶治疗结核性胸腔积液临床分析

    目的 探讨置管引流联合地塞米松、尿激酶治疗结核性胸腔积液,防治胸膜粘连、肥厚的疗效.方法 在抗结核治疗的同时,将64例结核性胸腔积液患者随机分成两组,治疗组34例,予以微创置管引流,同时胸腔内注射地塞米松、尿激酶治疗;对照组30例,予以反复胸腔穿刺抽液治疗.结果 与对照组比较,治疗组效果明显,胸膜粘连、肥厚发生率明显降低,结论微创置管引流联合地塞米松、尿激酶治疗结核性胸腔积液的疗效肯定、安全、实用,能够有效防治胸膜粘连、肥厚发生,值得在临床上推广应用.

    作者:周建国;刘育明;王融江 刊期: 2008年第21期

  • 对512张不合理用药处方浅析

    目的 了解门诊处方的用药情况,促进合理用药.方法 随机抽取2007年度我院门诊处方10000张,根据药品说明书、药物学书籍及文献资料,对不合理用药处方进行分析.结果 不合理处方512处占所查处方的5.12%,抗微生物药物滥用448张,占87.5%,不合理用药主要反映在给药方案、重复用药、剂量、溶媒、用法、药理拮抗、配伍及毒性相加等方面.结论 临床医师应注意用药的合理性,药学技术人员调剂处方时应严格把关.

    作者:张思礼;李丽;张晓丽 刊期: 2008年第21期

  • 药物性肝病106例临床分析

    目的 分析106例药物性肝病的病因和临床特点,以加深对药物性肝病的认识.方法 根据服药史、临床表现、肝功能及停药后的治疗效果综合判断.结果 引起肝损害的药物多见于抗生素类(40.6%),其次为解热镇痛药(24.5%)、中草药(21.7%)、抗肿瘤药物(9.4%)等.多数病例(89.4%)呈急性起病.部分(11.3%)可表现为重症肝炎,甚至导致死亡.结论 影响药物性肝病的因素有药物种类、用药时间及对肝功能的监测等.对药物性肝病要以预防为主,早诊断、早治疗.

    作者:朱丽英 刊期: 2008年第21期

  • 人工髋关节置换术后松动研究的新进展

    人工髋关节置换术(THR)是治疗髋关节疾病的重要方法,为许多关节病患者解除了痛苦.它是近30年来矫形外科学中投入多、发展变化突出的领域之一,被认为是效果非常肯定的治疗方法.

    作者:杨家有;丁爱国 刊期: 2008年第21期

  • 浅谈药品的贮存与管理

    药房工作关键在于管理,管理和贮存好药品不仅可以保证平时防病治病的需要,也是应急之时不可缺少的备战物资之一.所以药品的管理和贮存很重要.它的质量好坏直接关系到众多患者的健康与痛苦,是民生大事.本人根据自己多年的工作经验谈一谈药品管理与贮存方面的一些看法,希望把西药、中成药、中药饮片的贮存与管理工作做的更好,提高到一个新水平,以便更好的为患者和社会服务.

    作者:曲彦荣 刊期: 2008年第21期

  • 晚期妊娠孕妇心电图短P-R间期综合征44例回顾分析

    晚期妊娠者可出现P-R间期缩短,其概率明显高于正常人群,现在作一回顾性分析.1资料与心电图分析我院就诊的晚期妊娠者均常规12导心电图检查,年龄22~40岁,排除了心肌炎、先天性心脏病、风湿性心脏病及心肌病变等,并做健康查体心脏正常,血、尿常规正常,经体检,彩超及X线检查均无器质性心脏病.

    作者:张长兰;王大芳 刊期: 2008年第21期

  • 盐酸安非他酮治疗抑郁症的疗效观察

    目的 评价盐酸安非他酮片治疗抑郁症的临床疗效和不良反应.方法 将符合CCMD-3诊断标准的单相抑郁发作和双相情感障碍抑郁发作的患者65例,给予盐酸安非他酮片75~300mg/d,疗程均为420.采用汉密尔顿抑郁量表(HAMD)和不良反应量表(TESS)评定疗效和药物不良反应,实验室检查包括血常规、尿常规、生化和心电图.结果 临床有效率78.5%(51/65),不良反应率为1 2.3%(8/65),未见严重不良反应.结论 安非他酮能有效治疗抑郁症,不良反应轻微.

    作者:梁健雄;李学武;高欢 刊期: 2008年第21期

  • 泪囊瘘管切除术联合激光泪道成形术治疗泪囊瘘

    目的 观察泪囊瘘管切除术联合激光泪道成形术治疗泪囊瘘的临床疗效.方法 常规采用泪囊瘘管切除术彻底清除泪囊瘘管,继而采用Nd3+:YAG激光泪道成形术治疗.随访观察1年.结果 治疗20例20眼,临床治愈(冲洗泪道通畅,无溢泪.)3眼,占15%;有效(冲洗泪道通畅,仍有不同程度的溢泪.)16眼,占80%;无效(冲洗泪道时有不通,仍溢泪.)1眼,占5%.结论 泪囊瘘管切除术联合激光泪道成形术治疗泪囊瘘,不仅彻底地清除了泪囊瘘管,而且重建了泪道,有效的提高患者的生活质量.

    作者:徐峰 刊期: 2008年第21期

  • 交互性平台在传统中医药展示中的应用研究

    交互性平台是以智能化人机交流技术为基础,交互性不仅表现在信息的控制、组织、传递、更重要的是能对信息内容和形式进行分解、加工、改造、转换、新建,创造出新的信息内容和形式,并从这些变化中获得新的知识或验证知识[5].

    作者:叶绘晟;谢丽莎;刘寿养;黄茂春 刊期: 2008年第21期

  • 儿童哮喘472例吸入疗法技术及辅助吸药装置使用分析

    目的 分析不同年龄儿童哮喘患者对吸入疗法技术及辅助吸药装置的正确使用情况,旨在指导临床医师正确选择吸入药物、吸药装置以及如何指导病儿正确使用.方法 对我院2004年2月至2008年7月哮喘专科门诊病儿使用吸入药物及吸入装置情况进行观察、指导、随访,分为吸药前有哮喘专科医师指导吸药组和无专科医师指导组.结果 吸药前选择正确的吸药装置有哮喘专科医师指导吸药组和无专科医师指导组吸药错误率分别为25.54%、88.52%,经x2检验尸<0.05,差别具有显著性意义,经哮喘专科医师指导吸药后,于用药1周、1个月随访观察,两组吸药错误率分别为16.84%、18.33%,6.79%、9.81%,经x2检验P>O.05,差别无显著性意义.吸药前选择正确的吸药装置有哮喘专科医师指导吸药组与直接用压力定量气雾剂吸药组比较:虽经哮喘专科医师指导吸药,并于1周、1个月随访观察纠正,但直接用压力定量气雾剂吸药组吸药错误率在用药当时、1周、1个月分别为88.38%、79.06%、67.44%,两组比较经÷2检验,P<0.05差别具有显著性意义.无专科医师指导组:采取有活瓣的带面罩的储雾罐吸八压力定量气雾剂常见错误依次为:储雾罐的口鼻罩仅叩住患儿的口,未罩住患儿的鼻占22%;用药前未振荡气雾剂占18%;压力定量气雾剂未朝上占15.6%;空气压泵雾化吸入溶液常见错误依次为:用空气压泵面罩仅叩住患儿的口未叩住患儿的鼻占16%;使用吸八激素,吸药后未洗脸漱口占12%;未定期清洁储雾罐占9%;准纳器常见错误依次为:将准纳器吸嘴放入口中,不知道用力吸气以保证吸入药物占14%;吸药后屏气时间未达10s以上,或口唇屏气但鼻腔呼气占11%.直接用压力定量气雾剂常见错误依次为:不能在深吸气的同时按下阀门占66%,用药前未振荡气雾剂占16%;吸入激素吸药后未漱口占12%.结论 根据患者年龄正确选择吸入药物及装置;使用吸入药物前由哮喘专科医师正确指导,并定期随访纠正错误是保证吸入技术正确及疗效的关键.

    作者:杜继宇;李艳;刘蓉;余静;何晓芸;谢丽;刘亚琼;谢坚 刊期: 2008年第21期

  • 急性期颅脑损伤患者血糖监测及体会

    目的 探讨血糖监测在颅脑损伤急性期的应用价值.方法 回顾分析85例颅脑损伤急性期患者血糖监测结果.结果 血糖升高组,其病死率及致残率明显高于血糖正常值.结论 临床工作中必须加强对颅脑损伤急性期患者血糖的监测,及时地处理高血糖,提高生存质量.

    作者:张红 刊期: 2008年第21期

中国医药指南杂志

中国医药指南杂志

主管:国家卫生和计划生育委员会

主办:中国保健协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