学术投稿

肝硬化患者血清载脂蛋白ApoA1和细胞因子水平与肝功能损伤的相关性探讨

马慧霞;叶力克西;范淑英

关键词:肝硬化, 载脂蛋白ApoA1, L-选择素, 细胞黏附分子-I
摘要:目的 探讨了肝硬化患者血清载脂蛋白ApoA1、可溶性L-Selection(L-选择素)和SICAM-I(细胞黏附分子-I)在肝硬化时造成肝功能损害过程中的作用.方法 应用免疫比浊法和酶联免疫吸附法(ELISA法)对63例肝硬化患者进行了血清中载脂蛋白ApoA1、L-选择素和SICAM-I水平检测及相关的肝功能生化指标进行相关分析,并与30例健康对照组比较.结果 血清中载脂蛋白ApoA1水平非常显著地低于健康对照组(P<0.01),而L-选择素、SICAM-I水平则显著高于健康对照组(P<0.01),且载脂蛋白ApoA1水平与ALT(谷丙转氨酶)、TBIL(总胆红素)呈明显负相关,L-选择素、SICAM-I水平与ALT、TBIL呈明显正相关.结论 检测肝硬化患者血清载脂蛋白ApoA1、L-选择素和SICAM-I水平在一定程度上反映了机体的免疫功能状态和肝细胞损伤的程度,具有临床应用价值.
中国医药指南杂志相关文献
  • 大面积脑梗死14例临床分析

    目的 探讨大面积脑梗死的诊治及临床特点.方法 对本院14例大面积脑梗死临床资料进行分析.结果 14例中存活10例(71.4%),死亡4例(28.6%),存活的10例患者均遗留神经功能缺失.结论 大面积脑梗死应及早诊断,采取综合治疗措施,可有效降低死亡率.

    作者:陈志彦 刊期: 2008年第22期

  • TDP照射加外敷消炎止痛膏治疗老年胸腰椎压缩性骨折的护理

    目的 观察中西医结合疗法治疗老年胸腰椎压缩性骨折的早期病情观察与护理要点.方法 对40例胸腰椎压缩性骨折患者早期采取蜡疗,TDP加外敷消炎止痛膏,活血化瘀,密切观察病情,有效腰背肌肉功能背伸锻炼.结果 治愈26例(65%),好转10例(25.00%),未愈4例(10%),总有效率达90%.结论 中西医结合治疗骨质疏松性胸腰椎压缩性骨折复位效果及减少后遗腰痛等均有较满意外敷的疗效.

    作者:吴琼 刊期: 2008年第22期

  • 剖宫产产钳助产38例临床分析

    目的 探讨剖宫产术时取头困难应用产钳的价值.方法 剖宫产术时取头困难,如何及时正确使用产钳助产.结果 38例产钳助娩均获得成功.结论 产钳在头位剖宫产术中胎头娩出困难时,达到了简便、快捷、实用的效果,更为新生儿窒息抢救赢得宝贵时间.

    作者:段跃凌 刊期: 2008年第22期

  • 足细胞损害与糖尿病肾病关系的研究

    慢性肾衰竭是糖尿病肾病(DN)进展至终末期的终结果,是医学领域的主要难题之一[1].尽管DN的发病机制尚未完全清楚,但足细胞的损害被认为是其重要原因,它几乎涉及从微量尿蛋白至大量尿蛋白以致终末期肾衰发生发展的全过程.现就足细胞生物学特性、其损害与DN的关系以及可能的作用机制作一综述.

    作者:黄毅;杨朝晖 刊期: 2008年第22期

  • 医学期刊网络化刍议

    当前,网络技术的迅猛发展使之日渐成为人们获取科技信息的主要手段,网络时代已经并将继续对期刊业产生越来越深刻的影响.科技期刊已经从传统的纸媒介发展为数字化期刊,其形式从初的软盘、CD-ROM形式发展到现在的网络科技期刊.

    作者:湛勇 刊期: 2008年第22期

  • 双侧同期人工全髋关节置换术9例疗效分析

    人工髋关节置换治疗股骨颈骨折及病损髋关节随着人工髋关节材料、工艺、医疗技术的完善和相关配套设备的成熟与发展逐渐普及.手术指证较以前有所放宽[1].但双髋均需置换的病例在治疗上仍存在一定困难.我院骨科在严格掌握适应症的情况下自2001年1月至2007年8月共做双侧同期人工全髋关节置换术9例,疗效肯定,报道如下:

    作者:谢振生 刊期: 2008年第22期

  • 基层医院加强部队伤病员管理的做法

    部队伤病员的管理是军队医院平时管理工作的重点和难点.本院部队伤病员多来自基层各部队及小、远、散哨所等单位,且多为青年人、思想活跃,又暂时脱离了原部队的管理体系,在医院住院期间,管理难度增大.容易出现违反院规现象,如果不引起高度重视,可能会引起严重后果,给部队建设及社会安定带来不良影响.

    作者:杨龙江 刊期: 2008年第22期

  • 内科实习生带教与加强医患沟通防范医疗纠纷能力培养

    近年来医患关系紧张,给实习生教学带来新的课题--加强医患沟通防范医疗纠纷能力培养.首先强化医患沟通重要性教育,在工作中培养职业精神、提高自身技能构筑医患沟通的基础,通过多种方法加强医患沟通增进彼此信任,以构建和谐医患关系,大限度地避免医患纠纷的发生.

    作者:王兴胜;崔社怀;曹国强;杨雪梅;黄勇 刊期: 2008年第22期

  • 两种子宫内膜切除术治疗月经过多的疗效比较

    目的 观察微波子宫内膜切除术和宫腔镜下电切子宫内膜切除术治疗月经过多的临床疗效.方法 157例月经过多的患者,随机分成79例采用微波子宫内膜切除术的观察组,78例采用宫腔镜下电切子宫内膜切除术的对照组,比较分析两组治疗效果.结果 两组手术时间、术中出血、排液天数、住院天数有极其显著的差异(P关键词:月经过多微波子宫内膜切除术宫腔镜下电切子宫内膜切除术

    作者:刘玫鸽 刊期: 2008年第22期

  • PICC在全静脉营养法中的应用及护理

    经外周静脉置入中心静脉导管(peripherally inserted central catheter,PICC)是在外周静脉(贵要静脉、肘正中静脉、头静脉)穿刺插入导管并将其尖端定位于上腔静脉的静脉输液方贩

    作者:刘萍;余韬 刊期: 2008年第22期

  • 水质检验实验室室间质控考核结果评价

    目的 增强分析人员质量意识.方法 进行室间参比质评.结果 本次参加云南省疾病预防控制中心组织的水质检验实验室室间质控,参加项目为氟化物、硝酸盐氮、砷、铁.氟化物,本中心实验室检测值1.32mg/L,省疾控中心给出真值1.30mg/L;硝酸盐氮:本中心实验室检测值9.84mg/L,省疾控中心给出真值9.94mg/L;砷:本中心实验室检测值51.6ug/L,省疾控中心给出真值50.1ug/L;铁:本中心实验室检测值1.35mg/L,省疾控中心给出真值1.35mg/L;全部参加考核项目本中心检测值均在真值的±S范围内,全部考核项目考核结果为优秀.结论 室间质评提高了实验室的分析质量.

    作者:邵世鹏;李会灵;王立芸;赵桂芬 刊期: 2008年第22期

  • 小儿急性化脓性中耳炎的诊治分析

    目的 总结小儿急性化脓性中耳炎的临床治疗方法和疗效.方法 将本院60例急性化脓性中耳炎患儿随机分为治疗组及对照组,对照组采用全身和局部应用抗生素,治疗组在此基础上加用中药方剂.结果 两组患儿经过治疗后,临床症状都有所改善,治疗组的总有效率为93.33%,显著高于对照组的70.0%,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采用本法治疗小儿急性化脓性中耳炎简单易行、无痛苦、无不良反应,可提高疗效,缩短疗程,既可减轻患儿痛苦又可节约治疗费用,值得推广.

    作者:陈健;张麟燕 刊期: 2008年第22期

  • 手足口病502例患儿的护理体会

    目的 总结手足口病的护理体会,促进患儿的康复.方法 在502例手足口病患儿进行治疗期间给予针对性护理.结果 502例患儿经精心治疗和针对性的护理后疗效满意,无护理并发症和院内感染发生.结论 对手足口病患儿加强隔离措施,及时予以积极治疗及针对性的护理可预防并发症的发生,降低病死率.

    作者:张素芬;丁月琴 刊期: 2008年第22期

  • 内毒素与慢性肾脏疾病的研究进展

    内毒素即脂多糖(LPS)是革兰氏阴性(G-)杆菌细胞外膜的主要成分,具有多种生物活性,细菌死后或快速生长时释放出来,是广泛存在于自然界的致病原.它通过LPS结合蛋白(LBP)和CD14系统介导作用于细胞,尤其是单核/巨噬细胞、中性粒细胞;然后经过一系列细胞内信号转导系统诱导细胞分泌与释放多种细胞因子和血管活性物质,如肿瘤坏死因子-α(TNF-α)、白介素(IL)、一氧化氮和前列腺素等.

    作者:贺中黎;杨朝晖 刊期: 2008年第22期

  • 预防化疗药物渗漏的风险管理

    化疗药物的渗漏不仅对患者产生严重损害,而且容易导致医疗纠纷,因而是化疗过程中的一个重要的护理高风险环节[l].2007年6月至今,本院采用了风险管理的策略,通过识别与预测化疗过程中渗漏的风险,选择有效的控制手段,将化疗药物渗漏的发生率降至低,取得一定成效.现报道如下.

    作者:周利琼 刊期: 2008年第22期

  • 尿微量蛋白的测定对早期糖尿病肾病的应用

    目的 探讨尿系列蛋白在糖尿病患者中出现早期肾受损的指示作用.方法 使用美国Beckman公司Array 360全自动蛋白测定仪测定130例2型糖尿病患者24h尿中尿系列蛋白含量.结果 随着尿微量蛋白的排出增加,α1M明显增高,IgG含量也有增高.结论 进行尿特定蛋白测定有助监视糖尿病患者早期肾受损的变化.

    作者:林狄彬 刊期: 2008年第22期

  • 糖尿病患者服药依从性的调查及社区护理干预

    目的 探讨2型糖尿病患者服药依从性差的原因,并根据这些原因进行针对性的社区护理干预,以探讨社区护理干预对2型糖尿病患者服药依从性的作用.方法 将29例2型糖尿病惠者时服药低依从性者服药依从性差的原因进行分析,并制定个体化的社区护理干预措施进行干预.干预3个月后,时干预前后患者服药高依从性的构成比进行比较.结果 干预3个月后,患者的服药高依从性者为17例,占58.6%.与干预前服药高依从性者8例,占27.6%相比有显著的差异(P<0.05).结论 社区护理干预可以明显提高2型糖尿病患者的服药依从性,从而促进糖尿病患者的康复,对于改善其生活质量具有积极意义.

    作者:于秀芹 刊期: 2008年第22期

  • 中西医结合治疗子宫内膜异位症

    1 概念临床上把具有活性的子宫内膜(腺体和间质)出现在子宫内膜以外的部位时称为子宫内膜异位症(EMT),简称内异症.异位内膜可侵犯全身任何部位,故有盆腔子宫内膜异位症之称.绝经或切除双侧卵巢之后,异位内膜可逐渐萎缩吸收:妊娠或使用性激素抑制卵巢功能,可暂时阻止疾病发展.

    作者:张秀莲 刊期: 2008年第22期

  • 冠心病患者凝血因子Ⅶ水平与血脂关系的临床研究

    目的 探讨不同临床类型冠心病(IHD)患者血浆凝血因子Ⅶ(FⅦ)水平的改变以及与血脂的关系.方法 对不同临床类型IHD患者102例,检测其血浆活化凝血因子Ⅶ(FⅦa)、总胆固醇(TC)、三酰甘油(TG)、高密度脂蛋白胆固醇(HDL-C)等,并行相关危险因素的系统分析.结果 稳定型心绞痛(SA)组、不稳定型心绞痛(UA)组、陈旧性心肌梗死后心绞痛(OMI)组、急性心肌梗死(AMI)组的FⅦa均显著高于正常组(P<0.01或0.05);UA、OMI、AMI组的FⅦc、FⅦag与正常组和SA组的FⅦag间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1或0.05).FⅦa与血浆三酰甘油(TG)水平、FⅦa与FⅦc、FⅦc与FⅦag均呈正相关(P<0.05).结论 不同临床类型IHD均可出现程度不等的外源性凝血途径的激活.FⅦa是IHD发病的危险因素,可能较FⅦc或FⅦag更敏感.OMI组的FⅦa水平增高,可能是再梗死发作的危险因素之一.TG可通过引起FⅦa增高对IHD的病程起着间接作用.

    作者:陈征华;黎龙琼 刊期: 2008年第22期

  • 外科手术健康教育的常见问题及对策

    健康教育主要是通过传递卫生信息和干预卫生行为,帮助人们掌握卫生保健知识、树立健康观念、自愿采纳有利于健康的行为和生活方式.随着护理学的不断发展及整体护理新型护理模式的转变,健康教育已在护理工作中普及.健康教育是整体护理的重要组成部分,贯穿于护理活动的各个阶段,对促进患者的康复,减少医疗纠纷起到了至关重要的作用.本科为综合外科病房,自2003年开展健康教育工作以来,根据患者住院期间的不同阶段、不同特点及不同的健康需求,通过护理程序的应用,评估、及时发现问题,以及对存在问题的认真分析,列出了健康教育计划,采取有效的措施并及时做出效果平价,特别是合理运用语言沟通技巧进行健康教佑

    作者:李炽兵 刊期: 2008年第22期

中国医药指南杂志

中国医药指南杂志

主管:国家卫生和计划生育委员会

主办:中国保健协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