许茂清;魏维
全肺切除术是治疗肺部肿瘤的重要手段,但是该手术方式对机体损伤大,手术并发症及死亡率高,极易出现呼吸循环系统的并发症[1],威胁患者的生命.本院于2008年2月成功抢救了1例左全肺切除术后大出血的患者.经积极抢救治疗与护理,于术后2周痊愈出院,现报道如下.
作者:袁渊 刊期: 2008年第22期
头孢哌酮钠舒巴坦钠是第3代头孢菌素加β内酰胺酶抑制剂的广谱抗生素,对革兰阳性球菌、阴性杆菌均有强效杀菌作用,因其抗菌谱广、不良反应小、过敏反应少等优点而被广泛应用于临床治疗各种感染性疾病.
作者:白玉琴;付国兰 刊期: 2008年第22期
婴幼儿肺炎是小儿时期的一种常见病,发生率和死亡率均居儿科疾病之首.有效治疗是提高疗效、降低死亡率的关键,本研究采用细辛脑注射液佐治婴幼儿肺炎110例,疗效显著.现报道如下.
作者:刘益林;李波 刊期: 2008年第22期
退行性腰椎滑脱(degenerative lumbar spondylolisthesis,DLS)是指由于退行性变使椎骨出现变位致使连续性延长,以致上位椎体及椎弓根、横突和上关节突一同在下位椎节上方向前移位,但椎弓完整无峡部崩裂.该病早由Junghann于1930年提出,1955年Newman对退行性腰椎滑脱的概念做了完整的阐述,并对本病提出分类.
作者:贾俊峰 刊期: 2008年第22期
通过对802例腹腔镜手术进行中发生的15例突发事件的原因分析,并提出相应的应急预案,提出手术室护士应提高对腹腔镜手术的认识,除了术前充分的准备、术后系统护理,术中应默契的配合,防范突发事件,是手术成功的条件.
作者:徐雪英 刊期: 2008年第22期
目的 观察微波子宫内膜切除术和宫腔镜下电切子宫内膜切除术治疗月经过多的临床疗效.方法 157例月经过多的患者,随机分成79例采用微波子宫内膜切除术的观察组,78例采用宫腔镜下电切子宫内膜切除术的对照组,比较分析两组治疗效果.结果 两组手术时间、术中出血、排液天数、住院天数有极其显著的差异(P关键词:月经过多微波子宫内膜切除术宫腔镜下电切子宫内膜切除术
作者:刘玫鸽 刊期: 2008年第22期
目的 探讨对肿瘤康复期患者护理指导的方法,提高患者治疗依从性,改善生活质量.方法 采用家庭访诊、电话随访、信访、定期来院咨询等方法,从患者的心理护理、膳食营养、康复锻炼及家属应对等方面进行护理指导.结果 医(护)患关系明显改善,患者对疾病治疗依从性大大提高,使得肿瘤治疗日渐规范.结论 针对性地对肿瘤康复期患者实施护理指导,能够规范肿瘤治疗,提高治疗质量.
作者:吉雅玲 刊期: 2008年第22期
当前,网络技术的迅猛发展使之日渐成为人们获取科技信息的主要手段,网络时代已经并将继续对期刊业产生越来越深刻的影响.科技期刊已经从传统的纸媒介发展为数字化期刊,其形式从初的软盘、CD-ROM形式发展到现在的网络科技期刊.
作者:湛勇 刊期: 2008年第22期
家庭护理是顺应新型医学服务模式发展而出现的一种新的医疗护理形式,是缓解人民群众看病难,看病贵的重要举措之一,但因其风险性特别大,而制约了其发展.本文通过介绍家庭护理服务过程中采取的系列防范措施,有效地说明了只要建立和落实相应的规章制度和行为规范,其风险是可以避免和大大降低的.
作者:申宏 刊期: 2008年第22期
介绍反应停的作用机制及临床应用进展.以国内外发表的文献为依据,综述反应停在实体肿瘤治疗中的临床应用新进展.反应停是一种很有用的抗肿瘤药物.反应停及其类似物在临床的应用值得进一步研究.
作者:吴付兵;李积德 刊期: 2008年第22期
目的 根据临床糖耐量异常(IGT)患者多为脾虚湿胜的特点,我们总结以往治疗糖尿病的临床经验研制出具有健脾祛湿功能的糖脂平散,用以治疗该类人群,以期达到提高IGT向正常人群的转化率,降低糖尿病的发病率,预防或减少冠心病及脂肪代谢发生的目的 .方法 采用分层区组随机对照的方法,以糖脂平组、二甲双胍组和空白组进行观察.结果 对照组在降糖方面较治疗组快,但终无明显差异.而治疗组在改善临床症状、血压、血脂方面优于对照组,糖脂平组、二甲双胍组在各方面均高于空白组.
作者:汤秀珍;罗艳;刘臣 刊期: 2008年第22期
肝叶切除是治疗肝内胆管结石的手段之一,其远期效果达85%~95%,优于其他各种类型手术,目前已被广泛利用[1].本院于2003~2006年开展此手术共36例,术后经过严密的观察与护理,取得了较好的疗效,现报道如下.
作者:唐华丽 刊期: 2008年第22期
目的 探讨大面积脑梗死的诊治及临床特点.方法 对本院14例大面积脑梗死临床资料进行分析.结果 14例中存活10例(71.4%),死亡4例(28.6%),存活的10例患者均遗留神经功能缺失.结论 大面积脑梗死应及早诊断,采取综合治疗措施,可有效降低死亡率.
作者:陈志彦 刊期: 2008年第22期
目的 观察盐酸丁咯地尔注射液治疗椎基底动脉供血不足的疗效及不良反应.方法 102例患者随机分成治疗组和对照组,治疗组50例,丁咯地尔200mg静脉滴注,1次/d,疗程14d.对照组52例,磷酸川芎嗪注射液80mg静脉滴注,1次/d,疗程14d.观察两组患者有效及不良反应.结果 治疗组显效率及总有效率分别为68%及90%,均明显高于对照组28.8%和71.20/o,有显著差异(P<0.01和P<O.05)两组均无明显不良反应.结论 盐酸丁咯地尔注射液治疗椎基底动脉供血不足疗效显著,无明显不良反应.
作者:粟晓宏 刊期: 2008年第22期
急性上消化道出血是指食管、胃、十二指肠、胃空肠吻合术后的空肠及胰腺、胆道的急性出血,是临床常见的急症之一.大出血时需要内、外科紧急抢救.抢救成功与否、预后的好坏,是与能否准确判断出血原因和及时采取有效的治疗措施有关.随着不断采用物理、化学、光电等先进技术,治疗方法已有不少更新,但病死率仍很高.因此,提高急性上消化道出血的诊断水平,并采取有效的治疗措施,仍是当前国内外积极研究的课题.
作者:李太一 刊期: 2008年第22期
慢性肾衰竭是糖尿病肾病(DN)进展至终末期的终结果,是医学领域的主要难题之一[1].尽管DN的发病机制尚未完全清楚,但足细胞的损害被认为是其重要原因,它几乎涉及从微量尿蛋白至大量尿蛋白以致终末期肾衰发生发展的全过程.现就足细胞生物学特性、其损害与DN的关系以及可能的作用机制作一综述.
作者:黄毅;杨朝晖 刊期: 2008年第22期
目的 了解缬沙坦/氢氯噻嗪联用与缬沙坦单剂治疗轻、中度原发性高血压(90mmHg≤坐位舒张压<110mmHg)的疗效.方法 共入选102例轻、中度原发性高血压,随机分为两组:治疗组52例,对照组50例.治疗组给予缬沙坦80 mg片剂,1次/d,早晨顿服;同时联用氢氯噻嗪12.5mg,2次/d;对照组给予缬沙坦80mg片剂,1次/d;如果4周末时血压控制不满意(舒张压≥85mmHg),随后4周的剂量将被分别增加至缬沙坦160mg/氢氯噻嗪12.5mg或缬沙坦160mg.结果 治疗8周以后,治疗组与对照组的坐位收缩压分别下降了23.6±11.4mmHg和16.4±10.21mmHg,P<0.001;坐位舒张压下降的幅度分别为15.0±8.4mmHg和10.4±7.8mmHg,P<0.001;治疗组与对照组降低血压的总有效率分别为98.0%和90%;两组比较显效率差异有显著性(P<0.05).结论 治疗组与对照组相比,缬沙坦与氢氯噻嗪联用治疗高血压痛疗效显著.
作者:李东昕;伦振新;莫子明 刊期: 2008年第22期
目的 探讨喜炎平注射液治疗小儿病毒性肠炎的临床疗效.方法 126例病毒性肠炎患儿随机分为两组,观察组采用喜炎平注射液治疗,并与对照组进行比较.结果 观察组总有效率和显效率高于对照组,疗程短于对照组,经统计学处理,具有显著性差异(P<0.01).结论 喜炎平注射液治疗小儿病毒性肠炎的疗效确切,值得临床推广.
作者:谭祥权 刊期: 2008年第22期
目的 我们通过体检数据,了解高中生血压情况.进行针对性健康教育,对高血压痛进行早期防治.方法 对象来源于2007年大连市高中毕业生体检数据.结果 参加高考学生共计14906人,血压升高2925人,总体升高比率为19.6%.其中,男生血压升高的人数明显高于女生,普通高中高于重点高中.结论 高血压痛的防治应从青少年抓起,加强学校健康教育是预防高血压的重要措施,学校要适当减轻学生压力,加强体育锻炼,改善学生生活、行为方式.
作者:张伟;王霞;赵喜萍 刊期: 2008年第22期
目的 观察软通道微创介入治疗脑出血的疗效.方法 选择24例脑出血的患者,根据患者的病情、发病时间、以CT片为依据,确定出血的部位及出血量,选择适当的穿刺眯及方向,在CT导引下行微创穿刺、抽吸、液化及引流术清除血肿.结果 24例患者中治愈出院23例,死亡1例,治愈率96%.结论 应用软通道微创介入技术治疗脑出血疗效显著.
作者:周开明;杨丽玲 刊期: 2008年第22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