目的 探讨不同临床类型冠心病(IHD)患者血浆凝血因子Ⅶ(FⅦ)水平的改变以及与血脂的关系.方法 对不同临床类型IHD患者102例,检测其血浆活化凝血因子Ⅶ(FⅦa)、总胆固醇(TC)、三酰甘油(TG)、高密度脂蛋白胆固醇(HDL-C)等,并行相关危险因素的系统分析.结果 稳定型心绞痛(SA)组、不稳定型心绞痛(UA)组、陈旧性心肌梗死后心绞痛(OMI)组、急性心肌梗死(AMI)组的FⅦa均显著高于正常组(P<0.01或0.05);UA、OMI、AMI组的FⅦc、FⅦag与正常组和SA组的FⅦag间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1或0.05).FⅦa与血浆三酰甘油(TG)水平、FⅦa与FⅦc、FⅦc与FⅦag均呈正相关(P<0.05).结论 不同临床类型IHD均可出现程度不等的外源性凝血途径的激活.FⅦa是IHD发病的危险因素,可能较FⅦc或FⅦag更敏感.OMI组的FⅦa水平增高,可能是再梗死发作的危险因素之一.TG可通过引起FⅦa增高对IHD的病程起着间接作用.
作者:陈征华;黎龙琼 刊期: 2008年第22期
目的 探讨心肌酶谱在乙型脑炎中的临床意义.方法 回顾性分析2006年1月至2007年12月,本院有心肌酶谱记录的51例乙型脑炎患者的临床数据.结果 四种酶均正常者4例(占7.84%),四种酶均升高者15例(占29.41%),三种酶升高者17例(占33.34%),两种酶升高者11例(占21.57%),一种酶升高者4例(占7.84%).结论 乙型脑炎患者的心肌酶谱升高较普遍,升高幅度与临床分型无统计学差异.可能与心肌酶谱所采用的临界值系成人标准有关.
作者:杨玉祥;邹霞 刊期: 2008年第22期
目的 探讨老年性肺心病并呼吸衰竭时发生上消化道出血的原因及无创通气对其的影响.方法 老年性肺心病并呼吸衰竭与上消化道出血48例(治疗组),分别与非上消化道出血的肺心病并呼吸衰竭(呼衰非出血组)和呼衰非出血非肺心病呼吸衰竭的上消化道出血(普通出血组)对照;将呼衰出血组随机分组,一组予以药物治疗(对照组),另一组在药物治疗基础上加无创通气治疗(呼吸机组).结果 治疗组以急性胃黏膜病变为主要出血原因,在预测出血前症状上,与普通出血组无显著差异,但在伴随基础疾病及并发症方面与其有显著差异;与呼衰非出血组比较,动脉血pH≤7.20,PaO2<5.53kPa,PaCO2>10kPa,呼吸+代酸,以及Cr>221.5μmol/L等项指标均有显著差异,发生多器官功能衰竭明显多于呼衰非出血组.呼吸机组病死率为29.1%(7/24);对照组病死率为45.8%(11/24).结论 严重酸中毒是导致上消化道出血的危险因素,伴同病多使治疗困难,治疗上特别强调治疗伴同病和防治多器官功能衰竭的重要性,无创通气治疗可有效降低肺心病呼吸衰竭所致上消化道出血的病死率.
作者:黎龙琼;杨朝晖 刊期: 2008年第22期
目的 探讨乙型肝炎病毒前S2抗原和乙型肝炎5项指标联合检测的临床意义.方法 采用ELISA法和时间分辨免疫荧光分析法分别对Pre-S2Ag定性和乙型肝炎5项指标定量检测.结果 244例感染组标本中,PreS2的阳性率为87.7%.在同一HBVFMs模式下,指标含量改变为常见,反映患者免疫力变化.HBVFMs各项指标的低含量存在,经常出在少见模式中,也是模式发生变化的主要人群.结论 PreS2-Ag是反映病毒复制情况比较敏感的指标.乙型肝炎5项指标定量可以检出较低浓度HBsAg,指导乙型肝炎疫苗的预防效果,动态观察病情和疗效的变化.
作者:张丹 刊期: 2008年第22期
目的 探讨喜炎平注射液治疗小儿病毒性肠炎的临床疗效.方法 126例病毒性肠炎患儿随机分为两组,观察组采用喜炎平注射液治疗,并与对照组进行比较.结果 观察组总有效率和显效率高于对照组,疗程短于对照组,经统计学处理,具有显著性差异(P<0.01).结论 喜炎平注射液治疗小儿病毒性肠炎的疗效确切,值得临床推广.
作者:谭祥权 刊期: 2008年第22期
目的 总结吻合棘的X线表现并探讨其临床意义.方法 收集并分析本院2004年1月至2008年1月间1 000余份成人腰椎片,发现腰椎吻合棘突的46例,并对其临床与X线表现进行了分析.结果 46例中,绝大多数患者在45岁以上,L1-S5均可发生,并有明显的临床症状,其X线表现亦典型.结论 充分认识腰椎吻合棘的X线表现,能够提高X线平片的诊断正确率.
作者:刘祥 刊期: 2008年第22期
目的 探讨健康教育对支气管哮喘患者的临床作用.方法 将69例患者依数字随机分为治疗组和对照组.对照组35例给予糖皮质激素和沙丁胺醇喷雾剂进行治疗,治疗组34例在此基础上增加系统的哮喘健康教育.结果 治疗3个月后,治疗组患者症状控制情况优于对照组.结论 系统的健康教育在提高哮喘治疗中有较好的控制作用.
作者:苏金萍 刊期: 2008年第22期
目的 探讨血液灌流(HP)器与血液透析(HD)器串联治疗尿毒症顽固性皮肤瘙痒的临床结果.方法 维持性透析的尿毒症患者100例,随机分为两组,串联组(HP+HD组)50例,采用透析器与灌流器(HA型)串联进行治疗,每月2次,常规透析中其余6次净化方法为HD治疗;对照组(HD组)50例,单纯进行血液透析,外用乳化剂,口服抗组胺药物治疗皮肤症状,每月2次,每次4.h,均采用肝素抗凝,血流量200 mL/min.透析液为碳酸氢盐,流速为500mL/min.串联组先血液灌流及透析2h后再单纯透析2h,共治疗3个月.治疗前后检测Scr,BuN,用放射免疫法测定血液PTH水平,比较2组的肾小球过率(GFR)和透析时间.结果 (1)HP+HD组患者治疗后PTH的清除率为(51.1±4.28)%,治疗前后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皮肤瘙痒缓解率为92.0%.(2)HD组的PTH清除率为(15.9±5.27)%;治疗前后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皮肤瘙痒缓解率为20.0%.结论 血液灌流器与透析器串联治疗尿毒症顽固性皮肤瘙痒能有效消除PTH,缓解皮肤瘙痒症状.血液透析不能有效清除PTH,也不能缓解皮肤瘙.
作者:董长平;徐淑维;洪世琼 刊期: 2008年第22期
目的 探讨了肝硬化患者血清载脂蛋白ApoA1、可溶性L-Selection(L-选择素)和SICAM-I(细胞黏附分子-I)在肝硬化时造成肝功能损害过程中的作用.方法 应用免疫比浊法和酶联免疫吸附法(ELISA法)对63例肝硬化患者进行了血清中载脂蛋白ApoA1、L-选择素和SICAM-I水平检测及相关的肝功能生化指标进行相关分析,并与30例健康对照组比较.结果 血清中载脂蛋白ApoA1水平非常显著地低于健康对照组(P<0.01),而L-选择素、SICAM-I水平则显著高于健康对照组(P<0.01),且载脂蛋白ApoA1水平与ALT(谷丙转氨酶)、TBIL(总胆红素)呈明显负相关,L-选择素、SICAM-I水平与ALT、TBIL呈明显正相关.结论 检测肝硬化患者血清载脂蛋白ApoA1、L-选择素和SICAM-I水平在一定程度上反映了机体的免疫功能状态和肝细胞损伤的程度,具有临床应用价值.
作者:马慧霞;叶力克西;范淑英 刊期: 2008年第22期
目的 探讨全身炎症反应综合征(SIRS)与急性胰腺炎(AP)病情严重程度的相关性,为临床防治SIRS,减少AP的并发症,降低重症AP病死率提供临床依据.方法 急性胰腺炎的86例患者,按预后分为存活组与死亡组,采用急性生理学与慢性健康状况Ⅱ(APACHEⅡ)评分将存活患者又分为重型组与轻型组,对各组患者有无SIRS、符合SIRS诊断标准项目数、SIRS组与非SIRS组间和不同符合诊断标准项目数患者间APACHEⅡ评分进行比较分析.结果 存活组与死亡组间有无SIRS及符合SIRS诊断标准项目数差异均有显著性;存活患者中轻型组与重型组间有无SIRS及符合SIRS诊断标准项目数患者差异也有显著性.APACHEⅡ评分在SIRS组与非SIRS组间以及不同符合SIRS诊断标准项目数患者间差异有统计学意义;存活组中轻型组与重型组间SIRS持续时间差异有统计学意义.结论 SIRS与AP病情严重程度密切相关,早期识别及积极有效防治SIRS可提高重症急性胰腺炎治愈率.
作者:陈征华;杨朝晖 刊期: 2008年第22期
探讨老年股骨颈骨折治疗方法的选择,165例老年股骨颈骨折,对分别选用三翼钉固定,多针固定,双头空心加压螺纹钉固定.人工髋关节置换进行分析比较.根据骨折愈合情况和髋关节功能情况,笔者认为,对于Garden分型Ⅲ的Ⅲ型Ⅳ型骨折,骨折部位在头下、头颈或颈中内收型均以人工髋关节置换为佳,对于Garden分型的Ⅰ型Ⅱ型骨折、骨折部位在靠近基底部的采用双头空心加压螺纹钉或多针固定较为合适.
作者:武新生 刊期: 2008年第22期
急性上消化道出血是指食管、胃、十二指肠、胃空肠吻合术后的空肠及胰腺、胆道的急性出血,是临床常见的急症之一.大出血时需要内、外科紧急抢救.抢救成功与否、预后的好坏,是与能否准确判断出血原因和及时采取有效的治疗措施有关.随着不断采用物理、化学、光电等先进技术,治疗方法已有不少更新,但病死率仍很高.因此,提高急性上消化道出血的诊断水平,并采取有效的治疗措施,仍是当前国内外积极研究的课题.
作者:李太一 刊期: 2008年第22期
对于直径>2cm的直结肠大息肉,行内镜下高频电凝治疗易出现肠出血、穿孔等严重并发症,存在较大的医疗风险性,一般列为内镜下治疗的相对禁忌证.自2006年1月至2008年6月,我院内镜下治疗直结肠大息肉108例,先应用金属夹钳夹息肉蒂部后再行高频电凝治疗,取得较好的效果.
作者:郑菊芹 刊期: 2008年第22期
本文通过一室模型(静脉注射)及其应用来说明数学模型在药物代谢动力学中的应用,通过构思模型、建立方程、求解模型、分析数据得出:欲比较符合一室模型的两种药物在体内的衰减速度,只需比较它们的消除速度常数估计值的结论.
作者:丁善戎 刊期: 2008年第22期
目的 探讨2型糖尿病患者服药依从性差的原因,并根据这些原因进行针对性的社区护理干预,以探讨社区护理干预对2型糖尿病患者服药依从性的作用.方法 将29例2型糖尿病惠者时服药低依从性者服药依从性差的原因进行分析,并制定个体化的社区护理干预措施进行干预.干预3个月后,时干预前后患者服药高依从性的构成比进行比较.结果 干预3个月后,患者的服药高依从性者为17例,占58.6%.与干预前服药高依从性者8例,占27.6%相比有显著的差异(P<0.05).结论 社区护理干预可以明显提高2型糖尿病患者的服药依从性,从而促进糖尿病患者的康复,对于改善其生活质量具有积极意义.
作者:于秀芹 刊期: 2008年第22期
<献血法>实施以来,潍坊市临床用血已全部由自无偿献血者提供无偿献血,严格按<血站管理办法>和血站基本标准要求进行血液检测,是保证血液质量避免输血感染的关键.
作者:魏增慧;刘敬玉;王飞;葛宝良;王志刚;柳杨 刊期: 2008年第22期
仙鹤草为蔷薇科植物龙芽草的全草.味苦性凉,入肺、肝、脾经,性能收敛,用于各种出血症.笔者在辨病与辩证相结合的基础上体会尚有以下几方面的运用.
作者:杜文娟 刊期: 2008年第22期
通过对802例腹腔镜手术进行中发生的15例突发事件的原因分析,并提出相应的应急预案,提出手术室护士应提高对腹腔镜手术的认识,除了术前充分的准备、术后系统护理,术中应默契的配合,防范突发事件,是手术成功的条件.
作者:徐雪英 刊期: 2008年第22期
目的 探讨胆囊大部切除在慢性胆囊炎中的应用.方法 回顾性分析我院自1998年2月至2008年4月间42例以胆囊大部切除术治疗慢性胆囊炎病例.结果 全组病例均顺利恢复,无肝外胆管损伤及大出血发生.结论 胆囊三角区解剖困难,病理情况复杂的慢性胆囊炎患者,应用胆囊大部切除术治疗,可获得与胆囊切除术相似的疗效.
作者:张传通 刊期: 2008年第22期
目的 探讨超声对胎盘早刺的诊断价值.方法 对过去4年间我院收治的10例经手术或阴道分娩证实的胎盘早剥患者的声像图与产后结果对照.结果 B超对Ⅰ度胎盘早剥(剥离面积<1<3)的诊断符合率为37.50%,对Ⅱ度(剥离面积1/3左右)、Ⅲ度胎盘剥离(剥离面积>1/2)的诊断符合率为88.89%.结论 超声对中重型胎盘早剥的诊断符合率较轻型患者为高.
作者:杨媛 刊期: 2008年第22期
目的 观察微波子宫内膜切除术和宫腔镜下电切子宫内膜切除术治疗月经过多的临床疗效.方法 157例月经过多的患者,随机分成79例采用微波子宫内膜切除术的观察组,78例采用宫腔镜下电切子宫内膜切除术的对照组,比较分析两组治疗效果.结果 两组手术时间、术中出血、排液天数、住院天数有极其显著的差异(P关键词:月经过多微波子宫内膜切除术宫腔镜下电切子宫内膜切除术
作者:刘玫鸽 刊期: 2008年第22期
1 概念临床上把具有活性的子宫内膜(腺体和间质)出现在子宫内膜以外的部位时称为子宫内膜异位症(EMT),简称内异症.异位内膜可侵犯全身任何部位,故有盆腔子宫内膜异位症之称.绝经或切除双侧卵巢之后,异位内膜可逐渐萎缩吸收:妊娠或使用性激素抑制卵巢功能,可暂时阻止疾病发展.
作者:张秀莲 刊期: 2008年第22期
目的 观察软通道微创介入治疗脑出血的疗效.方法 选择24例脑出血的患者,根据患者的病情、发病时间、以CT片为依据,确定出血的部位及出血量,选择适当的穿刺眯及方向,在CT导引下行微创穿刺、抽吸、液化及引流术清除血肿.结果 24例患者中治愈出院23例,死亡1例,治愈率96%.结论 应用软通道微创介入技术治疗脑出血疗效显著.
作者:周开明;杨丽玲 刊期: 2008年第22期
人工髋关节置换治疗股骨颈骨折及病损髋关节随着人工髋关节材料、工艺、医疗技术的完善和相关配套设备的成熟与发展逐渐普及.手术指证较以前有所放宽[1].但双髋均需置换的病例在治疗上仍存在一定困难.我院骨科在严格掌握适应症的情况下自2001年1月至2007年8月共做双侧同期人工全髋关节置换术9例,疗效肯定,报道如下:
作者:谢振生 刊期: 2008年第22期
目的 通过对24例骨盆骨折合并腹部脏器损伤患者的救治,掌握骨盆骨折合并腹部脏器损伤的诊断要点及并发症.方法 对24例患者进行积极救治,病程观察及随访评价.结果 骨盆骨折合并腹部脏器损伤可直接导致患者死亡,在诊治时一定要仔细认真,借助腹穿、B超等手段,早期诊断、早期治疗,不能延误诊断、漏诊,对骨盆骨折患者要严密观察,休克纠正后出现腹部症状,要时刻鉴别有无腹腔内出血.
作者:周建平;袁敏;李裕国 刊期: 2008年第22期
目的 观察盐酸丁咯地尔注射液治疗椎基底动脉供血不足的疗效及不良反应.方法 102例患者随机分成治疗组和对照组,治疗组50例,丁咯地尔200mg静脉滴注,1次/d,疗程14d.对照组52例,磷酸川芎嗪注射液80mg静脉滴注,1次/d,疗程14d.观察两组患者有效及不良反应.结果 治疗组显效率及总有效率分别为68%及90%,均明显高于对照组28.8%和71.20/o,有显著差异(P<0.01和P<O.05)两组均无明显不良反应.结论 盐酸丁咯地尔注射液治疗椎基底动脉供血不足疗效显著,无明显不良反应.
作者:粟晓宏 刊期: 2008年第22期
1 临床资料患者,女,50岁,因反复腹泻、呕吐2个月伴右侧胸痛5 d入院.患者2个月来无诱因反复腹泻、呕吐,大便为黄色水样便,2~3次/d,呕吐物为胃内容物,无发热、腹痛,在当地诊所输液治疗,呕吐减轻,仍腹泻.5 d来自觉右侧胸痛.伴刺激性干咳,咳嗽或体位改变时胸痛明显,放射至右侧背部,无发热、咯血、心悸、气促.
作者:张凤萍;赵加维 刊期: 2008年第22期
目的 探讨头孢茵素致双硫仑样反应的发生机制、治疗及预防,引起临床医师的注意,避免其发生.方法 对18例使用头孢茵素饮酒后导致的双硫仑反应进行回顾性分析.结果 所有患者均给予对症处理,应用纳络酮0.4,~2mg不等、维生素C4~5g、补钾、补液治疗后,症状均于4h内缓解.结论 在应用头孢菌素类药物不超过1周内饮酒或饮酒后即应用头孢菌素药物易致双硫仑样反应.
作者:路璐;武香丽;梁锦予 刊期: 2008年第22期
目的 观察硝苯地平缓释片(拜新同)的降压效果,安全性及不良反应.方法 116例高血压患者采用口服拜新同治疗,8周为1疗程,观察其疗效.结果 116例患者中有效随诊82例,服药后血压显著下降,由治疗前的(182±9.2)/(95±7.5)mmHg降至(122±5.1)/(70.1±5.2)mmHg,并且合并心绞痛的患者88.9%心绞痛消失,75%心力衰竭患者心功能得到改善,87.5%的肾功能不全患者的肾功能得到改善.结论 硝苯地平缓释片治疗高血压疗效确切,作用持久缓和,能明显降低收缩压及舒张压,是理想的治疗高血压的长效制剂.
作者:李刚;刘丹 刊期: 2008年第22期
头孢哌酮钠舒巴坦钠是第3代头孢菌素加β内酰胺酶抑制剂的广谱抗生素,对革兰阳性球菌、阴性杆菌均有强效杀菌作用,因其抗菌谱广、不良反应小、过敏反应少等优点而被广泛应用于临床治疗各种感染性疾病.
作者:白玉琴;付国兰 刊期: 2008年第22期
菖蒲类中药是常用中药,临床上常用的处方名有石菖蒲、菖蒲和九节菖蒲、节菖蒲、水菖蒲等.各品种之间存在着同名异物,而且从古至今一直延续着品种混乱的现象,为保证临床用药安全有效,需认真辨别药材和正确书写药名.
作者:徐有光;张全文;高兰一 刊期: 2008年第22期
目的 了解缬沙坦/氢氯噻嗪联用与缬沙坦单剂治疗轻、中度原发性高血压(90mmHg≤坐位舒张压<110mmHg)的疗效.方法 共入选102例轻、中度原发性高血压,随机分为两组:治疗组52例,对照组50例.治疗组给予缬沙坦80 mg片剂,1次/d,早晨顿服;同时联用氢氯噻嗪12.5mg,2次/d;对照组给予缬沙坦80mg片剂,1次/d;如果4周末时血压控制不满意(舒张压≥85mmHg),随后4周的剂量将被分别增加至缬沙坦160mg/氢氯噻嗪12.5mg或缬沙坦160mg.结果 治疗8周以后,治疗组与对照组的坐位收缩压分别下降了23.6±11.4mmHg和16.4±10.21mmHg,P<0.001;坐位舒张压下降的幅度分别为15.0±8.4mmHg和10.4±7.8mmHg,P<0.001;治疗组与对照组降低血压的总有效率分别为98.0%和90%;两组比较显效率差异有显著性(P<0.05).结论 治疗组与对照组相比,缬沙坦与氢氯噻嗪联用治疗高血压痛疗效显著.
作者:李东昕;伦振新;莫子明 刊期: 2008年第22期
目的 根据临床糖耐量异常(IGT)患者多为脾虚湿胜的特点,我们总结以往治疗糖尿病的临床经验研制出具有健脾祛湿功能的糖脂平散,用以治疗该类人群,以期达到提高IGT向正常人群的转化率,降低糖尿病的发病率,预防或减少冠心病及脂肪代谢发生的目的 .方法 采用分层区组随机对照的方法,以糖脂平组、二甲双胍组和空白组进行观察.结果 对照组在降糖方面较治疗组快,但终无明显差异.而治疗组在改善临床症状、血压、血脂方面优于对照组,糖脂平组、二甲双胍组在各方面均高于空白组.
作者:汤秀珍;罗艳;刘臣 刊期: 2008年第22期
目的 建立以高效液相色谱法测定清热解毒口服液中连翘苷含量的方法.方法 色谱柱为VP-ODS,流动相为乙腈-水(20:80):检测波长为277nm;柱温:30℃.结果 连翘苷检测浓度在2.8~28.0μ g/mL范围内线性关系良好(r=1.0000),平均加样回收率为98.11%(RSD=0.73%,n=5).结论 本方法操作简便、重现性好、结果准确,可用于本品的质量控制.
作者:孔宪平 刊期: 2008年第22期
社会的进步和发展赋予了社区卫生很重要的新的职能,广大民众的一些医疗服务及康复保健将逐步立足于社区卫生单位,解决农牧民看病难、看病贵、看病不方便的问题,与基层卫生院和社区卫生单位有直接关系.所以说社区卫生发展走向完善和发展壮大势在必行.
作者:刘金凤 刊期: 2008年第22期
目的 重视护理书写的法律认知,提高护士自我保护意识.方法 随机抽取60份出院和在院的护理病历,以临时医嘱单、一般护理记录单、危重患者护理记录单为检查重点.结果 护理文书中存在客观性、真实性、完整性、及时性和准确性缺陷的问题较普遍.结论 重视护理文书的书写,提高对潜在法律问题的认识,对维护自身利益有着极其重要的现实意义.
作者:黄崇平 刊期: 2008年第22期
目的 了解淮安市乡镇卫生院人才现状,为进一步做好农村卫生工作提出建设性意见.方法 运用自制的卫生院人才调查表对全市各乡镇卫生院的人才现状进行问卷调查.结果 <30岁占总人数的24%,30~45岁的占总人数的62%,>45岁的占总人数的14%.本科占12.1%,大专占47.4%,;中专占34.2%,无学历占6.3%.高级职称占O.4%,中级32.6%,初级67%.月收入<1000元的占5.9%,1000~1500元的占14.9%,1500~2000元的占41.2%,>2000元的占5.1%.有43.9%的人员近年来未获得培训,85.5%人认为需要进一步学习和培训.结论 淮安市乡镇卫生院人才主要以中青年为主,学历结构总体水平和职称总体水平均偏低,工资收入较低,大部分人员期望进一步学习和培训.要加强乡镇卫生院人才建设,提高乡镇卫生院人员待遇,重视乡镇卫生院人才培训.
作者:薛彩萍;徐指云;陈汉娟 刊期: 2008年第22期
目的 探讨应用健康教育告知书对肿瘤患者实施健康教育的效果.方法 将224例肿瘤患者随机按床号分为两组,其中对照组115例,观察组103例.对照组:我们采取原有的健康教育模式;观察组:在对照组基础上,增加健康教育告知书签字的程序.结果 对照组与观察组的患者对宣教知识的掌握率(掌握率+部分掌握率)经统计学分析,结果有显著性差异,掌握率明显提高(P<O.05).结论 肿瘤病房实施健康教育告知书对提高健康教育效果有显著的作用.
作者:朱平;陈娟 刊期: 2008年第22期
护士是医疗卫生专业队伍的重要组成部分.护理工作直接关系医疗安全和人体健康,具有专业性、服务性的特点.护士以其专业化知识和技术为患者提供护理服务,满足人民群众的健康服务需求.护士的专业水平、整体素质与医疗安全、患者的康复、患者对医院服务的满意程度关系密切.但是一些护士忽视基础护理工作,主动服务意识不强,影响了医疗质量,甚至引发医疗事故.本文仅就护士的基本条件、专业知识和技术的培养进行初步探讨.
作者:唐仁斌;张礼宾 刊期: 2008年第22期
随着社会的进步,科学技术的发展及生活文化水平的提高,人们的健康观念也有所转变,对医疗质量、护理质量、服务质量期望越来越高,随着法律制度的健全、完善和普及,患者的经济意识和自我利益保护观念有所增强,护理人员稍有疏忽,就会引起患者的不满和投诉,造成护患之间的矛盾和纠纷.所耗费的人力、物力、财力、精力都是不可低估的.:
作者:刘蓉 刊期: 2008年第22期
目前,卫生资源的优化配置,日渐成为新时期卫生事业发展的重要战略举措.伴随着卫生机构重组,各医疗机构间的精神、意识、文化冲突并不鲜见,因此医院文化的整合十分关键.而文化整合将是-个长期的渐进的过程,涉及人的思想、意识等各个层面,如果不重视并有效解决这一问题,由此产生的阻力必将加大重组成本,降低重组效率,终会影响到重组的效果.
作者:徐可君 刊期: 2008年第22期
目的 我们通过体检数据,了解高中生血压情况.进行针对性健康教育,对高血压痛进行早期防治.方法 对象来源于2007年大连市高中毕业生体检数据.结果 参加高考学生共计14906人,血压升高2925人,总体升高比率为19.6%.其中,男生血压升高的人数明显高于女生,普通高中高于重点高中.结论 高血压痛的防治应从青少年抓起,加强学校健康教育是预防高血压的重要措施,学校要适当减轻学生压力,加强体育锻炼,改善学生生活、行为方式.
作者:张伟;王霞;赵喜萍 刊期: 2008年第22期
目的 探讨大面积脑梗死的诊治及临床特点.方法 对本院14例大面积脑梗死临床资料进行分析.结果 14例中存活10例(71.4%),死亡4例(28.6%),存活的10例患者均遗留神经功能缺失.结论 大面积脑梗死应及早诊断,采取综合治疗措施,可有效降低死亡率.
作者:陈志彦 刊期: 2008年第22期
目的 探讨剖宫产术时取头困难应用产钳的价值.方法 剖宫产术时取头困难,如何及时正确使用产钳助产.结果 38例产钳助娩均获得成功.结论 产钳在头位剖宫产术中胎头娩出困难时,达到了简便、快捷、实用的效果,更为新生儿窒息抢救赢得宝贵时间.
作者:段跃凌 刊期: 2008年第22期
目的 探讨尿系列蛋白在糖尿病患者中出现早期肾受损的指示作用.方法 使用美国Beckman公司Array 360全自动蛋白测定仪测定130例2型糖尿病患者24h尿中尿系列蛋白含量.结果 随着尿微量蛋白的排出增加,α1M明显增高,IgG含量也有增高.结论 进行尿特定蛋白测定有助监视糖尿病患者早期肾受损的变化.
作者:林狄彬 刊期: 2008年第22期
胫腓骨下1/3开放性骨折常伴小腿前方软组织严重损伤或缺损,一般采用清创、外固定治疗或二期切开复位内固定,治疗周期长,疗效差,特别是皮肤、肌肉缺损严重伴血管神经损伤,易发生感染及骨不连,造成患者残废[1].本院从2006年5月至2008年6月共2年多时间,收治43例胫腓骨下1/3开放性骨折行一期清创缝合,修复软组织,骨折行加压钢板内固定治疗效果满意,现介绍如下.
作者:陈启祥 刊期: 2008年第22期
本文回顾性地分析了本院5年来行产科急症子宫切除的病例,发现胎盘因素引起的难以控制的产后出血是产科急症子宫切除术的主要手术指征.
作者:张志容 刊期: 2008年第22期
目的 探讨直接数字化X线机(DR)在流动体检中应用的优越性.方法 从体检胸片中随机抽取500例普通X光胸片和500例DR胸片进行比照分析.结果 (1)车载DR片的照片质量明显高于普通X线胸片,提高了甲片率;(2)车载DR简化了放射科的工作流程,大大降低了劳动强度;(3)车载DR明显降低了受检者的受照剂量;(4)车载DR储存影像资料方式多样化.结论 直接数字化X线机(DR)在体检中的应用具有众多优越性.
作者:许茂清;魏维 刊期: 2008年第22期
目的 探索一种无痛、安全、有效、简便的注射式隆胸后聚丙烯酰胺水凝胶(PAHG)清除法.方法 接受PAHG注射丰胸患者41例82侧,在局部浸润麻醉的同时,用高压注射泵将肿胀液注入PAHG分布的囊腔后,再进行负压抽吸,反复冲洗.术后加压包扎,并常规使用抗生素.随访3~24月.结果 41例手术均得以顺利完成,注射物能完全或基本完全抽出,随访期内未见并发症发生.结论 囊腔内高压注入肿胀液后用负压抽吸PAHG的方法镇痛效果好,安全有效,方法简便,值得推广.
作者:卫东;牙祖蒙 刊期: 2008年第22期
癌症是一种威胁生命的严重疾病,其本身就给患者家庭、社会带来沉重的经济和精神负担.加之化疗的不良反应,造成机体免疫功能下降,形体改变,更加重了患者的紧张、恐惧等焦虑心理,大部分患者存在负性心理,尤其以焦虑多见,在一定程度上影响化疗计划的实施,使化疗毒性反应更加恶化,严重影响患者生活质量.为此,本组对2007年6~12月的化疗患者62例,进行心理调查的基础上,制定出涉及面广、针对性强的心理干预措施,取得满意效果,现报道如下.
作者:谭学英 刊期: 2008年第22期
目的 探讨有典型心前区疼痛和高血压史患者的心电图ST-T改变与冠状动脉造影结果的相关性.方法 对360例有典型心前区疼痛史伴心电图ST-T改变或无ST-T改变,临床拟诊断冠心病的患者冠状动脉造影结果进行回顾性分析,其中男性228例,女性132例,年龄39~82岁,平均年龄60.5岁.结果 360例患者中冠状动脉造影阳性(冠状动脉狭窄直径≥50%)240例(66.6%),为冠心病组;冠状动脉造影阴性120例(33.33%),为非冠心病组.冠心病组 240例患者中,男性153例(63.75%),女性87例(36.25%),心电图ST-T改变180例,其中男性105例(58.3%),女性75例(41.6%);非冠心病组120例患者中,心电图ST-T改变48例(40%).结论 临床依据心电图ST-T改变诊断冠心病应慎重.
作者:代永红 刊期: 2008年第22期
目的 探讨提高冠心病的救治成功率.方法 两组患者皆口服消心痛5mg或硝苯吡啶10mg,每天3次,14~21d为1个疗程.治疗组在口服上述药物的同时,应用复方丹参20mg,ATP40mg,辅酶A100单位加入5%~10%葡萄糖液500mL中,每天静滴1次,14~21d为1个疗程.进行疗效观察.结果 治疗组总有效率91.3%,心电图改变情况总有效率89.1%.在静滴复方丹参和能量合剂前ST段明显压低,T波倒置,待静滴后心电图即显示ST段压低减轻,T波深到变浅或恢复直立.结论 复方丹参加能量合剂治疗冠心病有较好临床疗行
作者:黄金明 刊期: 2008年第22期
目的 总结小儿急性化脓性中耳炎的临床治疗方法和疗效.方法 将本院60例急性化脓性中耳炎患儿随机分为治疗组及对照组,对照组采用全身和局部应用抗生素,治疗组在此基础上加用中药方剂.结果 两组患儿经过治疗后,临床症状都有所改善,治疗组的总有效率为93.33%,显著高于对照组的70.0%,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采用本法治疗小儿急性化脓性中耳炎简单易行、无痛苦、无不良反应,可提高疗效,缩短疗程,既可减轻患儿痛苦又可节约治疗费用,值得推广.
作者:陈健;张麟燕 刊期: 2008年第22期
目的 探讨高龄(≥80岁)患者人工髋关节置换术的手术切口的选择、术前并发症及术后并发症的预防和处理.方法 回顾36例高龄患者人工髋关节置换的临床资料,分析手术切口的选择、术前评估、术后并发症等情况.结果 术后无1例死亡,严重并发症少,未出现与手术有关的并发症.结论 高龄患者采用改良外侧直切口行人工髋关节置换是一种操作简单、安全,术后关节功能恢复好,并发症少的方法之一.
作者:李祥志;张永贵;魏大成 刊期: 2008年第22期
口服胺碘酮治疗缺血性、高血压性、心脏瓣膜性心脏病心房纤颤患者30例,有效率87%,未发生严重不良反应.分析胺碘酮的作用机制和应用地位后认为口服胺碘酮转复这类患者的心房纤颤是安全有效的.并对治疗适应证掌握及注意事项进行探讨.
作者:张泽江 刊期: 2008年第22期
婴幼儿肺炎是小儿时期的一种常见病,发生率和死亡率均居儿科疾病之首.有效治疗是提高疗效、降低死亡率的关键,本研究采用细辛脑注射液佐治婴幼儿肺炎110例,疗效显著.现报道如下.
作者:刘益林;李波 刊期: 2008年第22期
目的 观察β-受体阻滞剂治疗心力衰竭的临床疗效.方法 将75例患者随机分为β-受体阻滞剂组和常规治疗组,β-受体阻滞剂组在常规抗心衰治疗的基础上给予β-受体阻滞剂;常规治疗组采用安慰剂加常规抗心衰治疗.结果 β-受体阻滞剂治疗5年后再住院率和死亡率,心功能及超声指标与常规治疗组相比明显改善.结论 β-受体阻滞剂可显著改善心力衰竭患者的远期预后.
作者:安淑云 刊期: 2008年第22期
目的 总结手足口病的护理体会,促进患儿的康复.方法 在502例手足口病患儿进行治疗期间给予针对性护理.结果 502例患儿经精心治疗和针对性的护理后疗效满意,无护理并发症和院内感染发生.结论 对手足口病患儿加强隔离措施,及时予以积极治疗及针对性的护理可预防并发症的发生,降低病死率.
作者:张素芬;丁月琴 刊期: 2008年第22期
姑息治疗在肿瘤治疗中占有比较重要的地位.它贯穿于癌症治疗的全过程,属于一种支持性治疗.姑息治疗关心的是患者的生活质量,认为每个人在生前都应有佳生活状态的权力,并让患者平静地走到生命的尽头.姑息护理作为一种新型的护理服务,能有效缓解晚期癌症患者的痛苦,维护生命的价值,改善生存质量,节约医疗经费的开支.其目的 是帮助患者达到和维持其躯体、情感、精神及社会行为能力的佳状态,使患者及其家属获得尽可能好的生活质量.
作者:叶和梅 刊期: 2008年第22期
川畸病又称皮肤黏膜淋巴结综合征,是一种以全身性中、小动脉炎性病变为主要病理改变的急性热性发疹性疾病,重要的危害是冠状动脉损伤引起的冠状动脉扩张和冠状动脉瘤的形成,是儿童后天性心脏病的主要病因之一[1].本科2004年1月至2007年12月收治川畸病患者50例,所有病例均符合日本1984年9月修订的川畸病诊断标准[2].现将护理体会报道如下.
作者:蒋丽 刊期: 2008年第22期
随着我国经济、卫生、生活条件的不断改善,老年人在人口比例中不断上升,老年人对护理要求不断提高,同时,随着护理事业的不断发展,护理模式由功能制护理模式转变为整体护理模式,按照整体护理模式的观念来看--人是生理和心理相结合的有机整体,疾病的治疗不只是生理的治疗,心理护理也显得尤为重要.
作者:程群;李万花 刊期: 2008年第22期
经尿道前列腺电切术(TURP)是目前公认治良性前列腺增生症(BPH)的金标准[1],但它仍然可能出现一些术后并发症.然而,笔者通过平时的护理实践发现,TURP术后做好三腔导尿管的护理措施,对预防和减少TURP术后并发症,取得良好的术后效果有重要意义,现综述如下.
作者:吴丽琴 刊期: 2008年第22期
目的 通过对3例妊娠合并梅毒的孕妇不同时期的护理,使患者得到很好的治疗,重新树立了生活的信心.方法 孕期进行心理护理,分娩期按传染病和产科常规进行护理,产后新生儿进行特别护理,出院进行特别指导.结果 每位患者都得到了精心的护理.结论 说明对妊娠合并梅毒的孕妇进行不同时期的护理取得了很好的效果.
作者:余明秀 刊期: 2008年第22期
目的 探讨静脉输液护理专业化、规范化和现代科学化的操作规程,使静脉输液治疗朝着专业化方向发展.方法 通过调查分析,护理专业技术人才充实基层,实行规范化和科学化的管理.结果 不断提高护理操作技术和实践工作的能力.结论 静脉输液护理专业化,才能不断地更新、进步、健康发展,才能科学有效地发挥护理专业技术人员的积极性、创造性,才能更好地保证护理质量,增强服务意识,实现卫生保健的宏伟目标.
作者:万维伦 刊期: 2008年第22期
目的 探讨对肿瘤康复期患者护理指导的方法,提高患者治疗依从性,改善生活质量.方法 采用家庭访诊、电话随访、信访、定期来院咨询等方法,从患者的心理护理、膳食营养、康复锻炼及家属应对等方面进行护理指导.结果 医(护)患关系明显改善,患者对疾病治疗依从性大大提高,使得肿瘤治疗日渐规范.结论 针对性地对肿瘤康复期患者实施护理指导,能够规范肿瘤治疗,提高治疗质量.
作者:吉雅玲 刊期: 2008年第22期
目的 探讨微创清除术治疗高血压脑出血的护理.方法 通过对36例高血压脑出血行微创颅内血肿清除术手术的全程护理的回顾性研究.结果 本组好转、治愈27例,自动出院4例,死亡4例.结论 微创清除术操作简便,护理工作量相对减少,是治疗高血压脑出血的有效方法.
作者:秦连英 刊期: 2008年第22期
颈椎骨折是一种严重的创伤性损伤,多由高处坠下或车祸伤及颈部所致.一般多为青壮年,临床上常见合并高位脊髓损伤伴瘫痪,伤情严重,会给患者造成致命的身心创伤,甚至终身残疾,使患者丧失全部或部分生活自理能力,而且并发症多,因此护理工作就显得特别重要.本科从2005年10月至2006年10月共收治颈椎骨折伴高位截瘫患者20例,现将护理体会总结如下.
作者:范琪娟 刊期: 2008年第22期
化疗药物的渗漏不仅对患者产生严重损害,而且容易导致医疗纠纷,因而是化疗过程中的一个重要的护理高风险环节[l].2007年6月至今,本院采用了风险管理的策略,通过识别与预测化疗过程中渗漏的风险,选择有效的控制手段,将化疗药物渗漏的发生率降至低,取得一定成效.现报道如下.
作者:周利琼 刊期: 2008年第22期
目的 总结吻合器痔上黏膜环切术(procedure for prolapse and hemorrhoids,PPH)治疗环状混合痔围术期的护理体会.方法 对29例环状混合痔PPH手术患者的围术期护理进行回顾性分析.结果 术后出现肛门剧烈疼痛5例、尿潴留7例、下腹坠痛6例、吻合口出血1例,均经保守治疗后好转,未发生护理并发症,均痊愈出院.结论 PPH是一种安全、有效、术后疼痛轻、恢复快的手术,同时做好围术期的心理护理、健康教育,术前的肠道准备,术后的观察护理是手术成功及促进康复
作者:李明;杨龙江;张志祥 刊期: 2008年第22期
目的 总结护理对急性脑梗死患者治疗的临床经验.方法 按照临床护理的要求,对32例急性脑梗死患者进行护理.结果 32例急性脑梗死患者无一例死亡,全部好转出院.结论 高质量的临床护理对急性脑梗死患者治疗康复有着明显效果.
作者:权亚丽 刊期: 2008年第22期
目的 探讨胸腰段骨折并脊髓损伤椎弓根钉系统内固定术后的护理措施.方法 回顾性分析87例胸腰段骨折并脊髓损伤患者手术后的整体护理措.结果 住院期间,共38例出现并发症,经护理痊愈.出院后平均随访229.44d,17例出现并发症,其中16例非手术治疗痊愈,1例手术治愈;1例死亡.结论 胸腰段骨折并脊髓损伤患者手术后的整体护理对患者的康复有重要影响.
作者:肖红梅;吴萍 刊期: 2008年第22期
微创手术的发展是近20年手术外科领域的重大成就之一,关节镜外科的形成与发展是骨科微创手术走向成熟的主要标志[1].它具有创伤小、并发症少、功能恢复快等优点,本科自2003年5月至2007年10月应用关节镜治疗膝关节损伤病例46例,现将护理体会总结如下.
作者:管金艳;王银萍;叶菊琴 刊期: 2008年第22期
目的 观察中西医结合疗法治疗老年胸腰椎压缩性骨折的早期病情观察与护理要点.方法 对40例胸腰椎压缩性骨折患者早期采取蜡疗,TDP加外敷消炎止痛膏,活血化瘀,密切观察病情,有效腰背肌肉功能背伸锻炼.结果 治愈26例(65%),好转10例(25.00%),未愈4例(10%),总有效率达90%.结论 中西医结合治疗骨质疏松性胸腰椎压缩性骨折复位效果及减少后遗腰痛等均有较满意外敷的疗效.
作者:吴琼 刊期: 2008年第22期
肝叶切除是治疗肝内胆管结石的手段之一,其远期效果达85%~95%,优于其他各种类型手术,目前已被广泛利用[1].本院于2003~2006年开展此手术共36例,术后经过严密的观察与护理,取得了较好的疗效,现报道如下.
作者:唐华丽 刊期: 2008年第22期
循证护理(evidence-based nursing,EBN),又称实证护理或求证护理,是以解决临床问题为出发点,提出一整套在临床实践中,发现问题,寻找现有好证据,评价和综合分析所得证据及正确应用结果,以指导护理实践的理论和方法[1].其核心思想就是运用现有新好的科学证据为患者提供服务.2007年6月至2007年12月,对126例腹腔镜术后非切口疼痛患者应用循证护理理论指导临床实践,取得了较好的效果,现报道如下.
作者:况文霞 刊期: 2008年第22期
肺部感染是急性卒中患者死亡的一个主要原因,特别是气管切开后,感染率增加2~10倍,控制气管切开术后患者合并肺部感染,加强肺部感染的护理,能够有效提高抢救成功率.本文通过18例气管切开术后肺部感染原因的探讨,确定制定的护理措施是有效的.
作者:刘晋宁;董超颖 刊期: 2008年第22期
随着我国社会主义法制的不断健全和完善,尤其是<医疗事故处理条例>颁布实施后,人们的维权意识、健康意识日益增强,对医院和医务人员的要求越来越高,护理人员在工作中面临的责任风险越来越多.患者在就医过程中,对医护人员的职业道德、技术水平及服务质量提出了更高的要求,护士不经意的一句话或操作失误等就被患者看做是无法忍受的侵权行为,引起护理纠纷.
作者:唐勤熔 刊期: 2008年第22期
随着医疗水平及公众健康知识水平的提高、患者法制观念和自我保护意识的增强,医疗护理承担的风险越来越大.因护理风险而致的投诉和诉诸法律的护理纠纷呈上升趋势,本文对护理风险原因和防范措施的分析探讨,旨在提高护士(医务人员)对护理风险及相关因素的认识,采取积极有效措施,增强自我保护能力,减少护理纠纷的发生,构建和谐护患关系.
作者:付菊 刊期: 2008年第22期
部队伤病员的管理是军队医院平时管理工作的重点和难点.本院部队伤病员多来自基层各部队及小、远、散哨所等单位,且多为青年人、思想活跃,又暂时脱离了原部队的管理体系,在医院住院期间,管理难度增大.容易出现违反院规现象,如果不引起高度重视,可能会引起严重后果,给部队建设及社会安定带来不良影响.
作者:杨龙江 刊期: 2008年第22期
通过长期以来护士工作因各种原因导致护士压力过大的分析,提出减轻压力的方法,从而缓解护士职业压力,提高护理质量.现存的护士压力如超负荷的工作状态和长期紧张的脑力劳动、护士编制的严重不足、护理工作中众多的人际冲突、护士个人价值的内心期望与现实之间的巨大落差、护士经常承担起不该承担的责任,终造成了护士的职业倦怠、职业疲溃,使护士精神耗竭.从护士的身心健康、护理队伍人才流失等方面严重制约了护理质量的提高.所以只有设置合理的编制;关爱体贴、尊重激励护士;护理管理人性化,为护士营造和谐健康的工作氛围,减轻护士压力,调动护士工作激情;同时提高护士自身素质,增强自身适应能力,学会自我减压,充分发挥护士的主观能动性,以全面提高护理质量,促进护理事业不断向前发展.
作者:郭敏 刊期: 2008年第22期
医院病历档案是医院各项工作的历史记录,它反映了全院临床、行政、人事、科技等各个方面的活动,是医院重要的信息资料宝库,也是医院主要的信息资源,是各级领导及管理者的重要参谋助手.因此,搞好医院病历档案工作是搞好整个医院管理工作的重要一环.
作者:李萍 刊期: 2008年第22期
全肺切除术是治疗肺部肿瘤的重要手段,但是该手术方式对机体损伤大,手术并发症及死亡率高,极易出现呼吸循环系统的并发症[1],威胁患者的生命.本院于2008年2月成功抢救了1例左全肺切除术后大出血的患者.经积极抢救治疗与护理,于术后2周痊愈出院,现报道如下.
作者:袁渊 刊期: 2008年第22期
内毒素即脂多糖(LPS)是革兰氏阴性(G-)杆菌细胞外膜的主要成分,具有多种生物活性,细菌死后或快速生长时释放出来,是广泛存在于自然界的致病原.它通过LPS结合蛋白(LBP)和CD14系统介导作用于细胞,尤其是单核/巨噬细胞、中性粒细胞;然后经过一系列细胞内信号转导系统诱导细胞分泌与释放多种细胞因子和血管活性物质,如肿瘤坏死因子-α(TNF-α)、白介素(IL)、一氧化氮和前列腺素等.
作者:贺中黎;杨朝晖 刊期: 2008年第22期
慢性肾衰竭是糖尿病肾病(DN)进展至终末期的终结果,是医学领域的主要难题之一[1].尽管DN的发病机制尚未完全清楚,但足细胞的损害被认为是其重要原因,它几乎涉及从微量尿蛋白至大量尿蛋白以致终末期肾衰发生发展的全过程.现就足细胞生物学特性、其损害与DN的关系以及可能的作用机制作一综述.
作者:黄毅;杨朝晖 刊期: 2008年第22期
介绍反应停的作用机制及临床应用进展.以国内外发表的文献为依据,综述反应停在实体肿瘤治疗中的临床应用新进展.反应停是一种很有用的抗肿瘤药物.反应停及其类似物在临床的应用值得进一步研究.
作者:吴付兵;李积德 刊期: 2008年第22期
探讨分娩镇痛方法研究的新进展,以促进和推动我国分娩镇痛技术的发展,本文就国内外常用的镇痛分娩方法研究进展进行了总结.
作者:聂春花;卢红;钟序素 刊期: 2008年第22期
RNA干扰是一种古老的机制,植物的基因共抑制属于转基因后的基因沉默,是信使RNA受到特异性的降解所造成的.18个碱基对以上的双链RNA足以引起显著的转录后基因沉默.肿瘤是多种基因突变的累积以及这些基因相互作用形成的基因网络调控的结果,目前RNAi技术越来越多地拓宽到肿瘤医学的研究领域.
作者:赵惠芳 刊期: 2008年第22期
目的 使读者了解新型的边缘分支学科TDM(治疗药物监测).方法 介绍TDM研究进展、测定方法及临床意义.结果 通过大量相关文献介绍,报道了血药浓度测定方法的优缺点,确定了TDM检测的药物种类及使用范围.结论 开展TDM在提高疗效、降低不良反应、指导给药方案个体化、鉴别假冒伪劣药品等方面对临床有积极意义.
作者:常毅;沈林;郝万鹏 刊期: 2008年第22期
目的 对我县太平镇龙华村肿瘤患病进行回顾性调查,以了解农村肿瘤患病情况,为制定合理的干预措施提供依据.方法 设计统一的调查表,对龙华村肿瘤患者和居民进行现场流行病学调查,发现环境中存在的可疑的致癌因素,利用poisson分布原理,对龙华村肿瘤年发病率与全国平均水平127/10万人[1]进行统计学处理.结果 龙华村环境中未发现可疑的致癌因素,居民7年肿瘤平均发病率为164.83/10万,应用poisson分布原理的正态近似法,对其7年平均发病率与全国平均水平进行比较,得u=1.0232(P>0.05),差异无统计学意义.结论 龙华村居民患肿瘤发病率为正常水平.
作者:桂定平;伍树明 刊期: 2008年第22期
视疲劳是指久视近距离者目标后,出现眼胀、头痛、头晕、眼眶胀痛等症状的眼病.是眼科门诊的常见病和多发病.2001年4月至2007年4月本院门诊对视疲劳患者进行了系统的眼科检查,发现视疲劳相关因素复杂,现报道如下.
作者:刘玉;陈九军 刊期: 2008年第22期
目的 了解近年来本县学校食堂餐具消毒状况,为卫生行政管理部门加强学校食堂卫生管理提供科学依据.方法 采用大肠菌群快速纸片法,依据GB14934-1994<食(饮)具消毒卫生标准>进行采样、检测、评价.结果 89所学校共采样1 168份,合格676份,合格率为57.9%,合格率逐年上升(χ2=4.822,P<0.05).县城中小学食堂餐具消毒情况好于乡镇中小学(χ2= 17.36,P<0.01).结论 要进一步加强学校卫生监督管理,提高从业人员的卫生意识,完善学校食堂卫生设施,以保障师生的饮食卫生安热
作者:张隆云 刊期: 2008年第22期
社会药房是市场竞争的必然产物,是医药分家的重要内容,对社会的贡献非常巨大.本文强调的是社会药房的先进性,鞭策药品企业强化民众意识,加强内部管理,保证药品质量,做患者的顺应者,同时驱使药品管理层要监督管理好社会药房,让老百姓购药放心.社会药房的潜力远大于医院药房,这是笔者的观点.
作者:冉启文;钟春艳 刊期: 2008年第22期
脾胃学说是中医理论中的一个重要部分,深刻体会脾胃学说,对中医调治脾胃甚为重要.现就脾胃学说略加探讨,由于学识、经验有限,理解不深,贻误在所难免,供同道参考.
作者:祁延龙 刊期: 2008年第22期
目的 总结近4年来门诊观察凉血地黄汤治疗白疕的临床治疗效果.方法 采用凉血地黄汤加减内服、外用5%硫磺乳膏外擦治疗白疕.结果 痊愈患者占41.07%,显效为30.36%,有效占23.21%,总有效率为94.64%.无效3例(5.36%).结论 凉血地黄汤对白疕病治疗效果较好,可以在临床治疗中推广使用.
作者:邓建平;邓小刚 刊期: 2008年第22期
妊娠高血压疾病是妊娠期特发而且威胁母子健康的严重病症,中医认为本病主要是脏气本弱,因孕重虚以致精血不足,肝阳偏旺,其病机为肝阳上亢,肝风内动或痰火上扰而致,本科收治妊高征36例,均应用中西医结合治疗方法治疗,除2例新生儿转儿科治疗外,其余全部母子平安,痊愈出院.
作者:隆利娟 刊期: 2008年第22期
当前,网络技术的迅猛发展使之日渐成为人们获取科技信息的主要手段,网络时代已经并将继续对期刊业产生越来越深刻的影响.科技期刊已经从传统的纸媒介发展为数字化期刊,其形式从初的软盘、CD-ROM形式发展到现在的网络科技期刊.
作者:湛勇 刊期: 2008年第22期
医学专业图书馆的发展与我国社会经济的增长协调并进.在新的历史时期,数字环境下的我国医学专业图书馆必须走一条可持续发展的道路.实现医学专业图书馆可持续发展,必须解决影响其发展的若干因素.
作者:饶如明 刊期: 2008年第22期
目的 增强分析人员质量意识.方法 进行室间参比质评.结果 本次参加云南省疾病预防控制中心组织的水质检验实验室室间质控,参加项目为氟化物、硝酸盐氮、砷、铁.氟化物,本中心实验室检测值1.32mg/L,省疾控中心给出真值1.30mg/L;硝酸盐氮:本中心实验室检测值9.84mg/L,省疾控中心给出真值9.94mg/L;砷:本中心实验室检测值51.6ug/L,省疾控中心给出真值50.1ug/L;铁:本中心实验室检测值1.35mg/L,省疾控中心给出真值1.35mg/L;全部参加考核项目本中心检测值均在真值的±S范围内,全部考核项目考核结果为优秀.结论 室间质评提高了实验室的分析质量.
作者:邵世鹏;李会灵;王立芸;赵桂芬 刊期: 2008年第22期
目的 探讨社区慢性支气管炎急发患者用博利康尼联合沐舒坦雾化吸入治疗的效果.方法 采用博利康尼5mg加沐舒坦l5mg加生理盐水20mL以6L/min流量为氧启动雾化吸入治疗,每日两次,每次20min,连用5~7d.比较治疗前及治疗后3~5d症状改善情况,并判断疗效.结果 治疗组各种症状在第4日前均有明显好转.结论 在合理应用抗生素的同时.使用氧启动雾化博利康尼联合沐舒坦吸入法治疗慢性支气管炎是临床治疗较佳方法之一,有效、安全,适于社区使用.
作者:陈刚 刊期: 2008年第22期
目的 良好的控制患者的血糖、血脂、血压等,同时帮助患者建立健康的生活方式,以预防和延缓并发症的发生和发展.方法 通过问卷调查的方式,了解本社区糖尿病患者在自我管理中存在的缺陷,并给予相应的指导,帮助患者消除心理障碍,学习相关知识,掌握自我血糖监测及胰岛素注射的操作技能.结果 及结论健康教育后患者获得了健康知识、健康责任和健康行为,转变了不良生活方式,提高自我管理能力,懂得了影响血糖因素及怎样通过自我感觉判断病情控制情况,这将能有效地稳定病情,减轻和延缓并发症发生与发展.降低了医疗费用,提高了患者的生活质量.
作者:陈艳华;李玉兰;万芳 刊期: 2008年第22期
家庭护理是顺应新型医学服务模式发展而出现的一种新的医疗护理形式,是缓解人民群众看病难,看病贵的重要举措之一,但因其风险性特别大,而制约了其发展.本文通过介绍家庭护理服务过程中采取的系列防范措施,有效地说明了只要建立和落实相应的规章制度和行为规范,其风险是可以避免和大大降低的.
作者:申宏 刊期: 2008年第22期
健康教育主要是通过传递卫生信息和干预卫生行为,帮助人们掌握卫生保健知识、树立健康观念、自愿采纳有利于健康的行为和生活方式.随着护理学的不断发展及整体护理新型护理模式的转变,健康教育已在护理工作中普及.健康教育是整体护理的重要组成部分,贯穿于护理活动的各个阶段,对促进患者的康复,减少医疗纠纷起到了至关重要的作用.本科为综合外科病房,自2003年开展健康教育工作以来,根据患者住院期间的不同阶段、不同特点及不同的健康需求,通过护理程序的应用,评估、及时发现问题,以及对存在问题的认真分析,列出了健康教育计划,采取有效的措施并及时做出效果平价,特别是合理运用语言沟通技巧进行健康教佑
作者:李炽兵 刊期: 2008年第22期
经外周静脉置入中心静脉导管(peripherally inserted central catheter,PICC)是在外周静脉(贵要静脉、肘正中静脉、头静脉)穿刺插入导管并将其尖端定位于上腔静脉的静脉输液方贩
作者:刘萍;余韬 刊期: 2008年第22期
退行性腰椎滑脱(degenerative lumbar spondylolisthesis,DLS)是指由于退行性变使椎骨出现变位致使连续性延长,以致上位椎体及椎弓根、横突和上关节突一同在下位椎节上方向前移位,但椎弓完整无峡部崩裂.该病早由Junghann于1930年提出,1955年Newman对退行性腰椎滑脱的概念做了完整的阐述,并对本病提出分类.
作者:贾俊峰 刊期: 2008年第22期
近年来医患关系紧张,给实习生教学带来新的课题--加强医患沟通防范医疗纠纷能力培养.首先强化医患沟通重要性教育,在工作中培养职业精神、提高自身技能构筑医患沟通的基础,通过多种方法加强医患沟通增进彼此信任,以构建和谐医患关系,大限度地避免医患纠纷的发生.
作者:王兴胜;崔社怀;曹国强;杨雪梅;黄勇 刊期: 2008年第22期
临床护理教学是帮助护士生将所学理论知识与护理实践相结合的关键环节,是护士生获得专业护士所必须具备的专业技能、态度和行为的重要途径[1],也是护士生实现角色转变的重要阶段.临床护理教学是护理教育的重要组成部分,是帮助学生实现知识向技能转化的重要阶段,为护士生将来从事临床护理工作打下坚实的基础.随着现代医学模式转变,护理学科内容和形式都发生了根本性的变化和突破,对护理人员知识结构提出了新的要求.如何提高临床护理教学质量,使护士生能够顺利走上工作岗位,是思考的问题.现将本院临床护理教学工作中的问题及对策探讨如下.
作者:刘蓉 刊期: 2008年第22期
鄂伦春旗位于大兴安岭南麓,自20世纪80年代末期以来,肾病综合征出血热(HFRS)发病人数快速增加,逐渐成为严重威胁全旗人民身体健康和影响经济发展的重要传染病之一.为进一步了解该病在本地的流行规律,以便制订有效预防对策,提供科学依据,对鄂伦春旗1994~2005年HFRS发病情况进行了分析.
作者:陈艳梅 刊期: 2008年第22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