学术投稿

退行性腰椎滑脱的研究现状和进展

贾俊峰

关键词:退行性腰椎滑脱, 进展
摘要:退行性腰椎滑脱(degenerative lumbar spondylolisthesis,DLS)是指由于退行性变使椎骨出现变位致使连续性延长,以致上位椎体及椎弓根、横突和上关节突一同在下位椎节上方向前移位,但椎弓完整无峡部崩裂.该病早由Junghann于1930年提出,1955年Newman对退行性腰椎滑脱的概念做了完整的阐述,并对本病提出分类.
中国医药指南杂志相关文献
  • 流行性乙型脑炎患者的心肌酶谱分析

    目的 探讨心肌酶谱在乙型脑炎中的临床意义.方法 回顾性分析2006年1月至2007年12月,本院有心肌酶谱记录的51例乙型脑炎患者的临床数据.结果 四种酶均正常者4例(占7.84%),四种酶均升高者15例(占29.41%),三种酶升高者17例(占33.34%),两种酶升高者11例(占21.57%),一种酶升高者4例(占7.84%).结论 乙型脑炎患者的心肌酶谱升高较普遍,升高幅度与临床分型无统计学差异.可能与心肌酶谱所采用的临界值系成人标准有关.

    作者:杨玉祥;邹霞 刊期: 2008年第22期

  • PICC在全静脉营养法中的应用及护理

    经外周静脉置入中心静脉导管(peripherally inserted central catheter,PICC)是在外周静脉(贵要静脉、肘正中静脉、头静脉)穿刺插入导管并将其尖端定位于上腔静脉的静脉输液方贩

    作者:刘萍;余韬 刊期: 2008年第22期

  • 急性上消化道出血的诊断和处理

    急性上消化道出血是指食管、胃、十二指肠、胃空肠吻合术后的空肠及胰腺、胆道的急性出血,是临床常见的急症之一.大出血时需要内、外科紧急抢救.抢救成功与否、预后的好坏,是与能否准确判断出血原因和及时采取有效的治疗措施有关.随着不断采用物理、化学、光电等先进技术,治疗方法已有不少更新,但病死率仍很高.因此,提高急性上消化道出血的诊断水平,并采取有效的治疗措施,仍是当前国内外积极研究的课题.

    作者:李太一 刊期: 2008年第22期

  • 铜梁县中小学食堂餐具消毒情况分析

    目的 了解近年来本县学校食堂餐具消毒状况,为卫生行政管理部门加强学校食堂卫生管理提供科学依据.方法 采用大肠菌群快速纸片法,依据GB14934-1994<食(饮)具消毒卫生标准>进行采样、检测、评价.结果 89所学校共采样1 168份,合格676份,合格率为57.9%,合格率逐年上升(χ2=4.822,P<0.05).县城中小学食堂餐具消毒情况好于乡镇中小学(χ2= 17.36,P<0.01).结论 要进一步加强学校卫生监督管理,提高从业人员的卫生意识,完善学校食堂卫生设施,以保障师生的饮食卫生安热

    作者:张隆云 刊期: 2008年第22期

  • 肝硬化患者血清载脂蛋白ApoA1和细胞因子水平与肝功能损伤的相关性探讨

    目的 探讨了肝硬化患者血清载脂蛋白ApoA1、可溶性L-Selection(L-选择素)和SICAM-I(细胞黏附分子-I)在肝硬化时造成肝功能损害过程中的作用.方法 应用免疫比浊法和酶联免疫吸附法(ELISA法)对63例肝硬化患者进行了血清中载脂蛋白ApoA1、L-选择素和SICAM-I水平检测及相关的肝功能生化指标进行相关分析,并与30例健康对照组比较.结果 血清中载脂蛋白ApoA1水平非常显著地低于健康对照组(P<0.01),而L-选择素、SICAM-I水平则显著高于健康对照组(P<0.01),且载脂蛋白ApoA1水平与ALT(谷丙转氨酶)、TBIL(总胆红素)呈明显负相关,L-选择素、SICAM-I水平与ALT、TBIL呈明显正相关.结论 检测肝硬化患者血清载脂蛋白ApoA1、L-选择素和SICAM-I水平在一定程度上反映了机体的免疫功能状态和肝细胞损伤的程度,具有临床应用价值.

    作者:马慧霞;叶力克西;范淑英 刊期: 2008年第22期

  • 潍坊市无偿献血血清学指标检测情况回顾分析

    <献血法>实施以来,潍坊市临床用血已全部由自无偿献血者提供无偿献血,严格按<血站管理办法>和血站基本标准要求进行血液检测,是保证血液质量避免输血感染的关键.

    作者:魏增慧;刘敬玉;王飞;葛宝良;王志刚;柳杨 刊期: 2008年第22期

  • 眼科门诊视疲劳患病率的调查

    视疲劳是指久视近距离者目标后,出现眼胀、头痛、头晕、眼眶胀痛等症状的眼病.是眼科门诊的常见病和多发病.2001年4月至2007年4月本院门诊对视疲劳患者进行了系统的眼科检查,发现视疲劳相关因素复杂,现报道如下.

    作者:刘玉;陈九军 刊期: 2008年第22期

  • 胸腰段骨折并脊髓损伤椎弓根钉系统内固定术后的护理

    目的 探讨胸腰段骨折并脊髓损伤椎弓根钉系统内固定术后的护理措施.方法 回顾性分析87例胸腰段骨折并脊髓损伤患者手术后的整体护理措.结果 住院期间,共38例出现并发症,经护理痊愈.出院后平均随访229.44d,17例出现并发症,其中16例非手术治疗痊愈,1例手术治愈;1例死亡.结论 胸腰段骨折并脊髓损伤患者手术后的整体护理对患者的康复有重要影响.

    作者:肖红梅;吴萍 刊期: 2008年第22期

  • 双侧同期人工全髋关节置换术9例疗效分析

    人工髋关节置换治疗股骨颈骨折及病损髋关节随着人工髋关节材料、工艺、医疗技术的完善和相关配套设备的成熟与发展逐渐普及.手术指证较以前有所放宽[1].但双髋均需置换的病例在治疗上仍存在一定困难.我院骨科在严格掌握适应症的情况下自2001年1月至2007年8月共做双侧同期人工全髋关节置换术9例,疗效肯定,报道如下:

    作者:谢振生 刊期: 2008年第22期

  • 细辛脑注射液佐治婴幼儿肺炎的疗效观察

    婴幼儿肺炎是小儿时期的一种常见病,发生率和死亡率均居儿科疾病之首.有效治疗是提高疗效、降低死亡率的关键,本研究采用细辛脑注射液佐治婴幼儿肺炎110例,疗效显著.现报道如下.

    作者:刘益林;李波 刊期: 2008年第22期

  • 凉血地黄汤治疗白疕56例临床观察

    目的 总结近4年来门诊观察凉血地黄汤治疗白疕的临床治疗效果.方法 采用凉血地黄汤加减内服、外用5%硫磺乳膏外擦治疗白疕.结果 痊愈患者占41.07%,显效为30.36%,有效占23.21%,总有效率为94.64%.无效3例(5.36%).结论 凉血地黄汤对白疕病治疗效果较好,可以在临床治疗中推广使用.

    作者:邓建平;邓小刚 刊期: 2008年第22期

  • 全身炎症反应综合征与急性胰腺炎病情严重程度关系的研究

    目的 探讨全身炎症反应综合征(SIRS)与急性胰腺炎(AP)病情严重程度的相关性,为临床防治SIRS,减少AP的并发症,降低重症AP病死率提供临床依据.方法 急性胰腺炎的86例患者,按预后分为存活组与死亡组,采用急性生理学与慢性健康状况Ⅱ(APACHEⅡ)评分将存活患者又分为重型组与轻型组,对各组患者有无SIRS、符合SIRS诊断标准项目数、SIRS组与非SIRS组间和不同符合诊断标准项目数患者间APACHEⅡ评分进行比较分析.结果 存活组与死亡组间有无SIRS及符合SIRS诊断标准项目数差异均有显著性;存活患者中轻型组与重型组间有无SIRS及符合SIRS诊断标准项目数患者差异也有显著性.APACHEⅡ评分在SIRS组与非SIRS组间以及不同符合SIRS诊断标准项目数患者间差异有统计学意义;存活组中轻型组与重型组间SIRS持续时间差异有统计学意义.结论 SIRS与AP病情严重程度密切相关,早期识别及积极有效防治SIRS可提高重症急性胰腺炎治愈率.

    作者:陈征华;杨朝晖 刊期: 2008年第22期

  • 循证护理在腹腔镜胆囊切除术后非切口疼痛患者中的应用

    循证护理(evidence-based nursing,EBN),又称实证护理或求证护理,是以解决临床问题为出发点,提出一整套在临床实践中,发现问题,寻找现有好证据,评价和综合分析所得证据及正确应用结果,以指导护理实践的理论和方法[1].其核心思想就是运用现有新好的科学证据为患者提供服务.2007年6月至2007年12月,对126例腹腔镜术后非切口疼痛患者应用循证护理理论指导临床实践,取得了较好的效果,现报道如下.

    作者:况文霞 刊期: 2008年第22期

  • 癌症化疗患者焦虑状况评估与干预

    癌症是一种威胁生命的严重疾病,其本身就给患者家庭、社会带来沉重的经济和精神负担.加之化疗的不良反应,造成机体免疫功能下降,形体改变,更加重了患者的紧张、恐惧等焦虑心理,大部分患者存在负性心理,尤其以焦虑多见,在一定程度上影响化疗计划的实施,使化疗毒性反应更加恶化,严重影响患者生活质量.为此,本组对2007年6~12月的化疗患者62例,进行心理调查的基础上,制定出涉及面广、针对性强的心理干预措施,取得满意效果,现报道如下.

    作者:谭学英 刊期: 2008年第22期

  • 冠心病患者凝血因子Ⅶ水平与血脂关系的临床研究

    目的 探讨不同临床类型冠心病(IHD)患者血浆凝血因子Ⅶ(FⅦ)水平的改变以及与血脂的关系.方法 对不同临床类型IHD患者102例,检测其血浆活化凝血因子Ⅶ(FⅦa)、总胆固醇(TC)、三酰甘油(TG)、高密度脂蛋白胆固醇(HDL-C)等,并行相关危险因素的系统分析.结果 稳定型心绞痛(SA)组、不稳定型心绞痛(UA)组、陈旧性心肌梗死后心绞痛(OMI)组、急性心肌梗死(AMI)组的FⅦa均显著高于正常组(P<0.01或0.05);UA、OMI、AMI组的FⅦc、FⅦag与正常组和SA组的FⅦag间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1或0.05).FⅦa与血浆三酰甘油(TG)水平、FⅦa与FⅦc、FⅦc与FⅦag均呈正相关(P<0.05).结论 不同临床类型IHD均可出现程度不等的外源性凝血途径的激活.FⅦa是IHD发病的危险因素,可能较FⅦc或FⅦag更敏感.OMI组的FⅦa水平增高,可能是再梗死发作的危险因素之一.TG可通过引起FⅦa增高对IHD的病程起着间接作用.

    作者:陈征华;黎龙琼 刊期: 2008年第22期

  • 360例患者冠状动脉造影结果和心电图对比分析

    目的 探讨有典型心前区疼痛和高血压史患者的心电图ST-T改变与冠状动脉造影结果的相关性.方法 对360例有典型心前区疼痛史伴心电图ST-T改变或无ST-T改变,临床拟诊断冠心病的患者冠状动脉造影结果进行回顾性分析,其中男性228例,女性132例,年龄39~82岁,平均年龄60.5岁.结果 360例患者中冠状动脉造影阳性(冠状动脉狭窄直径≥50%)240例(66.6%),为冠心病组;冠状动脉造影阴性120例(33.33%),为非冠心病组.冠心病组 240例患者中,男性153例(63.75%),女性87例(36.25%),心电图ST-T改变180例,其中男性105例(58.3%),女性75例(41.6%);非冠心病组120例患者中,心电图ST-T改变48例(40%).结论 临床依据心电图ST-T改变诊断冠心病应慎重.

    作者:代永红 刊期: 2008年第22期

  • 水质检验实验室室间质控考核结果评价

    目的 增强分析人员质量意识.方法 进行室间参比质评.结果 本次参加云南省疾病预防控制中心组织的水质检验实验室室间质控,参加项目为氟化物、硝酸盐氮、砷、铁.氟化物,本中心实验室检测值1.32mg/L,省疾控中心给出真值1.30mg/L;硝酸盐氮:本中心实验室检测值9.84mg/L,省疾控中心给出真值9.94mg/L;砷:本中心实验室检测值51.6ug/L,省疾控中心给出真值50.1ug/L;铁:本中心实验室检测值1.35mg/L,省疾控中心给出真值1.35mg/L;全部参加考核项目本中心检测值均在真值的±S范围内,全部考核项目考核结果为优秀.结论 室间质评提高了实验室的分析质量.

    作者:邵世鹏;李会灵;王立芸;赵桂芬 刊期: 2008年第22期

  • 36例高血压脑出血微创清除术护理体会

    目的 探讨微创清除术治疗高血压脑出血的护理.方法 通过对36例高血压脑出血行微创颅内血肿清除术手术的全程护理的回顾性研究.结果 本组好转、治愈27例,自动出院4例,死亡4例.结论 微创清除术操作简便,护理工作量相对减少,是治疗高血压脑出血的有效方法.

    作者:秦连英 刊期: 2008年第22期

  • 小儿川畸病50例护理体会

    川畸病又称皮肤黏膜淋巴结综合征,是一种以全身性中、小动脉炎性病变为主要病理改变的急性热性发疹性疾病,重要的危害是冠状动脉损伤引起的冠状动脉扩张和冠状动脉瘤的形成,是儿童后天性心脏病的主要病因之一[1].本科2004年1月至2007年12月收治川畸病患者50例,所有病例均符合日本1984年9月修订的川畸病诊断标准[2].现将护理体会报道如下.

    作者:蒋丽 刊期: 2008年第22期

  • 外科手术健康教育的常见问题及对策

    健康教育主要是通过传递卫生信息和干预卫生行为,帮助人们掌握卫生保健知识、树立健康观念、自愿采纳有利于健康的行为和生活方式.随着护理学的不断发展及整体护理新型护理模式的转变,健康教育已在护理工作中普及.健康教育是整体护理的重要组成部分,贯穿于护理活动的各个阶段,对促进患者的康复,减少医疗纠纷起到了至关重要的作用.本科为综合外科病房,自2003年开展健康教育工作以来,根据患者住院期间的不同阶段、不同特点及不同的健康需求,通过护理程序的应用,评估、及时发现问题,以及对存在问题的认真分析,列出了健康教育计划,采取有效的措施并及时做出效果平价,特别是合理运用语言沟通技巧进行健康教佑

    作者:李炽兵 刊期: 2008年第22期

中国医药指南杂志

中国医药指南杂志

主管:国家卫生和计划生育委员会

主办:中国保健协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