李惠萍;查仁惠
随着社会经济发展和人民生活水平提高,人口老龄化趋势日益显著,心脑血管病变已成为危害人群健康的常见病和多发病.预防心脑血管病的发病很重要,尤其是针对其危险因素进行预防.对致动脉粥样硬化的因素越来越引起人们重视,危险因素的研究在国内外已越来越受到重视.除已经明确的高血压病、高脂血症、糖尿病等因素之外,近年来,高同型半胱氨酸(Hcy)和高尿酸血症也越来越受到重视.
作者:刘洪涛 刊期: 2007年第11期
糖尿病是一种常见的内分泌代谢疾病.专家预测,到2010年中国的糖尿病病人将达到6000万人.对糖尿病病人进行健康教育,提高病人知识水平,提高自我管理能力,使病人得到严格的血糖控制及预防,从而降低糖尿病病残率和致死率,提高病人治疗依从性.自2004年5月~2006年8月对56例糖尿病病人开展家庭护理模式研究,使病人及家属受益,使护理质量得到提高.
作者:刘静 刊期: 2007年第11期
我院在2003-2007年间,收治慢性血透患者42例,其中大量腹水5例,占13%,我们给予血透及血滤交替治疗,并加强透析,取得良好疗效,现总结如下:1 临床资料和方法5例患者,男4例,女1例,年龄52-74岁,平均62.8岁,糖尿病肾病1例,原发性多囊肾1例,余为慢性肾小球肾炎.
作者:彭文芳;黄闯 刊期: 2007年第11期
昏迷病人不能进食,一般需鼻饲法喂养.因其在插胃管过程中不能配合,常发生插管困难,引发呼吸困难、鼻出血、呕吐、误吸等不良反应.长期鼻饲者每周更换胃管一次.频繁插管刺激给病人增加痛苦,也增加了护士的工作量.为提高插管一次成功率,减轻病人痛苦,避免不良反应发生,我科自2005年3月至2007年6月在传统鼻饲法的基础上进行了改进,取得了满意的效果,报道如下.
作者:王小立 刊期: 2007年第11期
清代医学家王清任创立的许多活血化瘀之剂至今在广泛应用.笔者在临床中使用也是少有不效.特别是遇到一些疑难杂症时,用这类方剂也能收到满意疗效.病例王××,男,17岁,学生.近一个月来,稍作运动背部发热出汗后,如有无数针刺,痛苦不可忍受.患者素体康健,现饮食、睡眠、二便均正常.
作者:薛世坚 刊期: 2007年第11期
本文根据《内经》伏邪理论的思想,总结了古代医家关于伏邪潜伏和发病的机理,提出了伏邪潜伏的发病原因与正气和邪气的状态及其二者相互斗争的趋势有关.提示根据伏邪潜伏的发病机理,进行早期预防和治疗,并且提示治疗手段为给邪留有出路,并领邪外出.
作者:李玉光 刊期: 2007年第11期
药品监督行政处罚中的简易程序又称当场处罚程序,是指药品监督执法人员可以当场作出行政处罚决定并当场实施的程序.简易程序具有迅速、灵活、简便的优点,在药品监督执法中得到广泛的运用.但是,其实施中存在处罚行为的简单化、运用条件的扩大化和重视程度上的一般化现象.从而导致了立案数量的减少或者发生行政处罚的无效.
作者:董彦 刊期: 2007年第11期
本文对延边地区5549例无偿献血者进行抗-HCV阳性率调查分析.结果 表明,男性和女性献血者抗-HCV阳性率分别为2.23%(79/3545)和2.5%(50/2004),汉族和朝鲜族献血者抗-HCV阳性率分别为2.1%(68/3323)和2.74%(61/2226),不同年龄组献血者抗-HCV阳性率随年龄增加而明显增高(P<0.01),其中40-55岁组抗-HCV阳性率为5.2%(10/192),30-39岁组为4.48%(20/446),20-29岁组为2.1%(91/4317),18-19岁组低为1.35%(8/594).本文进一步分析了ALT与抗-HCV阳性率之间的关系,发现ALT异常组抗-HCV阳性率为17.5%(17/97),明显高于ALT正常组的2.1%(112/5452),P<0.01.
作者:丁铉哲 刊期: 2007年第11期
产后出血是胎儿娩出后24小时内,阴道出血量达到或超过500毫升者,发病率约为2%,多发生在产后的2小时内,严重者可很快发生休克,我院自2005年1月至2006年1月,共收治300例经阴道分娩的产妇.产生产后出血者8例,其发病率为2.67%,现分析如下:
作者:冀学美 刊期: 2007年第11期
目的 为了了解本院胆道手术患者胆道感染细菌的特点,药敏情况,为选用廉价,有效的抗生素提供依据.方法 对2006年2月到2006年12月间226例普外科行胆道手术患者术中抽取胆汁进行细菌培养及药敏试验.结果 226例手术患者共培养出细菌77株,阳性率分别为大肠埃希菌、克雷伯杆菌、铜绿假单胞菌、肠球菌、枸橼酸杆菌、变形杆菌、施氏假单胞菌、草绿色链球菌、葡萄球菌.年龄大于60岁者细菌培养阳性率明显增加且阳性率随疾病严重程度加重而增加.结论 胆道手术患者胆道感染以G-细菌为主,胆汁细菌培养阳性率和感染严重程度相关,年龄大于60岁者细菌培养阳性率明显增加且阳性率随疾病严重程度加重而增加.经验性用药应首选头孢类药物和炭青霉烯类药物.
作者:张志佐;李宇 刊期: 2007年第11期
新生儿低血糖是围产期窒息、早产儿、小于胎龄儿、感染、溶血、糖尿病母亲婴儿、喂养不当等的并发症.2002年以来我们产儿科医护人员联合采取积极防治措施,获理想结果,报告如下.1 临床资料1.1 一般资料:2002年1月-2004年12月期间,我科共收治新生儿966例.
作者:王辉;李波;杨晶 刊期: 2007年第11期
目的 观察热疗介入化疗栓塞术治疗中晚期肝癌的临床疗效.方法 原发性中晚期肝癌患者48例,随机分为二组,治疗组26例,对照组22例,治疗组行介入化疗栓塞术加局部区域热疗;对照组仅行介入化疗加栓塞治疗.化疗方案采用阿霉素(ADM)50-60mg,顺帕(DDP)60-80mg,5氟脲嘧啶(5-F)500mg,栓塞剂是超液态碘化油及明胶海绵.结果 通过两组比较,治疗组从肿瘤客观疗效、疼痛缓解率及生活质量均显著高于对照组.结论 中晚期肝癌,热疗结合化疗栓塞术治疗明显高于单纯介入化疗栓塞术,增加治疗有效率,缓解疼痛,提高患者生活质量.
作者:崔琰;崔桂琴 刊期: 2007年第11期
褥疮是老年体弱、癌症晚期、昏迷等长期卧床患者的一种并发症,有病程长,收效慢的特点.2005年11月至2006年12月,对6例褥疮患者采用惠尔康溃疡贴进行治疗,取得满意的效果.现报道如下:1 资料与方法1.1 一般资料:本组6例Ⅲ褥疮患者年龄62-83岁(平均73岁),其中男4例,女2例.肠癌并腹水2例、COPD1例、脑梗后遗症3例.
作者:李芩 刊期: 2007年第11期
目的 探讨血清同型半胱氨酸(Hcy)与冠心病的关系,说明血清Hcy是急性心肌梗死发生的重要因素.方法 用全自动生化分析仪测定35例冠心病患者、30例急性心肌梗死患者和30名健康体检成人的血清Hcy水平,观察血清Hcy的变化与冠心病、急性心肌梗死的相关性.结果 冠心病患者与急性心肌梗死患者血清Hcy水平明显升高与正常对照组相比差异有统计学意义,异常检出率100%.结论 血清Hcy水平是冠心病的主要而独立的危险因素.它与冠心病呈正相关系,是促使急性心肌梗死发生的重要因素.
作者:刘恩才;敖敏高娃;焦湃 刊期: 2007年第11期
目的 探讨肿瘤标志物的联合检测对良性、恶性胸腹水的诊断意义.单一标志物用于临床恶性肿瘤的诊断,意义往往不如多种标志物的联合检测.方法 应用免疫化学发光法检测52例良性胸腹水和48例癌性胸腹水中的肿瘤标志物,并进行统计分析.结果 癌性胸腹水中的CEA均值为199.1阳性率60.6%,CA125均值102.2阳性率36.2%,CA199均值98.2阳性率45.3%,明显高于良性胸腹水,有显著性差异.三项联合检测的阳性率为85.9%.结论 联合多种肿瘤标志物测定可以提高诊断胸腹水的性质.
作者:敖敏高娃;韩敏 刊期: 2007年第11期
该患者男,25岁,住院前4天无诱因出现发热,呈持续性,高达40.3℃,干咳,咽部不适,流涕,气促,无咳血、无胸痛、无盗汗,来诊.既往体健,随人群按时接种疫苗,具体不清,入院时查体:热病容,呼吸急促,眼结膜无充血,口唇无发绀,咽赤,扁条体Ⅰ°肿大,双肺呼吸音清,无罗音,心率110次/分,律齐,腹软,双下肢无浮肿.
作者:李国奇;杨亚娜 刊期: 2007年第11期
目的 对格列美脲的疗效进行评价.方法 对40例Ⅱ型糖尿病患者进行为期3个月的格列美脲治疗观察.结果 与基础值比较,格列美脲治疗3个月后患者空腹血糖(FBG)、餐后(PBG)及糖化血红蛋白(HbA1C)水平均有显著下降,分别下降3.44mmol/L、6.83mmol/L、2.21%.格列美脲降低FBG、PBG、HbA1C的有效率分别为92.5%、87.5%、85.0%.结论 格列美脲对肝肾功能无不良影响,是一种安全有效的磺酰胺类降糖药.
作者:汪刚;刘效筠 刊期: 2007年第11期
老年人呼吸系统疾病的发病率较高,由于治疗疾病的需要,给老年人进行纤支镜检查,已在国内外被广泛采用[1].我院2003年5月至2007年4月对60~93岁老年患者行纤支镜检查2183例,其中男1490例,女693例.年龄60~70岁1415例,71~80岁678例,80岁以上90例,平均年龄68.9岁.纤支镜检查有一定的痛苦和风险.临床资料统计纤支镜检查并发症的发生率约为0.3%,较严重并发症约为0.1%,死亡率约0.01%[2].
作者:魏淑芳;林秀华;郑宁 刊期: 2007年第11期
目的 观察奥扎格雷钠治疗脑梗死的临床疗效.方法 在神经科常规治疗的基础上,加用奥扎格雷钠治疗脑梗死,并与脉络宁治疗对照.观察两组患者治疗前后的临床疗效.结果 奥扎格雷钠治疗组治疗14天总有效率82.1%,明显高于对照组57.1%,两组比较差异有显著性.(P<0.05〉).结论 奥扎格雷钠是治疗脑梗死的有效药物.
作者:柴红霞;田毓玉;韩金花 刊期: 2007年第11期
观察对60例慢性胃炎及消化性溃疡患者的幽门螺杆菌(HP)检测.HP阳性分别为:慢性胃炎41例(80%),消化性溃疡8例(88%);男性30例(88%),女性(69%);青年组18例(94%),中年组18例(81%),老年组16例(84%).结果 提示:HP感染与慢性胃炎和消化性溃疡的发生有密切关系,且男性患者感染率明显高于女性患者感染率(P<0.01),青年组感染率明显高于中年组及老年组(P<0.01).
作者:龙玉英 刊期: 2007年第11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