姜志宏;张军
抗生素在治疗疾病中占极为重要的地位,临床上使用抗生素具有抗菌谱广、疗效快的特点,正确合理使用抗生素是预防和控制感染的重要措施之一.但是抗生素的不合理使用、耐药菌株急剧增加,感染对人类健康也逐步增加.三者互为因果被当前医务界视为抗生素危机.因此要加强合理使用抗生素.在医疗工作中必须大力提倡医生正确合理使用,药剂员、护士是抗生素的操作者和执行者,由于分担的角色不同,医务界群体都必须充分了解和掌握,各种抗生素的药理作用,正确给药方法和配制要求,防止药物副作用的发生.
作者:林秀凤;郑芝雁 刊期: 2007年第11期
目的 探讨健康教育在广泛性焦虑患者治疗中的作用.方法 选取广泛性焦虑患者120例,其中男46例,女74例,随机分为两组,实验组在常规治疗的同时,给予系统的健康教育,对照组只给予常规治疗.疗效评定标准按临床观察分5级评定.结果 实验组比对照组治愈率提高了28.33%.结论 健康教育在广泛性焦虑患者治疗中有较大的促进作用.
作者:朱小英;陈丽华;廖梅英 刊期: 2007年第11期
我院在2003-2007年间,收治慢性血透患者42例,其中大量腹水5例,占13%,我们给予血透及血滤交替治疗,并加强透析,取得良好疗效,现总结如下:1 临床资料和方法5例患者,男4例,女1例,年龄52-74岁,平均62.8岁,糖尿病肾病1例,原发性多囊肾1例,余为慢性肾小球肾炎.
作者:彭文芳;黄闯 刊期: 2007年第11期
目的 探讨眼外伤的佳护理措施,以减少并发症,挽救视力.方法 对我科2005年5月-2007年5月收治的153例(178眼)眼外伤进行回顾、分析、统计.从入院时做好及时、正确的抢救护理到体贴入微的心理常规指导,可以达到积极配合治疗,早日康复的目的 .结果 在所有的医疗护理过程中,患者能主动配合,获得良好的治疗效果.结论 眼外伤患者及时正确的处置和护理措施的密切配合,能促使医疗工作顺利开展和患者早日康复.
作者:李颖 刊期: 2007年第11期
报告我院2005~2006年86例胆石症病人围手术期的护理体会,术前针对病人施以心理护理,指导病人练习深呼吸等;术后严密观察病情变化,维持呼吸道通畅,保持良好的肺功能;防止和减少并发症的发生,使病人早日康复.本组病人均取得了令人满意的治疗效果.
作者:陈敏 刊期: 2007年第11期
该患者男,25岁,住院前4天无诱因出现发热,呈持续性,高达40.3℃,干咳,咽部不适,流涕,气促,无咳血、无胸痛、无盗汗,来诊.既往体健,随人群按时接种疫苗,具体不清,入院时查体:热病容,呼吸急促,眼结膜无充血,口唇无发绀,咽赤,扁条体Ⅰ°肿大,双肺呼吸音清,无罗音,心率110次/分,律齐,腹软,双下肢无浮肿.
作者:李国奇;杨亚娜 刊期: 2007年第11期
巡回护士的配合:指虽不直接参与手术操作的配合,然而被指定在固定的手术间内与器械护士或者助手及麻醉医师配合共同完成手术的任务,间接配合手术工作范围是指无菌区以外在病人手术人员麻醉医师及其他人员之间巡回,故称为巡回护士.巡回护士的职责:巡回护士的主要任务是做好有关手术准备,全面负责病人出入手术室的安全,与手术组麻醉人员密切配合争取高效、安全地完成手术任务.
作者:林秀凤 刊期: 2007年第11期
目的 对格列美脲的疗效进行评价.方法 对40例Ⅱ型糖尿病患者进行为期3个月的格列美脲治疗观察.结果 与基础值比较,格列美脲治疗3个月后患者空腹血糖(FBG)、餐后(PBG)及糖化血红蛋白(HbA1C)水平均有显著下降,分别下降3.44mmol/L、6.83mmol/L、2.21%.格列美脲降低FBG、PBG、HbA1C的有效率分别为92.5%、87.5%、85.0%.结论 格列美脲对肝肾功能无不良影响,是一种安全有效的磺酰胺类降糖药.
作者:汪刚;刘效筠 刊期: 2007年第11期
乙肝是长期困扰人类的一个慢性疾病,乙肝及并发症的治疗也是热点问题.提高原有药物的疗效更是迫在眉睫,用干扰素治疗前测单核细胞干扰素α/β受体表达水平可予测疗效.用核苷类抗病毒药治疗e抗原血清转换的半年或HBV-DNA阳性一年以上可停药,否则终身用药,肝细胞生长因子,人工肝支持系统对重症肝炎,肝硬化患者疗效显著.RNA干扰限制病毒变异疗效好.尤其是中西医结合及免疫疗法也显示出光明的前景.
作者:罗杰 刊期: 2007年第11期
老年人呼吸系统疾病的发病率较高,由于治疗疾病的需要,给老年人进行纤支镜检查,已在国内外被广泛采用[1].我院2003年5月至2007年4月对60~93岁老年患者行纤支镜检查2183例,其中男1490例,女693例.年龄60~70岁1415例,71~80岁678例,80岁以上90例,平均年龄68.9岁.纤支镜检查有一定的痛苦和风险.临床资料统计纤支镜检查并发症的发生率约为0.3%,较严重并发症约为0.1%,死亡率约0.01%[2].
作者:魏淑芳;林秀华;郑宁 刊期: 2007年第11期
昏迷病人不能进食,一般需鼻饲法喂养.因其在插胃管过程中不能配合,常发生插管困难,引发呼吸困难、鼻出血、呕吐、误吸等不良反应.长期鼻饲者每周更换胃管一次.频繁插管刺激给病人增加痛苦,也增加了护士的工作量.为提高插管一次成功率,减轻病人痛苦,避免不良反应发生,我科自2005年3月至2007年6月在传统鼻饲法的基础上进行了改进,取得了满意的效果,报道如下.
作者:王小立 刊期: 2007年第11期
1 药物介绍1.1 立止血是由巴西蛇的毒液制备得到的,是经过分离和提纯的血凝酶,绝对不含神经毒素及其他毒素.适用于须减少或止血的各种医疗手段,如外科、内产、妇产科、眼科、耳鼻喉科、口腔科等临床科室的出血及出血性疾病.预防手术前用药,可减少出血倾向,避免手术部位及手术后出血.
作者:马崇会 刊期: 2007年第11期
政府大力发展社区卫生服务,是实现人人享有初级卫生保健目标的重要途径[1].应用平衡计分卡和公共部门绩效管理的理论和方法[2],通过对上海某区社区卫生服务绩效评估的实例研究,在收集资料和绩效分析的过程中,探讨社区卫生服务绩效综合评价的准确方法,结合政府发展社区卫生服务的阶段性目标,选择定性和定量关键指标,客观地评判社区卫生服务发展取得的成效和居民对社区卫生服务的利用度.
作者:周建元;段蕴钢 刊期: 2007年第11期
穿琥宁治疗眼部带状疱疹,而用甘露醇能助其治疗中的疼痛问题,尚无报道.现报告如下:患者:男,64岁,家电修理工.半个月前因感冒、鼻塞、咳嗽、胸闷、气短,血压150/90mmHg.在当地医院用抗生素、救心丸等药物对治疗症状略有好转.五天前,经当地医院耳鼻喉科诊断:左侧鼻炎.在等渗液中加人青霉素800万U静点后,自觉症状加重.
作者:金恩淑;池春莲 刊期: 2007年第11期
心肌梗塞是冠状动脉急剧闭塞,血流中断,使部分心肌因严重的持久性缺血而发生局部坏死,本病近年来发病有上升趋势,若治疗不及时,则愈后差,病死率高.我科从2004年起,对急性心肌梗塞(AMI)30例患者在综合治疗的基础上加用含镁极化液治疗,效果显著.现报道如下.
作者:黄勤 刊期: 2007年第11期
目的 观察肝病患者血清胆碱脂酶的变化,为肝病的诊断和治疗提供依据.方法 对本院门诊和住院的156例患者35例健康体检者,分别测其血清胆碱脂酶.结果 血清胆碱脂酶活性与肝脏病损的范围和程度明显相关,且低于健康对照组.结论 对血清胆碱脂酶作动态观察,可作为判断重症肝炎、肝癌、肝性脑病、肝硬化病情及预后的一项指标.
作者:王峰 刊期: 2007年第11期
目的 探讨部分性脾栓塞术(partail splenic embolization,PSE)治疗脾功能亢进的临床应用.方法 采用部分性脾栓塞术治疗脾功能亢进患者8例.结果 平均栓塞范围为60%~70%,临床有效率为100%.全部病例均未发生严重并发症.结论 PSE治疗脾功能亢进是安全有效的,可作为外科脾切除术的替代疗法.
作者:肖刚;刘志刚;田荣华;章娟 刊期: 2007年第11期
低分子右旋糖酐注射液(D40)主要用于改善微循环,防止DIC,临床应用极为广泛,一般无明显不良反应,现报道15例患者静滴低分子右旋糖酐(下简称低右)致皮肤瘙痒如下.1 对象和方法
作者:李惠萍;查仁惠 刊期: 2007年第11期
目的 探讨早期综合康复治疗对脑梗死患者运动功能的影响.方法 将162例急性脑梗死患者随机分为治疗组80例和对照组82例,对照组仅接受神经内科的常规药物治疗,治疗组在接受常规药物治疗的同时在生命体征稳定后即开始早期康复.康复治疗的方法是Bobath疗法、针灸、脑超声治疗.按脑卒中的功能障碍特点,循序渐进.运动功能评定采用Fug1-Meyer评分法[1],修订的巴氏指数(MBI)评定[2].对每例患者在其生命体征稳定后48小时内即进入课题时进行第一次评定,在30天后进行第二次评价.结果 从本课题的研究结果来看,两组运动功能均有所改善,但治疗组较对照组改善更明显,差异有显著性意义(t=13.75,p<0.01).结论 早期综合康复治疗急性脑梗死的疗效显著.
作者:赵艳茹 刊期: 2007年第11期
本文对延边地区5549例无偿献血者进行抗-HCV阳性率调查分析.结果 表明,男性和女性献血者抗-HCV阳性率分别为2.23%(79/3545)和2.5%(50/2004),汉族和朝鲜族献血者抗-HCV阳性率分别为2.1%(68/3323)和2.74%(61/2226),不同年龄组献血者抗-HCV阳性率随年龄增加而明显增高(P<0.01),其中40-55岁组抗-HCV阳性率为5.2%(10/192),30-39岁组为4.48%(20/446),20-29岁组为2.1%(91/4317),18-19岁组低为1.35%(8/594).本文进一步分析了ALT与抗-HCV阳性率之间的关系,发现ALT异常组抗-HCV阳性率为17.5%(17/97),明显高于ALT正常组的2.1%(112/5452),P<0.01.
作者:丁铉哲 刊期: 2007年第11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