学术投稿

肝脓肿的CT诊断

秦越;王立青;路新泉;余绍增;王忠民;徐建素

关键词:肝脓肿, 体层射影术, X线计算机
摘要:目的 探讨肝脓肿的CT表现特征,提高对肝脓肿的诊断水平.方法 回顾性分析了44例经皮穿刺确诊的肝脓肿的临床资料和CT征象,均行CT平扫及增强扫描.结果 肝脓肿的CT表现均为较正常肝组织为低的低密度灶,肝脓肿的环靶征和脓腔内气体为CT诊断的特征性征象.肝脓肿的病因诊断包括化脓性肝脓肿、阿米巴性肝脓肿、胆源性肝脓肿和肝癌经肝动脉途径栓塞治疗术后癌灶脓肿等CT表现,有一定特征.结论 肝脓肿行CT检查,可提高对肝脓肿诊断正确率,是一种较好的检查方法.
中国医药指南杂志相关文献
  • 领导与管理异同论

    领导和管理是两个看似简单的字眼,但是究其异同却是令人扑朔迷离,本文结合实践,从医院管理的角度剖析阐述领导和管理两者的区别和联系,为医院管理者科学、有效地从事管理工作提供了理论依据.

    作者:包黎刚;易利华 刊期: 2007年第12期

  • 支气管哮喘患者白细胞介素13检测的临床意义

    目的 探讨哮喘患者外周血白细胞介素-13(IL-13)的变化及其在哮喘发病机制中的作用.方法 采用固相酶联免疫分析(ELISA)法检测30例支气管哮喘患者及25例正常对照组的血清IL-13的含量.结果 支气管哮喘急性期患者血清IL-13明显高于正常对照组(P<0.01).结论 IL-13参与支气管哮喘发病的病理生理过程,可为判断病情提供较好的实验室参数.

    作者:黄宏思;黄卫彤;韦中盛 刊期: 2007年第12期

  • 接种水痘减毒活疫苗出现1例水痘病例报告

    某男,13个月,接种过多种疫苗,未出现过严重接种反应,有家族过敏史.2005年8月20上午9:40 于右侧上臂三角肌附着处皮下注射水痘减毒活疫苗0.5ML(上海生物制品研究所生产,批号2005.02.28,有效期至2006.09.22),2005年8月21日晚17:50患儿出现发烧,T38.5C、皮疹.

    作者:李丽;马长虹;黄运动 刊期: 2007年第12期

  • 医疗知情同意告知的方法与技巧

    目的 总结和探讨医疗知情同意告知的方法与技巧.方法 通过对1263例出院患者对医疗知情同意告知的告知率、知晓率、理解度、满意率的调查、总结,分析告知存在的问题,探讨医疗告知的注意方法与技巧.结果 告知率:用药:592/1263(46.8%),操作:396/451(87.8%),手术:769/824(93.32%),麻醉:732/816 (89.70%).知晓率:用药:476/1263 (37.69%),麻醉:826/1263 (65.4%),手术:1263/1263 (100%),操作:597/1263 (47.27%).理解度:用药:472/892 (79.73%),操作279/1263 (75.00%),手术:547/769 (71.13%),麻醉:498/732 (68.03%).满意率:847/1263 (67.06%).结论 调查结果显示医疗知情告知设置的各项调查项目满意比率均偏低,原因众多,故对知情面,解释度均需提高,而认真的态度和良好的方法是关键.

    作者:龙绍华;林志铭;单鲁琴 刊期: 2007年第12期

  • 肝病患者手术风险的评价

    肝病患者的围手术期处理之所以十分复杂棘手,不仅因为肝具有特殊的代谢和合成功能,而且因为肝脏疾病损害了肝的功能.术前要准确估计肝病患者对麻醉和手术的耐受程度是有一定困难的.

    作者:叶焕英 刊期: 2007年第12期

  • 浅析米诺环素在皮肤性病中的应用

    米诺环素(二甲胺四环素、美满霉素)系第二代四环素,它是一种半合成四环素,化学名为7-二甲胺基-6-去甲基-6-去氧四环素.用于治疗敏感病原菌所致的各种轻、中度感染.

    作者:潘海燕 刊期: 2007年第12期

  • 血液透析与树脂灌流器联合应用治疗尿毒症脑病7例

    慢性肾功能衰竭患者的生存需要定期进行血液透析治疗,而随着透析时间的延长,其相关并发症日益突出,而尿毒症脑病是维持性血液透析治疗的严重并发症之一.我院自2006年1月至12月期间对7例尿毒症脑病患者时行血液透析与树脂灌流器联合治疗,取得了较好的效果,现报道如下:

    作者:王淑英 刊期: 2007年第12期

  • 氯诺昔康用于术后镇痛的临床观察

    目的 观察硬膜外氯诺昔康复合吗啡持续注入对术后镇痛的效果.方法 选ASA (Ⅰ-Ⅱ)级择期下腹部或下肢手术的患者46例,行腰麻-硬膜外联合麻醉,术毕24mg氯诺昔康加吗啡4mg溶于100mg生理盐水,按2ml/h的速度硬膜外腔持续注入,观察镇痛效果及副作用,监测血压、心率、呼吸频率及脉搏氧饱合度.结果 术后镇痛效果满意,呼吸血压均平稳,恶心呕吐发生率低.结论 氯诺昔康复合吗啡硬膜外镇痛安全有效.

    作者:周芝珍;贾存德;邢改兰 刊期: 2007年第12期

  • 腹腔镜胆囊切除术(LC)胆道损伤的原因分析

    我院自2003年4月开展腹腔镜手术以来,完成胆囊切除术500余例,造成胆道损伤4例,其中,肝总管电灼伤并穿孔1例,副肝管损伤1例,胆囊管漏1例,胆总管横断伤1例.前三例均在术后出现腹膜炎而再次开腹手术,第4例术中发现胆总管横断伤而中转开腹行胆肠吻合手术.虽病人痊愈出院,但给病人造成很大痛苦,经济上也造成很大损失,教训深刻.具体原因分析如下:

    作者:姜军坪 刊期: 2007年第12期

  • 有机磷农药中毒病人进食时间的探讨

    有机磷农药是农业生产中常用的剧毒杀虫剂,因管理或使用不当,常有中毒事件发生.在临床上常常遇到有机磷中毒者经积极抢救治疗,中毒症状缓解或恢复期,因出现反跳使病情再度恶化面死亡.反跳,一般认为是由于有机磷农药在机体内积聚所致,故防止有机磷农药中毒患者反跳除彻底、正确、反复的洗胃和早期足量反复使用阿托品外,还与过早进食有密切关系.

    作者:石文仙 刊期: 2007年第12期

  • 电超导透皮给药治疗轮状病毒肠炎的护理体会

    目的 观察电超导治疗小儿轮状病毒肠炎的疗效,总结对轮状病毒肠炎的护理体会.方法 72例小儿轮状病毒肠炎患儿随机分为两组,对照组32例,采用一般抗病毒及对症治疗.结果 经用电超导透皮给药治疗小儿轮状病毒肠炎在止泻时间、纠正脱水时间均明显优于对照组,经统计学处理P<0.01,差异有显著意义.结论 电超导透皮治疗小儿轮状病毒肠炎有效,配合正确及时的护理、对症治疗及有计划的健康教育指导可减轻患儿痛苦,缩短病程,并在疾病预防方面有特殊意义.

    作者:李金蕊 刊期: 2007年第12期

  • 紫杉醇联合顺铂治疗晚期鼻咽癌的近期疗效观察

    目的:观察紫杉醇联合顺铂治疗晚期鼻咽癌的近期疗效及毒性.方法:采用紫杉醇175mg/㎡,静脉滴注3h,顺铂80mg/㎡,静脉滴注,每3w重复.毒性反应:主要为骨髓抑制,恶心、呕吐,关节、肌肉疼痛,神经毒性,大部分为Ⅰ-Ⅱ度反应,耐受性好.结论:对晚期鼻咽癌近期疗效好,改善生存质量,毒性小,值得推广应用.

    作者:王朝英;林海锋 刊期: 2007年第12期

  • 抗感染药物预防性应用原则

    感染是一类严重的多发病症,它给人类健康和社会发展带来了深重的灾难.由细菌、病毒、支原体、衣原体等多种病原微生物所致的感染性疾病遍布临床各科,其中细菌性感染为常见,抗感染药物是预防和治疗感染性疾病的重要武器.治疗重在防病,就抗感染药物预防性应用原应遵循如下.

    作者:魏智锐 刊期: 2007年第12期

  • 早期康复干预对重症小儿病毒性脑炎预后的影响

    目的 探讨早期康复干预对重症小儿病毒性脑炎预后的影响.方法 选取2000年7月~2005年10月重症小儿病毒性脑炎患儿96例,按患儿家长意愿分为康复组50例和对照组46例,对照组采取对因对症治疗及应用神经代谢药物和促进脑功能恢复的药物,康复组在对照组治疗的基础上给予针刺、高压氧、运动等功能训练,治疗结束后,采用对比观察的方法,比较两组患儿的意识障碍,颅神经障碍,运动功能障碍的恢复时间及一年后伤残的发生率.结果 康复组患儿在急性期昏迷、颅神经障碍、抽搐、运动功能障碍恢复方面均明显优于对照组(P<0.05),一年后运动功能障碍、智力低下、语言障碍、行为异常等伤残方面显著低于对照组(P<0.01).结论 对重症病毒性脑炎患儿尽早实施康复干预是改善预后、减少伤残发生率、提高患儿生存质量的有效手段.

    作者:田昌军;张五一;曹文胜 刊期: 2007年第12期

  • 早产儿的环境护理支持

    了解对早产儿实施环境护理支持的意义和方法.环境护理支持可提高早产儿的生活质量以及存活率.

    作者:林妙丽 刊期: 2007年第12期

  • 消毒剂浓度检测方法及意义

    医疗卫生单位离不开消毒剂:医院对患者手术部位、注射部位要消毒;血站采集血液要对献血者采集部位消毒;医务人员在医疗活动前环境要消毒,双手要消毒;使用过后的医疗废弃物(包括废水)需要消毒处理……因此消毒剂质量好坏直接影响医疗质量、血液质量、环境质量……但目前消毒剂品种繁多,生产厂家众多,规模管理技术不一,造成产品质量参错不齐,如把关不严,不合格品极有可能混进,为杜绝此事发生,我血站对新购进的和使用过程中的消毒剂进行质量抽样检验,建立了消毒剂浓度检测制度,现将常用含碘类、含氯类及酒精类检测方法介绍如下.

    作者:陈丽萍;徐鹤新 刊期: 2007年第12期

  • 参附注射液治疗慢性心力衰竭的疗效观察

    目的 观察参附注射液对慢性心力衰竭的临床疗效及对患者心律失常的影响.方法 将140例慢性心力衰竭患者随机分成两组.两组患者均予常规强心、利尿、扩血管以及ACEI、对症等综合治疗.治疗组加用参附注射液50ml加入5%葡萄糖注射液中静脉滴注,每日两次,疗程14天.观察治疗前后患者的心功能情况、左室LDVV、SV和EF的变化.同时观察对心律失常的影响.结果 两组治疗对慢性心力衰竭患者均有良好效果,心功能参附与对照组比较有统计学意义(P<0.05).患者左室SV和EF明显增加 (P<0.05,P<0.01),治疗组患者左室LVDD明显缩小(P<0.05);与对照组相比,治疗组SV和EF改善更明显(P<0.05,P<0.01).治疗组24h平均心率及室早次数较治疗前减少.结论 参附注射液明显改善慢性心力衰竭患者的心功能,减少室性心律失常的发生,且无明显的副作用.

    作者:姜秋颖 刊期: 2007年第12期

  • 浅谈预防接种工作护理体会

    预防接种工作是我国改革开放以来卫生领域成效为显著,影响为广泛的工作之一.通过从事免疫规划工作人员的努力,每个儿童支都会接种到规范、有效的预防接种疫苗, 可预防的传染病将进一步得到控制,免疫规划必将为保持儿童健康发挥出更大的作用.

    作者:徐正云 刊期: 2007年第12期

  • 氯诺昔康联合小剂量芬太尼用于骨科手术术后70例患者的自控镇痛

    目的:氯诺昔康是一种新型的甾体类抗炎镇痛药,化学结构属于稀醇类,具有镇痛、抗炎和解热作用.该药的半衰期为3~5h胃肠道毒副作用少.不同剂量的氯诺昔康复合小剂量芬太尼,用于骨科手术后镇痛,并观察其疗效及毒副反应.方法:将符合入选标准的病例,随机分为A、B、C3组:A组为氯诺昔康24mg 加芬太尼0.5mg;B组为氯诺昔康40mg 加芬太尼0.3mg.C组为芬太尼1mg、吗啡10mg;3组结果相比较,经统计学处理:镇痛效果A组分别与B和C组比较P<0.05,有显著性差异,B和C组比较P>0.05,无显著性差异,不良反应比较C组明显大于A和B组(P<0.05),有显著性差异.结论:氯诺昔康40mg加芬太尼0.3mg用于骨科手术,术后镇痛疗效显著.

    作者:曹连仕 刊期: 2007年第12期

  • 甲状腺疾病的超声诊断

    甲状腺疾病早期往往临床症状不明显,早期诊断依靠实验室检查和先进的影像检查,病检的诊断率较高,为了证实甲状腺疾病的超声诊断价值,我总结了我院2003年2月-2006年2月,经我院超声检查和手术病理证实的病例.

    作者:黄菊青 刊期: 2007年第12期

中国医药指南杂志

中国医药指南杂志

主管:国家卫生和计划生育委员会

主办:中国保健协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