曹盛生;罗彤;秦育宏;傅云根;甘心荣
近年来无创性气道双水平正压(Bi-PAP)呼吸机为呼吸衰竭患者提供了一种新的治疗方法.我院呼吸内科RICU于1998年8月~2003年12月对148例由各种原因引起的呼吸衰竭患者在常规药物治疗的同时,采用经鼻面罩BiPAP治疗,取得了较好的疗效,现分析如下:
作者:梁松林;郭浩 刊期: 2005年第03期
女性输卵管绝育术后的并发症以切口感染为常见,它不仅给受术者造成不应有的痛苦,而且给计划生育工作带来不良影响,为了解原因,寻求预防措施,降低发病率,更好地开展绝育术,现将我站14年间收治女扎术后顽固性感染28例做一回顾性分析:
作者:黄淑兰 刊期: 2005年第03期
随着我国人民生活水平的提高及人均寿命的延长,目前高血压病的发病率逐年增加,高血压病导致的心、脑、肾等靶器官器质及功能的损害也呈上升趋势,尤其是高血压病并发肾功能损害,已成为主要致死原因之一.在控制高血压病的同时,应保护肾脏,减轻、延缓肾功能损害.笔者从1999-2003年采用随机、开放的方法,对96例高血压病并发肾功能损害患者分为两组,予钙拮抗剂(采用硝苯地平缓释片,扬子江药业生产)与血管紧张素转换酶抑制剂(采用贝那普利,又名洛汀新,瑞士诺华制药生产)治疗,观察、对比双方对肾脏的影响,总结如下.
作者:毛弘 刊期: 2005年第03期
大便隐血实验可提示无症状的消化道肿瘤及评价缺铁性贫血的消化道出血情况,是消化道出血、肿瘤等疾病的重要实验室参考指标.常见检测方法分为化学法和免疫法两类.化学法灵敏性、特异性差,受饮食影响较大,干扰因素多.免疫法是直接检测人体血红蛋白,灵敏性、特异性均高,应用较为广泛.胶体金法是免疫法中的一种,为了观察其灵敏度和检测线性范围,我室对不同浓度血红蛋白便进行了实验观察.
作者:郑剑波;方鹏;李化 刊期: 2005年第03期
目的对基底节区高血压脑出血不同手术方法进行对比.方法根据CT检查确定穿刺部位,采用YL-1一次性颅内血肿穿刺针,经颅穿刺置入血肿腔.结果24例昏迷病人神志均在1-7天恢复,偏瘫肢体7-20天肌力恢复至3-4级,4例术前清醒病人均在血肿穿刺引流后7天痊愈,2例脑疝病人穿刺后1-3天内神志清醒,偏瘫肢体于7-30天肌力由0-3级恢复4-5级.死亡3例,死亡率9.1%.结论此方法简单易行,及时有效,损伤小,恢复快,费用低,大大降低了死残率,提高了生存质量.
作者:李晖 刊期: 2005年第03期
我院1999-2004年共作256例急诊胃镜检查明确了诊断,并未有任何并发症.
作者:刘淑霞 刊期: 2005年第03期
通过对脑出血病人急性期避免情绪波动、加强病情观察、正确应用脱水剂、保持呼吸道通畅、防止便秘、保持肢体功能位等的护理,预防了并发症,促进了康复.
作者:刘锋 刊期: 2005年第03期
目的大黄素对人脐静脉内皮细胞(HUVECs)表面血管内皮细胞粘附分子-1(VCAM-1)表达的影响.方法选取HUVECs为研究对象,应用10mg/L、20mg/L、30mg/L、40mg/L大黄素单独或混合5ng/mL TNF-d进行培养,以酶联免疫吸附试验(ELISA)法检测其表面VCAM-1的表达水平.结果10mg/L、20mg/L组单纯大黄素使HUVECs表面VCAM-1表达升高; 30mg/L、40mg/L组单纯大黄素对HUVECs表面VCAM-1表达尢影响;10mg/L、20mg/L、30mg/L、40mg/L大黄素和5ng/mL TNF-α进行混合培养时,HUVECs表面VCAM-1的表达明显低于单独应用TNF-α组,且对大黄素有一定的剂量依赖性,佳作用浓度可因个体不同而有一定差异.结论大黄素对人脐静脉内皮细胞(HUVECs)表面VCAM-1表达具有双向调节作用.
作者:周慧;郑志峰;李飞;谷德祥 刊期: 2005年第03期
1临床资料患者,男,16岁.因左侧肢体活动不灵,伴嗜睡4天于1999年1月15日入院.病人无明显发冷发烧.曾于4周前骑车头部受伤,无昏迷,无呕吐.未见明显外伤.既往:否认近期有感染病史及开放伤.查体:体温37.2℃,脉搏80次/分,血压110/70mmHg.嗜睡,呼之睁眼,查体欠合作,失语,右瞳孔直径6.0mm,光反射消失,左瞳孔直径2.5mm,光反射灵敏,无面瘫,左侧肢体肌力Ⅱ-Ⅲ级,右侧肢体肌力Ⅴ级,左侧Babinski征阳性,颈强阴性,Kerniger征阴性.
作者:李晖;荆玉奎 刊期: 2005年第03期
肾病综合征(NS)常合并有高粘、高凝状态,加上激素,免疫抑制剂的应用,可进一步加剧血栓形成.本文观察了前列腺素E1(PGE1)、黄芪注射液、低分子量肝素(LMWH,速避凝)联合治疗原发性肾病综合征(PNS)取得了较好的疗效,现报告如下.
作者:樊心孔;高泉;刘瑛;周丽春 刊期: 2005年第03期
目的调查骨折术后伤口感染的细菌构成及耐药情况,指导临床尽快转人目标性用药,降低感染率.方法采用回顾性分析对照组,前瞻性研究干预组,分别于术前、术后1-2天术后5天采集培养标本,采用K-B法进行药敏试验.采用X2检验骨折术后伤口感染的危险因素并采取了有效的干预措施.结果革兰氏阴性菌检出率(53.6%),较革兰氏阳性菌检出率(46.3%)高;居首位的为铜绿假单胞菌(23.2%),其次为金黄色葡萄球菌(SA)(22.9%),耐甲氧西林金黄色葡萄球菌(MR-SA)占SA的50%.铜绿假单胞菌、不动杆菌对泰能的耐药率分别是3.2%、2.2%.没有检出耐万古霉素的SA.骨折术后感染率由4.19%降为2.11%.结论分析了骨折术后伤口感染的危险因素,讨论了合理用抗菌素的重要性及干预措施的可行性.临床医技密切配合,是减少院内感染,提高医疗质量的的保证.
作者:刘兰梅;朱德全;范崇英 刊期: 2005年第03期
丁型肝炎病毒(Hepatitis D Virus,HDV)是一种必须有乙型肝炎病毒(Hepatitis B Virns,HBV)表面抗原的存在才能复制的小RNA缺陷病毒.丁型肝炎是发生在乙型肝炎病毒感染的基础上由丁型肝炎病毒感染而致病其传播方式与乙型肝炎相同,患者以慢性患者与携带者为主.
作者:高英鸿;严碧琼 刊期: 2005年第03期
目的总结16例17膝人工全膝关节置换术后进行早期功能锻炼的经验.方法人工全膝关节置换术后患者按照预定的康复计划进行早期功能锻炼,术后6小时进行股四头肌静力收缩锻炼,48小时后,进行CPM锻炼,3天下地站立.结果术后2周膝关节被动屈曲均>90°,膝关节主动伸屈活动度0°-80°.结论术后早期功能锻炼可使关节功能早期恢复,并可预防并发症发生.
作者:茅琼;李晓蓉 刊期: 2005年第03期
血液透析病人,建立和维护一个良好的血液循环系统通路(血管通路),是保证血液透析充分的重要条件,对于急性肾功能衰竭、各类急性药物中毒、毒物中毒以及无法建立合适的动静脉内瘘或自体内瘘未成熟而急需透析建立血管通路,采用颈内静脉置管已成为血管通路的途径.然而在应用过程中也易导致各种并发症.现将颈内静脉置管常见并发症预防及护理进行综述.
作者:孙玉兰 刊期: 2005年第03期
目的探讨超声引导注入尿激酶后穿刺抽液治疗多房性胸腔积液的临床价值.方法对48例多房性胸腔积液患者,超声引导注入尿激酶后4-6小时穿刺抽液.每周2-3次,如仍有分隔重复上述治疗.结果48例患者共穿刺147次,成功率100%,2例并发胸膜粘连,1例癌性胸水持续半年多.结论超声引导注入尿激酶后穿刺抽液治疗多房性胸腔积液是一种安全、有效、价廉、微创的方法,便于患者接受.
作者:徐卫东 刊期: 2005年第03期
笔者在20余年的精神病临床实践中,运用五氟利多维持治疗精神分裂症,取得较好疗效.报告如下:
作者:林爱民 刊期: 2005年第03期
目的探讨运用显微外科技术修复四肢大面积皮肤逆行撕脱伤的临床疗效及优越性.方法对我院1998.6-2003.11收治的21例有适应症的四肢大面积皮肤逆行撕脱伤吻合多根皮下浅静脉及可能找到的皮动脉,观察皮瓣成活并随访患肢术后功能恢复情况.结果本组无一例大面积坏死,平均坏死面积4%,平均住院日18天,术后患肢功能满意率95%.结论采用显微外科技术治疗四肢大面积皮肤逆行撕脱伤,能有效改善逆行撕脱皮肤的血运,避免大面积皮肤坏死,减少感染,缩短住院时间,使患肢外形、功能达到满意恢复.
作者:曹盛生;罗彤;秦育宏;傅云根;甘心荣 刊期: 2005年第03期
目的测定活动期狼疮性肾炎患者、非活动期狼疮性肾炎患者及健康体检者尿视黄醇结合蛋白(urinarg retinol-binding prottin,URBP)含量,探讨URBP在狼疮性肾炎活动期的临床意义.方法采用上海德波生物技术有限公司提供的试剂盒,用全定量酶联免疫吸附法(ELISA法)测定URBP,各组间所测得结果的平均值分别进行比较.结果活动期狼疮性肾炎患者及非活动期狼疮性肾炎患者URBP平均水平均明显高于健康人群(p<0.05).且活动期患者URBP平均水平又明显高于非活动期患者(p<0.05).活动期狼疮性肾炎患者经治疗活动病变控制后,其URBP显著下降(p<0.05).结论URBP可作为狼疮性肾炎活动期的标志物.
作者:田秋菊 刊期: 2005年第03期
我们自1992年以来,采取中西医结合方法治疗87例阑尾周围脓肿病人,收到了良好疗效,现介绍如下:
作者:郭干一;王静明 刊期: 2005年第03期
目的研究社区人群糖尿病和糖耐量减低患者血糖与血脂的相关性.方法采用整群随机抽样流调1232人,隔夜禁食12小时以上,空腹采血5ml,测定血糖(BS)、甘油三脂(TG)、总胆固醇(TC)、高密度脂蛋白胆固醇(HDL)、低密度脂蛋白胆固醇(LDL).结果1232人中,糖尿病(DM)161例,首诊DM病人66例;糖耐量减低(IGT)93例.首诊和IGT病人空腹以及餐后血糖为6.1±2.4mmol/L、7.9±6.1mmol/L;TG、TC、LDL-C为2.3±0.8mmol/L、5.7±0.7mmol/L、4.8±0.9mmol/L,均高于正常对照组,HDL-C1.1±0.3mmol/L,低于正常对照组;空腹和餐后血糖与TG、TC、LDL-C水平成正相关,P<0.01.结论糖尿病和糖耐量减低患者存在血脂异常,加强糖尿病患者血脂相关知识教育及普查意义重大.
作者:刘钧钧;李德康;张黎红;葛军;史京衡 刊期: 2005年第03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