学术投稿

盐酸氨溴索对慢性阻塞性肺疾病急性发作期血清白介素-8超氧化物歧化酶、丙二醛的影响

周瑛;秦兴国;肖平;何银华

关键词:慢性阻塞性肺疾病(COPD) 血清白介素-8(IL-8) 超氧化物歧化酶(SOD)) 丙二醛(MDA) 盐酸氨溴索
摘要:目的观察盐酸氨溴索对血清白介素-8、超氧化物歧化酶(SOD)和丙二醛(MDA)在慢性阻塞性肺疾病(COPD)急性加重期的变化并评价其临床意义.方法COPD急性加重期病人48例,经随机分组,23例列为治疗组,25例为对照组.对照组25例,其中男18例,女7例;治疗组男17例,女6例.两组年龄、性别无显著差异.治疗组给予盐酸氨溴索(AmbroXol Hydrochloride)240mg静脉注射Bid.计14天.分别观察两组病人治疗前后的IL-8、SOD和MDA,并进行分析对比.结果治疗组经治后IL-8、MDA与治疗前相比均有显著降低,SOD增高(P<0.01),对照组MDA增高,SOD下降差异有显著性(P<0.05).结论盐酸氨溴索对于COPD患者有抗炎和抗氧化作用.
中国医药指南杂志相关文献
  • 老年人腰椎间盘突出症围手术期的护理

    腰椎间盘突出症是老年人腰腿痛的主要原因之一,随着社会的老龄化和长寿人口的增加,病人有增多的趋势.老年人常合并退行性病变和其他慢性病,使其在治疗和护理上于青壮年不同,更具有复杂性.由于我们在术前准备充分,术后护理认真,有效地提高治愈率,减少并发症.现总结报道如下:

    作者:封志英 刊期: 2005年第05期

  • 混合肠道菌质控盲样在检测中的应用

    开展微生物检测的实验室质量控制活动,参加各实验室之间的比对,是保证检测结果真实、可靠,提高微生物实验室的检测水平和能力的有效举措,因此,各实验室应每年定期进行室间、室内质控等检测的质量控制.现将混合肠道菌盲样在室间质控检测中的应用情况报告如下:

    作者:周惠珍;沙洁 刊期: 2005年第05期

  • 缺铁性贫血对血小板计数的影响

    缺铁性贫血有时伴血小板数量及形态异常,严重者可出现三系细胞减少.故血小板计数在IDA(缺铁性贫血)的鉴别诊断及临床治疗方面具有一定的意义.Sysmex血细胞计数时,IDA表现为红细胞直方图左移峰底变宽(MCV减少,RDw增大),血小板直方图变形而且出现URI(血细胞计数上限干扰区)报警.本文分析小红细胞对血小板计数产生影响,具体报道如下.

    作者:周晓凤;孙旻 刊期: 2005年第05期

  • 健康教育对心血管疾病患者健康行为的影响

    目的探索健康教育对健康行为的引导和促进作用;方法以问卷方式调查两组患者实施健康教育前后的健康知识知晓率和患者的自我护理、自我监测的行为能力,以及不良行为改善情况,研究健康教育对建立健康行为的促进作用;结果接受系统的健康教育的观察组患者上述行为指标明显优于对照组;结论健康教育能促进健康行为,改变不良的生活方式,降低疾病危害.

    作者:朱爱华;张莉梅;起萍;左荣惠;丁伟莉;熊国芳;曾小剑;陈绍惠;孙丹;王丽;尹桂花;丁古莲 刊期: 2005年第05期

  • 施普善治疗脑梗死46例临床观察

    目的观察施普善对脑梗死患者的疗效和安全性.方法将46例脑梗死与对照组比较,15天后按照全国第四届脑血管病会议通过的<脑卒中患者临床神经功能缺损程度评分标准>分别评分.结果治疗组和对照组比较有显著性意义(P<0.05).治疗前后的神经功能缺损对比有改善(P<0.05).结论施普善能改善脑梗死患者的神经功能.

    作者:俞斌;颜伶;华玮 刊期: 2005年第05期

  • 针刺治疗焦虑症临床观察

    目的观察针刺治疗焦虑症的疗效.方法分以针刺为主治疗的针刺组及口服黛力新为主治疗的对照组治疗焦虑症,并进行疗效比较.结果针刺组总有效率为93%,对照组为70%,两组比较有显著性差异(P<0.001).结论针刺疗效明显优于单用药物治疗.

    作者:吕爱民;金英爱 刊期: 2005年第05期

  • 甲状腺功能亢进症21例误诊分析

    1引言我院共收治甲状腺功能亢进症64例,其中21例不典型的入院前曾被误诊过,误诊率达33%,为提高对此病的认识,降低误诊率,现对误诊的21例不典型甲亢病分析如下.

    作者:李万有 刊期: 2005年第05期

  • 再发脑出血的手术治疗体会

    我院自2001-2004年收治再发性脑出血病人18例,其中男性13例,女性5例,平均年龄66.8岁.首次发生脑出血距本次发病时间为1-5年.13例既往有高血压病史,再次出血部位和前次部位相同12例,初次出血时出血量平均为35m1,再次出血平均为65m1.再次出血的病情分级明显高于初次.18例再次脑出血的病人其中10例均在6小时之内手术.

    作者:于国章 刊期: 2005年第05期

  • 胃大部切除术后吻合口排空障碍11例临床分析

    目的探讨胃大部切除术后吻合口排空障碍的病因、发病机制、诊断和治疗方法.方法对1998-2004年行胃大部切除术206例临床资料进行回顾性分析.结果远端胃大部切除术206例,发病11例(发生率5.34%),胃镜检查及胃肠道造影对吻合口排空障碍有诊断价值.所有病例经保守治疗在36天内痊愈.结论胃大部切除术后吻合口排空障碍的病因是多因素的,术后胃肠道运动的改变是吻合口排空障碍的主要原因.采用非手术治疗一般均可治愈,应尽量避免再次手术.

    作者:茅红珍;葛成华 刊期: 2005年第05期

  • 加强大型设备综合效益分析用好用活医疗卫生资源

    通过对我院大型医疗设备综合效益和每台设备投资回收期、年净现金流量、净现值的分析,真实反映全院专业设备的实际使用效果,同时提出解决问题的办法,进而努力提高设备使用率.

    作者:吴天平;苏琦;颜维华 刊期: 2005年第05期

  • 肠破裂的诊断体会

    我院1994年1月至2004年12月共收治15例腹部闭合伤中小裂口肠破裂的患者,得到了及时的诊断和处理,本文就其诊断浅谈一些诊断体会.

    作者:杜长固 刊期: 2005年第05期

  • 妇科腹部术后炎性肠梗阻结合中医治疗98例

    目的观察六味汤对妇产科腹部术后炎性肠梗阻的治疗效果.方法采用随机单盲对照方法,将148例分2组,治疗组98例以六味汤治疗,对照组50例用单纯西医疗法,观察术后病人的肛门排气时间、恶心呕吐、腹胀腹痛、纳呆等症状改善程度.结果治疗组改善程度明显优于对照组(P<0.01).结论六味汤能较好、较快地促进妇科腹部术后胃肠功能的恢复,减少相关并发症,疗效佳.

    作者:吴珍珠 刊期: 2005年第05期

  • 胎儿生长受限规范化治疗体会

    胎儿生长受限(FGR)是指孕37周后,胎儿出生体重小于2500g;或低于同龄平均体重的两个标准差;或低于同龄正常体重的第10个百分位数;是围产期的重要并发症.

    作者:张克群;魏明久 刊期: 2005年第05期

  • 标准外伤大骨瓣开颅术在治疗重型额颞顶颅脑损伤中的应用

    探讨标准外伤大骨瓣开颅术在重型额颞顶颅脑损伤(GOS评分≤8分)治疗应用.方法对我科1999年以来收治50例GOS评分≤8分的重型额颞顶颅脑损伤,采用标准外伤大骨瓣开颅术的50例病人进行预后分析.结论尽早采用标准外伤大骨瓣开颅术对重型额颞顶颅脑损伤治疗效果较好,不失为治疗广泛性脑挫伤伴硬膜外下、脑内血肿的较好手术方式.

    作者:韦向亮;庞赤宇 刊期: 2005年第05期

  • 小儿大隐静脉的穿刺技巧

    临床护理人员在给小儿静脉输液时,经常遇到一些患儿头部及脚背静脉少而细,无法顺利穿刺.这种情况下,有时会选择脚踝处的大隐静脉进行穿刺.针对该处大隐静脉模糊不清,深而滑,不易固定的特点,可以采取下列方法:

    作者:孙立立;王乃霞 刊期: 2005年第05期

  • 非典型甲状腺功能亢进症86例误诊、漏诊分析

    对有高代谢症群、甲状腺肿、突眼等典型表现的甲状腺功能亢进症(甲亢)患者诊断并不困难,而对非典型甲亢却极易造成误诊和漏诊.为加深对本病的认识,提高诊断水平,现将我院内分泌科近10年来诊治的甲亢病人中,临床表现不典型者共86例误诊及漏诊情况进行分析.

    作者:于丽达;曹卫华;李福玲;唐红梅 刊期: 2005年第05期

  • HIVl+2高值假阴性2例

    艾滋病在中国的流行己进入快速增长时期,随着艾滋病病毒感染者的不断增加,以机会性感染而进入综合性医院就医的患者日益增多.

    作者:杨红樱 刊期: 2005年第05期

  • 静滴头孢地嗪钠引起药物热1例报道

    注射用头孢地嗪钠(商品名高德),是一种第三代注射用头孢类抗菌素.目前逐渐应用于临床,此类抗菌素常见的不良反应是皮肤荨麻疹,偶有发生过敏性休克,但引起典型的药物热并不常见,在我院尚属首例,现报告如下:

    作者:徐春玲;邢顺杰;杨树芹 刊期: 2005年第05期

  • 西门子KD-77型直线加速器维修1例

    1故障现象早上十一点左右,正在放疗病人的机器突然中途停止出线,机器进入term状态.

    作者:梁海奇 刊期: 2005年第05期

  • 高血压合并急性心肌梗死早期血压变化及其原因探讨

    目的研究高血压合并急性心肌梗死早期血压变化和原因及其临床意义.方法60例AMI患者,分A组(伴高血压史)、B组(无高血压史).通过观察AMI前后血压变化、LVH情况、AMI后2周内UCG测定LVEF、E/A比值、泵功能、血清心肌酶峰CPK、CK-MB测定、血浆AngⅡ、β-EP和CGRP水平的测定,及梗死后心脏事件等.结果A组血压下降明显,并与基础血压、LVH、泵功能有关;A组发生AMⅠ后AngⅡ、β-EP、CGRP及CPK、CK-MB水平均高于B组;血压下降者EF及E/A显著低于血压未下降组,A组泵功能Ⅲ~Ⅳ级发生率高于B组,心脏事件及死亡率也高于B组.结论高血压是冠心病的重要危险因素,高血压发生AMI后70%血压下降,这与心功能恶化、LVH、梗死面积大以及血浆AngⅡ、β-EP、CGRP水平增高有关.

    作者:何才通 刊期: 2005年第05期

中国医药指南杂志

中国医药指南杂志

主管:国家卫生和计划生育委员会

主办:中国保健协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