李秦予;刘海英;张俊芳;贾海燕
目的使每位护士转变护理观念,变被动为主动服务,为加强我病区的护理管理,提高护士的整体素质和安全意忖识,调动患者的工作积极性,奖优罚劣.方法①首先成立科室质量管理小组;②根据我科的工作特点制定量化管理指标和考核标准;③严格的质量检查及各位质检小组成员及时的信息汇总;④每月召开科室护理质量评价会.结果我科三年来,未发生过一起护理纠纷,护士的素质提高了,工作积极性提高了,病人的满意度由93%上升到99%,为医院创造了良好的社会效益和经济效益,使我们的护士彻底改变了干好、干坏一个样的局面,同时使每位护士从思想上重视护理工作纠纷的防范,并且在护理过程中有章可循,有规可依,在一定程度既避免了护理纠纷的发生,又维护了我们护士的正当权益.
作者:吴守宇;郑佳 刊期: 2005年第05期
目的探讨胃大部切除术后吻合口排空障碍的病因、发病机制、诊断和治疗方法.方法对1998-2004年行胃大部切除术206例临床资料进行回顾性分析.结果远端胃大部切除术206例,发病11例(发生率5.34%),胃镜检查及胃肠道造影对吻合口排空障碍有诊断价值.所有病例经保守治疗在36天内痊愈.结论胃大部切除术后吻合口排空障碍的病因是多因素的,术后胃肠道运动的改变是吻合口排空障碍的主要原因.采用非手术治疗一般均可治愈,应尽量避免再次手术.
作者:茅红珍;葛成华 刊期: 2005年第05期
目的了解广中社区居民对高血压健康促进俱乐部管理方式的满意程度,旨在制订一套针对社区高血压患者的有效的管理模式.方法对高血压健康促进俱乐部成员随机进行一对一问卷调查.结果71.70%的居民由俱乐部人员那里知道高血压活动信息,96.94%的高血压患者欢迎俱乐部这种服务方式,93.87%感觉俱乐部测量血压符合医院测量的标准,47.88%参加过广中社区卫生服务中心举办的健康讲座,满意人数占99.01%.结论高血压患者对自己血压的关注程度越来越高,他们希望知道自己的血压水平,并且通过社区得到基础的医疗服务,以及对高血压防治的信息.
作者:韩承兴;施征宇;吴莉莉 刊期: 2005年第05期
剖宫产儿综合征(baby by caesarean sectio syndrome BCSS)是指剖宫产的新生儿由于潴留在肺泡内的过多液体吸收蒸发后在肺泡表面形成透明膜,而不是缺乏肺表面活性物质所致的新生儿呼吸窘迫综合征,表现为出生后短时期内出现发绀、呼吸困难、肺透明膜病等严重缺氧综合征[1].对于剖宫产儿综合征这一名词尚有争议,但从剖宫产儿与正常儿分娩生理上的差异,提示本综合征确实存在,实际上BCSS是一种特殊原因(剖宫产)引起的新生儿呼吸窘迫综合征.广义的BCSS还包括所有仅出现于剖宫产儿而不会出现于经产道分娩儿的特有症状.
作者:苏永红;杨秀亭 刊期: 2005年第05期
人工流产及中期引产术是计划生育的措施,孕妇在实施该手术时一般都有一定的心理负担,轻者导致精神异常,重者会引发各种并发症,严重影响妇女的身心健康.
作者:宋伟;杨静;管华 刊期: 2005年第05期
发热[1]是多种疾病共有的病理过程,是机体对致病因素的一种防御反应,持继高热则可导致中枢神经系统发生障碍,同时损害心、肝、肾器官和增加蛋白质的消耗.因此,需要及时采取降温措施,避免机体过度消耗和重要器官损害.在感染科发热是伤寒、麻疹、肾综合征出血热、结核性脑膜炎等疾病的常见症状.我科以前多采用物理降温,从2002年2月开始采用吲哚美辛栓[2]药物降温,取得了较好的效果,介绍如下.
作者:陈丽萍 刊期: 2005年第05期
普外科手术前要充分清洗肠道,可防止因肛门括约肌松弛而排便于手术台上,并且可以减轻术后复胀和便秘.以往术前肠道准备采用术晨服皂水清洗灌肠,不仅增加护士的劳动强度,病人不易耐受,而且普外科患者多为老年和儿童,配合性较差,影响效果.番泻叶是一种常用的泻下药,主要成份含番泻甙、大黄酚、芦荟大黄素及大黄酸等,为豆科草决明属植物.由于它泻下作用显著,在临床上通常用于解除便秘.我科采用番泻叶泡水饮服,替代清洁灌肠,效果显著,现将体会总结如下:
作者:岳秀艳;王月芹;周风伟;于敏 刊期: 2005年第05期
我院自2001-2004年收治再发性脑出血病人18例,其中男性13例,女性5例,平均年龄66.8岁.首次发生脑出血距本次发病时间为1-5年.13例既往有高血压病史,再次出血部位和前次部位相同12例,初次出血时出血量平均为35m1,再次出血平均为65m1.再次出血的病情分级明显高于初次.18例再次脑出血的病人其中10例均在6小时之内手术.
作者:于国章 刊期: 2005年第05期
抗菌药物发明和应用是20世纪医药学领域伟大的成就之一.应用抗菌药物有效地控制了细菌感染,降低了细菌感染性传染病的死亡率.但是,它是双刃剑,我国每年有20万人死于药品不良反应,其中40%死于抗菌药物使用不当.合理使用抗菌药物,减少耐药菌株的产生,降低医院感染的发生率是目前医务工作者面临的紧迫任务.因此,对我院近年来抗菌药物临床使用不当的原因加以回顾.将控制抗菌药物使用不当的具体措施与同道们交流,以期抛砖引玉.
作者:林玉兰 刊期: 2005年第05期
患者,女,69岁,皮肤成群水疱,疼痛7天,来我院就诊.就诊前7天劳累后,自觉右侧肩背部,胸部皮肤针刺样疼痛,2天后局部出现大片红斑,随即出现小米粒大密集水疱,5天后右侧耳后、颞部、嘴角外侧皮肤剧烈针刺样疼痛,并出现与胸背部相同皮损.发病以来,自觉乏力,纳差、头晕,因疼痛无法入睡.平素健康,无心肺肾等重要脏器疾患,否认右唇部单纯疱疹史.
作者:太莲姬;吴文杰 刊期: 2005年第05期
目的研究眼球穿通伤的Ⅰ期处理方法及时机.方法对350例眼球穿通伤病人,进行回顾分析.结果结合临床分析发现,及时地清创缝合及显微手术对眼球穿通伤的预后有重要意义.
作者:王刚;康太平;曹明 刊期: 2005年第05期
随着社会的进步,人们生活,文化水平的提高,患者对医院内医疗、护理质量及服务质量要求越来越高,其自我保护意识也在不断增强.手术室护士与病人接触的时间虽然很短暂,但手术室护士护理的粗与细与手术的成功与否及患者的生命息息相关,来不得半点马虎,稍有不慎就可能造成差错事故的发生.结合我院的实际情况,现将手术室护理工作的安全隐患及防范措施总结如下:
作者:应娟雅 刊期: 2005年第05期
我院于2000年3月引进体外冲击波碎石机,应用超声诊断肾输尿管结石并定位行冲击碎石共125例,现进行回顾性分析,报告如下:
作者:张兆英;边文华;刘雪峰;郭华;郑晓辉;高岩 刊期: 2005年第05期
目的探讨腹腔镜手术治疗异位妊娠的疗效.方法使用电视腹腔镜系统,根据不同情况施行输卵管开窗术、输卵管切除术及宫角切除术、卵巢内胚胎清除术.结果38例患者均在腹腔镜下顺利完成手术.所有病例均无术后病死率及其它并发症.结论腹腔镜手术应用于异位妊娠的诊断及治疗具有准确性高、治疗及时、手术损伤小、机体恢复快、住院时间短,易被患者接受.
作者:信丽华 刊期: 2005年第05期
推拿是治疗腰椎间盘突出症的常用手法,虽然各家手法不一,但均能取得较好的近期疗效,至于远期疗效如何,目前尚缺乏系统的随访资料予以证实.
作者:廖信祥 刊期: 2005年第05期
子宫内膜异位症(endometriosis,简称EM),为雌激素依赖性疾病,在生育年龄妇女中有10%左右的发生率,且有明显上升趋势[1].当前药物治疗EM依靠抑制卵巢功能诱导异位子宫内膜萎缩.在过去传统的方案是采用达那唑和促性腺激素释放激素激动剂(GnRHa)治疗EM疗效是肯定的,但它们存在着较多副作用,诸如肝功能损害,绝经症状,男性化表现,低雌激素综合征和骨质丢失等.显然,发展一种新的有效、长期服用没有或很少副作用的药物是EM治疗方面非常有意义的工作.米非司酮(Mifepristone,RU486)是一种作用在受体水平的抗孕酮和抗糖皮醇的类固醇,通过与受体结合达到阻断孕酮作用的目的,初该药主要用于抗早孕,近年来研究发现RU486用于治疗EM亦有相当的疗效.由于其症状缓解高、疗效好、方便、价廉和较少副作用等诸多优点,使此药在EM临床应用中越来越广泛.本文就RU486在治疗EM方面的进展作一综述.
作者:钟红雨 刊期: 2005年第05期
目的探讨稳定型心绞痛(SAP),不稳定心绞痛(UAP),急性心肌梗塞(AMI)临床表现与冠脉造影特点.方法分析冠脉病变与冠心病危险因子之间的关系.结果AMI,UAP以单支病变为主,SAP则以双支病变为主且SAP平均冠脉病变数,冠脉狭窄程度,冠脉完全闭塞数均多于UAP及AMI组,吸烟人数在AMI组中多于SAP及UAP组.结论急性冠脉综合症与冠脉粥样硬化狭窄程度无关,冠脉造影不能预测斑块破裂,吸烟是AMI重要的触发因素.
作者:郑鹏翔;华尔铨;张书富;陈德 刊期: 2005年第05期
目的探讨急性心肌梗死(AMI)行直接经皮冠状动脉介入治疗(PCI)的可行性.方法根据冠状动脉造影(CAG)结果,对72例AMI患者行直接PCI术.对其中68按AMI后行直接PCI时间分为:<6h直接PCI组(A组)和>6h直接PCI组(B组),通过心脏超声(UCG)随访左室射血分数(EF)、左室舒张末期内径(ED)和左室收缩末期内径(ES).结果72例AM患者中,70例成功施行了PCI术,成功率达97.2%(70/72).A、B而组住院期间(术后1周)EF、ED、ES值均无统计学差异(p>0.05),随访1年均有有显著性差异(p<0.05).结论AMI行直接PCI安全、有效,是开通梗死相关血管(IRA)的佳方法.AMI后<6h内行直接PCI能改善左心功能.
作者:郑鹏翔;张书富;朱小枫;陈德 刊期: 2005年第05期
目的探讨软组织血管瘤MRI的表现和诊断价值.方法回顾性分析我院经手术和病理证实的5例软组织血管瘤MRI的表现以及与其它方法的比较.所有病例均经CR、CT、DSA、B超和MRI检查.结果5例MRI检查表现为软组织肿块、或软组织弥漫性肿胀,其中2例为肌肉内软组织肿块,形态不规则,长轴与肌肉走向平行,呈等、稍长T1长T2信号,边界欠清,其内可见斑点、网隔状短T1长T2信号.1例为较表浅软组织肿块,呈等、稍长T1信号及以长T2为主之混杂信号.1例为肌肉间隙内软组织肿块,形态较局限,呈结节状,边界清晰,周围肌肉受压变形,呈等、长T1长T2信号,可见到小管状长T1短T2信号影,1例为右下肢体弥漫性软组织肿胀,呈等、长T1及以长T2为主混杂信号,内见条状、点状长T1短T2信号及斑点、斑片状短T1长T2信号灶,右下肢骨骼比左侧稍短小.5例注射Gd-DTPA后扫描肿块多数呈明显不均匀强化,部分呈中等度强化,部分病例可见到异常血管及营养血管.结论MRI具有良好的软组织分辨率及多方位成像的特点,对软组织血管瘤能够明确诊断及确定肿块范围,对临床明确诊断及确定手术范围具有非常重要的价值.
作者:文雄伟;庞业勤 刊期: 2005年第05期
目的采用食管内支架置人的方法对中晚期食管癌患者进行姑息性治疗,探讨食管内支架在食管癌治疗中的作用,观察其不良反应.方法12例中晚期食管癌患者在内镜或x光辅助下置人食管内支架,其中合并食管-气管瘘2例及食管一纵隔瘘1例.结果应用食管内支架能有效缓解患者吞咽梗阻症状,随访12个月,1例3个月后死于食管一气管瘘合并肺内感染,另1例8个月后死于消化道大出血,其余患者均未出现进食障碍及吞咽梗阻症状.结论食管内支架置入适用于中晚期食管癌丧失手术机会患者,是一种较好的姑息治疗手段,操作安全、简单,无严重并发症,疗效确实可靠.
作者:杨俊涛 刊期: 2005年第05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