学术投稿

外周静脉中心置管在肿瘤患者中的应用体会

汤永勤

关键词:外周静脉, 置入中心静脉导管, 肿瘤患者, 护理操作技术, 刺激性药物, 脂肪乳剂, 输液患者, 护理体会, 华蟾素, 高浓度, 应用, 选择, 化疗, 报告
摘要:外周静脉置入中心静脉导管(简称PICC)是近年来开展的一项新型护理操作技术,尤其适用于肿瘤患者的化疗及高浓度刺激性药物(20%脂肪乳剂,华蟾素等)的应用.对需长期输液患者也是一种佳选择.我科于2004年11月引入PICC技术,至今共置管28例,现将护理体会报告如下.
中国临床保健杂志相关文献
  • 吻合器痔上黏膜环状切除术治疗重度痔24例

    自2004年10月至2005年8月,作者采用经肛门痔上黏膜环状切除术(PPH)治疗重度脱垂性内痔24例,获得良好疗效,报道如下.

    作者:李飞;吕振周 刊期: 2006年第04期

  • 献血者献血前后脑动脉血流动力学的变化

    目的 观察一次献血400ml对脑血流动力学的影响.方法 利用经颅彩色多普勒(TCD)检测80名献血者献血前后大脑中动脉(MCA)、椎动脉(VA)、基底动脉(BA)血流速度,了解其有无差异.结果 献血前后MCA、VA、BA血流速度峰值(Vp)和平均值(Vm)均无显著改变,分组统计未发现首次献血、献血史1~5年及5年以上三组献血者Vm有差异.结论 一次献血400ml对脑血流动力学无影响.

    作者:朱永霞;付佳;张循善 刊期: 2006年第04期

  • 瑞格列奈联合中效胰岛素治疗继发磺酰脲类药物失效的2型糖尿病疗效观察

    目的 观察瑞格列奈联合中效胰岛素(NPH)对继发性磺酰脲类药物失效的2型糖尿病疗效,探寻治疗继发性磺脲类失效的新方法.方法 28例继发性磺脲类失效的2型糖尿病(T2DM)患者,停服磺脲类,改服瑞格列奈 ,睡前注射NPH,观察治疗前后空腹血糖、餐后血糖、HbA1c、体重指数(BMI) 、低血糖发生情况、瑞格列奈和NPH的用量.结果 瑞格列奈联合NPH治疗12周后,空腹血糖、餐后血糖、HbA1c较治疗前显著下降,BMI无明显变化,低血糖发生率低.结论 瑞格列奈联合NPH治疗继发性磺脲类失效的2型糖尿病安全有效.

    作者:郑恂;王瑞明 刊期: 2006年第04期

  • 钻孔引流加蛛网膜开窗治疗慢性硬膜下血肿55例

    目的 探讨治疗慢性硬膜下血肿有效的手术方式.方法 采用钻孔外引流清除血肿腔陈旧性血液及未液化的血凝块,在血肿内膜和蛛网膜上开窗,让脑脊液流入血肿腔.结果 55例患者均完全治愈,未发生张力性气颅和血肿复发等并发症.结论 钻孔外引流+血肿内膜蛛网膜开窗内引流是治疗慢性硬膜下血肿有效的手术方式.

    作者:孙仪胜 刊期: 2006年第04期

  • 高血压对老年糖尿病患者下肢血管病变的影响

    目的 观察高血压对老年糖尿病患者下肢血管病变的影响.方法 60例老年糖尿病患者依血压水平分为单纯糖尿病组(DM) ,糖尿病高血压组(DM+EH),分别测定血糖、血脂、糖基化血红蛋白(HbA1c),对下肢动脉斑块大小、内中膜厚度进行测定.结果 两组患者的年龄、病程相近,空腹、餐后血糖、糖化血红蛋白(HbA1c)近似.DM+EH组的收缩压高于DM组(P<0.05).DM+EH组下肢血管病变的发病率、斑块大小、内中膜厚度高于单纯DM组(P<0.05).结论 老年DM+EH的患者易发生下肢血管病变,提示对糖尿病并高血压患者需要早期防治高血压,预防下肢血管病变.

    作者:李中南;方朝晖;李远思;牛云飞;石国斌 刊期: 2006年第04期

  • 下肢静脉曲张行静脉顺行造影167例临床分析

    目的 探讨下肢静脉曲张患者行静脉顺行造影的临床意义.方法 回顾性分析167例下肢静脉曲张患者顺行静脉造影的影像学结果. 结果 行静脉顺行造影167例,其中,单纯性小隐静脉曲张2例(0.84%),股浅静脉闭塞2例(0.84%),动静脉瘘及血管狭窄畸形3例(1.26%),余为原发性深静脉瓣膜功能不全及单纯性大隐静脉曲张.结论 肢静脉顺行造影作为一种简便易行的检查手段,在下肢静脉曲张的诊断和治疗中具有重要的指导价值.

    作者:李友侠;胡何节 刊期: 2006年第04期

  • 参芎葡萄糖注射液治疗老年不稳定心绞痛40例临床观察

    目的 观察参芎葡萄糖注射液治疗老年不稳定心绞痛(UAP)的临床疗效.方法 将80例老年UAP患者随机分为两组.对照组40例,给予常规治疗包括卧床休息,吸氧及应用硝酸酯类、肠溶阿司匹林、β-受体阻滞剂、钙通道阻滞剂、血管紧张素转化酶抑制剂及血管紧张素Ⅱ受体阻滞剂等药物;参芎组40例,在常规治疗基础上加用参芎葡萄糖注射液,100 ml,静脉点滴,每日1次,疗程2周.结果 参芎组在减少心绞痛发作频率及缩短持续时间方面治疗前后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P<0.01),改善心电图方面明显优于对照组(P<0.01).结论 参芎葡萄糖注射液治疗老年UAP,效果肯定,副作用小.

    作者:王学福 刊期: 2006年第04期

  • 原发性骶前肿瘤26例临床诊断与治疗

    目的 探讨原发性骶前肿瘤的诊断与手术治疗.方法 分析1993年4月至2005年10月我院收治26例原发性骶前肿瘤的诊断和治疗情况,结合文献进行讨论.结果 术前诊断主要依靠直肠指诊、B超、CT等相关检查.手术方法有:经骶尾部切除12例,经腹切除8例,经腹骶尾部联合入路切除6例.其中合并切除直肠2例,肿瘤完整切除20例,部分切除5例未切除1例.并发症有出血3例、直肠损伤2例、术后骶前感染2例、脓肿形成1例. 结论 对于原发性骶前肿瘤均应手术完整切除肿瘤,合理选择手术径路是切除肿瘤的关键.

    作者:邱陆军;雷春;余继海;朱志强;王成;滕安宝 刊期: 2006年第04期

  • 降钙素受体研究进展

    骨质疏松症所致的骨折是中老年人,尤其是中老年妇女致残致死的重要原因之一.基因通过影响峰值骨量和与年龄相关的骨量减少,在决定骨密度方面起着重要的作用[1],人们一直希望通过候选基因法寻找与骨质疏松发病显著相关的基因.降钙素(LCT)是人体调节钙代谢和骨转换的重要激素,降钙素受体(calcitonin receptors,CTR)在骨骼中主要分布在破骨细胞及其前体细胞上,调节体内骨代谢和维持钙平衡.因此降钙素受体基因已成为当今较瞩目的研究方向,对降钙素受体基因多态性与骨密度关系的研究在国际上开始引起重视.本文对CTR的结构、功能、信号转导及其与骨密度的关系做一综述.

    作者:邵宜波;章秋 刊期: 2006年第04期

  • 脾动脉栓塞治疗特发性血小板减少性紫癜的护理

    特发性血小板减少性紫癜(ITP)是一种与免疫反应相关的出血性疾病.脾动脉栓塞术是在X线引导下,使用明胶海绵直接栓塞脾动脉的分支,造成脾脏部分梗死,从而减少脾脏对血小板的破坏和抗血小板抗体的产生,以达到治疗目的.它是近年来治疗ITP的新方法.自1993年1月至2005年12月,我科对19例ITP患者行脾动脉栓塞术,取得了较为满意的疗效,现将护理体会报告如下.

    作者:陆皖珍;伊华 刊期: 2006年第04期

  • CT导向下经皮胸部穿刺活检的临床观察与护理

    CT定位导向下行胸部穿刺活检获取病变组织标本后,进行病理学诊断,大大提高了肺部病变的准确性,同时指导临床治疗、判断预后都有着极其重要的临床应用价值.在执行穿刺的全过程中,除了医生的技术水平外,给予患者很好的护理,与医生配合可提高穿刺的成功率.

    作者:周燕;程涛 刊期: 2006年第04期

  • 福辛普利与β受体阻滞剂联用治疗早期糖尿病肾病的疗效观察

    目的 比较福辛普利、福辛普利联合卡维地洛、福辛普利联合美托洛尔治疗早期糖尿病肾病的疗效和安全性.方法 2型糖尿病合并早期糖尿病肾病115例随机分为3组,分别为福辛普利组、福辛普利+卡维地洛组、福辛普利+美托洛尔组.分别治疗20周,观察治疗前后各组24 h尿白蛋白、肾功能(肌酐)、糖化血红蛋白、空腹血糖、血脂(总胆固醇、甘油三酯)、收缩压、舒张压、心率.结果 各组在治疗前后SBP、DBP、24h尿白蛋白均有所下降,差异有统计学意义.治疗后福辛普利+卡维地洛组24 h尿白蛋白下降程度、血糖变化值较其他两组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心率变化值在联合用药与单一用药组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卡维地洛联合福辛普利治疗早期糖尿病肾病具有较好的疗效及安全性.

    作者:姚丰 刊期: 2006年第04期

  • 结肠癌89例外科治疗经验

    目的 总结1991 年至2005 年收治的89 例结肠癌的临床特点和外科治疗经验.方法 回顾性总结我院1991 年至2005 年收治的89 例结肠癌患者的临床治疗资料.结果 肿瘤发生部位以左半结肠(43例)和右半结肠(38 例)为多.所有患者均经手术治疗,其中根治性切除77例,Hartmann 结肠造口术5例,探查术4例,捷径吻合术3例.无手术死亡.结论 提高对结肠癌临床特点的认识,正确选择手术时机和合理的手术方式能获得良好的预后.

    作者:姚新 刊期: 2006年第04期

  • 急性白血病谷胱甘肽-S-转移酶π表达及其临床意义

    目的 探讨急性白血病(AL)患者谷胱甘肽-S-转移酶π(GSTπ)的表达及临床意义.方法 采用免疫组化S-P法检测94例AL患者白血病细胞中GSTπ的表达.结果 GSTπ阳性率为22.3%,在急性髓细胞白血病(AML)中阳性率高于急性淋巴细胞白血病(ALL),P<0.05,初治组阳性率为15%(10/67),复发/难治组为41.0%(11/27),GSTπ阳性者CR率低于GSTπ阴性者(25%: 82%),P<0.05,GSTπ表达与P170表达呈显著正相关.结论 GSTπ是AL临床耐药的一个有价值的标志,且与P170显著正相关.

    作者:牛伶;鲍扬漪;彭丽娟;何皖伟;聂泽丰;高蓉;时峰;史杏英 刊期: 2006年第04期

  • 鼻内镜下射频治疗顽固性鼻出血32例临床分析

    严重性鼻出血是耳鼻咽喉科常见而棘手疾病之一.杨大章等[1]将顽固性鼻出血限为:常规鼻内镜检查未发现出血点,并经规范鼻腔填塞(前鼻孔或前后鼻孔填塞)仍未能控制出血者.

    作者:席庆明 刊期: 2006年第04期

  • 普通电极经右颈内静脉床旁临时起搏12例

    目的 探讨使用普通电极经右颈内静脉在床旁快速、安全安置心脏临时起搏器方法.方法 对12例患者在体表心电图指导下,经右颈内静脉途径,结合QRS波群在V1及Ⅱ导联主波方向及起搏阈值对临时起搏电极进行定位.结果 临时起搏电极一次送入到位,成功率100%,无穿刺失败、血气胸、栓塞、心包填塞、心律失常等并发症.平均手术时间(11.1±3.4) min;平均起搏阈值(0.9±0.2)V;临时起搏器保留时间(4.0±2.24) d. 结论 在体表心电图指导下,经右颈内静脉,使用普通电极床旁安置心脏临时起搏器,安全、快捷、有效.

    作者:张世群 刊期: 2006年第04期

  • 广西南宁部分事业单位人群高血压患病率及危险因素研究

    目的 研究高血压危险因素对高血压患病率的影响.方法 7 917例受试者根据体重指数(BMI)和腰围分成4组:1组(腹型肥胖):BMI≥25并且男性腰围≥90 cm或女性腰围≥80 cm;2组(外周型肥胖):BMI≥25并且男性腰围<90 cm或女性腰围<80 cm;3组(正常体重代谢性肥胖MONW):BMI<25并且男性腰围≥90 cm或女性腰围≥80 cm;4组(正常对照):BMI<25并且男性腰围<90 cm或女性腰围<80 cm.观察指标包括血压、空腹血糖、餐后2 h血糖、血脂、空腹胰岛素和血尿酸,并计算胰岛素抵抗指数(HOMA-IR)和胰岛素分泌指数(HOMA-IS).按IDF2005 MS诊断标准计算代谢综合征(MS)患病率.结果 (1)本次调查高血压患者2 288人,高血压患病率为28.9%.(2)高血压总患病率男性高于女性(30.98% vs 26.12%),且患病率随年龄增加而增加.(3)各型肥胖高血压患病率按大小排列依次为腹型肥胖、外周型肥胖、MONW和正常组.(4)偏相关分析显示,控制Fins的影响后,SBP和DBP与HOMA-IR的关系仍然存在,但控制HOMA-IR的影响后,SBP和DBP与Fins无相关性.控制HOMA-IR变量后SBP和DBP仍然与PBG显著正相关,但DBP与FBG无相关;控制TCH、LDL和HDL的影响后,SBP和DBP与TG仍然显著正相关.而控制TG的影响后,SBP和DBP与LDL仍然显著正相关,与TCH无相关.结论 广西南宁市部分事业单位人群高血压患病率高并随年龄而增加;其他主要危险因素包括BMI、腰围、TG、PBG和LDL.

    作者:谈志强;黄慧;邓宏明;李必迅;胡才有;吕泽平;唐剑;王安平;覃保玉;杨泽 刊期: 2006年第04期

  • 左卡尼汀序贯治疗老年人充血性心力衰竭

    目的 观察左卡尼汀(LC)序贯治疗老年人充血性心力衰竭(CHF)的近期疗效.方法 对照组35例,常规按心衰治疗;LC组37例,在对照组基础上加用静滴LC 3 g/d×2周,后改服LC 2 g/d×2周.4周后比较两组患者治疗前后及组间NYHA心功能分级、明尼苏达心衰生活质量评分、ECG及UCG改善程度.结果 (1)治疗后两组NYHA分级总有效率无显著差异,但LC组显效率高于对照组.(2)治疗后LC组CO、SV、EF、FS、VE/VA较治疗前明显升高.(3)治疗后LC组常规12导联中ST段压低>0.25 mm的导联数、常规12导联中ST段压低的总和较治疗前及对照组明显改善.(4)治疗后LC组明尼苏达心衰生活质量评分(MLWHF)高于对照组,血浆白蛋白、前白蛋白水平均较治疗前及对照组高.结论 常规疗法联合应用LC序贯疗法治疗老年人CHF近期疗效显著、安全.

    作者:芮铭安;孙赟;朱健;盛净 刊期: 2006年第04期

  • 疝环充填式无张力疝修补术治疗腹股沟疝临床分析

    目的 探讨疝环充填式无张力疝修补术在腹股沟疝治疗中的应用.方法 用聚丙烯锥形疝环充填物及补片对67例腹股沟疝(含复发疝)患者行疝环充填式无张力疝修补术,对手术方法、术后患者活动时间、伤口疼痛、住院时间、并发症、复发情况进行观察.结果 全组均痊愈,平均手术时间45 min,无切口感染、血肿及阴囊积液,无复发病例.结论 疝环充填式无张力疝修补术安全,创伤小,痛苦小,术后恢复快,复发率低,疗效满意,是治疗腹股沟疝的理想术式.

    作者:李焕刚 刊期: 2006年第04期

  • 米索前列醇配伍依沙吖啶终止16~18周妊娠临床分析

    目的 探讨米索前列醇(以下简称米索)配伍依沙吖啶终止16~18周妊娠的效果.方法 电脑随机号法将92例16~18周妊娠妇女分成A、B、C三组,均在B超监护下行依沙吖啶羊膜腔穿刺术,术后15 min分别阴道内塞米索400 μg(A组)、米索200 μg(B组)、甲硝唑200 mg(C组).结果 A、B两组出现规律宫缩时间、胎儿胎盘排出时间明显缩短,与C组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A、B两组胎盘胎膜残留率、引产失败率、出血量均降低,与C组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但A、B两组间差异无统计学意义.结论 米索配伍依沙吖啶引产安全有效,能缩短产程.

    作者:马俊勤 刊期: 2006年第04期

中国临床保健杂志

中国临床保健杂志

主管:中华人民共和国国家卫生健康委员会

主办:北京医院 中共安徽省委保健委员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