学术投稿

早期康复训练促进颅脑损伤偏瘫患者运动功能和生活自理能力恢复

瞿雨英

关键词:颅脑损伤, 偏瘫, 早期, 康复护理
摘要:目的探讨颅脑损伤偏瘫患者早期康复训练的临床疗效.方法将116例颅脑损伤患者随机分为观察组与对照组进行临床对照性研究.两组均常规进行神经外科的药物治疗,观察组增加运动功能和生活自理能力训练.康复护理前后两组均用Fugl-meyer量表(FMA)评定运动功能,用Barthel指数(BI)评定生活自理能力,用三级平衡评定平衡功能.结果入院4周后两组患者运动功能及生活自理能力均有所改善,运动功能缺损有所下降,但观察组FMA、B1和平衡功能改善的程度与对照组比较有显著性差异(P<0.01).结论早期康复训练可明显改善颅脑损伤偏瘫患者的肢体运动功能,提高生活自理能力,降低神经功能缺损.
中国医药指南杂志相关文献
  • 急性脑出血并发多脏器功能衰竭68例临床探讨

    目的探讨脑出血(CH)并发多脏器功能衰竭(MOF)的临床特点、发病机理、防治措施;总结治疗经验,便于临床医生更好地认识本病.方法系统分析1999年1月至2004年12月我院神经内科病房收治的68例CH并发MOF的临床资料.包括发病年龄、既往病史、MOF发生时间、发生率、病死率.结果高龄、有慢性病史、脑出血的部位和出血量与MOF发生关系密切,尤其当病变影响丘脑下部、植物神经和内分泌功能明显障碍时,MOF在所难免;脏器衰竭数日与MOF病死率呈正相关.结论为降低MOF的发生率,对CH患者应采取积极正确的治疗及严密的观察,一旦发生MOF,则应采取紧急措施加以控制.治疗中应早期常进行有关器宫功能监测,积极有效地控制脑、呼吸、循环、肾功能衰竭.本病预后极差,预防CH后MOF的发生至关重要,积极有效的综合治疗是减少MOF死亡的重要环节.

    作者:盖全武;李莉;田扬;段琼 刊期: 2005年第06期

  • 糖尿病病人的健康教育

    糖尿病是由多种病因引起的以慢性高血糖为特征的代谢紊乱,是一种累及全身并需要终身治疗的疾病.患病人数随着生活水平提高,人口老化,生活方式改变,以及诊断技术进步而迅速增加.全球目前约有1.5亿糖尿病患者,预测到2025年将上升到3亿.糖尿病已成为发达国家中继心血管病和肿瘤后的第三大非传染病,是严重威胁人类健康的世界性公共卫生问题.2002-2004年,我科对61例糖尿病病人实施健康教育,收到良好效果,现总结如下:

    作者:金亚玲;金淑芳 刊期: 2005年第06期

  • 外洗1号在骨伤科中的临床应用

    目的外洗1号熏洗伤肢、改善功能.方法中药置于锅中煮沸后熏蒸,温水浸洗患处.结果优良.结论外洗1号在伤科中运用疗效良好.

    作者:李少飞 刊期: 2005年第06期

  • 感冒药物的合理应用

    随着季节、气候的变化,人们患伤风感冒的机会也会随之频发,使用感冒药物的机会也就随之增多.感冒药不仅仅是家庭的常备药,也是患者随时可在社会各平价大药房买得到的药品.据有关资料统计报道,不仅在我国,在其他国家也一样,抗感冒药物是人们使用频率高的药物之一.那么既然感冒药物被如此广泛的使用,怎样更合理的使用也应显得非常重要.

    作者:杨桂红 刊期: 2005年第06期

  • 乙状结肠及回肠代阴道成形术3例

    1999年3月-2004年4月,我院共收治先天性无阴道、无子宫(MRKH综合征)患者3例,外、妇科联手分别施行乙状结肠代阴道成形术1例,回肠代阴道成形术2例,获得满意效果.现报告如下:

    作者:张有卓;吴清梅;张凤兰;郭春霞 刊期: 2005年第06期

  • 老年原发性高血压患者血压昼夜节律与靶器官损害临床观察

    目的探讨老年原发性高血压患者血压昼夜节律与靶器官损害的关系.方法入选年龄≥60岁老年原发性高血压病患者150例,通过24小时动态血压监测了解其血压昼夜节律变化,根据血压昼夜节律监测结果为非杓型组(夜间平均血压较白昼平均血压下降值<10%)78例,另一对照组为杓型72例.所有入选患者检查:超声心动图、颈动脉超声、肌酐清除率、尿微量白蛋白.结果非杓型组的尿微量白蛋白定量和左心室质量指数均高于杓型组(p<0.01);非杓型组的颈动脉内膜厚度大于杓型组(P<0.05);左室射血分数和肌酐清除率小于杓型组(P<0.05).结论血压昼夜节律消失是老年原发性高血压患者靶器官损害的重要危险因素.

    作者:涂春莲;陈伟;周明成;许其倓 刊期: 2005年第06期

  • 心衰病人在院前急救中的监护及护理

    心力衰竭是心脏病的危重表现,是由多种心脏疾病导致的心功能不全的一种综合征,因心肌收缩力下降而致心排血量不能满足机体生理需要,临床上以肺循环和肺循环瘀血以及组织灌注不足为主要特征,根据其临床表现,可分为左心衰竭、右心衰竭和全心衰竭.左心衰竭为肺循环瘀血.表现有气短、端坐呼吸,夜间阵发性呼吸困难、咳嗽及咯粉红色泡沫痰等;右心衰竭为体循环瘀血及门脉瘀血,表现有颈静脉怒张、肝大、腹水和下腔浮肿等;全心衷竭时,同时有肺循环瘀血及体循环瘀血表现,临床上以急性左心衰常见.心衰病人多数起病急、痛情变化快,且有突然死亡的意外.因此,在院前急救中,加强对病人的紧急处理及精心护理,严密观察病情,可以有效预防伴发症、降低死亡率,提高院前抢救成功率.急救中心自1999年6月成立至今,共接诊转送心衷病人38例,其中在转送途中死亡1例,现将心衰病人在院前急救中的现场抢救处理和转运途中监护及护理体会总结如下.

    作者:杨明珠 刊期: 2005年第06期

  • 急性盆腔炎147例临床分析

    目的探讨急性盆腔炎的发病特点、发病诱因及其与淋球菌、支原体感染的关系.方法回顾分析2003.1~2004.12因急性盆腔炎住院治疗的147例患者的发病特点、发病诱因,并对其宫颈分泌物进行了淋球菌、支原体培养.结果支原体感染43例,检出率34.13%,淋球菌感染15例,检出率11.90%;患者存在阴道炎58例(39.46%),慢性宫颈炎67例(45.58%),慢性盆腔炎21例(14.29%);月经期或月经干净3天内发病76例(51.70%),产后、流产后、宫腔手术操作后发病8例(5.44%).结论急性盆腔炎发病与月经期卫生、生殖道炎症、性传播疾病密切相关,而产后、流产后、宫腔手术操作后发病明显减少.

    作者:朱凌;曹树军 刊期: 2005年第06期

  • 中西药结合治疗癫痫临床疗效观察

    本文通过88例癫痫患者西药组及中西药结合组的临床资料分析,旨在对中药处方组成进行分析,判断中西药结合治疗的临床效果;西药组有效率84%,中西药结合组98%.结论中西药结合治疗癫痫可明显控制癫痫发作症状,并能减少或克服西药引起的不良反应.

    作者:党学军;刘少正;王培基;蒲云霞 刊期: 2005年第06期

  • 132例鼻窦内窥镜手术体会

    我院自2003年4月-2004年3月共完成鼻窦内窥镜手术132例,现报告如下:

    作者:罗晓幸;王琰;张伟忠;刘文强 刊期: 2005年第06期

  • 爆炸伤致角膜大量异物的治疗体会

    爆炸伤是一种性质严重的全身复合伤,因眼部的特殊注视功能,常导致双眼同时受累,且在全复合伤中占有较大比例.爆炸伤中的鞭炮爆炸、汽车轮胎爆炸、土锅炉爆炸等由于爆炸压力大,大量异物喷射入眼,常伴有轻度热烫伤.异物多位于角膜表层和浅基质层内,少数可达深基质层,偶有眼球穿通伤和球内异物.我科在1994年-2004年对42例在急诊处置和治疗中的经验,现报告如下:

    作者:兰剑;刘凤英;王翠敏 刊期: 2005年第06期

  • 腹壁横切口三种缝合术式比较

    目的探讨腹壁横切口缝合与愈合的关系.方法对产科300例剖宫产腹壁横切口采用三种缝合术式.即:A组:皮内间断缝合法112例(占37.33%);B组;皮内缝合法92例(占30.66%);C组:常规缝合法96例(占32%).观察其愈合、并发症及可观性.结论皮内间断缝合法优于皮内缝合法,皮内缝合法优于常规缝合法.

    作者:吴求贵;朱爱玲 刊期: 2005年第06期

  • 早期康复训练促进颅脑损伤偏瘫患者运动功能和生活自理能力恢复

    目的探讨颅脑损伤偏瘫患者早期康复训练的临床疗效.方法将116例颅脑损伤患者随机分为观察组与对照组进行临床对照性研究.两组均常规进行神经外科的药物治疗,观察组增加运动功能和生活自理能力训练.康复护理前后两组均用Fugl-meyer量表(FMA)评定运动功能,用Barthel指数(BI)评定生活自理能力,用三级平衡评定平衡功能.结果入院4周后两组患者运动功能及生活自理能力均有所改善,运动功能缺损有所下降,但观察组FMA、B1和平衡功能改善的程度与对照组比较有显著性差异(P<0.01).结论早期康复训练可明显改善颅脑损伤偏瘫患者的肢体运动功能,提高生活自理能力,降低神经功能缺损.

    作者:瞿雨英 刊期: 2005年第06期

  • 人工全髋置换术治疗老年人股骨颈骨折

    目的探讨人工全髋关节置换术治疗老年人股骨颈骨折的治疗效果和适应症.方法应用人工全髋关节置换术治疗老年人股骨颈骨折19例,男8例,女11例.平均70.2岁.骨折类型为GardenⅢ12例,Ⅳ型7例.结果全部病例获得随访,平均为12个月,病人术后功能恢复满意,优良率为89%.结论人工全髋关节置换术是治疗老年人移位型股骨颈骨折的有效方法.

    作者:操凯;刁剑峰 刊期: 2005年第06期

  • 亚甲蓝罗哌卡因局部注射治疗慢性腰腿痛临床观察

    腰褪痛是一种极为常见的疾患.据不完全统计,约占疼痛门诊病人的50%,其中以腰棘间韧带损伤所致慢性腰痛更为常见,约占腰腿痛14%,患者非常痛苦,影响工作,我院于2001年7月至2003年12月用亚甲蓝与罗哌卡因混合液为76例腰棘间韧带损伤所致的慢性腰腿痛患者作局部注射,疗效显著,现将结果报告如下:

    作者:李海中;高改云;陈国英 刊期: 2005年第06期

  • 发育性髋关节发育不良的诊断与治疗

    发育性髋关节发育不良(DcvlopLmental dysplasia of the hip,DDH)包括下述一组疾病:新生儿髋关节不稳定、髋关节半脱位、髋关节脱位和髋关节发育不良.这些疾病典型地发生于出生以后,所以被称为发育性而不是先天性.早在1970年,Salter就认为DDH是肌肉骨骼系统具挑战性和重要的先天性畸形,原因:①与先天马蹄足一样常见,但出生时并不明显;②新生儿期需要特殊的检查方法才能确定诊断,甚至难以确定诊断,直至患儿行走:③早期如果没有得到及时有效治疗,成人后将不可避免出现疼痛、跛行和退行性关节炎.事实上,有1/3退行性关节炎病人是DDH引起.没有一个其他肌肉骨骼系统畸形比DDH更需要早期诊断,未能作出早期诊断的DDH后期治疗是非常困难的,而且效果亦不如早期治疗满意.DDH可为双侧,但单侧发病尤其是左侧更为常见.病因可为遗传性的和环境性的.发育性髋关节发育不良的高危因索为阳性家族史(全身性韧带松弛)、女性、臀位、出生体重增加.

    作者:杨开舜 刊期: 2005年第06期

  • 抑郁症研究的新进展

    1一般概况抑郁症是精神科极为常见的疾病有生物学基础,也有心理行为异常.全球每年有5.8%女性,9.5%男性,即1.21亿的人会经历一段时间的抑郁,若将轻症抑郁症包括在内则抑郁症在全球的发病率为10%,抑郁症患者共达3.4亿,世界卫生组织报道一般人群中抑郁症的患病率为3-5%[1].

    作者:张溪 刊期: 2005年第06期

  • 老年尿毒症合并上消化道出血31例综合治疗临床观察

    目的观察老年尿毒症合并上消化道出血患者临床采用综合治疗的疗效并总结经验.方法31例临床确诊尿毒症患者,年龄≥60岁,并有上消化道出血症状,采用透析疗法、应用H+-K--ATP酶抑制剂、内镜下止血、处理相关并发症的综合疗法.结果21例达到临床治愈,死亡10例.结论本综合疗法治疗老年尿毒症并上消化道出血患者有较好疗效,透析治疗是治疗有效的关键.

    作者:邝晓芬 刊期: 2005年第06期

  • 一种新的茎突侧位投照方法

    茎突过长症引起咽痛,咽异物感,在临床上颇为常见.茎突X线检查是诊断茎突过长的一种重要手段.

    作者:张宗德 刊期: 2005年第06期

  • 脊椎结核与化脓性脊椎炎的CT鉴别诊断

    脊椎结核与化脓性脊椎炎是发生在脊椎的常见病,其中以脊椎结核好发.在普遍X线平片上鉴别诊断有时比较困难,由于CT具有较高的密度分辩率,而且能够进行薄弱扫描,故CT在脊椎结核及化脓性脊椎炎的鉴别诊断方面较普通x线平片具有明显的优势.

    作者:邓建超 刊期: 2005年第06期

中国医药指南杂志

中国医药指南杂志

主管:国家卫生和计划生育委员会

主办:中国保健协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