周淑玲;马婵珊;李威
目的:探讨护理干预对抑郁症患者的临床治疗及效果的影响。方法对我院2005年3月至2011年3月期间收治的共49例患者进行基础护理和心理护理治疗,并通过护理观察量表( NOSIE )、Zung抑郁自评量表( SDS )和自杀意念自评量表(SIOSS)进行病情评定。结果患者进行了(58±20.2)d的住院治疗,49例患者中,32人病情得到了有效的缓解,17人经过治疗痊愈出院。所有患者心情逐渐变得开朗,对生活充满了信心,并开始融入到集体的活动中去。通过护理干预量表,发现患者的社会能力、个人卫生和总积极因素都见到了显著的提高(P<0.001),而症状表现、抑郁、总消极因素等都得到了显著的降低(P<0.001),而通过Zung抑郁自评量表可以得出患者的情感、身体、精神、心理障碍都有显著的提高( P<0.001)。而自杀意念自评量表发现患者的自杀意念显著降低( P<0.001)。而这些都与临床观察一致,具有统计学意义。结论笔者通过对49例患者进行研究发现,及时、有效的护理干预治疗可以帮助患者树立生活的信心,勇敢地面对疾病,终战胜疾病,获得新生,故对于抑郁症患者进行护理干预是值得大力提倡的。
作者:张静;杨丽莉 刊期: 2014年第05期
目的:对实施前列腺切除术患者的手术室护理效果进行分析探讨。方法选取2011年1月至2012年12月来我院就诊的58例前列腺增生症患者进行前列腺电切术治疗,并且对患者进行术前、术中以及术后的护理。观察、分析患者的护理效果。结果患者在手术之前具有良好的精神状态,手术中未发现患者出现不适感,并且手术对患者的损伤较小,未出现并发症情况,具有较高的治愈率。结论对实施前列腺电切术的患者进行有效的护理,能够提高患者的治疗效果,减少并发症的发生,保证患者的健康恢复,具有重要的临床应用价值。
作者:彭建桔;汪长敏 刊期: 2014年第05期
目的:探讨心理干预对妇科恶性肿瘤( GMT)患者生活质量( QOL)的影响。方法将176例GMT患者随机分为干预组和对照组。干预组给予心理干预措施;对照组给予常规护理。结果干预组抑郁、焦虑评分明显低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1),干预组工作与学习评分高于对照组,干预组QOL评分明显高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1),干预组生理领域及心理领域评分显著高于对照组,干预组其余方面评分皆高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 P﹤0.05)。高中以上学历患者QOL评分普遍较高,显著高于学历较低者,差异有统计学意义( P﹤0.01)。结论给予GMT患者适当的护理干预,可以明显减少缓解患者抑郁、焦虑等不良情绪,提高其QOL,有利于患者尽快康复。
作者:陈英;冯茜茜;彭伟萍 刊期: 2014年第05期
目的:观察和分析整体护理在无创呼吸机治疗慢性阻塞性肺疾病( COPD)合并呼吸衰竭中的效果。方法选取80例COPD合并Ⅱ型呼吸衰竭患者作为研究对象,将其随机分为观察组和对照组,每组40例,两组患者均给予无创呼吸机械通气治疗,对照组患者给予常规护理措施,观察组患者给予整体护理模式的护理措施,对两组患者的治疗效果、不良反应发生情况进行观察和比较,并对患者进行依从性和满意度的调查。结果观察组和对照组中分别有37例(92.5%)和28例(70%)患者坚持接受无创呼吸机治疗,直到好转出院,观察组的比例显著高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 P<0.05);两组分别有2例(5%)和10例(25%)无法耐受无创呼吸机治疗,改用气管插管机械通气治疗,观察组的比例显著低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 P<0.05);对照组发生面部皮肤压伤、口干等不良反应的比例显著高于观察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 P<0.05);观察组患者的依从性问卷评分和满意度问卷评分均显著高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 P<0.05)。结论在应用无创呼吸机治疗COPD合并呼吸衰竭的过程中采用整体护理模式可提高治疗效果,减少应用有创机械通气治疗的患者比例,降低不良反应的发生率,提高患者对治疗的依从性和满意度。
作者:徐碧辉 刊期: 2014年第05期
目的:探讨强化护理措施对心力衰竭患者症状缓解作用及健康知识掌握情况的影响。方法120例患者采用随机数字表法分为观察组和对照组各60例。观察组采用强化护理,对照组采用一般护理措施,比较两组症状缓解、死亡情况及患者对健康知识掌握度。结果观察组患者症状缓解时间和住院时间均短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 P<0.05);观察组住院期间死亡率低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 P<0.05);观察组在冠心病诱发因素、饮食宜忌、运动方式、药物治疗和判断标准5方面知晓率均高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 P<0.05)。结论利用强化护理措施对患者进行针对性护理,可以提高患者对心力衰竭健康知识掌握程度,缩短住院时间,减少院内死亡。
作者:于晖 刊期: 2014年第05期
目的:比较四种不同术前肠道准备方法的效果。方法选取拟行肠镜检查术的患者384例,随机分为A、B、C、D组,每组96例。 A组口服硫酸镁,B组口服复方聚乙二醇电解质,C组口服番泻叶,D组口服甘露醇,对患者均进行护理指导。对比四种不同肠道准备方法清肠效果、患者舒适度、不良反应发生情况、血清电解质水平变化情况。结果 A组清肠效果均优于B组、C组和D组(均P<0.05),四组患者不良反应发生率和血清电解质水平变化均无明显差异。结论口服硫酸镁是一种安全有效的术前肠道准备方法。
作者:刘革兰;李婷珊;马普伟 刊期: 2014年第05期
目的:探讨小儿高热惊厥急诊的护理措施。方法选取我院急诊科收治的高热惊厥患儿76例,采用随机数字表法分为研究组与对照组各38例。对照组患儿采取常规急救与护理措施,研究组在常规护理的基础上,给予针对性的急救护理方法。结果经过有效的急诊抢救与护理,研究组高热惊厥停止发作的平均时间、复发率、并发症发生率均低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 P<0.05)。结论给予高热惊厥急诊患儿针对性的护理措施,可以有效提升抢救效果,保障患儿的健康质量。
作者:雷小丽;朱燕华;王静 刊期: 2014年第05期
目的:探讨小儿大面积烫伤休克期全面护理的方法。方法选取2012年3月至2013年6月我院烧伤科收治的22例大面积烫伤患儿,按随机数字表法分为对照组和观察组各11例,对照组进行常规护理,观察组进行全面护理,比较两组患者的治疗效果。结果经全面护理干预后,观察组治愈率为90.9%,对照组治愈率为63.6%,观察组治愈率明显优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 P<0.05)。结论对大面积烫伤的患儿,采取全面的护理,能有效地缓解患儿的痛苦,降低相关并发症的发生率,提高治愈率,对小儿烫伤休克期的护理及预后具有积极意义。
作者:杜国庆 刊期: 2014年第05期
目的:观察晚期宫颈癌同步放化疗治疗的疗效及毒性反应。方法64例中晚期宫颈癌患者同步放化疗治疗患者随机分为对照组和治疗组。对照组32例,在常规盆腔大野前后对穿照射30 Gy后中间挡铅改四野照射,剂量20~25 Gy,并同时每周1~2次后装治疗DT=30~42 Gy/6~7次,后装治疗当天不做外照射,总疗程7~8周。治疗组32例,调强放疗给予GTV1(宫颈原发及宫旁直接侵犯肿瘤)60~66 Gy/30f/5周。后装治疗在调强治疗结束后进行,给予A点剂量,18~24 Gy/3~4f/2~3周。两组放疗开始同时接受顺铂、氟尿嘧啶方案化疗,顺铂20 mg/m2静脉滴注第1~5天,氟尿嘧啶500 mg/m2静脉滴注第1~5天;化疗21 d为1周期,共2周期。放化疗期间,予积极的心理指导与护理干预。结果治疗组有效率为100%;对照组有效率87.50%,两组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 P<0.05)。观察组和对照组的不良反应主要为血白细胞减少、消化道反应。与对照组比较,治疗组Ⅰ~Ⅲ度的白细胞下降明显减少,腹泻发生率明显减少,差异有统计学意义( P<0.05)。治疗组患者的1年生存率为100%,对照组的1年生存率为93.75%,差异无统计学意义( P>0.05)。结论调强适形放疗在中晚期宫颈癌治疗中同步放化疗可提高中晚期宫颈癌的近期疗效,毒性反应减轻,但未能提高近期生存率。
作者:周世琼;任道琼;刘士凤;江书容;吴天英 刊期: 2014年第05期
目的:探讨无创双水平气道正压通气治疗急性心源性肺水肿( ACPE)并给予相应护理的效果。方法选取我院急诊科收治的ACPE患者48例作为研究对象,按入院顺序分为观察组和对照组各24例。对照组采用常规方法控制心力衰竭,观察组在此基础上加用无创双水平气道正压通气,并给予相应护理。比较两组患者治疗1 h后的心率( HR)、呼吸频率( RR)、平均动脉压( MAP)、动脉血氧分压( PaO2)、氧合指数( PaO2/FiO2)及呼吸困难缓解时间。结果两组患者治疗前HR、RR、MAP、PaO2、PaO2/FiO2比较,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P>0.05);治疗后观察组HR(90.21±11.95)次/min、RR(22.15±5.52)次/min和MAP(74.82±8.56)mmHg低于对照组;PaO2(99.58±4.26)和PaO2/FiO2(266.7±18.99)高于对照组;呼吸困难缓解时间(21.15±4.59)min低于对照组,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 P<0.05)。结论无创双水平气道正压通气治疗ACPE具有显著的临床疗效,值得临床推广。
作者:骆福秀;文国英 刊期: 2014年第05期
目的:探讨循证护理在青光眼患者围术期中的应用效果。方法将我院2012年12月至2013年4月收治的60例青光眼患者随机分为观察组和对照组各30例,对照组采用常规护理,观察组在对照组的基础上采用循证护理,比较两组患者的护理效果。结果观察组护理后的积极应对方式评分显著高于对照组,消极应对方式评分显著低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观察组的并发症、住院时间显著少于对照组,护理满意度显著高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 P<0.05)。结论循证护理有利于增强青光眼手术患者的积极应对方式,提高护理质量,减少术后并发症。
作者:陈军 刊期: 2014年第05期
目的:探讨陪伴分娩在初产妇分娩中的应用效果。方法将我站2012年10月至2013年4月收治的200例初产妇按产时护理方法的不同分为观察组和对照组各100例,对照组采用常规护理,观察组采用陪伴分娩,比较两组产妇的分娩结局和护理满意度。结果观察组的产程显著短于对照组,顺产率显著高于对照组,剖宫产率显著低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观察组很满意比例显著高于对照组,总体满意度显著高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 P<0.05)。结论陪伴分娩可根据产程的不同阶段为产妇提供心理和分娩的技术支持,有利于提高自然分娩率和护理满意度。
作者:耿润梅 刊期: 2014年第05期
目的:探讨人性化护理在老年慢性阻塞肺炎(慢阻肺)中的应用效果。方法将我院收治的80例慢阻肺患者按照护理方法的不同分为观察组和对照组各40例,对照组采用常规护理,观察组在对照组的基础上采用人性化护理,比较两组患者的护理效果。结果观察组出院前在生理机能、总体健康、心理健康等生活质量方面的评分均显著高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观察组出院前在心理护理、服务态度、健康教育等方面的护理满意度显著高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人性化护理是一种个体化、有效且具有创造性的护理模式,有利于改善慢阻肺患者住院期间的生活质量,提高护理满意度。
作者:孙立新 刊期: 2014年第05期
目的:探讨综合性护理干预对初产妇母乳喂养的效果。方法选取自愿参加此研究的初产妇110例,随机分为综合性护理组和一般护理组,每组55例。一般护理组采取妇产科常规护理,综合性护理组采取包括健康教育、心理护理、乳房护理等综合性护理干预措施。采用母乳喂养自信心量表评价两组产妇的母乳喂养自信心,并记录两组产妇的奶胀、乳头皲裂的发生率及产妇对护理的满意度。结果综合性护理组的母乳喂养自信心量表评分值明显大于一般护理组(P<0.05),奶胀、乳头皲裂发生率明显低于一般护理组(P<0.05),产妇的护理满意度明显高于一般护理组(P<0.05)。结论综合性护理干预措施能够增加初产妇的母乳喂养信心、降低奶胀、乳头皲裂等的发生率,同时可以提高产妇对护理工作的满意度。
作者:林海苗;涂春兰;李志峰 刊期: 2014年第05期
目的:探讨全肺切除患者机械通气气管内吸痰时不同插管深度的吸痰效果和安全性。方法选取全肺切除需要机械通气的患者52例,随机分为对照组和观察组,每组26例。对照组采用常规吸痰法(吸痰管插入遇阻力后上提0.5~1.0 cm ),观察组采用浅深层吸痰法(吸痰管超出气管插管或套管末端≤2.0 cm)。观察两组患者吸痰的有效性及安全性。结果两组患者的BP、HR、PaO2、TV的增加值、Raw下降值和吸痰间隔时间差异无统计学意义,观察组患者刺激性咳嗽、气道黏膜损伤及VAP的发生率均明显低于对照组(均P<0.05),两组痰痂堵塞发生率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结论全肺切除机械通气患者给予气管内浅层与常规吸痰效果无明显差别,而浅层吸痰更加安全。
作者:韩静;赵立森;穆松惠;张红梅;付雅峰;王秀军 刊期: 2014年第05期
目的:在进行眼部的玻璃体切除手术之后,对于患者进行护理的过程中,应用一般的软枕和应用专门设计的俯卧位护理头垫,患者对于这两种辅助护理器具的应用过程的舒适程度以及患者的满意度的对比和研究。方法选取2012年1月~12月入院进行玻璃体切除手术的眼科患者200例为研究对象,分为对照组和观察组各100例。在手术成功完成之后,护理人员对患者进行护理的过程中,对照组使用的是一般的软枕,观察组使用的是专门设计的俯卧位护理头垫。在患者从手术成功到出院这一整个过程中,护理人员定期观察并询问患者在恢复过程中使用护理辅助器具的意见和建议,询问患者使用过程的舒适程度,采集患者对于护理辅助器具的评价和改进意见,调查患者使用的满意度。结果通过护理人员的调查和对比,发现使用专门设计的俯卧位护理头垫的观察组对使用效果更加满意,觉得在患者的恢复过程使用效果更加舒适,对于患者护理效果的提高也有促进作用。结论眼科患者进行玻璃体切除手术后,由于患者恢复过程中需要保持特殊的体位,需要一些护理辅助器具。经过研究和对比,我们发现专门设计的俯卧位护理头垫的使用效果使患者更加舒适,患者满意度有很大提高,值得在玻璃体切除手术之后的临床护理中广泛推广应用。
作者:蔡莹 刊期: 2014年第05期
目的:探讨护理干预对产妇分娩方式及产后出血的影响。方法2012年2月至2013年10月我院共收治100例产妇,依据随机数字表法将这些产妇分为观察组和对照组两组,每组50例。给予对照组产妇常规护理,观察组产妇常规护理基础上进行护理干预,然后对两组产妇的分娩方式、产后出血发生情况等进行统计分析。结果观察组产妇的自然分娩率78%明显高于对照组48%,剖宫产和阴道手术率10%、12%明显比对照组30%、22%低( P<0.05);观察组产妇的第一产程、第二产程、第三产程及总产程时间(7.26±2.24) h、(47.41±13.27) min、(7.61±2.48) min、(8.18±2.50) h 均明显比对照组(9.86±3.12) h、(66.32±16.42)min、(9.85±3.76)min、(11.13±3.46)h短,产后2 h出血量(150±15)ml明显比对照组(200±20)ml少(P<0.05)。结论护理干预能够显著提升产妇的自然分娩率,极大减少产后出血量。
作者:陈典俊 刊期: 2014年第05期
护理质量持续改进是护理管理的核心内容。本文从近年国内外护理质量管理发展的趋势、存在的问题、影响因素、护理质量持续改进的应用方法、效果等方面进行探讨,为进一步深化优质护理服务提供依据。
作者:陈健;陈宏(综述) 刊期: 2014年第05期
目的:探讨神经介入检查治疗的临床护理方法和效果。方法选取2011年1月至2013年12月在我院住院接受神经介入检查治疗的患者105例为研究对象,随机分为观察组60例和对照组45例,对照组行常规护理,观察组在常规护理基础上行系统护理干预,比较两组生活质量及并发症情况。结果观察组的各项并发症发生率显著低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观察组的生活质量较对照组显著改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在神经介入检查治疗过程中介入系统护理干预,有利于预防和控制并发症,并改善患者的生活质量,值得推广应用。
作者:李宁 刊期: 2014年第05期
目的:探讨护理干预对永久性心脏起搏器置入术后患者卧位舒适度的影响。方法将60例永久性心脏起搏器置入术后患者随机分为实验组和对照组各30例,对照组采用常规护理,实验组在此基础上采用针对性护理干预;采用自行设计的调查表对上述两组患者进行问卷调查。结果实验组患者术后卧位舒适度高于对照组,失眠、肩背酸痛、烦躁、尿潴留等并发症发生率低于对照组( P<0.05)。结论针对性护理干预能提高永久性心脏起搏器置入术后患者的舒适度,减少术后失眠、腰背酸痛、烦躁、排尿困难等并发症的发生。
作者:刘少玲;洪蝶玫;李庆波;罗燕华;刘志芸 刊期: 2014年第05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