刘少玲;洪蝶玫;李庆波;罗燕华;刘志芸
目的:探讨预见性护理对脑出血患者中并发症、满意度及住院时间的影响。方法选取收治的脑出血146例,随机分为对照组与观察组,每组73例。对照组患者采取脑出血常规护理,观察组在常规护理的基础上采取预见性护理。观察两组患者对护理工作的满意度、并发症(口腔感染、肺部感染、泌尿系感染、压疮、便秘)的发生情况以及住院时间。结果观察组患者并发症发生率明显低于对照组(P<0.05),患者的满意度明显高于对照组(P<0.01),患者住院时间明显少于对照组(P<0.05)。结论对脑出血患者采取预见性护理,能够减少患者住院时间,并且提高患者的满意度,降低并发症的发生率。
作者:刘志美;曾静;李秀芝 刊期: 2014年第05期
目的:探讨健康宣教结合系统护理干预措施对II型糖尿病患者发病率和生存质量的影响。方法选取我院收治的93例葡萄糖调节受损患者为研究对象,其中,观察组采用健康教育结合系统护理干预措施,对照组采用常规护理。结果护理后,观察组患者的糖尿病发病率为6.5%(3/46),明显低于对照组(χ2=4.27,P<0.05),且观察组空腹血糖、BMI等指标等较对照组患者出现了明显改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 P<0.05)。此外,观察组患者的生存质量和对护理满意度也均高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 P<0.05)。结论健康宣教结合系统护理干预有利于降低II型糖尿病的发生率,提高患者的生活质量和对护理的满意率,值得临床推广应用。
作者:李月美 刊期: 2014年第05期
目的:探讨将全程护理应用于行急诊经皮冠状动脉介入( PCI术)治疗的急性心肌梗死患者的临床效果。方法选取2010年6月至2013年6月于我院就诊的急性心肌梗死行急诊PCI术的患者46例为研究对象,随机分为实验组和观察组各23例。两组患者均采用皮冠状动脉介入治疗,实验组患者使用全程护理,对照组采用常规护理方法,在治疗周期结束后,比较两组患者并发症的发生率及患者对两种护理方法的满意度。结果实施全程护理的实验组患者并发症的发生率明显低于对照组,患者满意度高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 P<0.05)。结论对行急诊PCI术治疗的急性心肌梗死患者使用全程护理模式对提高患者的治愈率、减少并发症的发生率以及提高患者的满意度有重要意义,值得临床推广。
作者:江琳 刊期: 2014年第05期
目的:通过研究临床护士的工作压力源,为探索减轻临床护士压力的方法和途径提供理论依据。方法采用护士压力源量表,利用随机分层抽样的方法,对我院内、外、妇、儿,四大临床科室共102名护士进行调查。结果临床护士在五个维度的压力源中,护理专业及工作方面的得分高于时间分配及工作量、病人护理、管理及人际关系、环境及设备方面,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 P<0.01)。结论针对临床护士突出的压力源特点,护士自身、医院和社会应采取有效对策,预防或减轻护士工作压力,以促进护士的身心健康及个人综合素质的普遍提升,不断提高护理质量。
作者:陈彦玲 刊期: 2014年第05期
目的:探讨复方氨基酸注射液对减少高危压疮患者发生率的疗效观察。方法选取我科2011年7月至2013年7月收治的56例高危压疮患者作为研究对象,采用随机数字方法将56例患者分为观察组(静滴复方氨基酸注射液加常规护理)和对照组(常规护理方法),比较两组患者的护理效果。结果观察组压疮发生率为7.14%,对照组发生率为14.28%,观察组压疮发生率明显低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χ2=4.383,P=0.036<0.05),护理后,观察组皮肤压红、皮肤压痛、皮肤灼痛感以及皮肤潮湿感等皮肤舒适程度指标也明显优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 P<0.05)。结论给予静脉滴注复方氨基酸注射液,可有效减少高危压疮患者压疮的发生率,有利于提高患者的生活质量。
作者:吴冬雅 刊期: 2014年第05期
目的:探讨护理路径干预对重度子痫前期剖宫产患者预后的影响。方法选取2012年1月至2013年1月我院经剖宫产手术结束妊娠子痫患者43例作为观察组,同时选取2011年2~12月剖宫产手术结束妊娠子痫患者39例作为对照组。对照组患者按照常规护理方法进行护理,观察组患者术后按照护理路径进行护理。采用自制评分表对两组患者术后一般情况进行评价,同时对患者并发症发生情况、住院时间、治疗费用、满意度进行评价。结果护理干预后与对照组比较,观察组患者并发症发生率明显降低(P<0.05),住院时间明显缩短(P<0.05),治疗费用明显降低(P<0.01),满意度明显提高(P<0.05)。结论临床护理路径对重度子痫前期剖宫产患者能够有效减少患者在院期间临床并发症,缩短住院时间并减少住院费用,对患者良好预后具有重要意义。
作者:张丽宏;祖玲洁 刊期: 2014年第05期
目的:研究癌症晚期患者疼痛的主要护理方法,通过临床表现研究护理方法的效果。方法选取2010年3月至2013年3月我院诊治的321例癌症晚期病人为对象,其中肺癌138例,食道癌96例,结肠癌87例。回顾性分析321例患者的临床资料,探讨癌症疼痛的评估方法,护理措施及临床效果。结果引起癌症晚期患者疼痛的原因很多,护理主要措施是指导患者持续性用药。持续性用药与间断性用药及不用药之间均存在显著统计学差异( P<0.01)。接受化疗患者疼痛的缓解率为55.15%,远比不接受化疗患者的15.00%高,且化疗组与对照组之间存在显著统计学差异( P<0.05)。结论癌症晚期患者大多可伴疼痛,护士应指导患者持续性用药止痛,鼓励患者接受化疗,同时给予心理干预和心理护理。
作者:谭蕾 刊期: 2014年第05期
目的:探讨血气分析动脉采血前后的护理观察。方法选择我院2011~2012年各科室动脉采血行血气分析的患者11000例,随机分为观察和对照组各5500例,对照组患者实施常规血气分析采血护理,观察组则加强血气分析采血前后的护理。结果对照组穿刺成功总数为4200例,成功率为76.4%,测量值误差640例,误差率为11.6%;观察组穿刺成功总数为4800例,成功率为87.3%,测量值误差240例,误差率为4.4%。结论在血气分析动脉采血中受到的影响因素较多,发生误差较严重,因此在实际操作过程中护士要不断积累经验,加强采血前后的护理工作,减少误差。
作者:杨志彦;蒋玲 刊期: 2014年第05期
目的:探讨健康教育对再次高危剖宫产产妇的临床影响。方法选择2011年1月至2012年3月50例择期在蛛网膜下腔阻滞联合硬膜外阻滞下行再次子宫下段剖宫产的高危产妇,随机将产妇分为实验组和对照组,每组25例。对照组采取围术期常规护理,实验组在对照组的基础上给予健康教育,观察两组术后24、48 h子宫复旧情况、术后肛门排气时间、术后下床活动时间和泌乳始动时间、母乳喂养自信心量表( BSES )评分、泌乳量评分变化。结果实验组术后24、48 h子宫复旧情况好于对照组, P<0.05;术后肛门排气时间、下床活动时间显著早于对照组,P<0.05。实验组BSES评分和术后48 h泌乳量评分明显高于对照组,而泌乳始动时间显著早于对照组,P<0.05。结论健康教育有益于再次高危剖宫产产妇母乳喂养,促进术后临床康复。
作者:赵丽娅;袁瑞芳 刊期: 2014年第05期
目的:对实施前列腺切除术患者的手术室护理效果进行分析探讨。方法选取2011年1月至2012年12月来我院就诊的58例前列腺增生症患者进行前列腺电切术治疗,并且对患者进行术前、术中以及术后的护理。观察、分析患者的护理效果。结果患者在手术之前具有良好的精神状态,手术中未发现患者出现不适感,并且手术对患者的损伤较小,未出现并发症情况,具有较高的治愈率。结论对实施前列腺电切术的患者进行有效的护理,能够提高患者的治疗效果,减少并发症的发生,保证患者的健康恢复,具有重要的临床应用价值。
作者:彭建桔;汪长敏 刊期: 2014年第05期
目的:探讨循证护理对老年乙肝肝硬化合并2型糖尿病患者的疗效,为老年乙肝肝硬化合并2型糖尿病患者的临床护理提供参考。方法对78例老年乙肝肝硬化合并2型糖尿病患者实施循证护理干预,比较护理前后患者的临床治疗效果。结果经积极有效的护理干预后,循证护理干预后患者肝功能Child-pugh分级及护理满意度评价均优于干预前,且护理干预前后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循证护理干预后患者的空腹血糖水平明显下降,且与护理干预前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循证护理干预后患者糖化血红蛋白达到控制目标的比例高于护理前,且与护理干预前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 P<0.05)。结论对老年乙肝肝硬化合并2型糖尿病患者实施循证护理,可有效改善患者的临床症状,提高满意度,值得临床应用。
作者:赵丽芹;余利娜 刊期: 2014年第05期
目的:探讨妇科患者腹部手术后咀嚼口香糖对胃肠功能恢复的作用。方法选取收治的实施妇科腹部手术患者360例,随机分成对照组和实验组,每组180例。对照组患者在临床采用传统的护理方法,实验组患者在传统护理方法的基础上增加咀嚼口香糖。比较两组患者术后胃肠功能恢复情况。结果实验组患者的腹胀缓解时间、肠鸣音恢复时间、肛门排气时间及排便时间均明显少于对照组(均P<0.05)。结论妇科患者实施腹部手术后咀嚼口香糖能够有效改善患者的胃肠功能。
作者:谭燕萍;何桂芬;贾兰洁;李焱 刊期: 2014年第05期
目的:观察晚期宫颈癌同步放化疗治疗的疗效及毒性反应。方法64例中晚期宫颈癌患者同步放化疗治疗患者随机分为对照组和治疗组。对照组32例,在常规盆腔大野前后对穿照射30 Gy后中间挡铅改四野照射,剂量20~25 Gy,并同时每周1~2次后装治疗DT=30~42 Gy/6~7次,后装治疗当天不做外照射,总疗程7~8周。治疗组32例,调强放疗给予GTV1(宫颈原发及宫旁直接侵犯肿瘤)60~66 Gy/30f/5周。后装治疗在调强治疗结束后进行,给予A点剂量,18~24 Gy/3~4f/2~3周。两组放疗开始同时接受顺铂、氟尿嘧啶方案化疗,顺铂20 mg/m2静脉滴注第1~5天,氟尿嘧啶500 mg/m2静脉滴注第1~5天;化疗21 d为1周期,共2周期。放化疗期间,予积极的心理指导与护理干预。结果治疗组有效率为100%;对照组有效率87.50%,两组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 P<0.05)。观察组和对照组的不良反应主要为血白细胞减少、消化道反应。与对照组比较,治疗组Ⅰ~Ⅲ度的白细胞下降明显减少,腹泻发生率明显减少,差异有统计学意义( P<0.05)。治疗组患者的1年生存率为100%,对照组的1年生存率为93.75%,差异无统计学意义( P>0.05)。结论调强适形放疗在中晚期宫颈癌治疗中同步放化疗可提高中晚期宫颈癌的近期疗效,毒性反应减轻,但未能提高近期生存率。
作者:周世琼;任道琼;刘士凤;江书容;吴天英 刊期: 2014年第05期
目的:探讨低年资护士规范化培训在消化内科护士培训中的效果。方法2008年7月至2011年7月,对我科33名低年资护士采用一对一模式,进行临床轮转规范化培训。结果低年资护士培训后,护士长及培训小组成员评价、医生评价、患者评价与培训前比较,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 P<0.01)。结论对低年资护士进行规范化培训,可提高低年资护士的业务素质、护理工作胜任力和应急能力,确保护理安全。
作者:盘丽娟 刊期: 2014年第05期
目的:探究母婴床旁护理模式在产科优质护理服务中的应用效果。方法选取2012年5月至2013年4月在我院住院的母婴180对,随机分成实验组和对照组各90对,对照组给予常规模式进行母婴护理,实验组采取母婴床旁护理模式进行护理,对两组产妇及其家属的新生儿护理方法、健康知识掌握情况以及护理服务满意度进行调查。结果护理服务后,实验组产妇及其家属对新生儿正确护理方法的掌握和母婴健康知识的熟悉程度与对照组相比明显提高,差异有统计学意义( P<0.05);实验组非常满意65对,满意20对,不满意5对,满意率为94.4%,对照组非常满意41对,满意23对,不满意26对,满意率为71.1%,实验组优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 P<0.05)。结论在产科中实施母婴床旁护理能使产妇迅速牢固地掌握正确的育儿方式,形成了和谐的护患关系,且得到了产妇及其家属的高度认可,应该在产科进一步推广。
作者:黄文洁;杨小佳;樊柳宜 刊期: 2014年第05期
目的:探讨护理路径在肝炎肝硬化合并消化道出血患者中的应用价值。方法选取我院2012年6月至2013年2月收治的80例肝炎肝硬化合并消化道出血的患者为研究对象,随机分为观察组和对照组各40例,对照组采用常规护理,观察组采用临床护理路径,比较两组的健康教育效果和病情康复情况。结果观察组的健康知识得分显著高于对照组,治疗依从性显著高于对照组,生活方式的改善显著好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 P<0.05)。观察组的总有效率显著高于对照组,住院时间、住院费用显著少于对照组,护理满意的显著高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 P<0.05)。结论临床护理路径可使护理工作规范化、标准化,可有效增强肝炎肝硬化合并消化道出血患者的健康知识,提高治疗效果,缩短治疗时间,是一种符合成本-效益的护理模式。
作者:宋艳;刘春梅;王倩;胡国艳;沙莉 刊期: 2014年第05期
目的:为了进一步减轻患者的痛苦和提高PICC置管的成功率,探讨和研究个性化质量护理在PICC置管患者中实施的可行性和必要性。方法将2008年1月至2011年1月的180例在我院做PICC置管患者按照随机双盲的原则分为观察组和对照组,其中对照组患者采取常规的方法进行护理,而观察组患者采取PICC置管个性化质量护理,对比和分析两组患者对治疗过程的满意程度及置管后并发症的发生几率。结果经过统计分析发现,观察组患者对治疗过程的满意程度显著高于对照组,且两组比较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 P<0.05);通过实施个性化质量护理,观察组患者置管后并发症的发生率显著低于对照组,两组比较差异同样具有统计学意义( P<0.05)。结论对PICC置管的患者应用个性化质量护理,不仅可以提高患者对护理人员的满意度,改善护理质量,而且有助于延长PICC置管使用时间和降低并发症的发生几率,降低医疗纠纷产生的几率,缓和紧张的医患关系,值得临床工作者们应用和借鉴。
作者:高风 刊期: 2014年第05期
目的:探讨大型综合医院门诊分诊优质护理的效果及应用价值。方法选择我院实施门诊分诊优质护理作为节点,通过对患者进行护理质量和满意度调查,观察实施门诊分诊优质护理实施前后的效果。结果实施门诊分诊优质护理后患者护理质量评分和护理满意度高于常规护理组,护理风险事故和护理投诉的发生低于常规护理组,组间资料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 P<0.05)。结论在大型综合医院开展门诊分诊优质化护理能够更好满足患者需求,带动门诊护士的积极性,减少了护理风险事故和护理投诉的发生,提高临床护理满意度,值得在临床上大力推广使用。
作者:肖霞 刊期: 2014年第05期
目的:探讨机械振动排痰法对重型颅脑损伤患者排痰效果的影响。方法将274例重型颅脑损伤患者分为试验组和对照组,每组137例,试验组采用震动排痰机排痰,对照组采用人工叩背排痰,治疗10 d后观察两组患者的SaO2、PaO2指标、呼吸频率及X线胸片变化情况等。结果机械振动排痰机的排痰效果明显优于对照组,试验组SaO2、PaO2和呼吸频率的改善效果也明显优于对照组( P<0.05)。结论在重症颅脑损伤患者呼吸道护理中机械排痰法的排痰效果明显优于人工叩背排痰,能有效减少患者肺部感染的发生。
作者:林育敏;黄晓晖;陈慕媛 刊期: 2014年第05期
目的:探讨临床护理路径对腹腔镜直肠癌根治术围术期并发症及生存质量的影响。方法选取收治的行腹腔镜直肠癌根治术患者110例,随机分为观察组和对照组,每组55例。对照组患者给予腹腔镜直肠癌根治术围术期的常规护理干预,观察组患者实施临床护理路径。比较两组患者的并发症发生率及患者对护理工作的满意度,并采用生活质量综合评估问卷( GQOL-74)评估患者生活质量。结果观察组患者并发症的总发生率明显低于对照组(P<0.05),GQOL-74各项指标评分均明显优于对照组(均P<0.05),患者对护理工作的满意度明显高于对照组(P<0.05)。结论实施临床护理路径可有效地减少行腹腔镜直肠癌根治术患者并发症的发生率,改善患者的生活质量,提高患者对护理工作的满意度。
作者:杨永红;王万碧;王琼 刊期: 2014年第05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