学术投稿

家属参与性护理计划对产妇自我效能感及分娩方式的影响

徐相婷

关键词:家属参与, 自我效能, 分娩方式, 护理
摘要:目的 探讨家属参与性护理对产妇自我效能感及分娩方式选择的影响.方法 选择我院产科2010年9月至2012年9月住院临产妇6130例作为观察组,上两年同期住院的临产妇6076例作为对照组.观察组实施家属参与性护理计划,对照组实施产科常规护理.比较两组产妇自我效能感及分娩方式选择的差异.结果 观察组自我效能感明显强于对照组,观察组选择顺产方式的产妇比例为93.5%,显著高于对照组的81.4% (P <0.05);两组新生儿出生1 min、5 min阿普加评分结果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观察组总产程时间明显短于对照组,产后出血比例明显低于对照组(P<0.05).结论 家属参与性护理模式可提高产妇的自我效能感,促进产妇选择自然顺产的分娩方式,对预防产后并发症及新生儿缺氧有重要意义.
国际护理学杂志相关文献
  • 产科护理安全管理的影响因素及预见性管理的对策

    目的 探讨产科护理安全影响因素及预见性管理的对策.方法 选取住院产妇100例,随机分为对照组和观察组,每组50例.观察组产妇通过查阅相关产科护理安全的文献,分析影响护理安全的因素,实施针对性的预见性管理方法.观察两组的产妇的护理质量满意率、护患纠纷的发生率、差错的发生率、健康知识的知晓率.结果 观察组的护理质量满意度显著高于对照组(P<0.05),观察组的护患纠纷的发生率、差错的发生率、健康知识知晓率均显著优于对照组(P<0.05).结论 预见性护理可大限度地控制产科护理的各种不安全因素,有利于提高护理质量和满意度,确保产妇的住院安全.

    作者:费安琼 刊期: 2013年第02期

  • 情感干预在恶性肿瘤患者心理康复中的效果观察

    目的 探讨情感干预下运用以人为本的哲学理念,运用社会支持理论、情感干预措施对住院恶性肿瘤患者心理康复是否有影响.方法 通过随机将88例住院恶性肿瘤患者分为对照组和实验组,对照组(40例)给予普通护理支持与心理指导,实验组(48例)在给予普通护理支持与心理指导的基础上,给予情感干预,并评定干预前后患者的心理康复效果.结果 实验组心理康复SAS、SDS、SCL-90、PC、NC评分显著优于对照组,差异比较具有显著的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将恶性肿瘤患者在普通护理支持与心理指导基础上给予情感干预,可以有效促进住院恶性肿瘤患者的心理康复,以良好的心理健康状态积极配合抗肿瘤治疗和护理,进一步提高生活质量.

    作者:郭健英;甘敏 刊期: 2013年第02期

  • 经皮冠状动脉介入治疗术后上消化道出血患者的观察和护理干预

    总结经皮冠状动脉介入治疗(PCI)术后上消化道出血(UGH)患者的临床观察和护理干预.对我科21例PCI术后上消化道出血患者的临床资料进行回顾性分析.本组21例PC1术后上消化道出血患者在给予对症治疗和护理干预后均痊愈出院.护理人员应充分认识到PCI术后UGH的危险性,在术前术后做好护理工作,以避免UGH的发生.

    作者:党新云 刊期: 2013年第02期

  • APACHEⅡ评分在急性有机磷中毒患者护理中的应用

    目的 探讨APACHEⅡ评分在急性有机磷中毒患者护理中应用效果.方法 选择2008年6月至2012年7月在我院急救医学科治疗的99例急性有机磷中毒患者为研究对象,根据有无应用APACHEⅡ评分系统分为常规护理组43例和护理干预组56例,常规护理组仅给予急性有机磷中毒常规护理,护理干预组根据APACHEⅡ评分系统评分结果进行护理人员配置、实施护理对策.比较两组患者临床疗效、患者基础护理合格率和患者对护理服务的满意度.结果 护理干预组患者M样症状消失时间、胆碱酯酶活力恢复时间、峰值心率、用药次数、住院时间和死亡率均明显少/低于常规护理组,而治愈率、患者基础护理合格率和患者对护理服务的满意度均明显高于常规护理组,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APACHEⅡ评分系统应用能够明显改善急性有机磷中毒患者的临床疗效,提高患者基础护理合格率和患者对护理服务的满意度,值得进一步推广.

    作者:陆小莉;夏敏;韩小琴;杭太香 刊期: 2013年第02期

  • 绝经后妇女骨质疏松症的临床疗效分析

    目的 探讨绝经后妇女骨质疏松症的临床疗效和护理.方法 对本院2010年5月至2012年5月收治的164例绝经妇女骨贡疏松患者的临床资料进行回顾性分析.将其随机分为观察组和对照组各82例,两组患者均给予钙剂、雌激素、降钙素、维生素D以及二磷酸盐等药物.对照组患者遵从一般治疗护理常规进行;观察组患者在对照组基础上给予骨质疏松症的健康教育和心理干预的专业护理,并根据患者不同情况对症处理.3个月后观察两组患者疗效.结果 经过治疗及专业护理后,观察组总有效率为92.68%,对照组总有效率73.17%,两组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加强对绝经期妇女骨质疏松症的护理能有效改善骨质疏松症患者躯体症状,缓解抑郁焦虑情绪,有利于患者恢复.

    作者:蔡志辉 刊期: 2013年第02期

  • 硼酸联合喜辽妥软膏治疗胺碘酮致静脉炎患者的疗效观察

    目的 探讨硼酸联合喜辽妥软膏治疗胺碘酮致静脉炎患者的疗效.方法 将2010年5月至2011年10月我院采用胺碘酮静脉输注所致静脉炎78例患者随机分为对照组和观察组各39例,对照组给予常规护理,观察组给予有针对性的护理干预,比较两组患者治疗效果及其满意度.结果 观察组在给药1d的好转率及3d后的治愈率明显高于对照组,对照组患者满意率明显低于观察组(P均<0.05).结论 有针对性的护理干预可有效提高硼酸联合喜辽妥软膏治疗胺碘酮致静脉炎患者的治愈率,有利于提高患者满意度,具有良好的推广应用价值.

    作者:麦爱欢 刊期: 2013年第02期

  • 护理缺陷原因分析与防范措施

    目的 分析护理缺陷发生的原因,提出应对措施.方法 对2009年6月至2012年6月临床各科室上报护理部的35起护理缺陷进行汇总、分类分析了解临床护理缺陷的构成、易发高危人群及科室、时间上的分布特征.结果 护理文书书写错误、医嘱处理不当、护理级别卡片未及时更换等方面的失误是临床为常见的护理缺陷,分别占17.14%、17.14%和14.29%;以低年资、低职称护士为易发高危人群.结论 采取积极措施,以强化质量意识,严格规章制度;增强责任心,注重业务培训;加强管理为重点,减少护理缺陷的发生.

    作者:周桂芬 刊期: 2013年第02期

  • 103例外科护士职业性腰背痛影响因素的调查分析探讨

    目的 了解外科护士职业性腰背痛发生情况及其腰背痛的自我防范意识,探讨职业因素对外科护士职业性腰背痛的影响.方法 应用护士OMSI症状自评量表,自行设计的临床护士腰背痛相关职业性因素问卷(内容包括工作性质、精神因素、工作环境、自我防护意识),随机选取我院外科120名护士实施问卷调查.结果 护士职业性腰背痛发生率65%,中度职业性腰背痛发生率为22.4%.结论 外科临床护士是患职业性腰背痛的高危人群.腰背痛的发生与外科护士的工作性质、精神因素及自我防范意识程度密切相关.

    作者:陈秋华;周玲 刊期: 2013年第02期

  • 强化护理干预在剖宫产术后腹部切口愈合延迟患者中的作用

    目的 探讨强化护理在剖宫产术后患者腹部切口愈合的作用.方法 选取住院的行剖宫产术手术患者300例,均采用腹壁纵切口,随机分为强化组和对照组,每组150例.对照组采用传统护理方法,包括姿势护理、饮食护理、伤口护理、疼痛护理等;强化护理组在传统护理的基础上加用心理护理、康复教育.观察两组患者的伤口愈合情况及住院时间,护理前后采用焦虑自评量表(SAS)及抑郁自评量表(SDS)的对两组患者的心理状况进行评价.结果 强化组手术伤口愈合情况、住院时间、肛门排气时间以及护理满意度均明显优于对照组(P<0.05),SAS和SDS护理干预后评分明显优于对照组(P<0.05).结论 对剖宫产术后患者进行强化护理,可以促进伤口愈合,可以明显改善患者心理状态,提高患者术后的生活质量,缩短住院时间,具有较高的应用价值.

    作者:张红梅 刊期: 2013年第02期

  • 护理综合训练在本科《内科护理学》教学中的应用效果

    目的 通过在本科《内科护理学》教学中开展护理综合训练,探讨提高护生临床护理综合能力的教学方法及效果.方法 选择2009级护理本科生2个班为研究对象,1班48名为对照组,2班49名为实验组.对照组采用传统的纯理论教学方法,实验组则在每个系统理论教学后增加了护理综合性训练的实验教学.在课程结束后,分别对两组护生进行理论考核、实验技能考核和综合能力评价.结果 实验组护生成绩明显优于对照组(P<0.05).结论 护理综合训练可调动护生自主学习的积极性、提高护生理论联系实际的能力、提高护生的综合能力,并有利于促进教师的自身发展.

    作者:管映君 刊期: 2013年第02期

  • 家属参与性护理计划对产妇自我效能感及分娩方式的影响

    目的 探讨家属参与性护理对产妇自我效能感及分娩方式选择的影响.方法 选择我院产科2010年9月至2012年9月住院临产妇6130例作为观察组,上两年同期住院的临产妇6076例作为对照组.观察组实施家属参与性护理计划,对照组实施产科常规护理.比较两组产妇自我效能感及分娩方式选择的差异.结果 观察组自我效能感明显强于对照组,观察组选择顺产方式的产妇比例为93.5%,显著高于对照组的81.4% (P <0.05);两组新生儿出生1 min、5 min阿普加评分结果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观察组总产程时间明显短于对照组,产后出血比例明显低于对照组(P<0.05).结论 家属参与性护理模式可提高产妇的自我效能感,促进产妇选择自然顺产的分娩方式,对预防产后并发症及新生儿缺氧有重要意义.

    作者:徐相婷 刊期: 2013年第02期

  • 120例骨质疏松患者对骨质疏松症的认知及行为调查

    目的 了解骨质疏松患者对骨质疏松症的认知水平及行为方式.方法 采用便利抽样方法对厦门市某三甲医院门诊的120例骨质疏松患者进行相关知识和生活行为方式的问卷调查.结果 78.33%骨质疏松患者对骨质疏松相关知识状况有不同程度的了解,不了解的占21.67%;有55.00%的患者生活方式尚可,差的占45.00%.结论 骨质疏松患者对相关知识了解尚有所欠缺,生活中存在着一些不良行为习惯和运动方式.采用多种形式加强骨质疏松患者的健康教育,加深其对骨质疏松症的认知,帮助其建立健康科学的行为习惯和生活方式,以便早发现、早诊断、早治疗.

    作者:黄丽珍 刊期: 2013年第02期

  • 围术期整体护理对胃癌根治术患者自尊和应对方式的影响

    目的 探讨围术期整体护理对胃癌根治术患者自尊和应对方式的影响.方法 选择2010年9月至2011年6月60例择期行胃癌根治术患者,采用随机数字表法,将患者随机分为观察组和对照组,每组30例.对照组采用传统的围术期护理模式,观察组采用围术期整体护理,观察组两组护理前后自尊水平(Rosenberg自尊量表)和应对方式(医学应对方式问卷,MCMQ)的变化.结果 护理前两组Rosenberg自尊量表和MCMQ评分无统计学差异,P>0.05,但护理后,观察组Rosenberg自尊量表和MC-MQ中面对评分明显高于对照组,而回避、屈服评分显著低于对照组,P<0.05.结论 围术期应用整体护理显著提高胃癌根治术患者的自尊水平和改善其应对方式.

    作者:王佳丽 刊期: 2013年第02期

  • 多元化健康教育对骨质疏松骨折患者术后疗效及生活质量的影响

    目的 探讨多元化健康教育对骨质疏松骨折患者术后疗效及生活质量的影响.方法 将我院2009年9月-2012年9月间收治的84例骨质疏松骨折患者随机分为观察组和对照组,每组各42例,其中对照组患者给予常规护理,观察组患者在常规护理基础上采用多元化健康教育干预,比较两组患者的术后疗效及生活质量.结果 观察组患者治疗总有效率为92.9%,显著高于对照组的76.2%,治疗总有效率组间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观察组患者躯体功能、心理功能、社会功能与对照组患者相比有显著改善,生活质量有显著提高,组间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通过对骨质疏松骨折患者实施多元化的健康教育干预能够显著提高临床疗效,改善患者的生活质量,值得临床推广使用.

    作者:徐文婧 刊期: 2013年第02期

  • 主动服务护理模式在临床护理的应用评价

    目的 改变工作模式,变被动服务为主动服务,创造优质护理.方法 以APN连续排班制、护士层级管理为基础,每班根据病人数量、病情程度以及工作量合理安排值班护士分管病房,包床到护,护士到床边主动为病人提供治疗及护理服务.结果 观察病情及时准确,医护配合默契,医生的满意度提高(P<0.05);护理服务主动及时,患者的满意度提高(P<0.05);护士劳动强度减少,体现了自身价值,护士的满意度提高(P<0.05).结论 护士被动服务变主动服务的模式转变,护士愿意,医生、患者满意,值得推广应用.

    作者:黄继平;董惠翔;姜朝霞;黄妙娟;林建姣 刊期: 2013年第02期

  • 优质护理服务模式指导下的护理干预对脊椎术后患者生活质量的影响

    目的 探讨优质护理服务模式指导下的护理干预对脊椎术后患者生活质量的影响.方法 根据有无开展优质护理服务活动将2010年4月至2012年5月在我院住院治疗的117例脊椎骨折患者分为A组54例和B组63例,A组患者给予围术期常规护理,B组患者给予护士长根据优质护理服务理念制定的护理措施进行护理干预,比较两组患者护理后的生活质量.结果 B组患者SF-36量表中躯体健康、躯体疼痛、社会功能、情绪角色功能、总体健康和总分维度指标得分高于A组患者(P<0.05),两组其余维度指标评分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优质护理服务模式指导下的护理干预能够明显提高脊椎手术患者的生活质量,改善患者的预后.

    作者:李旭春;吕菁;陈雪萍;廖婷惠 刊期: 2013年第02期

  • 优质护理服务在乳腺癌护理过程应用中的作用

    目的 探讨优质护理服务在乳腺癌护理过程应用中的作用.方法 选取住院的乳腺癌患者120例,随机分为对照组与观察组,每组60例.两组乳腺癌患者均采用乳腺癌根治术治疗.对照组术后护理过程中采用常规护理措施,观察组术后护理过程中实施优质护理服务.采用焦虑自评量表(SAS)与抑郁自评量表(SDS)对两组患者护理前后进行心理状况评分,观察两组患者并发症发生率.结果 观察组患者SAS得分与SDS得分明显低于对照组(P<0.01),对照组并发症的发生率(80.0%)高于观察组(33.3%)(P<0.01).结论 优质护理服务应用于乳腺癌护理过程中,能够使患者不良心理状况明显好转,且可使乳腺癌术后并发症的发生率明显降低,应该将优质护理服务作为临床治疗过程中的辅助手段加以推广并应用.

    作者:郭莉 刊期: 2013年第02期

  • 整体护理对烧伤患者的生活质量及心理健康的影响

    目的 探讨整体护理对烧伤患者的生活质量和心理健康的影响.方法 选取烧伤患者80例,随机分为治疗组和对照组,每组40例.治疗组给予整体护理模式进行干预,对照组给予常规护理.采用生活质量评定量表对两组患者生活质量进行评价,采用焦虑自评量表(SAS)和抑郁自评量表(SDS)对两组患者心理健康状况进行评价.结果 治疗组生活质量评定量表所有指标的评分均显著高于对照组(P<0.01),SAS和SDS评分均显著低于对照组(P<0.01),自尊评分高于对照组(P<0.05).结论 整体护理能提高烧伤患者的生活质量,改善心理状态,有助于患者回归社会和家庭.

    作者:胡英军 刊期: 2013年第02期

  • 非语言沟通对急诊内科危重患者心理状态及满意度的影响

    目的 探讨非语言沟通在急诊内科危重患者中的应用效果.方法 将100例急诊内科危重患者采用抽签的方法分为观察组和对照组各50例,对照组采用常规护理,观察组在对照组的基础上加强非语言沟通,比较两组患者治疗后的心理状态和对护理工作的满意度.结果 观察组治疗后的焦虑、抑郁评分显著低于对照组(P<0.05).观察组在宣教、环境、态度、操作及治疗效果方面的满意度均显著高于对照组(P<0.05).结论 非语言沟通是人性化护理的重要表现,可及时了解患者的心理需求和病情变化,促进危重患者的康复,和谐护患关系.

    作者:张翠英;李莹 刊期: 2013年第02期

  • 优质护理服务在妇科疾病诊治中的作用

    目的 探讨优质护理在妇科疾病诊治中的应用价值.方法 选择诊治的妇科疾病患者90例,随机分为优护组和对照组,每组45例.对照组患者实施常规护理,优护组患者在常规护理的基础上实施优质护理.观察两组患者对护理工作的满意度、医护依从性、自请护工率及投诉事件发生率.结果 优护组患者的投诉发生率和自请护工率均显著少于对照组(P<0.05),优护组配合例数明显多于对照组(P =0.035),优护组满意例数明显多于对照组(P =0.024).结论 优质护理服务在妇科疾病患者诊治中的应用具有临床意义,值得在医院的护理工作中推广.

    作者:廖全菊 刊期: 2013年第02期

国际护理学杂志

国际护理学杂志

主管:中华人民共和国国家卫生和计划生育委员会

主办:中华医学会 吉林省医学期刊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