学术投稿

鄞州区预防接种证查验对入托入学儿童免疫规划疫苗接种率的影响

孙烨祥;平建明;柴鹏飞;林鸿波;沈鹏

关键词:免疫接种规划, 疫苗, 儿童
摘要:目的 分析预防接种证查验对入托入学儿童国家免疫规划疫苗接种率的影响,为预防控制幼托机构和学校传染病的流行提供参考.方法 采用整群抽样方法,选取宁波市鄞州区193所幼托机构16 857名幼儿和108所小学14 690名学生的入托入学儿童为调查对象,收集2016年9-12月学校教师和预防接种门诊医务人员对其进行预防接种证查验及疫苗补种数据资料,并进行统计分析.结果 接种证查验前后,幼托机构入托儿童预防接种证持证率分别为99.96%,100.00%(x2=4.17,P<0.05),国家免疫规划(NIP)疫苗全程接种率分别为92.16%,99.88%(x2=1 312.60,P<0.05),NIP疫苗补种率在95%以上.接种证查验前后,小学入学儿童预防接种证持证率分别为99.97%,100.00% (x2=3.20,P>0.05),NIP疫苗全程接种率分别为85.85%,99.74%(x2=1 268.22,P<0.05),NIP疫苗补种率在97%以上.结论 幼托机构和小学预防接种证查验可提高入托入学儿童NIP疫苗接种率和全程接种率.
中国学校卫生杂志相关文献
  • 台湾省2015年贫穷青少年健康危险行为现状

    目的 了解台湾地区贫穷青少年健康危险行为现状及其影响因素,为相关管理部门制定干预措施提供参考.方法 收集2015年7月1日至12月31日所执行的《台湾儿童及少年长期追踪调查计划》第4波调查儿少第2版自填式问卷的调查结果中健康危险行为部分数据,采用SPSS 22.0进行描述性统计和x2检验.结果 男、女生动态活动检出率分别为69.9%,44.9%,故意伤害为95.4%,97.5%,不良物质使用为25.0%,15.5%,电玩/网游为52.7%,17.8%,性别间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x2值分别为215.595,11.858,47.915,457.576,P值均<0.01);初中、高中、大学学生不良饮食行为检出率分别为39.3%,39.6%,45.8%,每天吃蔬果为36.1%,30.4%,30.6%,动态活动为59.3%,57.0%,52.8%,故意伤害为95.6%,96.5%,97.9%,不良物质使用为11.7%,20.3%,32.0%,电玩/网游为39.7%,34.8%,26.1%,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x2值分别为10.514,11.447,8.454,8.449,130.499,41.509,P值均<0.05);有无工作学生不良饮食行为、每天吃蔬果、非故意伤害、不良物质使用、电玩/网游、早恋检出率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x2值分别为22.895,4.046,14.226,127.890,29.035,40.769,P值均<0.05).结论 台湾地区贫穷青少年健康危险行为较为普遍,迫切需要相关管理部门针对人群特点,制定和完善相应福利政策,进行早期教育和健康干预.

    作者:梁凤娟;周保松;李瑶;姜成华 刊期: 2018年第02期

  • 加强安全教育预防校园伤害

    儿童从3岁管人幼儿园到18岁成人进入社会,都是在校园内度过,确保儿童在校园内健康成长是关儿童及全社会切大事,因而加强校园安全,预防校园伤害是学校卫生的重要课题.这一方面需要加强制度管理,从严落实“预防为主”的工作原则,另一方面持之以恒的开展安全法制教育,强化师德教育,从严落实校园“准入”机制,第三,加强社会-家庭-学校-儿童联动,营造儿童健康成长的安全环境.

    作者:石文惠 刊期: 2018年第02期

  • 残疾学生校园欺凌研究现状

    校园欺凌是指学生之间所发生的持续性与蓄意性攻击行为,施行攻击的为欺凌者,遭受攻击的为受欺凌者,有时也将校园遭受欺凌的事件称为同伴侵害[1-4].残疾学生因为身心功能缺陷,是校园欺凌事件的高风险涉入群体.国外学术社群很早就关注残疾学生的校园欺凌问题[5-6].本文期望通过梳理国外校园欺凌研究现况,引起我国研究人员的重视.

    作者:陈奕桦;谭蕾 刊期: 2018年第02期

  • 不同锻炼模式对弱体质大学生心理健康及自我效能感干预效果

    目的 了解不同体育锻炼模式对弱体质大学生心理健康状况及自我效能感的干预效果,为提高在校弱体质大学生身心健康水平提供理论支持.方法 在郑州大学随机抽取120名弱体质大学生作为研究对象,随机均分为运动处方锻炼组、契约锻炼组和对照组,对运动处方锻炼组和契约锻炼组进行12周的体育锻炼干预,并于干预前后进行症状自评量表(Self-reporting Inventory,SCL-90)和自我效能感量表调查.结果 干预前3组学生心理健康自我效能感得分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P值均>0.05).干预后运动处方锻炼组在躯体化、人际关系敏感、抑郁、焦虑、偏执和总均分方面得分均低于对照组,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t值分别为2.677,2.539,3.076,3.142,2.133,2.735,P值均<0.05);契约锻炼组大学生在躯体化、人际关系敏感、抑郁、焦虑、恐怖、精神病症和总均分方面得分亦均低于对照组(t值分别为2.830,2.945,2.987,3.731,2.109,2.111,4.560,P值均<0.05).契约锻炼组干预后自我效能感量表总均分高于干预前,差异有统计学意义(t=3.076,P<0.01).结论 中等强度的运动处方锻炼和契约锻炼均能提高弱体质大学生的心理健康水平,在提高自我效能感方面契约锻炼模式优于运动处方锻炼模式.

    作者:魏强 刊期: 2018年第02期

  • 大学生心理健康发展与领悟社会支持的关系

    目的 探索大学生心理健康状况的动态发展规律及领悟社会支持的影响,为制定更有针对性的保护大学生心理健康的措施提供参考.方法 采用整群抽样的方法,使用大学生人格问卷(University Personality Inventory,UPI)和领悟社会支持量表(Perceived Social Support Scale,PSSS)对广州某高校2014年入学的2 301名大学生进行追踪研究.2次施测的时间分别是2014年9月23日和2016年9月25日.结果 大三时学生的UPI得分(9.18±8.49)低于大一(10.11±7.87)(t=29.90,P<0.01).大三时学生严重心理问题的人数比例比大一上升1.0百分点,一般心理问题的人数比例下降1.7百分点,心理健康的人数比例上升0.7百分点(x2=377.59,P<0.01).女生UPI得分(10.09±8.32)高于男生(8.81±7.91)(t=17.13,P<0.01).领悟社会支持水平越高,UPI得分越低(F=149.65,P<0.01).大一时学生UPI为A类(严重心理问题)且低领悟社会支持的大三UPI得分高,大一UPI为C类(心理健康)且高领悟社会支持的大三UPI得分低;高领悟社会支持条件下,大一UPI A/B(一般心理问题)/C类的学生大三UPI得分均低于低领悟社会支持条件下的学生.结论 大学生入校后,心理健康状况呈2个动态两极化的趋势发展.领悟社会支持能力对大学生心理健康动态发展具有持续性的调节作用.

    作者:张敏婷;赵久波;张小远;赵静波;杨雪岭;陈洁 刊期: 2018年第02期

  • 新疆柯尔克孜族中小学生2014与2005年身体素质比较

    目的 了解新疆柯尔克孜族中小学生2005-2014年间身体素质的变化规律,为制定少数民族学校卫生政策提供依据.方法 利用2005和2014年全国学生体质调研新疆克孜勒苏柯尔克孜自治州柯尔克孜族学生数据,对5 696名7~18岁中小学生的身体素质指标进行分析.结果 与2005年相比,2014年柯尔克孜族男生速度、耐力跑、爆发力指标分别提高0.15 s,4.13 s,11.40 cm,斜身引体/引体向上成绩下降为6.36个;柯尔克孜族女生爆发力和力量素质分别提高7.02cm和2.87次/min,速度和耐力素质分别下降0.06 s和5.81 s.2005年和2014年比较,各项身体素质指标多数年龄段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值均<0.05).结论 柯尔克孜族学生身体素质状况不容乐观,女生更为突出.应进一步提高柯尔克孜族学生身体素质,缩小与全国平均水平的差距.

    作者:况明亮;阿力木江·依米提·塔尔肯 刊期: 2018年第02期

  • 柳州市壮族学龄前儿童忽视状况及其与行为问题的相关性

    忽视是学龄前儿童常遇到的故意伤害行为之一,忽视是指由于家长或者监护人疏忽而未能满足儿童的需求现象[1].该行为将对儿童产生健康和发展损害,带来严重的负面影响[2].研究显示[3-5],儿童忽视现象在世界多个国家和地区普遍存在.儿童正处于各种行为、认知、语言发展的关键时期,一旦因忽视现象导致的不良行为出现,在后期成长过程中很难进行有效地扭转和纠正.研究显示[6-8],被忽视儿童更容易出现社交障碍、认知缺陷、内向问题等,对健康成长带来不利影响.本研究旨在了解柳州市壮族3~6岁学龄前儿童的忽视和行为问题状况,了解两者之间的关系,为学龄前儿童行为问题干预提供支持.

    作者:孙鹏 刊期: 2018年第02期

  • 网络游戏对贵州省中学生自杀态度的影响

    目的 了解网络游戏对中学生自杀态度的影响,以期为自杀危机干预提供参考.方法 采用多阶段分层整群随机抽样的方法,在贵州省抽取贵阳、凯里和毕节共5 109名中学生,运用自行设计的问卷及自杀态度问卷(QSA)进行调查,应用PSM匹配出玩网络游戏中学生与不玩网络游戏的中学生各1 680名.结果 倾向得分匹配前,协变量性别、民族、年龄、年级、有无宗教信仰、身心健康和父亲文化程度在是否玩网络游戏中学生间分布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值均<0.05);倾向得分匹配后,所有协变量在是否玩网络游戏中学生间分布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P值均>0.05).倾向得分匹配前,玩网络游戏与不玩网络游戏的中学生在自杀行为、自杀者家属和安乐死上的态度得分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t值分别为-6.394,-4.658,-5.449,P值均<0.01).倾向得分匹配后,玩网络游戏与不玩网络游戏的中学生在自杀行为、自杀者家属和安乐死上的态度得分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t值分别为-2.635,2.679,-3.718,P值均<0.05).结论 玩网络游戏是中学生自杀态度的影响因素,预防中学生自杀行为发生,应关注玩网络游戏中学生的健康教育.

    作者:陈雄;汪俊华;汪小斌;田娟;刘海燕;刘兰;龙吉 刊期: 2018年第02期

  • 师范类大学生主动拖延在完美主义与焦虑间的中介作用

    目的 考察大学师范生完美主义、主动拖延与焦虑的关系,为开展心理健康教育提供依据.方法 采用多维度完美主义量表、主动拖延量表、焦虑量表,对方便抽取的潮州市2所师范院校1 589名师范类大学生进行调查.结果 男生完美主义、主动拖延得分均高于女生(t值分别为4.35,8.58,P值均<0.01),理工类学生主动拖延得分高于文史类学生(t=-3.54,P<0.01).师范类大学生完美主义、主动拖延与焦虑间存在正相关(r值分别为0.21,0.20,P值均<0.01),完美主义与主动拖延间也呈正相关(r=0.37,P<0.01).完美主义(β=0.21,P<0.01)、主动拖延(β=0.20,P<0.01)在单独及共同进入回归方程时(β=0.15,P<0.01)均能预测焦虑.主动拖延在完美主义与焦虑间起部分中介作用.结论 师范类大学生完美主义、主动拖延与焦虑关系密切.可通过改善完美主义和主动拖延水平,提高大学师范生的心理健康水平.

    作者:谢红梅;王晶晶;徐学 刊期: 2018年第02期

  • 广州市大学生对同伴艾滋病自愿咨询检测服务接受意愿及其影响因素分析

    目的 了解广州市大学生对学生同伴艾滋病自愿咨询检测(voluntary counseling and testing,VCT)的接受意愿及其影响因素,为高校校园艾滋病防控工作提供参考.方法 采用方便抽样的方法,自编问卷于2016年10-12月对广州市12所高等院校3 079名在校大学生进行调查.分别采用x2检验和无序多分类Logistic回归模型分析学生对同伴VCT接受意愿的单因素和多因素分析.结果 90.8%(2 795名)的学生表示在需要接受VCT服务时不会拒绝同伴VCT服务.多分类Logistic回归分析显示,对同伴VCT持接受态度与无所谓态度相比,男生(OR=1.548)、理工类专业(OR=1.324)、不确定性取向(OR=1.755)、不知晓本地学生疫情(OR=1.738)、不担心自己感染HIV(OR=1.589)、没有接受过同伴教育(OR=1.649)及动员检测(OR=1.655)倾向于无所谓态度(P值均<0.05).接受与不接受态度相比,男生(OR=1.514)、不担心自己感染HIV(OR=1.358)、没有接受过同伴教育(OR=1.954)、发生性行为时有物质滥用(OR=3.372)倾向于不接受同伴VCT(P值均<0.05).结论 学生对同伴VCT接受意愿较好,同伴VCT可促进需要的女生接受检测.

    作者:陈梦清;程伟彬;徐慧芳;蔡衍珊;钟斐;陈希;樊莉蕊;李婧妍 刊期: 2018年第02期

  • 中国儿童青少年1985-2010年速度素质发展敏感期变化

    目的 探究中国儿童青少年1985-2010年间速度素质敏感期变化特征和一般规律,为儿童青少年身体素质发展敏感期问题的探究提供数据支撑.方法 采用5次全国学生体质与健康调研的相关测试数据,使用SPSS 18.0,Tab-leau 10.3等软件对7~18岁儿童青少年50 m跑测试成绩的变化率进行可视化纵向分析.结果 男生速度素质呈现出7~8岁和12~13岁2个敏感期,而女生只有7~8岁1个敏感期.在1985-2010年间,男生7~8岁的增长率一直保持在5%以上,而12~13岁的增长率由1985年的4%提升到2010年的6%,且第2敏感期由11~12岁提前为10~11岁.从2000年开始,女生速度素质下滑明显,11岁以后每个年龄段的测试成绩均值比1985年慢0.2s左右.结论 25年间,儿童青少年速度素质的敏感期出现动态变化特征,且存在性别差异.体育教学内容应该根据学生敏感期的变化有所调整.

    作者:袁圣敏;吴键 刊期: 2018年第02期

  • 湖北省某市农村中学生性侵犯防范能力调查

    目的 了解农村中学生性侵犯的防范能力现状及其影响因素,为预防农村中学生性侵犯教育提供科学依据.方法 随机整群抽取湖北省某市农村2所初中学校的初一、初二年级和1所高中学校高一、高二年级共1 658名在校学生,采用不记名自填式问卷调查中学生性侵犯防范能力的现状,并对影响因素进行非条件Logistic回归分析.结果 有关中学生性侵犯防范能力的7个问题中,男生回答“有时”或者“经常”的频率更高,其中5个条目性别间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中学生性侵犯防范能力得分合格(性侵犯防范能力得分≥12)的危险因素为男生(OR=1.509,95% CI=1.230~1.852)和亲密度得分低(OR=1.259,95%CI=1.138~1.393);保护因素为非留守(OR=0.774,95% CI=0.627~0.956)、非住校(OR=0.558,95%CI=0.455~0.686)、≤12岁(OR=0.363,95%CI=0.268~0.493)和13~16岁(OR=0.160,95% CI=0.101~0.254).结论 农村中学生预防性侵犯的能力相对不足,需要开展加强农村中学生性侵犯防范能力的学校教育和家庭教育.

    作者:张祥;杨梅;江灿;郑念祥;黄菊芬;郭清;李妍;向兵 刊期: 2018年第02期

  • 广州市中学生网络成瘾与自杀相关行为的关系

    目的 了解中学生网络成瘾与自杀意念和自杀尝试的关系,为中学生自杀行为干预提供依据.方法 应用二阶段分层整群抽样方法,采用自编青少年健康知识问卷、Young网络成瘾量表、流调中心抑郁量表(CES-D)、Olweus儿童欺负问卷,于2016年11-12月对广州市3 229名初、高中学生进行匿名调查,使用Logistic回归模型分析网络成瘾与自杀行为的关系.结果 中学生网络成瘾报告率为14.68%,过去12个月自杀意念、自杀尝试的报告率分别为12.51%和2.04%.调整一般人口学因素后,网络成瘾与自杀意念和自杀尝试的关联OR值分别为3.88(95%CI=3.04~ 4.96)和2.42(95%CI=1.41~4.13),均有统计学意义;引入抑郁和欺负行为后,网络成瘾和自杀意念OR值下降至2.58(95%CI=1.99~3.34) (P<0.05),而与自杀尝试的关联无统计学意义.结论 中学生网络成瘾与自杀意念和自杀尝试均存在关联,可能由抑郁和欺负行为介导.中学生的网络成瘾和自杀问题应引起重视.

    作者:潘丝媛;李武权;黎明;郭蓝;邓雪清;卢次勇 刊期: 2018年第02期

  • 河南低保农村家庭初中生健康满意度及影响因素分析

    目的 了解河南农村地区低保贫困户家庭中学生健康满意度状况及其影响因素,为健康干预提供支持.方法 采用方便抽样的方法,在河南驻马店和周口市抽取低保农村家庭初中生624名,进行健康满意度、健康生活方式、家庭状况等方面的调查.结果 河南低保农村家庭初中生健康满意度总均分为(3.18±0.64)分,男生高于女生(t=3.284,P<0.05).男生在健康生活方式的健康责任、身体运动、营养行为方面得分高于女生,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t值分别为4.517,5.818,4.494,P值均<0.01).健康满意度高分组学生在健康生活方式6个维度方面的得分均高于低分组学生,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值均<0.05).健康满意度高分组学生在教育方式、家庭人均月收入、家庭氛围、居住方式、父亲学历等方面得分均高于低分组学生,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值均<0.05).Logistic回归分析显示,身体运动对健康满意度各维度均有影响;性别、家庭人均月收入、家庭氛围、父亲学历对健康满意度的生理和心理维度有影响.留守初中生心理健康满意度影响因素多(8个因素),其次是生理健康(7个因素)和社会适应能力满意度(5个因素).结论 河南农村低保农户家庭初中生个体因素和家庭因素对健康满意度的影响较大,今后应根据实际情况进行有效的干预.

    作者:刘佳 刊期: 2018年第02期

  • 广州市6~9岁儿童骨骼肌含量指标正常参考值研究

    目的 建立广州市6~9岁儿童肌肉含量的参考值,为评价儿童肌肉发育情况提供依据.方法 在广州市小学及幼儿园招募456名6~9岁儿童,采用双能X线吸收法(DXA)测量儿童全身及四肢肌肉含量(ASM),并测量身高、体重,计算体质量指数(body mass index,BMI)及四肢肌肉含量指数(如ASM体重,ASM/身高2及ASM/BMI).应用LMS曲线法建立男女童各部位肌肉含量及四肢肌肉含量指数的百分位曲线.结果 随着年龄增加,不论男生还是女生各肌肉含量指标均增大;除6岁年龄段上下肢及四肢肌肉含量、ASM/体重、ASM/BMI,以及9岁年龄段的ASM/体重和ASM/BMI外,其余各年龄段指标男生均大于女生(P值均<0.05).结论 初步建立了6~9岁学龄儿童肌肉含量及肌肉指数的参考值,且随着年龄的增大,相应参考值也逐渐增大.可为评估儿童肌肉发育提供较为准确的参考.

    作者:曾智聪;黄高培;梁晶晶;郭仰峰;韦远欢;王珏;张喆庆 刊期: 2018年第02期

  • 负性自动思维与消极应对在大学生冲动特质与心理健康间的多重中介作用

    目的 探讨负性自动思维和消极应对方式在冲动特质与心理健康之间的中介作用,为提高大学生心理健康水平提供依据.方法 采用自我控制双系统量表的冲动特质分量表、自动思维量表、特质应对方式量表的消极应对分量表和一般健康问卷,对方便抽取的山西3所高校931名大学生进行测量.结果 大学生冲动特质与负性自动思维、消极应对方式之间均存在正相关(r值分别为0.361,0.259,P值均<0.01),负性自动思维与消极应对方式之间呈正相关(r=0.441,P<0.01);心理健康与冲动特质、负性自动思维、消极应对方式之间均呈负相关(r值分别为-0.309,-0.588,-0.353,P值均<0.01).结构方程模型显示,冲动特质主要通过3条路径影响个体的心理健康水平:负性自动思维可独立地中介冲动特质与心理健康的关系(β=-0.18),消极应对方式可独立地中介冲动特质与心理健康的关系(β=-0.06),负性自动思维—消极应对方式在冲动特质与心理健康之间起链式中介效应(β=-0.02).结论 改变负性自动思维和培养积极应对方式可能有助于消除冲动对大学生心理健康的危害.

    作者:胡勇娟;王晶;王卫平;薛朝霞 刊期: 2018年第02期

  • 武汉市儿童青少年屈光状态与眼轴/角膜曲率的相关性

    目的 分析屈光不正与屈光要素的相关关系,探索以屈光要素测量值对儿童青少年屈光状态进行预测分析,为有效改善儿童青少年视力提供参考.方法 2015年1月至2016年1月,在武汉市青少年视力低下防治中心进行视力检查的7~12岁儿童青少年共3 697例(7 394眼),对其作屈光度、眼轴长度、角膜曲率的测量.结果 7~12岁儿童屈光不正以轻度近视和远视为主,其中近视眼的患病率为37.80%,远视眼的患病率为26.06%.不同屈光组被试眼轴长度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远视组眼轴较短,近视组眼轴较长.不同屈光组被试角膜曲率和眼轴/角膜曲率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值均<0.01).多元线性回归分析显示,在控制其他变量时,眼轴每变化1个单位,静态屈光度增加10.01个单位.结论 眼轴/角膜曲率半径与屈光状态存在相关关系,可以作为评估群体屈光状态的敏感指标.

    作者:赵原原;龚洁;鲁本麟;许文龙;李芳;杨莉华;吕美霞;徐婷;严菁 刊期: 2018年第02期

  • 红色体育运动干预对高中生身体素质和心理健康的影响

    目的 实证红色体育对高中生身体素质和心理健康的影响,为红色体育引入农村学校体育提供政策依据.方法 随机抽取革命老区某校高一年级134名学生,随机分为对照组和干预组.干预组进行每周3次、持续12周红色体育课余锻炼.干预前后两组分别进行SCL-90量表调查.结果 干预后,身体素质方面,干预组女生的800 m跑[(4.01±0.24) min]、仰卧起坐[(30.52±4.75)个]、坐位体前屈[(14.98±4.70) cm]、肺活量[(2 418.18±330.91) mL]、50 m跑[(9.02±0.49)s]、立定跳远[(1.80±0.14)m]和男生的肺活量[(3 505.88±283.58) mL]、50 m跑[(7.22±0.93)s]、1000m跑[(4.27±0.21)s]、引体向上[(5.53±2.99)个]、立定跳远[(2.09±0.23)m]、坐位体前屈[(8.29±4.14) cm]较干预前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值均<0.05).心理健康方面,干预组抑郁(19.53±3.88)、焦虑(13.37±1.82)、敌对(8.03±1.51)、人际关系(15.02±3.28)和SCL-90总分(140.10±8.12)与干预前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值均<0.05).结论 红色体育不仅对高中生身体功能和身体素质作用明显,而且对某些心理方面有较好影响作用,可以开发红色体育资源为学校教育服务.

    作者:陈栋;袁艳;杨宏;赵华 刊期: 2018年第02期

  • 广西壮族大学生锻炼与睡眠的交互作用及其对心理健康影响

    目的 了解壮族大学生体育锻炼与睡眠质量的交互作用及对自身心理健康的影响,为壮族大学生身心健康发展提供支持.方法 在广西4所高校大一至大三年级学生中以班级为单位随机抽取4 614名壮族大学生作为调查对象,采用自编体育锻炼状况调查表、体育活动等级量表、亚健康问卷和匹兹堡睡眠质量指数量表进行调查.结果 壮族大学生心理病理症状检出率为17.40%,睡眠障碍检出率为9.82%.体力活动1 h/d每周在3d以上的城市生源学生检出率为32.05%,农村生源为23.36%,差异有统计学意义(x2=43.36,P<0.01);肌肉锻炼每周1d以下的城市生源学生检出率为61.32%,农村生源为66.92%,差异有统计学意义(x2=15.67,P<0.01);中等运动量和大运动量活动等级城市生源学生比例均高于农村学生(x2值分别为26.81,136.51,P值均<0.01).同时男生中等和大运动量检出率均高于女生(x2值分别为21.11,294.65,P值均<0.01).不同体育活动等级大学生心理病理症状和睡眠障碍检出率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x2值分别为4.148,5.491,P值均<0.05).Logistic回归分析结果显示,锻炼与睡眠的交互作用对壮族大学生的心理病理症状存在一定的影响,在体育运动量相同的条件下,存在睡眠障碍的大学生心理病理症状的检出率比无睡眠障碍的大学生高;运动量越大并且无睡眠障碍的学生其心理病理症状的检出率越低.结论 存在睡眠障碍的壮族大学生体育锻炼量越低,心理问题检出率就越高.科学有效的体育锻炼对降低心理问题的发生起到积极效果.

    作者:邓欣;马明坤;黄柳倩 刊期: 2018年第02期

  • 青少年非自杀性自伤行为评定问卷的编制及其信效度评价

    目的 编制适合我国使用的青少年非自杀性自伤行为评定问卷,并对其信效度进行评价,为更好地了解我国青少年非自杀性自杀行为提供工具.方法 自行编制青少年非自杀性自伤行为评定问卷.采用分层整群抽样方法,选取沈阳、郑州、南昌和深圳部分在校初、高中学生,共15 096人进行问卷调查.通过同质信度、分半信度、结构效度等评价问卷的信效度.选取合肥市某中学94名学生使用自残功能性评估问卷(Functional Assessment of Self-mutilation,FASM)作为校标问卷进行调查,考察问卷的效标关联效度.结果 青少年非自杀性自伤行为评定问卷分为行为问卷(12个条目)和功能问卷(19个条目)2部分.行为问卷的Cronbachα系数为0.921,分半信度为0.851,重测信度为0.843,累计方差贡献率为64.914%,与校标问卷FASM行为维度得分的相关系数r=0.833(P<0.01).功能问卷总分的Cronbach α系数为0.905,分半信度为0.786,重测信度为0.805,累计方差贡献率为53.871%,与校标问卷FASM功能维度得分的相关系数r=0.859(P<0.01).结论 青少年非自杀性自伤行为评定问卷具有较好的信效度,可作为我国青少年非自杀性自伤行为和功能的评定工具.

    作者:万宇辉;刘婉;郝加虎;陶芳标 刊期: 2018年第02期

中国学校卫生杂志

中国学校卫生杂志

主管:中华人民共和国国家卫生和计划生育委员会

主办:中华预防医学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