学术投稿

0.01%阿托品对学龄期儿童近视防控作用研究

李静一;刘芙蓉;周晓伟;李长安;胡晓洁

关键词:阿托品, 近视, 儿童
摘要:目的 探讨0.01%阿托品对学龄期儿童近视防控的有效性和安全性,为改善儿童视力提供有效措施.方法 在2012-2016年期间收集来温州市人民医院眼科门诊进行视力检查的7~12岁近视临近期及近视眼儿童217例,随机分为2组:试验组110例,每晚睡前用0.01%阿托品滴眼液;对照组117例,不做任何处理.随访时间为1年.检查2组对象在干预前和干预后1年的屈光状态及度数、眼轴、眼压变化,记录近视度数快速增长率及有无发生不良反应,并进行比较.采用多元性线性回归分析影响近视度数变化的相关因素.结果 随访1年后,试验组屈光度数变化为(-0.20±0.84)D,低于对照组的(-0.63±0.88)D,差异有统计学意义(t=-3.734,P<0.01);试验组中近视度数快速增长率为10.91%,低于对照组的43.59%(x2=30.200,P<0.01);试验组眼轴变化为(0.11±0.62) mm,低于对照组的(0.37±0.65) mm(t=3.096,P=0.002);试验组眼压变化为(0.30± 3.81) mmHg(1 mmHg=0.133 kPa),与对照组的(-0.44±4.17)mmHg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t=-1.386,P=0.167).多元线性回归分析显示,0.01%阿托品对抑制近视度数变化影响有统计学意义(B=0.238,95%CI=0.209~0.551,P<0.01).所有试验组对象自诉未出现畏光、视近模糊或其他不能耐受的副作用.结论 在1年规律地局部滴眼使用下,0.01%阿托品能安全有效防控学龄期儿童近视的发生及进展.
中国学校卫生杂志相关文献
  • 超重肥胖6~7岁儿童心脏形态功能指标分析

    目的 了解6~7岁超重肥胖儿童心脏结构和功能及其影响因素,为促进儿童心肺功能发育提供依据.方法 选取北京市2014年5所参与特色体育教育小学的部分一年级学生690名,用体质量指数(BMI)诊断标准将学生分为正常、超重、肥胖3组,进行超声心动测试,观察其心脏结构和功能及影响因素.结果 北京市6~7岁儿童超重和肥胖检出率分别为18.3%和19.7%,男童超重和肥胖检出率(10.0%和12.0%)高于女童(8.3%和7.7%),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x2值分别为4.748,12.333,P值均<0.05).肥胖儿童的室间隔舒张末期厚度(IVSd)、室间隔收缩末期厚度(IVSs)、左室舒张末期内径(LVIDd)、左室收缩末期内径(LVIDs)、左室后壁舒张末期厚度(LVPWd)、左室后壁收缩末期厚度(LVPWs)、左室舒张末期容积(EDV)、AOD、左心室质量(LVM)、左心室质量指数(LVMI)、左室收缩末期容积(ESV)、衍生指标心输出量(CO)、每搏量(SV)均高于正常儿童(P值均<0.05);超重儿童的IVSd,IVSs,AOD,LVM均高于正常儿童,肥胖儿童的LVIDd,EDV,LVM,CO,SV均高于超重儿童(P值均<0.05).6~7岁儿童LVM的主要影响因素有腰臀比、臀围、性别和体脂率,其中起主要作用的是腰臀比;LVMI的主要影响因素有腰臀比、臀围、BMI和体脂率,其中起主要作用的是腰臀比.6~7岁超重、肥胖儿童罹患左心室肥大的风险未见增高.结论 超重、肥胖儿童左心室壁增厚、左心室内径增大、左心室质量增加,并且已经出现高血流动力学状态.应注意肥胖儿童腰臀比、体脂率的增加,尤其是腰臀比.

    作者:周丽;汪军;刘敏 刊期: 2018年第03期

  • 广州市中小学生视力损害敏感期研究

    目的 探讨中小学生视力损害敏感期,为保护学生视力提供依据.方法 利用广州市中小学生常年健康监测资料,选取1993,2003和2013学年的学生视力检查结果,采用动态数列分析的方法,计算各学年度视力不良检出率的年增长率及其修正值,以超出年增长率均值±1个标准差作为视力损害敏感期的界值.结果 1993学年广州市中小学男生和女生的视力损害敏感期分别在9~15岁和9~ 16岁,视力损害的高峰期分别在12~14岁和11~13岁;2003学年视力损害敏感期分别为9~17岁和9~16岁,视力损害的高峰期分别在11~12岁和9~11岁;2013学年视力损害敏感期均在8~15岁的范围,视力损害的高峰期在8~9岁和8~10岁.3个学年比较,男生与女生视力损害敏感期的提前不明显,但视力损害高峰期则有较明显提前的倾向.男生视力损害的高峰期从12~14岁提前至8~9岁,女生从11~13岁提前至8~10岁.结论 中小学生确实存在视力损害敏感期,1993-2013学年学生视力损害敏感期有提前趋势,且视力不良呈现低龄化倾向.

    作者:麦锦城;郭仰峰 刊期: 2018年第03期

  • 罗湖区幼儿园儿童手部卫生干预效果评价

    目的 评价罗湖区幼儿园手部卫生干预效果,为督促儿童养成良好的手部卫生习惯提供参考.方法 在深圳市罗湖区随机抽取10家幼儿园,共119个班级3 886名儿童.幼儿园内所有儿童均作为干预对象,接受手部卫生综合干预,分别在干预前后观察儿童的手部卫生依从性,并比较干预与对照幼儿园儿童的手足口病发病率,评价干预效果.结果 干预措施有效地提高了儿童手部卫生依从性(RR=2.135,95%CI=1.885~2.417),干预措施对大班儿童(RR=2.559,95%CI=2.134~3.068)以及准备食物前洗手(RR=2.877,95%CI=1.700~4.870)的效果明显.多因素Logistic回归分析结果发现,除干预措施外(OR=13.903,95%CI=11.276~ 17.141),教师提醒洗手(OR=14.765,95%CI=12.244~ 17.805)是儿童手部卫生依从性重要的影响因素,但研究未能观察到接受干预幼儿园的儿童手足口病发病率出现明显下降(RR=0.866,95%CI=0.622~1.207).结论 干预措施可有效提高幼儿园儿童手部卫生依从性.

    作者:杨鹏;侯万里;刘刚;王敬忠;刘卫民;旷翠萍;赵志广 刊期: 2018年第03期

  • 医教结合着力提高学生健康水平

    教育是对中华民族伟大复兴具有决定性意义的事业,人民健康是民族昌盛和国家富强的重要标志.作者通过文献法疏理学校卫生工作政策,认为学生健康是教育与卫生事业发展不平衡不充分问题的集中体现,学校卫生工作是卫生和教育工作中的薄弱环节.提出实行医教结合,筑牢学校卫生工作的机构、队伍、教育等基础,是提高学校卫生工作水平和学生健康水平的必然途径.

    作者:金剑 刊期: 2018年第03期

  • 湖南省2013-2016年学校诺如病毒感染暴发疫情流行病学分析

    目的 分析湖南省学校诺如病毒感染暴发疫情的流行特征,为预防校园内疫情暴发流行提供科学依据.方法 收集湖南省2013-2016年报告的学校诺如病毒感染暴发疫情资料,应用描述性流行病学方法进行分析.结果 湖南省2013-2016年共报告17起学校诺如病毒感染暴发疫情,总罹患率为5.64%,疫情均发生在秋冬季.暴发场所以小学和托幼机构(11起,64.71%)为主,疫情报告时间中位数为2.00 d,达到峰值时间中位数为1.00d,持续时间中位数为6.25 d.临床症状以呕吐、腹痛和腹泻为主,基因型以GⅡ为主(9起,52.94%).经水传播(5.53%)和食物传播罹患率(7.70%)均高于人传人罹患率(3.83%)(x2值分别为20.02,71.19,P值均<0.01).结论 湖南省学校诺如病毒感染性腹泻暴发疫情主要发生在小学和托幼机构,应加强饮用水和食品卫生监测等工作.

    作者:叶金波;高立冬;刘富强;肖洁华;段红英;岳文芳 刊期: 2018年第03期

  • 永州市7~14岁农村汉族与瑶族留守儿童营养状况分析

    目的 了解永州市7~14岁农村汉族与瑶族留守儿童营养状况,为留守儿童营养状况改善提供科学依据.方法 以《儿童青少年发育水平的综合评价》中的营养状况为判断标准,分层随机抽取永州市农村3 768名7~14岁儿童进行筛查.结果 永州市7~14岁农村非留守儿童身高、体重和体质量指数(BMI)均高于汉族与瑶族留守儿童,其中身高、体重和BMI非留守儿童比瑶族留守儿童(低组)分别高2.9 cm,5.5 kg和2.0 kg/m2,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均值<0.01).汉族留守儿童消瘦检出率(24.4%)明显低于瑶族留守儿童(45.1%)(x2=354.466,P<O.01).汉族留守儿童超重与肥胖检出率(4.4%,3.1%)明显高于瑶族留守儿童(1.7%,1.4%)(x2值分别为33.501,23.393,P值均<0.05).不同民族男、女留守儿童营养状况分布比较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x2值分别为90.273,39.444,P值均<0.01).结论 永州市7~14岁农村非留守儿童营养状况整体水平明显好于汉族与瑶族留守儿童;留守儿童营养状况问题不容乐观,营养问题主要以消瘦为主,亟待改善.

    作者:李盼;张天成 刊期: 2018年第03期

  • 大学生一般自我效能感在生活事件和压力后成长间的调节作用

    目的 研究大学生遭遇的生活事件、一般自我效能感和压力后成长的关系,为促进大学生健康成长提供参考.方法 采用青少年生活事件量表、一般自我效能感量表和大学生压力后成长问卷,对分层随机抽样的凯里学院、贵州民族大学、黔东南民族职业技术学院和黔南民族医学高等专科学校912名大学生进行调查.结果 大学生遭遇的生活事件、一般自我效能感和压力后成长得分分别为(39.68± 15.40)(26.10±6.55)(46.47± 10.40)分;男生受惩罚、适应、一般自我效能感的得分均高于女生(t值分别为2.96,2.28,3.82,P值均<0.05),男生压力后成长总分低于女生(t=-2.10,P<0.05);专科生丧失、学习压力和生活事件总得分高于本科生(£值分别为3.28,4.23,2.65,P值均<0.01);来自农村大学生的丧失、学习压力、适应和生活事件总得分高于城镇大学生(t值分别为4.53,3.41,2.92,3.40,P值均<0.01).除丧失因子外,生活事件及其各因子与压力后成长及其各因子均呈负相关(P值均<0.05).结论 一般自我效能感和压力后成长及其因子均呈正相关.一般自我效能感在生活事件与压力后成长之间存在调节作用.

    作者:付志高 刊期: 2018年第03期

  • 大连市某小学学生体内邻苯二甲酸酯类塑化剂水平分析

    邻苯二甲酸酯(PAEs)属于酞酸盐,为常用的增塑剂,是一种主要环境内分泌干扰物(EEDs),广泛存在于日常生活常见的各种消费品中,包括食物包装材料、家用化学品等,可通过食物摄入、呼吸道吸入和皮肤接触进入体内[1-2].与双酚A(BPA)不同,PAEs不能以共价键与多聚体结合,所以更容易浸出而造成食品污染,使人体广泛暴露[3].PAEs能够与雌激素、雄激素、甲状腺激素、糖皮质激素和过氧化物酶体增殖物激活受体(PPARs)交互作用,调节重要的生物过程以控制脂质生成、胰岛素水平、体液潴留及骨代谢[1,4].

    作者:杨世宏;华近;那晓琳;王智勇 刊期: 2018年第03期

  • 篮球训练对肥胖女大学生体成分干预效果评价

    目的 了解不同强度篮球锻炼对单纯性肥胖女大学生体成分的干预效果,为女大学生健康成长提供理论支持.方法 在南京农业大学所有年级中以班级为单位,每个年级随机抽取6个教学班级,共调查24个班级的492名女大学生,终将符合条件的48名单纯性肥胖女大学生分为对照组和大强度、中强度、小强度篮球训练干预组,并对除对照组以外的其他3组分别进行16周的大、中、小强度篮球教学干预训练,对干预前、中、后的体成分指标进行比较分析.结果 492名女大学生中,单纯性肥胖的学生占10.98%(54名).对照组和小强度组干预前后体成分测试结果差异无统计学意义 (P值均>0.05).中强度组方面,干预后期与干预中期在体脂百分比方面差异有统计学意义(t=1.998,P<0.05),在腰围方面,干预后期与干预中期相比降低了3.26 cm,差异有统计学意义(t=2.640,P<0.01);干预后期与干预前期相比较在体重、体脂百分比和腰围方面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值均<0.05).大强度组方面,干预后期体重为(59.01 ±6.62) kg,与干预中期(62.14±5.53) kg相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t=1.941,P<0.05),与干预前期相比较降低了6.55 kg,差异有统计学意义(t=2.741,P<0.01);体脂百分比和腰围、臀围、腰臀比方面干预后期与干预前相比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值均<0.01);在骨量方面,干预后期与干预前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t=2.243,P<0.05).结论 女大学生单纯性肥胖问题不容忽视,16周的大中强度篮球教学训练对体成分各项指标改善起到较好效果.

    作者:茆登华;陈高红 刊期: 2018年第03期

  • 直接观察法评估儿童身体活动的研究

    身体活动不足已被世界卫生组织确定为21世纪全球大的公共卫生问题[1],不仅会影响儿童青少年当前的健康状况,还会为今后的体质健康埋下隐患[2].在幼年时期养成的静坐少动习惯会延续到成人阶段[3],儿童时期的身体活动对养成日后的健康生活习惯有益[4-6].

    作者:周嘉琳;罗冬梅 刊期: 2018年第03期

  • 黑龙江省孤独症谱系障碍儿童家庭经济负担现状

    目的 了解黑龙江省孤独症谱系障碍(autism spectrum disorder,ASD)儿童在就诊及康复治疗过程中的卫生费用支出情况及对家庭造成的经济负担,为相关部门制定帮扶政策提供依据.方法 采用自拟调查问卷对黑龙江省5个地市12所康复机构的314名ASD儿童的主要抚养人进行调查和访谈.结果 黑龙江省ASD儿童年均康复治疗总费用为6.44万,其中城镇为6.38万元,农村为6.53万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农村患儿交通膳食费用、房屋租住费用均高于城镇患儿(P值均<0.05).ASD儿童康复治疗总费用占家庭收入的平均比例为193.7%,其中城镇为173.9%,农村为219.6%,农村明显高于城镇(Z=-3.250,P<0.01).无论城乡,康复训练、交通膳食2项支出占收入(85.1%,98.2%;54.4%,79.9%)和支出(33.0%,32.4%;21.5%,26.7%)比例大,其次为房屋租住、就诊和药物治疗.调查对象中有118名(37.6%)享受惠民补助.结论 ASD儿童康复治疗费用给患儿家庭造成严重的经济负担.应该进一步扩大本地区惠民补助的覆盖率、提高救助金额,大限度减轻ASD患儿所带来的经济负担和精神压力.

    作者:许占斌;王佳;孙笑一;马永娟;刘晓翠;孙彩虹;夏薇;武丽杰 刊期: 2018年第03期

  • 郑州市大学生身体自尊与恋爱暴力状况及其相关性

    目的 了解大学生身体自尊及恋爱暴力之间的关系,为进一步改善大学生心理健康状况提供理论支持.方法 在郑州市所有高校中选取3所学校,采用分层整群抽样的方法,抽取624名在校大学生作为调查对象,采用冲突策略量表和身体自尊量表进行问卷调查.结果 郑州市大学生恋爱暴力中的精神暴力报告率为42.47%,躯体暴力为28.85%,性威迫为12.98%,伤害暴力为17.31%,协商暴力为95.19%.男生在精神暴力、躯体暴力、性威迫、伤害和协商方面的报告率均高于女生,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x2值分别为5.112,6.364,14.034,11.421,3.920,P值均<0.05).文理科学生恋爱暴力报告率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P值均>0.05).综合学校恋爱暴力报告率均高于工科和医科高校学生,并且在精神暴力、性威迫、伤害方面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x2值分别为12.764,6.952,9.721,P值均<0.05).高年级学生的恋爱协商报告率高于低年级学生(x2=8.814,P<0.05).恋爱暴力的精神暴力、躯体暴力、性威迫、伤害因子和身体自尊的5个维度及总分均呈负相关;协商维度与身体自尊的5个维度及总分均呈正相关.身体吸引力正向预测协商,负向预测精神、躯体暴力及伤害(B值分别为3.615,-0.929,-0.628,-0.543,P值均<0.05).结论 郑州市大学生的身体自尊与恋爱暴力间存在相关关系,自尊中的身体吸引力对恋爱暴力具有一定的预测作用.

    作者:李永乐 刊期: 2018年第03期

  • 初中女生反社会行为特质自我控制与校园欺凌关系分析

    目的 了解初中女生反社会行为特质、自我控制与校园欺凌的关系,为减少初中女生的校园欺凌行为研究提供理论依据.方法 采用中学生欺凌行为问卷、中学生自我控制能力问卷、反社会过程筛查量表,对方便抽取的长春市、沈阳市和加格达奇区的9所初中初一至初三年级918名女生进行测试.结果 不同年级初中女生的自恋、实施身体欺凌得分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F值分别为4.02,3.42,P值均<0.05),初二女生的得分均高于初一、初三年级.初中女生自我控制与实施校园欺凌、受校园欺凌、反社会行为特质及其3个维度间均呈负相关(P值均<0.05),反社会行为特质及其3个维度与实施校园欺凌、受校园欺凌均呈正相关(r=0.08~ 0.47,P值均<0.01).反社会行为特质在自我控制负向预测实施校园欺凌间起多重中介作用.自我控制对冷酷无情、自恋和冲动的预测作用均有统计学意义(β值分别为-0.23,-0.32,-0.47,P值均<0.01),自恋、冲动对实施校园欺凌行为的预测作用有统计学意义(β值分别为0.28,0.13,P值均<0.01),而冷酷无情特质对实施校园欺凌的预测作用无统计学意义(β=0.06,P>0.05).结论 初中女生自我控制可直接影响实施校园欺凌,也可通过反社会行为特质间接影响攻击行为.

    作者:韩雪;张野;张珊珊 刊期: 2018年第03期

  • 宁夏地区2014年小学生乳龋患病情况及影响因素分析

    目的 分析宁夏回、汉族小学生乳牙龋患、龋失和龋补的流行情况,为宁夏地区开展小学生乳龋防治工作提供依据.方法 使用随机整群抽样方法,选取宁夏地区回、汉族小学生共2 873名作为调查对象,并进行口腔检查,记录乳牙龋患、龋失和龋补情况,分析乳龋的影响因素.结果 回族学生的龋患率、龋失率(43.4%,18.8%)均高于汉族学生(41.3%,12.6%),而龋补率(4.3%)低于汉族学生(6.3%).男生的龋失补率和龋补牙数构成比(49.1%,6.8%)高于女生(47.8%,3.2%).乡村学生的龋失补率(51.4%)高于城镇(45.6%),而龋补率及龋补牙数构成比(14.4%,2.1%)低于城镇(16.1%,11.4%).回、汉族7岁学生的乳牙龋失补率、龋患率、龋失率和龋补率高,而12岁组学生低.Logistic回归模型分析结果显示,民族、年龄、城乡和营养状况对学生乳龋患病率的影响均有统计学意义(OR值分别为1.108,0.548,1.593,1.395,P值均<0.05),回族、7岁、乡村和肖瘦学生更易患乳龋.结论 宁夏地区小学生乳龋现状不容乐观.应加强相关防治措施,并重点关注回族、男生、乡村、消瘦学生的乳龋患病及治疗情况.

    作者:王珺怡;王政和;陈妍君;董彦会;杨招庚;赵海萍;马军 刊期: 2018年第03期

  • 贵州省某中学一起学校肺结核聚集性事件分析

    目的 探讨在学校结核病疫情处置中不同程度密切接触者病例的检出效果,为校园肺结核病例的早发现、早治疗提供参考.方法 以2017年3月贵州省某县某中学首发的确诊病例为中心,对该中学接触者进行分级,1级接触者进行胸部数字化摄影检查,有结核病变的痰涂片检查;2级和3级接触者进行结核菌素试验(PPD)试验,PPD试验强阳性进行胸部DR及痰涂片检查.结果 共筛查1级接触者学生87人、教师17人,学生新发现2例患者,罹患率为2.2%,教师无病例;筛查2级和3级接触者学生841人、教师73人,在学生2级接触者中新发现1例患者,2级罹患率为0.6%;3级接触者中未发现新病例.PPD试验阳性率和强阳性率均随年级的升高呈递增趋势(x2值分别为15.093,39.139,P值均<0.01).结论 病例集中在同一年级的楼层,通过分级筛查能及时发现学校结核病疫情波及的人群及范围.

    作者:陈慧娟;田架荣;安北欧 刊期: 2018年第03期

  • 同伴欺凌经历对青春期发育影响的队列研究

    目的 探讨童年期同伴欺凌经历对青春期发育的影响,为开展预防青少年欺凌行为的健康教育提供参考.方法 于2014年9月采取整群抽样方法,选取安徽省马鞍山市3所小学三到四年级693名学生为调查对象,采用自编同伴欺凌问卷评价同伴欺凌经历,青春期发育量表(Pubertal Developmental Scale,PDS)评价儿童青春期发育情况.2015年9月再次对所有研究对象开展随访(654人),评估同伴欺凌与青春期发育的关联.根据儿童在基线与随访调查中2次报告的被同伴欺凌经历,将儿童分为无受欺凌组、持续组、新发组和消退组.结果 61.0% (399/654)的儿童在基线与随访中均无同伴欺凌经历,11.5%(75/654)儿童有持续受欺凌经历,14.8% (97/654)有随访期新发受欺凌经历,12.7% (83/654)随访期不再受欺凌.4组同伴欺凌经历青少年PDS得分与体质量指数(BMI)随访前后变化差值比较,持续欺凌组PDS得分明显高于无欺凌组、消退组和新发组;BMI变化值在同伴欺凌不同分组中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多元线性回归分析显示,相比于无欺凌组,持续受欺凌组男生PDS得分增高(β=0.249,95%CI=0.136~ 0.362);女生新发组和持续组PDS得分显著增高(β值分别为0.191,0.245,95%CI分别为0.076~0.305,0.123~ 0.367).结论 持续被同伴欺凌经历可能致男女童青春期发育加速.

    作者:包媛晨;胡晶晶;方姣;肖承宗;许诺;段晓楠;苏普玉;万宇辉;孙莹 刊期: 2018年第03期

  • 海南贫困地区黎族中小学生营养知识状况及影响因素

    目的 了解海南省实施“学生营养改善计划”贫困地区黎族中小学生营养知识掌握情况,为制定有针对性的营养健康教育方案提供依据.方法 采用多阶段抽样的方法,随机抽取海南省实施“学生营养改善计划”贫困地区三至九年级黎族学生1 826名,进行营养知识问卷调查.结果 黎族中小学生营养知识平均得分为(3.15±1.71)分,不同性别、学段、供餐模式、营养知识获取途径数、是否住校、父母是否外出打工、不同地区学生营养知识得分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t/F值分别为-4.676,-6.692,7.645,93.074,3.194,-3.348,6.014,P值均<0.05).多重线性回归分析结果显示,影响黎族学生营养知识得分的主要因素包括学段、供餐模式、性别、家庭人口数和地区(P值均<0.01).黎族学生营养知识平均知晓率为45.06%,知晓率较高的题目是“可预防贫血的食物”和“维生素和矿物质的食物来源”(60.4%,60.2%),知晓率低的是“有利长个子的因素”(12.2%).学生获取营养知识的主要途径是校园宣传或课堂教学(42.7%)、父母或家人(41.2%)、课本(38.7%).结论 海南省实施“学生营养改善计划”贫困地区黎族学生营养知识的知晓水平较低,影响因素主要包括学段、供餐模式、性别、家庭人口数和地区等.应采取针对性的营养健康教育提高学生认知水平.

    作者:刘玉梅;吴红;张帆;戴华;赵婵娟;易聪 刊期: 2018年第03期

  • 特殊教育教师癫痫相关知识和态度分析

    癫痫是多种原因导致的脑部神经元高度同步化异常放电所致的临床综合征,临床表现具有发作性、短暂性、重复性和刻板性的特点,可表现为运动、感觉、意识、精神、行为和自主神经等不同程度的障碍[1].国内有报道,癫痫患者中的智力低下者占53.4%,且发作率越高,智力低下发生率越高,反之,智力低下患者中,约50%有过癫痫的发作[2];45%的脑瘫患儿伴有癫痫[3].为了更好地对特殊儿童进行教育和管理,促进全面康复,本研究通过调查了解特殊教育教师(以下简称特教教师)的癫痫相关知识和态度,从而有针对性地对他们进行相关知识普及,帮助其更好地从事特殊教育工作,以促进特殊儿童的全面康复.

    作者:余菊芬;王亚慧 刊期: 2018年第03期

  • 隐性肥胖与正常初中生血压及血液生化指标比较

    目的 了解焦作市隐性肥胖中学生心血管代谢指标与正常中学生之间的差异,为对隐性肥胖中学生采取干预措施提供支持.方法 在焦作市2所中学以班级为单位随机抽取635名中学生进行身体、体成分和代谢生化指标的测试,将BMI正常的384名中学生作为研究对象,对其中138名男生体脂肪率>20%、女生>25%的学生作为隐性肥胖组,与246名正常中学生各指标进行比较.结果 中学生隐性肥胖率为36.20%.隐性肥胖组中学男生的三酰甘油、总胆固醇、低密度脂蛋白均高于正常组学生,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t值分别为-4.913,-3.116,-2.852,P值均<0.01);隐性肥胖组女生总胆固醇、低密度脂蛋白高于正常组学生,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t值分别为-2.001,-3.481,P值均<0.05).隐性肥胖中学男生的高三酰甘油血症发生率高于正常组学生,差异有统计学意义(x2=7.352,P<0.01);隐性肥胖组女生高总胆固醇血症和高低密度脂蛋白血症的发生率高于正常组学生,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x2值分别为4.394,4.626,P值均<0.05).结论 焦作市中学生隐性肥胖的比例较高,并且存在一定比例的血脂代谢异常学生,应进行控制和预防.

    作者:芦晓磊 刊期: 2018年第03期

  • 网络成瘾青少年初始沙盘特征

    目的 探讨青少年网络成瘾者的初始沙盘特征,丰富沙盘游戏治疗的理论和实践,为青少年网络成瘾者的临床诊断提供参考.方法 使用青少年病理性互联网使用量表(Adolescent Pathological Intemet Use Scale,APIUS)选取重庆市60名初中生被试(30名网络成瘾青少年,30名正常青少年),探究青少年网络成瘾者初始沙盘特征.结果 青少年网络成瘾者多使用军事类沙具(t=2.079,P=0.046),少使用自然元素(t=-1.979,P=0.050)和生活元素类(t=-2.375,P=0.024);在沙盘主题上多出现分裂和混乱2个创伤主题,少出现整合和深入2个治愈主题(x2值分别为4.504,2.079,7.878,5.271,P值均<0.05).沙盘主题特征的Logistic回归分析显示,整合、深入2个主题特征是青少年网络成瘾者的保护因素(B值分别为-0.591,-0.548,F=3.005,P<0.05,△R2=0.211).结论 青少年网络成瘾者在沙具使用、沙盘的主题2个维度上有特征表现.初始沙盘对青少年网络成瘾者具有临床心理筛查与测评的功能和参考价值.

    作者:葛缨;霍俊妤;王鑫强 刊期: 2018年第03期

中国学校卫生杂志

中国学校卫生杂志

主管:中华人民共和国国家卫生和计划生育委员会

主办:中华预防医学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