王瑞军
目的:探讨分析门诊护理管理在医院感染控制中的作用。方法对该院2012年1月—2014年12月医院感染情况进行回顾性分析,自2014年1月起强化门诊护理管理,观察比较2012年、2013年、2014年的医院感染控制情况。结果2014年环境卫生监测指标平均合格率为98.8%,明显高于2012年、2013年的91.0%、94.0%,对比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2014年医院感染发生率为0.5%,与2012年、2013年的14.3%、12.3%相比,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在医院感染控制中,门诊护理管理发挥着十分重要的作用,可以显著降低医院感染发生率,应得到各部门的重视,并予以普及应用。
作者:马妍 刊期: 2015年第32期
目的:探讨健全疾病预防控制机构专业人员技术档案管理的对策与作用。方法分析疾病预防控制机构专业人员技术档案管理中的问题,针对存在的问题做出制定出相应的对策,终得出健全疾病预防控制机构专业人员技术档案管理的重要作用。结果疾病预防控制机构专业人员技术档案管理工作是疾病控制工作的重要部分。做好这部分工作,能够随时提供详尽的个人信息,为选用技术人员提供依据。同时还能为质量体系的良好运行提供保障。结论专业人员技术档案的有效管理在疾病控制工作中具有重要的意义,今后还需不断的发展和完善。
作者:杨光 刊期: 2015年第32期
精细化管理是一种科学的现代管理技术,其在医院神经内科护理工作管理中的应用,能够有效提升神经内科护理质量,提升患者对护理效果的满意度,因而加大精细化管理在神经内科护理管理中应用的相关研究,有着积极意义。该文将就精细化管理在神经内科护理管理中的临床应用效果情况进行详细的探讨。
作者:靳胜燕 刊期: 2015年第32期
目的:通过对某院2014—2015年所上报的114份药品不良反应进行分析,了解某院药品不良反应的整体质量,促进药品不良反应监测的进一步完善,为临床安全、合理用药提供参考。方法按照国家ADR监测中心制定的标准,对某院2014—2015年的114例ADR报告进行汇总、分类,并进行回顾性分析。结果 ADR涉及11类药、39个品种,抗感染药居各类药品种数的首位(占44.73%),其次是中成药和血液系统药品;静脉用药引发的ADR占90.35%;ADR主要为过敏反应和寒战高热。结论临床应重视ADR的报告和监测工作,以减少或避免ADR的发生,促进临床合理用药。
作者:鞠凤阁 刊期: 2015年第32期
目的:调查和研究脑卒中患者的早期康复措施。方法总结脑卒中患者早期康复措施的方法,针对目前的脑卒中早期康复措施作出分析,得出这些措施的重要作用。结果目前的脑卒中早期康复措施包括:心理康复措施、加强早期活动、针灸与按摩措施。通过早期康复措施,抓住了康复时机,能够有效的减少日后的并发症,为患者尽可能的痊愈争取时间。同时,还能够增加患者的治疗信心和治疗依从性,为整个治疗过程打好基础。结论通过及时、有效的早期康复措施,在一定程度上能够增加患者的治疗疗效,减轻患者痛苦,提高患者的生活质量。脑卒中患者的早期康复治疗具有重要的意义,因此,值得推广。
作者:邱瑜 刊期: 2015年第32期
目的:探讨自由体位分娩与自然分娩的关系以及产后护理管理。方法选取该院在2014年10月—2015年8月期间收治的150例住院分娩的孕妇,按照分娩方式将患者分为2组,对照组与观察组,每组75例,对照组孕妇分娩时采用传统平卧位分娩,观察组孕妇采用自由体位分娩,可以选择蹲位、坐位、俯卧位、侧卧位和直立位,分析自由体位分娩与自然分娩的关系,结合胎位情况以及胎儿体重评价传统体位与自由体位分别对母婴结局的影响,并评价其分娩满意度。结果观察组剖宫产率1.33%(1/75)、阴道助产率2.67%(2/75)、会阴侧切率6.67%(5/75)、会阴严重裂伤率4.0%(3/75)、肩难产发生率5.33%(4/75),对照组剖宫产率10.67%(8/75)、阴道助产率16.0%(12/75)、会阴侧切率20.00%(15/75)、会阴严重裂伤率10.67%(8/75)、肩难产发生率12.00%(9/75);观察组剖宫产率、阴道助产率、会阴侧切率、会阴严重裂伤率、肩难产发生率均明显低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观察组的产程时间明显短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观察组产妇分娩时疼痛程度明显低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观察组产妇分娩时舒适满意度明显高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选择自由体位分娩以及采取自然分娩,能够降低体胎儿体重偏大产妇的剖宫产率、降低阴道助产率,提高了分娩满意度,缓解了产妇分娩时的疼痛感,这对于促进自然分娩有着重要意义,值得临床推广与应用。
作者:肖春燕 刊期: 2015年第32期
随着国家对医药体制改革的不断推进和深入,医院的发展面临新的机遇与挑战,医院管理如何适应,财务管理如何应对,是需要思考的问题。该文针对新医改环境下的医院财务管理工作所处现状和存在问题进行对策研究。
作者:王瑞军 刊期: 2015年第32期
目的:研究分析脑梗死患者使用他汀类药物与阿司匹林联合治疗后,对其颈动脉斑块产生的影响。方法在该院治疗的脑梗死患者中选取70例作为研究对象,将其中35例患者分为观察组,另外35例患者分为对照组。对照组患者使用单纯阿司匹林治疗,观察组在对照组治疗基础上联合他汀类药物治疗,对比两组患者治疗前后的颈动脉斑块及其内膜中层厚度(IMT)变化情况,脑功能恢复与生活自理能力等情况,以及治疗后的效果。结果治疗前,两组患者的斑块消失、变化情况,IMT变化情况,脑功能情况以及生活自理能力,组间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治疗后,观察组斑块消失率(71.43%)高于对照组(37.14%);观察组患者的斑块和IMT改善情况,均优于对照组;观察组治疗总有效率(97.14%)高于对照组(82.86%);脑功能改善情况与生活自理能力恢复情况,均优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为脑梗死患者使用他汀类与阿司匹林配合治疗,可取得较佳的治疗效果,是安全、可靠的治疗方法,值得推广应用。
作者:唐来荣 刊期: 2015年第32期
目的:为了使得护理水平得到提高并且为其提供科学有效的依据,研究与分析整体护理对妇科术后留置导尿患者的作用和其效果。方法选取100例妇科术后留置导尿患者,均为2015年1—10月该院收治过的患者,来作为此次研究分析的对象,并且对这100例患者进行分组处理,分为实验组50例和对照组50例,对于实验组则采用整体护理的方法,对于对照组则采用传统护理方法,然后在这两组接受到护理作用之后,进行比较分析处理,需要对其健康知识的掌握情况、治疗满意度、导尿管的留置时间以及泌尿系统感染的发生率进行对比和分析其中差异。结果对于健康知识的掌握情况,实验组要高于对照组。对于导尿管留置时间,实验组低于对照组。对于泌尿系统感染的发生率,实验组要低于对照组。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结论相对于传统的护理方式,整体护理有着许多的优点,可以降低泌尿系统感染的发生率,以及提高患者对健康知识的了解程度和减少导尿管的留置时间,适合在临床上进行推广。
作者:徐洁;刘娜;刑美群 刊期: 2015年第32期
目的:探讨门诊护士在发生护患纠纷时在自我防护的同时,如何采取相应的对策。方法该研究回顾性分析了该院2012年3月—2015年1月之间受理的门诊投诉,选取其中的门诊护理投诉49例以作研究,进行分类归纳,分析投诉发生的原因,针对相关问题,做好责任划分,提出预防措施和对应的解决方法。结果通过分析纠纷产生的各种原因,提出解决和防范护患纠纷的对策,树立优质服务的理念,学习法律知识,依法处理护患纠纷,在保障患者的利益同时,也要维护自己的合法权益。护士的综合素质是提高患者满意度,减少护患纠纷的有力保证。结论加强护患沟通,增强法律意识,降低风险系数,提前做好预防工作,提升护理服务质量,提高患者的满意度,才能避免护患纠纷的产生,大程度保障医护人员和患者的自身利益和人身安全。
作者:张继芳 刊期: 2015年第32期
随着我国人口老龄化问题的加重,有些老年人患有多种疾病在身,做好老年病人的护理工作显得十分重要。手术室是进行手术、抢救患者的重要场所,在手术的过程中也存在一些安全隐患,尤其是老年患者。一旦在手术的过程中发生护理的安全事故,给患者造成终身的伤害,同时也会影响到医院的名誉及社会的稳定,因此,老年患者在手术过程中要排除安全隐患,做到规范护理,该研究首先介绍了老年患者手术过程中的安全隐患,其次介绍了手术过程中安全隐患的护理对策,后简单的说明了防范隐患发生的措施。
作者:范利 刊期: 2015年第32期
目的:建立三白灌肠液的含量测定方法。方法采用高效液相色谱法测定了升麻素苷、5-O-甲基维斯阿米醇苷的含量。结果升麻素苷在0.045~0.375μg范围内具有良好的线性关系r=0.999;5-O-甲基维斯阿米醇苷在0.09~0.75μg范围内具有良好的线性关系r=0.999。结论该方法简便、精确、重现性好,可用于该制剂的质量控制。
作者:李庆杰;王莲萍;李国峰 刊期: 2015年第32期
目的:调查中风后抑郁的发生原因,并总结相关护理对策。方法择取2012年1月—2015年1月于笔者医院治疗中风的100例患者,为患者进行访谈,通过调查问卷调查患者的一般情况,如:性别、文化程度、年龄、对疾病的了解程度、家庭给予的支持以及护士或护工给予的照料情况,并对患者抑郁程度进行评分。结果100例患者中有46例处于抑郁状态,导致抑郁的主要原因为疾病严重程度、家庭社会支持、护士、护工的照料情况以及患者对疾病的了解程度。结论临床应结合患者的具体抑郁原因采取针对性的措施予以护理。
作者:章芳 刊期: 2015年第32期
目的:观察用益气化瘀法研制的中药汤剂治疗乙肝肝纤维化的临床疗效。方法按照《中医内科学》和《肝纤维化中西医结合诊疗指南》诊断标准,将220例乙肝肝纤维化病人随机分为两组,治疗组、对照组各110例,治疗组采用益气化瘀法,给予中药汤剂治疗,对照组给予口服复方牛胎肝提取物片,两组治疗前、后均观察HA、LN、PCⅢ、CⅣ值。结果治疗组治疗前后HA、LN、PCⅢ、CⅣ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1),两组治愈率、总有效率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益气化瘀法对乙肝肝纤维化患者有较好的抗纤维化作用,疗效大于西药组。
作者:谢迪;刘立群;李东垚 刊期: 2015年第32期
目的:探究早期护理康复训练在脑卒中患者中的应用价值。方法抽取收治的76例脑卒中病人进行分析,随机分组,对照组采用常规护理;实验组实施康复护理干预,比较两组效果。结果通过对比,护理后明显优于护理前;实验组显著强于对照组,P﹤0.05,具统计学意义。结论针对脑卒中病人实施早期护理干预,有效控制并发症的产生;显著提高临床效果,促进病人康复。
作者:丁光忠 刊期: 2015年第32期
目的:探讨降压药在老年高血压病患者中的临床药学效果。方法选择2014年7月—2015年7月期间该院收治的高血压老年患者240例,对患者应用的降压药物类型、血压控制情况及降压药相关不良反应进行分析。结果该组240例患者中服用颉沙坦85例,血压达标66例(77.65%);卡托普利57例,达标40例(70.17%);络活喜53例,达标36例(67.92%);贝那普利23例,达标16例(69.57%);美托洛尔15例,达标11例(73.33%);吲达帕胺5例,达标4例(80.00%);呋塞米2例,达标1例(50.00%)。该组患者舒张压的达标率显著高于收缩压(P<0.05)。结论降压药可以有效改善老年高血压患者的血压水平,且对舒张压的控制效果优于收缩压。
作者:赵晓杰;刘庆彩 刊期: 2015年第32期
目的:研究一种用于尿钙快速检测的试剂盒。方法利用钙指示剂与钙离子发生显色反应,指示钙离子的浓度。通过控制不同EDTA溶液的用量,制备出可检测不同浓度尿钙的试剂盒。结果与原子吸收法对实际尿样进行对比试验,实验结果符合率100%。结论试剂盒具有制作简单、使用方便、价格便宜和结果可靠的优势,该试剂盒可以可用于实际标本中尿钙含量的半定量检测,适用于家庭定期、快速测定尿钙含量。
作者:梁芳慧;靳丹虹;李霖;董丽丹;蔺首睿;牛艳秋 刊期: 2015年第32期
目的:设计数字化,结合3D打印个体化导板并应用于骨科复杂手术,探讨导板及其设计对手术操作及术前规划的影响。方法选取2014年11月—2015年8月期间适合使用手术导板的25例复杂骨折患者,男21例,女14例;年龄6~67岁,平均22.7岁。骨盆骨折12例,股骨骨折5例胫腓骨骨折4例,关节周围骨折3例脊柱骨折1例结果25例患者均顺利完成术前个体化设计和3D打印手术操作。所有手术均按术前规划进行,导板模型成功配合术中操作,结论数字化结合3D打印个体化导板能模型满足手术的个体化需求,在手术中能够准确还原术前设计;不同3D打印模型对骨科复杂手术的指导意义重大,可以降低手术的难度,减少手术时间,可以在临床工作中推广。
作者:朱春冀;雷大林;刘应旭;崔家平;李梅烽;胡建邦;吴晓涵 刊期: 2015年第32期
目的:对影响突发性耳聋的相关因素进行回顾性分析,为临床诊治突发性耳聋提供可供参考的指导意见。方法于2013年1月—2015年9月,随机选取100例突发性耳聋患者进行研究,将其设置为观察组;另选取100例听力正常的健康体检者进行对照,将其设置为对照组。对两组受检者的临床资料进行总结分析,采用Logistics线性回归分析方法对导致突发性耳聋的相关因素进行分析。结果单因素分析结果显示,突发性耳聋的发生可能和病毒感染、微循环障碍、局部出血、生活习惯、环境、心理等因素有关;多因素分析结果显示,病毒感染、微循环障碍、局部出血、生活习惯不良、环境不良、心理状态欠佳是导致突发性耳聋的危险因素。结论突发性耳聋的发生主要和病理因素、社会因素、心理因素有关,在日常生活中,应对相关危险因素进行积极规避,以减少突发性耳聋的发生。
作者:张浩然 刊期: 2015年第32期
目的:探讨基层医院麻醉科质量与安全管理中存在的问题及对策。方法分析基层医院麻醉科管理中存在的问题,针对问题,探讨基层医院麻醉科质量与安全管理的相关策略。结果基层医院麻醉科存在的问题有:麻醉科在部分基层医院仍归属医技科室,麻醉专业人员的结构水平偏低;麻醉科基本设备和装备不完善;麻醉科科学管理制度不健全等。通过认真分析及探索,提出基层医院麻醉科质量与安全管理相关措施有:按二级学科的要求和标准建设麻醉科、建立麻醉质量控制小组;重视麻醉医生的医学教育和培训工作;完善麻醉科必要的监测设备和基本监测标准;加强麻醉科相关药物管理;以团队协作、以人为本的理念进行科室管理等。结论分析问题并从多方位加强对基层医院麻醉科质量与安全管理是提高基层医院手术安全的保证。
作者:唐媛媛;丁俊 刊期: 2015年第32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