胡静垚;江婉芸;李欢欢;汪丽萍;陈曼曼;刘华青
目的 分析宁夏银川、吴忠两市7~18岁儿童青少年膳食知识水平和饮食模式与超重肥胖的关系,为儿童青少年超重肥胖的控制提供合理的干预措施.方法 采用分层整群随机抽样方法,于2013年9月在银川、吴忠两市抽取儿童青少年3 910名,进行问卷调查和体格检查.结果 儿童青少年超重、肥胖检出率分别为10.1%,5.8%.男生超重、肥胖率(12.5%,7.4%)均高于女生(7.7%,4.3%),差异有统计学意义(x2值分别为24.86,17.70,P值均<0.01).小学、初中、高中学生的超重率分别为13.8%,10.3%,6.9%,肥胖率分别为11.1%,5.2%,2.5%,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x2值分别为3 206.27,3 540.96,P值均<0.0l).二元Logistic回归分析结果显示,儿童青少年高膳食知识水平可降低超重肥胖的发生率(OR=0.71,95%CI=0.52~0.97,P=0.03).因子分析共确定3种饮食模式:模式1与油炸食品、高能量零食、含糖软饮料、西式快餐、在外就餐有关;模式2与鲜奶、早餐、蔬菜、水果有关;模式3与吃饭速度有关.多因素Logistic回归分析显示,超重肥胖在模式3中的分布具有统计学意义(P<0.01),吃饭速度适中与超重和肥胖呈负性相关(OR=0.59,95%CI=0.47~0.74).结论 儿童青少年膳食知识水平及饮食模式与超重肥胖存在一定的关联.提高儿童青少年知识水平可降低超重肥胖率,改变饮食行为方式可促进儿童青少年健康成长.
作者:李娟;谢小莲;刘尚红;孙丽姣;赵海萍 刊期: 2018年第11期
目的 探索童年留守经历对大学生关系参照效应即互依型自我建构的影响,为改善有留守经历大学生心理卫生状况提供依据.方法 2018年3月底招募某市全日制本科在校学生91名,通过自传记忆提取的线索词技术考察留守经历大学生在亲辈、祖辈、朋辈的关系参照效应.结果 非留守经历大学生亲辈、祖辈、朋辈关系参照效应有统计学意义(P值均<0.05),朋辈参照效应与亲辈参照效应的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49);留守经历大学生亲辈、祖辈关系参照效应有统计学意义(P值均<0.05),没有表现出朋辈参照效应(P=0.09).父母教养方式匹配组被试没有出现任何关系参照效应(P值均>0.05).结论 留守经历影响大学生互依型自我建构的扩展范围,心理留守比亲子分离对大学生有着更加消极的影响.
作者:麻丽丽;贾成龙;许学华;秦金亮 刊期: 2018年第11期
目的 分析一起县城学校A群流行性脑脊髓膜炎(流脑)聚集性疫情的流行病学特征和发生原因,为流脑防控措施的制定提供依据.方法 采用病例收集、现况调查方法,对新疆某县学校流脑病例进行流行病学调查分析,实验室检测及病例的诊断参照《流行性脑脊髓膜炎诊断标准》(WS 295-2008).结果 本次流脑疫情共报告流脑患者8例,以发热、头痛、呕吐、脑膜刺激征为主要临床表现(均为8例).病例分布在县城内4所学校,第三中学流脑罹患率高为1.41‰.发病年龄在14~16岁之间,以寄宿男生为主(罹患率为5.39%).密切接触者脑膜炎奈瑟菌阳性率达49.71%.经流行病学调查及实验室检测,该起疫情为A群流脑聚集性疫情.结论 疫情发生的主要原因可能是易感者积累,加之浮尘天气持续时间较长和学生住宿条件拥挤等因素综合导致.进行预防性服药和应急接种,同时重点开展教育宣传、加强室内的通风是控制流脑暴发疫情的有效措施.
作者:关静;谢娜;张建 刊期: 2018年第11期
目的 了解深圳市宝安区某小学一起流行性腮腺炎暴发疫情情况及疫苗保护效果,为评价应急接种在流行性腮腺炎暴发疫情防控中的作用提供参考.方法 采用回顾性队列研究对宝安区某小学一起流行性腮腺炎暴发疫情资料进行分析,评价流行性腮腺炎疫苗免疫史与流行性腮腺炎患病之间的关系,计算应急接种的疫苗保护效率.结果 该学校儿童流腮罹患率为2.58%,含腮腺炎成分疫苗接种率为68.35%;接种1剂次的疫苗保护效率为76.30%,2剂次以上的疫苗保护效率为100%,总体疫苗保护效率为82.00%,差异有统计学意义(x2=27.81,P<0.05).接种不同种类含腮成分疫苗(腮腺炎疫苗、麻腮疫苗和麻腮风疫苗)的疫苗保护效率差异无统计学意义(x2=2.93,P>0.05);应急接种的疫苗保护效率为71%.结论 接种2剂次含腮成分疫苗能有效预防流行性腮腺炎的发生,在流腮暴发疫情中采取应急接种能有效降低流行强度,缩短流行周期,结合洗手及健康教育能取得更好的防控效果.
作者:张敏;陈田木;叶健;李基;廖玉学 刊期: 2018年第11期
目的 建立石家庄地区学校结核病预警模型,为学校早期甄别和科学控制结核病疫情提供参考.方法 从“结核病信息管理系统”收集2012-2017年石家庄地区学校每月总体学生报告病例数和非健康检查学生报告病例数,进行季节性分解,按照指数平滑法或自回归移动平均模型(ARIMA)方法进行优化模型筛选.利用2012-2017年石家庄地区学校结核病聚集性疫情的数据验证模型,并确定对疫情进行预警的阈值条件.结果 对于总体学生发病例数数据拟合度好的是ARIMA(0,0,0)(1,1,0),平稳R2、R2和正态化BIC值分别为0.71,0.61,4.70;对于非健康检查学生发病例数数据,拟合度好的是APIMA(0,1,1)(1,0,0),平稳R2、R2和正态化BIC值分别为0.60,0.54,4.08.如果当月非健康检查学生病例预测模型观察值高于拟合值,并且总体学生病例预测模型中,观察值也高于拟合值,提示学校结核病聚集性疫情风险增大.对非健康检查学生病例预测模型采用逐一预测模式,对总体学生病例预测模型采用连续预测模式.结论 利用时间序列法建立的预警模型有助于发现学校结核病疫情.
作者:刘维华;朱建良;郭付爱;张洁 刊期: 2018年第11期
目的 了解北京市九城区中小学生排尿行为现状,为开展科普宣传提供依据.方法 采用方便抽样方法,从北京市9个城区中方便抽取24 339名6~18岁中小学生进行问卷调查.结果 北京市中小学生每日排尿6次.城区中小学生经常故意减少排尿次数的比例低于远郊县区(11.8%,12.8%,x2=3.92,P=0.05).男生憋尿、经常故意减少排尿次数的比例(9.8%,11.7%)低于女生(10.7%,13.4%)(x2值分别为4.94,16.23,P值均<0.05),上课有尿意经常举手示意排尿、无尿意也主动排尿、控制排尿速度的比例(22.4%,34.9%,13.7%)高于女生(17.1%,32.3%,9.1%)(x2值分别为106.75,19.04,130.00,P值均<0.01).男生尿液颜色为较深黄色的比例低于女生(3.6%,4.4%,x2=8.12,P=0.00).城区中小学生因担心上课时有尿意而减少饮水的比例低于远郊县区(21.2%,23.0%),男生低于女生(21.7%,23.4%),高年级学生低于低年级学生(一~三年级29.9%,四~六年级22.4%,七~九年级18.2%,十~十二年级17.8%)(x2值分别为658.88,10.77,258.97,P值均<0.01).结论 北京市城区有一定比例中小学生存在不健康排尿行为,需进行科普宣教.
作者:张娜;何海蓉;蔡豪;张建芬;马冠生 刊期: 2018年第11期
目的 系统评价任务导向训练改善发育性协调障碍(developmental coordination disorder,DCD)儿童运动能力效果的有效性,为后期团队开发预防和治疗儿童DCD的运动康复手段提供指导方向.方法 检索2011年1月1日至2018年1月31日收录在中国知网(CNK1)、EMBASE以及Pubmed数据库中有关任务导向训练干预DCD儿童运动能力的学术研究.中文检索词:发育性协调障碍、动作特殊发展障碍、运动发育迟缓、特定运动技能发育障碍、运动障碍、动作协调;任务导向训练、干预.英文检索词:DCD,task-oriented training,intervention,NTT,CO-OP,motor imagery training(MIT).由2位研究者对纳入的各项研究进行质量评估并提取结果数据.利用Review Manager 5.2软件对提取的结果数据进行荟萃分析.结果 共纳入8篇文献,涉及178名DCD儿童.分析结果显示,任务导向训练能够明显改善DCD儿童的平衡能力(SMD=0.83,95%CI=0.57~1.10,P<0.01),增强手眼协调性(MD=0.79,95%CI=0.05~ 1.52,P=0.04),提高精细操作能力(SMD=0.87,95%CI=0.32~1.42,P=0.00)以及速度与敏捷能力(SMD=0.74,95%CI=0.32~1.16,P=0.00),且结果具有较强的稳定性.结论 任务导向训练可以在一定程度上改善DCD儿童的综合运动能力.
作者:张康;罗冬梅;王传军;王宋扬 刊期: 2018年第11期
人乳头瘤病毒(human papilloma virus,HPV)高危型持续性感染是宫颈癌发生重要的致病因素[1].临床试验证实,HPV疫苗具有良好的有效性和耐受性,可有效预防宫颈病变及宫颈癌的发生[2].HPV疫苗的推广对预防宫颈癌至关重要,此前研究表明,国内公众对HPV的认识普遍不足,可能在一定程度上影响疫苗接种[3].HPV疫苗接种有效的时机是初次性生活前[4],近年来大学生性行为日趋普遍,因此大学生成为HPV疫苗接种的目标人群有一定重要性.
作者:吴琦琳;许雅;张金宇;李大鹏;杨智聪 刊期: 2018年第11期
目的 分析医学生不同体力活动水平与偏颇体质的关系,为改善医学生自身体质提供参考依据.方法 采用多阶段分层方便抽样方法,抽取蚌埠医学院1056名在校大学生,采用中医体质量表(Constitution in Chinese Medicine Questionnaire,CCMQ)和国际体力活动问卷(International Physical Activity Questionnaire,IPAQ)分别评价大学生的中医体质和体力活动水平.采用x2检验和有序多分类Logistic回归分析体力活动水平与偏颇体质的关系.结果 大学生中平和质202名,占19.1%;偏颇体质854名,占80.9%.单因素分析显示,不同性别、年级、运动习惯、午睡习惯及体力活动水平大学生体质类型分布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x2值分别为64.64,8.20,19.31,9.21,12.41,P值均<0.05);调整性别、年级、运动习惯、午睡习惯因素后,进行有序多分类Logistic回归分析显示,中等及以上水平体力活动能减少偏颇体质(OR=1.34,95%CI=1.03~1.74).结论 中等及以上水平体力活动可能有效预防偏颇体质的发生,医学生应加强体育锻炼改善自身体质.
作者:胡静垚;江婉芸;李欢欢;汪丽萍;陈曼曼;刘华青 刊期: 2018年第11期
目的 分析健康行动过程取向理论(Health Action Process Approach,HAPA)下大学生锻炼行为与锻炼效果的干预方法及效果,为大学生体质健康教育工作提供依据.方法 2016年1-12月随机抽取吉林大学767名参加体育课的学生完成相关问卷和身体素质测试,利用HAPA理论为引导对所有学生进行干预,比较学生干预前后锻炼行为和锻炼效果.结果 干预后处于行动阶段的学生为281名(36.64%),高于干预前的179名(23.34) (P<0.05);无意向阶段学生为167名(21.77%),低于干预前的253名(32.99%)(P<0.05);干预前后学生的意向阶段人数差异无统计学意义.干预后不同HAPA阶段学生的锻炼行为和锻炼效果均高于干预前(P值均<0.05);干预前后行动阶段和意向阶段学生的锻炼行为和锻炼效果均高于无意向阶段学生,行动阶段均高于意向阶段(P值均<0.05).结论 HAPA理论实施具有针对性的干预效果,可以有效提高大学生的锻炼行为水平和锻炼效果,且HAPA阶段为行动阶段学生的干预效果相对较好.
作者:赵磊;陈文婧;高旭 刊期: 2018年第11期
营养监测作为学生健康及危险因素监测体系的重要组成部分,近年来丰台区始终持续开展.饮食行为是营养监测的重要内容,科学健康的饮食行为对青少年生长发育及身体素质提高发挥关键作用.本文通过对2013和2017年2次调查数据的分析比较,了解丰台区小学生5年间饮食行为的变化趋势,为学生营养改善及行为干预策略和措施提供依据.
作者:吴岩;石荣兴;陈黎黎;芦然;周敏 刊期: 2018年第11期
碘元素是合成人体内多种生长激素的原料,素有“智力元素”之称.碘缺乏是儿童发育迟缓、大脑损伤和智力下降的主因[1],现阶段全世界约有25%的学龄儿童患有碘缺乏症[2].青春期儿童处于性器官发育、第二生长高峰等关键时期,对碘需要量相应增加;同时,由于饮食习惯、摄食量的差异,女生碘摄入量往往低于男生,因此青春期女生更易发生碘缺乏.国外研究发现,处于青春期生长发育阶段的14~15岁女生中,超过2/3存在碘缺乏现象[3].碘缺乏也是甲状腺肿直接、主要的危险因素[4].
作者:张一鸣;王莹莹;王学才;董晓莲;江峰;付朝伟;王娜;姜庆五 刊期: 2018年第11期
该文通过分析美国和欧州学校卫生工作发展的经验表明,卫生保健教师应积极关注和实施学校健康教育.提出中国学校卫生工作应重视训练卫生保健教师的健康教育能力.认为卫生保健教师应从确立基本的健康教育理念出发,着重学习和运用多种健康教学技能,积极组建和参与健康教育学习共同体、参加专业化学术训练,提升健康教育能力.
作者:李广;苏富美 刊期: 2018年第11期
目的 调查大学生干眼患病情况并进行危险因素分析,为降低高校学生于眼病患病率提供参考.方法 单纯随机选取就读于天津医科大学的416名本科生,采用调查问卷收集日常用眼习惯,眼表疾病指数(Ocular Surface Disease Index,OSDI)量表进行干眼症状的筛查,裂隙灯下行眼前节检查评估眼表健康状况.结果 共检出95名学生有干眼症状,患病率为22.8%.其中25名为男性,70名为女性,性别间差异有统计学意义(x2=8.23,P<0.01).大学生干眼的影响因素有性别、自行使用眼药水的频率、使用角膜接触镜(P值均<0.05).影响睑板腺功能的因素有性别、饮酒(P值均<0.05);影响泪膜破裂时间的因素有每天使用数字产品的时间(P<0.01);影响泪液分泌量的因素有饮酒(P=0.03).结论 大学生群体干眼患病率较高,女性患病率高于男性.自行使用眼药水是常见的危险因素.
作者:张慧;李晨曦;姜睿;李俊猛;刘芳;黄敬意;张红梅 刊期: 2018年第11期
为切实加强新时代儿童青少年近视防控工作,教育部、国家卫生健康委员会等八部门于近日颁布实施《综合防控儿童青少年近视实施方案》(以下简称《实施方案》),将防控儿童青少年近视上升为国家战略.该文阐述了《实施方案》的出台背景、政策亮点和重要部署,以及教育部等八部门、各省份和地方教育系统对《实施方案》的贯彻落实情况.提出下一步综合防控儿童青少年近视的重点任务为以问题导向和目标导向为指引,狠抓工作落实,强化考核刚性约束,完善“政府主导、部门协同、专家指导、科研支撑、学校参与、家庭支持、社会共治”的综合防控体系.
作者:樊泽民;刘立京;王海涛 刊期: 2018年第11期
目的 了解江西省高中生发生肢体暴力现况及其影响因素,为教育部门预防和减少校园暴力行为提供决策依据.方法 采取分层整群抽样方法,抽取南昌市5所城市高中高一、高二学生,采用方便抽样的方法抽取婺源县1所农村高中高一、高二学生,共抽取2 694名学生作为研究对象.用Logistic回归对肢体暴力行为进行多因素及危险因素累积效应分析.结果 高中生肢体暴力的报告率为10.13%,其中男生和女生分别为16.48%,3.13%.多因素Logistic回归分析结果显示,城市高中生(OR=1.38)、男生(OR=4.18)、在家中见过互殴(OR=1.38)、受到成年人身体伤害(OR=1.78)、遭遇校园欺凌(OR=2.32)、吸烟(OR=4.77)、饮酒(OR=1.46)、玩电子游戏(OR=2.14)、曾与不良生活习惯者居住(OR=2.15)为发生肢体暴力的危险因素;年级为“高二”为发生肢体暴力的保护因素(OR=0.63,P<0.05).危险因素分别为2,3,≥4个者,与无危险因素相比,发生肢体暴力风险OR值分别为4.73,10.21,27.25(P值均<0.05).结论 吸烟、饮酒、学校为城市高中等因素易导致青少年暴力行为的发生.应从多方面入手,重点针对相关危险因素,采取措施减少肢体暴力行为的发生.
作者:徐雯艳;姜小庆;谢飞;文小桐;李旭阳;Melissa Deadmond;Melissa Turner;戴新平;杨维;袁兆康 刊期: 2018年第11期
随着社会经济高速发展、生活节奏加快和就业形势逐年严峻,大学生学业压力逐渐增大,焦虑、抑郁问题日益严重,已严重影响身心健康的发展.中医体质是人在生命过程中,在先天与后天基础上所形成的形态结构、生理功能以及心理状态之间综合的和相对稳定的固有特质[1],体质因素在情志疾病的发生、治疗和防治中具有重要意义[2].本研究旨在探讨大学生焦虑、抑郁情绪与中医体质的相关性,为疾病的临床诊治和预防提供参考.
作者:黄静波;李沁;赵继;徐里;裴兰英;吕翠田 刊期: 2018年第11期
目的 探讨童年期心理素质的变化趋势及其性别差异,为提升小学生心理素质提供实证参考.方法 以广州中山和四川达州403名小学三年级学生为对象,采用修编的心理素质问卷(儿童版)进行为期18个月的纵向追踪,共收集到4组数据.结果 小学生的心理素质呈分段线性增长趋势.在四年级上学期的发展速度较快(eta1=3.64),随后时间内发展速度趋于平稳(eta2=1.87),且小学生心理素质的发展具有一定稳定性(r=0.61~0.80,P值均<0.01).女生心理素质的初始水平高于男生(β=-8.98,P<0.01),然而在四年级上学期,男生心理素质的发展速度快于女生(β=3.21,P<0.05),但在随后的时间内,男、女生的心理素质发展速度趋于同步(β=0.00,P>0.05).结论 小学生心理素质的成长呈现出发展性与稳定性相统一的特点,且发展存在显著性别差异.
作者:马郑豫;苏志强;张大均 刊期: 2018年第11期
目的 了解西藏自治区小学生棘球蚴病防治知识、态度、行为现状,为棘球蚴病防治工作提供依据.方法 采用全国通用规范的“棘球蚴病防治知识、态度和行为问卷调查表”,采取单纯随机抽样和分层抽样方法抽取西藏自治区70个县(区)10 274人进行问卷调查.结果 西藏自治区小学生棘球蚴病防治知信行合格率为38.77%(3 983/10 274);男、女生合格率分别为38.15%(1 899/4 978)、39.35%(2 084/5 296),差异无统计学意义(x2=1.56,P>0.05);随着年龄增大,合格率呈下降趋势(x2趋势=38.36,P<0.05);不同地区学生合格率差异有统计学意义(x2=531.04,P<0.05),合格率较高的依次是山南市(57.77%,944/1 634)、拉萨市(42.38%,506/1 194)和日喀则市(42.11%,1 006/2 389),昌都市低(22.18%,379/1709).小学生棘球蚴病防治知识总体知晓率为30.99%(6 367/20 548),其中对棘球蚴病主要传染源的知晓率为34.76%(3 563/10 274),女生(33.48%)低于男生(35.96%)(x2=6.97,P=0.01);对病变动物脏器正确处理方法的知晓率为27.29%(2 804/10 274),男、女生差异无统计学意义(x2=1.94,P>0.05).在棘球蚴病防治态度上,62.65%(6 437/10 274)的小学生愿意配合免费为犬驱虫.在棘球蚴病防治行为方面,饭前洗手的形成率为49.63%(5 099/10274),不与狗玩耍的形成率为45.54%(4 679/10 275),女生棘球蚴病防治行为形成率均高于男生(P值均<0.05).结论 西藏自治区小学生棘球蚴病防治知信行合格率、知识知晓率、行为形成率等较低,亟需全方面、深层次开展相关健康教育工作.
作者:雪莲;雷彦明;次仁拉姆;肖丹;王栋明 刊期: 2018年第11期
目的 比较12周HILT(高强度间歇训练)和MICT(中等强度连续训练)对肥胖儿童身体成分、安静状态下收缩压、舒张压及血清Chemerin脂肪因子水平的影响,为更好地控制体重提供理论依据.方法 将晋中市18名肥胖儿童随机分为HIIT组(9人)和MICT组(9人).MICT组(30~60 min的持续锻炼,运动强度达到80% HRmax)及HIIT组(运动期:3~6组100%的运动速度60s冲刺;间歇期:3min 50%的运动速度主动恢复)分别进行12周(3次/周)运动强度逐渐递增的跑台运动干预,运动干预前、后测试所有受试者身体成分指标(体重、体质量指数、身体脂肪量、身体脂肪比率、内脏脂肪面积)、腰围,安静状态下收缩压(SBP)、舒张压(DBP)及血清Chemerin水平的变化.结果 12周HIIT和MICT均能降低肥胖儿童体重、体质量指数、身体脂肪量、脂肪比率、收缩压及血清Chemerin水平(P值均<0.05);而只有HIIT使肥胖儿童内脏脂肪面积、腰围显著下降(P值均<0.05).与MICT组比较,HIIT组肥胖儿童运动后身体脂肪量、内脏脂肪面积、腰围、收缩压及血清Chemerin水平均显著下降(t值分别为2.31,1.67,0.76,0.76,-2.18,P值均<0.05).结论 12周HIIT及MICT均可显著改善肥胖儿童的身体成分,降低血清Chemerin水平;高强度间歇训练是肥胖儿童减肥及预防高血压的有效方法.
作者:梁晋裕;郝亮 刊期: 2018年第11期